没有生命,一切希望,皆是空谈;没有生命,一切理想,皆成幻灭;没有生命,一切财富,皆归他有;没有生命,一切权势,皆如云烟。是故,有生命才有一切。然而,人生的实相是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生死的解脱是什么?倘若不明解、不觉悟、不了办,则世间一切努力奋斗,皆是舍
参加助念本意为帮助亡者,生起净念,蒙佛救度,故穿着任何服饰,皆无碍念佛。但是奇装异服、短裙短裤,甚至浓妆艳抹,时髦打扮,很容易令亡者感觉不受尊重,故应朴素端庄。最好穿海青搭缦衣,比较容易令亡者敬重信受。或是莲友穿着相同的居士制服,也很庄严整齐,容易令人肃然起敬,认同赞赏。总之,穿着对亡者的影响是正面的就好。穿着不当也是失礼的行为,世法尚且看场合穿衣服,何况助念!
请问大家:你想要当一个布施的人,还是想要当一个受施的人?你希望你有钱布施给人,还是希望别人有钱布施给你?若是我我要做一个有钱布施给人的人,因为常常在跟人拿钱的这个人,常常在接受别人布施的这个人,生活当然是较困苦、较贫穷,甚至是乞丐,对不对啊?所以施比受更有福。我们希望要有好命运,希望要有福德,当然要经常布施。舍卫城有一个人家,养了一个男孩,出生之后,这男孩就紧握着双拳,母亲觉得很奇怪,就将婴儿的双拳打开一看,双手各握着一枚金钱,母亲就
明朝有一位了不起的在家大德叫做袁宏道,他的哥哥叫做袁明道,袁明道有一个孩子叫袁登,十二岁,身染重病,他知道他叔叔袁宏道是一个念佛的三宝佛弟子,他就跟他叔叔说:「叔叔!我好难过,我看我快要死了,
《净土圣贤录》记载一个故事,余铭生居士是浙江定海县人,家中从事农耕工作,生性单纯朴实,不知什么是佛法。他的儿子余鼎镛年轻就信奉佛法,民国三十年前往上海皈依圆瑛法师听经闻法,深信净土法门,因此倡
法然上人依往生净土之相状,分为四种往生,即:一者正念往生,二者狂乱往生,三者无记往生,四者意念往生。一者正念往生:即此人于平时力行念佛,于临命终时,亦是正念分明,故而往生。此即《阿弥陀经》所言: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童武原,湖北襄樊人,一九七一年出生,我出家前他在我家打工。皈依过,看过一些因果方面的书,其他什么也不懂。我劝他专门念佛,说念佛是最方便的快捷方式,又拿了一本专讲善导大师念佛思想的书给他看。他看得很认真、很投入,没几天就看完一本,又换第二本。
净土不远,有愿即生(信愿法师) 有愿必生之证明 下面这个问答要让我们更加了解,真心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定能够往生,而且要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这段经文不只是有愿而已,也有行,所以才决定能往生。先看第一个问答。 问:弥陀佛国,有愿必生,有何证明? 答:经论
信愿法师 撰述演讲 (2013-05-21~27讲于皇罗寺) 弥陀名号,乃法藏菩萨不可思议愿行功德所成就,为十方每一众生之机,成就愿行功德时,法藏菩萨始成正觉。凡诸佛于因位时,修持诸行万善,福慧功德圆满,成就菩提之时,内证外用之功德,悉皆具足。是故,诸佛名号,乃众德之
念佛为先 勿虚度世 印光大师在临终,对我们开示说:大家要念佛,要发愿,要生西方。 祖师临终所开示的话,是最悲切的,希望我们念佛往生西方。 省庵大师在临终开示:生死事大,各自净心念佛可矣。 生死是人生最重大的一件事,要好好的念佛。 除了省庵大师以外,莲池大
谈到念南无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具有真实信心,内外一如,心口合一,身业礼拜阿弥陀佛,口业赞叹阿弥陀佛,意业想念阿弥陀佛。用一个本愿念佛的妙好人,陈妙元老居士来说明最贴切。我很喜欢讲她的故事,因为这一位陈妙元老居士,她就是最典型的念佛行者,堪为你
就人立信:唯信佛语,不听凡言 如果有人引用很多的经论对你说“罪恶的凡夫不能往生”,你听到这样的话也不退道心,只有更增加信心,为什么?罪障的凡夫能够往生净土,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不是凡夫妄执。那我现在已经深信佛言,欣求净土了,这就是四重问难的第一重。如
所以没有善本的人,是不能遇到这一句佛号,不能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所以有人善根确实不足,有人邀他来听闻阿弥陀佛的教法,他不要。 师父跟大家报告一件真实的事情。师父在台北圆山圆通岩这个道场弘法,有一天,有一位比丘尼,去邀请一位在家女众菩萨,到圆山圆通岩
即时入正定位 我们现在好好的闻信阿弥陀佛的名号,鼓励一切众生闻法念佛,当下进入正定位。 “即时”这二个字就是当下,就是闻信其名号功德的当下叫做即时。即时指的是平生还是临终?当然是平生。 “入正定位”,正定位就是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身份地位。如果
闻信其名号功德 十方的众生要做到底下这一句经文,这是一定要做好的。如果这一句经文没有做好,那就不能得到“即时入正定位,生清净安乐佛国”的果报;如果做好这一句话,“闻信其名号功德”,那当然就能得到“实时入正定位,生清净安乐佛国”的果报。所以“闻信其
《无量寿如来会》成就文 首先来看第一段文。第一段文是《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所说的第十八愿成就文。 《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云:他方佛国所有众生,闻无量寿如来名号,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欢喜爱乐,所有善根回向,愿生无量寿国者,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
念佛忏悔,安祥落气 师父经常做临终关怀,看到太多人念不出一句佛号。上个星期而已,我准备这个星期到香港来跟大家主办佛七,跟大家开示“《无量寿经》摘要”,我去助念一个还没有断气的九十二岁女众老菩萨。九十二岁,年纪相当的大,儿媳妇们都非常的孝顺,尤其第三
第廿五章、十八愿成就文 第二十五段文,就是第十八愿的成就文。《无量寿经》有两卷,上卷与下卷。上卷最重要的经文,就是在说明阿弥陀佛因地法藏菩萨所发的四十八愿。四十八愿之中,以第十八愿最为重要,古德把第十八愿称为“本愿王”,或者称为“王本愿”,是我们
住空、无相、无愿之法 我们来了解“住空、无相、无愿之法”的意义。 法藏菩萨的修行,内心是安住在三解脱门。我们凡夫修行,之所以很难解脱,就是我们的心经常住于贪、瞋、痴三毒烦恼。法藏菩萨没有贪、瞋、痴,前面已经讲过了。这里讲法藏菩萨的修行,内心安住在
专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 底下“专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看到法藏菩萨求法,就是为了要惠利众生,我们心中会不会感动?会。 “专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我们先来了解什么叫做“清白之法”。 白法者,白净之法,指一切善法。 所以一切善法就是白法,相对而言
正直无谄曲,相应弥陀愿 如果你真的对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一件事有心,不妨学习法藏菩萨修行六度万行的心,用真实心、用正直心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你能做到这一点,我跟你讲,你念佛肯定是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不必再听什么高深的大道理,你也绝对能够一生不
誓不成等觉 底下解说“誓不成等觉”。 等觉者,佛之异称,等者平等,觉者觉悟,诸佛觉悟,平等一如,故名等觉。 “等觉”也是无上正等正觉的简称。看到“等觉”这二个字的意义,我们就要对佛生起感佩的心。佛的心是平等心,佛的心是觉悟心,所以平等心、觉悟心,正是我
为请求现瑞证诚 三者为请求现瑞证诚:四十八愿中,一一誓愿,皆有“不取正觉”之誓言,用意在于扫除众生之疑虑。凡夫之疑心深重,仅以四十八愿,恐怕难以除其疑虑,故再说此三重誓偈,请求天地之现瑞、天神之雨华,证明其真实之旨意。果然法藏菩萨说此颂已,应时普地六
念佛乘愿易往生 问:“成就文言: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往生如此容易吗? 第二十六个问答就是要来探讨,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很容易。 我们经常听到人家说:“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哪有那么容易?”“我们
谤法之相,谤法之罪及果报 昙鸾大师开示的二个问答,就是在告诉我们谤法之相,以及诽谤佛法的罪业。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云:问曰:何等相是诽谤正法?答曰:若言无佛、无佛法、无菩萨、无菩萨法,如是等见,若心自解,若从他受,其心决定,皆名诽谤正法。 这一问答是在
他力心念佛,心行之相 继续看底下他力念佛。他力念佛的行者,心情是完全不同的,非常的安心自在,因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稳操左券。我们来看看他力念佛。 他力念佛者,依佛愿、凭佛心、靠佛力、信佛所修无上功德之人,随念佛之心,以他力而得度,仰凭弥陀之解行,将弥
我们探讨到了自力念佛这一段文。这一段文师父念一遍,让大家对照一下。 自力念佛者,依我愿、凭我心、靠我力、信我所修种种善根之人,随念佛之心,以自力而求悟,仰凭自己之解行,将弥陀置于西方,思:“如何发道心、净其行、期往生、伏烦恼、断无明、积多念、求一心
广济贫穷免诸苦,利益世间使安乐 阿弥陀佛的教法是他力回向,这只要我们好好的探讨《观经》韦提希夫人见佛的状况,我们就能知道。原来韦提希夫人,她见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见了阿弥陀佛,见了净土世界,都是佛力的加持。如果说见了佛菩萨都要仰仗佛力,见了西
为彰显他力回向 二者为彰显他力回向:若仅就四十八愿而言,他力回向之义并不明显,故在此三重誓偈中,明述“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苦”,唐译言“心或不堪常行施,广济贫穷免诸苦,利益世间使安乐,不成救世之法王”,此即显示往生净土之因,完全在于弥陀如来之他力回向,
智慧成满 底下讲“智慧成满”。念佛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智慧究竟圆满。太好了,你看,念这一句佛号,可以得到这么大的利益。有的人不愿意念,有的人不愿意信佛。不愿意信佛、不愿意念佛,不就更突显出他实在善根不足,对不对?对。 所以我们要帮自己的家人植福,为他
太多人念佛,就是不懂得阿弥陀佛的佛心,所以念佛内心忐忑不安。阿弥陀佛用名号要救度我们,阿弥陀佛在冥冥之中,推动着我们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在冥冥之中,巧妙的安排,而且你只要相信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定会为你的将来临终做最妥善的安排,你相不相信
阿弥陀佛透过十方诸佛如来推广六字洪名,让十方众生得遇。所以诸位菩萨!你冷静的想一想,你为什么会得遇阿弥陀佛的名号?我告诉你,就是阿弥陀佛慈悲你,在你无始劫的生死轮回,阿弥陀佛想尽各种办法,增加你的法缘,调熟你的善根,让你越来越有善根;安排你生命中的善
信愿法师:一定要正见,不要让人骗 底下讲“智慧成满”。念佛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智慧究竟圆满。太好了,你看,念这一句佛号,可以得到这么大的利益。有的人不愿意念,有的人不愿意信佛。不愿意信佛、不愿意念佛,不就更突显出他实在善根不足,对不对?对。 所以我们
信凭自善根,置弥陀于西方 自力念佛的行者,心情就是“依我愿、凭我心、靠我力、信我所修种种善根”,这样的心情也是很值得赞叹,只不过疑惑不安,在心中挥之不去,这是不好的,所以闻法目的就把这一种不安的心放下。 “随着念佛之心,以自力而求悟,仰凭自己的解行,
求一心、待来迎、祈正念 “求一心”,这是很多人停留在不安的念佛阶段,我要求一心不乱、求工夫成片,甚至有的人求念佛要念到风吹不入,念到雨打不湿,念到打败十八铜人,谁能做得到?念佛,有的人念到父母不孝顺、妻子不照顾、儿女不教育,整天一个人就关起来念佛,什
处处站在阿弥陀佛的立场来思惟 如果你不能认同刚才师父的开示,那么我告诉你:净土法门你的知见要正确,有一个要领,处处站在阿弥陀佛的立场来思惟就对了。这才是标准的佛力思想。处处站在阿弥陀佛的立场来思惟,就对了。 阿弥陀佛希望人间的佛弟子,念他的果地德
名号六字,机法一体 “闻其名号”,就是听闻十方诸佛所赞叹的六字名号道理。闻其名号是我们众生要去做的,所以一定要了解所要听闻的内容。闻其名号,“名号”是机法一体,南无是机,阿弥陀佛是法。所以当我们众生一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把诸行万善的名号功德回向给念
即得往生 有修“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这样的因,就得到“即得往生,住不退转”这样的果报。即得往生就是当下往生,即得就是不隔年、不隔月、不隔日、不隔时、不隔分,在闻信名号、信心欢喜的当下,就是往生决定。往生决定,就是已经具足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
种种法门皆解脱,无过念佛往西方 下面引用善导大师对这段经文的说明,经文说得很简要,反而善导大师的解释说得很详
上尽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来迎 “上尽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来迎”,“上尽一形”是多念,就是一生的念佛;“至十念”就是临终的少念,临终才遇到阿弥陀佛的教法,念十声就没气了,离开人世,仍然受到佛的迎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下面这一句,更是说出了阿弥陀佛大
直为弥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 “直为弥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就因为阿弥陀佛的弘誓大愿非常的殷重。 “致使”这两个字用得实在很好,“致使”这两个字可以看出,凡夫念佛即得往生,是阿弥陀佛的愿力救度。所以“致使”这两个字看出佛力使念佛人往生的道
为诸众生 为诸众生,诸众生者,非独凡夫,包括二乘等亦在内。 蕅益大师《弥陀要解》云:“诸众生,别指五浊恶人。”此与善导大师所言:“诸佛大悲于苦者,心偏愍念常没众生。”同一旨趣,皆是彰显净土一法,以凡夫为正机,弥陀大悲本愿,于此坦露无遗。 “为诸众生,说是
说极难信法:为方便利益安乐诸有情故 下面引用《称赞净土佛摄受经》的经文说明这段经文,和《阿弥陀经》同意思,而且更明确,说得更能使我们明白。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云:为欲方便利益安乐诸有情故,说是世间极难信法。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将世尊说极难信的
不可思议功德 那么下面我们来解释“不可思议功德”这一句,让我们了解释迦牟尼佛到底有什么不可思议功德,六方诸佛到底有什么不可思议功德,阿弥陀佛到底有什么不可思议功德。首先我们来了解不可思议功德的意思,然后再来了解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与诸佛的不可思
释迦世尊:劝浊恶机,信愿念佛 下面来看释迦牟尼佛有什么不可思议功德。 释迦有何不可思议功德?为浊恶众生,宣说净教,劝勉发愿,念佛往生。 释迦牟尼佛的不可思议功德,也是非常的了不起。释迦牟尼佛的不可思议功德是什么?为浊恶众生宣说净土教法,这是非常不容易;
诸佛证赞:念佛往生,真实不虚 下面来看诸佛,就是指六方诸佛,有什么不可思议功德。 诸佛有何不可思议功德?出广长舌相,证诚赞劝,念佛往生,真实不虚。 六方诸佛的不可思议功德,就是出广长舌相——因为每一位诸佛都已经成就三十二大人相。三十二大人相之一,就是广
少康大师发愿:劫石可磨,我愿无易 下面引用少康大师发愿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一段故事,使我们明白,真正发愿至极是什么情形。 唐朝贞元初年,少康大师至洛阳白马寺,看见殿中文字放光,探之,则是善导和尚西方化导文。少康大师祝曰:“若于净土有缘,当使此文,再放光
殷勤三劝愿 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这段文在《阿弥陀经》,我们只有看到劝信、劝愿,并没有劝行。事实上,师父经常向诸位报告,在经文或是祖师所开示的法语,只要说到信一定是包括愿与行,只要说到愿一定包括信与行,只要说到行
唯有大智,方能谛信 下面蕅益大师所说的这段话非常好,大家应当要牢记在心。 蕅益大师《弥陀要解》云:问:今发愿,但可云当生,何名今生?答:此亦二义:一、约一期名今,现生发愿持名,临终定生净土。二、约剎那名今,一念相应一念生,念念相应念念生,妙因妙果,不离一心
有愿必生之证明 下面设二个问答。这个问答要让我们更了解,有真心发愿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定能够往生,而且要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这段经文不只是有愿而已,也有行,所以才决定能往生。先看第一个问答。 问:弥陀佛国,有愿必生,有何证明? 答:经论理证,实例事证,
愿行具足,是故必生 下面来看第二个问答。 问:唯有发愿,无有起行,能否往生? 答:往生净土,必须具足信、愿、行三法,缺一不可。此经文略,未说起行,观前后文意,愿含信行故。从此经开展之次第而言,此处之发愿,是在世尊说过执持名号之后,劝愿:“若有众生,闻是说者,
劝信目的为令奉行持名 继续看第三点。 三者劝信目的为令奉行持名。若能“信受我语”,即是做到上文“闻是经受持者”,受持此经,即是执持弥陀名号;若能“信受诸佛所说”,即是做到上文“闻诸佛名者”,闻诸佛名,乃是听闻诸佛之证诚赞劝此经。此经之修因唯说“闻说
昼夜六时强发愿 从佛逍遥入宝国 下面引用善导大师在《法事赞》所开示的法语,来解释这段经文。 善导大师《法事赞》云: 昼夜六时强发愿,持心不散业还成, 业成见佛华台主,须臾变作紫金台, 从佛逍遥入宝国,毕竟永绝愁忧声。 善导大师这段法语,说得非常好。 “昼
止住百岁 底下看注释第五,解说“止住百岁”这一句话。 这一句话容易让人家误解的就是,《无量寿经》留下来一百年而已。如果是这样的解释,那表示对经文还没有深入的了解,依文解义。因为对照其它的译本,甚至于梵文本,你就会知道,“百岁”所指的,不只是一百年而
唯信佛语,一心专念 有人说:“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定要清净心现前才能往生。”我们再来看看第十八愿的因愿文以及成就文,阿弥陀佛与释迦牟尼佛,有没有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底下没有说要念到清净心现前,没有!底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二句话是方便话。 第十八愿的因愿文,到了最后这二句话,许多人误解,以为造五逆罪的人、诽谤正法之罪的人,念佛不能往生。这是误解法藏菩萨的愿心。念南无阿弥陀佛,正是要消除五逆罪、消除谤法罪。 “唯除五逆”在唐
问答一:因何以无三恶趣为第一愿 因何以无三恶趣为第一愿? 为什么四十八愿要以无三恶趣为第一愿?前面我们也说了不少的道理,但是答之中有更完整也更周全的道理,我们必须了解。请看答部份。 法藏菩萨誓发大愿,从真如自性而出,愿重意深,此愿为首,略有四义: 法藏
念佛吉祥:诸佛遥加护念身 下面引用善导大师在《法事赞》的开示法语,来了解《阿弥陀经》这段经文的意思。 善导大师《法事赞》云: 释迦如来大慈悲,应现娑婆度有缘, 有缘遍满三千界,随机示悟断贪痴; 总劝厌此人天乐,无常八苦火烧人, 念佛诵经除罪障,诸佛遥加护
经题明示:解脱成佛最胜法 所以《阿弥陀经》的经题,早就已经透露出阿弥陀佛的名号,是我们凡夫众生解脱生死最佳的教法,所以在《称赞净土佛摄受经》才会说,阿弥陀佛的教法,是“一切诸佛摄受法门”。讲义《称赞净土佛摄受经》经文内容说到经题,《称赞不可思议佛
三问三默:正显受法大智慧 继续看下面。 《阿弥陀经》中,世尊共有三次征问舍利弗。第一次问国名: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第二次问佛名:舍利弗!于汝意云何,彼佛何故号阿弥陀?第三次问经名:舍利弗!于汝意云何,何故名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三次征问都是有关得
专念佛者:一切诸佛所护念 此经原题具足十六字,前八字‘称赞不可思议功德\\\\\’,已经在正宗分依正二报中说明详尽,只剩下八字‘一切诸佛所护念经\\\\\’尚未说明,故须再加征释,使众生明白其义。 《阿弥陀经》原来的题目,叫做《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十六字
以解导行:释尊唯教专念佛 所以,了解经题,是为了要知道念佛的修行,不论是听闻《阿弥陀经》的教法,或听闻《无量寿经》的教法,或听闻《观经》的教法,或者是看任何净土诸师的著作,我们目的都是为了要对阿弥陀佛本愿的了解,目的都是为了要了解念佛一定往生成佛的
事例:证赞有据 下面来看第二个问答。第二个问答是说事例,前面说很多理论,下面来说事例,那可以理事圆融,让我们对念佛更有信心,也可以佐证,阿弥陀佛的誓愿是真实的,六方诸佛的证诚赞劝是不虚的。这个问答因为师父写的很白话,我将原文写得白话点,让识字的人,大
三、与此众生有缘 三者与此众生有缘故。阿弥陀佛与此界众生偏有因缘,何以得知?《无量寿经》云:“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又释迦如来在世时,众生闻佛所教,归向弥陀者,不可计数。观佛灭后,
二、弥陀誓愿深重 二者弥陀誓愿深重故。弥陀因中发四十八愿,誓言以果地名号普度十方众生,以凡为本。其第十八念佛往生愿云: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是故,宗密大师《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云:弥陀
网明佛 下面解释第五佛,“网明佛”的佛号意义。 网明,佛张教网,捞救众生;法门无量,犹如网孔,皆为佛智所成,教理明彻,能破众生痴暗。莲池大师《弥陀疏钞》云:“网明者,智如宝网,遍照众生故。”故知,此佛的智慧,广说法要,字字珠玑,句句宝语,纵横贯穿,尽使众生得
先看第一尊佛,阿閦鞞佛。 阿閦鞞,此云不动,法身不生不灭,无去无来,如如不动故。莲池大师《弥陀疏钞》云:“阿閦鞞者,此云不动,法身不动故。一云,不为二边之所动故。”故知,此佛证悟佛智,不被一切顺逆境界所动;若就因行言,毁誉敬慢同一如故。 法身中道 如如不
精进:不杂不退,不疲不厌 “精进”这二字一定要了解,有的人修行不是精进,是杂进。精进,“精是不杂,进是不退”。譬如今天念南无阿弥陀佛,明天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后天念药师佛,大后天诵《法华经》,大大后天念大悲咒,这样是精进还是杂进?这样是杂进,不是精进。再
庄松!我救你 过去有一位小沙弥,很喜欢作弄庄松。庄松是一位信仰阿弥陀佛非常纯真的念佛人,庄松虽然不识字,但是对阿弥陀佛的信仰,却是非常的纯真。这位小沙弥知道庄松不识字,所以看到庄松在诵《阿弥陀经》,故意作弄他。庄松知道这个小沙弥的心意,所以这位小沙
佛法深妙 孔老说教非比对 下面来引用大佑法师在《净土指归集》所说的一段法语,这段法语可以说明佛语是真实不虚的道理。 大佑法师《净土指归集》云:康僧会法师,赤乌年间始来。建业吴主孙权,问大夫阚泽曰:“佛法理趣,何如此方儒老之教?”阚泽曰:“佛法深妙,以
续法大师《阿弥陀经略注》云:详明法利,因果各十。因十益者,谓:一名万德,六时易修,七日得成,一生了办,众罪销灭,诸魔远离,增长善根,横截生死,佛性开显,愿光摄受也。果十益者,谓:三圣来迎,九品生去,莲胎托化,永得不退,国土净严,圣贤伴侣,树林说法,寿命无量,亲蒙
续法大师《阿弥陀经略注》云:详明法利,因果各十。因十益者,谓:一名万德,六时易修,七日得成,一生了办,众罪销灭,诸魔远离,增长善根,横截生死,佛性开显,愿光摄受也。果十益者,谓:三圣来迎,九品生去,莲胎托化,永得不退,国土净严,圣贤伴侣,树林说法,寿命无量,亲蒙
是利:即无上大利 是利者,指上文所说,闻说佛名、执持名号之人,临命终时,佛圣来迎,心不颠倒,正念往生极乐国土之利益。此利益不但真实,而且广大。 下面就引用《无量寿经》三段经文,来说明“是利”就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无上大利的意思,也引用四位祖师大德的开示,
往生 下面解释“往生”这二字的意思,以及后面会说到往生的种类。我们对“往生”这二字,实在是都滥用的太离谱。某某人死了,就说某某人往生,事实上讲,这样不完全正确。真正往生的意义,我们来看下面的解释。 往生者,舍离娑婆世界,前往弥陀如来之极乐净土,谓之往
本愿念佛,无颠倒事 下面引用法然上人所开示的一篇文。这篇文是法然上人写给秀实的一封信,其中的一段,并不是全文。但是这篇文对我们念佛人而言,可以建立正确的念佛知见,实在非常的好。 念佛的知见观念是很重要,我们的想法,和佛经或祖师所开示的,往往是会有所
佛圣慰导 无倒往生 “弥陀圣众,现前慰导,故得无倒,自在往生。”来!这段话实在是非常的重要,跟着师父读一遍: 弥陀圣众,现前慰导,故得无倒,自在往生。 如果蕅益大师这段话,你嫌说得太长,你就记住这四句话就好。“弥陀圣众”就是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
纠正错解 或有人误认,自己必先做到心不颠倒,然后弥陀圣众才现前迎接。但因做不到,所以心生恐惧。然则经文先说:“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然后说:“是人终时,心不颠倒。”故知,弥陀圣众来迎在先,以佛来迎故,行者心住正念而不颠倒。故知,
心不颠倒 下面解释“心不颠倒”。心不颠倒,只有四个字而已,有很深的道理可以说吗?不但有,而且你会发觉,误解这句话的人还不少。透过前面的道理,你就了解,原来心不颠倒是在佛来迎接之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断气之后。是佛现前之后,所以心不颠倒,可见是佛力的
实例五 第五个实例:戒珠法师《净土往生传》记载,唐朝僧衒法师,山西并州人。年少时修持弥勒法门,求生兜率内院。一直到了九十岁时,看到道绰禅师所著作的《安乐集》,了解净土法门,才回心转意,一心念佛。但是,由于恐怕年岁已高,寿命将终,因此日夜精进,每天礼佛一
仰靠佛力无障碍 这个问答非常好,尤其是引用元照律师《观经疏》的开示,很值得你在做早晚二课的时候读几遍,我相信你念佛的心,绝对是安稳自在的。照例师父将这个问答读一遍,让大家来对照一下。 问:临终见佛,魔佛难辨时,如何区分? 答:临终见佛时,即不择魔佛,专称
预报佛之来迎 下面请看第三个问答。 问:念佛人临终见佛来迎,是报佛或化佛? 答:法然上人《东大寺十问答》云:念佛往生人,预报佛之来迎;杂行人之往生,必化佛之来迎;念佛而或杂余行、或杂疑心者,见化佛之来迎,而隐报佛也。 这个问答只有三行而已,非常的短,却是很
由来迎故,临终正念 下面引用法然上人的开示。法然上人这段开示法语,诸位你要好好记住,因为说得太好了。这段文比较长,我读一遍,让大家对照一下。 法然上人《逆修说法》云:行者命欲终时,疾苦逼身,必起境界、自体、当生三种爱心。尔时,阿弥陀如来放大光明,现行
《诸法集要经》云: 凡夫死将至,其心无少乐, 朋友虽众多,一步无随者; 若生前所作,临终悉现前, 恐怖唯自知,眷属空围绕。 《诸法集要经》这段经文,说出一般人在临终的状况。一个凡夫,死亡即将到来,内心是没有少乐,连一点点的快乐都没有,除非是看到佛现前,才会法
上来说那么多一心不乱的理论,下面就要开始说实例。有理论有实例,那么你对一心不乱,就能非常正确的认知。 如果念佛必须念到入禅定的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或工夫成片、或清净心现前,才能往生净土,试问下列所举之三途众生与造罪、愚痴之人如何做到?究其往生
一心:信心、专心 刚才是从法藏菩萨的愿力来说,现在从凡夫众生的起行来说。 “一心乃是指信心、专心。信心就是指意业,对弥陀本愿名号不怀疑,不为别解别行之人所动摇,所以才说一心不乱。”你对阿弥陀佛名号建立的信心,会被别解的人、别行的人动摇吗?如果有人跟
不懂装懂 错解佛意 弥陀哀叹 所以,名号要度凡夫,当然阿弥陀佛对凡夫的心性很了解,知道凡夫就是会经常打妄想,用佛号要救度凡夫,是五劫思惟所想出来的方法,哪有可能还要求凡夫要念他的佛号,念到没有妄想,才要加以救度!这样的解释,实在说,阿弥陀佛会觉得非常的
“闻说阿弥陀佛”,闻说佛名,是为闻慧。修学佛法不论修持哪一个法门,一定是要具足闻、思、修。闻要有闻慧,思要有思慧,修要有修慧。闻、思、修,当然是从听闻之后,思惟经文的真义,然后起行实践,也就是修持,这样才能够得到佛法的利益。《阿弥陀经》也是一样,听闻
“执持名号”,元照大师在《阿弥陀经义疏》设了四个问答,来显示执持名号的道理,这四个问答设问得很好。元照大师《阿弥陀经义疏》,有不少的地方是显示佛力思想。元照大师的净土思想有偏向善导大师,所以在著作之中,也处处鼓励专心念佛,仰仗阿弥陀佛的佛力。所以
首先来看第一个问答。 善导问曰:何故不令作观,直遣专称名号,有何意耶? 答曰:乃由众生障重,境细心粗,识扬神飞,观难成就。是以大圣悲怜,直劝专称名号,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又云: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尽一形,下至十声
若不念佛,圣凡永隔 下面继续看第三个问答。 问:《观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何须念他佛耶? 答:祇由心本是佛故,令专念彼佛。《梵网戒》云:“常须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汝心佛者,未成佛也;弥陀佛者,已成佛也。未成之佛,久沉欲海,具足烦恼,杳
阿弥陀佛,以名接物 最后一个问答。 问:四字名号,凡下常闻,有何胜能,超过众善? 答:佛身非相,果德深高,不立嘉名,莫彰妙体。十方三世,皆有异名,况我弥陀以名接物?是以耳闻口诵,无边圣德,揽入识心,永为佛种,顿除亿劫重罪,获证无上菩提。信知非少善根,是多功德也
为什么一开始要引用善导大师的解释?因为善导大师的著作《法事赞》,是对《阿弥陀经》的注解,这段《阿弥陀经》显示正修的经文,善导大师的注解,说得非常的好。《法事赞》是用偈颂法语的方式对《阿弥陀经》的注解,你若了解善导大师开示的法语,我相信你不但会专修
世尊《称赞净土佛摄受经》的教示 这段《阿弥陀经》的经文,和《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作一对照,就会发觉《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说得更加详
净信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这句经文,在《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说:“又舍利子!若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多加上两个字“净信”,这二字非常的重要。 净信就是清净信心,也就是真实信心,在信心之中没有夹杂、怀疑、顾虑、担心、害
下面来解释“因缘”这二字的意思。 因缘,乃因与缘之合称。因,指引生结果之直接内在原因;缘,指由外来相助之间接原因。湛然大师《止观辅行传弘决》云:“亲生为因,疏助为缘。”例如插种秧苗为亲因,灌溉施肥等为助缘,此因缘和合而生稻米。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
下面解释“福德”这二字的意思。 福德,指所行之一切善行,及由于一切善行所得之福利。于圣道门义,福德指六度中之前五度。如蕅益大师《弥陀要解》云:“种种助道施、戒、禅等,名福德,即助缘。”于净土门义,福德指念佛。如《十方千五百佛名经》云:阿弥陀佛:闻名,
善根,身口意三业之善,固不可拔,谓之根。又善能生妙果、生余善,故谓之根。对于三毒而立三善根:一无贪,二无瞋,三无痴。此三者皆为生无量善法之根本,故名善根。 就圣道教法的道理来了解“善根”这二字的意思,就是如此。身口意三业造作善行,非常的坚固,叫做善根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从这段经文开始,《阿弥陀经》有三大重点。第一大重点就是:什么叫做少善根?什么叫做多善根?第二大重点:什么叫做一心不乱?第三大重点:什么叫做心不颠倒?我们一定要明白。如果《阿弥陀经》这三大重点没有正确的理解,念
在《阿弥陀经》经文的次序,对经文的意义有很重要的关键,这段往生因的经文就是。经文世尊先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这是等于问的意思,后面一定是有答。世尊的说法,是从如来智慧流露而出,说法绝对会很圆满。如果后面经文没有举出少善根、多善根的
二者援引实例为证。志槃大师《佛祖统纪》记载,唐朝自觉大师,居住在平山重林院,为鬼神说法三年,屡次有祥瑞感应。曾经发四十八愿。因观世音菩萨之大悲,而见阿弥陀佛,于是率众建立佛剎,铸造观世音菩萨圣像四十九尺。 有一天,自觉大师俯伏在观世音菩萨圣像前,发
由此可知,世出世法,无愿不成。然愿生之心必须殷切,方能遇障不退,勇往直前,迈向净土。如《印光大师文钞正编》云:愿离娑婆,如囚之欲出牢狱,绝无系恋之心;愿生西方,如客之思归故乡,岂有因循之念?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心愿,一定要殷切。如果你心中是这样思惟:有往
有愿便生 下面引用《最胜问菩萨十住除垢断结经》的经文,来说明不只是《阿弥陀经》世尊劝愿,在其它的经典,世尊也劝愿。这段经文师父先读一遍,然后大意再向诸位报告。 《最胜问菩萨十住除垢断结经》云:尔时世尊,复放觉花定意三昧光明,照彼三千大千世界,地狱、
阿弥陀佛的净土教法,不论是自力念佛或他力念佛,不论是信心念佛或疑心念佛,不论是实相念佛或观想念佛,不论是观像念佛或持名念佛,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决定,当然一定要做到信、愿、行往生三法。信要做到深信,愿要做到切愿,行要做到力行。你能够做好深信、切愿
“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这样的经文很白话,识字的人应该都能看得懂。但是你读《阿弥陀经》,读到这段经文,你有冷静坐下来,心中好好思惟世尊开示这段话的悲心吗?众生是指什么人?我!我听到世尊对我的殷劝
总而言之,此土断见思惑,方证位不退;断尘沙惑,方证行不退;断无明惑,方证念不退。而彼土则不然,虽五逆十恶,若肯回心,发愿念佛,一生极乐,虽居下下品,亦得三不退。若非弥陀大愿洪名奇勋所成就,岂能如此?在十方诸佛国土,无有如此方便之阶位;于诸教法门之中,亦无有
只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证悟不退转的菩萨之后,就不会再堕落在三途八难,不会再堕落在没有三宝的地方,不会再堕落在下贱种的众生类中,这段经文就是在说这样的意思。所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后,回来人间度众生,不会堕落在三途。曾经有一位菩萨就是问师父这个问题:
功德庄严:大愿大行成就 下面解释“功德庄严”这四个字。功德庄严就是指弥陀大愿大行之功德庄严。 首先来说大愿成就者。为什么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光明无量,阿弥陀佛寿命无量、阿弥陀佛的人民也寿命无量?为什么西方极乐世界清净庄严,声闻弟子无量、菩萨弟子
下面解释“非是算数之所能知”。这句话很白话,有需要说吗?当然有需要,因为西方极乐世界的声闻弟子无量无边,皆是阿罗汉,不是算数所能了知,也就是无论如何的算数,都不能了知西方极乐世界声闻众到底有多少人。 “非是算数之所能知”,此明数量之多,超出算数之外,
经证:再再修成佛 利济救度我 下面要来说十段经文,叙述阿弥陀佛在过去成佛的造作修因。在诸经之中记载,阿弥陀佛过去因地生生世世,发愿修行成佛度众生,非常的多。阿弥陀佛成佛之因不一而足,广如诸经所说。下面举出十部经典所记载,让你体会到,阿弥陀佛真正为了
首先师父跟大家报告第一则故事,是徐太夫人这一位善女人,平常很积极的行善,然后念佛,她的心态有别于一般人。我认为这一位徐太夫人,可能私底下研究了许多净土经论,因为她念佛的心态,是把念佛当作娱乐,念佛对她而言,是非常快乐的一件事情。这一种快乐的念佛,一
底下第六则故事,这一位善女人的修行,不但很值得诸位你我对她的赞叹,而且很值得大家的效法,不管你是男众或者是女众。底下讲的这一位善女人,她的修行跟大家一样,一心专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念到临终预知时至,是十二天前她就知道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殊不殊胜?太
底下师父继续跟大家报告第二十七则故事。第二十七则故事的善女人,也很了不起,因为她舍报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时候,才四十四岁而已。四十四岁对现代人来讲,年纪还很轻,现在女众平均的寿命七十五岁,四十四岁就走了,还很年轻。虽然四十四岁就走了,但是往生西方
底下这一则故事很短。虽然很短,但是我看了却是对她非常的赞叹。从这么短的故事,可以带给我们念佛的信心,因为这一位善女人念佛多久,你们猜看看?她走的很自在,但是她的念佛时间不长,她念佛念了多久你们猜看看?没有那么久。半年,也没有那么久。猜看看?三个月,也
第二则故事是很特殊的,因为她临终自在到能够自己的身上主动的出火,把自己的遗体焚烧掉,这是我看过至少两千则往生故事当中,非常特殊的一则故事,而且这一则故事的善女人,也非常值得我们效法。晚上,你光是听了师父底下要讲的这一则善女人念佛往生的故事,你就值
既然往生是自性往生的,不是色身往生的,我们为什么一定要等到色身失去了才能决定往生呢?所以平生的念佛闻法,比临终的念佛闻法,更能安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对不对?临终念佛、临终闻法,能够临终往生,那么平生闻法、平生念佛,也能够平生往生。再加两个字,或许这样
底下跟大家报告第七则故事。第七则故事,仍然是明朝的一位善女人,念佛念了二十年,也是坐化往生。我们已经看了《善女人往生传》很多善女人临终是坐着走的,念佛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临终见莲台来迎、见佛来迎,坐着走的很多。现代人要做到这样为什么那么艰
底下跟大家报告第六则故事,也是明朝的一位老太太。这位老太太,实在是让师父非常的佩服。这位老太太念佛往生的故事也很短,但是她的自在往生是值得我们为她竖起大拇指,为她掌声的。你好好的听看看,你将来如果能念佛念到像这一位于老太太这般的地步,临终的时候,
上智下愚者 念佛得大益 中间聪明人 小智丧大利 底下师父跟大家报告第二则善女人往生的故事,是宋朝的一位崔婆。这一则故事大家好好听,因为以诸位女众菩萨你的聪明才智,一定比现在我要讲的这一位崔婆还好,那她念佛往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你当然念佛也能往生西方
底下跟大家报告的宋朝这一位善女人是黄婆,是一般人念佛修行很容易患到的杂修,或者修不相应教。纵然不是专修,纵然不是修相应教,阿弥陀佛也没有放弃,仍然加以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阿弥陀佛的摄生三愿,要度尽一切的众生,真的是大慈大悲,对于他力念佛的人
宋朝有一位孟氏善女人,是陕西省醴泉县人,嫁人之后,才患得长期难治的重
底下师父跟大家报告第十九则故事,仍然是宋朝的一位善女人。这一位善女人叫做裴氏女。裴氏的女儿称为裴氏女。是山西汾阳人,清净自居,专心念佛。她用小豆来记她念佛的数目,一共累积了十三石,很多,表示她很精进的念佛。念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放一颗小豆;念两
底下第十四则故事,仍然是宋朝一位李氏善女人,她也很专修,念佛念了十年,临终预知时至,自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还没有跟大家报告这一则公案,师父想请问大家,如果让你用十年的时间好好的念佛,摒除一切的杂缘,念佛十年之后,你就能临终预知时至,自在往生西方极乐
底下要讲的第十一则善女人念佛往生的故事,也很短,也一样专心念佛,不杂修。 宋朝黄氏,是浙江明州人,很早丈夫就过世,因此回娘家依靠父亲,并且精进修行净土法门。临命终时,看见佛来接引,于是结手印慢慢地跟随行走,接着突然站立往生。跟着佛走,走到站着往生,实在
第十则故事,也是一位老太太。你看,这一些善女人,有许多是年纪老来才遇到佛号的。这一则故事也是宋朝这个时代,有一位陈老太太。她怎么修行?跟袁氏一样,专心念佛,精进拜佛,而且是临终见佛。我们晚上所讲的许多善女人,在平时的修行,几乎都是离不开诵经、念佛、
底下跟大家报告第八则念佛往生的公案。这一则公案对我们的启发性很大,师父也曾经跟大家报告过几次。因为这一则公案的善女人,是一位年纪很大的老太太,年老了,家境穷困,生活困顿,想要自杀,结果受到了法师的鼓励,念佛念了十年,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十年而已,不
善女人的念佛往生,当然不外有专修与杂修,底下要讲的这一则念佛修行往生的故事,是属于杂修。杂修,临终也是很自在的往生;专修,临终也是很自在的往生,可见得阿弥陀佛的慈悲,真的从许许多多传记里记载的故事,让我们体会摄生三愿的摄机无一不摄。也就是说,自力修
底下跟大家报告第二十八则善女人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公案。这一则公案,对我们是有所启发的,你好好的听,等一下师父会把启发的意义,向大家报告。 清朝有一位余氏,余天的余。余氏法名真修,是吴县人朱颖符的妻子,三十二岁时就守寡。也是一位寡妇,三十二岁也还
底下我们来看第二十三则善女人念佛修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故事。底下这一则故事,是一位老太太,念佛三十年,很认真的念佛念了三十年,而端坐往生的。或许诸位菩萨之中,有许多人念佛还没有念到三十年,但不是说念佛一定要念到三十年,才可以自在往生,前面我们已经
第十八愿专修,第十九愿杂修。我们从《善女人往生传》的故事当中看到,专修的人往生,杂修的人也往生,可见得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最重要,对不对?杂修的人有因缘碰上专修的第十八愿法门,如果他愿意专修,那我们当然肯定赞叹他;如果不愿意,他愿意杂修,阿弥陀佛仍然
底下跟大家报告第十五则故事,是明朝的一位朱氏善女人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故事。这故事非常短,诸位菩萨要记起来很容易。而且这一则故事是专修,不像刚才那一则故事,潘氏是杂修。所以有杂修、有专修,都是在临终的时候正念分明,都是临终的时候见了佛菩萨来迎
底下第十一则故事,这一位善女人,实在非常值得大家学习。师父在编写这一则故事的时候,内心除了非常的赞叹与感动之外,我心里有无限的震撼。因为原文比较深一点,我把它翻译写得比较白话,所以在编写的过程,我实在对这一位善女人非常的赞叹、非常的佩服,因为她只
底下这一则故事很短,但是对我们的启发非常好。诸位不管妳是当人媳妇的,还是当人婆婆的,底下这一则故事很短,妳好好听,而且记起来。因为婆媳不合非常的普遍,妳如果当婆婆的,很苦恼儿媳妇对妳忤逆不孝,或者你是当母亲的当父亲的,子女对你不孝,你就学习这一位善
念佛非常的奥妙。如何的奥妙呢?念佛可以使我们在现生消灾免难,增福延寿,可以使我们在将来往生西方,毕竟成佛,非常的奥妙;念佛可以使我们这种烦恼的凡夫,不断烦恼证菩提,非常的奥妙。为什么这句佛号可以使我们得到如此的殊胜利益呢?
唐朝有一位死而复生的李山龙,他原本是身为一位校尉,校尉就是军职较下级的武官。这位李山龙是一位虔诚信佛的人,他熟读经书,潜心研习佛法,深得佛法的精髓。在唐朝武德年间,李山龙忽然生了一场急病,还没来得及请医生救治,就死去了,他的家人悲痛万分,一摸他的心
这句佛号不只是能够利益地狱道的众生,也能够利益鬼道的众生。有一位笃信佛教的父亲,这位父亲有五个儿子,他希望儿子都能够接受佛法,归依佛门,谨守五戒。受到父亲多年的影响,四个儿子都听从父亲的教导,遵守佛门五戒,唯有大儿子不肯受戒,他想:我这辈子,绝对不会
不只是在鬼道、在地狱道,念佛非常的奥妙,纵然是在我们人道,念佛也是很殊胜,非常的奥妙。 在晋朝有一位很有名的诗人,我相信大家在孩童读书时,一定有读过他的文章。晋朝这个有名的诗人,就是陶渊明。陶渊明叫做陶潜,他的别号叫做元亮,他自号为五柳先生,当时的人
最后第四点,弥陀的救度乃恶人正机。我们了解恶人的道理,我们现在来看阿弥陀佛的救度,是以什么样的众生为正机?恶人正机。 第一点,《无量寿经》言:诸有众生,闻其名号。 《无量寿经》说,阿弥陀佛要救度的众生是“诸有众生”。“诸有”就是三界二十五有,所以“诸
知道善人与恶人的道理了,下面第三点我们来看,祖师如何看待自己?刚刚谈到我们自己,我们现在来谈谈一些很有名的祖师大德,佛菩萨来示现的这些祖师大德,他是如何的来看待自己。 第一、善导大师说:“余既是生死凡夫,智慧浅短。”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来示现一位很了
《印光大师文钞三编》,答俞大锡居士问: 问:修行有得好境界者,或梦到西方,或面见弥陀,或闻异香,或见莲花。湘省王季果居士常有见到,乃念佛十年,并无瑞相发现,设临终亦如此,岂非难到极乐。究竟可否听其自然,不生希望? 答:但求心与佛合,不须致力于见境界。心与佛
还有很多道理,没有办法跟大家讲得很多。最后来引用几个真实的祸福吉凶因果报应,让大家体会到祸福的报应、吉凶的报应原理。 在《佛说诸德福田经》记载,有一位比丘,名叫波拘卢,从座而起,整理衣服,长跪合掌,禀白世尊:我想起过去,出生在拘夷那竭国,做一位长者子
诸位!请合掌: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一心归命南无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 请放掌(阿弥陀佛)。诸位法师、诸位在家菩萨,大家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放掌。 今天藉着大家念佛共修的殊胜法缘,师父来向大家报告“乘佛力念佛”。 我们每天念
“乃至一念无有疑心,故名深心。”好!这句话诸位跟随师父读一遍,牢记在心: 乃至一念无有疑心,故名深心。 深信阿弥陀佛的心,就是无一念的疑心。对阿弥陀佛的名号,连一念怀疑都没有,诸位!认真说,要做到容易吗?不容易哦!你要问自己:“我的心中,对阿弥陀佛名号的
“深心”就是深信之心,决定深信,是佛的愿力决定使众生深信,佛的愿力决定使众生信机,佛的愿力决定使众生信法,所以机法两种深信,是建立在佛的愿力立场看待,这非常重要的观念。净土真宗说一个名相,就是“信心决定”,很多人被“信心决定”这句话弄得晕头转向,一
信善知识顺佛愿,十念成就是易往 又众生信佛语、诸菩萨语、善知识语,不随恶知识语,乃至信十恶五逆众生,临命终时,十念成就,即得往生,此是易往。 这段话是迦才大师解释“易往”的意思。众生若相信佛陀所开示的,所以我们学佛的人,一定要每天读佛经,因为佛经是世
所以“用功之道,端在专摄,不事情想”,不要有内心的分别执着。“若无思想,哪有邪见”,这思想就是分别执着的意思。“邪见既无,即是正智”,没有了邪见,当然每一个心念都是从智慧流露而出的。当然我们凡夫众生,要透过诵经或者念佛到开显智慧,也是不容易的,所以正
愿者,愿以此生誓往西方。不取多生修习,于秽土中头出头没,从迷入迷。复愿既生西方,回至娑婆,度脱一切众生。 愿,印光大师实在说的很简要。愿生西方极乐世界,不要多生修行,才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来!仔细听信愿的开示。这辈子,你有下定百分之一百的决心,什么地方
“病人一心念佛待死”,这对许多人来讲,可能一时难以明白或接受,怎么印光大师老是说,如果一个人到了重病的时候,要一心待死?事实上,不是只有印光大师这样开示,善导大师讲了一篇“临终正念诀”也是这样开示,法然上人也是这样开示。就传记所记载,善导大师是阿弥
显念佛功超定散二善,是故念佛往生,直入报土,超越品位阶级。 只要念佛,就可以进入报土,不在品位阶级当中。这三句话意义非常深妙,如果不经过解释,一般人很容易误解,可是这才是真正的净土宗,纯正的净土法门的特色,请大家细细的听我解释。 《观经》谈到九品阶位,
忽尔思量彼快乐,人人有份不须疑。 这二句话善导大师开示得太好了,同样在《般舟赞》所说的。“忽尔思量彼快乐”,这句就是在说,我们若想到西方极乐世界的清净快乐,内心就非常的欢喜。“人人有份不须疑”,这句就是在说,每一个念佛想要前往清净快乐的西方佛国的
“专心直入”,直接进入阿弥陀佛西方佛国报土成佛。“不须疑”,不要怀疑,如果你一边念佛一边担心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啊,我临命终你会来接引我吗?”你一边担心,这样就表示对阿弥陀佛怀疑,对阿弥陀佛的信赖不够。 为了要让大家建立对阿弥陀佛绝对的
释迦如来实是慈悲父母,种种方便发起我等无上信心。 这段文是出自《般舟赞》。善导大师跟我们说,释迦如来,实在是我们众生的慈悲父母,以种种的教法,方便权巧,开发我们念佛的无上信心。释迦如来在佛经,勉励我们念佛修行,求生西方佛国。释迦佛祖实在很慈悲,为了
在《善女人传》记载一个故事,有一个姓杨的老太太,她是杭州人,住在北门外的石灰坝,年纪五十多岁,中风,因此无法活动而躺在病床,整天因为病苦而痛苦呻吟,很可怜。当时有一位旅亭法师,从京城要回到天目山,正好经过她所居住的地方。这位姓杨的老太太她的儿子,设斋
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刚才我所读的这段话,就是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散善义》所说的机法二种深信,非常有名,也是我们修学净土法门
结束之前,师父讲一则公案,让大家体会名号能够度众生的威神功德力,确实不可思议。在《大乘庄严宝王经》记载一则故事: 观世音菩萨离开师子国,前往波罗奈大城秽恶的地方,要度无数百千万虫类的众生。观世音菩萨为了要救度波罗奈城秽恶地方这些无数的虫类众生,所
结束之前,师父来讲一则公案,让大家体会名号的不可思议绝对的救度,确实名号具有每一位众生称念往生西方的愿行功德。如果名号没有具足愿行功德,必须要众生自己自力积功累德,那么人道的众生,根器猛利的人、有心向道的人,会认真的念佛修行、断恶修善,可能没问题,
又所谓“十声称佛,即有十愿十行具足”,并非一声称名具足一愿一行,二声称名具足二愿二行,十声称名具足十愿十行;而是显示法体之名号本身具足愿行,故声声称名,声声具足愿行,无有一声不具足愿行。故一声的愿行与多声的愿行,都不离弥陀所回施的愿行。弥陀所回施的
好!底下师父要开示的道理,大家仔细听。了解名号灭罪得生的道理,你当然很认真很精进的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 罪恶是从凡夫虚妄颠倒之心所出,所以罪业毫无实体,如捕风捉影;名号功德是从弥陀的真实心称性所出,所以名号如金刚宝石的实体,所以名号的功德是真实的。
讲一个真实的故事让大家体会。同样都是念佛,有的人念得很担心,有的人念得很安心。在没有听闻善导大师的净土教法,没有研究《观经四帖疏》,许多人念佛是念的很担心。现在要讲的这个真实的故事,是现代人,或许他的遭遇可以带给你许多的启示,因为他以前也是很拚命
底下,元照大师所著作的《观无量寿经义疏》所设这个问答,非常的好。我把这个问答内文读一遍,让大家对照对照。你了解其中意义,很放心念佛。元照大师《观无量寿佛经义疏》言: 【问曰:或有人云,临终见佛菩萨,放光持台,天乐异香,来迎往生,并是魔事,此说如何? 答曰
在这里,信愿要再说一个实例,让大家来体会。很多念佛的人没有听闻到南无阿弥陀佛的本愿时,念佛修行是念得很苦恼,修得很苦恼,这位居士就是一个实例。这位居士叫做心莲,是一位无我纯真的本愿行者。她在《永恒生命的呼唤》里,说出她自己信受阿弥陀佛的心声。我们
《无量寿经》讲,菩萨的心是“不请之友”,菩萨心对众生的救度,是不必你的请求,主动救灾救难,主动救度凡夫——一切苦难众生。阿弥陀佛是我们的不请之友,不必我们跟阿弥陀佛请求,拜托阿弥陀佛来救度我们,不必,为什么?佛心,大慈悲心,以无缘慈,摄诸众生。我们了解
弥陀摄生三愿 信愿法师主讲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无上甚深本愿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弥陀真实意。 佛因师,诸位莲友、居士大德,大家阿弥陀佛﹗ 今天,师父要向各位报告,阿弥陀佛要救尽十方每一位众生的悲心愿力,就是摄生三
为什么师父要讲一心不乱的真义?因为太多人认为,念佛要念到入禅定才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把净土法门的往生标准定得非常的高,九十五分。九十五分,是一百个人可能五个人做得到而已,说不定一个两个啊,说不定一百个人都做不到
念南无阿弥陀佛,有的人念得很苦恼,念得忐忑不安:哪有可能念佛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种疑心就是从内心对阿弥陀佛没有信赖,对这句佛号不明白,对西方极乐世界有报土与化土的差别丝毫不了解,他才会起这样的疑心嘛;如果像诸位你明白了,这种疑心自然会想尽办法去除
过去,我曾经到彰化某一间寺院。这间寺院有一位修行念佛十多年的老人家,看到师父在电视弘法,因为见到了我本人,他觉得非常的高兴,特别向我请问这个问题: “请问信愿师父!我们念佛难道一定要念到没有妄念的一心不乱,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我反问他:“如果阿
真正是“不论是谁,但念佛皆往生”吗?没有错,下面说两个往生的公案,让诸位体会,确实不论是谁,但念佛皆往生。因为下面这两个念佛往生公案,是完全不一样的人,对阿弥陀佛名号的信受,有信心,有疑心,是截然不同的,但是这二个人念佛,都得到阿弥陀佛的接引,往生西方
思一念往生不定者,念念之念佛,则成不信之念佛也。“其故者,阿弥陀佛发起,一念契当一次之往生之愿故,念念皆成往生之业也。”哇!这段话法然上人说得很好。但是这段话,可能大家不容易明白,来稍微解释一下诸位才能了解。 “一念契当一次之往生之愿故”,这句话就
没有生命,一切希望,皆是空谈;没有生命,一切理想,皆成幻灭;没有生命,一切财富,皆归他有;没有生命,一切权势,皆如云烟。是故,有生命才有一切。然而,人生的实相是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生死的解
关怀病人,若经验不足,不得要领,往往易令病人心生彷徨,乃至加重病情,自己也会灰心挫败,半途而废。根据《增一阿含经》记载,有五法能使病人迅速康复:一、为病人分辨良医;二、照顾病人要先起后卧,不可
一般而言,助念仪轨,不论显密,无非是唱赞、诵经、持咒、念佛、回向、三归。或繁或简,无有定法;因时因地,随人运用。今谨遵印祖之教,以本愿念佛法门,对冥阳二众,略作生死教化,大概程序略分为二:一、
为人助念乃菩提心之流露,上符诸佛悲愍众生之心,下契凡夫福慧双修之旨,若能建立正确态度,注意行事准则,如理如法,依教奉行,必能成效卓著,事半功倍。下列各项要点,助念者须如实认知,切实而行: [1
助念乃是帮助临终者或亡者提起净念,求生西方,故应于临终者意识清醒时为之,最有效果,不必待其断气,方行助念。但若太早助念,临终者精神犹旺,尚不致垂危,则助念人力,恐怕耗用过多,不敷调遣。因此,应
助念是学佛修行之良好助缘,也是自行化他之菩萨行,然佛法本乎一心,倘若助念者,发心不正,知见邪倒,则功效不彰,福德薄少。常见之错误心态如下: 一、求临终亦得人助念:许多参与助念莲友,皆期待自身
印光大师言:「宗教法门,多仗自力,纵今宿根深厚,澈悟自心,倘见思二惑,稍有未尽,则生死轮回,依然莫出。况既受胎阴,触境生着,由觉至觉者少,从迷入迷者多,上根犹然如是,中下又何待言,生死了脱,是
有一只乌鸦,衔一块臭肉,在路中休息,忽然后面飞来很多老鹰,都来争夺乌鸦所衔的这块臭肉。乌鸦很生气,就骂这些老鹰:这块肉是我辛苦得来的,你们为什么要抢呢?这些老鹰也很凶的反问说:有利益大家要均分
世出世法,义有广狭 临终关怀一词,在医疗上即指安宁疗护,乃是在设备完善之安宁病房,由专业的医疗团队对癌末病患进行四全照顾。所谓四全照顾即全人、全家、全程、全队照顾。全人照顾就是身体、心理、社
「十方众生」者,明所被之机,竖通三世,横含十方,十界众生,一无弃物。横摄众机中,且就人道明普益者,性有利钝,位有豪贱,功之久近,行之善恶,报有男女好丑,形有老幼缁素,正像末法之世,临终平生之时
乃至十念显口称之行,乃至一念表内受之信,信行皆缘本愿名号,是一非二。昙鸾大师《往生论注》言:「言十念者,明业事成办耳。」此往生之业事,非由称念之数目决定,乃是名号决定机之往生,名号具本愿力故。
蕅益大师《阿弥陀经要解》云:「信愿持名,一经要旨,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故慧行为前导,行行为正修,如目足并运也。」故知,信愿行三,往生资粮
自力与他力之别,乃在对本愿名号成就吾人往生之信疑,自力疑心通常会潜伏于内心深底,不是自己未觉,就是不敢言出,此为不敢肯定「一定往生」之心理状态。此种心,逢缘触境,会以各种不同之相状出现,如:?我
通途念佛四种之说,乃华严五祖宗密大师所倡,师于其所著《普贤行愿品疏钞》第四说:「欲违生死之恶缘,遂顺菩提之正路,必须念佛。然念佛总说有称名念、观像念、观想念、实想念四种之别。」中国净土初祖慧远
闻思修者,三慧也,盖由闻法,思惟义趣,起行修习,能生无漏圣慧。今净业行人,因地求果,厌秽欣净,得闻弥陀四十八愿,倘无愿行,即无信向,闻而不信,是为不闻。闻而起行,即是经首「如是我闻」、经尾「依
净土法门源自法藏之不可思议愿行,言不可思议者,乃出自古佛之真如所发,佛智绝待圆融,寂照不二;佛心无为无漏,真实平等,非凡愚能知能测。然从本示迹,悲智一如,生佛一体,故佛智起用,即悲化群生。《普
第四十八愿、得三法忍愿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第二、第三法忍,于诸佛法,不能即得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颂曰 极乐世界常威仪 依正二报皆说法 见色闻法得无
赖庆珍是一位十分真诚的念佛人,她接触佛法不久,就劝家中兄弟安了佛坛,因她哥哥、弟弟几天前获得殊胜感应,在大难中获救,使她对佛法更为深信,当她听闻到念佛往生的故事后,她对学佛的根本目的,是为今生
【正觉功德不可思议者,良由誓愿深广无涯,故亲鸾大师于《教行信证·行卷》以三十六句赞叹弥陀誓愿不可思议,以彰正觉功德广大。】 正觉功德不可思议,就是因为前提是佛的境界。法藏菩萨成佛了,佛的境界
【然而,弥陀何以兆载永劫之间,代乏善之凡夫,勤修愿行?盖不忍众生苦,但愿众生乐;对自力无力出离三界之我等凡愚,悲愍哀摄,欲断尽十方每一众生之生死系缚,令生不退之报土,故超发弘誓大愿,誓言绝对救
【四十八愿功德成就即是佛已代十方众生圆满愿行,故《安心决定钞》云:圆满十方众生之愿行,成就往生时,成就机法一体之南无阿弥陀佛之正觉。故佛正觉之外,无凡夫之往生也。成就十方众生之往生时,佛亦成正
四十八愿功德成就即是佛已代十方众生圆满愿行,故《安心决定钞》云:圆满十方众生之愿行,成就往生时,成就机法一体之南无阿弥陀佛之正觉。故佛正觉之外,无凡夫之往生也。成就十方众生之往生时,佛亦成正觉
法藏菩萨发愿修行,完成了不可思议的愿行功德,成就了六字洪名,成就了西方世界,所以我们有阿弥陀佛的名号可以称念,有西方极乐世界可以求生,实在都是来自于法藏菩萨的发愿修行所成就,一切都有阿弥陀佛的
《无量寿经》四十八愿的因愿文,包括一大藏教,八万四千法门,不管世尊对四十八愿的任何一愿,有很明显的成就文开示或没有,或者有好几段经文显示一愿,或者一段经文就叙述许多愿,这一些对于四十八愿每一愿
【四十八愿,乃法藏古佛智慧所思,真如所现,故文义深广,愿意高妙。】 确实,四十八愿每一愿,我们假如用心地探讨法藏菩萨发愿的真心,每一愿,我们穷其一生都没有办法完完全全了解愿文的意义深广、法藏
【所被者,所摄受之对象也。通别者,通者广通,别者别限,意谓四十八愿,各愿所摄依正,有通有别,故言所被通别。】 所被就是所摄受的对象。所摄受的对象,就是法藏菩萨发愿要度化的对象,是凡夫呢或是圣
【问:若尔者,第十九愿诸行是方便,如融入真实五愿,岂不真假混淆?】 如果刚刚前面的道理,方便愿融入真实愿,就成为真实,那么第十九愿是诸行方便愿,那融入真实五愿,不变成了真假混淆不清了。好!我
因为修学念佛法门的人,在中国,从唐初以来,是非常的兴盛。唐初因为有善导大师在长安的推广,所以一般市民,不论男女老幼,修学念佛法门的人非常的多。善导大师弘化的威德,非常的广泛。 在唐初,日本派
第十一愿是真实证。前面我们看过第十一愿,但是我们不妨再看一遍,以增加对四十八愿因愿文的了解。好!请看讲义第十二页。第十一愿必至灭度愿: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第十七愿是真实行。为什么第十七愿是真实行?因为第十七愿是阿弥陀佛因地法藏菩萨,要以果地名号,令十方诸佛如来宣扬六字洪名,使得十方众生能够得遇六字洪名而一心修学。我们来看第十七愿的因愿文。请大家
前面我们看了摄生三愿第十八愿、第十九愿、第二十愿。第十八愿是真实,第十九愿、第二十愿是方便。那么四十八愿愿文之中,有属于真实愿,也有属于方便愿,也有通真实与方便,如无三恶趣愿。无三恶趣愿是第一
我们是根据第十八愿修学。如果你很喜欢杂修,你认为念阿弥陀佛的名号,这样的修行太单调,很想要修很多法门、很多诸行,那么你可以根据第十九愿修学。众生的心性不同,很多人听了我讲专修的观念,很能接受。
【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
《法事赞》、《般舟赞》、《观经疏》、《往生礼赞》、《观念法门》,是善导大师的著作,总共五部九卷。《法事赞》是善导大师对于《阿弥陀经》简要的注解,以偈赞的方式简洁注释《阿弥陀经》的经义。四十八愿
再来,善导大师为什么在《观经疏》说,发四十八愿,一一愿都是第十八愿?因为每一愿,法藏菩萨的用意,都是希望我们众生念佛。好!我们来看几愿就好。大家请看讲义的第十一页,我们先看第一愿。第一愿,无三
【虽四十八愿皆是弥陀所选择,但选择称名,绝对救度,唯独第十八愿,盖誓言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即是明证。】 第十八愿是法藏菩萨选舍诸行万善,选取称名念佛作为救度众生的方法。每一位佛菩萨在因地所发的
第十八愿是众生的安心之精髓。因为第十八愿有阿弥陀佛绝对的救度誓言,这是我们心安的根本。我们安心不是安心在我们自己修行非常有本事,如果你把心安住在自力,你一定会有这样的心,就是当你精进念佛,你会
【此乃凡夫入报土之要道,众生得安心之真髓。】 西方极乐世界有报土与化土,这是昙鸾大师、道绰禅师、善导大师、窥基大师,这一些了不起的古德所分类的。一般人知道西方极乐世界有四土:凡圣同居土、方便
安心就是从我们心安住在阿弥陀佛的名号或者安住在其他的方便教法,心是安住在真实或是安住在方便,来论四十八愿的大要。请看内文。 【四十八愿之要,归第十八愿。第十八愿为四十八愿之根本,故称根本愿、
四十八愿,浓缩起来就是五愿。所以我们要简略的来探讨这五愿的大意。 请大家看讲义的第十二页,我们来看第十一愿。五愿的第一就是第十一愿,叫做必至灭度愿。因愿文法藏菩萨誓言: 【设我得佛,国中人
【《往生论注》云: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何以言之?若非佛力,四十八愿便是徒设。今的取三愿,用证义意。接着便举第十八愿后言: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得
阿弥陀佛发第一愿,誓言成就的国土没有三恶道,就是要救度凡夫。从第一愿我们就知道这个意义。为什么?因为凡夫有贪、瞋、痴三毒烦恼,阿罗汉、辟支佛、菩萨,是界外的圣者,不会在三途受苦受难,不会在六道
信愿十几年来弘扬净宗教法,在世界各地,看的实在太多太多了。上个月,我到大陆广东四会市的六祖寺宣扬净土教法。第二天,有一个女众老菩萨,到我的寮房,非常慌张的样子,非常担心的神情,跟我顶礼,一边说
【《无量寿经》言:如来智慧海,深广无涯底,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弥陀佛智所流出之大愿心海,深广无底,二乘智通,尚且不测,凡夫浅识,何窥毫端?然古德先贤,著书立说,法语教示,多有所在。】 先
【五存之经如下: 第一、《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数有四卷,翻译的时代是后汉,世称汉译,译经师是支娄迦谶大师。 第二、《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数有二卷,翻译的时代是吴
【问:既然善恶粗妙相对,舍粗取妙,何言绝待?】 法藏菩萨发四十八愿,要建立清净庄严的西方净土世界,参考了二百一十亿的诸佛国土。在法藏菩萨的师父世自在王如来的光明神力中,法藏菩萨睹见了二百一十
【然则一一愿,皆是超世无上殊胜之愿,故偈文曰:“我建超世愿”。言超世者,不但超过三乘,且超过诸佛之愿。既言“殊胜”,对诸佛为胜,犹是相对,更加“无上”,乃彰绝待无比之义。】四十八大愿,一一愿都是超世无上殊胜之愿。为什么?
第三门就是要叙述法藏菩萨所发的四十八大愿,是超世大愿、是究竟无上,非常值得我们赞叹。十方诸佛如来在因地菩萨的修行,发了总愿与别愿。总愿大家都一样,四弘誓愿,我们不用再说。别愿就是各人所发的心愿
【又如第十八念佛往生愿,《大阿弥陀经》言:诸天人民,蜎飞蠕动之类,闻我名字,莫不慈心欢喜踊跃者,皆令来生我国。此举天、人、畜生三道代表六趣。】 第十八愿叫做念佛往生愿,顾名思义,就是称念阿弥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梵语,汉文翻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佛果也。又第十五愿言:一生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第十九愿言: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第二十愿言:令彼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第
【弥陀弘誓大愿,其究竟极处,即欲令十方群萌,得证菩提,位极佛果,此悲心本怀,超世无上,可从愿文悉知,如《无量寿庄严经》第一、十八、二十一、二十五、二十六、三十三等愿言:不久悉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又如第十九修诸功德愿云: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 第十八愿是念佛修行,第十九愿是发菩提心、修诸功德的修行,所以第十八愿的修因与第十九愿的修因不同。第十九愿临终接引愿,也是非常值得大
讲一个念佛的公案,让你体会阿弥陀佛的愿力,确实乃至十念绝对救度,纵然已经堕入三涂地狱的人,还是可以往生。你才知道,真正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在《三宝感应要略录》这一本书,记载一则公案。过去印度阿输
【阿弥弥陀四十八愿,摄机万无漏一,故十方众生,造何生因,行何法门,专杂不论,圣净不分,一律济助。】 这是讲出,不管你修什么法门,只要回向导归极乐,都可以得到阿弥陀佛的救度。阿弥陀佛的愿力,救
四十八愿的教理包括一切佛、法、僧三宝,也包括一切经、律、论三藏,所以四十八愿展开,就是一代时教的所有佛法;四十八愿卷之,就是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请看内文。 【弥陀法门,四十八愿摄事理以
【四十八愿,乃弥陀如来因众生苦,起无缘慈,兴大悲心,为破众生无明,令得无上大利,而超发之弘誓大愿。此大誓愿,从佛心出,愿愿利生,妙德难思,心心为众,恩深难量,竖该三界,横亘四生。】 四十八愿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受持无量寿佛的佛名,就是依阿弥陀如来弘愿门而行。所以《观经》到了第十六观的下辈观,在下品上生与下品下生都有说到念佛,所以世尊自开散善的
台北土城的承天禅寺出版了一系列的《净土文选》,其中第四辑有一篇文,题目为旅行者言,这篇文是近代的净土宗大德李圆净居士所写的。这篇文叙述他从上海乘船到汉口,转铁路到广州,再到香港,转回上海,一路
经文说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韦提希夫人在世尊眉间放光光明之中,目睹十方诸佛清净的国土,韦提希夫人别选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除了在《四帖疏》的疏文善导大师说,如来密遣韦提希夫人别选以外,还有
韦提希夫人受到逆子阿阇世太子的苦恼,希望释迦世尊为她广说无忧愁苦恼的地方。广说就是广说十方清净的佛国。十方清净的佛国与西方佛国同样无忧愁、无苦恼,因为十方清净的国土与西方极乐世界同样是涅槃界,
【未审定散二善,出在何文?今既教备不虚,何机得受?】 善导大师疏文的解答,第一先就定善与散善到底是什么样的机类能够信受接纳。善导大师先解释这一问,用四种无法接受佛法的人先来做前面说明,要给后
【一者、谤法与无信、八难及非人,此等不受也。斯乃朽林顽石,不可有生润之期。此等众生,必无受化之义。除斯以外,一心信乐,求愿往生,上尽一形,下收十念,乘佛愿力,莫不皆往。此即答上何机得受义竟。】
念南无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是现今教界,大多数佛弟子的修行法门。印光大师在《文钞》也跟我们开示说:末法众生不遇净土法门,纵能明心见性、深通教卷,谁能不断凡惑了生脱死呢?确实,这段开示显示
确实以烦恼厚重的众生而言,观佛难成就,念佛易成就。在这里信愿也要以真实念佛的往生事例,来佐证念佛确实易行易往之道。在现今的《香港念佛感应见闻录》这本书里面,记载着一位临命终之前八天才得遇六字洪
归命这两个字是我们机众生对阿弥陀佛的信受、依靠、归命。南无既然是梵音,梵音翻成中国话的意思是归命、信顺,也就是我们讲的依靠或者信赖。那么南无这两个字,我们众生以一念的归命,阿弥陀佛名号万善万行
在本经第七观华座观,世尊要为韦提希夫人说华座观的观法,以消除韦提希夫人的苦恼。世尊还未说华座观法之时,无量寿佛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住立在空中,光明炽盛不可具见。韦提希夫人亲眼目睹西方三圣的
【唯可勤心奉法,毕命为期;舍此秽身,即证彼法性之常乐。】 既然释迦世尊与弥陀世尊这么慈悲,要广度我们众生回归西方佛国,那么我们身为佛弟子,当然要依教奉行,所以善导大师最后在这一门——序题门的
安乐能人,显彰别意之弘愿。弘愿这两个字,原来就是在《观经四帖疏》善导大师所开示,所以净土的本愿法门也叫做弘愿法门。就是根据善导大师在《无量寿经》世尊开示第十八愿的道理,有一首偈,叫做第十八愿的
弘愿这两个字我们经常看到,就是广大的愿力来自于阿弥陀佛的大慈大悲之心,不忍一切众生受生死苦,所以誓言以六字果号要救度十方苦难的众生。 【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
【其要门者,即此《观经》定散二门是也。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回斯二行,求愿往生也。】 这就是解释要门。下面就是解释弘愿门,疏文说: 【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
韦提希夫人在世尊的光台现国——光明化为金台叫做光台,现国就是显现十方诸佛国土。韦提希夫人在世尊的光台现国,选择要去西方极乐世界,这个意义非常的深远。因为十方诸佛的国土,虽然都很清净,也有光明,
以《观经》这部教典,除了世尊在经中一再鼓励我们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外,善导大师在疏文,也一再透过了念佛的道理,使我们看到祖论开示,生出念佛的信心,求往西方极乐世界。不只是释迦如来与善导大师,
在这里,善导大师透过这段疏文的开示,一一指引出,我们烦恼厚重的众生,要如何依照世尊的教法得到解脱?就是念佛!根据《观经》世尊的开示,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所以《观经》到了最后,咐嘱流通文,善导大师
为什么念佛会往生?为什么喝水会止渴?为什么吃饭会止饥?当然有道理啊。因为水有止渴的功能,因为饭菜有止饥的功能。为什么念佛会往生?因为佛号有佛救度众生的愿力使称念的人往生西方的功能。犹如光明有打
因为本愿念佛之因,所以得到往生阿弥陀佛报土成就的果报。凡夫可以进入阿弥陀佛的真实报土,这是非常殊胜。这个道理怎么说呢?请看讲义第五页,从后面算来第三行。 中国净土宗自天台智者判属弥陀净土为凡
从历史的传承思想的接续来论,昙鸾、道绰、善导,决不只是中国净土宗史上的一个流派,而是有足够的条件成为中国净土宗史上的正宗。 中国净土宗经昙鸾、道绰,至善导而集其大成,吸收了包括慧远念佛三昧在
《般舟赞》,善导大师有十段法语的开示,也是同样在显示阿弥陀佛愿力慈悲救度,念佛一定往生的道理。因为这十段文都很短,是偈颂法语,我们很容易明白善导大师开示的意思,比较深的地方,我再简要作解释。首
【弟子某甲,现是生死凡夫,罪障深重,轮回六道,苦不可言。今日遇善知识,得闻弥陀本愿名号,一心称念,求愿往生;愿佛慈悲,不舍本弘,誓愿摄受。】 我们可以每天要休息之前,好好照善导大师在《往生礼
善导大师在《往生礼赞》所开示的这首法语非常好,也很容易记住,请大家跟着我读一遍: 弥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 弥陀身色如金山,这句就是在叙述阿弥陀
【若能如上,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与佛本愿得相应故,不违教故,随顺佛语故。】 只要念念相续,就是一念一念阿弥陀佛的圣号,一直相续念下去,一直到一
【然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 这段文与前段文意思也大同小异。同样的话,善导大师一再重复的说,也许你会说,善导
往生礼赞》有八段文,善导大师也同样跟我们开示,乘阿弥陀佛的愿力,念佛一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八段文当中,有的疏文很值得大家牢记在心。首先我们来看第一段文: 【深心即是真实信心:信知自身是具足
如来出现于五浊,随宜方便化群萌; 或说多闻而得度,或说少解证三明; 或教福慧双除障,或教禅念坐思量; 种种法门皆解脱,无过念佛往西方; 上尽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来迎; 直为弥陀弘誓
【弥陀愿力皆平等,但使回心华自捧。】 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对十方众生的救度,是平等的。哇!这句话,善导大师将阿弥陀佛的平等心说出,我们知道之后,内心很放心。阿弥陀佛要救度十方众生,是平等的、
终时正意念弥陀,见佛慈光来照身, 乘此弥陀本愿力,一念之间入宝堂。 这首偈颂法语,我们若体会,一定内心非常的法喜。请大家跟着我读一遍,以加深印象。 终时正意念弥陀,见佛慈光来照身, 乘
江苏省高淳县风山乡东村,有一位居士叫朱宝华,介绍该处有一位中学的老师,名叫韩有才,年纪四十多岁时,韩有才的母亲与弟弟,都是信佛的人,但是,他虽然身为教师,不信佛。后来,韩有才被胃癌折磨得非常的
《法事赞》这二句话说得很好,很浅白。诸位!跟着我来读一遍: 三界火宅难居止 乘佛愿力往西方 第一句是说娑婆世界的痛苦,第二句是说念佛往生的道理。因为娑婆是痛苦的地方,所以厌离。因为极乐是
【他方凡圣,乘愿往来;到彼无殊,齐同不退。】 这首偈颂,是善导大师说明他方无论凡夫或是圣人,只要乘阿弥陀佛的愿力,到了西方极乐世界,都同样证悟阿鞞跋致大菩萨。诸位!你有想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做菩
【又如《观经》九品云:一一品中,所告众生者,皆是若佛在世、若佛灭后,五浊凡夫,遇善知识,劝令生信,持戒、念佛、诵经、礼赞,决定往生。以佛愿力,尽得往生。】 《观念法门》这段文,善导大师说出了
【乃由弥陀本愿力故,女人称佛名号,正命终时,即转女身,得成男子;弥陀接手,菩萨扶身,坐宝华上,随佛往生,入佛大会,证悟无生。】 哇!这第五段疏文,诸位女众菩萨要好好的牢记在心。你纵然无法将善
第三段文是《观念法门》一段非常重要的疏文,这段文大家一定要牢记在心,并且加深体会。你若了解这段文的意义,那么你一定很欢喜念佛、很安心念佛、很自在念佛。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
【言三力者:即如《般舟三昧经》说云:一者以大誓愿力加念,故得见佛。二者以三昧定力加念,故得见佛。三者以本功德力加念,故得见佛。】 这段文是善导大师跟我们说,阿弥陀佛有三种力量加持众生,让众生
【但述称佛之功,我来迎汝,不论闻经之事。然望佛愿意者,唯劝正念称名,往生义疾,不同杂散之善。】 这段疏文是善导大师在叙述下品上生的人,在平生造作恶法,在临终遇到善知识,教导他称念经题,为他说
【仰蒙释迦发遣,指向西方;又藉弥陀悲心招唤。今信顺二尊之意,不顾水火二河,念念无遗,乘彼愿力之道,舍命以后,得生西方,与佛相见,庆喜何极也。】 这段疏文,是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所开示二河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这段文叫做正定业之文,是《观经四帖疏》非常重要的一段文。 诸位!不管你识字不识字,记忆力好或不好,这
【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早晚读几遍,牢记在心,好不好啊
【又念弥陀本愿言:弟子某甲等,生盲罪重,障隔处深;愿佛慈悲,摄受护念,指授开悟;所观之境,愿得成就。今顿舍身命,仰属弥陀;见以不见,皆是佛恩力。】 这段疏文是善导大师在《观经》的第七观花座观
六字释是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说》所开示的。 【《观经四帖疏·玄义分》显此义言:今此《观经》中,十声称佛,即有十愿十行具足,云何具足?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
【问曰:彼佛及土,既言报者,报法高妙,小圣难阶;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论众生垢障,实难欣趣。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所设的这个问答,显示阿
【但能上尽一形,下至十念,以佛愿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 哇!这段文,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跟我们开示,念南无阿弥陀佛,长在一生的称念,短在十声的称念,以阿弥陀佛慈悲愿力的救度,没有一个
【下品三人,是遇恶凡夫。以恶业故,临终藉善,乘佛愿力,乃得往生。】 这段疏文与前二段疏文,都是同样的意思。善导大师对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乘佛愿力一定往生的道理开示,再三重复在说,为什么?这
【烦恼障眼虽不见,大悲无倦常照我。】 这二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虽然我们的烦恼障眼,不能亲见阿弥陀佛的光明,我们凡夫的视力很差,业障很重,所以佛的真身妙相我们看不到,佛的威神光明我们看不到。就以
【初不逢善,狱火来迎,后逢善故,化佛来迎,斯乃皆是弥陀愿力故也。】 这段话,同样是善导大师彰显阿弥陀佛慈悲愿力对任何众生大悲不弃救度的道理。 初不逢善,狱火来迎,后逢善故,化佛来迎,是在说
世尊在《无量寿经》以一首偈颂法语,解释法藏菩萨本愿力可以度众生的事实。世尊在《无量寿经》说: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阿弥陀佛的本愿力,就在六字果号。其佛本愿
【一心信乐,求愿往生,上尽一形,下收十念,乘佛愿力,莫不皆往。】 这段疏文,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实在开示的太好了。你若深入明白这段疏文的意思,我相信你一定会很欢喜念佛、很快乐念佛、很感恩
佛的慈悲愿力,有救度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威神功德,所以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增上缘是我们往生的最佳法缘。增上,就是因遇到助缘要产生果报,越来越快、越来越迅速。
大愿、大业、大力,就是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大愿就是阿弥陀佛的愿力非常的究竟,大业就是阿弥陀佛在因地法藏菩萨修行六度万行已经究竟圆满了,所以,大愿就是说四十八愿,大业是六度万行。愿与行,是法藏古
一切善恶凡夫就是指十方的众生。法藏菩萨誓言以本愿名号要救度的对象是十方众生。请问诸位菩萨:你们是不是十方众生之一?是!如果你不是法藏菩萨发愿要救度的十方众生之一,你一天就是念佛十万声,发愿要求
佛祖心就是父母心。所以,在《无量寿经》世尊说出阿弥陀佛的大慈大悲心怀。诸佛菩萨就是如此。有一段话——实在——我们若了解,我们一定会对佛菩萨的慈悲非常的感恩赞叹。《无量寿经》世尊说:我哀愍汝等诸
下面说凡夫入报。非常的殊胜,因为圣道诸家不相信凡夫可以进入报土。报土是佛的智慧愿力所成就的清净涅槃境界,凡夫有烦恼、有妄想、有执着、有见思惑、有尘沙惑、有无明惑,怎能念佛就进入阿弥陀佛的清净报
念佛这二字,诸位!你是注重在念这个字、或是注重在佛这个字?注重在念这个字,就是注重自力,就是注重机。注重佛这个字,就是注重他力,就是注重法。 注重自力,注重机,就会注重念佛要念到如何没有妄念
【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这段《观经》的经文,诸位如果牢记在心,体会经义,你一定会安心念佛。阿弥陀佛的佛心就是大慈大悲,以无缘慈摄诸众生,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救度众生。无缘
首先看传承这部份。慧远流的传承,是由佛圆澄传给道安,道安传给慧远。善导流是由菩提流支传给昙鸾,昙鸾传给道绰,道绰传给善导。慈愍流是由慈愍传给延寿,延寿传给莲池,莲池传给蕅益。 前面我们已经说
有的人要自力念佛,希望一心念佛,念到入定见佛,这种志气了不起,你就好好自力念佛。能够念佛念到进入禅定,定中见佛,哇!这是非常难能可贵,要跟他肯定赞叹。但是能做到这样地步的人,十方众生之中,少数
所以一个听到阿弥陀佛慈悲呼唤的念佛人,内心是非常的感动,一定自然而然称念出阿弥陀佛的圣号: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犹如一个孤儿听到亲友跟他说:你的父亲是什么人,他找你好几十
最重要的就是,不可以根据慧远大师的念佛宗风排斥善导大师的念佛宗风。这种态度是不对的,但是在教界,这种情形经常看到。因为很多人内心对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偏狭,认为自己所根据的才是正确,别人所根
信愿有幸在一九九九年,到红螺山资福寺去参访,是一个非常好的净土道场。我在念佛殿虔诚念佛,效法彻悟禅师著书立说,演讲佛法,广利众生。虽然信愿很驽钝,很不会说法,但是对推广阿弥陀佛慈悲愿力,宣扬阿
印光大师在《文钞》说: 【若至诚恳切念佛,求生西方,无论什么人,都能往生西方,了生脱死。】 哇!印光大师实在开示得太好了。只要至诚恳切念佛,求生西方,无论什么人,都能往生西方,了生脱死。至
印光大师说: 【阿弥陀佛在往劫中,发四十八愿广度众生。有一愿云:若有众生,闻我名号,求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阿弥陀佛誓愿度众生,若众生不求接引,佛也无可奈何。倘众生至心称名,
省庵大师,有人称永明再来,也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祖师。《劝发菩提心文》,我相信出家人应该都有看过。这篇省庵大师的著作,省庵大师劝我们,无论出家在家大德,一心念佛,发菩提心。因为菩提心是上求下化之
法照大师,因为与菩萨的因缘相遇而一心修学净土法门。这个故事,时间的关系,我们无法每一个祖师他一生修学,向诸位详尽的报告。但是从祖师所开示的法语,我们念佛往生西方有所助益,我们就要牢记在心。在讲
念佛念到很有功夫,能够得到阿弥陀佛的救度,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是,这是念佛往生之一,非是念佛往生唯一。 意思就是说,念佛念到很有功夫,可以进入禅定,在定中见佛,如慧远大师、如善导大师、如怀感
念南无阿弥陀佛,从解门,要了解阿弥陀佛发愿要救度我们的道理。你若没有去探讨净土的经论,你要怎么了解呢?所以以解门的深入,来引导行门的修持,这样在菩提道路行走,才不会走得颠颠倒倒坎坎坷坷。信愿十
有不少的人认为,念佛法门,是愚夫愚妇所修持的法门;有不少人认为,念佛修行,是斋公斋婆所修持的,有学问的人、有知识的人、有文化的人,应该要修持更高深、更深奥的法门。其实,这种是自我意识的错误认知
【十方众生,纵有具造五逆十恶,亦因佛之大悲不舍本愿救度,而得以解脱。此法之妙,不在难行,而在难信,以佛愿不可思议故,超情离见故。】 净土教法的奥妙,不是在难行,是在难信。所以《阿弥陀经》、《
【言乃至者,乃至禅定而念、散乱而念,乃至智慧而念、愚痴而念,乃至平生而念、临终而念,乃至善人而念、恶人而念,乃至圣者而念、凡夫而念,乃至一生多念、剎那一念,无不往生,佛愿力故。】 这段话在解
因愿文: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成就文说: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
【答:蕅益大师《阿弥陀经要解》云:信愿持名,一经要旨,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故慧行为前导,行行为正修,如目足并运也。故知,信、愿、行三往生
【答:《阿弥陀经》言:执持名号,一心不乱。《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则言:闻已思惟,系念不乱。此闻乃闻无量寿佛之名号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及极乐世界功德庄严。闻已净信,其心不乱。心能不乱乃因系念故
【印光大师复永嘉某居士书云:净土法门,犹如大海,长江大河亦入,杯水滴水亦入,证齐诸佛者,尚求往生,五逆十恶者,也预末品,何得以得一心及三昧,而拒其未得者?但取法乎上,仅得其中,自己决志求生,唯
【善导大师《往生礼赞》释本愿云: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这是善导大师有名的本愿四十八字释,
《阿弥陀经》言:执持名号,一心不乱。《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则言:闻已思惟,系念不乱。此闻乃闻无量寿佛之名号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及极乐世界功德庄严。闻已净信,其心不乱。心能不乱乃因系念故,系念
【善导大师之意,乃以《观经》注释《无量寿经》。《观经》下品下生说: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明知,本愿十念,唯是称名十念,非观想之念。】 《观经》下品下生,说到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使得
如果用善导大师的机法两种深信来解释,就非常的正确。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开示机法两种深信,第一、决定深信机,第二、决定深信法,所以叫做机法两种深信。决定深信机,就是决定深信自己,看清自己是一
【答:佛之言说为圣言量,如实而说,不异语,不诳语,既言闻信名号,即得往生,何可置疑?】 佛所说的话叫做圣言量。圣人言说所讲的,是真相、是事实。《金刚经》说:如来者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
阿弥陀佛为什么要住立不端坐?就是因为众生造恶造罪,快要堕落地狱火坑了。阿弥陀佛很怕众生多受一分一秒的痛苦,很怕众生堕落地狱火坑,受苦受难,所以站立就是急切的心情,赶快前往救度众生,不可让他堕落
所以信愿在以前写一篇文,叫做本愿行者应具之正知正见。这篇文就是希望能够听闻到阿弥陀佛本愿的行者,在心中建立对本愿名号正确的认知。知见非常的重要,如果知见错误,不但害了自己也害了他人。各宗各派都
【问:因本愿不嫌恶人,故人好造恶业,如何?】 这个问的意思就是说,因为了知阿弥陀佛的本愿不嫌弃十方任何一个罪恶的凡夫,所以有的人听到阿弥陀佛的本愿是这么的慈悲,反而想去作恶造罪,如何呢?
【因此,弥陀成就无量光明,为消除众生之烦恼黑暗,使其光明。】 阿弥陀佛成就无量的光明,就是要消除众生的烦恼黑暗,使众生获得光明快乐。我们凡夫众生的烦恼之心是黑暗之心。六道的轮回,生来死去,是
【问:造五逆、谤法若也得救,弥陀岂非纵容包庇罪犯?】 这个问题,是很多人对本愿法门还没有深入了解之后,会这样认为:造五逆罪、诽谤正法之罪,阿弥陀佛照样救度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么西方佛国岂不
亲鸾大师言:就是这一念,使人三世流转。这一念指的是疑心。】 亲鸾大师所开示的这句话,实在讲的太好了,因为世尊在《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开示说,怀疑阿弥陀佛的智慧,这种的心会堕地狱受
这个疑心一般的人比较没有,因为无常观比较重的人才有这种心念:我现在若死了,一定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吗?佛弟子有的人生死心确实很殷重,但是有的人的生死心就很薄弱。有无常观的人,会将每一天当作是临终
在他的心中觉得说:念阿弥陀佛太少,这样能往生吗?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心,决定在念佛的数目。我们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心念如果想:我念佛就要念多才能往生,念少就不能往生,那么就是将这句佛号当作在积
念南无阿弥陀佛,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念南无大势至菩萨,念南无药师佛,念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念南无一切诸佛菩萨的圣号,若要消灾免难就一样,要增福延寿就一样,因为这是现前的利益。 那当来要往生西方极
【此种心,逢缘触境,会以各种不同之相状出现,如: 第一、我业障太重,不消业怎能往生?】 很多人念佛确实有这种心理,我业障那么重,若不消业,怎么可能会往生?如果这样想,就是认为说,阿弥陀佛用
【问:此愿既以信心为本,未审何等心相为疑心,如何去除?】 此愿就是指第十八愿。第十八愿的因愿文,有三心与十念,所以修学第十八愿的法门,就是以三心、十念共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真实报土的修因。三心
【然下根之凡夫,无端平信亦不可得,闻解其理时,方始发起信心。】 下根的凡夫,想要对阿弥陀佛生起真实的信心,也不容易,所以听闻六字洪名的道理,才会发起信心。 【如此称名即是仗佛力之体现,如坐
【二、他力念佛者,不限于口称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之功德,自十劫正觉之剎那,即已成入于我等南无归命之机,如此发起信心,谓之念佛。】 这段话将念佛两字的意思解说的非常好。念佛在我们的认知之中,
【一、自力念佛者,依我身、凭我心、励我力、信我所修种种善根之人,随念佛之心,以自力而求悟,仰凭自己之解行,将弥陀置于西方,思如何发道心,净其行,期往生,伏烦恼,断无明,积多念,求一心,待来迎,
若站在众生立场来论,临终的人念佛,若没死,就成为平生的人念佛;平生的人,若无常一到,平生的人念佛就成为临终的人念佛。对我们凡夫众生很虚幻的世间、很无常的生命,时时都是临终时,日日都是临终日。若
闻非常的重要,闻善知识的开示,开发信心,信从闻生。在《广钦老和尚的行持录》,有记载这样的一段话,一位宏意法师请问广钦老和尚,在《阿弥陀经》的经文有一句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为什么你说
阿弥陀佛的十二光明,最后一个就是超日月光明。超日月光明是什么样的作用呢?就是调摄不信的凡夫众生,使对这句佛号不信的凡夫众生,因为阿弥陀佛的十二光明超日月光明的普摄,使得这个众生不信的心,慢慢转
弥陀如来所发三心,凡夫众生如何领受呢?接受阿弥陀佛真心的对待,接受阿弥陀佛名号的救度,以接受流露出凡夫众生修因感果的事实。接受弥陀如来真心的对待,接受弥陀如来名号的救度,就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因此诸佛所赞叹之名号中,具有救信者与救称念者二意。】 十方诸佛所赞叹的六字果号,具有救度两种人,第一信者,第二称念者。所以信阿弥陀佛的本愿,就是阿弥陀佛你用名号救度我,我就念佛随你救度,任
将三心、十念与往生,这三种愿事来配对,以三信之因和往生之果配对,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就是要救度信者的本愿。信受阿弥陀佛本愿救度的人,阿弥陀佛就以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愿力绝对救度,因为三信之因和往
信与行是一体两面,不可以分开,不可以说我念佛,不信阿弥陀佛的本愿,这样不对,为什么?很简单的道理,因为佛号是阿弥陀佛发愿修行所成就的,在因地叫做本愿,在果地叫做名号,念果地上的名号,不信受因地
如来之三心就是指第十八愿因愿文的至心、信乐、欲生,这叫做三心。第十八愿因愿文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第十八愿是法藏菩萨誓言
念南无阿弥陀佛,很多净业的行者,将心思放在能念之心,要如何念佛念到没有妄想?当然这种方法不是不对,但是越念越烦恼、越念越担心、越念越怀疑、越念越顾虑。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教我们,对净土
既然这句佛号是法藏菩萨誓言要救度六凡众生为先,我们从《无量寿经》的五种译本得知,我们就知道净土的教法实在有简易、稳当、平实的特色。简易就是人人念佛,人人都可以往生,这才是简易啊!稳当就是无论平
第一、既然阿弥陀佛要以名号救度的主要对象是六道的凡夫,那么佛是一个大慈大悲的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欲以名号救度众生,会以名号要求众生要念到没有烦恼、没有妄想、没有执着才加以救度吗?不会!如果
【法然上人《无量寿经释》云:其四十八愿中,或立无三恶趣愿,或说不更恶趣愿,或言悉皆金色愿,此皆为第十八愿也。】 法然上人在《无量寿经释》这一段的开示,说的非常精妙。四十八愿之中,第一愿无三恶
【问:何故舍诸行偏取念佛为往生愿?】 这问的意思就是说,法藏菩萨为何选舍六度万行,偏取念佛这一行,为他救度众生的往生本愿?往生本愿,刚才讲到因本之愿,第一愿无三恶趣愿之本愿,第二愿不更恶趣愿
学佛大悲心,长时无退者,菩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就是要学佛的大悲心。佛的慈悲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佛就是一位慈悲究竟圆满的人。菩萨的慈悲还有上,佛的慈悲就无上。在《大集经》世尊开示说:声闻大悲犹
我们晚近一个很了不起的比丘尼,就是道证法师,才往生不久。道证法师对念佛很有信心,就是体悟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的本愿,也了解阿弥陀佛的大慈大悲,因为道证法师看到我们本愿山所流通有关南无阿弥陀佛本
前面二种深信是就信心而言,此正定业之文是就行而言。二种深信在讲信心,正定业之文在讲称名。在此就是显示信本愿的念佛是信行一体、信行不二、信行不离。 如果虽然有口称南无阿弥陀佛,但内心对念佛有所
善导大师开示说: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这段文称名正定业之文,也是在《观经四帖疏》第四卷〈散善义〉之深心释。 此文显示:不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开示说: 【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也许念佛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对部份人来讲,心中难免有怀疑,在此我还要继续引用《净土圣贤录》里面一个十三岁小孩念佛往生的故事,来佐证念佛确实能使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净土圣贤录》记载:刘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这段文也是《观经》流通分很重要的一段文。世尊为韦提希夫人讲十六观法完后,最后付嘱阿难尊者流通《观经》这部教法,是付嘱阿难持名念佛,并非
念佛决定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难道有这么容易这么简单?在这里,我们还要再引用《净土圣贤录》里面记载一只鹅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事实。如果连一只鹅念佛都能往生,那么我们人道的众生念佛难道不能往生?
要门就是指《观经》之中十三观的定善以及三福九品的散善,所谓的定散二门,修此功德回向,以求往生。三藏十二部,八万四千行,尽在此要门之内;也就是八万四千法门的修行。 弘愿门是指《大经》之中阿弥陀
在此为了要印证善导大师说阿弥陀佛是安乐能人,要引用《净土圣贤录》里面记载的九十六头牛鬼,受到人的帮忙,而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事迹。如果连三涂的众生念佛都能往生,那么我们人道的众生念佛怎么不能
在唐朝贞观年中,善导大师二十多岁的时候,初闻道绰禅师在晋阳开阐净土宗风,乃不远千里从尔问津。对于大师的来访,道绰禅师心中很欢喜,知道眼前这位青年行者将是自己的后继者,因而为其彻说弥陀本愿与《观
善导大师是隋唐时代的人,中国净土教的集大成者。弥陀化身的善导大师出生在隋唐大业九年,也就是西元六百一十三年,往生在唐朝永隆二年,也就是西元六百八十一年,春秋六十九。也就是隋炀帝之时出生,经历唐
诸经摄机,各有不同,论机则有当机与不当机之别,大法则小机无法学,小法则大机不必学。世尊一生五时说法,均是随机设教,应病与药,譬如《八大人觉经》摄在家众为本,《玉耶经》摄在家女众为本,《大爱道比
下面举出净土教经论,来说明念佛法门是三根普被,《无量寿经》摄尽一切众生。 《无量寿经》的开示 第一、本经云: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问:圣人(出家人)之念佛与在家人之念佛,胜劣如何? 答:圣人(出家人)之念佛与世间人之念佛,功德相等,无有不同。 这第四个问答,若没有修学阿弥陀佛本愿的行者,一定很难接受法然上人这样的开示
阿弥陀佛因地的法藏菩萨,在世自在王佛的佛前,睹见二百一十亿的诸佛国土;诸佛国土虽然都是清净庄严,但是诸佛的国土,是我们凡夫众生去不了的。在《悲华经》世尊的开示: 是一千四佛所放舍者,所谓众生
疑曰:此犹不审也,何以故?心澄时之念佛,无有余念,唯一向思惟极乐世界、称念弥陀名号故,无有杂乱,清净之念佛也。心散乱时,三业不调,虽口称名号,手拨念珠,犹是不净之念佛也,何可齐等乎? 答:此
下面法然上人又引用善导大师本愿四十八字释,这段文说过好几遍了,不再重复说明,读过就好。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号,下至十声,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
虽言不嫌任何过错,然非任性而为。故善导和尚释云:不善之三业,应真实心中舍;善之三业,应真实心中作。又释若非善业者,敬而远之,亦不随喜也者,使知应尽其心,畏恶劝善也。唯信弥陀本愿之不嫌善恶,称名
又,虽言一念往生,未必限于一念。弥陀本愿之意者,称念名号,若百年、若十二十年、若四五年、若一二年、若七日一日十声一声,起信心而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者,必定往生也。总而言之,上自欲念佛之始,直至临终
又真有往生之志,信弥陀本愿而念佛之人,临终无颠倒之事也。其故者:佛之来迎,本为行者之临终正念故也。不知此理之人,皆以为自己临终正念,念佛时佛则来迎;此之见解者,既不信弥陀本愿,亦不知经文也。《
不受人言所破之理,善导和尚已委细阐释。取意而言:纵使有佛,遍满十方世界,辉光吐舌,说言:烦恼罪恶凡夫,念佛一定往生者,此虚妄不可信也。亦不因此起一念疑心。何以故?佛皆同心引导众生,亦即阿弥陀佛
又,虽同念佛之人,不信弥陀本愿而励自力,以为只念佛如何往生,因而作种种功德,奉仕不同之佛,集此力量方遂往生之大事,唯以念佛有所不足等,虽闻如是之言,亦无一念疑心,闻任何之理,皆不失往生决定之心
又,别解别行之人不能倾动者,不因别解别行之人所言,而舍念佛、疑往生也。别解之人者,天台、法相等八宗之学匠也;别行之人者,真言、止观之一切行者也。此等乃习行圣道门也,与净土门之解行异故,名为别解
说完深心这么多道理,说一个念佛信心行者的信前信后心态转变,让大家体会一个信心的行者,对阿弥陀佛纯真无我的信仰,落实在行门,就是一生虔诚老实念佛。这个故事可以使我们明白,一个信心念佛的行者一生,
圣道诸宗之成佛者,上根利智为本故,以声闻、菩萨为机。然世已末法,人皆恶机,与其苦学难修之圣道诸宗,不如速念易行之弥陀名号,今生出离生死之家,一世永断轮回之业。 圣道诸宗就是指念南无阿弥陀佛、
请看第一段文。 夫!念佛往生者,不简十恶五逆;弥陀来迎者,不漏十声一声。 念佛往生极乐世界,不简十恶五逆之人,也就是说连十恶五逆之人,念佛想要往生极乐世界,也可以得到阿弥陀佛的接引,前往极
为什么念佛一定能往生?有三层道理:第一、弥陀如来救度故,第二、释迦如来授记故,第三、十方如来证诚故。 第一、弥陀如来救度故。根据《无量寿经》第十八愿,法藏菩萨发愿要以果地名号,救度十方众生回
弥陀佛尊光明名号具足世出世间一切善根功能,无所不办。如果行者真的能像弥陀如来善导和尚教示的那样,愿往生而南无至心归命, 自利利他的一切都可从光明名号中获得。 就现生安康寿乐而言,弥陀佛尊光明
弥陀如来善导和尚示教: 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意;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注:法藏古佛誓悲救之愿三种,对应机品三类信心:仰信、平信、欠信,亦使得同一光明
一、绝对救度——念佛往生第十八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二、绝对接引——临终接引第十九愿: 设我得佛,
诸佛称扬愿(第十七愿) 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成就文: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法藏菩萨睹见诸佛剎中,或有国土之佛,虽有
本来阿弥陀佛乃为救度被三世诸佛、十方如来所舍弃之我等罪恶深重众生,遇此誓愿,深思往生无疑,而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者,善人、恶人、男子、女人,十人者十人往生,百人者百人往生。这段开示,法然上人实在说
讲经是我一生的心愿,无论如何我要把阿弥陀佛的慈悲告诉大家:安心念佛,阿弥陀佛一定救你!(鼓掌) 经典讲到佛大慈大悲、牺牲奉献的公案太多了。我将来把它出版一本书,专门讲佛陀的舍身舍命故事,把原
如果你认为你自己念佛的功夫很好让你往生的,好,把佛号六字南无阿弥陀佛拿掉,念你自己的名字,你看能不能念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我告诉你,念你自己的名字,念到风吹不入,念到雨打不湿,念到铜墙铁壁
正定业就是: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我们要怎么念佛?就是一心专念。什么时候念?行住坐卧称念、时节久近称念,也就是早上念南无阿弥陀佛,
深信因果,自然信受往生当下决定的弥陀本愿教法,为什么?佛法是心法,种因与感果是同时发生的,但受报却要待缘熟,如给孤独长者发心为世尊建造精舍,刚起心动念,其果报就显现,六欲天中同时感得长者下一世
真实心中,口业赞叹彼阿弥陀佛及依正二报;又真实心中,口业毁厌三界六道等,自他依正二报苦恶之事,亦赞叹一切众生三业所为善,若非善业者,敬而远之,亦不随喜也。又真实心中,身业……。又真实心中,意业
念念不舍者,这有三个意思。第一个意思,念念对阿弥陀佛的救度有信心,一生不改变,所以叫不舍。我不会舍弃阿弥陀佛,改念其他佛菩萨的名号,我就一生专念南无阿弥陀佛。我不会今天念南无阿弥陀佛,明天念南
念佛就是正定之业。正定之业有二重意思,第一重意思是正选定,第二重意思是正定聚。正选定就是就弥陀这一方面来解释,正定聚就是就众生这一方面来解释。就弥陀这一方面来解释,正定业就是选舍余行、选取念佛
平生一向专称 佛护自然正念 但是,我们就怕将来临终没有正念。你放心,将来临终,你一定会有正念。我把临终正念的经文读给你听,你就能知道临终一定有正念的,只怕你不念佛,只怕你不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而
好!接着看底下。第十八愿因愿文,大家一定要牢记在心。师父读一遍,你们跟着我读一遍。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好!请问
我宁寻此道,向前而去,既有此道,必应可度。这段话就是在说,唯一不死的一种就是,我选择要寻这条白道向前而去。既有此道,必应可度,既然有这条白道,白道就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大道,以我们众生来说,就是我
【不顾烦恼厚薄,不论罪障轻重;唯口称南无阿弥陀佛,应思决定往生。】 哇!这段文虽然非常的简短,将净土法门的中心一语道破,法然上人的开示,实在非常的精妙。因为这段文非常的短,诸位不妨牢记在心,
下面请看第三十四段文: 【一声一念等之释者,信念佛之样也;念念不舍者之释者,行念佛之样也。】 这段文法然上人解释得非常简要,也解释得非常精妙。一声一念等之释,就是在说信念佛之样;念念不舍者
净土法门,是我们末法当生能了办生死的法门,但是修学净土法门,很多人观念知见偏差,对阿弥陀佛的名号没信心,不管是一般念佛人,或是本愿念佛人,都有知见观念偏差的人,错误修学净土法门,所以遇到考验、
信‘罪虽十恶五逆亦得往生’,是说阿弥陀佛绝对的救度,而不犯小罪,是说众生应该断恶修善。阿弥陀佛的本愿,虽然连逆恶之人念佛都加以救度,但是我们众生若断恶念佛,与阿弥陀佛的本愿相应,我们
【有十人念佛,虽九人以为临终不能往生,亦应思我一人决定往生。】 法然上人这段话的开示,看起来道理也非常浅白,但是我们若好好体会法然上人开示的真义,我们就会发觉,道理很深奥。为什么十个人念佛,
下面请看第四十一段文: 【从他人手中获物,已获得与未获得,何者为胜?法然已以获得之心而念佛也。】 第四十一段文,法然上人所开示的,使我们明白,法然上人念佛的心境。法然上人用什么心念佛?已经
二者,发道心时不乘。其故者:虽同念佛,有此道心,故得往生;若无道心,则虽念佛,不得往生。以道心为先,本愿为次,如此想时,则不乘也。 发道心不乘阿弥陀佛的本愿,就是心中如此的思惟:我虽然同样与
下面看最后一段。 极乐是此土缘深之净土,弥陀是我等有缘之教主,宿因故,本愿故,唯应愿求西方也。最后是法然上人勉励我们,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因为西方极乐世界,是与我们此土的众生缘份很
【三回向发愿心者:一切善根悉皆回向往生极乐,决定真实心中回向,作得生想。此心深信,犹若金刚,不为一切异见、异学、别解、别行人等之所动乱破坏。】 先看到这个地方。这段文是善导大师教导我们净业行
【三回向发愿心者:一切善根悉皆回向往生极乐,决定真实心中回向,作得生想。此心深信,犹若金刚,不为一切异见、异学、别解、别行人等之所动乱破坏。】 信受阿弥陀佛的心,要像金刚宝石,任考不倒。说譬
【生信无疑,乘佛愿力,悉得生也。】 这段话也是出自《观经四帖疏?玄义分》,上面还有一段文说,今以一一出文显理,欲使今时善恶凡夫同沾九品,然后才说,生信无疑,乘佛愿力,悉得生也。善导大师所开示的
问:法然上人名此愿为三生果遂愿,不可局三生如何? 答:言三生者,闻本愿嘉号者,系念称名,至心回向,顺次往生;不至心回向者,不能顺次往生,再生人间,念佛至心回向而往生。三生往生,就胜而言,亦可
问:念佛往生有来迎?若无,何故诸文说迎接相?若有,何由第十八愿无来迎缘? 答:亲鸾大师曰:「来迎在诸行往生之机,真实信心行人,摄取不舍故,住正定聚,住正定聚故,必至灭度,故无期临终,无凭来迎
【问:本愿偏念他佛,而不言自佛,如此知见,恐堕邪见?】 本愿强调念阿弥陀佛的圣号。阿弥陀佛对我们来说是他,不是我们自己的自性佛,我们自己的自性佛是我们,还有分别,为什么?因为我们还没显露啊。
【问:成就文言: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即得往生,往生如此容易吗?】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到底是容易还是困难?这个问题是议论纷纷。但是无论什么人讲往生,是困难或者是容易,都不能依凭,唯有
【问: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是永除或暂除?】 这个问题确实真有探讨的必要。第十八愿的因愿文,最后有两句话——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很多没有对本愿法门深入研究的人,会误会这两句话,唯除五逆,诽谤正
【问:不信之者,得何罪报?】 不相信念佛能往生,不相信净土法门,不相信阿弥陀佛的救度,这到底得什么样的罪报呢? 【答:《称扬诸佛功德经》下卷云:若有不信赞叹称扬阿弥陀佛名号功德而谤毁者,五
【问:愿文言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试问往生是平生或临终?】 第十八愿的因愿文有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三句,那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在临终或者是在平生?这对我们念佛的行者而言,
《般舟赞》,善导大师有十段法语的开示,也是同样在显示阿弥陀佛愿力慈悲救度,念佛一定往生的道理。因为这十段文都很短,是偈颂法语,我们很容易明白善导大师开示的意思,比较深的地方,我再简要作解释。 第一段
《地藏菩萨本愿经》阎罗王众赞叹品第八:是阎浮提行善之人,临命终时,亦有百千恶道鬼神,或变作父母,乃至诸眷属,引接亡人,令落恶道,何况本造恶者。 世尊!如是阎浮提男子、女人,临命终时,神识惛昧,不辩善恶,乃
我曾经助念一个自杀的女众实例,让我深深的觉得,助念实在是太重要了。所以我到世界各地弘法,都非常鼓励当地的佛教徒,一定要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参加助念团发心为人家助念。而且千万不能跟人家要钱,你要钱你的
《地藏菩萨本愿经》利益存亡品第七: 世尊!习恶众生,从纤毫间,便至无量,是诸众生,有如此习,临命终时,父母眷属,宜为设福,以资前路。或悬幡盖及燃油灯,或转读尊经,或供养佛像及诸圣像,乃至念佛菩萨及辟支佛名
在《斋经》世尊作一个譬喻:譬如麻油澡豆沐头,垢浊得除。,用麻油澡豆洗头,自然就把头上的一些污垢清除干净。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借着阿弥陀佛的功德法水,把我们内心的污垢彻底清一清、扫一扫、洗一洗,让你
如果以唯识学而言,我们生死轮回的六道根本烦恼,就是贪、瞋、痴、慢、疑、恶见。前面的贪、瞋、痴、慢、疑五科属于思惑,后面的恶见一科属于见惑。三界的见惑有八十八使,三界的思惑有八十一品。我们就是因为见
讲一个现代真实故事,让你来体会一个人到了临终确实是生死交关,最重要的关键时刻。如果平生的修学不得力,这时候更需要有善知识,在临终时扶持一把助一臂之力,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自然千稳万当。 不要误解净
佛言:菩萨于此间国土,念阿弥陀佛,专念故得见之。 即问:持何法得生此国? 阿弥陀佛报言:欲来生者,当念我名,莫有休息,则得来生。 《般舟三昧经》是最早翻译到中国的净土经典。《般舟三昧经》是世尊教导
一心念佛求生净土,生命最有意义也最有价值,那么一个念佛人到了临终,可以仰蒙佛的愿力威神加持,使得念佛人的心不会被魔破坏,不会失去正念,不会颠倒、不会凌乱。 所以我们看到牌位中款写着佛力超荐亡灵某某
我们有佛性,但是我们佛性的如来智慧德能,还没有经过修行把业障消灭,所以我们还在生死大海中沉沦,对不对啊?所以我们要不要修行啊?(众答要)。 犹如一面镜子,镜子刚买来的时候是新的,镜面非常的光亮,可以照人
《大般涅盘经》梵行品第八之五:假使一月,常以衣食,供养恭敬,一切众生,不如有人,一念念佛,所得功德十六分一。 哇!这段经文虽然很短,但是意思非常好。 如果有人在一个月之中,以衣服饮食,用恭敬的心供养一
如果你还很担心,现在信愿来引用印光大师在《文钞》里开示的几段文。这本书是《印光大师净土开示》,我在台湾出版的。里面有八十四个问答,通通是印光大师所开示的。印光大师对净土的开示,有许多确实讲得非常的
一些凡夫,为什么念佛就能往生?因为阿弥陀佛连恶人都没有舍弃,连造逆恶之罪的人都不放弃,连三途地狱众生都不放弃,阿弥陀佛是不是大慈大悲啊?讲了这么多的道理,无非是希望让大家对阿弥陀佛更深入的了解,所以念
讲几则恶人念佛,甚至三途念佛往生的公案,让大家来体悟。说理举事,以道理来理解对阿弥陀佛的真实信仰,心中建立真实信心;以事例来左证佛经、祖师所开示的法语。 《三宝感应要略录》记载一则公案。 张元寿
如果你还不了解法藏菩萨的心,为了让你更深入的了解,我会举一些世间法的譬喻,让你了解。我跟你说绝对不会。佛是一个大慈大悲的人。他对于众生的心性非常的了解,他都知道我们内心,无时不刻在起妄念打妄想,怎么
可是你年纪大了,你要走了,你的老伴在旁边,跟你说:老伴!你不要去西方极乐世界啦,我们夫妻两人感情这么好,阿弥陀佛来了,你要跟阿弥陀佛,到西方极乐世界,你舍弃我一个人在人间,孤单过生活,你怎么于心何忍呢?不要
那么阿弥陀佛的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所以这一首光明遍照偈,大家牢记在心。为了加深印象,请大家跟我念一遍: 一一光明,遍照十方,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四句话每一句话四个字,总共十
世尊在《观经》第九观跟我们开示: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有八万四千好。讲“八万四千相好”,这是就大乘而言。讲“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种随形好”,这是就小乘而言。事实上佛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佛为什么有如此的相好光明?这是“修因感果”,还是不离开“
当我们在现生有了灾难,有了危急,我们会赶紧念佛菩萨的圣号,为什么?佛菩萨会寻声救苦,我昨天回到我们广东四会来,我才知道我们这里不会地震,台湾因为地处地震带,经常发生地震,当我们在念佛共修,或者听经闻法,有
问:经由助念,亡者就一定往生净土吗? 经由助念阿弥陀佛的圣号,这个亡者就一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吗?当然不一定。如果这个亡者不肯念佛、不肯求生西方,我们在那里不要说念一天,就是念三天、五天,这个亡者也
底下师父跟大家报告的是第十五则公案,仍然是宋朝的一位善女人念佛往生的故事。这一位宋朝的王氏善女人,她就不像李氏,没那么专修,修得比较杂。但是她有一点做的很好,孝心,对父母非常的尽孝,所以符合《
底下师父跟大家报告第十六则善女人念佛往生的公案,这一则公案也很短,虽然很短,但是也是很专修,临终也是很正念往生,见了佛菩萨。这对我们专修的净业念佛人而言,实在是莫大的启发。 宋朝有一位善女人
五障之身是指女人身体所有的五种障碍,这是《法华经·提婆达多品》经文: 【又女人身,犹有五障,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帝释,三者魔王,四者转轮圣王,五者佛身。】 这段《法华经》的经文是舍利弗对
晚上师父继续向大家报告《善女人往生传》。前面我们探讨到了《善女人往生传》所收录了八本书的第二本书,就是《佛祖统纪》。《佛祖统纪》这一本书虽然彰显天台宗的教旨,但是里面收录了很多善女人念佛或者修
法然上人云:【凡出生死,其行非一,然应先愿生极乐,称念弥陀,此是释尊一代之教所普劝也。】 好!这一段话法然上人先讲出出离生死的修行方法有很多,所以叫非一。但是要想真正能够当生成就、解脱生死,
底下第十四则故事仍然是宋朝一位李氏善女人,她也很专修,念佛念了十年,临终预知时至,自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还没有跟大家报告这一则公案,师父请问大家:如果让你用十年的时间好好的念佛,摒除一切的杂缘
底下师父跟大家报告第十八则念佛往生的故事,这是宋朝的一位老太婆,在《佛祖统记》记载,善女人念佛往生的有不少是年纪老来才遇到佛法。现在这一位宋朝的老太婆姓翁,翁婆也是老来才遇到佛法,念佛往生。宋
问:有人说:「正行能往生,杂行不能往生。」此说正确吗? 答:此乃邪知妄见,兹引善导大师开示以作明证,善导大师《观经疏》言:「次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
底下师父跟大家报告第十九则故事,仍然是宋朝的一位善女人,这一位善女人叫裴氏女。裴氏的女儿称为裴氏女,是山西汾阳人。清净自居,专心念佛。她用小豆来记她念佛的数目,一共累积了十三旦。很多,表示她很
问:修行人如何做到善心听法? 答:『《正法念处经》云:若人能以善心听法,第一福德,为听法故,若行一步,皆生梵福。听正法者,常行听法,得善身业,闻已读诵,得善口业,闻已心净,意善业,是听法者,三业
今天藉着大家持守八关斋戒,精进念佛的法缘,信愿来向大家报告《往生容易论》。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容易或是困难,当然要看世尊在经上怎样说,要看祖师在祖论怎样说。不是我们凡夫说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
再来底下第二十一则故事也是很神奇,也相当的感应。或许有人会不相信,但是因为这是实例,你不能不信。宋朝一位梁氏女,梁氏的女儿,梁氏女念佛三年,感应她瞎了眼睛恢复光明,而且临终见到阿弥陀佛与菩萨们
念佛行者如何做到《观经》之至诚心? 下面是法然上人就三心做解释: 【初、至诚心者:释为真实心者,内外相应之心也。作任何事,若不真实则不能成。不厌秽土而现厌秽土之相,不欣净土而现欣净土之状,嫌其
第二十四则善女人念佛往生的故事也很短,宋朝一位胡老太太名净安是浙江会稽人。平日专修净土法门,顶礼阿弥陀佛八万四千相好,每一相好各顶礼一拜,如此顶礼四遍之多。可见这一位胡老太太年纪大了,也是专修
晚上师父继续向大家报告《善女人往生传》。《善女人往生传》这本书,总共收录八本传记有关修行念佛往生的故事。前面我们已经看完第一本书就是《净土圣贤录》,我们探讨到了第二本书《佛祖统纪》。 《佛祖
问:亲近善知识有何殊胜功德利益? 答:《正法念处经》世尊教导我们亲近善知识,《正法念处经》经文说: 【又因善友,复能成就出世间道,略而言之,有十功德具足善友,何等为十?一者能遮非法之行,二者能
底下要跟大家报告的这一则善女人念佛往生的故事也很短。而且这一位善女人不是别人正是清照律师的妹妹。一家人不管是出家修行或在家修行,能够佛化家庭,一家人父母兄弟姊妹子女都一起学佛修行,这是真的是佛
因本愿不嫌恶人,故人好造恶业,如何? 佛虽不舍恶人,然好造恶业者,非佛弟子。 好!先看到这个地方,因为阿弥陀佛慈悲本愿没有嫌弃恶人,所以听闻阿弥陀佛本愿绝对救度之后反而造作恶业,如何?这样好不
底下师父跟大家报告第二十七则往生故事。是宋朝一位年纪很大的周婆,在《佛祖统纪》的原文里面并没有记载她的年纪到底多大,不过既然讲出一个「婆」字,就是表示她是一位老太婆。 宋朝的这一位周婆是安徽
既言《法华经》为经王,念佛行者是否也可修学? 法然上人《念佛往生要义钞》云: 「虽有人言:一切经论皆释尊所说之经教也,故修行《法华》、《涅槃》等大乘经,成佛有何难事?尤其《法华经》者,三世诸佛
底下师父向大家报告第二十八则故事。仍然是宋朝一位龚氏善女人念佛往生的故事。还有这一位龚氏的一位侍妾姓于,干勾于,这位于氏的侍妾一样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虽然这一则公案讲两位善女人念佛往生,但这
《观经》注疏者甚多,为何采用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修学? 《观经》这部教典,在隋朝、唐朝与宋朝的时代,有六位祖师为其作注疏。注疏就是注解《观经》的道理。第一本就是隋朝时代净影寺的慧远大师,
底下师父要跟大家报告的第二十九则善女人念佛往生的故事不长。这则故事的善女人就是钟婆,一位姓钟的老太婆。虽然她是一位老太婆,很认真的念佛,自在的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师父对她是特别的欣赏。《善女人往
法然上人《净土宗略钞》云: 今度离生死之道,无过于往生净土;往生净土之行,无过于念佛。凡出尘世入佛道虽有多门,大别为二门,即圣道门与净土门也。 初、圣道门者,在此娑婆世界断惑证果之道也。就
《法然上人全集》云:又,虽言一念往生,未必限于一念。弥陀本愿之意者,称念名号,若百年、若十二十年、若四五年、若一二年、若七日一日十声一声,起信心而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者,必定往生也。总而言之,上自
底下跟大家报告的宋朝这位善女人是黄婆,是一般人念佛修行很容易患到的杂修或者修不相应教,纵然不是专修,纵然不是修相应教,阿弥陀佛也没有放弃,仍然加以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阿弥陀佛的摄生三愿要
底下师父跟大家报告第三十一则善女人念佛往生的故事。这一则故事也不长,而且也是一样很认真的念佛,断食四十天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四十天事实上断食是太久了一点,师父不鼓励这样。那如果一天两天之后就要往
《净土论》云:若有愿生彼国者,劝修五念门,五门若具,定得往生。何者为五? 一者身业礼拜门 所谓一心专至,恭敬合掌,香华供养,礼拜彼阿弥陀佛,礼即专礼彼佛,毕命为期,不杂余礼,故名礼拜门。
问曰:今欲劝人往生者,未知若为安心、起行、作业,定得往生彼国土也? 答曰:必欲生彼国土者,如《观经》说者,具三心必得往生。何等为三? 一者至诚心:所谓身业礼拜彼佛,口业赞叹称扬彼佛,意业专
底下师父跟大家报告的第三十二则善女人念佛往生的故事,也是宋朝的一位女众菩萨,项氏名妙智,是浙江省鄞县人。丈夫过世后非常殷勤恭敬地奉持佛法,平日时常持念佛。项妙智有两个女儿,后来在项妙智的鼓励之
底下跟大家报告第三十三则善女人念佛往生的故事,很值得大家的学习。不只诸位女众菩萨很需要效法,男众菩萨也很需要效法。 宋朝沉氏名妙智,是浙江慈溪人,年长之后嫁给章姓人家。沉妙智从小就持长斋,每
问:念佛都人如何做好四修法? 答:「又劝行四修法,用策三心、五念之行,速得往生,何者为四? 一者恭敬修:所谓恭敬礼拜彼佛及彼一切圣众等,故名恭敬修。毕命为期,誓不中止,即是长时修。 二者无余
问:为何如来不允许众生吃肉? 答:在《涅槃经》世尊开示说: 「迦叶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云何如来不听食肉? 善男子!夫食肉者,断大悲种。」 这段《涅槃经》的经文是记载迦叶菩萨请示世尊为什
底下师父跟大家报告第四则善女人念佛往生的故事。 这位善女人念佛十五年,很自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十五年的光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诸位在家菩萨当中有很多人念佛也有十五年了,那现在要讲的这位女众她
问:为何五浊恶世于无佛时求阿鞞跋致甚难? 答:智者大师《净土十疑论》云: 「他力者,若信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摄取念佛众生,即能发菩提心、行念佛三昧。厌离三界身,起行施戒修福,于一一行中,回愿生彼弥
底下跟大家报告第七则故事。第七则故事仍然是明朝的一位善女人,念佛念了二十年,也是坐化往生。 我们已经看了《善女人往生传》很多善女人临终是坐着走的,念佛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临终见莲台来迎、
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云: 一心信乐,求愿往生。上尽一形,下收十念。乘佛愿力,莫不皆往。 这段疏文诸位菩萨你一定要牢记在心,早晚读几遍,我相信你一定很安心念佛。来!跟着我来读一遍好不好?
卢于氏老太太,家住丰原市三村里合作新村,原籍南京市,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 六月举家搬到台湾。40年间,同她的丈夫卢维鸿老先生一起到公卖局丰原烟厂服务(现均已退休十多年)。二老都笃信佛教,修净
问:受持八关斋戒有何殊胜利益? 答: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云:「中中者:诸师云:见道以前内凡者,何故《观经》云:受持一日一夜戒,回愿往生,命欲终时,见佛即得往生,以此文证,岂得言是内凡人也?但是
晚上师父继续跟大家报告《善女人往生传》。前面我们探讨到了第三本书,就是莲池大师所编辑的《往生集》。从《往生集》摘录了十一则善女人念佛往生的故事,我们已经探讨了八则,底下从第九则善女人念佛往生的
问:念佛行者只念佛就好,其他之行非往生之业不用修吗? 答:譬如人行道上,主人一人,随从甚多,往生业之中,念佛者主人也,余善者随从也。不可因随从之余善而嫌之。 第十条问答很重要,是本愿行者应该要
底下跟大家报告的第十则善女人念佛往生的故事,对我们启发性很大。因为这位女众菩萨是到了八十一岁才遇到念佛法门,念佛两年就往生,这对我们现代人而言鼓励性就很大了。因为年纪大了要念佛念到很有工夫,那
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云: 「下中者:此人先受佛戒,受已不持,即便毁破。又偷常住僧物、现前僧物,不净说法,乃至无有一念惭愧之心,命欲终时,地狱猛火,一时俱至,现在其前,当见火时,即遇善知识为
问:今之念佛人,有人重「行」轻「信、愿」,是否有失? 答:信、愿、行,乃往生三法,又称往生三资粮,如鼎三足,缺一不可。念佛人不论自行化他,皆须圆具信、愿、行,方与弥陀第十八念佛往生愿相应,就
《往生集》最后一则故事是明朝一位徐氏。徐氏这位善女人是嘉定陆生的妻子,嘉定在上海市。这位徐氏的丈夫死了之后就坚志修行净土法门。她的丈夫遗留生前别人欠他的贷款有一千金之多,徐氏把这些借券通通烧掉
底下第四本书是《净土圣贤录续编》。这是《善女人往生传》所收录的八本书的第四本。《净土圣贤录续编》这本书收录了三十一则故事在《善女人往生传》。 《净土圣贤录》是彭希涑所编辑的,《净土圣贤录续编
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云: 「又看此《观经》定善及三辈上下文意,总是佛去世后,五浊凡夫但以遇缘有异,致令九品差别。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恶凡夫。以恶业
【善女人往生传】虽杂行杂修,仍预知时至自在往生的清朝贺氏善女人 底下师父要跟大家报告的第三则故事也很短。同样是善女人,善女人念佛念到预知时至。 底下要讲的这位善女人是比较杂修,不管专修或杂
心安一处道易成 心猿意马困难生 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云: 「但能上尽一形,下至十念,以佛愿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 简单没几句话,将念佛易行道的道理,说的非常的简要直接。因为没有几句
底下师父跟大家报告《净土圣贤录续篇》第四则故事。 这一则故事也不长,这位善女人也同样杂修、也是预知时至。不过她跟一般善女人不同的就是,她临终快要死的时候不是念佛是持咒,阿弥陀佛还是现前来迎接
「善导大师《法事赞》云:以佛愿力,五逆之与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看见善导大师这样的开示法语,我们不得不由衷佩服,善导大师确实非常有智慧,将五逆、十恶、谤法、阐提这样的恶人,
底下向大家报告第五则故事。 这一则故事也很短,《净土圣贤录续编》的善女人念佛修行有的故事很短有的故事比较长。《往生集》几乎每一则故事都很短。 底下第五则故事,这位善女人是陆氏,太仓人。太仓
如果这句佛号的愿力,可以使造作五逆的人,忏悔灭罪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么我们没有造做五逆罪,好好体解阿弥陀佛名号的意义,好好的修行而念佛,是不是更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对不对?当然!没有善根的人,
再来底下这位军人的太太,因为不知道姓氏,只知道她的身分是军人的太太。 松江有一位军人的太太,不知道姓名。她的丈夫过世了,又没有子女,就一个人住在普照寺的南边,她的个性非常的朴直,看到妇女有过
善导大师《法事赞》云: 终时正意念弥陀 见佛慈光来照身 乘此弥陀本愿力 一念之间入宝堂 善导大师实在说的太好了,为了加深大家的印象,请大家跟着我来念一遍,好不好? 终时正意念弥陀 见佛
【善女人往生传】念佛五十年,持戒精严,念佛声中安然往生的清朝善女人 底下跟大家报告第七则故事是镇江这个地方有某一位妇人,随着作官的丈夫到松江这个地方上任。 这位镇江的妇人很年轻的时候丈夫就
这位许姓妇人也没有改嫁,那等于说她二十六岁就守寡了。二十六岁对很多现代的女性而言根本还没有结婚,她二十六岁就守寡。一般人如果无心向道,绝对会选择再结婚,她没有,就一心守节。
省庵大师劝修净土诗云:「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 【不用三祇修福慧】,圣道门的修行,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断惑证真。断见思惑证悟阿罗汉,断见思惑再断尘沙惑,证悟辟支佛。断见思惑
问:诸佛名号皆可称念,何故专念弥陀一佛? 答:天台庆文法师言:「良由佛名从真应身而建立故,从慈悲海而建立故,从誓愿海而建立故,从智慧海而建立故,从法门海而建立故。若但专称一佛名号,则是具称诸
师父继续向大家报告《善女人往生传》。前面我们已经看到了第四本书《净土圣贤录续编》,《净土圣贤录续编》这本书摘录了三十一则善女人念佛修行往生的故事。 在善女人这本书,前面我们已经探讨了八则故事
底下跟大家报告第十则故事。第十则故事是宋氏,这位善女人杂修,临终持咒正念分明往生净土。 前面我们也讲到有善女人在临终不是念佛,在临终是持咒正念分明往生的。所以藉着实例,师父经常跟大家报告专修
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告诉我们说,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断烦恼证涅槃分。念佛的殊胜就是殊胜在这里,不必断除见思烦恼,就能出离生死的苦海。这在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所有的法门没有比此更殊胜方便,
底下跟大家报告第二十九则故事。这一则故事这位善女人就是刚刚我们讲的许妙德的姑妈,同样是姓朱,朱氏五十九岁走。刚刚讲这个朱氏是四十四岁走,她的姑妈也很年轻走五十九岁就走了,但都是同样走的很自在。
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云:「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这段话是善导大师对「弘愿」这两个字的解释,弘愿就是广大之愿,指阿弥陀佛的四十
底下师父跟大家报告第二十七则往生故事。是宋朝一位年纪很大的周婆,在《佛祖统纪》的原文里面并没有记载她的年纪到底多大,不过既然讲出一个「婆」字,就是表示她是一位老太婆。 宋朝的这一位周婆是安徽
念南无阿弥陀佛,所有的六度万行,我们都用真实心去造作,放下自力的心,放下修行的功德相。放下不是放弃,放弃是没有去做,放下是有做没有执着做,相应于禅宗所讲的无所住。 善导大师讲三心的第一心真实
问:为亡者助念与自己平时念佛,功德是否一样? 我们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为亡者助念,跟我们自己平常念佛,得到阿弥陀佛名号的功德,有没有一样?当然一样。 答:功德一样,无有差别。助念后以念佛功德
下面段文是窥基大师所开示的法语,窥基大师虽然是唯识宗的祖师,但是在净土经典的批注也有不少。窥基大师是玄奘大师的得意门徒,虽然窥基大师与玄奘大师这样了不起的古德,都是发愿要求生兜率内院净土世界,
回向门那是不论修学哪一法门,都一定要做的,功课做完了,早上念佛功课做完了,回向法界一切众生,回向父母体健康吉祥如意,回向子女乖巧听话课业进步。某某人生病了,回向他身心安乐平安顺遂,现在世界各地
诸位!你若知道说,我们的亲人有很多人,在前面一个一个的离开,在跟我们说无常的真理,我们就要好好对他们生出感恩的心,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当我们去为亡者助念时,实在是亡者在为我们助念,不是
底下师父跟大家报告《修西闻见录》第四则故事,这一则故事的善女人叫做善一。善就是行善的善,一就是一二三四的一,善一是长白人。她的丈夫如山冠九当都转的官,名字四个字如山冠九,我想可能是日本人。因为
晚上师父继续跟大家报告《善女人往生传》。前面我们探讨到了第七本书《修西闻见录》,《修西闻见录》这一本书摘录十六则善女人念佛往生的故事在《善女人往生传》这一本书,这十六则故事前面我们已经探讨了六
底下第八则善女人念佛往生的故事也非常的殊胜,因为这一位善女人出生的时候有祥瑞。一般人出生的时候没有什么祥瑞,佛菩萨、圣者降临世间的时候,在出生的时候,通常是有祥瑞的。譬如孔老夫子降生的时候混浊
问:阿弥陀佛最喜欢我们净业行人如何修行? 答:第一个,念佛供养阿弥陀佛。供养有很多种,依教奉行的供养,是佛最欢喜的。刚刚师父教大家修学阿弥陀佛本愿的要领,站在阿弥陀佛的立场,看自己的身、口、
晚上师父继续跟大家报告《善女人往生传》。前面我们探讨到了第七本书《修西闻见录》,这本书摘录了十六则善女人念佛往生的故事在《善女人往生传》这一本书。这十六则故事,我们前面已经看了十则故事。 底
底下第二十六则故事,这位善女人陈氏,跟张氏、跟王氏拜同样一位师父,同样住在浙江省鄞县。这位陈氏住在浙江省鄞县定桥这个地方,这位陈氏妇人与王氏归依同一位法师,法名净瑞。为人纯朴诚实,平时念佛求生
信愿持名,即是信、愿、行往生三法。信者信弥陀本愿,愿者愿往生净土,行者行称念佛名。信愿持名之宗旨,究其根源,源于弥陀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之本愿。三经宗旨皆不离此,《无量寿经》言:一向专
信愿持名,即是信、愿、行往生三法。信者信弥陀本愿,愿者愿往生净土,行者行称念佛名。信愿持名之宗旨,究其根源,源于弥陀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之本愿。三经宗旨皆不离此,《无量寿经》言:一向专
若欲此生,亲得实益,当依净土法门,信愿念佛,求生西方,则可决定了生脱死;若不依念佛法门,且莫说未得佛教之真传者不能了,即得亦不能了。何以故?以得真传,乃大彻大悟,非是实证;证则可了,悟则未了。
念佛虽有种种义,称念六字,一切皆含;唯凭佛愿,口称名号,手持念珠也;心常系念,则是无上决定往生业也。念佛之行,本来不论行住坐卧、时处诸缘,亦不嫌身口之不净,故名乐行往生也。 法然上人这段法语
「不顾妄念余念,不谓散乱不净,唯口称名号。若常称名者,以佛名之德,妄念自止,散乱自静,三业自调,愿心自发。故愿生心少时亦南无阿弥陀佛,散心增时亦南无阿弥陀佛,妄念起时亦南无阿弥陀佛,善心生时亦
为往生极乐,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而无疑,思决定往生而称念之外,无别事也。但所谓三心、四修者,皆含于称南无阿弥陀佛,决定往生之想念中。此外若存深奥,则外于二尊之怜愍,漏于本愿。 这段文法然上人教
西方极乐是大乘善根界,无苦无恼处,一托莲胎,永离生死,眼瞻弥陀之圣容,耳闻深妙之尊教,一切快乐,无不具足。若人临终时,十念弥陀佛,决定往生彼安乐国。 这段法语说出一个人在临终,如果正念称念阿
耶律楚材是元朝时代有名的大臣,生平无书不读,学问很渊博,尤精通佛教内典,对于术数黄老等学说,也很有研究。元太祖成吉思汗在行军之前,每次都要请楚材占卜得失,预言常能应验如神,所以成吉思汗对他十分倚重信任。 有一次,元军征伐东印度,行军到铁门关地方
问:若亡者生前是眼瞎耳聋,死后为其助念开示,能见闻觉知吗?答:见闻觉知是神识之作用,在生时,经由眼耳鼻舌器官之传达,使眼能见,耳能听。然亦有活着时不能起用者,如天生眼瞎耳聋,或晚上入睡时。死亡之后,因神识离体,不受色身障覆囿限,故而中阴通利,更胜生前
问:助念超度亡灵,世人每以诵经为胜,念佛为劣,是否正确?答:正确吗?不一定正确。师父十多年来助念的一千多个,我经常遇到这种情形:“师父!你帮我们诵经,不要跟我们念佛。”会说这种话的人,都是没有学佛的世俗人。
一九九九年夏天,一辆杨州双层卧铺大客车从成都出发开往荣县。车在快速行驶中并没有什么异常现象,爬上二峨山后紧接着是很长的连续下坡,由于走的是老公路,路况较差,路面许多小坑。突然乘客们发觉车身抖得很厉害,车轮急速掉进路面小坑内立即蹦出来
底下引用第二部经来说明,《无量寿经》所要摄机的对象是凡夫。 《大乘无量寿庄严经》举第一愿云:世尊!我发誓言,愿如世尊,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居佛剎,具足无量不可思议功德庄严,所有一切众生
那念南无阿弥陀佛,对不了解南无阿弥陀佛本愿的行者而言,都很怕一边念佛一边打妄想,不知能否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其实净土教法是特别法门,既然是特别法门,就不同于通途法门的修行方法。如果用通途法门的教
乘佛愿力,佛的愿力是佛的本愿所成就的,成就了不可思议的愿力,就是要救度十方每一个众生,回归西方佛国。所以第十八愿这二句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誓言,成就了六字果号南无阿弥陀佛的本愿力,使得十方每一
《观经》在这三经之中,特别使我们念佛的人感受到凡夫念佛也能往生,因为《观经》的当机者是韦提希夫人。韦提希夫人是中印度摩揭陀国的国王频婆娑罗王的皇后。身为一国之后,却受到家庭变故,因为韦提希夫人
《观经》之〈流通分〉,释尊不付嘱要门之法,而付嘱念佛之法,释尊自己废要门立弘愿而言: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善导大师体悟弥陀、释迦二尊一致之意,而解释说:上来虽说定散
【问:此愿言五逆、谤法不得生;《观经》下品下生,简谤法,摄五逆者,有何意?】 此愿讲五逆、谤法不得生,就是第十八愿最后两句唯除五逆、诽谤正法。第十八愿的因愿文: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
世尊在《观经》第九观跟我们开示: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有八万四千好。讲“八万四千相好”,这是就大乘而言。讲“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种随形好”,这是就小乘而言。事实上佛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佛为什么有如此的相好光明?这是“修因感果”,还是不离开“
助念乃是帮助临终者或亡者提起净念,求生西方,故应于临终者意识清醒时为之,最有效果,不必待其断气,方行助念。但若太早助念,临终者精神犹旺,尚不致垂危,则助念人力,恐怕耗用过多,不敷调遣。因此,应
晚上师父继续跟大家报告《善女人往生传》。前面我们探讨到了第七本书《修西闻见录》,《修西闻见录》这一本书摘录十六则善女人念佛往生的故事在《善女人往生传》这一本书,这十六则故事前面我们已经探讨了六
一些凡夫,为什么念佛就能往生?因为阿弥陀佛连恶人都没有舍弃,连造逆恶之罪的人都不放弃,连三途地狱众生都不放弃,阿弥陀佛是不是大慈大悲啊?讲了这么多的道理,无非是希望让大家对阿弥陀佛更深入的了解,所以念
「善导大师《法事赞》云:以佛愿力,五逆之与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看见善导大师这样的开示法语,我们不得不由衷佩服,善导大师确实非常有智慧,将五逆、十恶、谤法、阐提这样的恶人,
讲一个现代真实故事,让你来体会一个人到了临终确实是生死交关,最重要的关键时刻。如果平生的修学不得力,这时候更需要有善知识,在临终时扶持一把助一臂之力,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自然千稳万当。 不要误解净
当我们在现生有了灾难,有了危急,我们会赶紧念佛菩萨的圣号,为什么?佛菩萨会寻声救苦,我昨天回到我们广东四会来,我才知道我们这里不会地震,台湾因为地处地震带,经常发生地震,当我们在念佛共修,或者听经闻法,有
既言《法华经》为经王,念佛行者是否也可修学? 法然上人《念佛往生要义钞》云: 「虽有人言:一切经论皆释尊所说之经教也,故修行《法华》、《涅槃》等大乘经,成佛有何难事?尤其《法华经》者,三世诸佛
信愿法师 撰述演讲 (2013-05-21~27讲于皇罗寺) 弥陀名号,乃法藏菩萨不可思议愿行功德所成就,为十方每一众生之机,成就愿行功德时,法藏菩萨始成正觉。凡诸佛于因位时,修持诸行万善,福慧功德圆满,成就菩提之时,内证外用之功德,悉皆具足。是故,诸佛名号,乃众德之
可是你年纪大了,你要走了,你的老伴在旁边,跟你说:老伴!你不要去西方极乐世界啦,我们夫妻两人感情这么好,阿弥陀佛来了,你要跟阿弥陀佛,到西方极乐世界,你舍弃我一个人在人间,孤单过生活,你怎么于心何忍呢?不要
一九九九年夏天,一辆杨州双层卧铺大客车从成都出发开往荣县。车在快速行驶中并没有什么异常现象,爬上二峨山后紧接着是很长的连续下坡,由于走的是老公路,路况较差,路面许多小坑。突然乘客们发觉车身抖得很厉害,车轮急速掉进路面小坑内立即蹦出来
问:助念超度亡灵,世人每以诵经为胜,念佛为劣,是否正确?答:正确吗?不一定正确。师父十多年来助念的一千多个,我经常遇到这种情形:“师父!你帮我们诵经,不要跟我们念佛。”会说这种话的人,都是没有学佛的世俗人。
问:若亡者生前是眼瞎耳聋,死后为其助念开示,能见闻觉知吗?答:见闻觉知是神识之作用,在生时,经由眼耳鼻舌器官之传达,使眼能见,耳能听。然亦有活着时不能起用者,如天生眼瞎耳聋,或晚上入睡时。死亡之后,因神识离体,不受色身障覆囿限,故而中阴通利,更胜生前
耶律楚材是元朝时代有名的大臣,生平无书不读,学问很渊博,尤精通佛教内典,对于术数黄老等学说,也很有研究。元太祖成吉思汗在行军之前,每次都要请楚材占卜得失,预言常能应验如神,所以成吉思汗对他十分倚重信任。 有一次,元军征伐东印度,行军到铁门关地方
如果这句佛号的愿力,可以使造作五逆的人,忏悔灭罪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么我们没有造做五逆罪,好好体解阿弥陀佛名号的意义,好好的修行而念佛,是不是更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对不对?当然!没有善根的人,
底下向大家报告第五则故事。 这一则故事也很短,《净土圣贤录续编》的善女人念佛修行有的故事很短有的故事比较长。《往生集》几乎每一则故事都很短。 底下第五则故事,这位善女人是陆氏,太仓人。太仓
底下第四本书是《净土圣贤录续编》。这是《善女人往生传》所收录的八本书的第四本。《净土圣贤录续编》这本书收录了三十一则故事在《善女人往生传》。 《净土圣贤录》是彭希涑所编辑的,《净土圣贤录续编
卢于氏老太太,家住丰原市三村里合作新村,原籍南京市,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 六月举家搬到台湾。40年间,同她的丈夫卢维鸿老先生一起到公卖局丰原烟厂服务(现均已退休十多年)。二老都笃信佛教,修净
讲几则恶人念佛,甚至三途念佛往生的公案,让大家来体悟。说理举事,以道理来理解对阿弥陀佛的真实信仰,心中建立真实信心;以事例来左证佛经、祖师所开示的法语。 《三宝感应要略录》记载一则公案。 张元寿
如果你还很担心,现在信愿来引用印光大师在《文钞》里开示的几段文。这本书是《印光大师净土开示》,我在台湾出版的。里面有八十四个问答,通通是印光大师所开示的。印光大师对净土的开示,有许多确实讲得非常的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