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然法师
  • 《佛说当来变经》白话

    《佛说当来变经》白话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中华习教沙门超然 白话 沙 门 来 华 白话证义 这些内容,是我阿难亲自听佛说的。 当时,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当中,与众多弟子们在一起,其中有五百多位大比丘僧,以及人数众多的菩萨们。 这时,世尊告诉众位弟子说: “到了将来的末法时代,会有出家比丘们,因为在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不遵从如来的教化,所以使佛法逐渐毁灭了,没有办法长久地利益众生。哪一个方面呢?那就是不肯守护戒律,也不肯守护自己的心,不肯通过修行来增长智慧,思维经常

  • 《佛说法灭尽经》白话

    《佛说法灭尽经》白话 原 译 经 人 名 失 传 中华习教沙门超然白话 沙 门 来 华 白话证义 这些内容,是我阿难亲自听佛说的。 那时候,佛陀来到了古印度末罗国的拘尸那城。在三个月以后,如来将舍弃色身,回归大般涅槃。 当时,很多很多的出家比丘们,很多很多的菩萨们,以及数不清的无量大众,都来到了世尊面前,纷纷五体投地,礼拜佛陀。与往日不同的是,世尊寂静无语,在沉默当中什么都没有说,连平时经常显现的光明也不见了。 于是,已经证得三果的阿难尊者,上前作礼,恭敬地向佛说道: “世尊!您

  • 慈悲不是爱

    慈悲不是爱 慈悲是菩萨的胸怀,所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是也,但它不是爱,也不是博爱与大爱。 慈悲的直接含义是:慈能与乐,悲能拔苦。就是说,菩萨愿意也能够给众生带来自在和快乐,能够帮助众生脱离烦恼和苦难。发愿这样做,就是慈悲大愿。这样去实践,就是慈悲度化众生。 任何一个人,能够发起菩萨的慈悲大愿,都是难能可贵与稀有的,如经中所说,常为诸佛菩萨所赞叹。 但是,任何一个人,如果要实践菩萨慈悲度化众生之行的话,就必须具备相当的修持才可以。这个修持有一个底线,那就是了悟空性

  • “空”不是没有

    “空”不是没有 皈(归)依十方常住佛法僧三宝! 偈曰: 空义甚深不可说,诸佛智慧之精要; 我今随己所解了,与诸同修方便言。 所言若存错谬处,在此虔诚求忏悔; 所言若能合佛意,普施众生成正觉。 梵文“舜若多”,汉译为“空”或“空性”、“虚空性”等等。即使翻译为“空”,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汉语当中实在没有与原义更为贴切的词了。 而在汉语当中,空,本来就是“没有”的意思。所以,对于佛经里面的“空”或“空性”等等,人们很容易望文生义地理解为“没有”,这却并不符合经文的原义。类

  • 苦瓜连根苦,甜瓜彻蒂甜

    苦瓜连根苦,甜瓜彻蒂甜 想起了一句禅语“苦瓜连根苦,甜瓜彻蒂甜。” 苦瓜为什么苦?因为它的根是苦的。甜瓜为什么甜?因为它从根到蒂都是甜的。 人们为什么会觉得痛苦和烦恼?因为那个时候,他们的心由于牵挂或者不满足,而处在痛苦和烦恼当中。人们又为什么会感到轻松和快乐呢?因为那个时候,他们的心得到了某种满足,放下了牵挂,所以就感到轻松快乐了。 对于人们来说,苦和乐的根源在于心。如同对于瓜来说,它的苦或者甜,取决于种子和根茎。 痛苦的根源到底是什么呢? 如果我们仔细地回忆一下

  • 在孤寂中精进

    在孤寂中精进 ——虎年新春寄语 早晨起来,窗外纷飞着雪花,一朵朵悠然而落。 净洁的大地上,少了些匆匆往来的身影,这样的时节,显得宁静而孤寂。 难得的孤寂,透彻而鲜明。 最孤寂处,恰恰最是亲切。 对于我们来说,到底什么最亲切? 不是父母,不是妻子儿女,不是良师益友,不是荣誉和地位,不是技艺与爱好,不是非凡的事业,不是超群的能力,也不是money。 所以,当禅宗九祖伏驮密多尊者,遇到他的师父八祖佛陀难提尊者的时候,便这样问道: “父母非我亲,谁为最亲者? 诸佛非我道,谁为最道者?” 佛陀

  • 闲能养心,闲能入道

    闲能养心,闲能入道 “朕为山河大地主,忧国忧民事转烦; 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 ——顺治皇帝曾经感慨地如是说。若非心临其境者,断然不能发出这等肺腑之言。 如何是僧家之闲? 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么? 倘若如此的话,恐辜负了老佛爷出世之大事因缘了。也必将为世人所不齿。 恰如十年前的一件往事,当时在天台山教书的时候,每每独自漫步于佛陇峰头,在山色云影当中经行观照。 一天,正是炎炎夏日,烈焰当头,而我一如既往地独自经行着,目光所及似乎空无一人。忽然间,路旁的麦田里清晰

  • 了解一下自己的念头

    了解一下自己的念头 修行不在其它,而在修心。如果要修心,就必须了解自己的念头。了解念头以后,才能够透过念头找到心性。找到心性以后,才知道如何修心。 如同要找水性,就先要找到并了解水波。因为水是无形的,而波是有相的。只有透过有相的水波,才能认识到无相的水性。除此之外,别无它途。 念头是什么样的呢? 按照马鸣菩萨的《大乘起信论》来说,念头有四种相,所谓的: (一)、生相,就是念头刚刚生起之相,往往是对着境界忽然而生的,或者是独自忽然而生的,它也就是最初的无明心动; (二)、住

  • 三宝歌略解 三宝歌略解

      人天长夜,宇宙黮暗,谁启以光明?三界火宅,众苦煎迫,谁济以安宁?大悲大智大雄力,南无佛陀耶!昭朗万有,衽席群生,功德莫能名。今乃知,唯此是,真正归依处。尽形寿,献身命,信受勤奉行。二谛总持,三学增上,恢恢法界身;净德既圆,染患斯寂,荡荡涅槃城!

  • 随缘,还是随习气

    《随缘,还是随习气》 学佛人最常用的一个词是什么? 不是“阿弥陀佛”,就是“随缘”了。 “随缘吧!”——当我们无可奈何的时候,会这样安慰自己; “随缘啊!”——当我们想满足自己欲望的时候,会这样包装自己; “随缘啦!”——当我们懒散而不想精进的时候,会这样开脱自己。 其实,这些都是在随顺习气,而不是在随顺因缘。 什么叫做“随缘”? ——就是“随顺因缘”的简称。 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随因”,二是“随缘”。 所谓的“随因”,就是要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与方向,牢牢地跟随着

  • 上乘根性人如何观修法报化三身——再读《坛经》有感

    上乘根性人如何观修法报化三身 ——再读《坛经》有感 禅宗一法,自从达摩祖师西来,直指佛心,当下就是众生心,更无其它。《血脉论》说得很清楚: “即心是佛,亦复如是。除此心外,终无别佛可得;离此心外,觅菩提涅槃,无有是处。自性真实,非因非果……前佛后佛,只言其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 “佛是西国语,此土云觉性。觉者灵觉,应机接物,扬眉瞬目,运手动足,皆是自己灵觉之性。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道,道即是禅。禅之一字,非凡圣所测。又云:见本性为禅,若不见本

  • 威音王如来以及威音那畔

    威音王如来以及威音那畔 威音王如来,据说是最早示现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一位佛陀。 《法华经》常不轻菩萨品说道:“乃往古昔,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有佛名威音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劫名离衰,国号大成。” 憨山大师《妙法莲华经通义》第六卷,关于威音王如来,关于这段经文,这样补充道:“此乃空劫初成之佛,以前无佛。故宗门称向上曰威音那畔。” 凡事总有个开始,示现成佛也是一样。最早以八相成道这样一种方式来广度众生

上一页 1 2 3 4 ..18 下一页18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