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共修,法句分享 ——皈依共修时的开示 成峰法师 2008年10月1日 从今天开始,每天早晨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做“皈依共修”。 可能一些老营员知道,这就是我们给大家安排的早课。为什么没有给大家安排跟师父们一起上殿诵念呢?因为很多人还不适应传统的早课,所以“
让我们一起忆念三宝 ——成峰法师谈皈依共修 第三届菩提静修营期间,每天清晨4点多,营员们随着清脆的打板声起床,洗漱完毕,着装整齐,来到前花园念佛堂参加皈依共修。这种修学方式是西园寺的特色之一,经过了几年的实践。2005年4月,济群法师强调了皈依的重要性,
依止善知识是修道的根本 ——从《菩提道次第略论》谈起 释成峰 善知识的含义 善知识,梵语kalyanamitra,巴利语kalyana-mitta。音译作迦罗蜜、迦里也曩蜜怛多。指正直而有德行,能教导正道之人。又作知识、善友、亲友、胜友、善亲友。 善知识的种类 《旧华严经
如何看待佛教徒弘扬外道典籍 ——从《文昌帝君阴骘文》谈起 释成峰 一、前言 近几年来,一些法师和居士印赠流通大量佛经,使很多没有佛法的地区得闻正法,对于弘扬佛法、净化人心起到很大作用,功德很大,实在是续佛慧命的好事。可是也有人用信徒的助印款,印一些
论六根门头的修行 ——略论《阿含经》中的修根法 释成峰 [提 要]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每个人用眼见色、耳听声的时候,由于颠倒、虚假的我执,总是贪念于自己喜爱的色与声,对于自己讨厌的色、声则予以排斥。由此在内心生起种种苦乐的感受,执著不放以至于起惑造业
庐山行·32首 成峰法师 车过嘉兴 南湖烟雨岫云庵,夜半诵经耐晚凉。 待到初夏月明夜,一声钟磬到僧房。 想 空山原无心,卧云万籁定。 流泉携风近,尘外待知音。 剪 刀 峡 磐石拦玉带,飞云化剪裁。 甘露无数点,挟风扑面来。 石 门 涧 太白峰顶遍烟岚,童子拾松门未
西园夜话·102首 成峰法师 读经,喝茶…… 贝叶翻罢一二匣,流云窗外自闲暇。 樟叶点头沙沙舞,此生无家处处家。 有人送来红茶,喝时有感: 红颜亦似碗中汤,三巡之内如盛装。 常在人间脂粉地,可知难得是清欢。 午后,集云轩候客,随想: 吴山阊门外,故地我重游。 莫
华山游·4首 成峰法师 华 山 道 漫漫华山道, 踽踽我独行。 可招魏晋士, 来此抚瑶琴。 莲 花 峰 万里风尘人未闲,云山雾海几番现。 五十三参脚下过,莲花峰上忆前愆。 老 梅 寒梅一剪素心香,每向岁晚吐衷肠。 沐风浴雪浑无惧,留得几片点青山。 华山问道 一梦千
梁溪行·9首 成峰法师 灵 山 行 空谷寂寂,百草凄凄。 山风徐徐,鸟道踽踽。 何有我兮,顾此失彼。 千载一时,再吃茶去! 释 迦 赞 灵山瞻礼本师,有感 调御丈夫人天雄,远离断常独取中。 狮子吼地无兽迹,象王行处绝狐踪。 八风荡荡应无动,茫茫五浊毕竟空。 卅二具
闽南游·18首 八闽山水几回逢,心远路遥记旧程。 岭上老僧今安在,捎我冰心慰恩人。 车马临海角,鹭鸟夜归巢。 日出登五老,暮暮待朝朝。 夜访五老,问道济公。小月皎皎,竹影婆娑。 茶韵泉泠,法雨清凉。做梦中梦,悟身外身。 济公兰若,卧绳床,仰天望月 叮咚流泉响,
对联二副 成峰法师 虞山顶海藏寺,得一对 叶落潭心空影现,风扬海藏色无生。 过虞山三峰寺,得一对 岭上白云出三界,山麓青溪入七池。
慈心的力量——《佛说慈心应作经》点滴 成峰 一、用慈悲面对恐惧 《佛说慈心应作经》简称《慈经》,这部经典在汉传藏经中没有收录,出现在巴利语系的“小部”经中。《慈经》缘起是这样的:曾经有一群比丘,在佛陀的教导下来到一个森林中禅修。森林里的一些树神原
智中法师,1957年生于台湾台北。法师一生最大福报是于1990年得遇妙境长老,为其开启佛法大门,随即皈依、受戒,两年后依止长老出家。曾就读台湾福严佛学院,及美国法云禅学院,致力修学观世音菩萨大悲法门,与弥勒菩萨的大慈法门;并于美国、台湾及中国各地多次带领读书会学习《瑜伽师地论》,及领众共修大悲忏法。
演培法师演培法师(1917~1996年)江苏江都人,俗姓李。号谛观。年十二,依高邮临泽福田庵常善和尚披剃。十八岁于宝应福寿院受具足戒。初就观宗讲寺受天台教观,次游闽南、觉津、汉藏诸学院,研习性、相二宗之旨,兼闻西藏所传中观之学。曾先后亲近谛闲、太虚、慈航、印顺等当代高僧,亦曾主讲于华西佛学院、莲宗学院、厦门大觉讲舍等
《安士全书》是“善世第一奇书”,超古超今,诚为传家至宝。全书共分四部,包括戒杀之书《万善先资》;戒淫之书《欲海回狂》;《阴骘文广义》;《西归直指》。前三种书,虽教人修世善,而亦具了生死法。《西归直指》虽教人了生死,而又须力行世善。诚可谓现居士身
每个人晚上睡觉时,从他躺在床上到真正睡着,中间起码有5到10分钟的时间。而对普通人来说,这几分钟,基本是在妄想与昏沉当中度过。这样带着妄想睡觉就容易做梦,引起睡眠质量越来越差。而学佛的人,懂得珍惜时间,把握当下。
弟子众等,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净土。又以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染心易炽,净德难成。今于佛前,翘勤五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
我住在乌敏岛时,有一只狗跑到我那里去;而在戒律中出家人是不准养狗的,所以我也只是把一些吃剩的食物丢给它吃。有一次,我有事情要处理,于是把门锁上后就离开。隔天,当我把门打开时,它很快的从里面冲出来。我忽然间想起自己把它锁在屋内,之后四处查看,却发
一个人对事情不论是好是坏、是对是错,嘴里不要乱说,肚子里明白就好。嘴巴叨叨不休,无事也会变成有事,最后总是会害到自己。那些没事叨叨的人切要注意,这样最会惹事。
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如果要说佛教有崇拜的话,那么,他是崇拜智慧的宗教。在佛教初创期,佛教没有佛菩萨像,仅雕刻莲花、轮宝等作为佛法的象征。佛陀圆寂前曾经留言,我死之后要依法不依人,一切以佛法为最高。但是佛弟子们从内心尊重他的人格,
现在有的家庭不和,一天到晚总是吵架,就是因为过去生中造了太多恶口的业所招感的。对于恶语伤人这种恶业,有的人会拿直爽来做挡箭牌,还有的人会说自己刀子嘴豆腐心,说“我这个人就是心直口快,有什么就说什么”,这些其实都是借口。
吸烟,我们是不允许吸的,好像僧人戒律当中没有规定,但是有没有相应的呢,比如我们这种五辛,吃肉吃五辛,这些扰乱心性,断大悲种性,我们修学菩提道,这些都是根本。所以,菩萨戒里规定食肉、食五辛,都是不允许。辛辣的东西增长欲望,而且,吃了辛辣的东西,
世尊在《观经》第九观跟我们开示: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有八万四千好。讲“八万四千相好”,这是就大乘而言。讲“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种随形好”,这是就小乘而言。事实上佛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佛为什么有如此的相好光明?这是“修因感果”,还是不离开“
这没有什么可疑惑的。睡和醒,这是我们妄念的产物,实际本质上都是一样的。白天的清醒仍然还是在梦中,所以白天和夜晚做梦,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但往往睡眠的时候,我们的第六意识处在一种休息状态,然而我们深层意识、独头意识还在起作用。所以我们如果透过念
很多人都在说,今天是一个浮躁的时代。这种浮躁表现在哪里?不在别处,就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在我们当下的心理状态。
《楞严经》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谓一切圣贤,能转万物,不被万物所转,随心自在,处处真如。我辈凡夫,因为妄想所障,所以被万物所转,好似墙头上的草,东风吹来向西倒,西风吹来向东倒,自己不能做得主。
夫诸法实相,本自如如,无无明,亦无非无明,无法性,亦无非法性,奚必待破而始见?乃众生拘于习气,妄自思议,而初研教理者,又非如是不足以开悟,故随宜而申其说。
如来出世,唯一大事因缘,要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祖师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佛祖之道,原无二致;度生方便,乃有多门。诸佛以随机施化,四悉利生,一代时教,无非应病与药,原无实法与人。祖师棒喝,亦是一期方便,为人抽钉拔锲,解粘去缚而已,皆破执之具也
学佛所应修学的法门,不出戒定慧三增上学;而比此三学更根本的要素,就是具足信心。因信心是从信解而成立的,不论在家或出家,若对佛法有真正的认识,便会产生恭敬诚挚的信心。由此信心,才可把佛法接受过来而依之修学。故佛法的基础在戒定慧三学,而比三学更要的条件,
孔子《论语》二十篇,第一句说:“子曰学而时习之。”子者,孔夫子;曰者,说也。孔子教人将学过的东西,时常温习,语默动静,念念不忘。若所学仿佛大意,功夫就不相应,不究竟了。
佛所说法,千经万论,总是要众生明自己的心。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众生无量劫来,被物所转,都是心外见法,不知自性。本来无一物,万法了不可得,妄执心外有法,成邪知邪见。
昔日赵州问南泉:“如何是道?”泉曰:“平常心是道。”州曰:“还可趣向也无?”泉曰:“拟向即乖!”州曰:“不拟争知是道?”泉曰:“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荡豁,岂可强是非也那!”州于言下悟理。
众生之心,与佛无二。虽迷真逐妄,背觉合尘,起贪瞋痴,造杀盗淫,轮回六道,了无出期,而其寂照真常之本体,仍然如故,毫无损失。以故佛视一切众生皆是佛,悯其业障深重,不能直复本体,故以种种方便,令种善根,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
西方路书中,权实顿渐辨疑之文,须先明权实顿渐四字,然后再论念佛参禅之为权为实为顿为渐,则可了无疑义矣。权者,如来俯顺众生之机,曲垂方便之谓也。实者,按佛自心所证之义而说之谓也。顿者,不假渐次,直捷疾速,一超直入之谓也。渐者,渐次进修,渐次证入,必假多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