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别名无量寿佛、无量光佛、观自在王极乐世界中的阿弥陀佛佛、甘露王。密号为清静。在佛教中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与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
《观经》在这三经之中,特别使我们念佛的人感受到凡夫念佛也能往生,因为《观经》的当机者是韦提希夫人。韦提希夫人是中印度摩揭陀国的国王频婆娑罗王的皇后。身为一国之后,却受到家庭变故,因为韦提希夫人
《观经》之〈流通分〉,释尊不付嘱要门之法,而付嘱念佛之法,释尊自己废要门立弘愿而言: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善导大师体悟弥陀、释迦二尊一致之意,而解释说:上来虽说定散
那念南无阿弥陀佛,对不了解南无阿弥陀佛本愿的行者而言,都很怕一边念佛一边打妄想,不知能否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其实净土教法是特别法门,既然是特别法门,就不同于通途法门的修行方法。如果用通途法门的教
底下引用第二部经来说明,《无量寿经》所要摄机的对象是凡夫。 《大乘无量寿庄严经》举第一愿云:世尊!我发誓言,愿如世尊,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居佛剎,具足无量不可思议功德庄严,所有一切众生
我宁寻此道,向前而去,既有此道,必应可度。这段话就是在说,唯一不死的一种就是,我选择要寻这条白道向前而去。既有此道,必应可度,既然有这条白道,白道就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大道,以我们众生来说,就是我
【然则一一愿,皆是超世无上殊胜之愿,故偈文曰:“我建超世愿”。言超世者,不但超过三乘,且超过诸佛之愿。既言“殊胜”,对诸佛为胜,犹是相对,更加“无上”,乃彰绝待无比之义。】四十八大愿,一一愿都是超世无上殊胜之愿。为什么?
【四十八愿功德成就即是佛已代十方众生圆满愿行,故《安心决定钞》云:圆满十方众生之愿行,成就往生时,成就机法一体之南无阿弥陀佛之正觉。故佛正觉之外,无凡夫之往生也。成就十方众生之往生时,佛亦成正
乘佛愿力,佛的愿力是佛的本愿所成就的,成就了不可思议的愿力,就是要救度十方每一个众生,回归西方佛国。所以第十八愿这二句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誓言,成就了六字果号南无阿弥陀佛的本愿力,使得十方每一
下面来解释“因缘”这二字的意思。 因缘,乃因与缘之合称。因,指引生结果之直接内在原因;缘,指由外来相助之间接原因。湛然大师《止观辅行传弘决》云:“亲生为因,疏助为缘。”例如插种秧苗为亲因,灌溉施肥等为助缘,此因缘和合而生稻米。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
善导大师在《往生礼赞》所开示的这首法语非常好,也很容易记住,请大家跟着我读一遍: 弥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 弥陀身色如金山,这句就是在叙述阿弥陀
【然而,弥陀何以兆载永劫之间,代乏善之凡夫,勤修愿行?盖不忍众生苦,但愿众生乐;对自力无力出离三界之我等凡愚,悲愍哀摄,欲断尽十方每一众生之生死系缚,令生不退之报土,故超发弘誓大愿,誓言绝对救
【阿弥弥陀四十八愿,摄机万无漏一,故十方众生,造何生因,行何法门,专杂不论,圣净不分,一律济助。】 这是讲出,不管你修什么法门,只要回向导归极乐,都可以得到阿弥陀佛的救度。阿弥陀佛的愿力,救
续法大师《阿弥陀经略注》云:详明法利,因果各十。因十益者,谓:一名万德,六时易修,七日得成,一生了办,众罪销灭,诸魔远离,增长善根,横截生死,佛性开显,愿光摄受也。果十益者,谓:三圣来迎,九品生去,莲胎托化,永得不退,国土净严,圣贤伴侣,树林说法,寿命无量,亲蒙
讲一个念佛的公案,让你体会阿弥陀佛的愿力,确实乃至十念绝对救度,纵然已经堕入三涂地狱的人,还是可以往生。你才知道,真正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在《三宝感应要略录》这一本书,记载一则公案。过去印度阿输
【五存之经如下: 第一、《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数有四卷,翻译的时代是后汉,世称汉译,译经师是支娄迦谶大师。 第二、《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数有二卷,翻译的时代是吴
“执持名号”,元照大师在《阿弥陀经义疏》设了四个问答,来显示执持名号的道理,这四个问答设问得很好。元照大师《阿弥陀经义疏》,有不少的地方是显示佛力思想。元照大师的净土思想有偏向善导大师,所以在著作之中,也处处鼓励专心念佛,仰仗阿弥陀佛的佛力。所以
六字释是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说》所开示的。 【《观经四帖疏·玄义分》显此义言:今此《观经》中,十声称佛,即有十愿十行具足,云何具足?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
【初不逢善,狱火来迎,后逢善故,化佛来迎,斯乃皆是弥陀愿力故也。】 这段话,同样是善导大师彰显阿弥陀佛慈悲愿力对任何众生大悲不弃救度的道理。 初不逢善,狱火来迎,后逢善故,化佛来迎,是在说
善根,身口意三业之善,固不可拔,谓之根。又善能生妙果、生余善,故谓之根。对于三毒而立三善根:一无贪,二无瞋,三无痴。此三者皆为生无量善法之根本,故名善根。 就圣道教法的道理来了解“善根”这二字的意思,就是如此。身口意三业造作善行,非常的坚固,叫做善根
韦提希夫人在世尊的光台现国——光明化为金台叫做光台,现国就是显现十方诸佛国土。韦提希夫人在世尊的光台现国,选择要去西方极乐世界,这个意义非常的深远。因为十方诸佛的国土,虽然都很清净,也有光明,
【弟子某甲,现是生死凡夫,罪障深重,轮回六道,苦不可言。今日遇善知识,得闻弥陀本愿名号,一心称念,求愿往生;愿佛慈悲,不舍本弘,誓愿摄受。】 我们可以每天要休息之前,好好照善导大师在《往生礼
第廿五章、十八愿成就文 第二十五段文,就是第十八愿的成就文。《无量寿经》有两卷,上卷与下卷。上卷最重要的经文,就是在说明阿弥陀佛因地法藏菩萨所发的四十八愿。四十八愿之中,以第十八愿最为重要,古德把第十八愿称为“本愿王”,或者称为“王本愿”,是我们
诸位!请合掌: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一心归命南无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 请放掌(阿弥陀佛)。诸位法师、诸位在家菩萨,大家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放掌。 今天藉着大家念佛共修的殊胜法缘,师父来向大家报告“乘佛力念佛”。 我们每天念
念南无阿弥陀佛,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念南无大势至菩萨,念南无药师佛,念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念南无一切诸佛菩萨的圣号,若要消灾免难就一样,要增福延寿就一样,因为这是现前的利益。 那当来要往生西方极
【问:造五逆、谤法若也得救,弥陀岂非纵容包庇罪犯?】 这个问题,是很多人对本愿法门还没有深入了解之后,会这样认为:造五逆罪、诽谤正法之罪,阿弥陀佛照样救度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么西方佛国岂不
信愿有幸在一九九九年,到红螺山资福寺去参访,是一个非常好的净土道场。我在念佛殿虔诚念佛,效法彻悟禅师著书立说,演讲佛法,广利众生。虽然信愿很驽钝,很不会说法,但是对推广阿弥陀佛慈悲愿力,宣扬阿
若站在众生立场来论,临终的人念佛,若没死,就成为平生的人念佛;平生的人,若无常一到,平生的人念佛就成为临终的人念佛。对我们凡夫众生很虚幻的世间、很无常的生命,时时都是临终时,日日都是临终日。若
法照大师,因为与菩萨的因缘相遇而一心修学净土法门。这个故事,时间的关系,我们无法每一个祖师他一生修学,向诸位详尽的报告。但是从祖师所开示的法语,我们念佛往生西方有所助益,我们就要牢记在心。在讲
【因此,弥陀成就无量光明,为消除众生之烦恼黑暗,使其光明。】 阿弥陀佛成就无量的光明,就是要消除众生的烦恼黑暗,使众生获得光明快乐。我们凡夫众生的烦恼之心是黑暗之心。六道的轮回,生来死去,是
要门就是指《观经》之中十三观的定善以及三福九品的散善,所谓的定散二门,修此功德回向,以求往生。三藏十二部,八万四千行,尽在此要门之内;也就是八万四千法门的修行。 弘愿门是指《大经》之中阿弥陀
续法大师《阿弥陀经略注》云:详明法利,因果各十。因十益者,谓:一名万德,六时易修,七日得成,一生了办,众罪销灭,诸魔远离,增长善根,横截生死,佛性开显,愿光摄受也。果十益者,谓:三圣来迎,九品生去,莲胎托化,永得不退,国土净严,圣贤伴侣,树林说法,寿命无量,亲蒙
所以一个听到阿弥陀佛慈悲呼唤的念佛人,内心是非常的感动,一定自然而然称念出阿弥陀佛的圣号: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犹如一个孤儿听到亲友跟他说:你的父亲是什么人,他找你好几十
佛祖心就是父母心。所以,在《无量寿经》世尊说出阿弥陀佛的大慈大悲心怀。诸佛菩萨就是如此。有一段话——实在——我们若了解,我们一定会对佛菩萨的慈悲非常的感恩赞叹。《无量寿经》世尊说:我哀愍汝等诸
【言三力者:即如《般舟三昧经》说云:一者以大誓愿力加念,故得见佛。二者以三昧定力加念,故得见佛。三者以本功德力加念,故得见佛。】 这段文是善导大师跟我们说,阿弥陀佛有三种力量加持众生,让众生
念南无阿弥陀佛,很多净业的行者,将心思放在能念之心,要如何念佛念到没有妄想?当然这种方法不是不对,但是越念越烦恼、越念越担心、越念越怀疑、越念越顾虑。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教我们,对净土
【乃由弥陀本愿力故,女人称佛名号,正命终时,即转女身,得成男子;弥陀接手,菩萨扶身,坐宝华上,随佛往生,入佛大会,证悟无生。】 哇!这第五段疏文,诸位女众菩萨要好好的牢记在心。你纵然无法将善
念南无阿弥陀佛,从解门,要了解阿弥陀佛发愿要救度我们的道理。你若没有去探讨净土的经论,你要怎么了解呢?所以以解门的深入,来引导行门的修持,这样在菩提道路行走,才不会走得颠颠倒倒坎坎坷坷。信愿十
下面解释“福德”这二字的意思。 福德,指所行之一切善行,及由于一切善行所得之福利。于圣道门义,福德指六度中之前五度。如蕅益大师《弥陀要解》云:“种种助道施、戒、禅等,名福德,即助缘。”于净土门义,福德指念佛。如《十方千五百佛名经》云:阿弥陀佛:闻名,
往生礼赞》有八段文,善导大师也同样跟我们开示,乘阿弥陀佛的愿力,念佛一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八段文当中,有的疏文很值得大家牢记在心。首先我们来看第一段文: 【深心即是真实信心:信知自身是具足
我们晚近一个很了不起的比丘尼,就是道证法师,才往生不久。道证法师对念佛很有信心,就是体悟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的本愿,也了解阿弥陀佛的大慈大悲,因为道证法师看到我们本愿山所流通有关南无阿弥陀佛本
弘愿这两个字我们经常看到,就是广大的愿力来自于阿弥陀佛的大慈大悲之心,不忍一切众生受生死苦,所以誓言以六字果号要救度十方苦难的众生。 【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
【但述称佛之功,我来迎汝,不论闻经之事。然望佛愿意者,唯劝正念称名,往生义疾,不同杂散之善。】 这段疏文是善导大师在叙述下品上生的人,在平生造作恶法,在临终遇到善知识,教导他称念经题,为他说
【问:因本愿不嫌恶人,故人好造恶业,如何?】 这个问的意思就是说,因为了知阿弥陀佛的本愿不嫌弃十方任何一个罪恶的凡夫,所以有的人听到阿弥陀佛的本愿是这么的慈悲,反而想去作恶造罪,如何呢?
下面举出净土教经论,来说明念佛法门是三根普被,《无量寿经》摄尽一切众生。 《无量寿经》的开示 第一、本经云: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问曰:彼佛及土,既言报者,报法高妙,小圣难阶;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论众生垢障,实难欣趣。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所设的这个问答,显示阿
因为本愿念佛之因,所以得到往生阿弥陀佛报土成就的果报。凡夫可以进入阿弥陀佛的真实报土,这是非常殊胜。这个道理怎么说呢?请看讲义第五页,从后面算来第三行。 中国净土宗自天台智者判属弥陀净土为凡
如果用善导大师的机法两种深信来解释,就非常的正确。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开示机法两种深信,第一、决定深信机,第二、决定深信法,所以叫做机法两种深信。决定深信机,就是决定深信自己,看清自己是一
下面请看第四十一段文: 【从他人手中获物,已获得与未获得,何者为胜?法然已以获得之心而念佛也。】 第四十一段文,法然上人所开示的,使我们明白,法然上人念佛的心境。法然上人用什么心念佛?已经
安乐能人,显彰别意之弘愿。弘愿这两个字,原来就是在《观经四帖疏》善导大师所开示,所以净土的本愿法门也叫做弘愿法门。就是根据善导大师在《无量寿经》世尊开示第十八愿的道理,有一首偈,叫做第十八愿的
阿弥陀佛的十二光明,最后一个就是超日月光明。超日月光明是什么样的作用呢?就是调摄不信的凡夫众生,使对这句佛号不信的凡夫众生,因为阿弥陀佛的十二光明超日月光明的普摄,使得这个众生不信的心,慢慢转
学佛大悲心,长时无退者,菩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就是要学佛的大悲心。佛的慈悲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佛就是一位慈悲究竟圆满的人。菩萨的慈悲还有上,佛的慈悲就无上。在《大集经》世尊开示说:声闻大悲犹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从这段经文开始,《阿弥陀经》有三大重点。第一大重点就是:什么叫做少善根?什么叫做多善根?第二大重点:什么叫做一心不乱?第三大重点:什么叫做心不颠倒?我们一定要明白。如果《阿弥陀经》这三大重点没有正确的理解,念
【弥陀弘誓大愿,其究竟极处,即欲令十方群萌,得证菩提,位极佛果,此悲心本怀,超世无上,可从愿文悉知,如《无量寿庄严经》第一、十八、二十一、二十五、二十六、三十三等愿言:不久悉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如来之三心就是指第十八愿因愿文的至心、信乐、欲生,这叫做三心。第十八愿因愿文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第十八愿是法藏菩萨誓言
【四十八愿,乃弥陀如来因众生苦,起无缘慈,兴大悲心,为破众生无明,令得无上大利,而超发之弘誓大愿。此大誓愿,从佛心出,愿愿利生,妙德难思,心心为众,恩深难量,竖该三界,横亘四生。】 四十八愿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这段文叫做正定业之文,是《观经四帖疏》非常重要的一段文。 诸位!不管你识字不识字,记忆力好或不好,这
【虽四十八愿皆是弥陀所选择,但选择称名,绝对救度,唯独第十八愿,盖誓言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即是明证。】 第十八愿是法藏菩萨选舍诸行万善,选取称名念佛作为救度众生的方法。每一位佛菩萨在因地所发的
【又念弥陀本愿言:弟子某甲等,生盲罪重,障隔处深;愿佛慈悲,摄受护念,指授开悟;所观之境,愿得成就。今顿舍身命,仰属弥陀;见以不见,皆是佛恩力。】 这段疏文是善导大师在《观经》的第七观花座观
下面说凡夫入报。非常的殊胜,因为圣道诸家不相信凡夫可以进入报土。报土是佛的智慧愿力所成就的清净涅槃境界,凡夫有烦恼、有妄想、有执着、有见思惑、有尘沙惑、有无明惑,怎能念佛就进入阿弥陀佛的清净报
【答:佛之言说为圣言量,如实而说,不异语,不诳语,既言闻信名号,即得往生,何可置疑?】 佛所说的话叫做圣言量。圣人言说所讲的,是真相、是事实。《金刚经》说:如来者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
印光大师说: 【阿弥陀佛在往劫中,发四十八愿广度众生。有一愿云:若有众生,闻我名号,求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阿弥陀佛誓愿度众生,若众生不求接引,佛也无可奈何。倘众生至心称名,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开示说: 【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江苏省高淳县风山乡东村,有一位居士叫朱宝华,介绍该处有一位中学的老师,名叫韩有才,年纪四十多岁时,韩有才的母亲与弟弟,都是信佛的人,但是,他虽然身为教师,不信佛。后来,韩有才被胃癌折磨得非常的
下面看最后一段。 极乐是此土缘深之净土,弥陀是我等有缘之教主,宿因故,本愿故,唯应愿求西方也。最后是法然上人勉励我们,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因为西方极乐世界,是与我们此土的众生缘份很
经文说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韦提希夫人在世尊眉间放光光明之中,目睹十方诸佛清净的国土,韦提希夫人别选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除了在《四帖疏》的疏文善导大师说,如来密遣韦提希夫人别选以外,还有
【弥陀愿力皆平等,但使回心华自捧。】 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对十方众生的救度,是平等的。哇!这句话,善导大师将阿弥陀佛的平等心说出,我们知道之后,内心很放心。阿弥陀佛要救度十方众生,是平等的、
善导大师是隋唐时代的人,中国净土教的集大成者。弥陀化身的善导大师出生在隋唐大业九年,也就是西元六百一十三年,往生在唐朝永隆二年,也就是西元六百八十一年,春秋六十九。也就是隋炀帝之时出生,经历唐
【十方众生,纵有具造五逆十恶,亦因佛之大悲不舍本愿救度,而得以解脱。此法之妙,不在难行,而在难信,以佛愿不可思议故,超情离见故。】 净土教法的奥妙,不是在难行,是在难信。所以《阿弥陀经》、《
在他的心中觉得说:念阿弥陀佛太少,这样能往生吗?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心,决定在念佛的数目。我们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心念如果想:我念佛就要念多才能往生,念少就不能往生,那么就是将这句佛号当作在积
好!接着看底下。第十八愿因愿文,大家一定要牢记在心。师父读一遍,你们跟着我读一遍。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好!请问
信愿十几年来弘扬净宗教法,在世界各地,看的实在太多太多了。上个月,我到大陆广东四会市的六祖寺宣扬净土教法。第二天,有一个女众老菩萨,到我的寮房,非常慌张的样子,非常担心的神情,跟我顶礼,一边说
【唯可勤心奉法,毕命为期;舍此秽身,即证彼法性之常乐。】 既然释迦世尊与弥陀世尊这么慈悲,要广度我们众生回归西方佛国,那么我们身为佛弟子,当然要依教奉行,所以善导大师最后在这一门——序题门的
在唐朝贞观年中,善导大师二十多岁的时候,初闻道绰禅师在晋阳开阐净土宗风,乃不远千里从尔问津。对于大师的来访,道绰禅师心中很欢喜,知道眼前这位青年行者将是自己的后继者,因而为其彻说弥陀本愿与《观
下面法然上人又引用善导大师本愿四十八字释,这段文说过好几遍了,不再重复说明,读过就好。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号,下至十声,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
安心就是从我们心安住在阿弥陀佛的名号或者安住在其他的方便教法,心是安住在真实或是安住在方便,来论四十八愿的大要。请看内文。 【四十八愿之要,归第十八愿。第十八愿为四十八愿之根本,故称根本愿、
【二、他力念佛者,不限于口称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之功德,自十劫正觉之剎那,即已成入于我等南无归命之机,如此发起信心,谓之念佛。】 这段话将念佛两字的意思解说的非常好。念佛在我们的认知之中,
念佛就是正定之业。正定之业有二重意思,第一重意思是正选定,第二重意思是正定聚。正选定就是就弥陀这一方面来解释,正定聚就是就众生这一方面来解释。就弥陀这一方面来解释,正定业就是选舍余行、选取念佛
四十八愿的教理包括一切佛、法、僧三宝,也包括一切经、律、论三藏,所以四十八愿展开,就是一代时教的所有佛法;四十八愿卷之,就是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请看内文。 【弥陀法门,四十八愿摄事理以
又,虽同念佛之人,不信弥陀本愿而励自力,以为只念佛如何往生,因而作种种功德,奉仕不同之佛,集此力量方遂往生之大事,唯以念佛有所不足等,虽闻如是之言,亦无一念疑心,闻任何之理,皆不失往生决定之心
弥陀如来善导和尚示教: 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意;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注:法藏古佛誓悲救之愿三种,对应机品三类信心:仰信、平信、欠信,亦使得同一光明
阿弥陀佛发第一愿,誓言成就的国土没有三恶道,就是要救度凡夫。从第一愿我们就知道这个意义。为什么?因为凡夫有贪、瞋、痴三毒烦恼,阿罗汉、辟支佛、菩萨,是界外的圣者,不会在三途受苦受难,不会在六道
【他方凡圣,乘愿往来;到彼无殊,齐同不退。】 这首偈颂,是善导大师说明他方无论凡夫或是圣人,只要乘阿弥陀佛的愿力,到了西方极乐世界,都同样证悟阿鞞跋致大菩萨。诸位!你有想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做菩
第三段文是《观念法门》一段非常重要的疏文,这段文大家一定要牢记在心,并且加深体会。你若了解这段文的意义,那么你一定很欢喜念佛、很安心念佛、很自在念佛。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
【答:《阿弥陀经》言:执持名号,一心不乱。《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则言:闻已思惟,系念不乱。此闻乃闻无量寿佛之名号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及极乐世界功德庄严。闻已净信,其心不乱。心能不乱乃因系念故
如果你认为你自己念佛的功夫很好让你往生的,好,把佛号六字南无阿弥陀佛拿掉,念你自己的名字,你看能不能念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我告诉你,念你自己的名字,念到风吹不入,念到雨打不湿,念到铜墙铁壁
归命这两个字是我们机众生对阿弥陀佛的信受、依靠、归命。南无既然是梵音,梵音翻成中国话的意思是归命、信顺,也就是我们讲的依靠或者信赖。那么南无这两个字,我们众生以一念的归命,阿弥陀佛名号万善万行
在本经第七观华座观,世尊要为韦提希夫人说华座观的观法,以消除韦提希夫人的苦恼。世尊还未说华座观法之时,无量寿佛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住立在空中,光明炽盛不可具见。韦提希夫人亲眼目睹西方三圣的
【答:蕅益大师《阿弥陀经要解》云:信愿持名,一经要旨,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故慧行为前导,行行为正修,如目足并运也。故知,信、愿、行三往生
阿弥陀佛为什么要住立不端坐?就是因为众生造恶造罪,快要堕落地狱火坑了。阿弥陀佛很怕众生多受一分一秒的痛苦,很怕众生堕落地狱火坑,受苦受难,所以站立就是急切的心情,赶快前往救度众生,不可让他堕落
首先看传承这部份。慧远流的传承,是由佛圆澄传给道安,道安传给慧远。善导流是由菩提流支传给昙鸾,昙鸾传给道绰,道绰传给善导。慈愍流是由慈愍传给延寿,延寿传给莲池,莲池传给蕅益。 前面我们已经说
从历史的传承思想的接续来论,昙鸾、道绰、善导,决不只是中国净土宗史上的一个流派,而是有足够的条件成为中国净土宗史上的正宗。 中国净土宗经昙鸾、道绰,至善导而集其大成,吸收了包括慧远念佛三昧在
【善导大师之意,乃以《观经》注释《无量寿经》。《观经》下品下生说: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明知,本愿十念,唯是称名十念,非观想之念。】 《观经》下品下生,说到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使得
圣道诸宗之成佛者,上根利智为本故,以声闻、菩萨为机。然世已末法,人皆恶机,与其苦学难修之圣道诸宗,不如速念易行之弥陀名号,今生出离生死之家,一世永断轮回之业。 圣道诸宗就是指念南无阿弥陀佛、
【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早晚读几遍,牢记在心,好不好啊
将三心、十念与往生,这三种愿事来配对,以三信之因和往生之果配对,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就是要救度信者的本愿。信受阿弥陀佛本愿救度的人,阿弥陀佛就以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愿力绝对救度,因为三信之因和往
【此乃凡夫入报土之要道,众生得安心之真髓。】 西方极乐世界有报土与化土,这是昙鸾大师、道绰禅师、善导大师、窥基大师,这一些了不起的古德所分类的。一般人知道西方极乐世界有四土:凡圣同居土、方便
【若能如上,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与佛本愿得相应故,不违教故,随顺佛语故。】 只要念念相续,就是一念一念阿弥陀佛的圣号,一直相续念下去,一直到一
真实心中,口业赞叹彼阿弥陀佛及依正二报;又真实心中,口业毁厌三界六道等,自他依正二报苦恶之事,亦赞叹一切众生三业所为善,若非善业者,敬而远之,亦不随喜也。又真实心中,身业……。又真实心中,意业
【又如第十八念佛往生愿,《大阿弥陀经》言:诸天人民,蜎飞蠕动之类,闻我名字,莫不慈心欢喜踊跃者,皆令来生我国。此举天、人、畜生三道代表六趣。】 第十八愿叫做念佛往生愿,顾名思义,就是称念阿弥
念佛这二字,诸位!你是注重在念这个字、或是注重在佛这个字?注重在念这个字,就是注重自力,就是注重机。注重佛这个字,就是注重他力,就是注重法。 注重自力,注重机,就会注重念佛要念到如何没有妄念
最重要的就是,不可以根据慧远大师的念佛宗风排斥善导大师的念佛宗风。这种态度是不对的,但是在教界,这种情形经常看到。因为很多人内心对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偏狭,认为自己所根据的才是正确,别人所根
疑曰:此犹不审也,何以故?心澄时之念佛,无有余念,唯一向思惟极乐世界、称念弥陀名号故,无有杂乱,清净之念佛也。心散乱时,三业不调,虽口称名号,手拨念珠,犹是不净之念佛也,何可齐等乎? 答:此
又真有往生之志,信弥陀本愿而念佛之人,临终无颠倒之事也。其故者:佛之来迎,本为行者之临终正念故也。不知此理之人,皆以为自己临终正念,念佛时佛则来迎;此之见解者,既不信弥陀本愿,亦不知经文也。《
为什么念佛一定能往生?有三层道理:第一、弥陀如来救度故,第二、释迦如来授记故,第三、十方如来证诚故。 第一、弥陀如来救度故。根据《无量寿经》第十八愿,法藏菩萨发愿要以果地名号,救度十方众生回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梵语,汉文翻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佛果也。又第十五愿言:一生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第十九愿言: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第二十愿言:令彼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第
印光大师在《文钞》说: 【若至诚恳切念佛,求生西方,无论什么人,都能往生西方,了生脱死。】 哇!印光大师实在开示得太好了。只要至诚恳切念佛,求生西方,无论什么人,都能往生西方,了生脱死。至
念佛念到很有功夫,能够得到阿弥陀佛的救度,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是,这是念佛往生之一,非是念佛往生唯一。 意思就是说,念佛念到很有功夫,可以进入禅定,在定中见佛,如慧远大师、如善导大师、如怀感
虽言不嫌任何过错,然非任性而为。故善导和尚释云:不善之三业,应真实心中舍;善之三业,应真实心中作。又释若非善业者,敬而远之,亦不随喜也者,使知应尽其心,畏恶劝善也。唯信弥陀本愿之不嫌善恶,称名
【三回向发愿心者:一切善根悉皆回向往生极乐,决定真实心中回向,作得生想。此心深信,犹若金刚,不为一切异见、异学、别解、别行人等之所动乱破坏。】 信受阿弥陀佛的心,要像金刚宝石,任考不倒。说譬
在这里,善导大师透过这段疏文的开示,一一指引出,我们烦恼厚重的众生,要如何依照世尊的教法得到解脱?就是念佛!根据《观经》世尊的开示,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所以《观经》到了最后,咐嘱流通文,善导大师
世尊在《无量寿经》以一首偈颂法语,解释法藏菩萨本愿力可以度众生的事实。世尊在《无量寿经》说: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阿弥陀佛的本愿力,就在六字果号。其佛本愿
大愿、大业、大力,就是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大愿就是阿弥陀佛的愿力非常的究竟,大业就是阿弥陀佛在因地法藏菩萨修行六度万行已经究竟圆满了,所以,大愿就是说四十八愿,大业是六度万行。愿与行,是法藏古
【问:既然善恶粗妙相对,舍粗取妙,何言绝待?】 法藏菩萨发四十八愿,要建立清净庄严的西方净土世界,参考了二百一十亿的诸佛国土。在法藏菩萨的师父世自在王如来的光明神力中,法藏菩萨睹见了二百一十
《阿弥陀经》言:执持名号,一心不乱。《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则言:闻已思惟,系念不乱。此闻乃闻无量寿佛之名号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及极乐世界功德庄严。闻已净信,其心不乱。心能不乱乃因系念故,系念
【然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 这段文与前段文意思也大同小异。同样的话,善导大师一再重复的说,也许你会说,善导
如来出现于五浊,随宜方便化群萌; 或说多闻而得度,或说少解证三明; 或教福慧双除障,或教禅念坐思量; 种种法门皆解脱,无过念佛往西方; 上尽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来迎; 直为弥陀弘誓
亲鸾大师言:就是这一念,使人三世流转。这一念指的是疑心。】 亲鸾大师所开示的这句话,实在讲的太好了,因为世尊在《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开示说,怀疑阿弥陀佛的智慧,这种的心会堕地狱受
本来阿弥陀佛乃为救度被三世诸佛、十方如来所舍弃之我等罪恶深重众生,遇此誓愿,深思往生无疑,而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者,善人、恶人、男子、女人,十人者十人往生,百人者百人往生。这段开示,法然上人实在说
有不少的人认为,念佛法门,是愚夫愚妇所修持的法门;有不少人认为,念佛修行,是斋公斋婆所修持的,有学问的人、有知识的人、有文化的人,应该要修持更高深、更深奥的法门。其实,这种是自我意识的错误认知
【问:此愿既以信心为本,未审何等心相为疑心,如何去除?】 此愿就是指第十八愿。第十八愿的因愿文,有三心与十念,所以修学第十八愿的法门,就是以三心、十念共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真实报土的修因。三心
【法然上人《无量寿经释》云:其四十八愿中,或立无三恶趣愿,或说不更恶趣愿,或言悉皆金色愿,此皆为第十八愿也。】 法然上人在《无量寿经释》这一段的开示,说的非常精妙。四十八愿之中,第一愿无三恶
念南无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是现今教界,大多数佛弟子的修行法门。印光大师在《文钞》也跟我们开示说:末法众生不遇净土法门,纵能明心见性、深通教卷,谁能不断凡惑了生脱死呢?确实,这段开示显示
【然下根之凡夫,无端平信亦不可得,闻解其理时,方始发起信心。】 下根的凡夫,想要对阿弥陀佛生起真实的信心,也不容易,所以听闻六字洪名的道理,才会发起信心。 【如此称名即是仗佛力之体现,如坐
【一心信乐,求愿往生,上尽一形,下收十念,乘佛愿力,莫不皆往。】 这段疏文,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实在开示的太好了。你若深入明白这段疏文的意思,我相信你一定会很欢喜念佛、很快乐念佛、很感恩
佛的慈悲愿力,有救度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威神功德,所以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增上缘是我们往生的最佳法缘。增上,就是因遇到助缘要产生果报,越来越快、越来越迅速。
省庵大师,有人称永明再来,也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祖师。《劝发菩提心文》,我相信出家人应该都有看过。这篇省庵大师的著作,省庵大师劝我们,无论出家在家大德,一心念佛,发菩提心。因为菩提心是上求下化之
善导大师开示说: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这段文称名正定业之文,也是在《观经四帖疏》第四卷〈散善义〉之深心释。 此文显示:不
阿弥陀佛因地的法藏菩萨,在世自在王佛的佛前,睹见二百一十亿的诸佛国土;诸佛国土虽然都是清净庄严,但是诸佛的国土,是我们凡夫众生去不了的。在《悲华经》世尊的开示: 是一千四佛所放舍者,所谓众生
【其要门者,即此《观经》定散二门是也。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回斯二行,求愿往生也。】 这就是解释要门。下面就是解释弘愿门,疏文说: 【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
为什么念佛会往生?为什么喝水会止渴?为什么吃饭会止饥?当然有道理啊。因为水有止渴的功能,因为饭菜有止饥的功能。为什么念佛会往生?因为佛号有佛救度众生的愿力使称念的人往生西方的功能。犹如光明有打
《法事赞》这二句话说得很好,很浅白。诸位!跟着我来读一遍: 三界火宅难居止 乘佛愿力往西方 第一句是说娑婆世界的痛苦,第二句是说念佛往生的道理。因为娑婆是痛苦的地方,所以厌离。因为极乐是
【又如《观经》九品云:一一品中,所告众生者,皆是若佛在世、若佛灭后,五浊凡夫,遇善知识,劝令生信,持戒、念佛、诵经、礼赞,决定往生。以佛愿力,尽得往生。】 《观念法门》这段文,善导大师说出了
【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这段《观经》的经文,诸位如果牢记在心,体会经义,你一定会安心念佛。阿弥陀佛的佛心就是大慈大悲,以无缘慈摄诸众生,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救度众生。无缘
前面我们看了摄生三愿第十八愿、第十九愿、第二十愿。第十八愿是真实,第十九愿、第二十愿是方便。那么四十八愿愿文之中,有属于真实愿,也有属于方便愿,也有通真实与方便,如无三恶趣愿。无三恶趣愿是第一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受持无量寿佛的佛名,就是依阿弥陀如来弘愿门而行。所以《观经》到了第十六观的下辈观,在下品上生与下品下生都有说到念佛,所以世尊自开散善的
韦提希夫人受到逆子阿阇世太子的苦恼,希望释迦世尊为她广说无忧愁苦恼的地方。广说就是广说十方清净的佛国。十方清净的佛国与西方佛国同样无忧愁、无苦恼,因为十方清净的国土与西方极乐世界同样是涅槃界,
一切善恶凡夫就是指十方的众生。法藏菩萨誓言以本愿名号要救度的对象是十方众生。请问诸位菩萨:你们是不是十方众生之一?是!如果你不是法藏菩萨发愿要救度的十方众生之一,你一天就是念佛十万声,发愿要求
前面二种深信是就信心而言,此正定业之文是就行而言。二种深信在讲信心,正定业之文在讲称名。在此就是显示信本愿的念佛是信行一体、信行不二、信行不离。 如果虽然有口称南无阿弥陀佛,但内心对念佛有所
【《往生论注》云: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何以言之?若非佛力,四十八愿便是徒设。今的取三愿,用证义意。接着便举第十八愿后言: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得
《法事赞》、《般舟赞》、《观经疏》、《往生礼赞》、《观念法门》,是善导大师的著作,总共五部九卷。《法事赞》是善导大师对于《阿弥陀经》简要的注解,以偈赞的方式简洁注释《阿弥陀经》的经义。四十八愿
以《观经》这部教典,除了世尊在经中一再鼓励我们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外,善导大师在疏文,也一再透过了念佛的道理,使我们看到祖论开示,生出念佛的信心,求往西方极乐世界。不只是释迦如来与善导大师,
【一者、谤法与无信、八难及非人,此等不受也。斯乃朽林顽石,不可有生润之期。此等众生,必无受化之义。除斯以外,一心信乐,求愿往生,上尽一形,下收十念,乘佛愿力,莫不皆往。此即答上何机得受义竟。】
【印光大师复永嘉某居士书云:净土法门,犹如大海,长江大河亦入,杯水滴水亦入,证齐诸佛者,尚求往生,五逆十恶者,也预末品,何得以得一心及三昧,而拒其未得者?但取法乎上,仅得其中,自己决志求生,唯
因愿文: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成就文说: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
问:圣人(出家人)之念佛与在家人之念佛,胜劣如何? 答:圣人(出家人)之念佛与世间人之念佛,功德相等,无有不同。 这第四个问答,若没有修学阿弥陀佛本愿的行者,一定很难接受法然上人这样的开示
不受人言所破之理,善导和尚已委细阐释。取意而言:纵使有佛,遍满十方世界,辉光吐舌,说言:烦恼罪恶凡夫,念佛一定往生者,此虚妄不可信也。亦不因此起一念疑心。何以故?佛皆同心引导众生,亦即阿弥陀佛
【不顾烦恼厚薄,不论罪障轻重;唯口称南无阿弥陀佛,应思决定往生。】 哇!这段文虽然非常的简短,将净土法门的中心一语道破,法然上人的开示,实在非常的精妙。因为这段文非常的短,诸位不妨牢记在心,
【又如第十九修诸功德愿云: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 第十八愿是念佛修行,第十九愿是发菩提心、修诸功德的修行,所以第十八愿的修因与第十九愿的修因不同。第十九愿临终接引愿,也是非常值得大
弥陀如来所发三心,凡夫众生如何领受呢?接受阿弥陀佛真心的对待,接受阿弥陀佛名号的救度,以接受流露出凡夫众生修因感果的事实。接受弥陀如来真心的对待,接受弥陀如来名号的救度,就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四十八愿,浓缩起来就是五愿。所以我们要简略的来探讨这五愿的大意。 请大家看讲义的第十二页,我们来看第十一愿。五愿的第一就是第十一愿,叫做必至灭度愿。因愿文法藏菩萨誓言: 【设我得佛,国中人
【因此诸佛所赞叹之名号中,具有救信者与救称念者二意。】 十方诸佛所赞叹的六字果号,具有救度两种人,第一信者,第二称念者。所以信阿弥陀佛的本愿,就是阿弥陀佛你用名号救度我,我就念佛随你救度,任
讲经是我一生的心愿,无论如何我要把阿弥陀佛的慈悲告诉大家:安心念佛,阿弥陀佛一定救你!(鼓掌) 经典讲到佛大慈大悲、牺牲奉献的公案太多了。我将来把它出版一本书,专门讲佛陀的舍身舍命故事,把原
正定业就是: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我们要怎么念佛?就是一心专念。什么时候念?行住坐卧称念、时节久近称念,也就是早上念南无阿弥陀佛,
所以信愿在以前写一篇文,叫做本愿行者应具之正知正见。这篇文就是希望能够听闻到阿弥陀佛本愿的行者,在心中建立对本愿名号正确的认知。知见非常的重要,如果知见错误,不但害了自己也害了他人。各宗各派都
【此种心,逢缘触境,会以各种不同之相状出现,如: 第一、我业障太重,不消业怎能往生?】 很多人念佛确实有这种心理,我业障那么重,若不消业,怎么可能会往生?如果这样想,就是认为说,阿弥陀佛用
信‘罪虽十恶五逆亦得往生’,是说阿弥陀佛绝对的救度,而不犯小罪,是说众生应该断恶修善。阿弥陀佛的本愿,虽然连逆恶之人念佛都加以救度,但是我们众生若断恶念佛,与阿弥陀佛的本愿相应,我们
【三回向发愿心者:一切善根悉皆回向往生极乐,决定真实心中回向,作得生想。此心深信,犹若金刚,不为一切异见、异学、别解、别行人等之所动乱破坏。】 先看到这个地方。这段文是善导大师教导我们净业行
「十方众生」者,明所被之机,竖通三世,横含十方,十界众生,一无弃物。横摄众机中,且就人道明普益者,性有利钝,位有豪贱,功之久近,行之善恶,报有男女好丑,形有老幼缁素,正像末法之世,临终平生之时
终时正意念弥陀,见佛慈光来照身, 乘此弥陀本愿力,一念之间入宝堂。 这首偈颂法语,我们若体会,一定内心非常的法喜。请大家跟着我读一遍,以加深印象。 终时正意念弥陀,见佛慈光来照身, 乘
下面请看第三十四段文: 【一声一念等之释者,信念佛之样也;念念不舍者之释者,行念佛之样也。】 这段文法然上人解释得非常简要,也解释得非常精妙。一声一念等之释,就是在说信念佛之样;念念不舍者
第一、既然阿弥陀佛要以名号救度的主要对象是六道的凡夫,那么佛是一个大慈大悲的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欲以名号救度众生,会以名号要求众生要念到没有烦恼、没有妄想、没有执着才加以救度吗?不会!如果
第十七愿是真实行。为什么第十七愿是真实行?因为第十七愿是阿弥陀佛因地法藏菩萨,要以果地名号,令十方诸佛如来宣扬六字洪名,使得十方众生能够得遇六字洪名而一心修学。我们来看第十七愿的因愿文。请大家
【下品三人,是遇恶凡夫。以恶业故,临终藉善,乘佛愿力,乃得往生。】 这段疏文与前二段疏文,都是同样的意思。善导大师对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乘佛愿力一定往生的道理开示,再三重复在说,为什么?这
又,别解别行之人不能倾动者,不因别解别行之人所言,而舍念佛、疑往生也。别解之人者,天台、法相等八宗之学匠也;别行之人者,真言、止观之一切行者也。此等乃习行圣道门也,与净土门之解行异故,名为别解
说完深心这么多道理,说一个念佛信心行者的信前信后心态转变,让大家体会一个信心的行者,对阿弥陀佛纯真无我的信仰,落实在行门,就是一生虔诚老实念佛。这个故事可以使我们明白,一个信心念佛的行者一生,
【但能上尽一形,下至十念,以佛愿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 哇!这段文,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跟我们开示,念南无阿弥陀佛,长在一生的称念,短在十声的称念,以阿弥陀佛慈悲愿力的救度,没有一个
有的人要自力念佛,希望一心念佛,念到入定见佛,这种志气了不起,你就好好自力念佛。能够念佛念到进入禅定,定中见佛,哇!这是非常难能可贵,要跟他肯定赞叹。但是能做到这样地步的人,十方众生之中,少数
【有十人念佛,虽九人以为临终不能往生,亦应思我一人决定往生。】 法然上人这段话的开示,看起来道理也非常浅白,但是我们若好好体会法然上人开示的真义,我们就会发觉,道理很深奥。为什么十个人念佛,
二者,发道心时不乘。其故者:虽同念佛,有此道心,故得往生;若无道心,则虽念佛,不得往生。以道心为先,本愿为次,如此想时,则不乘也。 发道心不乘阿弥陀佛的本愿,就是心中如此的思惟:我虽然同样与
《般舟赞》,善导大师有十段法语的开示,也是同样在显示阿弥陀佛愿力慈悲救度,念佛一定往生的道理。因为这十段文都很短,是偈颂法语,我们很容易明白善导大师开示的意思,比较深的地方,我再简要作解释。首
【言乃至者,乃至禅定而念、散乱而念,乃至智慧而念、愚痴而念,乃至平生而念、临终而念,乃至善人而念、恶人而念,乃至圣者而念、凡夫而念,乃至一生多念、剎那一念,无不往生,佛愿力故。】 这段话在解
请看第一段文。 夫!念佛往生者,不简十恶五逆;弥陀来迎者,不漏十声一声。 念佛往生极乐世界,不简十恶五逆之人,也就是说连十恶五逆之人,念佛想要往生极乐世界,也可以得到阿弥陀佛的接引,前往极
这个疑心一般的人比较没有,因为无常观比较重的人才有这种心念:我现在若死了,一定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吗?佛弟子有的人生死心确实很殷重,但是有的人的生死心就很薄弱。有无常观的人,会将每一天当作是临终
【一、自力念佛者,依我身、凭我心、励我力、信我所修种种善根之人,随念佛之心,以自力而求悟,仰凭自己之解行,将弥陀置于西方,思如何发道心,净其行,期往生,伏烦恼,断无明,积多念,求一心,待来迎,
诸佛称扬愿(第十七愿) 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成就文: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法藏菩萨睹见诸佛剎中,或有国土之佛,虽有
因为修学念佛法门的人,在中国,从唐初以来,是非常的兴盛。唐初因为有善导大师在长安的推广,所以一般市民,不论男女老幼,修学念佛法门的人非常的多。善导大师弘化的威德,非常的广泛。 在唐初,日本派
【未审定散二善,出在何文?今既教备不虚,何机得受?】 善导大师疏文的解答,第一先就定善与散善到底是什么样的机类能够信受接纳。善导大师先解释这一问,用四种无法接受佛法的人先来做前面说明,要给后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这段文也是《观经》流通分很重要的一段文。世尊为韦提希夫人讲十六观法完后,最后付嘱阿难尊者流通《观经》这部教法,是付嘱阿难持名念佛,并非
诸经摄机,各有不同,论机则有当机与不当机之别,大法则小机无法学,小法则大机不必学。世尊一生五时说法,均是随机设教,应病与药,譬如《八大人觉经》摄在家众为本,《玉耶经》摄在家女众为本,《大爱道比
念念不舍者,这有三个意思。第一个意思,念念对阿弥陀佛的救度有信心,一生不改变,所以叫不舍。我不会舍弃阿弥陀佛,改念其他佛菩萨的名号,我就一生专念南无阿弥陀佛。我不会今天念南无阿弥陀佛,明天念南
弥陀佛尊光明名号具足世出世间一切善根功能,无所不办。如果行者真的能像弥陀如来善导和尚教示的那样,愿往生而南无至心归命, 自利利他的一切都可从光明名号中获得。 就现生安康寿乐而言,弥陀佛尊光明
平生一向专称 佛护自然正念 但是,我们就怕将来临终没有正念。你放心,将来临终,你一定会有正念。我把临终正念的经文读给你听,你就能知道临终一定有正念的,只怕你不念佛,只怕你不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而
再来,善导大师为什么在《观经疏》说,发四十八愿,一一愿都是第十八愿?因为每一愿,法藏菩萨的用意,都是希望我们众生念佛。好!我们来看几愿就好。大家请看讲义的第十一页,我们先看第一愿。第一愿,无三
【仰蒙释迦发遣,指向西方;又藉弥陀悲心招唤。今信顺二尊之意,不顾水火二河,念念无遗,乘彼愿力之道,舍命以后,得生西方,与佛相见,庆喜何极也。】 这段疏文,是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所开示二河
深信因果,自然信受往生当下决定的弥陀本愿教法,为什么?佛法是心法,种因与感果是同时发生的,但受报却要待缘熟,如给孤独长者发心为世尊建造精舍,刚起心动念,其果报就显现,六欲天中同时感得长者下一世
闻非常的重要,闻善知识的开示,开发信心,信从闻生。在《广钦老和尚的行持录》,有记载这样的一段话,一位宏意法师请问广钦老和尚,在《阿弥陀经》的经文有一句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为什么你说
信与行是一体两面,不可以分开,不可以说我念佛,不信阿弥陀佛的本愿,这样不对,为什么?很简单的道理,因为佛号是阿弥陀佛发愿修行所成就的,在因地叫做本愿,在果地叫做名号,念果地上的名号,不信受因地
【问:何故舍诸行偏取念佛为往生愿?】 这问的意思就是说,法藏菩萨为何选舍六度万行,偏取念佛这一行,为他救度众生的往生本愿?往生本愿,刚才讲到因本之愿,第一愿无三恶趣愿之本愿,第二愿不更恶趣愿
【生信无疑,乘佛愿力,悉得生也。】 这段话也是出自《观经四帖疏?玄义分》,上面还有一段文说,今以一一出文显理,欲使今时善恶凡夫同沾九品,然后才说,生信无疑,乘佛愿力,悉得生也。善导大师所开示的
又,虽言一念往生,未必限于一念。弥陀本愿之意者,称念名号,若百年、若十二十年、若四五年、若一二年、若七日一日十声一声,起信心而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者,必定往生也。总而言之,上自欲念佛之始,直至临终
【善导大师《往生礼赞》释本愿云: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这是善导大师有名的本愿四十八字释,
既然这句佛号是法藏菩萨誓言要救度六凡众生为先,我们从《无量寿经》的五种译本得知,我们就知道净土的教法实在有简易、稳当、平实的特色。简易就是人人念佛,人人都可以往生,这才是简易啊!稳当就是无论平
一、绝对救度——念佛往生第十八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二、绝对接引——临终接引第十九愿: 设我得佛,
世尊在《观经》第九观跟我们开示: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有八万四千好。讲“八万四千相好”,这是就大乘而言。讲“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种随形好”,这是就小乘而言。事实上佛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佛为什么有如此的相好光明?这是“修因感果”,还是不离开“
助念乃是帮助临终者或亡者提起净念,求生西方,故应于临终者意识清醒时为之,最有效果,不必待其断气,方行助念。但若太早助念,临终者精神犹旺,尚不致垂危,则助念人力,恐怕耗用过多,不敷调遣。因此,应
晚上师父继续跟大家报告《善女人往生传》。前面我们探讨到了第七本书《修西闻见录》,《修西闻见录》这一本书摘录十六则善女人念佛往生的故事在《善女人往生传》这一本书,这十六则故事前面我们已经探讨了六
一些凡夫,为什么念佛就能往生?因为阿弥陀佛连恶人都没有舍弃,连造逆恶之罪的人都不放弃,连三途地狱众生都不放弃,阿弥陀佛是不是大慈大悲啊?讲了这么多的道理,无非是希望让大家对阿弥陀佛更深入的了解,所以念
「善导大师《法事赞》云:以佛愿力,五逆之与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看见善导大师这样的开示法语,我们不得不由衷佩服,善导大师确实非常有智慧,将五逆、十恶、谤法、阐提这样的恶人,
讲一个现代真实故事,让你来体会一个人到了临终确实是生死交关,最重要的关键时刻。如果平生的修学不得力,这时候更需要有善知识,在临终时扶持一把助一臂之力,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自然千稳万当。 不要误解净
当我们在现生有了灾难,有了危急,我们会赶紧念佛菩萨的圣号,为什么?佛菩萨会寻声救苦,我昨天回到我们广东四会来,我才知道我们这里不会地震,台湾因为地处地震带,经常发生地震,当我们在念佛共修,或者听经闻法,有
既言《法华经》为经王,念佛行者是否也可修学? 法然上人《念佛往生要义钞》云: 「虽有人言:一切经论皆释尊所说之经教也,故修行《法华》、《涅槃》等大乘经,成佛有何难事?尤其《法华经》者,三世诸佛
信愿法师 撰述演讲 (2013-05-21~27讲于皇罗寺) 弥陀名号,乃法藏菩萨不可思议愿行功德所成就,为十方每一众生之机,成就愿行功德时,法藏菩萨始成正觉。凡诸佛于因位时,修持诸行万善,福慧功德圆满,成就菩提之时,内证外用之功德,悉皆具足。是故,诸佛名号,乃众德之
可是你年纪大了,你要走了,你的老伴在旁边,跟你说:老伴!你不要去西方极乐世界啦,我们夫妻两人感情这么好,阿弥陀佛来了,你要跟阿弥陀佛,到西方极乐世界,你舍弃我一个人在人间,孤单过生活,你怎么于心何忍呢?不要
一九九九年夏天,一辆杨州双层卧铺大客车从成都出发开往荣县。车在快速行驶中并没有什么异常现象,爬上二峨山后紧接着是很长的连续下坡,由于走的是老公路,路况较差,路面许多小坑。突然乘客们发觉车身抖得很厉害,车轮急速掉进路面小坑内立即蹦出来
问:助念超度亡灵,世人每以诵经为胜,念佛为劣,是否正确?答:正确吗?不一定正确。师父十多年来助念的一千多个,我经常遇到这种情形:“师父!你帮我们诵经,不要跟我们念佛。”会说这种话的人,都是没有学佛的世俗人。
问:若亡者生前是眼瞎耳聋,死后为其助念开示,能见闻觉知吗?答:见闻觉知是神识之作用,在生时,经由眼耳鼻舌器官之传达,使眼能见,耳能听。然亦有活着时不能起用者,如天生眼瞎耳聋,或晚上入睡时。死亡之后,因神识离体,不受色身障覆囿限,故而中阴通利,更胜生前
耶律楚材是元朝时代有名的大臣,生平无书不读,学问很渊博,尤精通佛教内典,对于术数黄老等学说,也很有研究。元太祖成吉思汗在行军之前,每次都要请楚材占卜得失,预言常能应验如神,所以成吉思汗对他十分倚重信任。 有一次,元军征伐东印度,行军到铁门关地方
如果这句佛号的愿力,可以使造作五逆的人,忏悔灭罪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么我们没有造做五逆罪,好好体解阿弥陀佛名号的意义,好好的修行而念佛,是不是更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对不对?当然!没有善根的人,
底下向大家报告第五则故事。 这一则故事也很短,《净土圣贤录续编》的善女人念佛修行有的故事很短有的故事比较长。《往生集》几乎每一则故事都很短。 底下第五则故事,这位善女人是陆氏,太仓人。太仓
底下第四本书是《净土圣贤录续编》。这是《善女人往生传》所收录的八本书的第四本。《净土圣贤录续编》这本书收录了三十一则故事在《善女人往生传》。 《净土圣贤录》是彭希涑所编辑的,《净土圣贤录续编
卢于氏老太太,家住丰原市三村里合作新村,原籍南京市,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 六月举家搬到台湾。40年间,同她的丈夫卢维鸿老先生一起到公卖局丰原烟厂服务(现均已退休十多年)。二老都笃信佛教,修净
讲几则恶人念佛,甚至三途念佛往生的公案,让大家来体悟。说理举事,以道理来理解对阿弥陀佛的真实信仰,心中建立真实信心;以事例来左证佛经、祖师所开示的法语。 《三宝感应要略录》记载一则公案。 张元寿
如果你还很担心,现在信愿来引用印光大师在《文钞》里开示的几段文。这本书是《印光大师净土开示》,我在台湾出版的。里面有八十四个问答,通通是印光大师所开示的。印光大师对净土的开示,有许多确实讲得非常的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