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经论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忏悔品第五

  “尔时世尊说是颂已,于众会中有无量百千众生曾误闻法,谬生、空解,拨无因果,断灭善根,往诸恶趣。闻说此经,还得正见,即从座起,顶礼佛足,于世尊前,深生惭愧。至诚忏悔,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德世尊,我等本在声闻乘中,曾种善根,未能成熟声闻乘器,后复遇闻独觉乘法,迷惑不了,便生空见,拨无因果。由是因缘,造身语意无量罪业,往诸恶趣,我等今者于世尊前,闻说此经,还得正见,深心惭愧,发露忏悔,不敢覆藏,愿悉除灭。从今已往永不复作,防护当来所有罪障。唯愿世尊哀愍摄受,令我等罪皆悉销灭,于当来世永不更造。唯愿世尊哀愍济拔我等当来恶趣苦报,我等今者还愿受行先所修集声闻乘行,唯愿世尊哀愍教授。”

  佛一说法,就去除了与会大众的痛处。佛为什么说这些法?这是对机说法的。因为在大集会里有些人谬生空解,过去就犯了这个错误。“拨无因果,断灭善根”了,所以往诸恶趣,堕到三恶道。现在“闻说此经”,听到佛说《大集十轮经》,“还得正见”,又恢复他的正见了。即从座起顶礼佛足,于世尊前,深生惭愧、忏悔。

  这是第五品,“忏悔品”。我们读这段经文的时候,想想自己有没有犯这个错误?有的话,你就随喜忏悔一下;没有,你可以不要随喜。不过,大家一定会犯错的,或多或少而已,这都是忏悔的。他们顶礼佛足,就忏悔了。

  “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恭敬“大德世尊”,“我等本在声闻乘中,曾种善根”,修过道,但是没有成熟声闻乘的根器,没有证道,没有成果。“后复遇独觉乘法”,就迷惑了,生了空见。一生了空见,就“拨无因果”,不信善恶的果报。由于这个因缘,造了“身语意无量罪业”,做了很多的错事。做了错,就堕到恶趣。我们现在在世尊前,“闻说此经”,才恢复了正见。“深心惭愧”,就是感觉过去做的不对,现在向世尊发露忏悔。“不敢覆藏”,请求世尊证明,“愿悉除灭”我这个罪。在世尊前忏悔完了,就除灭掉了。“从今以往永不复作”,再不做这个罪了,再不堕恶见了。“防护当来所有罪障”,我忏悔完了,将来这个罪障再来了,我就认识他了,不会再堕落了。

  “唯愿世尊哀愍摄受,令我等罪皆悉销灭”,现在我们向佛忏完了,这是佛加持我们,令我们消灭这个罪之后,“于当来世永不更造”,再不造这个罪。“唯愿世尊哀愍济拔我等当来恶趣苦报”,如果我不忏悔,将来一定受这个果报。“今者还愿受行先所修集声闻乘行”,他就是声闻乘的根器。他说,现在不羡慕独觉乘了,还要修行声闻法。“唯愿世尊哀愍教授”,请佛再给我们说一说声闻法。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汝等乃能如是惭愧发露忏悔。于我法中,有二种人名无所犯,一者禀性专精,本来不犯。二者犯已惭愧,发露忏悔。此二种人,于我法中,名为勇健得清净者。于是世尊随其所乐,方便为说四圣谛法,于彼众中,有得下品忍者,有得中品忍者,有得上品忍者,有得世间第一法者,有得预流果者,有得一来果者,有得不还果者。于中复有八万四千苾刍,诸漏永尽,心得解脱,意善清净,成阿罗汉欢喜礼佛,还复本座。”

  佛就告诫说:“善哉善哉”,很好。“汝等乃能如是惭愧发露忏悔”,照你们这样的惭愧发露,你们要认识到在佛法之中,“有二种人名无所犯”,也就是清净的。“一者禀性专精”,他的性情守戒守的很好,专精持戒,本来就不犯。“二者犯已惭愧”,犯了戒,生起惭愧心,“发露忏悔”,也就清净了。这“种人于我法中名为勇健得清净者”,一切罪恶都忏清净了。

  “于是世尊随其所乐”,他的心在乐什么?“方便为说四圣谛法”,四圣谛法就是苦集灭道、两重因果,集就是世间的因,苦就是世间的果;道就是出世间的因,灭就是出世间的果。出世间的因,出世间的果,修道就可以出离了。经佛这么一说,于此会中“有得下品忍者,有得中品忍者,有得上品忍者,有得世间第一法者”,这个叫“暖、顶、忍、世第一”四位,就证了初果,修行得了暖气。刚修行的时候,一点暖气都没有,也就是入门入不了。能够进入,或者定也好,或者读诵大乘也好,或者有种欣乐感,这就是“下忍”。

  “中忍”,又进了一步。“顶”,可以说是能够接受了。完了,到了“世第一”位,在世间法,这是顶点。完了,就是出世间了,出世间就证初果。证初果就是出世间法。

  这是属于小乘的一切位子。“有得预流果者”,进一步成了这,预流果就是初果,预圣人之流,小乘的预流,大乘的信位就入预流。有得一来果者,一来果就是二乘,前面是须陀洹,这是斯陀含;有得不还果者,是阿那含,就是三果。

  “于中复有八万四千苾刍”,前面没有说数字,是指很多的意思。在这个大众当中,还有八万四千出家人,披赤袈裟的,“诸漏永尽”,再不受三界的轮回,就证得阿罗汉果。“诸漏永尽,心得解脱”,见思惑一断,心得解脱了。“意善清净,成阿罗汉,欢喜礼佛,还复本座”,这些众生都很欢喜,因为他们脱离苦海,忏悔了,也清净了。

  读大乘经典,就超过“暖、顶、忍、世第一”,超过声闻乘。但是断惑不如声闻乘,新发意菩萨一发菩提心,就超过他们。虽然是在凡夫位,但是可以做菩萨的事,无论弘法、修道、利益众生,观想的时候,出发点不是为了自己,一切都是为了他人,做错了,问题也不大。若是为了自己,虽然你做的很对,很美满,可是夹杂着名利,问题就很大,你并没有得到好处。

  “时众会中复有五十七百千那庾多众生,曾误闻法,谬生空解,拨无因果,断灭善根,往诸恶趣。闻说此经,还得正见,即从座起,顶礼佛足,于世尊前,深生惭愧,至诚忏悔,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德世尊,我等本在独觉乘中曾种善根,未能成熟独觉乘器,后复遇闻说大乘法,虽生爱乐,而不能解,愚冥疑惑,便生空见,拨无因果。由是因缘,造身语意无量罪业,乘此业缘,于无量劫堕诸恶趣,受种种苦,楚毒难忍。我等今者于世尊前,闻说此经,还得正见,深心惭愧,发露忏悔,不敢覆藏,愿悉除灭。从今已往永不复作,防护当来所有罪障。唯愿世尊哀愍摄受,令我等罪皆悉销灭,于当来世永不更造。唯愿世尊哀愍济拔我等当来恶趣苦报,我等今者还愿受行先所修集独觉乘行,惟愿世尊哀愍教授。”

  这一品是属于〈忏悔品〉。当时参加法会那么多的大众,在这个大集当中,来集会的份子很复杂,有无量无边的众生。前面开始讲的时候,就是闻法了,可是不恭敬三宝,乃至于闻法生了误解的,这个误解都是指空性说的,恶趣空。有的人闻到《金刚经》,听讲《金刚经》,讲一切都是空的,他就什么也不学了,就去造恶业了。善业空了,可是恶业不空,就造了很多的罪。在这会中,前面讲的是声闻乘,这里讲的是独觉乘。

  在这集会里有好多众生?有五十七百千那庾多,就是有五十七百千的十兆数众生。他们同时起来闻法,向佛请求忏悔。由于过去误闻法,误闻法并不是指说法错了,而是他理解错了;其实也不是他理解错了,而是他过去没有那么多的善根,承受不了,生起一种错误的空见,这种空见很难破除的。如果是生起有见,这种罪业好断;生起空见,这种罪业就不好断。因为生起有见的时候,他还是相信因果,执着因果;不过,两者都是不对的。佛经上也讲,有很多罪业是不通忏悔的。我们前生做了因,今生一定要报。有些错误的说法,认为这是不通忏悔的,这个罪永远带着,一定会下地狱,这是错误的有见。

  上面是说有两种人,一种是禀性专精的,他根本不犯;一种是犯了他惭愧,惭愧忏悔了,也是勇猛的,也是勇健的。我说这两种人都是清净的。

  误闻法,坚持不肯忏悔,没有惭愧。现在很多学佛法的人,你跟他说,你走的那条道路是不对的,你可以拿佛所说的圣教量,圣人教导我们的,对比一下,你就知道是不是对的。但他不肯改正,认为自己是对的,他执着某一点说,这是某某经上说的,不会错,经上说的一切诸法皆空,《金刚经》就是这样讲的。但那个空义是什么义?他并没有领会到,也就是闻法生起误解,对空的理解错误了。

  举《金刚经》为例子,教导二乘人所住的涅槃,所证得的空理,不是究竟的;那个空义也是从他修因契果得来的,不是没有因果的。特别是在中国的禅宗,有人学了就误解了,他把参禅的明心见性,错解成是什么都不用学,乃至于不相信因果,只要明心见性就好了。见不到性,怎么办呢?你造的罪一样要受报的。这些人是闻法之后,能够纠正他们的错误。过去,因为闻了这个法,把空理解错了。

  “拨无因果”,断灭善根,就做恶吧!做恶了,自然是就受恶报。现在我们在这个法会当中,听到佛说《大集十轮经》,现在明白了,就恢复正见。

  以前有正见了,后来经由恶友的引导,或者误信别人的话,才失掉正见。这些人有多少呢?有五十七百千十兆那么多人,从座而起,向佛顶礼,在世尊前深生惭愧,至诚忏悔。

  忏悔什么?我们过去是修独觉乘法的,种有善根的;但是未能成道,未能成熟独觉乘的法器,也就是没有证得独觉乘的觉悟。后来听到大乘法,就生起欢喜信乐,求大乘,但是不能解。大乘的义理,没有理解透,愚冥疑惑。愚冥就是没有智能,在黑暗当中,疑惑本身就好似在黑暗当中。现在我们有很多的怀疑,学法的最大障碍,就是疑,信不进去。学什么都得要有信,有信才能够产生解,解就是理解,就是学,你要修哪一法,先把这个法弄清楚,修持的次第,怎么样用功,怎么样观想。

  你懂了修行次第,就不会走错路。像我们要到某一个地方,你必须熟悉朋友家的道路,不熟,人家在南方,你却开车往北方去,这样永远也走不到,越走越远。你必须熟悉那个法所说的涵义是什么?要是误解了,大乘的空不是恶趣空,它是智能,像你学《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色受想行识都不存在,也没有什么是善,也没有什么是恶。你要是行恶,就违背法性了,空,你永远也达不到。要是行善,渐渐渐渐的对善也不执着,你就入得那个空义。没有理解得到这个,叫拨无因果。

  由于这个拨无因果的因缘,他的身语意十恶业造的很多,造无量罪。乘着这个造业的缘,无量劫来堕在恶趣,就堕入三恶道。恶趣是指三恶道,受了很大的苦处。那种苦处很难忍受,苦毒就是所受的刑罚。现在我们听到佛这么样说,我们恢复我们的知见,觉悟到是我们以前不对,忏悔发露我们所做的罪恶,不敢再覆藏下去。

  愿世尊加持我们,都除灭掉,以后就不再这么做,永不复造;使未来的罪障得到防护,再不会犯了。以前做过的,唯愿世尊哀愍济拔,救护我们。救度我们不再受恶趣的苦报。济拔我们未来恶趣的苦报,现在我们还发愿“受行先所修集独觉乘行”,学习因缘法。“惟愿世尊哀愍教授”,现在我们都忘了因缘法,还得请佛重新教诫我们。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汝等乃能如是惭愧发露忏悔,于我法中,有二种人名无所犯,一者禀性专精,本来不犯。二者犯已惭愧,发露忏悔。此二种人,于我法中,名为勇健得清净者。于是世尊随其所乐,方便为说诸缘起法,令彼一切修缘觉乘渐次圆满,皆悉证得幢相缘定,于独觉乘得不退转,欢喜礼佛还复本座。”

  “世尊告日,善哉!善哉!”你们说的很好,有忏悔心就很好。“汝等乃能如是惭愧发露忏悔”,惭愧自己所做的事情,忏悔就是改过,把以前做的改了。悔,以后再不要这样做了。

  “于我法中有二种人名无所犯,一者禀性专精,本来不犯,二者犯已惭愧,发露忏悔。”在这“二种人于我法中,名为勇健得清净者”,忏悔完了,还是清净的。

  他请求世尊给他们说因缘法。这一段经文,没有详细说,只是略说的。世尊就“随其所乐”,根据他所信乐的,方便给他说诸缘法。独觉乘跟缘觉乘,有佛在世的时候,就叫缘觉,无佛在世的时候,就叫独觉,独自的观照一切事物生住变化。为什么这朵花会开?研究它的缘,要是讲十二因缘,就是无明缘行、行缘名色,他所说的缘起法,是初步的缘起法,而大乘的性空缘起,那是大乘的缘起。那个缘起,他要是理解错了,就变成了断灭空,拨无因果,因为不知道大乘是从渐次而来的,因此佛说缘起法,令他修缘觉乘。“渐次圆满”,才能够证道。“皆悉证得幢相缘定”,于缘起中修定,于独觉乘,他就不退转,“欢喜礼佛还复本座”。

  “时众会中复有八十百千那庾多众生,曾于过去诸佛法中,毁谤佛教,下至一颂。由是因缘,堕诸恶趣,受众苦报,初复人身,生便喑痖,常愚舌吣,口不能言。闻说此经,还得正见,即从座起,顶礼佛足,于世尊前深生惭愧,至诚忏悔宿世恶业,合掌恭敬,瞻仰世尊,佛神力故,皆悉能语。”

  这个比前面的罪恶要大一些,“毁谤乃至于一颂”,或着毁谤得很少,由于这个毁谤的因缘,“堕诸恶趣,受众苦报”。虽然苦报受尽了,也得了人身,生来的时候不能说话,“常患舌吣”,舌头说不出话,音发不出来,口也不能言。这类人也参加这个法会,闻说此经还得正见,恢复他以前的正知正见。“即从座起,顶礼佛足,于世尊前深生惭愧,至诚忏悔宿世恶业”,他的宿世是什么恶业呢?

  “尔时世尊知而故问:汝等宿世作何恶业,今处众中口不能语?彼诸人众,俱时白佛,于中一类作如是言:大德世尊,我等往昔于毗钵尸如来法中,或言毁谤大乘正法,或言毁谤独觉乘法,或言毁谤声闻乘法,下至一颂。我等由是恶业障故,九十一劫流转生死,常处地狱傍生饿鬼,喑痖无舌,都不能言,受诸苦毒,痛切难忍。始于今世得复人身,而犹瘖痖,常患舌吣,蒙佛神力,方始能言,复能忆念自过去世所有因缘诸恶业障。”

  佛看见这些忏悔顶礼的人,知道他们过去所做的业,佛要他们自己说,明知而故问。他问:你们过去世做了什么恶业?所以在大众中,口不能言。“彼诸人众,俱时白佛,于中一类作如是言”,并不是全体,而是引少数人的话说。“大德世尊,我等往昔于毗钵尸如来法中,或言毁谤大乘正法”,毗钵尸佛就是拜忏五十三佛中的毗婆尸佛。

  在毗钵尸佛的时候,我们谤了大乘正法,“或言毁谤独觉乘法”,“或言毁谤声闻乘法”了,下至毁谤一颂,虽然毁谤的是很少,罪恶还是很大。我们由那个罪业,毁谤大乘经典,独觉乘经典,三乘经典,也就是毁谤三乘的经典,毁谤法宝。经过九十一劫流转生死,从毗钵尸佛的时候就堕了地狱。

  在地狱出来或者变了畜生,或者变了饿鬼。因为他谤毁法,所以不能说话。但是他忏悔了,因为佛加持力,他又能说了。这表示罪业已经清净一部份了;今天能到这个法会当中,再蒙佛的神力加持,才能说话,能够得到宿命通。能忆念就必须得到宿命通,不然怎么知道呢?其实他能参加那个法会,就比我们业障还轻,我们都没能参加,要是我们遇见佛,或许能够开悟。也许这些是大权示现,在这个会上示现给别人看的。

  所以佛说一部经典,都有好多的因缘。有的人他虽然没有这个罪过,他却示现犯这个罪过,这是给这个法会其它的众生做警示。

  “复有一类作如是言:大德世尊,我等往昔于尸弃如来法中,或言毁谤大乘正法,各随本缘,如前广说。复有一类作如是言:大德世尊,我等往昔于毗摄浮如来法中,或言毁谤大乘正法,各随本缘,如前广说。复有一类作如是言:大德世尊,我等往昔于羯洛迦孙驮如来法中,或言毁谤大乘正法,各随本缘,如前广说。复有一类作如是言:大德世尊,我等往昔于羯诺迦牟尼如来法中,或言毁谤大乘正法,各随本缘,如前广说。”

  这一类说完了,复有一类,又作另一种忏悔的表白。“大德世尊,我等往昔于尸弃如来法中”,毗婆尸佛之后,就是尸弃佛。这尊佛也是庄严劫最后的四尊佛。“复有一类作是言:大德世尊,我等往昔于毗摄浮如来”,或言毁谤大乘正法,“各随本缘,如前广说。”

  “复有一类作如是言:大德世尊,我等往昔于羯洛迦孙驮如来法中”,这就是拘留孙佛,或者是在如来法中毁谤了大乘正法,“各随本缘,如前广说”,忏悔所说的话,都是相同的语言,所以佛在说法中就把他略去了。“复有一类作如是言:大德世尊,我等往昔于羯诺迦牟尼如来法中”,也就是拘那含牟尼佛,或者“或言毁谤大乘正法”,那么“各随本缘,如前广说”。

  “复有一类作如是言:大德世尊,我等往昔于迦叶波如来法中,或言毁谤大乘正法,或言毁谤独觉乘法,或言毁谤声闻乘法,下至一颂。”

  拘留孙佛、迦叶佛、拘那含牟尼佛,加上释迦牟尼佛这四尊佛,就是人贤劫的千佛。为什么我们一称就称七佛,因为这七佛是一个一个一个接着,迦叶佛过后,就是释迦如来;释迦牟尼佛过后,是弥勒菩萨。迦叶佛以前,就是拘那含牟尼,佛拘那含牟尼佛以前,就是拘留孙佛。在佛跟佛之间的距离,有长有短,要看众生的因缘。在释迦牟尼佛跟弥勒佛之间相距五十六亿万年,在我们的感觉是很长的,在梵天来看是很短的。

  人间的五百年,四王天的一昼夜;四王天的五百年,忉利天的一昼夜;忉利天的一千年,是夜摩天的一昼夜。往上数,等你数到大梵天的时候,人间就有多少万年,一加就十倍。我们看见时间很长,但天人看见很短,而且释迦牟尼佛并不是只有一尊释迦牟尼佛。

  在道宣律师传上记载,道宣律师得到天人进供,那天人每天给道宣法师送供,道宣法师就问天人说:“现在释迦牟尼佛入灭了,他到那儿去?”天人就回问:“你是问哪一尊释迦牟尼佛?”从天人这个问号当中,就知道有很多释迦牟尼佛。他反问道宣律师:“哪尊释迦牟尼佛?”“我问的就是这尊释迦牟尼佛。”他说:“这尊释迦牟尼佛没有入灭,还在这个世间说法,只是你们看不见。”从这个问答当中就可以知道,这只是我们的业障而已。佛都如是的,因为现在是释迦牟尼佛,所以他就没有再说释迦牟尼佛,这都是在六佛前面所造的罪恶。向哪尊释迦牟尼佛忏悔?

  或者说我在独觉乘毁谤了声闻法,或者在声闻乘毁谤独觉法;或者大乘当中毁谤了独觉声闻乘法,互相的忏悔。这个看个人所谤毁的是什么,一类一类的不同。毁谤的言辞就不一定了。或者是小乘法,连声闻缘觉一起说的。或者是苦集灭道,说那个是修人天乘的,我是菩萨,我没有什么苦,苦集灭道,在他来看,法也是如梦泡影,就拨无因果,就这样的毁谤他。

  佛有时候也对大乘根器,说小乘法,他是对那类机。佛不是毁谤的,那是蕴含着小乘,他不谤缘觉乘,只是你说的那个不究竟,《法华经》就是这样说。佛有时候说二乘人,焦芽败种。他说的是对的,“焦芽”是指没有菩提芽,没有菩提种子,他不能够成佛。他要是发了菩提心,照样成佛,就是这个涵义。

  “我等由是恶业障故,从尔以来流转生死,常处地狱傍生饿鬼,瘖痖无舌,都不能言,受诸苦毒,痛切难忍。始于今世得复人身,而犹瘖痖,常患舌吣,蒙佛神力,方始能言。”

  所以毁谤三乘法,从毁谤的时候开始,就在生死流转中,不是堕到地狱,就是傍生,就是饿鬼,一直喑痖无舌,不能语言。这一类是专指不能言的,或者有的道友看人这么多,很少看见哑巴,以为没有那么多,那是我们没有处到那一类当中。你到牛里头,去到羊里头,还有蚂蚁,蚂蚁都是哑巴,没有办法沟通。

  “复能忆念自过去世所有因缘诸恶业障,我等今者于世尊前闻说此经,获得正见,深心惭愧,发露忏悔,不敢覆藏,愿悉除灭。从今以往,永不复作,防护当来所有罪障,唯愿世尊哀愍摄受,令我等罪皆悉销灭,于当来世永不更造,唯愿世尊哀愍济拔我等当来恶趣苦报,唯愿世尊哀愍我等为说正法。”

  复能忆念自己过去世所造的因缘,“诸恶业障”,“我等今者于世尊前,闻说此经”,才获得正确知见,心里非常惭愧,“发露忏悔,不敢覆藏”,“愿悉除灭,从今以往,永不复作”。以后我们再不敢这么做了。用来防护当来的所有罪状,这跟前面都一样的。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汝等乃能如是惭愧发露忏悔,于我法中,有二种人名无所犯,一者禀性专精,本来不犯。二者犯已惭愧,发露忏悔。此二种人,于我法中,名为勇健得清净者。于是世尊随其所乐,方便为说种种正法,各随所宜,皆得利益,欢喜礼佛,还复本座。”

  对机说法,这是三乘人向佛忏悔,加在一起就很多了。佛能够一批一批的给他们说?像这么多数字,要说《大集十轮经》,恐怕四十九年也说不完。“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大乘人听得佛说的是大乘法,声闻乘听到佛说的声闻法,独觉乘听到佛说的独觉乘法,“随类各得解”,是这个道理。

  现在有一种情形是可以证实这种境界的。像在国际间的会议上,他们会接上种种的播音在里头播,你是中国人,跟你说国语,你说台湾语,他跟你说台湾语,英语说英语。这世界的一百七八十个国家,你说哪一国语言,在开会的时候,都会播出来。这跟佛一音随类各得解,他自己就听到佛是给他说,其实佛是普遍的说,这种神通,叫语言三昧,叫语言陀罗尼,这种是报得的。

  有的人他当小孩的时候,就能够学八国的语言。我遇过一个小孩,十岁不到,八国话都会说,这是报得的通。有些人生来就知道过去,知道好多生,不只是一生;偶尔的知道一生,不怎么稀奇。他可以知道好多生,但是他不敢说,说了要受天谴的,因为神鬼要制止他,怕他妖言惑众,你说了没有人相信,大家都没有这种能力,那就奇怪!经上说不可说不可说,这个事情不能说,说了可就麻烦了,就要给自己找麻烦,懂得这个意思就行了。

  “时众会中,复有无量百千声闻,及无量百千那庾多菩萨,闻说此经,忆昔所造诸恶业障,即从座起,顶礼佛足,于世尊前,深生惭愧,至诚忏悔,合掌恭敬,皆白佛言:大德世尊,我等忆昔曾于无量诸佛法中,或有说言,我等于彼诸佛弟子,或是法器,或非法器,多行忿恨,呵骂毁辱,讥刺轻诮,种种诽谤,隐善扬恶。”

  有的道友说:“错了,应该隐恶扬善!”我说:“一般人说错的,就是不说对的。”他忏悔他的罪,对别人的好事不说,把人家的好事隐起来了,尽说别人的恶处。

  我们对于佛事,对佛弟子,有的是法器,有的是非法器,就是破戒了,我们对他们生起一种忿恨心,憎恨心,乃至呵骂他们,毁辱他们,讥视他们,轻蔑他们。轻诮就是轻蔑他们,说俏皮话,种种的毁谤,不说他们的好事,把他们所行的道德事隐起来,专门说他们的缺点。

  就像前面所讲的比丘过,有些人从来看不见自己的过失,他的眼睛睁的很大,专门注意那个人有什么样的缺点,这个人又怎么样,还略略记载一下子。特别是在机关混久了,知道别人的隐私,他就写一点心得,他那个小本子里记载好多人的隐私,就拿来讹诈。他说:“你做了好多坏事,我们俩人要沟通一下。你或者给我行点贿,我就不说了,不然我给你登报。”别人怕泄漏,泄漏就做不得人,给他点钱。但是他会没完没了,等他的钱花完了,或者赌输了,又来找你了。你干脆最初就忏悔,根本不要给他,不要听他说。这叫敲诈,这类人很多。

  过去的社会,有一种人叫刀笔邪生,一个字一点,他能送你的命,就是这一点也能把你救活。你花好多钱,就买他这一点。我那天跟道友吃饭,我说,“国忧民愁王不出头谁为主”,就是一点,就在那王字上点一点,就叫主。但是他这个词句辞意作的不错,下一点,“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冰”,就这一点。

  还有一个刀笔邪生的例子。有一户人家,家里几代就这么一个孩子,这个孩子被土匪攀上了。土匪就把他拉去,跟他们一同抢,这个孩子呆呆的,他自己也承认抢劫,其实他没有抢,但是这些土匪,是从大门进去抢东西的。

  这孩子的家里头有钱,就买通一位刀笔邪生:“你要是能把我儿子救活,我就给你多少钱!”他就把状纸拿回去研究,研究了好几天,他也开了悟。他说:“我只要一点就行!”就把那“从大门而入”,在“大”字上加一点,就是“从犬门而入”,就是扒窃,一般处理得很轻,几年就放了。大门而入,抢劫罪就重了,或者是死罪,或者无期徒刑。

  我那天想起这个故事,想起那副对子,也就是一点的关系。我们好多的关系就是一点,就是一个迷,一个悟,一个隐恶扬善。隐善扬恶就这一点,就这么一个顚倒,这都是罪恶。我们要知道这种道理,不要说错一句话,一句话你可要受无量劫的痛苦。人家正在那里修声闻法的,修的已经快要修成了,你说:“你学这个佛法,小乘法,你学他干什么。我这儿有大乘的法,我的是密宗,瑜伽密,你受了灌顶,就成佛了。”他就去受了灌顶,完了,声闻法成就不到。反而把那给丢掉了。他说:“我受了灌顶,我什么都不怕了。”什么坏事都做,那又堕了无间地狱,恶友跟善友,你要分别清楚。还有恶事跟善事,他教导你的时候,虽然按照次第教你,虽然慢一点,可是危险性少。另一种虽然快了,这个危险性很多。

  “我等由此恶业障故,经无量劫堕诸恶趣,受诸重苦,楚毒难忍,后得值遇无量诸佛,皆曾亲近承事供养。又得值遇无量菩萨摩诃萨众,亦皆亲近承事供养,于一一佛一一菩萨摩诃萨前,皆深惭愧发露忏悔诸恶业障,于一一佛一一菩萨摩诃萨所,皆得听受无量法门,精勤护持,修学无量难行苦行,由彼业障有余未尽,令我等辈未能证得安乐涅槃,未能证得三摩地门殊胜功德。我等今者于世尊前,闻说此经,复深惭愧,发露忏悔,不敢覆藏,愿悉除灭,从今以往永不复作,防护当来所有罪障,唯愿世尊哀愍摄受,令我等罪皆悉除灭,于当来世永不更造。唯愿世尊,哀愍济拔,我等当来恶趣苦报,我等今者承佛威力,愿随所乐,速能证得安乐涅槃,或能证得三摩地门殊胜功德。”

  无量劫,不是一天两天,无量劫好多万万年,很不容易算的。

  经过这样的无量劫,劫不是说年限,是指经过无量。多少罪业免了,就算消除了。这样的堕在恶趣里头,受尽苦难,是难以忍受的。在这个无量劫的罪过,受完了,又“值遇无量诸佛”。这些声闻菩萨,我们都亲近承事供养过。完了,还遇到这些善友,无量的菩萨摩诃萨就是大菩萨,亦皆“亲近承事供养,于一一佛一一菩萨摩诃萨前,皆深惭愧发露忏悔诸恶业障。”这个罪,我们忏的次数太多了,因为我们那时候做错事情,经过两个无量劫,一个无量劫的罪过,一个无量劫的忏悔,也就是在佛菩萨的面前,我们都发露忏悔过。

  “于一一佛一一菩萨摩诃萨所,皆得听受无量法门”,重新又学了无量正法。“精勤护持”,精进护持这个法。“修学无量难行苦行”,修行的法门很多,很难做得到的事情,我们也都做了。但是这个业障,还没有完全消除。你造业的时候很容易,随便说几句话,就造无量的业,要想忏掉这个罪,很难。好像白纸,你把墨泼到白纸上,想把白纸恢复为洁白的,很难。怎么办?换一张纸就是了,原来这张纸没有办法了。我们怎么办呢?要使你这个妄心顿歇,歇即菩提。换个心,换什么心呢?换你的真如心,幻化的空身,没有实体的,幻化空身即法身,要是证得法身了,你有什么罪业都清净了。

  这是大乘究竟了义,我们经常说定业不可转,也就是我上面所说的。我们受到误导,你的罪忏悔不了,非下地狱不可,你等着下地狱。不可转,我们还学佛干什么?学完了,还是转不动,学了还要下地狱,不学也下地狱,何必还要学佛?

  这是断别人的善根,不好的。有的人说,你犯了罪,是不通忏悔的。那是在你没有犯罪之前吓你的。等你犯了之后,又许你悔过。定业不可转,三昧加持力,说修定修空观,也能观空,你的罪业都忏清净了。“罪性本空唯心造,心若亡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但是这个忏悔很不容易,要悟得空性,证得空理。罪业清了,他还要起修,不修行,成佛是达不到的。

  成就法身佛,法身理体,我们都具足。法身清净了,你没有方便善巧,怎么利益众生?没有利益众生,没有功德相,连化身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都没有了,像报身佛的圆满报身,那个功德不可思议。所以还得修行。现在我们这个罪,还没有完。为什么?因为没有证得究竟涅槃。“安乐涅槃”,就是究竟涅槃,不生不灭的。

  “未能证得三摩地门殊胜功德”,住三摩地,住这个殊胜三昧,因为没有证得这部经的楞伽三昧,前面讲百八三昧,证得那个三摩地,就好了。现在我们“于世尊前,闻说此经,复深惭愧,发露忏悔,不敢覆藏,愿悉除灭”,把没有忏干净的障,也忏干净。从今以往,永不复作。

  “防护当来所有罪障,唯愿世尊哀愍摄受,令我等罪皆悉除灭,于当来世永不更造,唯愿世尊,哀愍济拔,我等当来恶趣苦报。”这是给众生做样本的,他们都承事了,那么一一佛一一菩萨摩诃萨,还要下地狱吗?不可能的。

  他们知道这是大权示现,作样本,也许他说他过去的历史,释迦牟尼佛当众生的时候,也做了很多的错事,在《贤愚因缘经》,佛有时候也很愚痴,等愚痴去除了,有了智能,他成佛了,就不愚痴了,佛佛都如是。佛是从众生中来的,都如是。你只要修,惭愧了,惭愧就是你的功力增长,不骄傲自满。

  “复有说言:我等于彼诸佛弟子,或是法器,或非法器,以粗恶言,期剋迫胁。我等由此恶业障故,经无量劫堕诸恶趣,应知如前次第广说。复有说言:我等于彼诸佛弟子,或是法器,或非法器,打棒伤害。我等由此恶业障故,经无量劫,堕诸恶趣,应知如前次第广说。复有说言:我等于彼诸佛弟子,或是法器,或非法器,侵夺衣钵。我等由此恶业障故,经无量劫堕诸恶趣,应知如前次第广说。”

  我们由于这个恶业障的缘故,“经无量劫堕诸恶趣,应知如前次第广说。”这又是一类的忏悔。对于法器的,也就是持戒的清净比丘,非法器的,就是不持戒的破比丘。我们对他说粗恶话,骂他、侮辱他,还迫胁他们,压迫他们。迫胁的事有很多,甚至刹帝利旃荼罗王,关你监狱,十年十五年才放你,这叫定期迫胁。由于我造了这个恶业障,经无量劫堕在恶趣,就跟前面所说一样。

  “复有说言”,又有一类忏悔,“我等于彼诸佛弟子,或是法器,或非法器,打棒伤害。”这就是个别的,我没有骂过他,也没有说过他,但是我打过他,各类的情况不同。我等由这个“恶业障故”,“经无量劫堕诸恶趣,应知如前次第广说。”这都是重复的。

  像拜忏的时候,大家要熟悉那个忏本,依忏文修观,就把这些全都包括了,超过《大集十轮经》,那是包括一切经论的,大小乘都有。里面有几句话“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这个就包括了无量劫,所有造的恶业,一切我今皆忏悔,那都有了。

  还有我们发愿,跟这个对照的,我们发愿就是要成佛。“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三涂苦就是饿鬼、畜生、地狱。四重恩,报佛恩、报众生恩,还有报这个国家、土地的恩,都要报。但是以报众生为主,报那些诸佛菩萨教导我们的恩,报众生恩,还有报父母恩。有的是报七重恩,我们这里说的是四重恩,这个忏悔都包括在里头。这是他个别忏的,有的是骂的,出恶言的,粗恶语的。有的人说,我并没有出恶语,只是打伤他们的;有的说,不管他是法器非是法器,我就是侵夺他的衣钵。我们由那个恶业故,经无量劫,堕诸恶趣。

  “复有说言:我等于彼诸佛弟子,或是法器,或非法器,侵夺种种资生众具,绝其饮食。我等由此恶业障故,经无量劫,堕诸恶趣,应知如前,次第广说。复有说言:我等于彼无量诸佛出家弟子,或是法器,或非法器,退令还俗,脱其袈裟,课税役使。我等由此恶业障故,经无量劫堕诸恶趣,应知如前次第广说。复有说言:我等于彼无量诸佛出家弟子,或是法器,或非法器,或有罪犯,或无罪犯,枷锁系缚,禁闭牢狱。我等由此恶业障故,经无量劫堕诸恶趣,应知如前次第广说。复有说言:我等于彼无量诸佛出家弟子,或是法器,或非法器,起轻慢心,种种触恼,令不安乐。”

  “复有说言:我等于彼无量诸佛出家弟子”,各人忏悔说的言词不一样,事情都是一样的,稍微更改几句话。“或是法器,或非法器,退令还俗”,这类弟子过去一定是有权有势的,这种忏悔的,他如果不是国王,怎么有权力迫人家还俗呢?“退令还俗,脱其袈裟”,乃至课他们捐税,和尚是不上税的,他没有收入,不用上税。

  凡是课和尚税的,课庙税的,或者驱使他作劳役的,将来要堕地狱的。你跟课税的官吏说:“好,你们收和尚税,这要堕地狱的。”这是佛在《大集十轮经》说的,这叫迫害。但是对于破戒比丘可以有两种说法,他赚钱,打工当然是要收税,他做生意开铺面,当然要收税。现在化缘,你化到这边来了,也得上税,你的收入好多,你化多少也得上税,这叫课役。乃至逼迫他劳役,也就是他没有钱穷得不得了,做苦役,做苦工,做苦工不给钱,叫劳役。

  “复有说言:我等于彼无量诸佛出家弟子”,无量就是过去很多的佛弟子,不管他是法器,不是法器也好,“起轻慢心,种种触恼”,没有迫害他,没有骂他,也没有打他,也没有课利捐税,但是使他不安乐,总是使他生起烦恼。

  “我等由此恶业障故,经无量劫受诸重苦,楚毒难忍,后得值遇无量诸佛,皆曾亲近承事供养。又得值遇无量菩萨摩诃萨众,亦皆亲近承事供养,于一一佛一一菩萨摩诃萨前,皆深惭愧发露忏悔诸恶业障,于一一佛一一菩萨摩诃萨所,皆得听受无量法门,精勤护持,修学无量难行苦行。由彼业障有余未尽,令我等辈未能证得安乐涅槃,未能证得三摩地门殊胜功德。我等今者于世尊前闻说此经,复深惭愧,发露忏悔,不敢覆藏,愿悉除灭。从今以往永不复作,防护当来所有罪障。唯愿世尊哀愍摄受,令我等罪皆悉消灭,于当来世永不更造。唯愿世尊哀愍济拔我等当来恶趣苦报,我等今者承佛神力,愿随所乐,速能证得安乐涅槃,或能证得三摩地门殊胜功德。”

  就是现在,“闻说此经,复深惭愧发露忏悔”,以前虽然忏悔过了,现在听佛说这部经,感觉到更加惭愧了,发露忏悔。对于所做的业,不只忏一次、两次,而是忏了无量次。今后,“防护当来所有罪障”,不敢再做了。

  “于是世尊普告声闻菩萨众曰:善哉!善哉!汝等乃能如是惭愧发露忏悔,有二种人名无所犯,一者禀性专精,本来不犯。二者犯已惭愧,发露忏悔。此二种人,于我法中,名为勇健得清净者。又善男子,如是恼乱佛弟子罪,比前所说近无间罪,彼但有名,未足称罪。然此恼乱佛弟子罪,亦过前说五无间罪无量倍数。所以者何?若诸苾刍毁破禁戒,作诸恶法,犹能示导无量百千俱胝那庚多众生,善趣涅槃,无顚倒路,与诸众生作大功德,珍宝伏藏如前广说,况持禁戒修善法者。以是义故,若有恼乱佛弟子众诸出家人,当知则为断三宝种,亦则名为挑坏一切众生法眼,亦为毁灭我久勤苦所得正法,与诸众生作大衰损,是故恼乱佛弟子罪,过前所说五无间罪无量倍数。”

  这样的发言虽然不同,涵义是一样的。佛就跟大家说:“善哉!善哉!汝等”,就是前面所说的这些众生。“乃能如是惭愧发露忏悔”,那么“有二种人名无所犯”。一种是“禀性专精本来不犯”,持戒持得清净。“二者”呢?虽然犯了,还能够惭愧,还能忏悔,要去改过,这“种人于我法中名为勇健”。

  忏罪是很不容易的,当着很多人面前,说自己做错的事,很不好意思,对吗?开不得口,说功德,表扬自己,他谈的可多。只有一点点,他都可以说成多大;反之要是忏悔自己的罪,就不愿意说。怎么办呢?对佛菩萨说,鬼神会给你作证明,护法神会给你作证明,面对人不好意思说,你可以对着佛像前忏悔说。

  我们拜忏的时候,为什么个别拜呢?人多,忏悔只能是说那个词句,大家都一样的。唱句虽然很圆满,跟你所造的罪恶事实不一样。你回家的时候,对着佛像前,就祷告,我犯了那些罪,为什么大家都说我不好,我一做点好事就被人破坏,这是什么原因呢?大概是我过去生,说人家不好。你想一想,你的心,乃至挖苦别人,谤毁别人,轻蔑别人,这个你做了好多?特别是对出家人,或者对道友。我们跟出家人,或者是还少。优婆塞跟优婆塞之间,优婆夷跟优婆夷之间,这种事很多,特别是优婆夷,要特别注重,相互之间,看不见别人的长处,尽看短处,别人的长处,她就隐了,短处就到处给她宣扬。“哎呀!你看,某某居士,今天把庙里水果拿走了!”她不晓得那个水果是师父给的。

  我就遇见过这种事。后来有人向我这里哭诉、告状,我说,这个是我给她的,你不要管。你的罪业消了,你不要难过,没有这个事。她谤毁,你应下地狱罪就不下了,我不是随便说的,是《金刚经》上说的。

  大家读《金刚经》,看一看。是不是这样子,那就很高兴了。要不是这样给他解释,心里就烦恼了,是不是烦恼了?特别是我们学的很虔诚,很怕人家说不好,谁要是一说不好,恼火了,以后这些道友之间一个串两个,串的很多,但是你没有,不要怕,随便他怎么说,他对你一点也没有损害,说了,没有用处,你说了,让我听见生起烦恼。你怎么谤,我不听你说什么。所以这些事,每位道友都有。碰见了,你怎么办呢?你就惭愧!你没有那么大的德行,希望人家不说,不可能的,释迦牟尼佛都还有人说他,还有人冒充他,还有人想超过他。释迦牟尼佛也不开腔,但是这个因果帐有人跟他算,堕进地狱,就苦了。有的现生就受报,立竿见影。

  帮助别人,帮助他更进一步,他知道自己的道德不够,为什么人家说我们?因为我们自己的道德不够,你要惭愧,听到了,你要忏悔,说我现在今生很好,前生呢?无量生呢?毁谤你的那个人,就是你过去说过人家坏话,你为什么不忏悔?因为你现在看不到,如果大家都有神通,知道原来是这么一回事,你就心平气和了。

  因为不知道过去,只看到现在,看现在解决不了问题,学经的时候,不要认为这些话都是重复的,你略取几点,就行了。我们总感觉到无论什么时候都在忏悔,就算是等觉菩萨也还在忏悔。你自己要好好拜自己,向外求都不行,要求你自己的心。

  我讲一个故事,佛印禅师跟苏东坡,两人到庙上。苏东坡就问佛印禅师:“观世音菩萨念珠干什么?”佛印禅师说:“他念。” “他念谁?” “他念观世音菩萨!”苏东坡说:“观世音菩萨怎么会念观世音菩萨?”佛印禅师说:“他不念自己,念谁?”这是第一个。苏东坡又问:“他在叩头不?”佛印禅师说:“叩!”苏东坡说:“拜谁?”佛印禅师说:“观世音菩萨拜观世音菩萨!”经过反复问几次,佛印禅师跟苏东坡说:“你开悟了!”

  大家想想开了悟没有?恐怕我们还是没有开悟,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佛佛之心,就是你自己的心,你只要念念观世音,你念念自己也好,可不要念你这个色身,你这色身会造罪的,念你的法身,那个法身就包括一切诸佛,就念一切诸佛,念一切菩萨,一即是一切,就是这个涵义。为什么这样说呢?佛就给他们解释了。发露忏悔有两种人,于我法中,“名为勇健得清净者”。

  如果“善男子,如是恼乱佛弟子罪,比前所说近无间罪”,都重。单有一个名,还不算罪,近五无间罪还不算是罪。然此恼乱佛弟子罪,“亦过前说五无间罪无量倍数”,比五无间罪还重。所以堕到地狱去,堕到无间狱,出来的时间特别长。

  所以者何呢?“若诸苾刍毁破禁戒,作诸恶法,犹能示导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众生,善趣涅槃,无顚倒路。”虽然他破了戒,是坏比丘,他还是能够给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那么多众生说法,让他们能趣得涅槃,无颠倒路。还给“众生作大功德,珍宝伏藏”,他是宝藏,如前广说,况持禁戒修善法者,前面我对这种情形,说了很多。前文,这就是一切众生的珍宝宝藏,取之不尽,是破戒的,何况对于禁戒持的很好的又修善法。他要恼乱,罪更大。

  为什么我说他的罪恶这么大呢?他这毁谤,破灭,乃至破法,破比丘僧,把一切众生的法眼都给挑瞎了,也就是把无量亿劫久勤苦所得的正法给毁灭了。“与诸众生作大衰损”,伤害众生的功德法藏,“是故恼乱佛弟子罪,过前所说五无间罪无量倍数。”

  “是故汝等今于我前,起至诚心,增上惭愧,殷勤恳切,发露忏悔往昔所造诸恶业障,我今慈悲摄受汝等,令恶业障渐得消灭。于此佛土大贤劫中,有千如来出现于世,汝等于彼诸如来前,亦当至诚发露忏悔,诸恶业障,防护当来所有罪咎。于此贤劫千如来中,最后如来名曰卢至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薄伽梵,十号具足。汝等于彼卢至佛前,亦当至发露忏悔诸恶业障,乃得灭尽无有遗余。”

  惭愧不算,还得“增上惭愧”。我们学法的目的,有增上心,使我们发的心,使我们发的愿,使我们的忏悔罪恶,随时增上。为什么我们要听经呢?听了一座经,你就要增上一份心。如果没有听,你没有这个心,不容易生起!在〈菩提道次第〉中特别注重增上缘;但是在罪业方面,这也是增上业。恶缘增上了,你那罪业也随着增上。增上的涵义,就是这样,要增上的惭愧,殷勤恳切。

  要是能够发起忏悔,你会痛哭流涕。最起码你会出身大汗,乃至于流泪的;忏悔到眼睛流血,才是真正忏悔清净。真正认识罪恶,真是恐怖。地狱苦,他说是佛吓我们的,真正有地狱苦吗?等你受的时候,你知道了,那就晚了。假使那个时候还有善根,你念一声地藏菩萨圣号:“地藏菩萨快来救我!我在地狱!”地狱马上就空了。可惜那时候早忘了地藏菩萨,根本想不起来。

  我们做梦,遇到恶缘的时候,做梦就醒了。想起了我怎么没有念佛?在梦中吓了一身汗。这就是平时没有功力,到了用的时候,用不上。你家里的电力跳匣了,因为你不学,不知道在那儿,找不到。看了也不会,你没有专注在那行,你不知道,每件事都是这样。看似很简单的事,你不会,就是不知道。所以必须增上惭愧,好好忏悔,或者求佛的慈悲加持,这是不可思议的。

  例如请个工人,我们看见很简单的事,拨弄一下就好了,他要你很多钱,你心里想不通,才动了几下,就要我这么多钱。我给你们说个故事。孙中山在上海,他住的处所,那时候就有自来水,水龙头坏了,关也关不住,请个工人。来个工人就给它修了,他看他三弄两弄,加个套再一捏就好了,水就不流了。孙先生说:“那要好多钱?”他说:“二十块钱。”那个时候二十块钱很贵。孙先生说:“你怎么这么贵,要这么多钱?”他说:“这贵吗?不贵。我给您算算账,我从小学读到中学,高中毕业了,我去学技术,当了几年徒工,我才学会,这个不算钱吗?”孙先生想一想,这是有道理。我只看他算的贵,没有想想人家怎么样学这个技术。

  就像齐柏林发明飞机,他把所有田园庄产农场都卖了。到了最后,火力不够的时候,他甚至把家里,凡是能烧的,都丢到那个炼钢炉里。后来六亲眷属都离开他,什么都没有了,就剩他一个人。最后他发明了飞机,那个飞机,就叫齐柏林号。我这是看故事讲的。这个你们要懂得,一分知识就一分力量,不论哪一行,何况你要学佛,给佛当弟子,要了道成佛,断无量劫生死,轻而易举就能得到吗?一定要这样认识,你的惭愧心才生得起来。

  想断苦得乐,你看人家富贵轻巧易取,你不要嫉妒,他有他的因缘。你别看当官好,那是花钱买罪受,等他将来受的时候、忏悔的时候,他才知道。打着为人民服务的招牌,等一拿到权力了,他就想不到人民,不给人民做好事,只想到他自己。

  “于此佛土大贤劫中”,人贤劫里头,就是大贤劫。“有千如来出现于世”,现在已经过去四尊了,还有九百九十六尊,对于彼诸如来所,千佛的每一尊佛,每一尊佛的跟前,你们都要至诚的忏悔。你所做的恶业障,“防护当来所有罪咎”,要受报的,罪咎要受的果报。你要防护好,如果忏悔了,就不受了。那个罪责,你可以躲过去了。“于此贤劫千如来中,最后如来名日卢至如来”,就是我们的护法韦驮,最后成佛了。

  “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士、天人师、佛、薄伽梵”,如来十号,每一尊佛都具足这种十号,汝等在卢至佛前,也像现在对我这样的“发露忏悔,诸恶业障”。那时候才能“灭尽无有遗余”,还能把你们所有的业障在卢至佛前忏悔。之后就清净了,永远不会再有了,这就叫授记。佛就给他记别,不是授记成佛,未来的事,预先给他记别,这就是《大记别经》。这部经叫《大记别经》,这不是许愿,而是告诉他们,你怎么样做,将来你就能清净了。

  “时诸声闻及菩萨众俱时白佛:唯然世尊,我等审当于彼最后卢至佛所,获得正见,离诸邪见,诸恶业障尽灭无余,解脱一切众苦恼者。若令我等于大贤劫,常处无间大地狱中,恒受种种极重苦恼,亦能堪忍。世尊告曰:善哉善哉,汝等乃能如是勇猛,汝等由此坚固精进自誓愿力,定能于彼卢至佛前宿世所集诸恶业障皆悉消灭,定能发起增上信敬,亲近供养卢至如来,定能永断一切烦恼成阿罗汉,或定能证三摩地门殊胜功德。时诸声闻,及菩萨众,欢喜礼佛,还复本座。”

  我们要好好的审查,一定要这么观察的,要这样做的。在卢至佛前,最后那尊佛,我们就忏悔清净,“获得正见离诸邪见,诸恶业障尽灭无余”,把所有的恶业障都消灭了,再也不存在了,无余就是没有了。“解脱一切众苦恼者”,三涂诸苦,乃至见思烦恼尘沙,都能解脱了。但是还不能断无明,“亦能堪忍”,堪忍就忍一切法生无量义,能忍受了。那时候就真正成了大法器,要到了卢至佛,才忏悔干净,他们才能成佛。

  《地藏经》上所说的〈称佛名号品〉第九品,每一尊佛的功德,如果单讲起来就会讲的很长,我们天天拜,每天至少拜一次,你要好好回向,要发愿,你应该得到的别放过。每尊佛都如是,有这么因缘称大通如来的名号,你能见无量亿佛,给你授记直至成佛。

  这是我们拜忏最后的大通如来,应当要作意。作意就是你应当观察,要会思惟,你要会想,该得功德的,你不要放过;该忏罪的时候,也不要放过,这个是功德。而且罪恶跟功德两个都是没有了,这个观就是般若观。诸法都是缘起的,缘起性空,在我们的本体上、法性上都不存在。染是对着净说的,罪恶是对着功德说的;也没有功德,也没有罪恶,这种相对法没有了,但是你必须证到那个地步才可以说那话。没有达到那个地步,受罪的时候,你说,这是空的。我看打你耳光,骂你几句话,你就空不了。空得了吗?空不了!我们要是三天不给你饭吃,你饿的一直叫唤,几天不喝水,你空得了?你说空的,我的肉体是空的,到时候观不成,你就空不了。空不了,你就苦了。

  要懂得这种道理,就拿这个作比喻,你犯了罪,或者是现在都是受报来了,你没有打防疫针,你到那个里头一定得到,大菩萨为什么到众生来度化众生?他不受我们的熏染,他有了防疫针,心里头早防护好了,他心里头空的,这才叫真空,并不是像我们那样的空。大乘法是了义的,但是当你没有证得的时候,不起作用,你用不上。因为用不上,你才会说大话。

  释迦牟尼佛为什么不能给他做主,说你好,你对我忏悔就行了,你的罪业清净了,他并没有这样说!他知道你还得慢慢的磨炼,因为你并没有达到那个境界。

  像我们连信心都不具足,要慢慢修。我之所以说慢慢修,就是因为你太精进了。我们一说精进修,什么也不干,就去拜忏了。谁给你饭吃?和尚自己住山洞修,不利益别人,也不帮助别人,别人会帮助你?都是互相交换的。虽然不是等价,但是自然含着这种意思。僧人得要做功德,连吃饭都要给人家回向,吃饭睡觉,随时随地都想到别人,都给人回向。说上厕所,该不要吧!上厕所更需要,进厕所的时候,你就发愿。“当愿众生,弃贪瞋痴,涓除罪法,一切清净。”当进去时,我把什么罪恶全把丢掉了,愿一切众生都弃掉贪瞋痴,证得涅槃。连到那个地方都不放松,行住坐卧一天二十四小时,随时发愿,愿众生成佛,随时忏悔,忏悔罪业。

  〈普贤行愿品〉的第四大愿,我们的罪,要是有形相的,这个世界也装不下,虚空都撑破了;还好,罪是没有形相的,是空的。懂得这个道理吧!所以忏罪的时候,必须按〈普贤行愿品〉第四大愿王来忏悔,随喜功德,要按第五大愿来随喜。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