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即非修道,只是假名为修道。因为不是我做主而修道,而是我无为而道自为之。任道自然运化于身中名为修道。修道是人在入定中见性直至打成一片的过程。《西方确指》觉明妙行菩萨曰:若未到铜墙铁壁,推不倒移不动处,犹未是打成一片。切莫见些影响,便即歇手。是为半途而废。必至弃其前功,毫无所益。
修道,即非修道,只是假名为修道。因为不是我做主而修道,而是我无为而道自为之。任道自然运化于身中名为修道。《悟真篇》曰:“谩守药炉看火候,但安神息任天然。”《入药境》曰:"产在坤,种在乾,但至诚,法自然。"《道德经》曰:“天地所以能长且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修道是人在入定中见性直至打成一片的过程。《西方确指》觉明妙行菩萨曰:若未到铜墙铁壁,推不倒移不动处,犹未是打成一片。切莫见些影响,便即歇手。是为半途而废。必至弃其前功,毫无所益。
悟道是修道的基础,见性是悟道的最基本证明。道只可以自修自证自见自明,不修的人是不可能明白的。也不可能相信的,即使是相信,也不过是迷信,唯有见性才会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道的存在。
血脉论曰:若欲见佛,须是见性,性即是佛。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益处。
六祖开示:见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来自由,无滞无碍。应用随作,应语随答。普见化身,不离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戏三昧,是名见性。
《大通经》曰:静为之性,心在其中矣;动为之心,性在其
中矣。心生性灭,心灭性现,如空无象,湛然圆满。
一谈到修道很多人就会想到道家,但事实上修道不是哪家哪派专有的,而是一切有自性的动物或非动物都可以有的,比如在我们华夏僧人得道叫得道高僧,而不是叫得佛高僧。
黄檗传心法要曰:上至诸佛,下至蠢动含灵,皆有佛性。
六道轮回原为印度婆罗门教的世界观,后佛教引用,佛教把婆罗门教称为外道。所谓生死轮回是说“舍此蕴已复趣他蕴”。世间众生因造作善不善诸业而有业报,此业报有六个去处,被称为六道。六道是佛根据业报身所受福报大小划分的。分别为:天(化生)、人、畜生、阿修罗(魔)、饿鬼、地狱(化生)。
六字大明咒见于《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又称六字大明陀罗尼、六字真言、嘛呢咒,中文拼音参考发音为:嗡(ong)嘛(ma)呢(ni)呗(bei)美(mei)吽(hong)。汉地、藏地、蒙古发音有微小的不同。六字大明咒是观世音菩萨心咒,源于梵文中,此咒含有诸佛无尽的加持与慈悲,是诸佛慈悲和智慧的音声显现。六字大明咒是“嗡啊吽”三
富贵的人群对修道这个目标投入的时间精力不多,很难成就,所以说富贵修道难。富贵的人有两个特征:第一个,他一生当中因为福报大比较快乐,所以他感受到的苦难比普通人来说要少得多。他的生活过得安逸,比较享受生活的美好和幸福,热衷于世俗当中的天伦之乐或者是情爱之乐,所以这类人群他很容易有宗教信
有一天,修学律宗的有源律师前去请教禅门的大珠慧海禅师。他对大珠慧海禅师说:「和尚,请问您修道有没有秘密用功的法门?」大珠慧海禅师回答:「有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密行。」有源律师接著问:「请教您是怎么样祕密用功的呢?」
我们在提倡不脱离身心、不脱离家庭、不脱离社会的即世修行;我们在提倡不脱离生活、不脱离工作、不脱离事业的菩萨修道。发了大心而出世修道者,毕竟只是少数人。
清净我们都知道,是心清净,心无污染、无挂碍、无分别,这个清净是一尘不染,远离污浊。这个清净是相对的清净,清净和污浊是相对的。但佛法讲的清净是远离相对,远离分别,远离污染,它是无分别的状态。世间人一说清净,肯定要相对于污染,就像有黑有白、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天有地,都是相对的,我们要远离于相对。世间
善信问:阿弥陀佛!顶礼师父!为什么修道的人气色很好?觉火法师答:佛在《正法念处经》中说:“心清净故,血则清净;血清净故,颜色清净;颜色净故,端正无比;以端正故,一切人见心得清净,爱乐瞻仰”。要想身体好,气色好,重在净心。
“十心向往”,就是具足十种心,向往一个对境,命终就必定能往生到阿弥陀佛的国土。“十心向往”就是随一一心,专念向往阿弥陀佛,命终一定得生彼国。这“十心”表明一个修道人要存哪十种心。这是菩萨发心的内涵了,我们了解一下,十心向往。
定业就如是在梦中,若是用依苦而生的觉悟开始修解脱道,那定业就渐渐开始转了。用苦的觉悟念佛的功能力来求生净土带业往生。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伽获法身。
我们今天分享的一个公案,也是希望大家在这个公案当中,明白一些我们日常生活禅的一些道理。公案是这样子讲:峨山慈棹禅师(这是一个很有名的禅师)在月船禅慧禅师处得到印可(这个印可就是认可的意思)。月船就对他说到:“你是大器,至今终能成就,从今以后,天下人莫能奈你何,你应发心再参善知识,不要忘记行脚云游是禅者的任务。”
解脱的道心是修道的根源,内心的调柔柔软是修道的必须,佛法的融入是修道的根本。具备解脱心、柔软心、佛法融入心才是不退道心增长道业的必然。
人们在意识中有所缘,这便是攀缘的缘。修道切记不可有攀缘心,若有攀缘心,便生障碍,与第六意识一同作怪,则很不容易修道。用攀缘心来做善事,都是假的,用攀缘心来度众生,亦是无用。攀缘是一种分别心的表现,我们修行人,应做到随缘而不攀缘。
经书上讲:“因地不真,果招纡曲。”她发心的这个因地,不是正因,不是真正为了信仰,为了想修行,想了生死,不是因这个来的话,这都是因地不真的现象,因地不真的人,就是你帮她剃度以后,一旦业障现前,她的烦恼比一般人还要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生路上,要多亲近佛法僧三宝,多亲近真正的师长益友,同时,也需要“远离”以下这六种人或事:远离“非正命”。佛教的“八正道”里郑重地提到了“正命”,就是如法的谋生手段,谨慎选择从事的职业。
年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邪淫之人,如堕深渊,无尽痛苦,毁伤身心。俗话说“色字头上一把刀”,一旦生了邪念,动了邪淫,便是种下了堕入魔道的恶因。淫欲之事,乐少苦多,犹如逆风而执炽炬,愚者不放,必见烧害,贪恋邪淫,一时冲动,后患无穷,苦果立即现前。
天人福报各个不同,所以同样的食物,每个人所感受的味道也都不一样。因此,我们如果老是感到外面境界不对劲,便应当观察,是否自己的心出了问题?如果一味的怨天尤人,这样只会更损自己的福报,因而从苦入苦。人的生命当中不可能永远高潮迭起,总是起起伏伏的。
人都会做梦。有人在梦中发了财,有人在梦中升了官、出了名,有人在梦中娶了娇妻、生了爱子等等,这些是好梦;也有人在梦中破财、遭贬、遭灾、离婚甚至被杀,这些是坏梦。不管好梦、坏梦,人一旦醒来,就明白了那些全是假的,自己了无所得。
有人问:“我活的好像到了前进不了,也后退不得的地步,您说该怎样调整心态?”我答:“这种情况,不论出现在事业中,还是学习上,既然还得硬着头皮干,不妨专门找个时间让自己静一静,来个‘彻底放下、勇敢拿起’的壮举。”有个小故事:
这篇文章对那些曾经犯了邪淫的人但是又想彻底戒除,并且想弥补曾经因邪淫而损失的福报的人来说是很难得的,想真心戒除邪淫的有缘人请耐心看完,肯定获益匪浅,并且能增加戒除邪淫的信心!戒淫得善果!所谓“天道祸淫,不加悔罪之人”是确实可信的。
当我们需要校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难时,请避免陷入负面情绪,您可以跟随以下四大招,来一步步解决困难,把烦恼转化为成长的契机。1、直面困难。当困难来了,不必慌张或恐惧,负面情绪无法解决问题,只会让人乱了阵脚。
小白:“小龙,我昨天说的话,你别往心里去啊。你懂的,我就是‘刀子嘴豆腐心’。”小龙:“……你这么说,好像不原谅你,就显得我很小气。”小白:“嘿嘿,你最大度,咱们握手言和吧。”小龙:“不太有诚意,我考虑考虑。”“刀子嘴”背后是“豆腐心”吗?
当今社会人事繁杂,因此,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具备良好的处事态度就显得十分重要。具体表现在:1 遇事不抱怨。世间之事终究不离业力与因果,明白这一点,遇事就不会抱怨,且能随顺因缘,顺势而转。2 办事不讨好。为大众做事,不存私心,不为取悦,这样才能坚持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