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现代人在不确定性、焦躁茫然、放纵空虚的生活状态中,痛苦的心灵需要慰藉,脆弱的生命需要安顿,平面化的精神需要从物化、私欲中超越出来。《无常经》上承原始佛法的平易朴实,下启大乘的悲智行愿,对现代人的精神超越具有现实性、激励性、系统性、次第性、实用性等意义。作者的《现代人精神超越的进路——以<无常经>为线索之开展》一文,曾发表于中国佛教协会会刊《法音》(2011年第10期),现节录如下以飨同修。
佛法告诉我们一切都是无常的。如《无常经》所描述的,(1)生命的无常:“生者皆归死,容颜尽变衰,强力病所侵,无能免斯者”、“上至非想处,下至转轮王,七宝镇随身,千子常围遶,如其寿命尽,须臾不暂停,还漂死海中,随缘受众苦”;(2)自然界的无常:“假使妙高山,劫尽皆坏散,大海深无底,亦复皆枯竭,大地及日月,时至皆归尽,未曾有一事,不被无常吞”;(3)凡所拥有的都将失去:“譬如路傍树,暂息非久停,车马及妻儿,不久皆如是;譬如群宿鸟,夜聚旦随飞,死去别亲知,乖离亦如是”。所以,一切生命、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皆是无常的。
无常,是大家显而易见的,然而内心的“恒常感”却是无比的坚实。人及其寿命,相对这个浩瀚的宇宙,实在太渺小而短促了,因此对于高山、大海、地球、日月有种以之为恒常的错觉。直到科学发展起来,人们才确认地球上曾经沧海变桑田、高山成深海,日月的寿命也是有限的。尽管知道有限,但人们对之还是潜伏着恒常感,仿佛那毕竟还是很遥远的事。即使对短暂的人生,也不觉得生命就在呼吸之间,反而在五欲的享受中忘却了“生死大事”。然而无常总是不期而至,老病死终究得面对,于是人们的解决策略,要么出于对生的本能性捍卫和对世间欲乐的迷恋而追求长生不老,诸如中国古代的辟谷、炼丹,现代控制寿命的生物科技;要么寄寓死后到达本体世界或天国而获得永生,诸如老庄的复归于道、婆罗门的复归梵我、耶教的天国梦想。依佛法看,这都是恒常感下的“我执”在无常中的反应。对于世事的无常,没有人不感叹的,但是由于对无常的认识只停留在感性的浅层意识里,当遭遇无常时却总是无力拔苦;其次,无以预防、调伏,顺境时的得意忘形,欲境中的放荡不羁;再者,不能化解物我、自他的对立,从私欲的小我中解放出来。
佛法的无常观则有着深深的智慧!首先,无常必然导致苦,如《无常经》所述:“外事庄彩咸归坏,内身衰变亦同然……少年容貌暂时住,不久咸悉见枯羸;假使寿命满百年,终归不免无常逼”,“父母及妻子,兄弟并眷属,目观生死隔,云何不愁叹”,“命根气欲尽,支节悉分离,众苦与死俱,此时徒叹恨”。佛法说“一切皆苦”就是对无常的价值判断,《杂阿含经》说:“我以一切行无常故,一切行变易法故,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 [22]。从感受上讲,固然有“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然从无常的必然性上看,一切感受都是不稳定的,所以本质上就是苦。当我们如实地来观照身心的话,就会发现所谓的乐,其实是苦的暂时缓解。比如身体一直保持一个姿势就会难受,调整一下就会觉得舒服,然后时间长了必然又会难受,所以这舒服实际就是来自苦的暂时缓解,犹如往空中抛起的石子终要坠地一样,快乐最终还是要消失在苦中。所以,与其说人们是为快乐而追逐奔命,不如说是出于苦的逼迫;能体认一切皆苦的人,就能在一切苦中平静地对待,远离一切的无益之苦。佛法说苦谛,这绝不是隐讳痛苦、盲目求乐的态度,更不是懦弱者的被苦倾轧而不思进取或玩世不恭的作为,而正是正视苦的存在,进而发现造成苦的原因、寻求苦的解决之道并给以彻底解决。
《阿含经》中常说“无常故苦,苦故无我”。苦,何以就是“无我”?当人们心想、口说“我”时,实际蕴藏着的是“主宰、自由、快乐”的意欲,众生就是执着“我”这种意欲而于称意与否而起贪瞋而造作生死苦业。《无常经》说:“生者皆归死,容颜尽变衰,强力病所侵,无能免斯者”,即使我们再如何不情愿,都无以扭转这痛苦的局面,何以有主宰、自由、快乐可言?!所以,无常则必然是苦,苦则明明白白地确证“无我”。《阿含经》中常将“无常、苦、空、无我”连着说,分开来的进路则是二种:“无常故苦,苦故无我”;“无常故空,空故无我”。若说前者是从感性上入,后者就是从理性上入,即不待苦的产生,而直接观察:既然一切都是暂时的存在,也就没有“常性”可得,即是“空”,见《杂阿含经》云:“眼空,常、恒、不变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尔,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亦空,常、恒、不变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尔。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是名空世间。”[23]所以,五蕴、六处或六界皆是无常、无恒、变易法,即是“空”,则五蕴和合的“我”定然亦空,即是“无我”;既然“我”空,则“我所”亦空,“如是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无有我、我所见、我慢使系著者,超越疑心,远离诸相,寂静解脱”[24](寂静即是解脱的状态)。总之,“无常想者,能建立无我想,圣弟子住无我想,心离我慢,顺得涅槃”[25]。
可见,佛法的无常观是经由深彻的体察和理性的抉择所流露出来的,揭示了无常的必然性所透脱出来的苦、空、非我我所、寂静,能尽扫我们对外物、他人、自身的爱念、执着,从而觉醒过来,不为“无常处”所羁绊,获得一种心安自在、智慧光明、慈悲利生的人生!所以,对《无常经》的数数读诵思维,是悟道解脱的良好开端。
人类,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并存,由物质与精神引起的痛苦并存,是古今一致的;差别在于古人物质匮乏之苦甚于精神之苦,今人物质丰富而精神更苦。《无常经》所言的“常求诸欲境”,即道出了现代人精神苦境的症结所在。欲望是生命躁动不安的罪魁祸首,是生命自我摧毁的利器,是生命之间争斗的内因;欲望与欲境,二者本身都是虚妄无实的、变化无常的,是必然导致苦果的。所以佛法强调身心一切都要放下,以如实地观无常、苦、无我而自然地达到离欲、离苦,实现生命的超越!现代人无法苛求离欲,但应该少欲而知足,唯有如此才能“常乐”,所谓:“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30]在这数位时代,形形色色的引诱人欲的“欲境”蜂拥而至,这是外缘;现代人主动追逐种种感官刺激,这是内因。依缘起的视角看,纷繁绚烂的“欲境”引发并助长了人们的原始欲望,与此同时,不由自主而一发不可收拾的“欲望”又使得种种新“欲境”得以不断滋长,二者进入了恶性循环的纠缠之中,导致的后果竟是生态环境的破坏、自然资源的耗费、国家社会的争斗、民众生活的聒噪、道德生命的腐化……这个时代,人类危机要降级,必须呼吁收敛欲望、少欲知足!而要使平面化的精神得以超越,批判欲望应是永恒的话题。
若说少欲、知足是从消极面上的净化私欲,那么慈悲就是积极地充养人性光辉的一面。《无常经》说:“稽首归依无上士,常起弘誓大悲心”,即是赞叹诸佛,也是勉励我们以佛为榜样,学佛利生;在回向偈中,规劝听法者“常于人世起慈心”,即要我们在认识到世间无常、老病死之苦后,不仅要能够自我调适,也要能够推己及人、观待他者,拔其苦、与其乐。现代人在快节奏、高压力、竞争激烈的生活中,情绪容易焦躁、嫉妒、愤恨,乃至产生报复行为,因此要将这自害害人的瞋恚之心化为慈悲之心;在这利益至上、私欲炽盛的人情世故中,人会不自觉地变得自私、麻木,因此要以慈悲来温润自心。人类社会的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缜密,人与人、家与家、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越发紧密,谁也离不开谁,“牵一发而动全身”;同时,人类的发展与生态、环境、资源的联系到了细致入微的地步。因此,从整体的利益出发,发扬慈悲的精神更为迫切。所以,面对这纷扰的世界,我们不仅要少欲知足,还要抱着“愿诸世界常安隐,无边福智益群生,所有罪业并消除,远离众苦归圆寂”的悲愿来消融!
意,即意志,是人生追求的内在动力,就是佛法说的“发心”、“愿力”。《无常经》说:“常求诸欲境,不行于善事,云何保形命,不见死来侵”,“胜因生善道,恶业堕泥犁”。现代人一味地追求名利,如果不知善恶业报的道理,不知修集人天善趣的福德资粮,不仅会徒劳无益,甚至种下未来的苦因。这样的业感说,能使人们摆脱寄寓外在神秘力量的盲从心理或不择手段的意图,而转向从自己的身心着手,努力将自己的未来建构在合乎自他和乐的道德行为之上;同时能消除对逆境的抱怨情绪、对顺境的骄奢心态,能平等对待一切贫富贵贱,能安于当下而于未来永不失望。
无常是不可抗拒的,福业的积聚不是一劳永逸的,在享受的过程中不断削减,即如《无常经》说:“上至非想处,下至转轮王,七宝镇随身,千子常围遶,如其寿命尽,须臾不暂停,还漂死海中,随缘受众苦。循环三界内,犹如汲井轮,亦如蚕作茧,吐丝还自缠”。对自由和美满的渴望是人的一大特性,面对生命不由自主地流转沉沦,对人天福乐也就不免要看淡看破,要求来个彻底的解脱!解脱之道的纲领就是经中所说的“恒用戒香涂莹体,常持定服以资身,菩提妙华遍庄严”(戒定慧三学)。具体展开即为三十七道品,该经切要地摄颂为“三四(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二五(五根、五力)理圆明,七(七觉支)八(八正道)能开四谛门,修者咸到无为岸”。
解脱是生命的离苦,生命的圆满还在于秉持慈悲的精神,以佛陀为榜样,以菩提心、大悲心为动力行诸波罗蜜门,即该经云:“常起弘誓(愿波罗蜜或菩提心)大悲心,为济有情生死流,令得涅槃安隐处,大舍(布施波罗蜜)防非(持戒波罗蜜)忍(忍辱波罗蜜)无倦(精进波罗蜜),一心(禅定波罗蜜)方便(方便波罗蜜)正慧(智波罗蜜)力(力波罗蜜)”。这菩萨道的修持纲领就是:悲智双运、福慧等持,即经中所言的“当勤策三业,恒修于福智”、“常于人世起慈心,昼夜自身依法住。愿诸世界常安隐,无边福智益群生,所有罪业并消除,远离众苦归圆寂”,由此“自利利他悉圆满”才是生命的真圆满!
《无常经》说“随机引导非强力”,佛法就是因应众生的根基而施设的,虽有人天道、解脱道、菩萨道之别,然前前是后后的基础,后后是前前的归宿,一切无非是通往生命大圆满的大道。这种不离于现实人间、具体生命,而又指向生命终极圆满的人生追求,不就是人类所共有的最深沉的意欲吗!
《无常经》在个人行持上可从四个方面着手:(1)《无常经》的简明易诵适用于忙碌的生活,早诵一遍以提起正念应对白天纷繁变化的外缘,晚诵一遍以收回心神、安详而眠;(2)现代人生活节奏太快而心浮气躁,上班族多坐少动而气血不畅,所以禅坐和经行结合起来调整身心极为必要,其中随意默念《无常经》的偈颂都有助于使人心平气静下来,并更好地思维体察无常的妙义;(3)在待人、接物、处事中提起无常想,转化轻慢、嫉恨、悭贪、烦闷等不良心理情绪为诚敬、宽容、慈悲、知足、平静等光明之心;(4)在种种无常的世事中历练,诸如得失时、聚散时、老病死时,有《无常经》的正见正念,则看得破、放得下,在寂静的光明中安然度过。总之,人要活得心安自在必须正面无常,要能在生命无常的关头立定脚跟,就必须于日常中数数修习;有了平时的积淀,一旦遇到大的无常事相,却也未尝不是一个促成悟入法性空寂之契机!
在这个组织化的时代,个人行为的自利利他毕竟难以形成气候,更要使之成为团体组织的力量。《无常经》凭其特色,完全可以运用到团体中来。在对内共修共利的方面,作为日课、法会、放生、禅修、经行、瞻病、送终等的内容自不待言,在对外关怀现代生命方面,则可以运用于现代心理咨询和心理危机干预;学校、企业、家庭中的生命教育;慈善组织的人员培训及其慈善救济的内容与对象;临终关怀中对亡者与生者的双重关怀;等等。运用的过程中,可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联想到马鸣为《无常经》撰写偈颂的情形,及其文艺行化的风格,我们可以为《无常经》谱曲,使之成为广为传唱的生命之歌;可以将之与马鸣的传记结合起来,以戏剧的形式走上舞台与荧屏;可以作为现代诗歌朗诵的一个经典之作;可以作为书法、绘画、雕塑等其它艺术创作的题材等等。总之,把《无常经》的内涵与精神发扬出来,点燃现代生命之觉光,超脱无明苦恼之逼迫,追求生命圆满;由此从根本上缓解人类社会内部及其与自然的急剧矛盾,使生命与生命之间、生命与地球之间和谐相处,共创人间净土!
[22] 《杂阿含经》四七四经,卷17,T2,p121a。
[23] 《杂阿含经》二三二经,卷9 ,T2,p56b。
[24]《杂阿含经》二四经,卷1,T2,p5b。
[25]《杂阿含经》二七○经,卷10,T2p,71a。
[30]《佛说八大人觉经》,T17,p715b。
《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根据不同译本,全名略有不同,鸠摩罗什所译全名为《金刚般若(bōrě)波罗蜜经》,唐玄奘译本则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梵文 Vajracchedika-praj?āpāramitā-sūtra。《金刚经》传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
华严经《华严经》,具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另称《杂华经》。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华严经》的编集,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大约在公元2~4世纪中叶之间,最早流传于南印度,后传播到西北印度和中印度。《华严经》是佛成道后在菩提场等处,藉普贤、文殊诸大菩萨显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杂华庄严,广大圆满、无尽无碍妙旨的要典。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日夜中极受忧恼。时具寿阿难陀见是事已诣世尊所。顶礼双足在一面立。白佛言世尊。今王舍城多有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日夜中极受忧恼。世尊此诸病苦云何救疗。尔时佛告阿难陀汝可听此疗痔病经。读诵受持系心勿忘。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大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一万人俱。皆得阿罗汉道。其名曰舍利弗。大目犍连。须菩提。如是众等阿罗汉。复有菩萨摩诃萨二千人俱。其名曰解脱菩萨。心王菩萨。无住菩萨。如是等菩萨。复有长者八万人俱。其名曰梵行长者。大梵行长者。树提长者。如是等长者。复有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六十万亿。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音树下。与大苾刍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萨三万六千。及国王大臣婆罗门居士。天龙药叉人非人等。无量大众恭敬围绕而为说法。
如(rú)是(shì)我(wǒ)闻(wén),一(yī)时(shí)薄(bó)伽(qié)梵(fàn)在(zài)王(wáng)舍(shě)大(dà)城(chéng),竹(zhú)林(lín)园(yuán)中(zhōng),与(yǔ)大(dà)苾(bì)刍(chú)众(zhòng),五(wǔ)百(bǎi)人(rén)俱(jù)。
诵读此经即能往生极乐世界,又能得诸佛菩萨守护,能够消灭包过五无间罪在内的罪障,能够现在得到无尽法藏为将来在极乐世界打好基础,得到修行的高起点(为什么呢,恶世修行一日胜净土修行万劫),让我们大家
佛在越只国舍羁瘦国。亦说一名遮匿迦罗国。时佛坐行安般守意九十日。佛复独坐九十日者。思惟校计。欲度脱十方人及蜎飞蠕动之类。复言。我行安般守意九十日者。安般守意得自在慈念意。还行安般守意已。复收意行念也。安为身。般为息。守意为道。守者为禁亦谓不犯戒。禁者亦为护。护者遍护一切无所犯。意者息意亦为道也。安为生。般为灭。意为
《法华经》、《金光明经》和《仁王护国般若波罗密经》并称护国三部经。《金光明经》功德利益 在甲流横溢,师傅心系众弟子,心系天下,人间,开示《金光明经》功德利益并赐偈语:金光非是月色成,金光明经现世间,善解此经之真人,月圆之日得此经,宣解此经传世间,一切众生苦灭尽。
wen ru shi:yi shi,po qie po zai she wei cheng dai shu gei gu du yuan。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 er shi,shi zun gao zhu bi qiu:fu mu yu zi y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皈命礼。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诸佛,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尊法,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贤圣僧
大家,今天我有些说话想讲~希望你们看完~真人真事!我实在没必要说谎!我妈早数个月前生蛇,因为迟了去看医生,过了头3天的黄金期,十级痛及夜晚完全睡不到!医生说条蛇很强……后来也算是医好了~但是实在伤了身体及神经线,而且她身体本身也很弱……
《尸迦罗越六方礼经》,又称《六方礼经》《尸迦罗越六向拜经》。全一卷。它成立的年代相当早,据推大约是在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前,或是更早在孔雀王朝之前。为后汉安世高所译。安世高,为印度西北(今伊朗地区)古王国(安息国)王子。年幼时,即以孝行著称,本质灵敏,性情和慈,又博学多闻。父殁后,舍去王位而皈依佛门,博晓经藏,尤精通阿毗
《善生经》是在家学佛很重要的经典,是《阿含经》中佛对于在家众如何修持佛法依次第而行的开示。本经主在人天乘法,教导大众实现现世生活的和乐安稳,打下未来世的美好的根基。《善生经》主要开示了身口要远离四种恶业;避免世间生活的种种障碍,才能如法如理获取资财;在人际关系的处世之道上,要如何避免与恶人打交道,哪些人可以亲近,哪些
微友:顶礼法师,请问居士在家诵《梵网经菩萨戒本》时,应该从哪开始诵?仁山法师:阿弥陀佛,您好!依在家戒本读诵就好。
居家学佛者,皆会供养佛像,朝暮礼拜文,以此践行信仰。佛陀灭后,化相三宝转为住持三宝。今日所供之佛像为佛宝,印刷之经卷为法宝,单身僧装素食之僧为僧宝。三宝具足,代表佛法久住世间。众生供养三宝,可培植福田,种未来解脱之因,龙华三会值弥勒世尊
《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经文: 赞叹杀有三种。一者恶戒人。二者善戒人。三者老病人。 恶戒人者。杀牛羊养鸡猪放鹰捕鱼。猎师围兔射獐鹿等。偷贼魁脍咒龙守狱。若到是人所。作如是言。汝等恶戒人。何以久作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说布施法。有三十七种。 释:如是我闻,一时,佛陀在舍卫国的祗树给孤独园中,为众位比丘宣说布施法门,共有三十七种要义 一以信重心而行布施。当得
这个孤独绝望又病魔缠身的比丘,却是幸福的! 那应该是一个湿冷的季节,天气越发寒冷潮湿。寂静而阴暗的屋子里充蚀着臊臭的味道,仿佛整个世界已经发霉、发臭,连空气都腥臭得让人闻之作呕,而他似乎已被
现今太多人没能做到养生,原因是没有洗髓。洗髓是要在思想上、行为方式上脱胎换骨。佛家养生典籍《洗髓经》是达摩老祖在嵩山少林寺传下来的,分《总义》、《无始钟气》、《四大假合》、《凡圣同归》、《物我
问:在《大念住经》中有要求我们觉知到我们的缺乏觉知。这怎么可能呢? 葛印卡老师:为了从缺乏觉知中走出来,你必须警觉,意识到,看,我现在正失去觉知。我的心在游荡或昏沉。我必须觉知。 你觉知到某些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诸佛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尊法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贤圣僧 南无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圣三聚经(三
这首偈的大意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见到论议人时,就会发愿,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以佛陀的正法,摧伏外道的邪见和论议。见论议人:“论议”是说通过问答的形式等,分别阐述诸法的义理。其目的是使对方了解论理,明了法义,重在显明真理。佛在世时,比丘们常常就某一义理或论题等展开论议。著名的迦旃延尊者就是因为思惟敏捷,辩才无碍
这一愿的大意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见到身无铠甲、手无兵仗的军人时就会发愿,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永远舍离不善的身口意三业,趣于善道。见无铠仗:“铠”即铠甲。古时战斗中穿戴的铠甲战衣,可以防身。“仗”是弓、矛、剑、戟等兵器的总称,即兵仗、器仗。
此时世尊思维此梵志性格儒雅纯善质直,常为了求知而来请问,不是来惹麻烦的。他如果要问应当随意回答。佛就说:犊子。善哉善哉。随意提问吧,我会回答的。
这时世尊告诉憍陈如:色是无常。因灭色而获得解脱常住之色,受想行识也是无常。因灭此识而获得解脱常住之识。憍陈如。色即是苦,因灭此色而获得解脱安乐之色,受想行识也是如此。憍陈如。色即是空,因灭空色而获得解脱非空之色。受想行识也是如此。
居士问:《金刚经》上说:“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何理解请师父开示!一如师父答:把所有的虚妄,就是一切相都是因缘和合的,所有的像都是生灭的变化的,无常的,他不是永恒不变的,所以对我们众生来说第一个就是破相证性。因为相是一个虚幻,因缘和合的假象。
迦叶菩萨说:世尊。一切法的意思不确定。为什么呢?如来有时说是善不善。有时说为四念处观。有时说是十二入。有时说是善知识。有时说是十二因缘。有时说是众生。有时说是正见邪见。有时说十二部经。有时说即是二谛。
善男子。虚空之性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佛性也一样。善男子。虚空非过去,因为无现在。法如果有现在则可说过去,因无现在所以无过去,也无现在,因为无未来,法如果有未来则可说现在,因无未来所以无现在也。
《宝积经》与《般若经》、《大集经》、《华严经》、《涅槃经》,并称为大乘佛教经典『五大部』,在佛教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该经以大乘经典的『空观』思想为基础,累积了《阿含》以来的佛陀教义,同时,也强调『无我』的思想与瑜伽的修行等,是中观学派及唯识学派共同尊奉的经典。
《四十二章经》是由后汉迦叶摩腾、竺法兰同译的。后汉是指汉朝的东汉时期。汉朝共分两个时期,一是西汉时期,二是东汉时期。东汉时期又称为后汉。本经的翻译者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就生活在这一时期。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汉明帝因夜梦金人,于是派蔡憎和秦景、王遵三人带着十八个人到天竺求法,在求取《四十二章经》之后,遇到
如来佛性有二种:一有,二无。所谓恶有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十力四无所畏,三念处大慈大悲,首楞严等无量三昧,金刚等无量三昧,方便等无量三昧,五智印等无量三昧,这都叫做有。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