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菩提路 玄奘之路 鸠摩罗什传奇 虚云长老传奇 因果报应录 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 大德讲故事 《须菩提》故事集 迦旃延 阿那律 优波离 大迦叶 阿难陀 正法眼藏 舍利弗 罗睺罗 目犍连 富楼那 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哲理小故事 人间巧喻 禅宗故事 禅宗小故事 佛陀教你不生气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佛陀的圣弟子传 名人轶事 罗汉菜 百喻故事广释 春去春又来 雷锋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传 行禅 妙善公主 释迦牟尼故事 玄奘大师西行故事 假因谤圣 堕无间狱 慈济心灯 金玉良言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法苑珠林(卷六)白话 因果原理 马车故事 朋友集 世间百态 关于王永庆的故事 做人的佛法 哼哈一如说 禅理故事 数学家的故事

南传上座部佛教

人物故事 | 作者:网络 [投稿]

千年菩提路之南传上座部佛教

  上个世纪末,有一首歌开始在西双版纳地区流行,传唱至今。这是一首摇滚风格的歌曲,用傣语演唱,歌名叫做《在我的心中》。歌中唱到:祖先留下的传统我们不能忘记。先拜佛祖,再拜经书,还要拜佛爷,佛教要靠我们年轻人传承下去。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至今它依然散发着迷人的气息。究竟在什么时期,上座部佛教传入了西双版纳,在现有的各种资料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公元六七世纪,上座部佛教已经在西双版纳区域兴盛了起来。

  两千余年前,一批批僧侣从和西双版纳山水相连的缅甸出发,穿行于这片热带雨林当中。或许他们是想寻求一片禅修的净土;或许是要把一种信仰传播到这里。上座部佛教传入中国的西双版纳地区持续了几百年之久,最终彻底改变了这片沃土上人们的精神世界。

  各种宗教信仰几千年来始终慰藉着人类,让他们的心灵不至于在这个变幻莫测、时好时坏的世界中彻底地迷失和干枯。

  两千五百年前,这位叫做释迦牟尼的古印度人,在一棵毕钵罗树下,历经风霜雨雪,彻底觉悟到了一种生命的真谛——生的降临就意味着死的开始,种种苦难是生者的必经之路。如何从爱恨与聚散、痛楚与忧伤、得到和失去中解脱出来,就要彻底明白造成生命困境的真正原因,就需要走上一条自我拯救的人生之路。释迦牟尼对于人生的领悟最终发展成为佛教。

  这是西双版纳一座历史悠久的佛寺。在这间偏殿中,墙壁上的古老壁画记录了佛陀的生平故事。佛陀去逝一百年后,弟子们对佛陀制定的修行戒律产生了不同的理解。

  年长的上座部长老们坚持要严格遵从戒律进行修行,而人数众多的年轻僧侣们则认为应该可以灵活的理解,一些戒律是可以修改的。意见无法统一,僧侣们公开分裂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从此之后,两个佛教部派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最终形成了上座部佛教和大乘佛教,影响至今。

  清晨六点,小沙弥帕罕养敲响了大殿的钟声。西双版纳佛学院的学生们开始了每日例行的三十分钟早课。帕罕养,一位十七岁的傣族少年。他九岁时出家,成为一名小沙弥。

  居住在中国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人,千年以来始终全民崇尚佛教。按照当地的宗教习俗,每一个男子都要在幼时出家当一次和尚。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将来才可以在社会中立足。这些出家的少年名称前的“帕”字,就是小沙弥的意思。在帕罕养的生活中,释迦牟尼始终作为庄严、高大的神像,伴随着他的成长。

  结束了早课,在一名比丘的带领下,帕罕养和其他小沙弥们去附近的村寨托钵乞食。村寨中的妇女们看到僧侣们来了,纷纷走出家中,糯米饭团、蜡条和手帕象征着虔诚的供奉。供奉的食物和生活用品可以自己留下,而钱财需要上交给学院,统一使用。

  迄今为止,上座部佛教依然努力地恪守着佛陀制定的规章戒律,过着佛所倡导的最简单的生活——沿门托钵,接受信徒的供养。上座部佛教并没有吃斋的规定,施舍什么就吃什么,并不区分肉食和素食。托钵乞食结束后,僧侣们唱颂佛经,祝福那些跪拜在自己面前的施主们。

  帕罕养是家里的独子。2007年考上了佛学院,开始了学制三年的佛学院生活。近几年,西双版纳佛学院和当地师范学院合作,开设了中专课程。毕业后,帕罕养可以拿到国家承认的中专学历。绝大部分的小沙弥到了一定年龄都会还俗,只有极少数人会终身皈依佛门

  康朗叫,一位生活在橄榄坝的七旬老人。他十三岁出家,三十岁时还俗,当地人尊称还俗的比丘为康朗,意思是经历过漫长的佛寺生活,通晓佛法的男人。

  公元十三世纪,傣族文字创制,上座部佛教经典有了傣文版本。这些古老的文本,是用贝多萝树的树叶制成的,记载了许多佛教在西双版纳流传的历史。这是老人几十年间收集、购买、积攒起来的。

  近二十年来,傣族地区同样也迅速进入到了一个商品化的时代。康朗叫担心古老的经文和民族的文化会被年轻人遗忘。他每天都这里整理、誊写。他相信,只要文字存在,就能永远传承。这个工作他已经坚持了二十年。

  贝多萝树,棕榈科的一种热带植物,叶面宽大,柔软强韧。很长一段历史中,它被西双版纳的人民当作纸张来使用。康朗叫将砍下的树叶切割整齐,三五片卷成一卷捆好,然后放入锅中,煮大约四十分钟。煮好后,晾晒起来,晾晒后的贝叶用专门的线弓弹出清晰的格线。书写的工具是一种特制的铁笔,用植物油掺锅底黑灰拌合后,用布蘸着涂抹,以使字迹清晰,且不褪色,然后用碎锯末打磨,增加光亮。成册的贝叶经被涂上红色、黑色的漆加以保护,再涂上金粉,象征着佛经的庄严。

  由于贝叶经防虫、防水、防变形,经久耐用,据说可以保存几百年。贝叶经不但保留下来了大量的佛教典籍,更成为南传上座部佛教的象征之一。

  勐泐大佛寺,一座正在新建的佛寺,顺山势而造,气势宏大,金碧辉煌。2008年4月,完成了一期工程,成为西双版纳地区最大的佛寺。佛学院也搬迁到了这里,教学条件和居住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

  傣文教育是佛学院主要的课程之一,也只有在佛寺中才能学习到。幼年出家为僧是傣族儿童接受教育的开始。即使在佛寺中,也要不断地学习,并掌握傣族的文字,进而阅读傣文经书。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