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菩提路 玄奘之路 鸠摩罗什传奇 虚云长老传奇 因果报应录 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 大德讲故事 《须菩提》故事集 迦旃延 阿那律 优波离 大迦叶 阿难陀 正法眼藏 舍利弗 罗睺罗 目犍连 富楼那 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哲理小故事 人间巧喻 禅宗故事 禅宗小故事 佛陀教你不生气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佛陀的圣弟子传 名人轶事 罗汉菜 百喻故事广释 春去春又来 雷锋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传 行禅 妙善公主 释迦牟尼故事 玄奘大师西行故事 假因谤圣 堕无间狱 慈济心灯 金玉良言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法苑珠林(卷六)白话 因果原理 马车故事 朋友集 世间百态 关于王永庆的故事 做人的佛法 哼哈一如说 禅理故事 数学家的故事

法海真源

人物故事 | 作者:网络 [投稿]

千年菩提路之法海真源

  唐会昌五年,也就是公元845年,唐武宗李炎在大文学家韩愈的支持下,发起了一场波及全国的灭佛运动,史称“会昌法难”。

  这次法难中,毁坏寺庙四万四千六百座,强迫僧尼还俗者二十六万五百人。幽燕八州,唯有一座寺院躲过了这场浩劫。这座寺院就是当年唐太宗李世民下旨兴建的悯忠寺,也就是今天的法源寺。

  第一折 最古燕京寺,由来称悯忠

  画外音:一千三百多年前,唐太宗李世民准备攻打高丽。出发前,他告诉儿子:“我胜利归来时,再换身上的战袍”。李世民相信战争很快就会胜利。战争从春天一直延续到冬天,将士们的袍子破了,没有冬衣可换。李世民还是穿着出征的那件战袍,战争远比他想象的艰难。他命令军队撤退,一路上人马枕藉,死伤无数。

  深悯忠义之士殁于戎事。李世民为了缅怀在战争中捐躯的将士,下诏修建了一个寺庙,叫作悯忠寺。

  寺庙的位置选在唐太宗慷慨誓师的地方。以誓师始,以建寺终,这场战争也算有个结果。

  一千三百多年过去了,这里还是一个寺庙,只是名字不同罢了,现在的人知道这段历史的已经很少了。现在,这里看不到唐代悯忠寺的任何痕迹。

  前殿石础、藏经阁石础的花纹是唐朝时盛行的风格,有人判断这是唐代留下的东西,还有悯忠阁的名字还证明着那段历史。

  据史料记载,直到武则天登基称帝,寺庙才宣告建成。这时,距离李世民第一次发出建寺的诏令相隔五十一年之久。这对数千战死沙场的将士来说,追思何其之晚。为什么会拖这么长的时间呢?历史没有留给我们答案,而从这所寺庙后来发生的故事来看,似乎已经注定这所寺庙生来坎坷,存续多艰。

  今天的悯忠阁,外墙以十二柱为架,以示一年十二个月;内室以十二柱支撑,以示一昼夜的十二个时辰,寓意时光流转佛法永存。

  悯忠阁里有一块与众不同的石碑,它的奇特之处在于碑文是从左往右写的。古人以右为尊,这种从左往右的方式,可谓绝无仅有了。

  悯忠寺建成五十多年后,就被范阳节度使安禄山改名为顺天寺。安禄山改名不久,就发动了叛乱,史称安史之乱。易经里有一句话:“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安禄山把悯忠寺改为顺天寺,是一种保佑自己成功的慰藉。他的部将史思明在这里建造了一座无垢污净光宝塔,并且立了石碑歌颂安禄山。后来叛乱失败,史思明急忙投降唐朝,磨掉碑文,宣称此塔是为唐肃宗李亨建造的。现在,碑文上还能看到“范阳郡”、“史思明”、“大唐”和旁边的字体深浅不一,这是当年被磨过的痕迹。

  安禄山顺天的愿望并没有实现。安史之乱后,寺庙又恢复了它原来的名字——悯忠寺。无垢净光宝塔今天已经不复存在了,只留下这块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石碑,成为法源寺最古老的石碑,已经有一千二百年的历史了。

  画外音:孟子曰:术不可不慎,取名亦然。悯忠寺改名顺天寺,和建庙初衷相差甚远,两个名字所代表的期望也大相径庭。慢慢地,寺庙的名字似乎赋予寺庙一种性格,什么样的名字,就有了什么样的命运。在今天法源寺的法堂里,有很多历年来信众们供奉的佛像,或许这也是为了纪念法源寺多变的命运吧。法源寺呢,也逐渐在中国人的内心中,有了越来越重的位置。

  第二折 沧桑已阅久,因草率难穷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岳飞诗词中描述的靖康年间,金人先后灭掉了辽宋两国。金主完颜亮把两国的皇帝,一同囚禁在悯忠寺中。不知这种安排,是不是完颜亮有意所为。一个悯怀忠义之士的地方,囚禁了两个天子可谓一种讽刺。

  后来在一次马球比赛中,完颜亮拖来两个废帝参加。文弱的赵桓跌下战马,被践踏而死。八十一岁高龄的耶律延禧企图逃跑,被乱箭射死。完颜亮玩了一场死亡游戏,把宋辽两个王朝淘汰出局,而一心迎还二圣的岳飞也已被害十余年。

  与岳飞相似,南宋诗人谢祊得效忠的也是一个软弱的皇帝。南宋灭亡之后,谢祊得不愿投靠元朝,被朝廷强制送往元大都,就是今天的北京,软禁在悯忠寺。在这个曾经囚禁过宋钦宗的寺庙里,谢祊得看到墙壁上镶嵌的仿汉刻曹娥碑。碑文讲述的是东汉少女曹娥为了找父亲的尸体,十四岁就自杀了。谢祊得不禁感慨:杀身成仁,这种事连一个小女孩都能做到,我岂能做不到。于是绝食四天,死在悯忠寺,享年六十四。今天法源寺后街北部的谢公祠,是明景泰七年,明英宗为表彰谢祊得的民族气节,在他尽节之处修建的,明英宗特赐谥号曰:文节。

  画外音:悯忠寺的历史中发生了很多诸如此类的故事,似乎悯忠寺成为历朝历代忠君的象征。事情往往就是在美好的祝愿中,发生出人意料的结果,而它衍生出的另外一些枝蔓和这些意外一起,组成了复杂而又沧桑的历史。

  第三折 惟彼观音,或能救我

  安史之乱后,又过了近百年,唐武宗李炎发动了“会昌法难”。有四万多座寺庙拆毁,二十六万僧人被强迫还俗,而悯忠寺却躲过了这场灾难,或是因为悯忠寺是唐太宗下令兴建的,似乎它与佛教无关,它以忠义之名得以延续长存。

  灭佛运动中躲过一劫,却在三十七年后的一场大火中烟消云散。悯忠寺,初唐开始修建的一个忠臣义士的纪念碑,最终在晚唐的大火中坍塌了。

  十年后,公元892年,新任的幽州节度使李匡威来到这里。他看到仍是那一片瓦砾废墟,望着寺庙的残垣断壁,他慨叹道:人生无常,悲恨相续,惟彼观音,或能救我。这一刻,他决定重建悯忠寺。

  重建时,在废墟中发现了舍利子。李匡威决定在这个位置加建一座高三层的观音阁,内置二十丈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像,放舍利子于观音像前。

  从悯忠寺加盖观音阁之时起,悯忠寺虽然还叫悯忠寺,但加重了观音救苦救难的意味。似乎“悯忠”寓意的“超度亡灵”,远不如佛教中观音的“救苦救难”来得更有意义。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