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空和尚讲禅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 圣者的故事 佛教丛书佛陀 玄奘精神 觉性的故事 佛祖十大弟子 文殊菩萨的故事 观世音菩萨传 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 玉琳国师 觉者的生涯 流浪者群歌 玄奘大师西行故事 释迦牟尼故事 妙善公主 释迦牟尼佛传 佛陀的圣弟子传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富楼那 目犍连 罗睺罗 舍利弗 正法眼藏 阿难陀 大迦叶 优波离 阿那律 迦旃延 《须菩提》故事集 大德讲故事 虚云长老传奇 鸠摩罗什传奇 玄奘之路 千年菩提路
大迦叶
  • 大迦叶

    大迦叶 大迦叶出家后,安心修习头陀苦行。他不愿过竹林精舍或祇园精舍的僧团生活。他喜欢的是露天静坐,冢间观尸,树下补衣。他认为尸臭和白骨,对修无常、苦、空、无我、不净观等,大有益处。

  • 大迦叶

    大迦叶

  • 举行集结佛经仪式 举行集结佛经仪式

    佛陀入灭后四个多月,大迦叶恐怕圣教流弊渐多,就举行佛经结集。结集的意思是集合大众,诵出经教,逐项由大众研究,审定,通过后,作为定本。

  • 大迦叶执着于头陀苦行 佛陀涅槃后集结佛经 大迦叶执着于头陀苦行 佛陀涅槃后集结佛经

    大迦叶最不喜欢住在竹林精舍或是祇园精舍过团体的生活,他喜欢的是在露天静坐、冢间观尸、树下补衣。因为他认为住在尸臭或骸骨之中,对于修习无常、苦、空、无我、不净观等,更容易提起正念,精进思维。

  • 大迦叶听命滞留王舍城 而非执着一切事物 大迦叶听命滞留王舍城 而非执着一切事物

      正念现前的人精进修行,如同天鹅飞离沼泽,他们不乐在家[1],而正信出家。(偈91)  佛陀和众多比丘有一年在王舍城结夏安居。安居结束前约两星期的时候,佛陀预先告诉比丘,安居后要离开王舍城,要比丘们预

  • 帝释天亲自供养大迦叶

    这时候,帝释也期望能够供养大迦叶尊者,就与妻子乔装成贫苦的老纺织匠,到王舍城来。当大迦叶尊者到达他们家门口时,他就用饭和咖喱装满大迦叶尊者的钵。当大迦叶尊者闻到咖喱的香味时,他明白供养的人不是凡人,而是帝释本人。

  • 愚蠢沙弥无理取闹 佛陀劝大迦叶独居 愚蠢沙弥无理取闹 佛陀劝大迦叶独居

    第二天,大迦叶尊者外出化缘时,这顽强、愚蠢的年轻沙弥留在精舍里,竟然打破所有的锅子,并且放火烧了精舍。后来,王舍城来的一位比丘向佛陀报告这件事,佛陀说大迦叶尊者最好独居,也不要和造成这么多问题的愚人共处一室。

  • 大迦叶结集佛陀的教法与戒律 大迦叶结集佛陀的教法与戒律

    摩诃迦叶的建议,获得了比丘们的赞同。就选出五百个长老,在王舍城郊外毗婆罗山的七叶窟会合,结集佛陀所遗下的教法和戒律。

  • 误入外道难解生死 遇佛陀证悟涅槃 误入外道难解生死 遇佛陀证悟涅槃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舍卫城附近有一户贫穷的农民,农夫的妻子怀孕九个月后生下一个孩子,因为这家人是外道迦叶种姓,所以为孩子取名为迦叶。迦叶长大后,与父母一同帮忙农务。  有一次,他看到父亲杀死

  • 因为美丽而悲哀的女子 因为美丽而悲哀的女子

      大迦叶出家后一年,那是佛陀成道的第三年,佛陀接受父王之请与弟子一同回到故乡毘罗卫城的时候,他也跟在里面。后来佛陀回到舍卫国祇园精舍的时候,在许多追慕佛陀出家的释迦族里,佛陀的养母憍昙弥夫人(摩

  • 树下生伟人

    树下生伟人 假若有人从两千五百年前到现在肉体还活在世上的话,那就是佛陀弟子中头陀第一的大迦叶尊者。 不久之前,法国的柏林森博士在印度的鸡足山上,还见过尊者大迦叶,并且皈依了他。这位富传奇性圣者的生涯,介绍起来实在是一段很美丽的故事。 我们还是从尊者的出生说起吧! 两千五百年前,在离中印度摩竭陀国首都王舍城不远的摩诃娑罗陀村里,住着一位婆罗门望族的大富豪尼拘卢陀竭波长者,据说他拥有比当时的国王频婆娑罗王还更多的财产。 尊者大迦叶,就是出生在这个家庭。

  • 不同床的夫妻

    不同床的夫妻 日月过得很快,大迦叶已长成一个英俊潇洒的青年了,父母很欢喜,告诉他希望最近为他讨娶一个妙龄美貌的少女为妻。 大迦叶慌忙的推辞道: 「这是万万不能的,我唯一的希望就是修道,有了妻子会障碍我的修行。」 父母当然不答应他的要求,他在没有办法可推辞的时候,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马上请了一位有名的艺术家,为他用黄金雕塑一个美女的金像,他拿去对父母说: 「你们一定要我娶亲的话,请找一个和这个金像一样的女人,否则,我立志终身不娶。」 父母对于这样的要

  • 守约十二年

    守约十二年 既然做了夫妻,两个人又不同床而卧,他们的父母隐约间知道此事,有一天特地到新房中察看,见到两张床铺时,父母就很不高兴的说道: 「你们是刚结婚不久的夫妻,房中陈设两张床真不吉利,我叫人来拆了一张

  • 出家去修道

    出家去修道 会者必离,生者必死,这是世间一定的道理,疼爱大迦叶的父母终于寿尽往生了。 在父母往生不久的一天,妙贤叫仆役去榨胡麻油,胡麻油里有很多的小虫在蠕动,妙贤听到仆役们私下在说:「压死这么多的生物,不知将会受到如何可怕的果报?不过,这不是我们的罪过,而是主人的命令

  • 做了佛陀的弟子

    做了佛陀的弟子 大迦叶,现在正是三十多岁的年龄,据传说,当他离家修道的那天,正是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成正等正觉的时候。 大迦叶东南西北四处访师求道,诸师所说,大都不能满足他的所愿。两年后,他在鸳伽国时才有人告诉他说,释迦牟尼佛是当今的大觉者,现在正带领着舍利弗、目犍连、优楼频罗迦叶等千余人住在竹林精舍。他一听很欢喜,便取道折返竹林精舍。 竹林精舍,是佛陀组织教团最初住的道场,在王舍城北门外不远的地方。大迦叶到了王舍城,他不直接去访问佛陀,

  • 为美丽悲哀的女子

    为美丽悲哀的女子 大迦叶出家后一年,那是佛陀成道的第三年,佛陀接受父王之请与弟子一同回到故乡毘罗卫城的时候,他也跟在里面。后来佛陀回到舍卫国祇园精舍的时候,在许多追慕佛陀出家的释迦族里,佛陀的养母憍昙弥夫人(摩诃波阇波提),也被准许出家而成立了比丘尼教团。 因此,大迦叶想起了与妙贤曾经约定的事,从前女众不准出家,这是没有办法向佛陀进言的,现在比丘尼教团成立,正可以了结当初和妻子的约定。大迦叶自从离家,已经过了三、四年的风霜和寒暑,三、四年来,不知

  • 度贫婆生天

    度贫婆生天 有一次,佛陀和诸弟子在舍卫国的时候,王舍城的教区就由大迦叶主持,他经常出入王舍城布施福祉。他托钵的时候,是远避富豪而选择贫穷之家。尊者的心中以为,富人虽该怜愍,但总不如每日都要为生活忧愁的人可怜。 那些贫苦的人,因为贫穷而不能享受到五欲的快乐,虽然闻到正法很高兴,但究竟不能获得行布施的幸福。尊者大迦叶,那慈悲的心如流水一般,流注到这些可怜的人们身上。 在王舍城中,有位很贫穷的老婆婆,既无亲戚,也无家可归。白天,东街流浪到西街;晚上,随便

  • 视察教团时的不满

    视察教团时的不满 有一次,佛陀命令大迦叶到旷野城视察教团中的情形。朝晨,他着衣持钵入城,威仪严肃的行乞。 他经过几条街道,发现人家见到他都把门关起来,他出城到乡村托钵也是同样的情况。他很怀疑,因为这里过去佛法很兴隆,为什么现在人民对于比丘一点恭敬供养的心都没有? 他找到过去认识的信者问道: 「佛陀离开旷野城还没有太久,这里还有比丘在教化,怎么大家这么快忘记对三宝的恭敬,连比丘托钵都不肯供养?」 那位信者回答道: 「尊者!自从佛陀走后,这里的比丘几年来

  • 阿难赠钵

    阿难赠钵 大迦叶尊者为法的真诚,很得佛陀的信任,佛陀对于他,其爱护是无微不至。 在佛陀的教团里,有所谓六群比丘满宿等,专门结党犯恶,佛陀因此制下许多戒律。 有一个时期,是佛陀住在祇园精舍的时候,六群比丘们又在努力的蓄钵。钵有铁钵和瓦钵两种,但由于产地、质料、颜色等的不同,所以分别有铁钵、苏摩国钵、乌伽国钵、黑钵、优伽国钵、赤钵等六种。那些六群比丘,在这些钵中,务求好的钵,把它收藏在自己的房中,好象在开陶器店一样。 这六群比丘,从早到晚,不知用功修道

  • 乐于修苦行

    乐于修苦行 大迦叶一向是安心修习他的头陀苦行。说起他的修习苦行,直到老年,无论在什么情形之下,或是什么人劝说,他都不肯中断他的苦行。 凡是修习头陀苦行的人,第一要选择空闲的地方,第二要过托钵的生活,第三要常居一处,第四要一日一食,第五要乞食不择贫富,第六要守三衣钵具,第七要常坐树下思维,第八要常在露地静坐,第九要穿著粪扫衣,第十要住于坟墓之处。修学头陀苦行,就要过如此简单的生活,也是清净的生活。 对于大迦叶这样的人,不去度众生,而喜欢离群独居,过苦

  • 佛陀分半座

    佛陀分半座 大迦叶的年龄终于渐渐的老了,可是他对头陀苦行的生活,是越过越认真。 有一次佛陀也不忍他以衰老之年,还要生活在日晒夜露、狂风暴雨之中,想劝他中止苦行。 那是佛陀法驾住在鹿母讲堂的时候,佛陀召见大迦叶,大迦叶穿著破衲衣,须发长得很长,蹒跚的走来,这里新皈依的比丘都不认识他就是大迦叶,看到他那仪容不整的形相,都投过来轻蔑的眼光,甚至有人向前想阻止他走近佛陀。 佛陀知道大家的心思,很远的就招呼道: 「大迦叶!你来啦!我留了半座在这里,你赶快到这里

  • 继承佛陀的衣钵

    继承佛陀的衣钵 岁月像石光电火般的迅速,佛陀应身化世的缘满,就在佛陀八十岁的那一年,传出了佛陀将要涅槃的消息。 在佛陀涅槃的这一年,先是目犍连为教殉难,然后是舍利弗回乡入灭,现在佛陀又将涅槃,在教团中到处都是愁云惨雾,为了正法流传,以及僧团的领导,佛陀早就注意继承的人

  • 三藏圣典结集

    三藏圣典结集 佛陀灭度后的九十日,结集法藏的典礼开始。 起初,大迦叶为了选择结集的场所,费了一番苦心。竹林精舍、祇园精舍,都过于宽大,而且这些地方还有很多没有离欲证果的比丘住着,最后他选定王舍城东南的大竹林中一个很大的石室,这个石室叫毕波罗延石窟。 在静寂的林中,宽大的石室里,正是尘外中的尘外。五百阿罗汉的圣弟子,公推大迦叶、阿难陀、阿那律、优波离、富楼那尊者等为上首。尤其是尊者大迦叶以首座的身分,在大众之前数说阿难陀的六罪,责怪他尚未证得最高的圣

  • 龙华三会愿相逢

    龙华三会愿相逢 结集三藏后的大约二、三十年,大迦叶忽然厌世起来,他想:「佛陀做了我的老师,像父母爱子似的,对我有如海一般深的大恩,我已为未来将大法流传,总算报答佛陀的恩惠于万一。

  • 拈花心传的大迦叶 拈花心传的大迦叶

      摩诃迦叶又叫做大迦叶、迦叶波,意思是乌龟,又翻译成饮光。传说他的祖先在修炼时,有一只具有灵性的乌龟背负著玄妙的图案而来,因此得道,所以以龟作为姓氏。又传说上古时代曾有仙人能吸取日光,平时隐藏著,见不到任何光芒,但是如果显现的话就会全身光辉明光,迦叶是这位仙人的后裔,所以也用饮光为姓氏。他出生在华波罗树(即菩提树)下,所以名叫毕波罗。在佛陀所有弟子中,姓迦叶的有五个人,其中只有摩诃迦叶可以单称为迦叶。

  • 头陀第一的迦叶 头陀第一的迦叶

      大迦叶出家后,安心修习头陀苦行。他不愿过竹林精舍或祇园精舍的僧团生活。他喜欢的是露天静坐,冢间观尸,树下补衣。他认为尸臭和白骨,对修无常、苦、空、无我、不净观等,大有益处。迦叶一派的人,认为修头陀行要做到以下十点:一、选择空闲处生活;二、过托钵生活;三、要常居一处;四、要日中一食;五、要乞食不择贫富;六、要守三衣钵具;七、要常坐树下思维;八、要常在露地静坐;九、要穿著粪扫衣;十、要住于坟墓之处。

  • 大迦叶的皈依

    大迦叶的皈依 大迦叶是佛陀十大弟子中的「头陀第一」,出家之前是一位很杰出的婆罗门,不但聪明博学,而且富甲天下,住在离王舍城不远的摩诃沙罗陀村。当佛陀在王舍城北门外不远的竹林精舍说法时,他每次都跟随王舍城的信众前往听闻佛陀说法。佛陀的说法,佛陀的德慧,渐渐的打动了他的心,也想跟随佛陀出家。 有一天,他听完佛陀说法后,踏上归途,在走近王舍城门不远的地方,那是一棵枝叶交错的大树下,看见佛陀在那儿静坐,佛陀肃静和威严之相,好象一座金山,使他不自觉地恭敬礼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