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空和尚讲禅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 圣者的故事 佛教丛书佛陀 玄奘精神 觉性的故事 佛祖十大弟子 文殊菩萨的故事 观世音菩萨传 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 玉琳国师 觉者的生涯 流浪者群歌 玄奘大师西行故事 释迦牟尼故事 妙善公主 释迦牟尼佛传 佛陀的圣弟子传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富楼那 目犍连 罗睺罗 舍利弗 正法眼藏 阿难陀 大迦叶 优波离 阿那律 迦旃延 《须菩提》故事集 大德讲故事 虚云长老传奇 鸠摩罗什传奇 玄奘之路 千年菩提路
大德讲故事
  • 行禅

    行禅 --摘自班迪达尊者《禅修的基本指导》 ◎行禅能发展觉知的平衡性、准确性与专注的持久性 在禅修期,通常以相同的时间,一整天交替进行坐禅与正规的行禅。一小时是段标准的时间,四十五分钟也可以。对正规的行禅来说,禅修者可选择一条大约二十步长的小路,循着步道慢慢来回行走。 在每天的生活中,行禅也是很有帮助的。禅坐前的一小段时间,例如十分钟,进行正规的行禅,对心的专注很有帮助。除此之外,行禅所发展的觉知对我们很有帮助,因为身体在一天之中,总是四处活动。 行禅

  • 活得安详

    活得安详 作者:一行禅师 生命中充满痛苦,但它同时也充满了很多奇迹,像蓝天、阳光、婴儿的眼。痛苦不是全部,我们还必须去认识和体验生命中的奇迹,它们就在我们心中、我们周围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分钟。 如果我们既不愉快,也不安详,我们就不能与其他人分享安详和愉快,即

  • 志超·誓死离俗

    志超誓死离俗 这是一个奇怪的新婚之夜。洞房里,新郎严肃地坐在床上,新娘坐在铺了毡垫的地。新郎在给新娘宣讲佛法。新郎先讲了人生的苦难,接着又讲了佛教的解脱之法。讲着讲着,新娘流出了眼泪,不是委屈,而是为丈夫对佛门的一片赤诚之心所感动: 夫君,我不想连累你受人生之苦,你想走就走吧。 说完,新娘痛哭起来,这次新娘是为自己而哭,她不知道自己今后生活将要依靠谁。新郎没有对新娘的哭声动心,他只是默默地口中念佛而练习禅定来。 志超本不想结婚,但被家人强迫成婚,所

  • 慧远·冒犯天威

    慧远冒犯天威 北周的武帝高高地坐在大殿的宝椅上,下面站着文武百官和一群被他召来的高僧,慧远也在其中。大殿的外面,手持刀枪、身披铠甲的武士里三层、外三层地守卫着。大殿里静悄悄的。 此时,北周刚刚灭了北齐,国家百废待兴,周武帝坐在龙椅上志得意满,他现在要向

  • 昙荣·乱世高僧

    昙荣乱世高僧 寺院里聚集着一群人,有身穿袈裟的僧人,也有没有出家的俗人。人们静静地坐在那里,认真地听一位法师宣讲华严经。 法师叫灵裕,是南北朝和隋时的著名高僧,人称裕菩萨。 在听说的人中,有一个刚刚从远处赶来的年轻人。他是特地来投奔灵裕出家的。这个年轻

  • 惠宽·两尊灵座

    惠宽两尊灵座 杨纬的妻子第一次怀孕之后,吃东西的口味大变,厌恶她以前所喜爱的辛辣和腥荤的食物。不久,她生下来一个姑娘,取名叫信相。信相喜爱安静,没有一点儿常人的欲望。 杨纬的妻子第二次怀孕时,奇异之事就更多了,她的身体毫无不适的感觉,反倒觉得安闲自在。

  • 法融·牛头禅师

    法融牛头禅师 法融读了许多儒家的经典和佛经后说: 儒家的义理和许多世俗的文章,象糠粃一般,而佛家般若止观等道法,可以渡人到幸福的彼岸。 法融从此出家为僧。 法融投奔炅法师学道。炅法师道法出众,享誉当时。法融一边干活,一边闻道。法融认为,求道的根本在于心神

  • 窥基·三车和尚,百本疏主

    窥基三车和尚,百本疏主 窥基是唐朝一代法师玄奘的高足弟子。窥基之于玄奘,犹如子夏之于孔子。孔子学说须有子夏辈西河传经,方可阐扬宏发,广被于世;而玄奘之学,窥基不仅有克绍箕裘力,且具后修转密的功绩。 玄奘从印度取经回来后,天天在长安慈恩寺里埋头译述,发誓

  • 一行禅师

    一行禅师 Thich Nhat Nanh 一行禅师生于1926年的越南中部。1942年,也就是在他十六岁的时候,他出家当了一名禅宗和尚。越美战争爆发后,他是越南佛教和平代表团主席,他和他的很多出家同修,放弃了与世无争的寺院清修生活,积极地投身到救助战争受害者的活动中去。与此

  • 智顗·天台祖师

    智顗天台祖师 智顗,俗姓陈,原籍颖川(今河南许昌),东晋时迁居到荆州华容(湖北监利县西北)。智顗的父亲曾是梁朝的重臣。 传说,智顗的母亲怀孕的时候,常在梦中看到五彩的祥云,就像飘浮的白云一样在她的怀中萦绕。每次想要把那祥云驱散时,就听到天上有神人对她说:

  • 静琳·山自高,谷自深

    静琳山自高,谷自深 静琳七岁时,就投奔一个僧人出了家,僧人每天只带他下地耕作,不给他传授佛法,静琳很失望。他自言自语道: 他连这种俗事都不能舍弃,和俗人又有什么区别呢? 静琳于是又从其他法师学法。 周武帝灭佛法,静琳也被迫还俗。隋时,静琳又跟灵猛法师听道

  • 昙伦·死生本空

    昙伦死生本空 唐时比丘昙伦,姓孙,汴州浚仪人。十三岁出家,在修福寺以端禅师为师。端修次第观便。他告戒昙伦说:把心系在鼻端,就可以得静了。昙伦却说:如果有心,当然可以系在鼻端。但本来无心,不知要系什么。众人都认为他的话很奇怪。昙伦自己叹息道:学这些浅近

  • 道宣·南山律师

    道宣南山律师 做和尚而未经受戒,恰似没有领结婚证就做了夫妻,不能算数,不被承认。做了和尚倘若不守戒律,也就是自成一套的日常行为规范,胡思乱想,乱说乱动,那显然是野和尚,花和尚。 三国时,人们对出家做僧人这种进口的新鲜事物发生了极大的兴趣,并且不忘实践,但对出

  • 鉴真·百折不挠

    鉴真百折不挠 唐玄宗天宝元年,初冬的扬州城照旧笙歌不断,大运河里照旧帆影连天,大明寺的钟声听起来更加浑厚而渺远了。 这天,大明寺来了好几个风尘仆仆的日本僧人。原来,他们是日本遣唐使团的成员,专门到中国学习律学,这回由道航介绍来拜谒名重江淮的律学高僧鉴真

  • 彦琮·借势弘道

    彦琮借势弘道 十四岁的彦琮收到北齐重臣敬长瑜、朝秀、卢思道、元行恭、邢恕联名签发一封邀请信,他们要请少年彦琮为北齐的建立讲大智论。这事在当时传为奇闻。 彦琮确实是佛门奇才。彦琮没有出家时,就聪明伶俐、洞察幽微。后来,他投奔边法师,那时他还不到十岁。边法

  • 灵裕·道俗俱伏

    灵裕道俗俱伏 现在不能出家,这一辈子就完了。七岁的灵裕叹息说。他的出家的请求又一次被父母拒绝了。 灵裕一生下来,就与佛门有缘。每次遇到僧人,小小灵裕立刻垂手站立,然后躬身施礼,把自己手里拿着的舍不得送给小伙伴的心爱之物送给僧人。一听到屠宰的声音,他就觉

  • 玄琬·盛世律师

    玄琬盛世律师 贞观年间的某一天,在长安城的皇宫内,正要举行一个盛大的仪式。宫内的大殿里挤满了人,可大殿里的气氛却无比庄严肃穆。这些人中,有身穿黄袍的太子,有头戴王冠的众王爷。另外一些人,却是平时一般不会露面的,这些人身着艳丽的绸缎,头上顶着凤冠,一个

  • 修练祥和

    修练祥和 一行禅师(Thich Nhat Hanh) 释见宽译 我们生命的每分每秒都是颗钻石,藉由作意观息,你可以很快乐。 你发出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微笑、每一个动作,就是一颗足以让他人快乐的钻石。 如果你祥和,如果你快乐,那么你所做的一切, 都将会是给你周遭人们的一份供养

  • 为和平努力

    为和平努力 一行禅师 著 陈素玉 译 一则禅宗故事说,有一个人骑着马奔驰得很快,在路边的人对他喊道:「喂!你要赶去哪里?」骑马的人回答:「我不知道,要问马才知道。」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