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空和尚讲禅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 圣者的故事 佛教丛书佛陀 玄奘精神 觉性的故事 佛祖十大弟子 文殊菩萨的故事 观世音菩萨传 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 玉琳国师 觉者的生涯 流浪者群歌 玄奘大师西行故事 释迦牟尼故事 妙善公主 释迦牟尼佛传 佛陀的圣弟子传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富楼那 目犍连 罗睺罗 舍利弗 正法眼藏 阿难陀 大迦叶 优波离 阿那律 迦旃延 《须菩提》故事集 大德讲故事 虚云长老传奇 鸠摩罗什传奇 玄奘之路 千年菩提路
玉琳国师
  • 第一节 千金小姐!万金和尚!

      宜兴磬山崇恩寺里上上下下的师父,都在忙着准备欢迎大施主,那就是当朝的王宰相的小姐前来进香。寺中里里外外都已洒扫得非常清洁,唯有在大雄宝殿管香火很勤快的年轻香灯师玉琳,今天倒反而懒惰起来了。过去大雄宝殿的中央,都点着辉煌的大烛,玉琳怎么今天早上把它吹熄了;香炉中一向都在焚烧着檀香,今天怎么也没有缭绕的烟氲;蒲团散乱的放着,昨日落下的灰尘还没有扫除。

  • 第二节 十不全的书记师

    第二节 十不全的书记师 这是二十年或者三十年前的前生的往事了-- 玉琳还是做的一个和尚,在一个寺院里当书记师。 王小姐还是一个富贵人家的小姐,全家都是极虔诚的佛教信徒。 她的父亲不幸去世的时候,她的母亲在一个寺院中做着七天水陆道场,以仗佛力超荐她的父亲,离地狱之苦而得生西方极乐世界。 她随着母亲到那个做水陆道场的寺院中去。 她和母亲走到那个寺院的门口,金碧辉煌的寺院殿宇,山门口的两个石狮子庄严雄伟,山门旁都贴满了水陆道场的榜文。 『妈!这个榜文上的字写

  • 第三节 只有一个条件

    第三节 只有一个条件 王小姐的娇容,从此渐渐地憔悴了。 她的母亲忙着为她请医服药,然而始终没有见效。一向欢乐的宰相府中,近来都在愁云惨雾笼罩之中。王夫人很快的写了书信着人火速的请老爷回来。 日子像流水似的过去,小姐的病却加重起来。亲戚仆妇们个个都在耽心着:老爷和夫人的膝下,就生了这么一位千金,假若小姐有个什么三长两短的话,老爷和夫人不知是如何悲伤。而且小姐是一位最令人敬爱的人,向来大家都受过她不少的恩惠。 老爷和夫人的心中,更是焦急异常,怎么也想不出

  • 第四节 洞房花烛夜

    第四节 洞房花烛夜 王小姐的病,在知道玉琳允诺了婚姻大事后的没有几天也就好了。

  • 第五节 小姐!你醒得很早呀!

    第五节 小姐!你醒得很早呀! 天已早就大亮了。 王小姐把房门打开来,见到外面像止水一般的沉静。 丫鬟仆妇们昨日辛苦了一天,睡得迟,大家心里总以为新婚的夫妇都做着甜蜜的好梦,起得太早了反而惊吵他们,所以,虽然天亮了,全府中还是寂无人声。 王小姐不便去叫醒他们,自己只简单的梳洗一下,又在暖壶中倒了一杯茶递给玉琳: 『你喝了这杯茶吧

  • 第六节 有一个半徒弟

    第六节 有一个半徒弟 玉琳离开了王相府和王小姐以后,独个儿行走在回寺的途中,他像一个从囚牢里刚被放出来的人,身上觉得无限的轻松,心里感到无限的愉快! 这时,朝阳柔和的照着他的脸,晨风习习的迎面吹来,他走了一会,看看路上的行人还非常稀少,寂寞的大地还没有恢复它的烦嚣,他此刻又好象有一点失去什么东西似的空虚之感,但一转念间,他想到自己在生命史里留下了尊贵而洁白的一页,不觉又露出了得意的微笑! 他加速了脚步,很快的磬山崇恩寺的大门在望了,山门前的一对石狮

  • 第七节 不可小看了他

    第七节 不可小看了他 玉琳自从知道师父把自己当作半个徒弟看待,他的自尊心确实是受了不小的打击。

  • 第八节 难道不是韦驮护法?

    第八节 难道不是韦驮护法? 玉琳自此以后,心中老存了一个念头,就是要有机会的话,很想向师兄玉岚表白他的歉意。 然而,玉岚的影儿找遍全寺都没有,他离寺外出已经两三天了。 一个人觉得自己对不起人,内心的歉疚,说来也是很不安的! 玉琳每和人相遇而过的时候,好象别人都翻着白大的眼睛朝着他,好象他们都是说:「你这个骄慢的人,你瞧不起师兄,而师兄实在是内秘菩萨行的人

  • 第九节 原来还是你!

    第九节 原来还是你! 玉琳第二天早上起来,人虽然是在照往日一样的做着规定共修的早课,但他的心无论如何不能安静下来。

  • 第十节 爱情的真义

    第十节 爱情的真义 『你真是好大的架子,见你一面,就比登天还难

  • 第十一节 金刀剃下娘生发

    第十一节 金刀剃下娘生发 严寒的冬天去后,穿梭射箭似的时光不停的在前进,这又是百花齐放的春天了。到处的枝头都是增添了绿意,到处的原野都是灿烂的深紫与金黄。

  • 第十二节 吴师爷的刁难

    第十二节 吴师爷的刁难 玉琳住在千华庵中还不上几天,很多不如意的事情就紧跟着来了。 问题就是在千华庵中管理事务的一个王宰相所信任吴师爷。 吴师爷是四五十岁的年纪,瘦长的个子,黑黑的脸,他是在王宰相当初官拜尚书的时候,就来做他的幕僚。他是一个工于计谋的人,生性争强好胜,出言吐语,尖酸刻薄,但因他几次政见,使王宰相深受皇上的信赖,因此,王宰相就把他当为心腹之人。 王宰相等到把女儿出家的事情忙好以后,因为国事繁重,在家中不能多耽搁,所以就匆匆进京。他在临走

  • 第十三节 谁杀死了她?

    第十三节 谁杀死了她? 玉琳自从受过吴师爷的刁难以后,别人都以为他一定很烦恼不安,尤其是醒群更感到对玉琳抱歉。所以她经常的不是亲来问好,就是派人前来慰问。 然而,出乎意料的,玉琳好象不曾发生过这件事一样,他和往日一样的无忧无恼,醒群等见了以后才安下心来。 有一天下午,翠红奉了醒群之命来看望玉琳的时候,玉琳还对翠红说: 『修学佛法的人,最要紧的是认识自己,把握自己,不要给外面的境界所惑动。世间上是非、好坏、善恶、都没有绝对的理由,我们不要给这些无谓的葛

  • 第十四节 将此一命布施给人

    第十四节 将此一命布施给人 玉琳被捕以后,这消息很快的传到醒群的耳中,像晴空的一声霹雳,唬得她目瞪口呆,半天说不出话来。 这是她做梦之中也不会梦到的事,居然像事实般的摆在眼前,「玉琳会谋财害命」,这在醒群的心海之中,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 然而,玉琳的念珠怎么会落在死者的手中呢?死者的金银饰物又怎么会藏在玉琳的包袱之中呢?这不但醒群是百思不得一解,就是庵中一切人也感到这件命案的离奇! 说到玉琳会谋财害命,他为什么要谋财害命呢?宰相府中的财色名利,那一件

  • 第十五节 佛法才是最好的法律

    第十五节 佛法才是最好的法律 更深夜静的时候,玉琳被幽禁着的这间囚房,沉寂无声。 他上午被捕以后,直到这时候还没有吃东西,肚子饿得很,然而,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上午没有人送东西来给他吃,晚上刘县太爷派人送晚饭来,又过了出家人过午不食的时间。 月光如银似的照进囚房里来,风清、人静,玉琳好象坐在禅堂里一样,他把人间看得恬淡到极点。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肚子越发饿起来,他微微的感到困倦,他觉得饿罪比死罪难受一些。 他想起那个被杀害的丫鬟,他默默的念着佛号与佛

  • 第十六节 三个锦囊妙计

    第十六节 三个锦囊妙计 玉琳玉岚在县衙里和刘县官谈着,皂役取来吴师爷的烟斗和凶器。刘县官连声叹气,并连声道歉,亲自又把玉琳的佛珠奉还给他。 他们谈了好久,为刘县官举行了简单皈依三宝的仪式后就从县衙里出来,一同向千华庵走去,醒群和翠红及全庵人等,听到玉琳无罪释放,欢喜得就差点儿发狂。等到她们知道杀人的凶犯竟是吴师爷时,不觉又欢喜又痛恨。欢喜的是恶人恶报,因果昭彰,丝毫不爽;痛恨的是吴师爷竟是这么一个人面兽心的人。 醒群感激的尤其是玉岚,玉岚听到醒群感

  • 第十七节 山寨改佛殿

    第十七节 山寨改佛殿 年轻的玉琳,被当朝的天子顺治皇帝拜封国师以后,住在顺治皇帝特为他在西苑内建筑的精舍里面,其声名荣耀,一时无二。这正如他师父过去对他说的:「你很有福报善根,将来名播四方,胜过师兄。」 在玉琳的心中,他虽尊为国师,可是一点荣耀的念头也没有。几年来的风风雨雨,重重魔难,使他在佛陀的真理中,更体验到世态的炎凉,人事的沧桑。那巍峨壮丽的皇宫,那山珍海味的饭食,在他是如木人看花鸟,名闻利养,一点没有打动他的心源。 自从玉琳荣封国师以后,智

  • 第十八节 皇帝请我去的

    第十八节 皇帝请我去的 光阴如流水,无声无息的过去,玉琳国师住在正觉山,醒道等七十余名僧众,对他恭敬服从,一师一道,他们都很快乐的生活着。醒道等奉持戒律很严,他们自从剃度以后,洗心革面,努力在佛法中净化身心。正觉寺中的晨钟暮鼓,像山间的天籁,唤醒迷途知返的人。玉琳国师常向他们说法开示,使大家沐浴在佛法僧三宝的慈光中,没有恐怖,只有安稳;没有贪瞋,只有平和;玉琳国师在这里住了大概又是二年的时间。 一天,做监院的醒道,从城里回来,报告玉琳国师一个消息:

  • 第十九节 国师在此不敢抬头

    第十九节 国师在此不敢抬头 玉琳国师的年龄虽轻,但有德有学,更有复兴佛教广度众生的悲愿,无论在什么时候,或是什么地方,他总想尽自己的力量,能影响顺治皇帝,要他体察民间的疾苦,要他真心做佛教的护法。 顺治皇帝也是一位贤明的君主,上有玉琳国师的指导,下有诸大臣的协助,所以清初的政治,国泰民安,一番开国的兴隆气象。 玉琳国师庄严的德相之内,充满了人性的光辉,在宫中虽不见他苟于言笑,但慈祥平易的风度,没有人不对他尊敬,没有人不感到他的亲切。 过惯了四五年像行

  • 第二十节 把身体兴隆这个道场

      玉琳国师向老修行告辞以后,又是闲云野鹤一般的踏上孤僧万里游的道路。他出家披剃的祖庭崇恩寺,是在二年前师父天隐老和尚圆寂时回去看过一次,正觉山他常常挂念,千华庵也不能完全忘怀。师兄玉岚,醒群尼师,时常在他脑海中映现。但这只是思念而已,他并不想急于去和他们见面,已经得度了的人还要和他们在一起做什么?世界上有的是孤苦无依需要安慰的人,所以,白须老人留言要他往千华庵一行,他并不打算要去。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