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菩提路 玄奘之路 鸠摩罗什传奇 虚云长老传奇 因果报应录 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 大德讲故事 《须菩提》故事集 迦旃延 阿那律 优波离 大迦叶 阿难陀 正法眼藏 舍利弗 罗睺罗 目犍连 富楼那 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哲理小故事 人间巧喻 禅宗故事 禅宗小故事 佛陀教你不生气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佛陀的圣弟子传 名人轶事 罗汉菜 百喻故事广释 春去春又来 雷锋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传 行禅 妙善公主 释迦牟尼故事 玄奘大师西行故事 假因谤圣 堕无间狱 慈济心灯 金玉良言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法苑珠林(卷六)白话 因果原理 马车故事 朋友集 世间百态 关于王永庆的故事 做人的佛法 哼哈一如说 禅理故事 数学家的故事

彦琮·借势弘道

人物故事 | 作者:网络 [投稿]

  彦琮·借势弘道

  十四岁的彦琮收到北齐重臣敬长瑜、朝秀、卢思道、元行恭、邢恕联名签发一封邀请信,他们要请少年彦琮为北齐的建立讲大智论。这事在当时传为奇闻。

  彦琮确实是佛门奇才。彦琮没有出家时,就聪明伶俐、洞察幽微。后来,他投奔边法师,那时他还不到十岁。边法师对这个小孩感到很疑惑,以为他跑到寺院中来玩,无意说出连他自己也不明白的话。可边法师再看看彦琮那童稚的面孔上,表情严肃而真诚,法师略为所动。边法师试着让彦琮读须大拏经,将近七千字的经文,他一天就读完了。又让他读大方等经,彦琮只用几天时间就读完了。边法师与他讨论所读的经典,彦琮对答如流。边法师被这个少年震惊了。要知道,大方等经是大乘佛经的通称,以彦琮这样小的年龄能够在几天之内读完如此浩繁的经书,可谓是奇迹了。十岁时,边法师让彦琮正式出家,起名道江。这是希望他的智慧无穷,犹如滔滔不绝的江河一样。

  彦琮在晋阳讲大智论,敬长瑜等邀请者亲自前来听讲。彦琮旁征博引,谈吐自如,众大臣听得如醉如痴。听完,他们称赞彦琮:

  “法师所讲,我们闻所未闻。”

  不久,齐国的太后到了晋阳,皇帝也陪伴而来。当他们得知彦琮之事后,就请彦琮到宣德殿讲仁王经。

  讲经这天,宣德殿上挤满了人,大殿的前部,是宫女和太监簇拥着的太后和皇帝,再往下,是文武百官,接着的是奉旨前来听讲的二百名僧人。整个大殿,鸦雀无声,大家都在等待着彦琮的到来。

  一会儿,就见大殿门口走来一位少年。他身穿干净的袈裟,昂头挺胸,稳步从人群中穿过。他个子不高,仅到听讲者们的胸部,可他脸上庄重说和的表情,令在场的人暗暗佩服。在大殿的前方,放着一把高背椅和一张桌子,平时这里是皇帝的宝座,此时则变成了彦琮的讲法处。皇帝早已让侍中高元海站在宝座旁,侍候彦琮。彦琮走到讲座前,高元海连忙上前扶住彦琮,帮他上座。这个宝座对彦琮来说,还有些高。高元海已年过半百,须发飘动,彦琮却眉清目秀,年纪仅有十岁。这种场面如果不是在弘法的讲席上,一定会引得众人哑然失笑。

  彦琮坐在宝座上,面对下面黑压压的一片听众他毫无惧怕,神情自然,目光炯炯。开始讲经了,他那童稚的声音在大殿里回响着。听讲人仰头相望,为彦琮的学识所震动。

  十六岁时,彦琮的父亲去世。彦琮回家居丧。他利用这段时间阅读经史子集等世典,和朝中的饱学之士相互来往。

  周灭齐后,佛教衰落。周武帝知道彦琮学识渊博,就把他请到宫内,和他谈论道家的玄理。彦琮佛、道、儒三教俱通。他给武帝讲的内容,很合武帝心思。武帝封他对通道观学士。彦琮此时虽然表面上与武帝论道教,可他在内心却依然奉佛典。他在外面穿俗人的衣服,里面却是僧人的服装,并改名为彦琮。

  周武帝大力宣扬道教,宣帝继承武帝的做法,大做道场,经常是通宵是通宵达旦地进行。彦琮因为详知家典籍,被请来主持道场。彦琮在谈论道教时,把佛法加进去讲授,使听众在不知不觉接受了佛法。

  周武帝灭佛,慧远在大殿上直言驳斥,僧稠等人则远避他乡,以求得保存实力,彦琮的做法是利用道教的外衣,来弘扬佛法。在佛教传入中国的早期,翻译或宣讲佛经,本来就有用中国道家等玄理来解释的,现在彦琮把这种方法反其道而行之,可以说是弘法的创举了。

  大象(北周静帝年号)二年,隋文做了宰相,佛法稍有举起。后来,彦琮和昙延等一同奏请皇帝,继续剃发为僧。隋朝建立后,隋文帝信奉佛教,在京中设佛法讲席,四季不断。彦琮和薛道衡等人一起编写《内典文会集》,供人学法之用。彦琮又为僧人撰写唱导法,这种方法一直流传后代。

  开皇(隋文帝年号)三年,隋文帝亲临道坛,看到的都是老子化胡度佛事的像,感到很奇怪。于是下令召集僧人、道士讨论此事。此时,彦琮参与了这次讨论,讨论还没有开始,道士们已经承认此事属于乌有。彦琮做了《辩教论》一文,指责道教的妖妄不可信。佛教从此又占据了上风。

  老子化胡之争,是中国历史佛道两教争正邪的关键问题。这件事在道教典籍《老子化胡经》中有记载。西晋时,道士王浮与僧人帛远争论佛道的正邪。王浮创出老子化胡之说,认为老子西入天竺变成佛,教化胡人成浮屠,佛教由此而产生。这是在佛道斗争中,道教借以排斥佛教的论据。

  在同一年,彦琮随文帝东巡。在东巡中,彦琮受到晋王(杨广)的礼遇。不久,在太原镇守的秦王请彦琮到太原去,与彦琮谈论佛教。

  在太原时,彦琮做了一个梦。梦里,彦琮看一个金人,身高三丈,拿着一个玻璃碗要送给他,说:

  “这碗里是酒,请你喝了。”

  彦琮跪着接过碗,对金人说:

  “承蒙赐我宝器。但酒是佛律所禁止的,所以我不敢喝。”

  醒来后,不明白梦里的事,等到秦王把他画的观音像给彦琮看,彦琮吃惊地发现像上的观音与自己梦中的神人完全一样。彦琮非常庆幸自己能够在梦中守律,那是观音在考验他。

  开皇十二年,文帝再次下诏让彦琮入京。后来让他掌管佛经翻译,住在大兴善寺。

  这时,晋王杨广在京中建日严寺,请彦琮做住持。朝庭上下的高官显贵大都前去拜见,聆听彦琮弘法,彦琮由此信心倍增。彦琮改变过去弘法采用过去翻译过来的佛典的做法,而是直接采用梵文佛经来传授,以便能使学法者领悟到佛理的真谛

  仁寿(隋文帝年号)初,文帝传旨,让彦琮把舍利子送到并州(今山西太原)。当时并州由汉王镇守,汉王在城内建造寺庙和宝塔,以迎接舍利子的到来。彦琮送舍利子初到宝塔时,天空中阴云密布。到中午舍利子将要下葬时,云开日出,天地清朗,又有五色祥云环日。

  仁寿末年,文帝又让彦琮送舍利子到复州(今湖北沔阳)方乐寺,当时孝院已荒废,但地方宽阔,可以建造灵塔。彦琮让人除去荒草,准备建塔。忽然,彦琮觉得头上发痒,他用手在头上一挠,得到一颗舍利子。舍利子形状象黍米,色彩鲜艳。用斧子敲两下,旁边的东西都被砸坏,舍利子却没有丝毫损伤。再用力椎打,舍利子的色彩更加鲜明。掘地七尺,又发现了藏在砖中的银和铜制成的盒子,包裹盒子的香泥依然气味芬芳。盒子中只有满盒的清水,只是没有舍利子。可以推测,这盒中的舍利子就是彦琮在头上发现的那粒。要把送来的舍利子和这颗发现的舍利子放在塔里,必须找一个大石盒子,可附近没有大石头。彦琮闭目遥感,发现竟陵县境内有一块石头,可以用来做石盒子。把石头磨完,石头却突然变成了玉,石头里面明彻可见。旁边的人又在石头中发现了众佛象。把石盒里放在塔里,立即有一只天鹅飞到放盒的地方,依偎在石盒上,驯服而又亲密。看到同群的鹅飞来,并不随它们飞去,把它们赶走后,又飞到石盒上。一直呆了十天。等到舍利子埋完后,鹅绕塔飞了几圈,就飞走了。

  又感到了塔前池子里的鱼鳖,它们一起探出头来,向北望着舍利塔。彦琮为它们说法,一天后它们才隐去。

  附近的井水,十五天里自然溢出,埋完石盒后才停止。

  四月八日 ,云满天空。正午将要埋舍利子时,云彩散尽,只有塔的上空,有一块圆如盖子的五彩云,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把舍利埋完后,彩云才飘走。

  彦琮对这些吉祥的征兆感到非常高兴,把此事奏明了文帝,文帝大喜,传旨让人把此事记录下来,藏在秘阁之中。

  仁寿二年,文帝让彦琮撰写众经目录,彦琮把众经分为五种类型:单译、重翻、别生、疑伪、随卷。

  这时,彦琮梦到自己下了地狱,看到人生的各种苦难。他在地狱中随时念佛,得到解脱。后来,他又被送到山上,在地狱中看到的情景再次出现。一些曾和他在一起讲法的名僧正在受着苦难的折磨,他们对他诉说了受苦的情况,又为他说了十善的好处。过了很长时间,他才醒来。

  文帝听说此事后,让彦琮写出来,赐给僧俗,以示警戒。

  大业(隋炀帝年号)二年,设置东都,彦琮和众僧人前去朝贺。炀帝召彦琮入宫,和他谈论佛法。彦琮所谈的东西,炀帝非常感兴趣,他们一连谈了几夜。彦琮向炀帝讲述译经之事,又给炀帝看了他所做的颂,这使炀帝对佛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炀帝传旨,在洛阳上林苑设立翻经馆,让彦琮在那里主持翻译。在新平林邑得到的佛经五百六十四甲一千三百五十多部,还有昆仑写的多梨树叶。炀帝下令,让把这些佛经送到翻经馆交给彦琮,让他阅读并编写目录,然后再逐渐翻译。彦琮于是写成五卷的七体目录,这七体是:经、律、赞、论、方、字、杂书。用汉文翻出的经书,有二千二百多卷。

  彦琮经常参悟翻译梵文佛经,所以他能够妙体梵文。从古到今的译经师,常以虚无的事做为依据,至于音、字和训诂,相符合的就更少了。为此 , 彦琮写了《辩证论》,用来做为佛经翻译的标准。彦琮的文章,总结了从道安以来佛经翻译中的弊病,提出了翻译佛经应该注意的十个问题以及翻译者要具备的条件。为佛经的翻译,制定了一个标准。

  彦琮一直患有虚冷的病,发作时不断地屙痢疾。他在五十四岁时,病死在译经馆。

  在去世的那天早晨,彦琮身体虚弱,但却精神爽快。彦琮问他的弟子

  “斋时还没有到吗?”

  弟子回答说:“没有。”

  彦琮闭目静坐。一会儿,彦琮抬头从门洞里看了看太阳,知道斋时已到,对众弟子说:

  “我要走了。”

  要水洗了手,焚香请出弥勒画像,合掌细看,一会儿睁眼,一会闭眼。没过多长时间,彦琮就绝气身亡。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