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往生 净土大德故事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禅宗开悟 禅宗公案 禅宗大德故事 圣凯法师散文随笔 和颜爱语 看开 心静自然禅 佛教与拜拜 拈花智慧 日常的佛心 法云法师文集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禅理故事 哼哈一如说 做人的佛法 行禅 罗汉菜 佛陀教你不生气 禅宗小故事 禅宗故事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 二祖慧可大师悟道因缘 二祖慧可大师悟道因缘

      二祖慧可大师,俗姓姬,虎牢(又作武牢,今河南成皋县西北)人。其父名寂,在慧可出生之前,每每担心无子,心想:“我家崇善,岂令无子?”于是便天天祈求诸佛菩萨保佑,希望能生个儿子,继承祖业。就这样虔诚地祈祷了一段时间,终于有一天黄昏,感应到佛光满室,不久慧可的母亲便怀孕了。为了感念佛恩,慧可出生后,父母便给他起名为“光”。

  • 三祖僧璨大师悟道因缘

      2 三祖僧璨大师悟道因缘  三祖僧璨禅师,姓氏及籍贯均不详。史料只记载,他最初以白衣的身份拜谒了北方前来舒州司空山(今安徽岳西县西南店前镇)避难的二祖慧可祖师,并得到祖师的点拨、印可和传法,成为禅

  • 四祖道信大师悟道因缘

    四祖道信大师,俗姓司马,河内人(今河南沁阳县),生而超异,自幼即对大乘空宗诸解脱法门非常感兴趣,宛如宿习。道信禅师七岁出家。其剃度师戒行不清净,道信禅师曾多次劝谏,但是对方却听不进。没有办法,道信禅师只好洁身自好,私下地持守斋戒,时间长达五年之久,而他

  • 五祖弘忍大师悟道因缘

      五祖弘忍大师,俗姓周,蕲州黄梅人。据《五灯会元》卷一记载,他的前世是破头山中的栽松道人。栽松道人曾经问道于四祖道信(四祖当时正驻锡于破头山):“法道可得闻乎(您宣扬的禅法,我能够听闻吗)?”四祖回答说:“汝已老,脱(倘或)有闻,其能广化邪?倘若再来,吾尚可迟(等待)汝。”

  • 六祖慧能大师悟道因缘 六祖慧能大师悟道因缘

      六祖慧能,俗姓卢,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父亲名行瑫(tao),武德年间遭贬官,徙居到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贞观十二年(638)二月初八,慧能就出生在新州。慧能三岁丧父,由母亲抚养成人。成人后,家境愈发贫寒,只能靠上山打柴和帮人做零活维持生计。

  • 牛头法融禅师悟道因缘

    牛头法融禅师悟道因缘 牛头法融禅师,俗姓韦,润州延陵人(今江苏镇江市)。法融禅师十九时,便学通经史,不久开始阅读大般若经,对般若真空之旨,有所悟人。他曾感叹道:儒道世典,非究竟法。般若正观,出世舟航。于是产生了出家的念头,后隐居于茅山,依三论宗学者炅(jiong)法师落发,并从他学习般若三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和禅定。 二十年后,法融禅师离开了茅山,在牛头山(今南京市中华门外)幽栖寺北岩下的一个石室中专习禅定。他的禅定功夫很好,有很多灵异之事。原来这一带经常

  • 牛头慧忠禅师悟道因缘

    牛头慧忠禅师悟道因缘 牛头山慧忠禅师,俗姓王,润州(治所在今江苏镇江)人,牛头智威禅师的弟子,四祖下第六世法嗣。二十三岁的时候,在庄严寺出家。后听说智威禅师出世弘法,遂前往拜谒。 智威禅师一见慧忠禅师,便道:山主来也! 第一次相见,怎么喊山主呢?智威禅师的这一声不同寻常的问候,令慧忠禅师当下言语道断,心行处灭,顿悟玄旨。 开悟后,慧忠禅师便留在智威禅师的身边,做他的侍者。过了几年,慧忠禅师便辞师四方参访。在慧忠禅师外出参学期间,有一年夏天,具戒院里的一株古老的凌霄藤枯死

  • 坦然禅师悟道因缘

    坦然禅师悟道因缘 坦然禅师,不知何许人也。灯录、史传中没有专门的记载,只是在嵩岳慧安国师和南岳怀让禅师的传记中,提到过他。他是嵩岳慧安国师的弟子,南岳怀让禅师的同学。嵩岳慧安国师是五祖的旁出法嗣。关于坦然禅师的悟道因缘,见于嵩岳慧安国师的传记中。 《景德传灯录》和《五灯会元》中是这样记载的-- 有一天,坦然、怀让二禅师前来参礼嵩岳慧安国师。 坦然禅师问道: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慧安国师回答道:何不问自己意? 坦然禅师问:如何是自己意? 慧安国师道:当观密作用(你们应当反

  • 蒙山道明禅师悟道因缘

    蒙山道明禅师悟道因缘 袁州(治所在今江西宜春)蒙山道明禅师,六祖慧能大师之法嗣,原名慧明,为了避讳六祖的上字,遂改名道明,鄱阳人,陈朝宣帝之孙。隋灭陈之后,道明流落于民间,因为是帝王之后,曾经做过代理四品将军的官职。家道的变故,使他很早就有了出家的想法。他最初在永昌寺出家,因为求道心切,曾前往双峰山叩谒过四祖道信,唐高宗的时候,又往依五祖,法号慧明。 慧明禅师本是一介武夫,性情精糙,虽然他的慕道之心非常强烈,用功也非常精进,但是因缘未到,久不开悟,这使他变得越来越急躁,

  • 韶州法海禅师悟道因缘

    韶州法海禅师悟道因缘 韶州法海禅师,六祖慧能大师之法嗣,广东曲江人,其生平不见传记,《坛经》就是由他整理的。《景德传灯录》和《五灯会元》对他的悟道经过是这样记载的: 初见六祖,法海禅师便问:即心即佛,愿垂指喻。 六祖道: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吾若具说,穷劫不

  • 吉州志诚禅师悟道因缘

    吉州志诚禅师悟道因缘 志诚禅师,六祖慧能大师之法嗣,江西吉州太和人。志诚禅师少时即出家,后投荆州玉泉寺神秀禅师座下。当时禅宗分为南北顿渐两支,所谓南能北秀。一般学人,不知宗旨,不明究里,妄生彼此。六祖经常教育他的徒众说: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种,见有迟疾。何名顿渐?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六祖在这里讲得非常明白,顿渐之分完全是依人的根性而分,接机的方便不同,归趣则是一致的。但是,神秀座下的北方宗徒不明白这一点,常常讥笑南宗说:慧能大师一字不识,有什么了不起

  • 洪州法达禅师悟道因缘

    洪州法达禅师悟道因缘 法达禅师,六祖慧能大师之法嗣,洪州丰城人,七岁出家,一直持诵《法华经》,受具足戒之后,即前往曹溪礼拜六祖。法达禅师自认为一直持诵《法华经》,功德不小,故心怀我慢,初礼六祖的时候,头不至地。六祖呵叱道:礼不投地,何如不礼!汝心中必有一物,蕴习何事邪(平时是如何修行的)? 法达禅师回答道:念《法华经》,已及三千部。 六祖道:汝若念至万部,得其经意,不以为胜,则与吾偕行。汝今负此事业,都不知过(如果你念了一万遍,并且体会了经文的大意,而不自认为有什么殊胜和了

  • 寿州智通禅师悟道因缘

    寿州智通禅师悟道因缘 智通禅师,六祖慧能大师之法嗣,寿州(治所在今安徽寿县)安丰人。初看《楞伽经》约千余遍,而不会三身四智之义。于是前往曹溪,礼拜六祖,求解其义。 六祖道: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听吾偈曰: 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 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 智通禅师又问:三身的含义我已经明白了,那么四智之义又是什

  • 江西志彻禅师悟道因缘

    江西志彻禅师悟道因缘 江西志彻禅师,六祖慧能大师之法嗣,俗姓张,名行昌。少时尚勇武,负气丈义,好抱不平。 自禅宗南北分化以来,虽然南北二宗宗主本人并无彼我高下、你长我短之心,但是,其手下的徒众却竞起爱憎,相互贬损。当时北宗的门人不顾五祖弘忍大师的付嘱,自立神秀禅师为禅宗第六祖。但同时他们又忌怕慧能大师得五祖衣法的事情被人们广泛知道,因此,他们时刻都想置六祖于死地,并多次派人加害六祖。 当时,行昌就是被北宗门徒所收买的刺客之一。其实,六祖早已预知其谋,并事先准备好了

  • 信州智常禅师悟道因缘

    信州智常禅师悟道因缘 智常禅师,六祖慧能大师之法嗣,信州(治所在今江西上饶)贵溪人,童年的时候就出家了,并且立志要明心见性。 一日,他前来曹溪参礼六祖。 六祖问道:汝从何来?欲求何事? 智常禅师道:学人近礼大通和尚,蒙示见性成佛之义,未决狐疑。至吉州遇人指迷,令投和尚,伏愿垂慈摄受。 六祖道:彼有何言句,汝试举看,吾与汝证明(大通和尚跟你讲了些什么,你告诉我,我给你辨明真伪)。 智常禅师道:初到彼三月,未蒙开示,以为法切,故于中夜独入方丈,礼拜哀请。大通乃曰:汝见虚空否?对曰:见

  • 广州志道禅师悟道因缘

    广州志道禅师悟道因缘 广州志道禅师,六祖慧能大师之法嗣,南海人。初参六祖,问道:学人自出家,览《涅槃经》十载有余,未明大意,愿和尚垂诲。 六祖道:汝何处未明? 志道禅师回答道: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于此疑惑。 六祖道:汝作么生疑? 志道禅师回答道:一切众生皆有二身,谓色身、法身也。色身无常,有生有灭。法身有常,无知无觉。经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者,未审是何身寂灭?何身受乐?若色身者,色身灭时,四大分散,全是苦,苦不可言乐。若法身寂灭,即同草木瓦石,谁当受乐?又法

  • 河北智隍禅师悟道因缘

    河北智隍禅师悟道因缘 河北智隍禅师,六祖慧能大师之法嗣,姓氏不详。出家后,曾参学五祖弘忍和尚,自认为已得正受,后离开五祖,来到河朔,结庵隐修,时间长达二十年。 有一天,六祖的弟子婺(wu)州(治所在今浙江金华)玄策禅师游方来到河朔,顺便拜访了智隍禅师。他发现智隍禅师并不象他自认为的那样已经得了正受,于是便有意点拨他说:汝在此作什么? 智隍禅师道:入定。 玄策禅师问道:汝言入定,有心入邪?无心入邪?若有心入者,一切有情含识之类,皆应得定,若无心入者,一切无情草木之流,亦合得定。

  • 荷泽神会禅师悟道因缘

    荷泽神会禅师悟道因缘 西京荷泽神会禅师,六祖慧能大师之法嗣,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俗姓高。自幼学习五经,后读老庄,深受启发。自从读《后汉书》得知有佛教一事,开始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对仕途却日渐淡然。年稍长,他便辞别双亲,投襄阳国昌寺颢元法师出家,学习佛教经典。他的记忆力极好,讽诵群经,易同反掌。后来,他又投当阳玉泉寺神秀禅师座下,学法三年。武后久视元年(700),神秀禅师应诏入洛阳宫中弘法,神会禅师于是离开了玉泉寺,效善财参问,裂裳裹足,南下曹溪,从六祖学习南宗顿悟

  • 永嘉玄觉禅师悟道因缘

    永嘉玄觉禅师悟道因缘 永嘉玄觉禅师,六祖慧能大师之法嗣,俗生戴,温州人。玄觉禅师童年即出家。博通三藏,精于天台止观法门,日常于四威仪中,常住禅观。后因读诵《维摩诘经》,发明心地,但没有人为他印证。 一个偶然的机会,六祖慧能禅师的弟子东阳玄策禅师,前来永嘉,拜访了玄觉禅师,二人相谈甚欢。玄策禅师惊讶地发现,玄觉禅师虽然出身于教下,但是他的出语却暗合祖师禅之妙旨,于是便问:仁者得法师谁? 玄觉禅师道:我听方等经论,各有师承。后于《维摩经》,悟佛心宗,未有证明者。 玄策禅师一

  • 蒙山光宝禅师悟道因缘

    蒙山光宝禅师悟道因缘 沂水蒙山光宝禅师,荷泽神会禅师之法嗣,并州(今山西汾水一带)人,俗姓周。初谒荷泽神会和尚,并执侍左右,殷勤无

  • 南岳怀让禅师悟道因缘

    南岳怀让禅师悟道因缘 南岳怀让禅师,六祖慧能大师之法嗣,俗姓杜,金州安康(今陕西安康石泉县)人。幼时性唯恩让,所以他的父亲给他起名怀让。怀让禅师十岁时,就雅好佛书,有出家相,不染俗贵。当时有三藏玄静法师行脚路过他的家门,看到怀让禅师炳然殊异,知其不凡,便告诉他的父亲说:此子若出家,必获上乘,广度众生。怀让禅师十四岁时,即辞亲前往荆州玉泉寺,从恒景律师落发,学习戒律,时间长达八年之久。受具足戒之后,他又继续学习律藏。后来他发现,象这样学习律藏,对自己生死问题的解决,力用

  • 马祖道一禅师悟道因缘

    马祖道一禅师悟道因缘 江西马祖道一禅师,南岳怀让禅师之法嗣,俗姓马,汉州会邡县(今四川什邡县)人。容貌奇异,牛行虎视,引舌过鼻,足下有二轮文。少年时,即游步恬旷,厌视尘廛,脱落爱取,不乐世务,后依资州(今四川资中北)唐和尚落发,受具足戒于渝州(今重庆)圆律师。从怀让禅师学道之前,道一禅师曾师从成都净众寺的无相禅师学习禅定。后听说六祖法嗣怀让禅师在南岳观音台传法,于是往依受学。 关于他开悟的因缘,灯录中是这样记载的: 唐开元年间,道一禅师经常习禅定于衡岳山中,怀让禅师知道他

  • 百丈山怀海禅师悟道因缘

    百丈山怀海禅师悟道因缘 洪州百丈山怀海禅师,马祖道一禅师之法嗣,福州长乐(今福州东南)人,俗姓王。幼年即从西山慧照和尚出家,后到衡山法朝律师处受具足戒。听说马祖道一禅师在江西传法,遂前往投师参学,与当时的西堂智藏、南泉普愿,并为马祖座下的三大入室弟子。 有一天,怀海禅师陪同马祖在野外行脚。这时恰好有一群野鸭子从附近飞过。马祖问:是甚么? 怀海禅师道:野鸭子。 马祖问:甚处去也? 怀海禅师道:飞过去也。 马祖突然转过身,使劲地拧怀海禅师的鼻子。怀海禅师疼得失声大叫。 马

  • 大梅法常禅师悟道因缘

    大梅法常禅师悟道因缘 明州(治所在今浙江宁波)大梅山法常禅师,马祖道一禅师之法嗣,湖北襄阳人,俗姓郑。幼年即出家,从师子荆州玉泉寺。其容貌清峻,性度刚敏,具有超人的记忆力,凡百经书,一览必暗诵,更无遗忘。二十岁的时候,于龙兴寺受具足戒,后参礼江西马祖大寂(道一)禅师。 初礼马祖,法常禅师便单刀直入地问:如何是佛? 马祖道:即心是佛。 法常禅师言下大悟。 开悟后,法常禅师离开了马祖,前往四明(今浙江宁波市西南)仙尉梅子真昔日的隐居地,结茅隐修。 唐贞元年间,盐官齐安国师(马祖弟

  • 五洩灵默禅师悟道因缘

    五洩灵默禅师悟道因缘 婺(wu)州(治所在今浙江金华)五洩山灵默禅师,马祖道一禅师之法嗣,毗陵(今江苏境内)人,俗姓宣。少年时好学忘疲,准备参加科举,登第以荣故里。后来听马祖聚众讲法,承蒙马祖振容而示相,灵默禅师当下密契玄机,于是从马祖出家落发。受具足戒之后,灵默禅师遂留在马祖座下,勤苦修行,然久未透脱。 后游方,参石头希迁禅师(青原行思禅师之法嗣)。在途中,灵默禅师私自念言:若一言相契即住,不契即去。石头禅师知道灵默禅师是个法器,于是方便为他开示。可惜,灵默禅师不能领会石

  • 盘山宝积禅师悟道因缘

    盘山宝积禅师悟道因缘 幽州盘山宝积禅师,马祖道一禅师之法嗣,生平不详。 一般人开悟都离不开善知识的随机点拨。而盘山宝积禅师的悟道因缘却颇为奇特,完全出乎人的意料。据《五灯会元》记载: 有一天,宝积禅师从市场上经过,看见有一位客官正在买猪肉,客官告诉屠家说:精底(瘦肉),割一斤来!屠家把刀啪地一声放在肉案上,叉着手说道:长史!那(哪)个不是精的?宝积禅师一听,忽然有

  • 大珠慧海禅师悟道因缘

    大珠慧海禅师悟道因缘 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绍兴)大珠慧海禅师,马祖道一禅师之法嗣,欲姓朱,建州(今福建建瓯)人,《宋高僧传》不见记录。初依越州大云寺道智和尚受业。后到江西参马祖,发明心要。 关于他开悟的因缘《景德传灯录》卷六和《五灯会元》卷三均有记载。 一日,慧海禅师参马祖。马祖问:从何处来? 慧海禅师道:越州大云寺来。 马祖道:来此拟须何事(到这里打算求什么)? 慧海禅师道:来求佛法。 马祖道:我这里一物也无,求甚么佛法?自家宝藏不顾,抛家散走作么! 慧海禅师道:阿那个是慧海

  • 泐潭法会禅师悟道因缘

    泐潭法会禅师悟道因缘 洪州泐(le)潭(今江西高安县洞山)法会禅师,马祖道一禅师之法嗣,生平不详。《五灯会元》和《景德传灯录》均记载了他参问马祖的悟道经过: 一日,法会禅师问马祖: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马祖道:低声!近前来,向汝道! 法会禅师于是走到马祖跟前,以为马祖会秘密地传经他什么心法,突然,马祖照着他的脸上打了一巴掌,说道:六耳不同谋(有第三人在场,无法保密,不足以谋事)。且去!来日来。 过了几天,法会禅师又参马祖。这次他吸收了上次的教训,特意避开其他的人,单独进入法堂请益

  • 石鞏慧藏禅师悟道因缘

    石鞏慧藏禅师悟道因缘 抚州(治所在今江西抚州)石鞏(gong)慧藏禅师,马祖道一禅师之法嗣,生平姓氏不详。原本是个猎户,以射猎为生,讨厌见到出家人。 有一天,石鞏慧藏禅师追赶着一只鹿从马祖的庵前经过。马祖迎上前。慧藏禅师于是问:还见鹿过否? 马祖问:汝是何人? 慧藏禅师道:猎者。 马祖问:汝解射否(你懂得射箭吗)? 慧藏禅师道:解射。 马祖问:汝一箭射几个? 慧藏禅师道:一箭射一个。 马祖道:汝不解射。 慧藏禅师问:和尚解射否? 马祖道:解射。 慧藏禅师问:一箭射一群。 慧藏禅师道:彼此生

  • 汾州无业禅师悟道因缘

    汾州无业禅师悟道因缘 汾州(今山西汾阳)无业禅师,马祖道一禅师之法嗣,商州(今陕西商洛一带)上洛人,欲姓杜。其母李氏怀他之前,有一次做梦,听到空中有个声音问她:寄居得否?她答应了,醒来后不久就怀孕了。无业禅师诞生的那天晚上,神光满室,众人皆异,谓此子必非常人。无业禅师幼年时,即与平常的孩子不一样,行必直视,坐即跏趺,从不跟其他的孩子一起嬉戏。九岁时,无业禅师便依开元寺志本禅师学习大乘经典,象《金刚》、《法华》、《维摩》、《思益》、《华严》等经,无业禅师皆一目十行,讽诵

  • 西山亮座主悟道因缘

    西山亮座主悟道因缘 西山亮座主,马祖道一禅师之法嗣,四川人,生平不详。善于讲解经论,颇为自负。 一日参马祖。马祖问:见说座主大讲得经论,是否? 亮座主道:不敢! 马祖问:将甚么讲? 亮座主道:将心讲。 马祖道:心如工伎儿,意如和伎者,争解讲得! [工伎儿,随着锣鼓等乐器之节拍,表演各种杂技动作的演艺者。和伎者,调弄音乐以配合演艺者进行表演的伴奏者。] 亮座主大声反问道:心既讲不得,虚空莫讲得么? 马祖道:却是虚空讲得。 亮座主认为马祖的讲法不正确,于是便起身告辞。正准备下台阶,马祖

  • 洪州水潦和尚悟道因缘

    洪州水潦和尚悟道因缘 洪州水潦和尚,马祖道一禅师之法嗣,生平不详。 一日,参马祖。水潦和尚问道:如何是西来的意(究竟真实之理)? 马祖道:礼拜著! 水潦和尚刚跪下礼拜,马祖突然当胸一脚,将他踢倒在地。 就在这突如其来的一踹中,水潦和尚豁然大悟。 他从地上爬起来,拊掌呵呵大笑道:也大奇,也大奇!百千三昧,无量妙义,只向一毫头上,识得根源去。 说完,礼谢而退。 后来水潦和尚住山,还经常跟大众提起当年马祖给他的那当机一踹,他说:自从一吃马师蹋,直至如今笑不休。

  • 襄州庞蕴居士悟道因缘

    襄州庞蕴居士悟道因缘 襄州(今湖北襄阳)庞蕴居士,马祖道一禅师之法嗣,字道玄,衡州(今湖南衡阳)衡阳县人。其祖上世代以儒为业。庞居士少年时,即悟尘劳苦空,遂发心探求解脱之真谛。 唐贞元年间,庞居士前往南岳,参谒石头希迁禅师。 庞居士问:不与万法为侣者是甚么人? 石头禅师连忙用手掩住庞居士的嘴。庞居士豁然有

  • 五台邓隐峰禅师悟道因缘

    五台邓隐峰禅师悟道因缘 五台山隐峰禅师,马祖道一禅师之法嗣,建州(今福建建瓯)邵武人,俗姓邓,人称邓隐峰。幼年时狂顽不慧,父母管不了他,于是听任他出家。 出家受戒后,邓隐峰禅师即游学四方。他最初来到江西马祖门下,参学多年,未能见道。后听说石头希迁禅师在南岳大开禅席,于是心向往之。 一日,邓隐峰禅师向马祖辞别。马祖问:甚么处去? 邓隐峰禅师道:石头也(到石头禅师那儿去)。 马祖道:石头路滑(你可要小心石头路滑啊)。 邓隐峰禅师道:竿木随身,逢场作戏。 说完便开了马祖,前往南岳。

  • 沩山灵祐禅师悟道因缘

    沩山灵祐禅师悟道因缘 潭州(治所在今湖南长沙)沩山(今湖南宁乡县西)灵祐禅师,百丈怀海禅师之法嗣,俗姓赵,福州长溪(今福建霞浦)人。年十五即辞亲,依本郡建善寺法常律师出家,二十三岁受具足戒。后从钱塘义宾学习戒律。此时,灵祐禅师虽然对大小乘教法以及戒律都有了一定的研究,但是,他深感深奥的义理毕竟不能代替实际的修行,更不能保证临终解脱。因引,他决定放弃义学的研究,寻找新的修行途径,他说:诸佛至论,虽则妙理渊深,毕竟终未是吾栖神之地。 于是,他开始外出游方。在巡礼天台智者大

  • 黄檗希运禅师悟道因缘

    黄檗希运禅师悟道因缘 洪州(治所在今江西南昌)黄檗希运禅师,百丈怀海禅师之法嗣,未知姓氏,福州人。黄檗禅师生得气貌奇特,迥异常儿,额间隆起如肉珠,音辞朗润,志意冲澹,倜傥不羁,人莫能测。幼年即辞亲,于本州黄檗山(今福建福清县境内)出家。 后游天台山,途中碰到一位奇异的僧人,跟他搭话,言笑自若,如同旧时相好。黄檗禅师仔细打量对方,发现对方目光射击人。于是二人相约一起前行。路经一处山涧的时候,适逢下雨,山水暴涨。黄檗禅师摘下斗笠,植杖而立。正犹豫间,那僧却走上前,要领着黄檗

  • 长庆大安禅师悟道因缘

    长庆大安禅师悟道因缘 福州长庆大安禅师,别号懒安,百丈怀海禅师之法嗣,俗姓陈。幼年入道,顿拂尘蒙。元和十二年(817)于建州浦城县凤栖寺受具足戒。后受业于黄檗山(今福建福清县境内),学习律乘。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深感所学于自己的真实受用不大,尝自念言:我虽勤苦,而未闻玄极之理。于是振锡孤游。在前往洪州的路上,大安禅师碰到一位老父点化他说:师往南昌,当有所得。 于是,大安禅师便径自来到洪州百丈山,参礼百丈怀海禅师。 初礼百丈禅师,大安禅师便问:学人欲求识佛,何者即是?

  • 古灵神赞禅师点化其本师开悟之因缘

    古灵神赞禅师点化其本师开悟之因缘 福州古灵神赞禅师,百丈怀海禅师之法嗣,姓氏不详,出家后从本州大中寺受业,后行脚参礼百丈禅师,得以开悟见性。开悟后即回大中寺,欲点化其本师,以报剃度之恩。 刚返回之时,本师问道:汝离吾在外,得何事业? 神赞禅师道:并无事业。 从此以后,神赞禅师便留在本师身边,做各种杂务。 有一天,本师命他进澡堂给自己搓澡。神赞禅师抚摸着本师的后背,说道:好一所佛堂而佛不圣。 本师回头看了他一眼。 神赞禅师接着又道:佛虽不圣,且能放光。 又有一天,本师坐在窗

  • 赵州从谂禅师悟道因缘

    赵州从谂禅师悟道因缘 赵州(今河北赵县)从谂(shen)禅师,南泉普愿禅师之法嗣,俗姓郝,曹州(治所在今山东荷泽)郝乡人。赵州禅师童稚之时,即孤介不群,厌于世乐,稍长即辞亲,从本州扈通院(亦说龙兴寺)落发出家。后听说池州南泉普愿禅师道化日隆,赵州禅师虽未受戒,便以沙弥的身份,前往参礼。 初礼南泉,适逢南泉禅师正在丈室中休息。 南泉禅师一见赵州禅师,便问:近离甚么处? 赵州禅师道:瑞像院。 南泉禅师又问:还见瑞像么? 赵州禅师道:不见瑞像,只见卧如来。 南泉禅师一听,便翻身坐起来,问道:

  • 云际师祖禅师悟道因缘

    云际师祖禅师悟道因缘 终南山云际师祖禅师,南泉普愿禅师之法嗣,生平不详。 初参南泉禅师,师祖禅师便问:摩尼珠,人不识,如来藏里亲收得。如何是藏? 南泉禅师道:与汝往来者是。 师祖禅师又问:不往来者如何? 南泉禅师道:亦是。 师祖禅师又问:如何是珠? 南泉禅师召师祖禅师,师祖禅师应诺。 南泉禅师道:去!汝不会我语。 师祖禅师从此信入。

  • 陆亘大夫悟道因缘

    陆亘大夫悟道因缘 宣州(今安徽宣城)剌史陆亘大夫(764-834),南泉普愿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曾历任兖(yan)州、蔡州、虢(guo)州、越州、宣州刺史。南泉禅师晚年在池州传法的时候,与陆亘大夫的关系非常密切。陆亘大夫曾迎请南泉禅师入宣州治所供养、亲近、问法。在南泉禅师的不断点拨下,陆亘大夫后来得以悟明心性。 有一天,陆亘大夫向南泉禅师提出了这样一个古怪的问题:古人瓶中养一鹅,鹅渐长大,出瓶不得。如今不得毁瓶,不得损鹅,和尚作么生出得? 南泉禅师听完了陆亘大夫的问话,没有急于回

  • 芙蓉灵训禅师悟道因缘

    芙蓉灵训禅师悟道因缘 福州芙蓉山灵训禅师,归宗智常禅师之法嗣,生平不详。 初参归宗智常禅师,灵训禅师问:如何是佛? 归宗禅师道:我向汝道,汝还信否? 灵训禅师道:和尚诚言,安敢不信? 归宗禅师道:即汝便是。 灵训禅师问:如何保任? 归宗禅师道:一翳在眼,空华乱坠。 归宗禅师的意思是说,佛性本自具足,若起有为保任之想,即是多余,要在无念无住,方是正途。 虽经归宗禅师的开示,但是,此是灵训禅师心中并未彻底安宁。因此,他想辞别归宗禅师,前往其他的地方参学。 归宗禅师问:甚么处去? 灵训禅

  • 临济义玄禅师悟道因缘

    临济义玄禅师悟道因缘 镇州(今河北正定)临济义玄禅师,黄檗希运禅师之法嗣,俗姓邢,曹州(治所在今山东荷泽)南华人。临济禅师幼而颖异,长以孝闻;有出尘志。出家受具(具足戒)后,一度居于讲肆,听习毗尼,博研经论。后慕禅宗,乃投黄檗禅师会下参学。临济禅师修行精进,不惮辛苦,志行纯一,深为同门师兄弟们所敬重。当时,睦州陈尊宿亦在黄檗禅师座下,充当自座和尚。 一天,睦州问临济禅师:上座在此多少时? 临济禅师道:三年。 睦州又问:曾参问否? 临济禅师道:不曾参问,不知问个甚么? 睦州道:何不

  • 千顷楚南禅师悟道因缘

    千顷楚南禅师悟道因缘 杭州千顷山楚南禅师,黄檗希运禅师之法嗣,福州张氏子。幼年即投开元寺昙蔼禅师出家,二十岁时于五台山受具足戒,随后赴赵郡学习小乘相部律,又赴上都学习《净名经》。楚南禅师虽然对经教有了较深的研究,但是深感自己的本分事尚未解决。于是前往常州礼谒芙蓉太毓禅师(马祖法嗣)。芙蓉禅师一见楚南,便知道他的因缘不在此,于是对他说:吾非汝师。汝师江外黄檗是也。 楚南禅师于是又前往江西参黄檗禅师。 黄檗禅师问:子未现三界影像时如何? [三界影像尚未现形,也就是无,

  • 相国裴休居士悟道因缘

    相国裴休居士悟道因缘 相国裴休居士,字公美,河东闻喜(今山西境内)人,黄檗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裴休任洪州刺史的时候,结识了黄檗希运禅师。当时,希运禅师在黄檗山大安精舍隐修,终日混迹于僧众之中,做一些诸如扫洒殿堂之类的杂务,人莫测其深浅。 一日,裴休入寺烧香,寺院主事僧负责接待。 在参观一处壁画的时候,裴休问:是何图相? 主事僧回答道:高僧真仪(这是一位高僧的肖像)。 裴休问道:真仪可观,高僧何在? 主事僧无言以对。 裴休又问:此间有禅人否? 主事僧道:近有一僧,投寺执役,颇似禅

  • 大随法真禅师悟道因缘

    大随法真禅师悟道因缘 益州(今四川成都)大随法真禅师,长庆大安禅师之法嗣,梓州(今四川三台县)人,俗姓王。少年时即宿根大发,悟前世因缘,决志寻师问道,后于慧义寺出家。受具足戒后,即南游参学,先后礼谒过药山、道吾、云岩、洞山等诸大禅师。后止于大沩禅师座下,时长庆大安禅师充沩山典座。 法真禅师至沩山后,用功精勤,连续数载食不至充,卧不求暖,操履不群,深为沩山禅师所器重。 有一天,沩山禅师见到法真禅师,便问:阇黎在老僧此间,不曾问一转话? 法真禅师道:教某甲向甚么处下口? 沩山禅

  • 灵云志勤禅师悟道因缘

    灵云志勤禅师悟道因缘 灵云志勤禅师,长庆大安禅师之法嗣,福州长溪人。初礼大沩,久未契悟。时长庆大安禅师于沩山充当典座。 一日经行,灵云禅师见桃花灼灼,因而悟道,平生疑处,一时消歇。于是作偈曰: 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 自从一见桃华后,直至如今更不疑。 沩山禅师看了他的悟道偈之后,反复诘问,遂与之印可,并教诲道:从缘悟达,永无退失。善自护持。 古人讲,开悟的契机因人不同而千差万别。有言下荐得,有从缘悟得,有读经明得。诸般悟处,以从缘悟得,得力最大。因为从缘悟得需

  • 严阳善信尊者悟道因缘

    严阳善信尊者悟道因缘 严阳尊者,讳善信,洪州武宁新兴人,赵州丛谂禅师之法嗣。 初参赵州和尚,问:一物不将来时如何? 赵州和尚答道:放下著。 严阳尊者非常纳闷,便问:既是一物不将来,放下个甚么? 赵州和尚道:放不下,担取去。 严阳尊者言下大悟。后回洪州传法,常有一蛇一虎相伴。 严阳禅师接人多用活语,既不施棒也不施喝,唯凭三寸软舌为人解粘去缚,机锋莫测,颇得赵州和尚的真传。 有僧问:如何是佛?师(严阳禅师)曰:土块。问:如何是法?师曰:地动也。问:如何是僧?师曰:吃粥吃饭。问:如何是新

  • 关南道吾和尚悟道因缘

    关南道吾和尚悟道因缘 襄州关南道吾和尚,道常禅师之法嗣,生平不详。 他的悟道因缘很奇特。 有一天,他经过村墅(游乐场所),正好碰上巫师在跳舞乐神。巫师一边跳着舞一边念道识神无,道吾和尚忽然有

  • 漳州罗汉和尚悟道因缘

    漳州罗汉和尚悟道因缘 漳州(今福建漳州)罗汉和尚,关南道常禅师之法嗣,与关南道吾禅师是同门师兄,生平不详。 初参关南(道常)禅师,罗汉和尚便问:如何是大道之源? 关南禅师没有吭声,却打了罗汉和尚一拳。 罗汉和尚当下省悟,原来大道之源就在自己当下一念心性中!于是作歌曰: 咸通七载初参道,到处逢言不识言。 心里疑团若栲栳,三春不乐止林泉。 忽遇法王氈上坐,便陈疑恳向师前。 师从氈上那伽起,袒膊当胸打一拳。 骇散疑团獦狚落,举头看见日初圆。 从兹蹬蹬以碣碣,直至如今常快活。 只闻肚

  • 金华俱胝和尚悟道因缘

    金华俱胝和尚悟道因缘 婺(wu)州(治所在今浙江金华)金华山俱胝(zhi)和尚,杭州天龙和尚之法嗣。刚开始住庵的时候,有一位比丘尼师父,名叫实际,前来参礼。她戴着斗笠,手执锡杖,围着俱胝和尚绕了三匝,说道:道得即下笠子。如是问了三遍,俱胝和尚均无言以对。于是,尼师拔腿便走。 俱胝和尚道:日势稍晚,何不且住? 尼师道:道得即

  • 青原行思禅师悟道因缘

    青原行思禅师悟道因缘 青原山静居寺行思禅师,六祖慧能大师之法嗣,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俗姓刘。行思禅师自幼出家,渊默(深沉不言)乐道,同修们每次群居论道,行思禅师皆默然自照。后闻曹溪法盛,遂前往参礼。 初礼六祖,行思禅师便问:当何所务,即不落阶级? 六祖道:汝曾作甚么来? 行思禅师道:圣谛亦不为。 六祖道:落何阶级? 行思禅师道:圣谛尚不为,何阶级之有! 阶级就是建立在分别知见的基础上而形成的高低不同的阶位。从分别知见的角度来看,圣谛要比俗谛(或世谛)的位次要高;但是,从空性

  • 石头希迁禅师悟道因缘

    石头希迁禅师悟道因缘 南岳石头希迁禅师,青原行思禅师之法嗣,端州高要(今广东省肇庆市)人,俗姓陈。大概是宿世修行的缘故,母亲自怀上他以后,即不喜欢荤腥;降生后,不哭不闹,从不给保母添麻烦。希迁自幼聪慧,七八岁时就萌发了出家的念头。他对乡民迷信鬼神、杀生祭祀的风气很不满,经常往毁丛祠,夺牛而归。 出家后,希迁禅师即前往曹溪亲近六祖,可惜的是,他还未来得及受具足戒,六祖就圆寂了。于是他禀六祖之遗命,前往江西青原山,投行思禅师。 《五灯会元》记载:六祖将示灭,有沙弥希迁,问六

  • 药山惟俨禅师悟道因缘

    药山惟俨禅师悟道因缘 澧州(li,治所在今湖南常德)药山惟俨禅师,石头希迁禅师之法嗣,绛州(今江西侯马市)人,俗姓韩。十七岁时,南下潮州,依西山慧照禅师出家。二十二岁,从南岳衡岳寺希操(亦作希澡、智澡)律师受具足戒。惟俨禅师对经论颇有研究,持戒也很精严,但是,他同时也感觉到,沉醉于义学的研究,并不能解决自己的生死大事。他感叹道:大丈夫当离法自净,焉能屑屑事细行于布巾邪(大丈夫当不住于法,自净其心,岂可沉溺于对戒条律仪进行烦琐的诠释和执着于对衣着穿戴等小枝小节的持守呢)?于

  • 丹霞天然禅师悟道因缘

    丹霞天然禅师悟道因缘 邓州(今河南南阳)丹霞天然禅师,石头希迁禅师之法嗣,籍贯不详。自幼学习儒家经典。曾经与庞蕴居士结伴赴京考试。途经汉南,在一家旅店,梦见白光满室,解梦的人告诉他说,这是解空出家之兆。后遇见一位行脚的禅僧。闲谈时,禅僧问他们:仁者何往?天然禅师回答说:选官去。禅僧叹惜道:选官何如选佛?天然禅师一听选佛二字,忽然想起自己前不久的梦兆来,便问:选佛当往何所?禅僧回答说:今江西马大师(马祖道一)出世,是选佛之

  • 大颠宝通禅师悟道因缘

    大颠宝通禅师悟道因缘 潮州灵山大颠宝通禅师,石头希迁禅师之法嗣,生平不详。 初参石头和尚。石头和尚问:那(哪)个是汝心? 大颠禅师道:见言语者是。 石头和尚大喝一声,将他赶出丈室。 过了十多天,大颠禅师又来礼问石头和尚:前者既不是,除此外,何者是心? 石头和尚道:除却扬眉瞬目,将心来。 大颠禅师道:无心可将来。 石头和尚道:元(原)来有心,何言无心?无心尽同谤。 大颠禅师言下大悟。 为了进一步钳锤大颠禅师,一天,石头和尚趁大颠禅师侍立在旁,又问:汝是参禅僧?是州县白蹋僧(你是真正的

  • 京兆尸利禅师悟道因缘

    京兆尸利禅师悟道因缘 京兆府(今西安)尸利禅师,石头希迁禅师之法嗣,生平不详。 初参石头和尚,问:如何是学人本分事? 石头和尚道:汝何从吾觅? 尸利禅师道:不从师觅,如何即得? 石头和尚道:汝还曾失么? 尸利禅师一听,言下大悟。 学道的人首先要明白本分事。既是本分事,当然不从他得。但是,一般人信不及,总希望能从大德那儿得点什么。石头和尚的回答,既断了尸利禅师从他求得的心,同时又断了他的有所得心。既不从他,又无所得,当然是真正的本自具足了。 此则悟道因缘虽然言语简短,但它却把许

  • 招提慧朗禅师悟道因缘

    招提慧朗禅师悟道因缘 潭州(治所在今湖南长沙)招提寺慧朗禅师,石头希迁禅师之法嗣,俗姓欧阳,始兴曲江(今广东韶关曲江县)人。十三岁时依邓林寺模禅师出家,二十岁从南岳石头和尚受具足戒。因久参不契,后往江西参马祖,马祖问:汝来何求? 慧朗禅师道:求佛知见。 马祖道:佛无知见,知见乃魔耳。汝自何来? 慧朗禅师道:南岳来。 马祖道:汝从南岳来,未识曹溪心要。汝速归彼,不宜他往。 慧朗禅师于是又回到石头禅师的座下。 礼忏石头和尚之后,慧朗禅师便问:如何是佛? 石头和尚道:汝无佛性。 慧朗

  • 兴国振朗禅师悟道因缘

    兴国振朗禅师悟道因缘 长沙兴国寺振朗禅师,石头希迁禅师之法嗣。 初参石头,便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石头和尚道:问取露柱。 振朗禅师道:振朗不会。 石头和尚道:我更不会。 振朗禅师沉吟了一会儿,突然省悟。 祖师西来传法的目的,就是要人明白自己的心性,此心性无形无相,不可言说。动念即乖,开口即错。会与不会,全没交涉。与不会没交涉,似乎可以理解,为什么与会也没交涉?振朗未见石头前,正是死于此地;石头和尚一句我更不会却将他救过来了,亦在此地。 振朗禅师悟道后,即回长沙兴国寺住山

  • 云岩昙晟禅师悟道因缘

    云岩昙晟禅师悟道因缘 潭州(治所在今湖南长沙)云岩昙晟(sheng)禅师,药山惟俨禅师之法嗣,俗姓王,钟陵建昌人。少年时出家于石门,受具足戒后,即往参百丈怀海禅师,执侍二十余年,因缘不契,未能悟旨。 后参药山惟俨禅师。药山禅师问:甚处来? 云岩禅师道:百丈来。 药山禅师又问:百丈有何言句示徒? 云岩禅师道:寻常道我有一句子,百味具足。 药山禅师道:咸则咸味,淡则淡味,不咸不淡是常味。作么生是百味具足底句? 云岩禅师被问得无言以对。 药山禅师又道:争奈目前生死何! 云岩禅师道:目前无生

  • 澧州高沙弥悟道因缘

    澧州高沙弥悟道因缘 澧(li)州(治所在今湖南常德)高沙弥,药山惟俨禅师之法嗣,俗姓及籍贯不详。 初参药山禅师。药山禅师问:甚处来? 高沙弥道:南岳来。 药山禅师问:何处去? 高沙弥道:江陵受戒去。 药山禅师问:受戒图甚么? 高沙弥道:图免生死。 药山禅师道:有一人不受戒,亦无生死可免。汝还知否? 高沙弥道:恁么则佛戒何用? 药山禅师道:这沙弥犹挂唇齿在(这沙弥犹在拾他人之言语,徒图口舌之快)。 高沙弥师闻言,礼拜而退。 高沙弥刚退下,道吾禅师前来侍立。药山禅师道:适来有个跛脚沙弥,却

  • 刺史李翱居士悟道因缘

    刺史李翱居士悟道因缘 鼎州刺史李翱,字习之,贞元十四年(798)进士,官至山南东道节度使。元和十五年(820),出任朗州(也就是鼎州)刺史、湖南观察史。其任所朗州与药山惟俨禅师所在的澧州是毗邻,治所同在今湖南常德市。李翱亲近药山禅师正是在这个时期。 李翱老早就是很仰慕药山禅师的法化。他曾多次派人请药山禅师前来治所说法,但是药山禅师都没有去。于是,他便亲自前往药山拜谒老禅师。据灯录和僧传中记载-- 李翱初访药山禅师的时候,药山禅师执经卷而不顾。 侍者道:太守在此。 李翱性子

  • 三平义忠禅师悟道因缘

    三平义忠禅师悟道因缘 漳州(今福建漳州)三平义忠禅师,大颠宝通禅师之法嗣,俗姓杨,福州人。初参石鞏(gong)慧藏禅师。石鞏禅师常常用张弓架箭,来接引来机。 一天,义忠禅师来到石鞏禅师的法席。 石鞏禅师向他喊道:看箭! 义忠禅师于是拨开胸口,说道:此是杀人箭。活人箭又作么生? 石鞏禅师将弓弦弹了三下。 义忠禅师豁然有省,便礼拜。 石鞏禅师道:三十年张弓架箭,只射得半个圣人。说完将弓箭折断,扔在地上。 此时义忠禅师虽然有所省悟,但是还不彻,心中还有疑团在。 后来义忠禅师参礼大颠宝

  • 石霜庆诸禅师悟道因缘

    石霜庆诸禅师悟道因缘 潭州(治所在今湖南长沙)石霜山庆诸禅师,道吾宗智禅师之法嗣,俗姓陈,庐陵(今江西吉安)新淦(gan,今江西清江县)人。十三岁时依洪州西山绍銮禅师落发,二十三岁赴嵩岳受具足戒,后诣洛下学习毗尼。学了一段时间之后,庆诸禅师感所学毕竟是渐教,与自己出家志求顿悟成佛之愿有相当距离。于是终止所学,回到江西,投沩山灵祐禅师座下,充当米头(专门负责舂米)。 有一天,庆诸禅师正在筛米,沩山禅师道:施主物,莫抛散。 庆诸禅师道:不抛撒。 沩山禅师于是从地上拾起一粒米来,说

  • 渐源仲兴禅师悟道因缘

    渐源仲兴禅师悟道因缘 潭州渐源仲兴禅师,道吾宗智禅师之法嗣,曾为道吾和尚之侍者,并充典座。 有一天,仲兴禅师递茶给道吾和尚,道吾和尚提起茶盏,问道:是邪是正? 仲兴禅师合掌,走到跟前,看着道吾和尚。 道吾和尚道:邪则总邪,正则总正。 仲兴禅师道:某甲不恁么道。 道吾和尚问:汝作么生? 仲兴禅师一把夺过茶盏,提在手上,问道:是邪是正? 道吾和尚笑道:汝不虚为吾侍者。 仲兴禅师于是便起身礼拜。 后来又有一天,仲兴禅师陪侍道吾和尚前往檀越家吊丧。仲兴禅师拍着棺材道:生邪?死邪? 道吾和

  • 洞山良价禅师悟道因缘

    洞山良价禅师悟道因缘 瑞州(治所在今江西高安)洞山良价悟本禅师,云岩昙晟(sheng)禅师之法嗣,俗姓俞,会(kuai)稽(今浙江绍兴)人。良介禅师幼时曾跟村里一位出家师父学习念诵《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当他念到无眼耳鼻舌身意这一句的时候,忽然生起大疑惑,以手扪面,问师父道:某甲有眼耳鼻舌等,何故经言无?他的师父一听,惊诧不已,知道他不是常人,便对他说:吾非汝师。并指点他前往五洩山投灵默禅师(马祖道一禅师之法嗣)落发。出家后,二十一岁又往嵩山受具足戒。 良价禅师第一次远离父母,前往

  • 夹山善会禅师悟道因缘

    夹山善会禅师悟道因缘 澧州(治所在今湖南常德)夹山善会禅师,船子德诚禅师之法嗣,俗姓廖,广州人。自幼出家,成年受戒,曾广泛听习经论,对戒定慧三学颇能通达。后住润州(今江苏镇江)鹤林,讲经示众,因听道吾禅师之劝告,前往秀州(今浙江嘉兴一带)华亭见船子和尚,得以发明心要。其悟道因缘颇富戏剧性。 在介绍夹山禅师的悟道因缘之前,我们先来介绍一下船子德诚和尚。 德诚和尚,药山惟俨禅师之入室弟子,其节操高邈,度量不群,与道吾宗智、云岩昙晟二禅师为同门师兄,关系非常密切。德诚和尚从药

  • 翠微无学禅师悟道因缘

    翠微无学禅师悟道因缘 京兆府翠微无学禅师,丹霞无然禅师之法嗣,俗姓及籍贯不详。 初参丹霞天然禅师,即问:如何是诸佛师? 丹霞禅师呵叱道:幸自(正自、本自)可怜生(可惜),须要执巾帚作么? [当人自性即是佛,若不能自肯,向外驰求,即是变主为奴,压良为贱。故丹霞禅师斥责他执巾持帚,作人奴仆。若论此事,无你措足处,无你开口处,是与不是,全没交涉。] 无学禅师遂后退三步。丹霞禅师道:错! 无学禅师于是又进前三步。丹霞禅师仍然道:错!错! 无学禅师于是翘起一足,旋身一转而出。 丹霞禅师道:得

  • 投子大同禅师悟道因缘

    投子大同禅师悟道因缘 舒州(今安徽安庆)投子山大同禅师,翠微无学禅师之法嗣,俗姓刘,本州怀宁人。幼年时即依洛下保唐满禅师出家。最初修习安般守意法门(即呼吸观),接着又研读华严经教,于性海之理颇有发明。后闻翠微无学禅师开法示众,遂前往参礼。 初礼翠微禅师,在面禅师便问:未审二祖初见达磨,有何所得? 翠微禅师道:汝今见吾,复何所得? 大同禅师闻言,顿悟玄旨,于是便留在翠微禅师座下继续参学。 一日,翠微禅师在法堂内经行,四周无有别人,大同禅师一见,便上前行礼,问道:西来密旨,和尚如

  • 清平令遵禅师悟道因缘

    清平令遵禅师悟道因缘 鄂州清平山安乐院令遵禅师,翠微无学禅师之法嗣,俗姓王,东平(今山东泰安)人。少时依本州北菩提寺落发出家,后诣滑州(今河南滑县)开元寺受具足戒,并专攻律学。一日,令遵禅师谓同流曰:夫沙门应决彻死生,玄通(精通)佛理。若乃孜孜卷轴、役役拘文(沉溺于书本,执着于文字),悉数海沙,徒劳片心!于是便放弃了律学,远走他方,参礼禅德。 后至江陵白马寺,在僧堂里遇到一位老宿,名叫慧勤。令遵禅师于是亲近慧勤禅师,咨请佛法奥义。慧勤禅师告诉他说:吾久侍丹霞,今既垂老,倦于

  • 云盖志元禅师悟道因缘

    云盖志元禅师悟道因缘 潭州云盖山志元圆净禅师,石霜庆诸禅师之法嗣。悟道之前,曾参访过云居道膺禅师。 志元禅师问:志元不奈何时如何(对于自性这个问题,凑泊不得,我已是无可奈何,请问,我这个时候该怎么办)? 云居禅师道:只为阇黎功力不到。 志元禅师觉得云居所答,不契已意,便不礼拜。 嗣后不久,志元禅师便前往石霜庆诸禅师座下参学,亦向石霜禅师提出相同的问题:志元不奈何时如何? 石霜禅师道:非但阇黎,老僧亦不奈何(非但是你对它无可奈何,老僧亦对它无可奈何)! 志元禅师听了很惊讶,问道

  • 龙湖普闻禅师悟道因缘

    龙湖普闻禅师悟道因缘 邵武军(今福建邵武县)龙湖普闻禅师,石霜庆诸禅师之法嗣,唐僖宗之太子。太子自幼就不吃荤腥,长大以后,心向林泉,无经世之意。唐僖宗非常钟受他,曾经想尽种种办法来培养他,希望他将来能够很好地继承帝业。可是终究没有能够挽回太子的出世之志。中和初年(公元881年),僖宗幸游于蜀地。太子趁此机会,剪掉头发,远游他方,再也没有回来,宫中也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太子出家后,法号普闻。有一天,他前往参礼石霜庆诸禅师。初礼石霜,普闻禅师即问:祖师别传事,肯以相付乎?

  • 张拙秀才悟道因缘

    张拙秀才悟道因缘 张拙秀才,石霜庆诸禅师之法嗣,生平不详。因受禅月大师指点,前来参石霜禅师。 石霜禅师问:秀才何姓? 张拙秀才道:姓张名拙。 石霜禅师道:觅巧尚不可得,拙自何来? 张拙秀才一听,豁然有省,乃呈偈曰: 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灵共我家。 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 断除烦恼重增病,趣向真如亦是邪。 随顺世缘无罣碍,涅槃生死等空花。 石霜禅师于是印可了张拙秀才,并接受他成为自己的得法弟子。 张拙秀才的这首悟道偈子非常有名。它把禅宗的基本精神、用功方法非常到

  • 洛浦元安禅师悟道因缘

    洛浦元安禅师悟道因缘 澧州洛浦山(又称乐普山)元安禅师,夹山善会禅师之法嗣,俗姓淡,凤翔(今陕西凤翔)麟游人。少年时从其兄祐律师于本郡怀恩寺出家,不久即受具足戒,通晓经论。后游方参学,问道于临济禅师,并成为临济禅师的侍者。 元安禅师聪明伶俐,颇能得临济禅师之心,临济禅师曾当众赞美他说:临济门下一只箭,谁敢当锋? 元安禅师得到临济禅师的肯定,心里很高兴,自以为大事了毕。可是实际上,他并没有透彻。 有一天,元安禅师侍立次,有位座主前来参礼临济禅师,临济禅师问:有一人于三乘十二

  • 三角令珪禅师悟道因缘

    三角令珪禅师悟道因缘 蕲州(今湖北蕲春)三角山令珪禅师,清令遵禅师之法嗣。 初参鄂州清平令遵禅师。清平禅师问:来作么? 令珪禅师道:来礼拜。 清平禅师问:礼拜阿谁? 令珪禅师道:特来礼拜和尚。 清平禅师呵叱道:这钝根阿师! 令珪禅师一听,知道自己根机不好,便伏身礼拜。 就在这个时候,清平禅师冷不防用手掌斫了一下令珪禅师的颈脖,令珪禅师当下豁然领旨。 令珪禅师悟道后,即回蕲州三角山,住山接众。 有僧问:如何是佛?令珪禅师道:明日来,向汝道。如今道不得!

  • 感温禅师之侍者悟道因缘

    感温禅师之侍者悟道因缘 对一个真正的修道人来讲,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无时不在说法。如果功夫用得好,一个平常看起来极微不足道的机缘,足以激发其本有的智慧现前。感温禅师的侍者之悟道,便是一例。 投子感温禅师,是投子大同禅师之法嗣,一日携侍者游山,路见一蝉蜕。 侍者问:壳在这里,蝉向甚么处去也? [这个问题一般人也会提出来。它的言外之意是,人死了以后,向什么处去了。] 感温禅师没有直接回答,却拈起蝉蜕,放在耳边,摇了三五下,口作蝉鸣声。 侍者一听,豁然开悟。 自性无有生灭,生灭是

  • 观音岩俊禅师悟道因缘

    观音岩俊禅师悟道因缘 东京(洛阳)观音院岩俊禅师,投子大同禅师之法嗣,俗姓廉,邢台人。出家后,四处参学,遍历衡、庐、岷、蜀诸方禅席。曾行脚于凤林(今甘肃境内),路过一处深谷的时候,意外发现一堆五色珍宝。同行道友一见,觉得奇怪,想把珍宝取走。岩俊禅师道:古人锄园,触黄金若瓦砾。待吾菅(jian)覆顶,须此供四方僧(待我将来结茅住庵的时候,用它来供养四方僧众)。说完便放下珍宝,继续前往他方参礼。 不久,岩俊禅师来到投子山,礼谒投子大同禅师。 投子禅师问:昨夜宿何处? 岩俊禅师道:不动

  • 永安善静禅师悟道因缘

    永安善静禅师悟道因缘 京兆府永安院善静禅师,洛浦元安禅师之法嗣,俗姓王,长安金城人。其父王朗曾为威州刺吏。母亲怀他的时候,曾梦见金色晃耀的佛像,因觉而有娠。善静禅师自幼习儒学,博通群言。长大后被掌书记(唐节度使之辅官)推荐给神策军(唐禁军),深得长官之器重。二十七岁的时候,善静禅师忽觉尘世浮幻如梦,遂生出世隐逸之想。后偷偷地跑进终南山,从广度禅师落发出家。 唐天复年间(901-904),善静禅师南游参学,礼谒洛浦元安禅师。洛浦禅师对他很器重,并收他为入室弟子。让他当园头,负

  • 木平善道禅师悟道因缘

    木平善道禅师悟道因缘 袁州(治所在今江西宜春)木平山善道禅师,蟠龙可文禅师之法嗣。初谒洛浦元安禅师,善道禅师问:一沤未发已前,如何辨其水脉? [意思是诸法未生之前,如何辨识其体。善道禅师此问,已将体与相、用打成两截、欲离于相、用而觅其体,显然已落二边。] 洛浦禅师道:移舟谙水脉,举棹别波澜。 可惜,善道禅师当时并不知洛浦禅师答话之落处,因而未能契悟其旨。 于是,他不得不离开洛浦山,前往参礼蟠龙可文禅师。 初礼蟠龙禅师,善道禅师即提出相同的问题:一沤未发已前,如何辨其水脉?

  • 茶陵郁山主悟道因缘

    茶陵郁山主悟道因缘 茶陵(今湖南长沙附近)郁山主,生平不详。出家后,一直住山,不曾行脚。一日,从庐山来了一位募化的僧人。郁山主和他谈到宗门中参禅顿悟的事情,对方建议他看这样一则公案-- 僧问法灯(金陵清凉泰钦法灯禅师):百尺竿头,如何进步?灯云:恶。 于是,郁山主便按那位僧人的教导,放下万缘,朝于斯,夕于斯,一心参究这个公案。这样一直参了三年。 一天,郁山主骑着小毛驴外出,在过一座木板桥的时候,小毛驴突然一脚踏翻桥板,连人带驴,一齐掉到桥下。这意外的一惊,令郁山主顿时言思路

  • 唐朝因禅师悟道因缘

    唐朝因禅师悟道因缘 唐朝因禅师,生平不详,亦不知嗣法何人。 未悟道之前,一直默默无闻,随众作务。 一日,随众持槌击土。因禅师看到一大块土坷垃,一时游戏心起,举槌猛击,土坷垃应声而碎。因禅师当即豁然大悟。 后来有一位老尊宿,听说了此事,遂赞叹道:尽山河大地,被因禅师一击百杂碎。

  • 楼子和尚悟道因缘

    楼子和尚悟道因缘 楼子和尚,生平及姓氏不详,亦不知嗣法何人。想必是一位参禅用功日久的行脚僧人。 一天,楼子和尚行脚,偶然经过一街市。在一家酒楼下,他发现自己的袜子带儿松了,于是便停下来,弯腰整理袜带。忽然听得酒楼上传来了伴娘的歌声,唱道:你既无心我也休楼子和尚一听,忽然大悟。 因此,时人皆称之为楼子和尚。

  • 神照本如法师悟道因缘

    神照本如法师悟道因缘 神照本如法师,宋天台宗山家派四明知礼禅师之法嗣。 曾以经王《法华经》向四明尊者请益。四明尊者突然大声喊道:汝名本如!本如禅师一听,言思路绝,豁然大悟。后作偈,呈其见地,云: 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 本来成现事,何必待思量。 本如禅师虽是天台僧人,属于教下,但其悟处与禅宗门下,并无二致。这可以从他的这首悟道偈中看得出来。

  • 天竺证悟法师悟道因缘

    天竺证悟法师悟道因缘 临安府(今杭州市)上竺圆智证悟法师,俗姓林,台州人,本习天台,依台莲仙法师修行。 有一天,证悟法师向白莲法师问起具变(理具事变,体同用异。具是就体而言,变是就相、用而言)之道。白莲法师指着行灯(行夜路时所用之灯)道:如此灯者,离性绝非,本自空寂,理则具矣。六凡四圣,所见不同,变则在焉(就好比这行灯,无有自性,远离是非二边,体自空寂,是为理具。虽是同一对象,然六凡四圣所见,各不相同,是为变在其中。理同而变异,个中关键取决于个人的业力)。 可是,证悟法师听了,

  • 无名僧悟道因缘

    无名僧悟道因缘 从前,有一位无名僧,诵《法华经》。当他诵到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这句经文时,忽生疑问,久思不决。于是他便放下经本,用心参究,以至于行住坐卧,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可是,到头来还是一无所得。 后来,一个春日的夜晚,窗外月光皎洁,无名僧正在参房用功,忽然听到黄莺的啼叫,心中的疑团一下子脱落了,豁然大悟。 于是他便接着前两句经文,作偈曰: 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 春至百花开,黄莺啼柳上。

  • 天皇道悟禅师悟道因缘

    天皇道悟禅师悟道因缘 荆州天皇道悟禅师,石头迁禅师之法嗣,俗姓张,婺州(治所在今浙江金华)东阳人。道悟禅师自幼就生得神仪超俗,迥异常儿,不好世乐,有出世志。十四岁时,道悟禅师就想出家,但是没有得到父母的允许。不得已,他只好减损饮食,以至于一天一食,结果饿得形体羸弱憔悴。这样,父母不得不从其所愿。于是,道悟禅师便依明州(治所在今浙江宁波)大德落发,二十五岁时又赴杭州竹林寺受具足戒。 道悟禅师道心猛利,修持精进,梵行清净。经常于风雨晦暝之夜,独自前往荒僻的丘冢间,打坐习禅,

  • 龙潭崇信禅师悟道因缘

    龙潭崇信禅师悟道因缘 澧州龙潭崇信禅师,天皇道悟禅师之法嗣,渚宫(今湖北江陵)人,姓氏未详。崇信禅师少而英异,宽愍好施。他家住在天皇寺附近的一个巷子里,以卖烧饼为生。 当初,道悟和尚被灵鉴禅师偷偷地请到天皇寺隐居,当地的人皆莫测老和尚之深浅,而崇信禅师却对老和尚倍感亲切。他每天拿出十个烧饼供养道悟和尚。而道悟和尚每次接受之后,总要留一个返赠给崇信禅师,并说道:吾惠汝,以荫子孙(我把它布施给你,以造福于后代子孙)。 后来有一天,崇信禅师突然想起:饼是我持去,何以返遗(wei

  • 德山宣鉴禅师悟道因缘

    德山宣鉴禅师悟道因缘 鼎州(后改朗州,治所在今湖南常德)德山宣鉴禅师,龙潭崇信禅师之法嗣,俗姓周,简州(今四川简阳、资阳一带)人。幼年即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对律藏和性相二宗经论颇有研究。经常给信众讲《金刚经》,时人称之为周金刚。宣鉴禅师颇为自负,曾经对他的同学讲:一毛吞海,海性无亏。纤芥投锋,锋利不动。学与无学,唯我知焉(一毛端含藏大海,而大海的性质并没有变

  • 岩头全奯禅师悟道因缘

    岩头全奯禅师悟道因缘 鄂州岩头全奯(同豁,音huo)禅师,德山宣鉴禅师之法嗣,俗姓柯,泉州人。少而挺秀,气度宏远,而性情疏略。初礼青原谊公落发,后往长安宝寿寺受戒,并学习经律诸部。学成后,即行脚参学,游历诸方禅苑,与雪峰义存、钦山文邃禅师为友。 行脚期间,全奯禅师曾从杭州大慈山曲曲折折北上,准备参访临济义玄禅师,不凑巧的是,刚一到达河北,临济禅师便归寂了。于是全奯禅师不得不南下江西,礼谒袁州(今江西宜春)仰山慧寂禅师。 初礼仰山和尚,全奯禅师便提起坐具,大声喊道:和尚! 仰山

  • 雪峰义存禅师悟道因缘

    雪峰义存禅师悟道因缘 福州雪峰义存禅师,德山宣鉴禅师之法嗣,俗姓曾,长庆二年(822)生于泉州南安。其家自祖父以来,皆友僧亲佛。义存生下来即厌荤腥,乳哺时,一听到钟磬声,或见到出家人,其容必动。所以父母特别钟爱他。义存九岁的时候就想出家。其父怒而未许。后随父游蒲田玉涧寺,见庆玄律师持行高洁,遂拜为师,并留在寺中为童子。十七岁始落发出家。唐武宗毁法期间,义存禅师隐居山林,礼谒芙蓉灵训弘照大师,并得到弘照大师的器重。后往幽州(今北京一带)宝刹寺受戒。此后,义存禅师开始遍巡

  • 泉州瓦棺和尚悟道因缘

    泉州瓦棺和尚悟道因缘 泉州瓦棺和尚,德山宣鉴禅师之法嗣,姓氏未详。出家受具后,往参德山,为德山宣鉴禅师之侍者。 一日,瓦棺和尚随同德山禅师入山伐木。中间休息的时候,德山禅师将一碗水递给瓦棺禅师,瓦棺禅师接过来便喝了。 德山禅师问:会么? 瓦棺禅师道:不会。 德山禅师又递给瓦棺禅师一碗水,瓦棺禅师接过又喝了。 德山禅师又问:会么? 瓦棺禅师依然道:不会。 德山禅师道:何不成褫(chi)取不会底(为什么不体究那个不会的呢?成褫,成就、成全义)? 与棺禅师反问道:不会又成褫个甚么? 德山

  • 瑞岩师彦禅师悟道因缘

    瑞岩师彦禅师悟道因缘 台州瑞岩师彦禅师,岩头全奯禅师之法嗣,俗姓许,福建人。师彦禅师自幼出家,戒行清净。初礼岩头全奯禅师,师彦禅师即问:如何是本常理? 岩头和尚道:动也。 师彦禅师又问:动时如何? 岩头和尚道:不是本常理。 [一般人未契不二之理,易于陷入外道知见,将常(不动)与无常(动)打成两截。岩头和尚答语之落处,即是破他二边之见:问常即答其无常,若其又执于无常,随即又扫之,使其于无常处亦不得措足。] 师彦禅师默然良久。 岩头和尚便趁机逼拶道:肯即未脱根尘,不肯即永沈(沉)生死

  • 罗山道闲禅师悟道因缘

    罗山道闲禅师悟道因缘 福州罗山道闲禅师,岩头全奯禅师之法嗣,俗姓陈,长溪人。少年出家于龟山,二十岁受具足戒,后遍历诸方,广参禅德。 道闲禅师曾礼谒石霜庆诸禅师,问道:去住不宁时如何? 石霜禅师道:直须尽却。 道闲禅师未契其旨,于是往参岩头全奯禅师。 初礼岩头和尚,道闲禅师一如参石霜和尚那样,问道:去住不宁时如何? 岩头和尚道:从他去住,管他作么? 道闲禅师一听,豁然有省,从此对岩头和尚十分服膺。 道闲禅师后应闽帅之邀请,居罗山开法接众,号法宝禅师。 道闲禅师接人,活泼而机智。

  • 云门文偃禅师悟道因缘

    云门文偃禅师悟道因缘 韶州云门山光奉院文偃禅师,雪峰存禅师之法嗣,欲姓张,浙江嘉兴人。自幼投本州空王寺志澄律师座下为童,后落发出家,于毗陵(今江苏常州)坛受具足戒。文偃禅师生来机敏聪颖,慧辩天纵,在侍奉志澄律师数年期间,专攻《四分律》,并学习大小乘经论。后因深感出家多年而已事未明,遂辞志澄律师,外出游方参学。 时,睦州(今浙江建德)陈尊宿住龙兴寺。陈尊宿,讳道明,一作道纵,黄檗希运禅师之法嗣,原住洪州高安米山寺,后因老母待养,遂回睦州。陈尊宿每日以编织草鞋为生,故丛林皆

  • 玄沙师备禅师悟道因缘

    玄沙师备禅师悟道因缘 福州玄沙师备宗一禅师,雪峰义存禅师之法嗣,俗姓谢,福建人。少年时,喜好钓鱼,每天泛一小舟于南台江上,跟江上的渔者相游戏。唐咸通初年(860),师备刚好三十岁。回想起这以前的一段生活,他忽然生起强烈的出家愿望,于是弃舟投芙蓉灵训禅师座下落发,旋即又前往豫章开元寺受戒。此后,他便寡言少语,一心精进修行,布衲芒屦,终日宴坐。众人都为他的巨大变化感到惊异。 师备禅师本与雪峰义存禅师是同门师兄弟,都曾经亲近过芙蓉灵训禅师。但是,从悟道因缘上看,雪峰禅师却是

  • 玄沙门下僧参云门悟道因缘

    玄沙门下僧参云门悟道因缘 玄沙师备禅师曾对众垂语道:诸方老宿尽道接物利生,只如三种病人,汝作么生接?患盲者,拈槌竖拂,他又不见;患聋者,语言三昧,他又不闻;患哑者,教伊说,又说不得。若接不得,佛法无灵验。当时,罗汉桂琛禅师问道:桂琛现有眼耳口,和尚作么生接?玄沙禅师道:惭愧!说完便归方丈。此三种病人之公案即在禅林中流传开来,不少禅德都为此公案下过转语。 时玄沙座下有一僧,久参不契,遂往云门文偃禅师座下请益。 云门禅师一见那僧,便道:汝礼拜著。 那僧礼拜毕,云门禅师即举拄杖打

  • 长庆慧稜禅师悟道因缘

    长庆慧稜禅师悟道因缘 福州长庆慧稜禅师,雪峰义存禅师之法嗣,俗姓孙,杭州盐官人。师禀性淳澹,十三岁于苏州通玄寺出家受戒。随后游历诸方,遍参禅苑。 慧稜禅师曾经参礼过福州灵云志勤禅师,问道:如何是佛法大意? 灵云禅师道:驴事未去,马事到来。 慧稜禅师一听,莫测其旨。于是便前往雪义存禅师座下请益。 一日,慧稜禅师告诉雪峰禅师:坐破七个蒲团,不明此事。一日卷帘,忽然大悟。乃有颂曰: 也大差,也大差,卷起帘来见天下。 有人问我解何宗,拈起拂子劈口打。 雪峰禅师一听,知道他已彻,便将

  • 鼓山神晏国师悟道因缘

    鼓山神晏国师悟道因缘 福州鼓山神晏兴圣国师,雪峰义存禅师之法嗣,俗姓李,大梁(今河南开封)人。幼时即厌荤腥,乐闻钟梵,性情淡泊,多遇神异。十二岁时的某一天,忽有白气数道,腾于所居墙壁,神晏禅师遂于壁上题诗云:白道从兹速改张,休来显现作妖祥。定袪邪行归真见,必得超凡人圣乡。题罢,白气随即消失。少年时,神晏禅师还得过一场大病,梦见神人给他药吃,醒来之后马上就好了。病愈后的第二年,神晏禅师又梦见一位梵僧告诉他说:出家时至矣。于是便前往卫州(今河南淇县)白鹿山依规禅师落发,后

  • 镜清道怤禅师悟道因缘

    镜清道怤禅师悟道因缘 越州镜清寺道怤(fu)顺德禅师,雪峰义存禅师之法嗣,俗姓陈,永嘉人。道怤禅师幼时即厌荤腥,村里的人曾强迫把枯鱼塞进他嘴里,他当随便哇哇呕吐不休。后求出家,并于本州开元寺受具足戒。旋即游方参学,不久来到福建,礼谒雪峰义存禅师,发明心地。 初礼雪峰,雪峰禅师便问道怤禅师:甚处人? 道怤禅师道:温州人。 雪峰禅师道:恁么则与一宿觉是乡人也。 道怤禅师反问道:只如一宿觉是甚么处人? 雪峰禅师道:好吃一顿棒,且放过。 道怤禅师一听,便礼拜而退。 后来,道怤禅师又问

  • 金轮可观禅师悟道因缘

    金轮可观禅师悟道因缘 南岳金轮可观禅师,雪峰义存禅师之法嗣,俗姓薛,福唐人。 初参雪峰,雪峰禅师便道:近前来! 可观禅师于是近前作礼。

  • 隆寿绍卿禅师悟道因缘

    隆寿绍卿禅师悟道因缘 漳州隆寿绍卿兴法禅师,雪峰义存禅师之法嗣,俗姓陈,泉州人。绍卿禅师幼年出家,住灵岩寺学习经论。结业之后,又开始修习禅定,四处参访。后问法于雪峰,服勤数载,得明心地。 一日,绍卿禅师陪侍雪峰禅师,行走于山道之上。忽然,路边地里的红芋叶子哗啦啦地一阵响动。雪峰禅师连忙指着动荡的红芋叶子让绍卿禅师看。 绍卿禅师道:绍卿甚生怕怖。 雪峰禅师道:是汝屋里底,怕怖甚么? 绍卿禅师言下大悟,怖畏顿消,从此以后便不再到处游方了。 后应信众之请,居龙溪开法。 是汝屋

  • 云盖归本禅师悟道因缘

    云盖归本禅师悟道因缘 襄州云盖双泉院归本禅师,雪峰义存禅师之法嗣,京兆府人。自幼出家,十六岁受具足戒,并长时间持诵《法华经》。后参雪峰禅师,得明心性。 初谒雪峰,归本禅师刚礼拜完毕,准备起来,雪峰禅师突然走下禅床,跨在归本禅师的背上。 归本禅师的念头一下子被雪峰禅师这突如其来的动作所打断,豁然有

  • 越山师鼐禅师悟道因缘

    越山师鼐禅师悟道因缘 越州越山师鼐鉴真禅师,雪峰义存禅师之法嗣,姓氏未详。初参雪峰禅师而得尝法味。 一日,师鼐禅师应闽王王审知之请,于清风楼上赴斋。大概是坐的时间太久,师鼐禅师感到有些困倦。他突然举目,看到窗外日光融融,豁然大悟,遂作偈曰: 清风楼上赴官斋,此日平生眼豁开。 方信普通年远事,不从葱岭带将来。 斋后回雪峰,师鼐禅师立即把所写的悟道偈子呈给雪峰禅师。雪峰禅师看后,便予以印可。 师鼐禅师离开雪峰后,住越州越山接众。临终时有偈云: 眼光随色尽,耳识逐声消。 还

  • 太原孚上座悟道因缘

    太原孚上座悟道因缘 太原孚上座,雪峰义存禅师之法嗣,姓氏未详。初在扬州光孝寺讲《涅槃经》。有一位行脚的禅者为大雪所阻,亦随往听讲。当孚上座讲到三因佛性、三德法身,大讲特讲法身妙理的时候,禅者不禁失笑。 孚上座讲法之后,请禅者吃茶,说道:某甲素志狭劣,依文解义,适蒙见笑,且望见教。 禅者道:实笑座主不识法身。 孚上座问:如此解说,何处不是? 禅者道:请座主更说一遍。 孚上座道:法身之理,犹若太虚,竖穷三际,横亘十方,弥纶八极,包括二仪,随缘赴感,靡不周遍。 禅者道:不道座主说不

  • 朋彦上座悟道因缘

    朋彦上座悟道因缘 苏州长寿院朋彦广法禅师,天台德韶国师之法嗣,俗姓秦,永嘉人。少时于本州开元寺出家受业。后参礼温州瑞峰院神禄禅师,并长时间充当其侍者。 一日,神禄禅师作偈曰: 萧然独处意沉吟,谁信无弦发妙音。 终日法堂唯静坐,更无人问本来心。 时朋彦侍者在旁,问道:如何是本来心? 神禄禅师召唤道:朋彦! 朋彦侍者应诺。 神禄禅师道:与老僧点茶来。 朋彦侍者一听,言下信入。 朋彦禅师后访杭州报恩寺慧明禅师,敌论宗乘。慧明禅师问道:言多去道转远。今有事借问,只如从上诸圣及诸先

  • 黄龙诲机禅师悟道因缘

    黄龙诲机禅师悟道因缘 鄂州黄龙山诲机超慧禅师,玄泉山彦禅师之法嗣,俗姓张,清河(今江苏淮阴)人。 初参岩头全奯禅师,诲机禅师便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岩头禅师道:你还解救粢(同糍,音ci,一种用糯米做成的糕)么? 诲机禅师道:解。 岩头禅师道:且救粢去。 诲机禅师未契其意,于是又往参玄泉山彦禅师。 诲机禅师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玄泉禅师拈起一茎皂角,问:会么? 诲机禅师道:不会。 玄泉禅师便放下皂角,作洗衣势。 诲机禅师于是起身礼拜,说道:信知佛法无别。 玄泉禅师问:你见甚么道理? 诲

  • 国清师静上座悟道因缘

    国清师静上座悟道因缘 天台国清寺师静上座,玄沙师备禅师之法嗣,姓氏未详。 初礼玄沙,遇玄沙禅师示众云:汝诸人但能一生如丧考妣,吾保汝究得彻去。 后来,师静上座就此话入室参玄沙禅师,问道:只如教中道,不得以所知心测度如来无上知见,又作么生? [这里所说的所知心,是指建立在能所分别、二元对立基础之上的分别心,也就是生死心。师静禅师以为玄沙教他们用所知心去体究,故有斯问。] 玄沙禅师道:汝道究得彻底(的)所知心,还测度得及否? [这里所说的究得彻的所知心,实际就是善能分别诸法相,

  • 保福清豁禅师悟道因缘

    保福清豁禅师悟道因缘 漳州保福院清豁禅师,泉州睡龙道溥禅师之法嗣,福州人。少而聪敏,礼福州鼓山神晏兴圣国师落发受戒。 后与冲煦长老结伴礼谒福州大章山契如庵主。在山间,他们遇见契如庵主正在采集栗子,因为以前没有见过,所以不认识。 清豁禅师上前问讯道:道者!如庵主在何所? 契如庵主道:从甚么处来? 清豁禅师道:山下来。 契如庵主道:因甚么得到这里? 清豁禅师道:这里是甚么处所? 契如庵主作揖道:那不吃茶去? 清豁、冲煦二师方省站在眼前的就是契如庵主,于是一起至庵所。二人坐在契

  • 吕岩洞宾真人悟道因缘

    吕岩洞宾真人悟道因缘 吕岩真人,字洞宾,京兆人,原为道教祖师,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后成为黄龙诲机禅师之法嗣。吕洞宾曾三次参加科举考试,均不及第,生活落魄。后偶然于长安的一家酒肆里遇见了钟离权(汉钟离),经点化,遂生出尘之意。钟离权便传授给他道教的延命方术。从此以后,他便隐居终南山,人莫测之。 吕洞宾道法修成之后,即离开终南山,云游四海。他曾经游历过庐山归宗寺,于钟楼壁上题诗云: 一日清闲自在身,六神和合报平安。 丹田有宝休寻道,对境无心莫问禅。 不久,他又南下,经过黄龙山

  • 清凉文益禅师悟道因缘

    清凉文益禅师悟道因缘 金陵清凉院文益禅师,罗汉桂琛禅师之法嗣,俗姓鲁,余杭(今浙江杭州)人。七岁时从新定智通院全伟禅师落发出家,二十岁于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绍兴)开元寺受具足戒。当时,希觉律师正在明州鄮(mao)山育王寺大弘律学。文益禅师慕其名,亦前往听习,并深得其微旨。在此期间,文益禅师还旁涉儒家典籍,并学习写作诗文。希觉律师对他很器重,称他为我们之游、夏(孔子的弟子子游、子夏)也。 文益禅师后被禅宗顿悟法门所吸引,决定放弃旧学,南下游方参学。他先到福州,参长庆慧稜禅师,

  • 清凉休复禅师悟道因缘

    清凉休复禅师悟道因缘 昇州(今江苏南京一带)清凉院休复悟空禅师,罗汉桂琛禅师之法嗣,俗姓王,北海(今山东潍坊、高密一带)人。休复禅师自幼出家,十九岁受具足戒。虽然他精进修习禅定和学习经教,但是因为理路未通,故收获甚微。他曾经自我反省道:苟尚能诠,则为滞筏;将趣凝寂,复患堕空。既进退莫决,舍二何之(如果偏于文字义理,则成滞筏之病;如果偏于枯坐,沉空滞寂,又容易堕入顽空。既然进退两难,无由抉择,那么,除此二途,还有其它的修行方法吗)? 于是,休复禅师便决定四方行脚,参寻宗匠。他

  • 龙济绍修禅师悟道因缘

    龙济绍修禅师悟道因缘 抚州(今江西抚州)龙济绍修禅师,罗汉桂琛禅师之法嗣,姓氏未详。初与法眼禅师(清凉文益)同参地藏桂琛和尚。时洪进禅师(后住襄州清溪山)亦在地藏和尚座下参学,居第一座。 一天,有两位僧人上堂礼拜地藏和尚。地藏和尚道:俱错。两位僧人茫然无语。下堂后,两位僧人向绍修禅师请益。绍修禅师道:汝自巍巍堂堂,却礼拜拟问他人,岂不是错?洪进禅师听了绍修禅师的应答,认为未能契旨。绍修禅师于是找洪进上座问难:未审上座作么生?洪进禅师道:汝自迷暗,焉可为人?绍修禅师一听,

  • 仰山慧寂禅师悟道因缘

    仰山慧寂禅师悟道因缘 袁州仰山慧寂通智禅师,俗姓叶,韶州怀化人。九岁时,慧寂禅师背着父母投广州和安寺,从不语通禅师出家。十四岁的时候,父母派人把他抓回家,强迫给他娶亲。慧寂禅师坚决不从,并砍断自己的两个手指头,跪在父母面前,发誓欲求正法,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父母见也意志如此坚决,只好同意。于是慧寂禅师又重新回到不语通禅师座下,并得以正式落发。慧寂禅师悟道心切,在还没有受具足戒的时候,即以沙弥的身份,开始游方参学。初礼吉州耽源山应真禅师,已悟玄旨,后又参沩山灵祐禅

  • 香严智闲禅师悟道因缘

    香严智闲禅师悟道因缘 邓州(今河南南阳)香严智闲禅师,沩山灵祐禅师之法嗣,青州(治所在今山东益都)人。智闲禅师生得身材高大,博闻强记,既能干又有谋略,乡亲们都认为,他只要发奋学习,将来必成佐时之良器。可是,随着年岁的增长,智闲禅师对世间功名越来越不感兴趣。成年后,他即辞亲出家,观方慕道。 当时,百丈怀海禅师尚在世传法,智闲禅师遂亲往参学。智闲禅师性识聪敏,教理懂得很多。每逢酬问,他都能侃侃而谈,但是,对于自己的本分事却未曾明白。后来,百丈禅师圆寂了,他便改参师兄沩山灵祐

  • 盐官座下僧悟道因缘

    盐官座下僧悟道因缘 沩山灵祐是百丈怀海禅师之法嗣,而百丈怀海与盐官齐安国师又是同门师兄弟,同嗣马祖道一禅师。 沩山灵祐禅师曾经示众云:一切众生皆无佛性。 盐官齐安国师亦曾经未众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乍一看,这两位大德的开示是如此的悬殊,难怪会让那些尚未契不二之旨的初入门者颇感迷惑。 盐官禅师座下曾经有这样两位僧人,他们前往沩山参礼,听到沩山禅师举扬一切众生皆无佛性,如堕云里雾里,茫然莫测其涯涘,后来竟然生起轻慢之心。 一天,他们与沩山禅师的弟子仰山慧寂禅师谈论

  • 京兆府米和尚悟道因缘

    京兆府米和尚悟道因缘 京兆府米和尚,又称七师,陕西人,俗姓辛,其父为陕郡太守。米和尚少时谨肃少语,不好狎玩。十岁时开始接触佛教。不久父母双亡,生计日渐艰辛,思亲之痛使他骨瘦如柴。米和尚的住所之南面,有瓦窑七座。一日,米和尚哀号发狂,离家出走。家童四处寻找,最后发现米和尚在一瓦窑之中宴坐。家童跟他说话,他也不理睬。家童于是准备离开,在经过另一座瓦窑时,家童不经意间往里一瞥,发现又有一个米和尚宴坐其中。如是遍观七窑,一一皆见米和尚端坐其中,身光烂然若金。一时当地居民,

  • 南塔光涌禅师悟道因缘

    南塔光涌禅师悟道因缘 袁州仰山南塔光涌禅师,仰山慧寂禅师之法嗣,俗姓章,豫章丰城人。刚出生时,神光照庭,马皆惊鸣,因起名光涌。光涌禅师少时长得非常英俊聪敏,依仰山慧寂禅师剃度出家。后北游参学,曾礼谒过临济义玄禅师,不久又回到仰山座下,执侍仰山禅师。 仰山禅师问:汝来作甚么? 光涌禅师道:礼觐和尚。 仰山禅师又问:还见和尚么? 光涌禅师道:见。 仰山禅师道:和尚何似驴? 光涌禅师道:某甲见和尚亦不似佛。 仰山禅师一听,便追问道:若不似佛,似个甚么? 光涌禅师道:若有所似,与驴何别?

  • 无著文喜禅师悟道因缘

    无著文喜禅师悟道因缘 杭州无著文喜禅师,仰山慧寂禅师之法嗣,俗姓朱,嘉禾语溪人。七岁时,文喜禅师依本邑常乐寺国清禅师落发出家,学习戒律和经教。后值会昌法难,沙汰僧尼,文喜禅师不得不穿上俗装,隐身于民众,韬光养晦。大中初年(847),唐宣宗诏令恢复佛教,文喜禅师于盐官齐峰寺又重新忏悔出家,后礼谒大慈山性空禅师,性空禅师问他:子何不遍参乎? 于是文喜禅师便直往五台山,朝礼华严寺。在金刚窟,文喜禅师碰到一位老翁,正牵着一头牛而行。那位老翁邀请文喜禅师到寺里坐一坐。刚进寺门,老

  • 双峰古禅师悟道因缘

    双峰古禅师悟道因缘 福州双峰古禅师,双峰和尚之法嗣,本以讲经为业。因参双峰和尚,得明心性。 初礼双峰和尚,双峰和尚便问:大德甚么处住? 古禅师道:城里。 双峰和尚又问:寻常还思老僧否? 古禅师道:常思和尚,无由礼觐。 双峰和尚道:只这思底便是大德。 古禅师从此悟旨。 古禅师悟道后,便不再讲经,而是留在双峰和尚身边,执侍数年,以报师恩。 古禅师后来又到霜庆诸禅师座下,便只是随众而已,却不曾向石霜和尚请益。众人都议论,古侍者之所以不参礼石霜和尚,是因为他曾经受了双峰和尚的印记,

  • 天台德韶国师悟道因缘

    天台德韶国师悟道因缘 天台山德韶国师,清凉文益禅师之法嗣,俗姓陈,处州(今浙江丽水)龙泉人。其母叶氏,曾梦见白光触体,因而有孕。德韶禅师十五岁时,曾有一梵僧来家中化缘,见他生得气度不凡,便劝他出家。于是他十七岁便依本州龙归寺落发,十八岁又于信州(治所在今江西上饶)开元寺受具足戒。 后唐同光年间(923-926),德韶禅师开始游方参学。他首先来到安徽舒州(治所在今潜山县)投子山,礼谒投子大同禅师,接着又礼谒龙牙居遁禅师。 初见龙牙,德韶国师便问:雄雄之尊,为甚么近之不得? 龙牙禅师

  • 灵隐清耸禅师悟道因缘

    灵隐清耸禅师悟道因缘 杭州灵隐清耸禅师,清凉文益禅师之法嗣,福州福清县人。 初参法眼(清凉文益),法眼禅师便指着窗外潇潇雨滴,谓清耸禅师道:滴滴落在上座眼里。 清耸禅师不明其旨。 后因诵读《华严经》,忽然感悟,始深信滴滴落在眼里,果然真实不虚。 清耸禅师于是便把自己的证悟告诉了法眼禅师,法眼禅师悉予以印可。 清耸禅师悟道后,即回明州四明山卓庵开法。当地节度使钱亿对清耸禅师甚为仰慕,并执事师之礼。清耸禅师后来又应忠懿王之请,于临安开法。最后又迁居杭州灵隐寺,署了悟禅师

  • 百丈道恒禅师悟道因缘

    百丈道恒禅师悟道因缘 洪州百丈道恒(又作道常)禅师,清凉文益禅师之法嗣,初于百丈山依照明禅师落发出家。后参法眼(清凉文益),成为其入室弟子。 一日,道恒禅师向法眼禅师请益外道问佛之公案。 该公案是这样的-- 世尊因外道问:不问有言,不问无言。世尊良久。外道赞曰:世尊大慈大悲,开我迷云,令我得入。乃作礼而去。阿难白佛:外道得何道理,称赞而去?世尊曰:如世良马,见鞭影而行。 这则公案非常有名,历史上有不少禅者因为专门参究此公案而悟明心性。 道恒禅师对这则公案也很感兴趣,并生起

  • 永明道潜禅师悟道因缘

    永明道潜禅师悟道因缘 杭州永明寺道潜禅师,清凉文益禅师之法嗣,俗姓武,蒲津(今山西永济)人。道潜禅师容姿端雅,身长七尺,胸前有黑子七点,状如北斗。时人皆谓其非为常人。成年后,投中条山栖岩大通禅院,从真寂禅师落发出家。道潜禅师持戒精严,讷于言,敏于行。真寂禅师圆寂后,道潜禅师便入雁门,朝五台山,以其戒行清净,多次感文殊菩萨显圣。后游方,居无定所。 初谒法眼,法眼禅师便问:子于参请外,看甚么经? 道潜禅师道:《华严经》。 法眼禅师问:总别、同异、成坏六相,是何门摄属? 道潜禅师

  • 报慈文遂禅师悟道因缘

    报慈文遂禅师悟道因缘 金陵报慈文遂禅师,清凉文益禅师之法嗣,俗姓陆,杭州人。乳哺时,随父母迁居安徽宣城,幼而好学,有出世志。后礼池州僧正落发受戒。十六岁开始游方,神教俱学。 文遂禅师曾经一度研究《首楞俨经》,能够甄别并会通真妄二种缘起,对该经之本末纲要了然于心,并执笔详细疏注,玄义文句,随文科判,无不灿然。写完之后,文遂禅师便前往礼谒法眼禅师(清凉文益)。 他告诉法眼禅师说,他专门研究《首楞严经》,并认为自己所写的疏注深契经旨。 法眼禅师听了他的自述,便问道:椤俨岂不

  • 报思玄则禅师悟道因缘

    报思玄则禅师悟道因缘 金陵报恩院玄则禅师,清凉文益禅师之法嗣,滑州(治所在今河南滑县)卫南人。 初礼青峰传楚禅师(一本作白兆志圆禅师),便问:如何是学人自己? 青峰禅师道:丙丁童子来求火。 十天干中的丙丁,五行属火。本来是火,更去求火,岂不可笑?禅门中经常用丙丁童子来求火一语,专指那些昧却自家宝藏、心外求法的人。有时也称之为头上安头、骑驴觅驴。 玄则禅师一听,觉得有道理,便将此语当作宝贝似的,蕴藏于心中,还自以为已经悟了。 后礼谒法眼(清凉文益)。法眼禅师便问:甚处来? 玄

  • 智者全肯禅师悟道因缘

    智者全肯禅师悟道因缘 婺(wu)州(治所在今浙江金华)智者寺全肯禅师,天台德韶国师之法嗣。初参德韶国师,国师问:汝名甚么? 全肯禅师道:全肯。 国师问:肯个甚么? [禅门中特别强调直下承担,强调自肯,但是,很多人却又不知不觉堕入有边,以为真的有个东西可承担、可肯。国师的一句肯个什么,既是警醒学人回光反照,同时也是帮助学人解粘去缚。] 全肯禅师一听,言下有省,遂起身礼拜。 后住婺州智者寺。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年中(976-984)示寂。

  • 瑞鹿遇安禅师悟道因缘

    瑞鹿遇安禅师悟道因缘 温州瑞鹿寺上方遇安禅师,天台德韶国师之法嗣,福州人。 出家后,于天台德韶国师座下参学,并经常阅读《首楞严经》。 一天,遇安禅师读《首楞严经》,当他读到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这句经文时,他未能正确地断句,却把它破句,读成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一下子触动了他的灵感。他当即豁然大悟。 后来有人告诉遇安禅师说:破句了也(你断句断错了)! 遇安禅师却回答说:此是我悟处,毕生不易! 于是,时人都称他为安楞严。 遇安禅师悟道后,住温

  • 兴教洪寿禅师悟道因缘

    兴教洪寿禅师悟道因缘 杭州兴教洪寿禅师,天台德韶国师之法嗣,姓氏及生平不详。出家后,依天台国师座下。 一日,洪寿禅师随天台国师普请(禅林中普请大众,上下合力作务,人人都得参加)次,一柴垛忽然堕地有声,洪寿禅师当即有省,遂作悟道偈呈国师。偈曰: 扑落非他物,纵横不是尘。 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 天台国师知道他已悟明心性,遂予印可。

  • 兴化存奖禅师悟道因缘

      兴化存奖禅师悟道因缘  魏府(今河北境内)兴化存奖禅师,临济义玄禅师之法嗣,俗姓孔,蓟县人,于三河县出家,大中五年(851),在卢龙军节度使张公允伸所置的戒坛上受具足戒。大约在咸通元年(860),于临济义

  • 涿州纸衣和尚悟道因缘

    涿州纸衣和尚悟道因缘 涿州(今河北境内)纸衣和尚(即克符道者),临济义玄禅师之法嗣。 纸衣和尚初礼临济禅师,即问:如何是夺人不夺境? 临济禅师道:煦日发生铺地锦,婴儿垂发白如丝。 纸衣和尚又问:如何是夺境不夺人? 临济禅师道:王令已行天下遍,将军塞外绝烟尘。 纸衣和尚道:如何是人境俱夺? 临济禅师道:并汾绝信,独处一方。 纸衣和尚道:如何是人境俱不夺? 临济禅师道:王登宝殿,野老讴歌。 纸衣和尚经过临济禅师的这样一番开示,言下领旨,并深入三玄、三要、四句之门,后住涿州,行化一方。

  • 定上座悟道因缘

    定上座悟道因缘 定上座,临济义玄禅师之法嗣,姓氏及籍贯等均不详。 定上座初参临济,即问临济禅师:如何是佛法大意? 临济禅师走下禅床,一把擒住定上座。定上座刚想开口,临济禅师马上打他一巴掌。定上座被这突如其来的一掌打懵了,还站在那里思索。 站在一傍的僧人大声对他喊道:定上座何不礼拜? 定上座于是作礼,刚一下跪,平生疑滞顿然冰销瓦解。 定上座悟道后,继续留在临济座下,助师弘化。临济禅师示寂后,始南游参学。 一日,定上座在途中遇见岩头(全奯)、雪峰(义存)、钦山(文邃)三位禅师。

  • 慧颙禅师座下僧悟道因缘

    慧颙禅师座下僧悟道因缘 汝州南院慧颙禅师,兴化存奖禅师之法嗣。一日上堂云:诸方只具啐啄同时眼,不人啐啄同时用。 [啐啄,禅门中接引来机时专用语,意谓观机逗教,师资道合,如母鸡孵蛋,快成熟时,子鸡在蛋壳里面往 外啐,母鸡在外面往蛋壳里面啄。母鸡啄蛋时,必须时机合适,早了子鸡尚未长成,晚了子鸡会闷死在里面。] 这时,座下有一僧便问:如何是啐啄同时用? 慧颙禅师道:作家不啐啄,啐啄同时失。 那僧道:此犹未是某甲问处。 慧颙禅师道:汝问处作么生? 那僧道:失。 慧颙禅师一听便打。 那僧

  • 胡钉铰悟道因缘

    胡钉铰悟道因缘 胡钉铰,原名胡令能,圃园隐者,少为负局(磨镜)、锼(sou,雕刻)、钉(用钉子钉补器具)之业,善咏诗,好参禅,世人皆称胡钉铰。 一日,胡钉铰往参镇州(今河北正定)宝寿沼禅师(宝寿一世)。宝寿禅师问:汝莫是胡钉铰么? 胡钉铰道:不敢。 宝寿禅师问:还钉得虚空么! 胡钉铰道:请和尚打破。 宝寿禅师一听,举起拄杖,劈面就打。 胡钉铰大惑不解,说道:和尚莫错打某甲。 宝寿禅师道:向后有多口阿师与你点破在。 胡钉铰被打之后,便前往赵州,参礼赵州和尚。他跟赵州和尚谈起参宝寿之事。 赵

  • 从漪上座悟道因缘

    从漪上座悟道因缘 相州(今河北临漳)天平山从漪上座,襄州清溪洪进禅师之法嗣。出家后,从罗汉桂琛禅师的弟子洪进禅师参学。 一日,从漪上座等人随洪进禅师经行,洪进禅师忽然对众人讲:古人有甚么言句,大家商量。 从漪上座当即从众人中走出来,还没有来得及开口提问,洪进禅师便呵斥道:这没毛驴! 从漪上座一听,言下涣然省悟。 从漪上座悟道后,一度行脚四方,广参禅德。他曾经参访过汝州西院思明禅师。思明禅师是宝寿沼禅师(宝寿一世)之法嗣。 从漪上座来到思明禅师法席下,住了十多天,经常自言

  • 宝寿和尚二世悟道因缘

    宝寿和尚二世悟道因缘 宝寿和尚(宝寿二世),宝寿沼禅师(宝寿一世)之法嗣,生平姓氏未详。曾在宝寿沼禅师座下充当供养主(又称街坊化主,根据寺院需要,负责在街坊托钵化缘者)。 一日,宝寿和尚入室参师。 沼禅师问:父母未生前,还我本来面目来! 宝寿禅师被问得无言以对。他站在那里冥思苦想,一直到深夜,几次下转语,均不契旨。 他既难过又绝望,第二天便向沼禅师告别,想去其他的地方参学。 沼禅师问:汝何往? 宝寿禅师道:昨日蒙和尚设问,某甲不契,往南方参知识去。 沼禅师道:南方禁夏(夏天禁足

  • 风穴延沼禅师悟道因缘

    风穴延沼禅师悟道因缘 汝州(今河南临汝)风穴延沼禅师,南院慧颙禅师之法嗣,俗姓刘,余杭人。延沼禅师自幼即怀出世之志,厌荤腥。在父母的要求下,曾一度学习儒家经典,参加进士考试,但是一举不中。于是便依本州开元寺智恭禅师落发出家、受具足戒,并研习天台止观。但是,经过几年的学习,他感觉到,自己大事未了,心地未明,象这样沉溺于义理,将永无有出头之日。于是便抛开所业,游方参学。 二十五岁那一年,延沼禅师来到越州镜清道怤禅师座下。虽蒙镜清禅师数番启发,奈何机缘未到,未能彻旨。于是

  • 钟司徒悟道因缘

    钟司徒悟道因缘 钟司徒,颖桥安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 一日,安禅师与钟司徒正在烤火,钟司徒忽然问:三界焚烧时如何出得? 安禅师以香匙拨开炉火。 钟司徒正要开口说话,安禅师却大声呼道:司徒!司徒! 钟司徒一听,忽然有

  • 首山省念禅师悟道因缘

    首山省念禅师悟道因缘 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首山省念禅师,风穴延沼禅师之法嗣,俗姓狄,山东莱州人。省念禅师自幼出家,从本郡南禅寺受业,受具足戒后,遍参丛林。省念禅师为人简重,有情识,专修头陀行(苦行),加上他经常密诵《法华经》,丛林中的人都很敬畏他,皆称他为念法华。后投风穴延沼禅师座下,充当知客。 一日,省念禅师侍立次,风穴和尚流着眼泪告诉他说:不幸临济之道,至吾将坠于地矣(非常不幸啊,临济先师的禅法,传到我这儿,无人继承,将要断绝了)。 省念禅师便道:观此一众,岂无人邪?

  • 汾阳善昭禅师悟道因缘

    汾阳善昭禅师悟道因缘 汾州(治所在今山西汾阳)太子院善昭禅师,首山省念禅师之法嗣,俗姓俞,太原人。善昭禅师出家受戒后,即策杖游方,遍历禅席,每至一处,稍作停留,随机叩发,这样先后共参礼了七十一员善知识。虽然他收获不小,但是未能彻旨。 善昭禅师后来到河南汝州首山座下。初礼首山省念禅师,善昭禅师便问:百丈卷席,意旨如何? [百丈卷席,指百丈怀海禅师初参马祖,先因野鸭子公案,被马祖拽其鼻孔而开悟,第二天马祖上堂说法,百丈遂上前却座席。参见百丈怀海禅师悟道因缘章。] 首山和尚道:

  • 叶县归省禅师悟道因缘

    叶县归省禅师悟道因缘 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叶县广教院归省禅师,首山省念禅师之法嗣,俗姓贾,冀州人。二十岁于易州(今河北境内)保寿院出家,受戒后,即游方参学。后投首山省念禅师座下。 一日,首山和尚举起竹篦子,问归省禅师:唤作竹篦即触(触,冲撞、冒犯,意思是说有违真谛),不唤作竹篦即背(违反常识)。唤作甚么? 归省禅师一听,便一把夺过竹篦,掷在地上,反问道:是甚么? 首山和尚道:瞎。 归省禅师言下豁然顿悟。后住广教院接众。 归省禅师接人时,特别强调参禅先要具正法眼,也就是见地要

  • 浮山法远禅师悟道因缘

    浮山法远禅师悟道因缘 舒州(今安徽庐江)浮山法远圆鉴禅师,叶县省禅师之法嗣,俗姓沈(亦说王),郑州人。十七岁游并州(今山西汾水中游一带),投承天院三交智嵩和尚座下。三交智嵩和尚是首山省念禅师之法嗣。 法远禅师向智嵩和尚乞求出世之法,智嵩禅师道:汝当剃落,坠三宝数,乃可受法。 法远禅师道:法有僧俗乎? 智嵩禅师道:与其为俗,曷若为僧!僧则能续佛寿命故也。 法远禅师于是从智嵩禅师落发、并受具足戒。 一日,法远禅师见一僧入室请益,向智嵩禅师请问赵州和尚柏树子之因缘。智嵩禅师责问

  • 归省禅师座下僧悟道因缘

    归省禅师座下僧悟道因缘 叶县归省禅师座下有一僧,一日入室请益赵州禅师柏树子公案。 该公案是这样的-- 有僧问赵州: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州云:庭前柏树子。 僧云:和尚莫将境示人。 州云:我不将境示人。 僧云: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州云:庭前柏树子。 归省禅师道:我不辞与汝说,还信么? 那僧道:和尚重言,争敢不信! 归省禅师便道:汝还闻檐头水滴声么? 那僧一听,豁然大悟,不觉失声叫道:(口耶)(xie)! 归省禅师问道:你见个甚么道理? 那僧便以颂对曰: 檐头水滴,分明历历。 打破乾坤,当下心息。 归

  • 谷隐蕴聪禅师悟道因缘

    谷隐蕴聪禅师悟道因缘 襄州谷隐山蕴聪慈照禅师,首山省念禅师之法嗣,姓氏籍贯未详。初参洪州百丈道恒和尚,并留在那里结夏安居。 一日,道悟和尚上堂,举中观论曰:正觉无名相,随缘即道

  • 广慧元琏禅师悟道因缘

    广慧元琏禅师悟道因缘 汝州(今河南临汝)广慧院元琏禅师,首山省念禅师之法嗣,俗姓陈,泉州人。 初参首山,首山和尚即问:近离甚处? 元琏禅师道:汉上。 首山和尚于是竖起拳头,又问:汉上还有这个么? 元琏禅师道:这个是甚么碗鸣声? 首山和尚道:瞎。 元琏禅师道:恰是。说完,拍一拍手便走。 过了一些日子,元琏禅师又入室参礼首山和尚,问道:学人亲到宝山,空手回时如何? 首山和尚道:家家门前火把子。 [元琏禅师的学人亲到宝山,空手而回时如何这一问,其落处在有所得心。自性人人本自有之,若不空手

  • 三交智嵩禅师悟道因缘

    三交智嵩禅师悟道因缘 并州(今山西汾水中游一带)承天院三交智嵩禅师(又称唐明智嵩),首山省念禅师之法嗣。 初参首山省念和尚,问道:如何是佛法的大意? 首山和尚道:楚王城畔,汝水东流。 智嵩禅师一听,言下有省,顿契佛意。后作三玄偈,呈首山和尚。偈曰: 须用直须用,心意莫定动。 三岁师子吼,十方没狐种。 我有真如性,如同幕里隐。 打破六门关,显出毗卢

  • 石霜楚圆禅师悟道因缘

    石霜楚圆禅师悟道因缘 潭州(治所在今湖南长沙)石霜楚圆慈明禅师,汾阳善昭禅师之法嗣,俗姓李,全州(今广西境内)人。少为儒生,二十二岁依湘山隐静寺出家。其母非常贤德,劝他游方参学。后听说汾阳善昭禅师有道望,于是不远千里,前往礼谒。汾阳和尚一见他,知是法器,表面上没有说什么,心里却很器重他。 楚圆禅师在汾阳和尚座下住了两年,可是汾阳和尚却不许他入室参学。不仅如此,汾阳和尚每次见了楚圆禅师还必定指着他的鼻子骂诟,或者是大声毁诋诸方,即便是有所教训,也都是一些流俗鄙事。这一

  • 金山昙颖禅师悟道因缘

    金山昙颖禅师悟道因缘 润州(治所在今江苏镇江)金山昙颖达观禅师,谷隐蕴聪禅师之法嗣。 初礼大阳警玄禅师,昙颖禅师便问:洞山特设偏正君臣,意明何事? 大阳禅师道:父母未生时事。 昙颖禅师又问:如何体会? 大阳禅师道:夜半正明,天晓不露。 昙颖禅师一听,罔然莫测其旨。 于是他便辞别大阳禅师,前往襄州参谷隐蕴聪禅师。初见谷隐禅师,昙颖禅师便把自己参大阳禅师酬答之语,告诉了谷隐禅师。谷隐禅师道:大阳不道不是(不能说大阳禅师说得不对),只是口门窄,满口说未

  • 华严道隆禅师悟道因缘

    东京华严道隆禅师,广慧元琏禅师之法嗣。初参襄州石门慧彻和尚(属曹洞宗),道隆禅师便问:古者道,但得随处安闲,自然合他古辙。虽有此语,疑心未歇时如何? 石门和尚道:知有乃可随处安闲,如人在州县住,或闻或见,千奇百怪,他总将作寻常。不知有而安闲,如人在村落住,有少声色,则惊怪传说。 道隆禅师一听,豁然有省,便留在石门座下,继续请益。石门和尚于是便将曹洞宗旨全部传给了道隆禅师。 道隆禅师离开石门后,又往参广慧元琏禅师(属临济宗),并成为他的得法弟子。 一日,福严审承和尚问道隆禅师

  • 文公杨亿居士悟道因缘

    文公杨亿居士,字大年,广慧元琏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幼时极聪颖,被举为禅童。长大后,才高八斗,但是却不知道有佛教这回事。 一日,杨亿居士拜访同僚,见对方正在诵读《金刚经》,便讥笑并且数落他,可是同僚却继续诵读自若。 杨亿居士非常惊疑,说道:是岂出孔孟之右乎?何佞(ning)甚(难道它比孔孟之书还高深吗?沉迷得多么深啊)! 说完,便凑上前,看了数页,稀里糊涂的,也不懂。从此,他开始对佛教稍有敬信,不再象原来那么轻视了。 后来杨亿居士与翰林学士李维相会,李维鼓励他多多向善知识参学请益

  • 翠岩可真禅师悟道因缘

      150.翠岩可真禅师悟道因缘  洪州翠岩可真禅师,石霜楚圆慈明禅师之法嗣,福州人。曾经投慈明(石霜楚圆)禅师座下参学。后到金銮寺陪同善侍者坐夏(雨季安居)。善侍者乃慈明和尚之高足,道眼已明,道吾悟真、

  • 黄龙慧南禅师悟道因缘

      151.黄龙慧南禅师悟道因缘  隆兴府(治所在今江西南昌)黄龙慧南禅师,石霜楚圆禅师之法嗣,俗姓章,信州玉山(今江西玉山县)人。慧南禅师十一岁从本州怀玉寺智銮禅师出家,十九岁落发受具足戒,后游方参学,

  • 杨歧方会禅师悟道因缘

      152.杨歧方会禅师悟道因缘  袁州杨歧方会禅师,石霜慈明楚圆禅师之法嗣,俗姓冷,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方会禅师生得非常机敏,长大后,不事笔砚,后系名于官家,负责征收商税,因课税不职而获罪,于是

  • 长水子璿讲师悟道因缘

      153.长水子璿讲师悟道因缘  秀州(今浙江嘉兴一带)长水子璿讲师,琅邪慧觉禅师之法嗣,俗姓郑,号东平,又称长水大师,嘉兴人。子璿  讲师九岁出家,依普慧寺契宗法师受业,一直持诵《楞严经》不断。十三

  • 云峰文悦禅师悟道因缘

      154.云峰文悦禅师悟道因缘  南岳云峰文悦禅师,大愚守芝禅师之法嗣,俗姓徐,南昌人。出家后,投瑞州(今江西高安)大愚守芝禅师(汾阳善昭法嗣)座下。  一日,大愚禅师示众云:大家相聚吃茎虀(ji),若唤作

  • 净住居说禅师悟道因缘

      155.净住居说禅师悟道因缘  杭州净住院居说真净禅师,润州(治所在今江苏镇江)金山昙颖达观禅师之法嗣。居说禅师出家后,投达观座下,参学有年。  一日,居说禅师问达观禅师:某甲经论粗明,禅直不信,愿

  • 节使李端愿居士悟道因缘

      156.节使李端愿居士悟道因缘  节使李端愿居士,金山昙颖达观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儿时在馆舍学习,即经常阅读禅宗典籍。成人后,虽然也结婚、当官,但是笃志祖道之心丝毫未曾改变。他曾经在自家的后花园内

  • 冶父道川禅师悟道因缘

      157.冶父道川禅师悟道因缘  冶父道川禅师(简称川禅师),俗姓狄,人称狄三,昆山(今山东诸城县)人。未出家前,在县里当捕快。有一段时间,听说东斋谦首座正在附近的一座寺院里为道俗讲法,于是他便经常抽空

  • 云居道膺禅师悟道因缘

      158.云居道膺禅师悟道因缘  洪州云居道膺禅师,洞山良价禅师之法嗣,俗姓王,幽州玉田人。童年时即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延寿寺出家。  二十五岁始受具足戒。他的剃度师要求他学习声闻戒律,但是他不感兴趣

  • 道膺禅师座下僧悟因缘

      159.道膺禅师座下僧悟因缘  一日,云居道膺禅师座下有僧在寮房内念经,恰好道膺禅师从窗外经过。  道膺禅师便隔着窗户问那僧:阇黎念者是甚么经?  那僧回答道:《维摩经》。  道膺禅师道:不问《维

  • 疏山匡仁禅师悟道因缘

      160.疏山匡仁禅师悟道因缘  抚州(今江西境内)疏山匡仁禅师,又作光仁禅师,洞山良价禅师之法嗣,吉州新淦(gan,今江西清江县)人。少年时投本州元证禅师落发出家。匡仁禅师虽然生得矮小丑陋,但是精于言辩,

  • 龙牙居遁禅师悟道因缘

      161.龙牙居遁禅师悟道因缘  潭州(治所在今湖南长沙)龙牙山居遁证空禅师,洞山良价禅师之法嗣,俗姓廓,抚州(今江西抚州)人。十四岁于吉州满田寺出家,后往嵩岳受戒。从此以后,他开始策杖游方,遍参禅师。

  • 华严休静禅师悟道因缘

      162.华严休静禅师悟道因缘  京兆华严寺休静禅师,洞山良价禅师之法嗣。初在澧州洛浦山(又称乐普山)元安禅师座下作维那。  一日,休静禅师白槌普请(击槌召集大众参加劳动),吩咐众人道:上间般(搬)柴,下

  • 北院通禅师悟道因缘

      163.北院通禅师悟道因缘  益州(今四川成都)北院通禅师,洞山良价禅师之法嗣。出家后,投夹山善会禅师座下。  一日,夹山禅师上堂云:坐断主人公,不落第二见。  通禅师一听,便从大众中走出来,说道:

  • 钦山文邃禅师悟道因缘

      164.钦山文邃禅师悟道因缘  澧(li)州(治所在今湖南澧县)钦山文邃禅师,洞山良价禅师之法嗣,福州人。少年时依杭州大慈山寰中禅师(百丈禅师之法嗣)受业,当时岩头全奯、雪峰义存禅师亦在大慈座下参学。岩头

  • 杭州佛日禅师悟道因缘

      165.杭州佛日禅师悟道因缘  杭州佛日本空禅师,云居道膺禅师之法嗣。初游天台山,曾公开宣称:如有人夺得我机者,即吾师矣。后投江西云居道膺禅师座下参学。  初礼云居和尚,佛日禅师便问:二龙争珠,谁

  • 黄檗山慧禅师悟道因缘

      166.黄檗山慧禅师悟道因缘  瑞州(治所在今江西高安县)黄檗山慧禅师,疏山匡仁禅师之法嗣,洛阳人。少时出家,专学经论,后又增受菩萨戒。通过一段时间对戒律的研究和修持,慧禅师深感戒律深邃驳杂,微细难

  • 石门献蕴禅师悟道因缘

      167.石门献蕴禅师悟道因缘  襄州石门献蕴禅师,青林师虔禅师之法嗣,洞山良价禅师之嫡孙,京兆人。姓氏不详。出家后,他一度云游参学,遍历诸禅席。  后投青林师虔禅师座下。  一日,献蕴禅师问青林和

  • 洞山座下僧悟道因缘

      168.洞山座下僧悟道因缘  一日,洞山良价禅师上堂,座下有僧问:时时勤拂拭,为甚么不得他衣钵?未审甚么人合(应当)得?  良价禅师道:不入门者。  那僧道:只如不入门者,还得也无?  良价禅师道:

  • 大阳警玄禅师悟道因缘

      169.大阳警玄禅师悟道因缘  郢州(今湖北钟祥)大阳山警玄禅师,为避国讳,易名警延,梁山缘观禅师之法嗣,俗姓张,江夏(今湖北武昌)人。其祖上为金陵人,其叔父为沙门,法号智通,住持金陵崇孝寺。警玄禅师

  • 投子义青禅师悟道因缘

      170.投子义青禅师悟道因缘  舒州(今安徽安庆)投子义青禅师,大阳玄禅师之法嗣,俗姓李,青社(安徽舒州境内)人。义青禅师七岁时于妙相寺出家,试经得度。出家后,先习《百法论》,学了不多久,义青禅师便深

  • 福岩审承禅师悟道因缘

      171 福岩审承禅师悟道因缘  南岳福岩审承禅师,大阳警玄禅师之法嗣,出家后,投大阳禅师座下参学。  一日,审承禅师侍立次,大阳禅师问道:有一人遍身红烂,卧在荆棘林中,周匝火围,若亲近得此人,大敞

  • 罗浮显如禅师悟道因缘

      172.罗浮显如禅师悟道因缘  惠州罗浮山显如禅师,大阳警玄禅师之法嗣,益州(今四川成都一带)人,姓氏未详。出家后,一度游方参学。后投大阳座下。  一日,大阳和尚问显如禅师:汝是甚处人?  显如禅师

  • 白马归喜禅师悟道因缘

      173.白马归喜禅师悟道因缘  襄州白马归喜禅师,大阳警玄禅师之法嗣,姓氏籍贯不详。  初礼大阳和尚,便问:学人蒙昧,乞指个入路。  大阳和尚道:得(可以)。  说完便默然不语。过了好一会儿,大阳和

  • 芙蓉道楷禅师悟道因缘

      174.芙蓉道楷禅师悟道因缘  东京天宁芙蓉道楷禅师,投子义青禅师之法嗣,俗姓崔,沂(yi)州(今山东临沂)人。道楷禅师自幼就学习道家的辟谷,隐居于伊阳山。长大后游京师,籍名于术台寺,参加试经(考试经典

  • 宝峰惟照禅师悟道因缘

      175 宝峰惟照禅师悟道因缘  洪州宝峰阐提惟照禅师,芙蓉道楷禅师之法嗣,俗姓李,简州(今四川简阳一带)人。惟照禅师幼年时即超迈而恶俗,有出世志。一日,老师教他读书,读至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一语时,惟

  • 长芦清了禅师悟道因缘

      176.长芦清了禅师悟道因缘  真州长芦真歇清了禅师,丹霞子淳禅师之法嗣,俗姓雍,左绵(今四川绵阳)人。清了禅师生而有善根。在襁褓中时,入寺见佛像,便喜动眉睫,众人皆认为他不同凡响。清了禅师十八岁参

  • 天童正觉禅师悟道因缘

      177 天童正觉禅师悟道因缘  明州(今浙江宁波)天童宏智正觉禅师,丹霞子淳禅师之法嗣,俗姓李,隰(xi)州(今山西隰县)人。母亲怀他之前,曾梦见五台山的一位僧人解下一环给她,套在她的右臂上,因而有孕。怀

  • 圆通德止禅师悟道因缘

      178.圆通德止禅师悟道因缘  江州圆通青谷真际德止禅师,宝峰惟照禅师之法嗣,光禄大夫徐闳(hong)中之少子,祖上世居历阳(今安徽和县)。德止禅师生得双瞳绀碧,神光射人。然而他的智力却开发得比较迟,十岁

  • 智通景深禅师悟道因缘

      179.智通景深禅师悟道因缘  兴国军(今湖北阳新,曾属武昌府)智通大死翁景深禅师,宝峰惟照禅师之法嗣,俗姓王,台州人。景深禅师自幼不群,十八岁依广度院德芝禅师落发出家。后游方参学,投临安净慈象禅师

  • 华药智朋禅师悟道因缘

      180.华药智朋禅师悟道因缘  衡州华药智朋禅师,宝峰惟照禅师之法嗣,俗姓黄,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出家后,投洪州宝峰惟照禅师座下,虽参学有年,未能省悟,于是便负责为寺院大众持钵化缘。  宝峰惟照禅

  • 香山尼佛通禅师悟道因缘

      181.香山尼佛通禅师悟道因缘  遂宁府(今四川境内)香山,有位比丘尼师父,法号佛通禅师。出家后,她一直持诵《妙法莲华经》,后来有一天恍然有省。于是便前往襄州参石门元易禅师。  初礼石门和尚,佛通禅

  • 净慈慧晖禅师悟道因缘

      182.净慈慧晖禅师悟道因缘  杭州净慈自得慧晖禅师,天童正觉禅师之法嗣,俗姓张,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幼时依澄照道凝禅师落发受具。二十岁,前往长芦,礼谒真歇清了禅师,微有所证。不久又投天童宏智正觉

  • 瑞岩法恭禅师悟道因缘

      183.瑞岩法恭禅师悟道因缘  明州(今浙江宁波)瑞岩石窗法恭禅师,天童正觉禅师之法嗣,俗姓林,奉化人。法恭禅师先于栖真院落发受具,后往延庆讲肆,听习经论。  一天晚上,法恭禅师诵《法华经》,当他诵

  • 吉祥元实禅师悟道因缘

      184.吉祥元实禅师悟道因缘  无为军(今安徽无为县)吉祥元实禅师,天衣法聪禅师之法嗣,高邮人。出家后投天衣法聪禅师座下参学。  自从来到天衣座下,元实禅师夙夜精勤,胁不至席。  一日,在禅堂里,元

  • 投子道宣禅师悟道因缘

      185.投子道宣禅师悟道因缘  舒州投子道宣禅师,天衣法聪禅师之法嗣,姓氏不详。出家后,执侍天衣和尚有很长一段时间,却无所契悟。  一天,天衣和尚呵叱他用功懈怠。于是,道宣禅师便发奋参究,废寝忘食

  • 洞山守初禅师悟道因缘

      186.洞山守初禅师悟道因缘  襄州洞山守初宗慧禅师,云门文偃禅师之法嗣。出家后,一度行脚四方,遍历禅席。后投云门文偃和尚座下。  守初禅师初参云门和尚,云门和尚便问:近离甚处?  守初禅师道:查

  • 清凉智明和尚悟道因缘

      187.清凉智明和尚悟道因缘  清凉智明和尚,姓氏、籍贯不详,《五灯会元》奉先深禅师一节中,曾提到过他的悟道经过。智明和尚是云门文偃和尚之法嗣,与奉先深禅师是同门师兄弟。奉先深禅师先行悟道,而智明

  • 福严良雅禅师悟道因缘

      188.福严良雅禅师悟道因缘  潭州(治所在今湖南长沙)福严良雅禅师,洞山守初禅师之法嗣,姓氏不详。出家后投洞山守初座下,为首座。  一日,洞山和尚正在接受众人之参请,有僧出问:如何是佛?  洞山和

  • 雪窦重显禅师悟道因缘

      189.雪窦重显禅师悟道因缘  明州(今浙江宁波)雪窦重显禅师,智门光祚禅师之法嗣,俗姓李,遂宁府(今四川遂宁县)人。重显禅师出身豪富之家,自幼虽然受到良好的家学薰陶,但是对于经世儒学却不感兴趣,内心

  • 云盖继鹏禅师悟道因缘

      190.云盖继鹏禅师悟道因缘  潭州(治所在今湖南长沙)云盖继鹏禅师,智门光祚禅师之法嗣。初谒双泉良雅禅师,良雅禅师让他当侍者,并教他参芭蕉拄杖之话头。  芭蕉拄杖之话头是这样的--  一日,郢芭蕉山

  • 云居晓舜禅师悟道因缘

      191.云居晓舜禅师悟道因缘  南康军(治所在今江西星子县)云居晓舜禅师,洞山晓聪禅师之法嗣,瑞州(治所在今江西高安县)人。晓舜禅师少时生得很粗猛,忽然有一天觉得尘世浮幻,于是便投师出家。出家后,晓舜

  • 育王怀琏禅师悟道因缘

      192.育王怀琏禅师悟道因缘  明州(今浙江宁波)育王山怀琏大觉禅师,泐潭怀澄禅师之法嗣,俗姓陈,漳州(今福建漳州)龙溪人。出生的那天晚上,其母梦见有一泗州僧伽降于室中,于是便给他取小名泗州。怀琏禅师

  • 令滔首座悟道因缘

      193.令滔首座悟道因缘  令滔首座,泐潭怀澄禅师之法嗣,出家后投泐潭怀澄禅师座下,久参不悟。  一日,泐潭和尚问他:祖师西来,单传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子作么生会?  令滔禅师道:某甲不会。

  • 天衣义怀禅师悟道因缘

      194 天衣义怀禅师悟道因缘  越州(今浙江绍兴)天衣义怀禅师,雪窦重显禅师之法嗣,俗姓陈,永嘉乐清人。其家族世代以渔为业。儿时,常随父到江上捕鱼,义怀禅师坐在船尾。父亲每捞一条鱼,就让义怀禅师用绳

  • 修撰曾会居士悟道因缘

      195.修撰曾会居士悟道因缘  修撰(翰林院掌修国史的官员)曾会居士,幼年时与明觉禅师(即雪窦重显禅师)是同舍,长大之后,因志趣不同,各自异途。曾会居士步入仕途,而明觉禅师则出家为僧。  北宋真宗天禧

  • 圆通居讷禅师悟道因缘

      196.圆通居讷禅师悟道因缘  庐山圆通居讷祖印禅师,延庆子荣禅师之法嗣,俗姓蹇,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县)人。居讷禅师生而英伟,读书过目成诵。十一岁依汉州什邡(fang,属成都府)竹林寺元昉(fang)禅师出

  • 圆照宗本禅师悟道因缘

      197.圆照宗本禅师悟道因缘  东京慧林宗本圆照禅师,天衣义怀禅师之法嗣,俗姓管,常州无锡人。宗本禅师体貌厖(mang,厚、大)硕,为人淳厚,寡言少语。十九岁,投姑苏承天永安道升禅师座下。道升禅师当时名

  • 法云法秀禅师悟道因缘

      198.法云法秀禅师悟道因缘  东京法云寺法秀圆通禅师,天衣义怀禅师之法嗣,俗姓辛,秦州陇城(今甘肃秦安县)人。法秀禅师的母亲在怀他之前,曾梦见有一老僧前来托宿,醒后即得身孕。这位老僧原在麦积山修行

  • 侍郎杨杰居士悟道因缘

      199.侍郎杨杰居士悟道因缘  礼部杨杰居士,天衣义怀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字次公,号无为,无为(今安徽无为县)人。北宋禅宗元丰年间(1078-1085),官至太常。  杨杰居士平生最好参禅,曾历参诸山名宿,但

  • 签判刘经臣居士悟道因缘

      200.签判刘经臣居士悟道因缘  签判(官职名)刘经臣居士,智海本逸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字兴朝。少年时以才高俊逸,登上仕途。但是,当时他对佛法并不相信。三十二岁时,刘经臣偶然与东林照觉常总禅师相识,

  • 清献赵抃居士悟道因缘

      201.清献赵

  • 慧林怀深禅师悟道因缘

      202.慧林怀深禅师悟道因缘  东京慧林怀深慈受禅师,长芦崇信禅师之法嗣,俗姓夏,寿春府(今安徽寿县)人。怀深禅师出生时,祥光满舍,文殊坚禅师远远地望见,还以为是起火了。第二天早晨一打听,才知道是怀

  • 黄龙祖心禅师悟道因缘

      203.黄龙祖心禅师悟道因缘  隆兴府(今江西南昌)黄龙祖心宝觉禅师,黄龙慧南禅师之法嗣,俗姓邬(wu),南雄始兴(广东始兴县)人。祖心禅师少时读书,即闻名乡里,十九岁的时候,不幸眼睛瞎了,父母于是祈祷观

  • 宝峰克文禅师悟道因缘

      204.宝峰克文禅师悟道因缘  隆兴府(治所在今江西南昌)宝峰克文云庵真净禅师,黄龙慧南禅师之法嗣,俗姓郑,陕府阌(wen)乡(今河南陕县)人。克文禅师幼时生母即离世。虽然他事奉后母尽心至孝,但是后母不爱

  • 黄檗惟胜禅师悟道因缘

      205 黄檗惟胜禅师悟道因缘  瑞州(治所在今江西高安县)黄檗惟胜真觉禅师,黄龙慧南禅师之法嗣,俗姓罗,潼川(治所在今四川三台县)人。出家后居讲肆,学习经论。  一日,惟胜禅师不经意间用扇子拍击着窗棂

  • 开元子琦禅师悟道因缘

      206.开元子琦禅师悟道因缘  蕲州(今湖北蕲春)开元子琦禅师,黄龙慧南禅师之法嗣,俗姓许,泉州人。从本地开元寺智讷禅师出家,后试经得度,学习经教,精通《楞严》和《圆觉》。  后因仰慕宗门,子琦禅师

  • 仰山行伟禅师悟道因缘

      207.仰山行伟禅师悟道因缘  袁州(治所在今江西宜春)仰山行伟禅师,黄龙慧南禅师之法嗣,河朔(黄河以北一带)人。出家后,于东京大佛寺受具足戒。后因听习《圆觉经》,稍微产生了一点儿疑情,于是便游方参学

  • 隆庆庆闲禅师悟道因缘

      208.隆庆庆闲禅师悟道因缘  吉州仁山隆庆院庆闲禅师,黄龙慧南禅师之法嗣,俗姓卓,福州人。其母怀他时,曾梦见胡僧授给她一颗明珠,她将明珠吞下,觉后即有孕。庆闲禅师出生时,曾有白光照室之瑞相。庆闲

  • 雪峰道圆禅师悟道因缘

      209.雪峰道圆禅师悟道因缘  南安军(今江西大瘐县)雪峰道圆禅师,黄龙慧南禅师之法嗣,南雄(今广东境内)人。出家后,依黄檗山积翠庵慧南禅师参学。  一日,道圆禅师在积翠庵的下院打坐。期间,有二僧在附

  • 黄龙悟新禅师悟道因缘

      210.黄龙悟新禅师悟道因缘  隆兴府(今江西南昌)黄龙死心悟新禅师,黄龙祖心禅师之法嗣,俗姓黄(亦作王),韶州曲江人。悟新禅师天生左肩上有一块紫肉,右袒如穿僧伽梨状,众人皆谓他是过来人。壮年时,悟新

  • 黄龙惟清禅师悟道因缘

      211.黄龙惟清禅师悟道因缘  隆兴府(今江西南昌)黄龙灵源惟清禅师,黄龙祖心禅师之法嗣,俗姓陈,本州武宁(今江西武宁)人。惟清禅师少极聪颖,日诵千言。一日,有异比丘行化至门前,见到惟清禅师,便拉着他

  • 泐潭善清禅师悟道因缘

      212.泐潭善清禅师悟道因缘  隆兴府(今江西南昌)泐潭草堂善清禅师,黄龙祖心禅师之法嗣,俗姓何,南雄州(今广东境内)人。出家后,游方参学。初礼潭州(治所在今湖南长沙)大沩慕哲真如禅师。慕哲禅师是翠岩可

  • 黄庭坚居士悟道因缘

      213.黄庭坚居士悟道因缘  太史山谷居士黄庭坚,黄龙祖心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字鲁直,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山谷居士幼时极聪颖,能过目成诵。北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为国子监教授,善诗文,苏东坡曾

  • 秘书吴恂居士悟道因缘

      214.秘书吴恂居士悟道因缘  秘书吴恂(xun)居士,黄龙祖心(晦堂)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字德夫。投晦堂祖心禅师座下参学。  一日,吴居士入室请益,晦堂禅师告诉他说:平生学解、记忆多闻即不问,你父母未

  • 万杉绍慈禅师悟道因缘

      215.万杉绍慈禅师悟道因缘  庐山万杉院绍慈禅师,东林常总禅师之法嗣,俗姓赵,桂州(今桂林)人。出家后,投江州(今江西九江)东林兴龙寺常总照觉禅师座下参学。  一日,绍慈禅师入室请益,问道:世尊付金

  • 慧圆上座悟道因缘

      216.慧圆上座悟道因缘  慧圆上座,东林常总禅师之法嗣,俗姓于,开封酸枣人,其祖上世代务农。慧圆上座少时即依本邑建福寺德光禅师出家。慧圆上座虽然性情鲁钝,不识字,但是他勤于祖道,修行精进,常坐不

  • 苏东坡居士悟道因缘

      217.苏东坡居士悟道因缘  内翰东坡居士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今四川)人。苏轼少有大志,幼时其母程氏亲自教他读书。一日读《范滂传》,苏轼慨然谓其母曰:轼若为滂,母许之乎?其母道:汝能为滂,吾顾(

  • 兜率从悦禅师悟道因缘

      218.兜率从悦禅师悟道因缘  隆兴府(今江西南昌)兜率从悦禅师,宝峰克文禅师之法嗣,俗姓熊,赣州人。从悦禅师少时即投本邑普圆院出家,受具足戒后,一度学习经论。后游方参学,于道吾山充当首座和尚。  

  • 法云佛照杲禅师悟道因缘

      219.法云佛照杲禅师悟道因缘  东京法云佛照杲禅师,宝峰克文禅师之法嗣,姓氏未详。杲禅师自幼出家,少年时即开始游方参学。初投圆通玑禅师座下。  一日早晨,杲禅师入室请益,圆通玑禅师举问:僧问投子

  • 泐潭文准禅师悟道因缘

      220.泐潭文准禅师悟道因缘  隆兴府(今江西南昌)泐潭湛堂文准禅师,宝峰克文禅师之法嗣,俗姓梁,兴元府(今陕西汉中)人。出家后,投真净克文净禅师座下参学。  初谒真净,真净禅师便问:近离甚处?  文

  • 九峰希广禅师悟道因缘

      221.九峰希广禅师悟道因缘  瑞州九峰希广禅师,宝峰克文禅师之法嗣,出家后,便游方参学。  一日,希广禅师礼谒云盖守智和尚。云盖守智和尚是黄龙慧南禅师之法嗣。  希广禅师问:兴化打克宾,意旨如何

  • 清凉慧洪禅师悟道因缘

      222.清凉慧洪禅师悟道因缘  瑞州(治所在今江西高安县)清凉慧洪觉范禅师,宝峰克文禅师之法嗣,俗姓喻(亦作彭),筠州新昌(今江西宜丰县)人。慧洪禅师十四岁时,父母双亡,于是依三峰靘(qing)禅师为童子。慧

  • 石头怀志庵主悟道因缘

      223.石头怀志庵主悟道因缘  南岳石头怀志庵主,宝峰克文禅师之法嗣,俗姓吴,婺州(治所在今浙江金华)人。十四岁从智慧院宝偁(cheng)禅师出家,二十二岁试经得度,后讲习经论,长达十二年之久,深得宿学之

  • 尊胜有朋讲师悟道因缘

      224.尊胜有朋讲师悟道因缘  泉州尊胜有朋讲师,开元子琦禅师之法嗣,俗姓蒋,本郡人。童年试经得度,后游历讲肆,听习经论。有朋讲师曾经为《楞严》、《维摩》等经作过注疏,故有不少学者跟他学习经教。 

  • 参政苏辙居士悟道因缘

      225.参政苏辙居士悟道因缘  参政苏辙居士,上蓝顺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字子由,苏东坡的弟弟。十九岁那年,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他的命运象苏轼一样,也是坎坷不平,几起几落。末后,徽宗在位期间,苏辙遭

  • 空室智通道人悟道因缘

      226.空室智通道人悟道因缘  空室道人智通,黄龙悟新禅师之法嗣,龙图(官职名,龙图阁直学士之简称)范珣(xun)之女。智通道人幼时极聪慧,长大后嫁给丞相苏颂之孙子苏悌。大概是婚姻不幸,不久即厌离世相,

  • 上封本才禅师悟道因缘

      227.上封本才禅师悟道因缘  潭州(治所在今湖南长沙)上封佛心本才禅师,黄龙惟清禅师之法嗣,俗姓姚,福州人。本才禅师自幼出家得度,并受具足戒,后游方至大中,投海印德隆禅师座下参学。  一日,本才禅

  • 黄龙道震禅师悟道因缘

      229.黄龙道震禅师悟道因缘  隆兴府(今江西南昌)黄龙山堂道震禅师,泐潭善清禅师之法嗣,俗姓赵,金陵人。道震禅师少依觉印禅师为童子,觉印英禅师后移居泗州(今安徽泗县)普照寺,道震禅师亦随而前往。当时

  • 天童普交禅师悟道因缘

      230 天童普交禅师悟道因缘  庆元府(治所在今浙江龙泉)天童普交禅师,泐潭应乾禅师之法嗣,俗姓毕,本郡万龄人。普交禅师幼时颖悟,还未成年,即落发得度。后往南屏听习天台教义。  一天,普交禅师为檀越

  • 圆通道旻禅师悟道因缘

      231 圆通道旻禅师悟道因缘  江州圆通道旻圆机禅师,泐潭应乾禅师之法嗣,世称古佛,俗姓蔡,兴化人。其母怀他前,曾于梦中吞摩尼宝珠,因而有孕。道旻禅师出生后五岁还不会走路,也不会说话。有一天,他的

  • 二灵知和庵主悟道因缘

      232 二灵知和庵主悟道因缘  庆元府(治所在今浙江龙泉)二灵知和庵主,泐潭应乾禅师之法嗣,俗姓张,苏台玉峰人。知和禅师儿时曾在堂屋檐下打坐,突然堂屋倒榻了,父母以为他死定了,没有想到他居然还坐在那

  • 慈氏瑞仙禅师悟道因缘

      233 慈氏瑞仙禅师悟道因缘  绍兴府慈氏瑞仙禅师,开先行瑛广鉴禅师之法嗣,本郡人。瑞仙禅师二十岁出家,试经得度,后专习毗尼(戒律)。经过一段时间的究习,瑞仙禅师领悟到戒性如虚空,持者为迷倒这一道理,

  • 丞相张商英居士悟道因缘

      234 丞相张商英居士悟道因缘  丞相张商英居士,兜率从悦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字天觉,号无尽居士,四川新津人。张商英居士身材高大俊伟,豪迈负气。十九岁那年,入京应举,途中经过向氏家族。向翁前一天晚

  • 西蜀銮法师悟道因缘

      235 西蜀銮法师悟道因缘  西蜀銮法师,法云杲禅师之法嗣,出家后专攻经论,精通大小乘。后投东京法云佛照杲禅师座下参学。佛照禅师辞去住持之职后,隐居景德寺,銮法师亦随而前往。  一日,銮法师问佛照

  • 云岩天游禅师悟道因缘

      236 云岩天游禅师悟道因缘  隆兴府(今江西南昌)云岩典牛天游禅师,泐潭文准禅师之法嗣,俗姓郑,成都人。天游禅师未出家前,曾赴郡痒和梓州两次参加考试,都获得了贡生(从生员也就是秀才中,选取优秀者入京

  • 中岩蕴能禅师悟道因缘

      237 中岩蕴能禅师悟道因缘  眉州(今四川境内)中岩慧目蕴能禅师,大沩祖瑃(chun)禅师之法嗣,本郡吕氏子。蕴能禅师二十二岁时,在本村落的一富贵人家,充当校书郎(典校藏书)。一日,蕴能禅师偶游山寺,看见

  • 信相宗显禅师悟道因缘

      238 信相宗显禅师悟道因缘  成都府信相宗显正觉禅师,昭觉纯白禅师之法嗣,俗姓王,潼川(今四川三台)人。少年时即中进士,有声名。有一天,宗显禅师在溪边掬水为戏,到了晚上,他突然想起此事,便发现满室

  • 左丞范冲居士悟道因缘

      239 左丞范冲居士悟道因缘  左丞范冲居士,圆通道旻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字致虚,一字谦叔,建州(今福建建瓯)建阳人。范冲居士少年时即中进士,为太学博士。北宋徽宗在位时,先后任兵部侍郎、刑部尚书等职

  • 枢密吴居厚居士悟道因缘

      240 枢密吴居厚居士悟道因缘  枢密吴居厚居士,圆通道旻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字敦老,洪州(今江西南昌)人。进士及第,历任武安节度推官、户部侍郎、龙图阁学士、尚书右丞、资政殿学士等职。北宋徽宗政和三

  • 谏议彭汝霖居士悟道因缘

      241 谏议彭汝霖居士悟道因缘  谏议彭汝霖居士,圆通道旻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字岩老,汝砺之弟。曾被曾布荐为秘书丞、谏议大夫等职。曾布失势之后,汝霖居士亦被贬知泰州。后以显谟阁待制的身份而卒。  汝霖

  • 中丞卢航居士悟道因缘

      242 中丞卢航居士悟道因缘  中丞卢航居士,圆通道旻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  一日,卢航居士与圆通道旻禅师正围着火炉烤火。  卢航居士问:诸家因缘,不劳拈出。直截一句,请师指示。  圆通禅师便拱手作

  • 左司都贶居士悟道因缘

      243 左司都贶居士悟道因缘  左司都贶(kuang)居士,圆通道旻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  一日,都贶居士问圆通禅师: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当如何凑泊?  圆通禅师道:全身入火聚。  都贶居士又问:毕竟

  • 径山智策禅师悟道因缘

      244 径山智策禅师悟道因缘  临安府径山涂毒智策禅师,云岩天游典牛禅师之法嗣,俗姓陈,天台人。涂毒禅师幼年时依护国寺僧楚光禅师落发。受具足戒后,十九岁投国清寺,礼谒寂室慧光禅师(慧林怀深禅师之法嗣

  • 白云守端禅师悟道因缘

      245 白云守端禅师悟道因缘  舒州(治所在今安徽怀宁县)白云守端禅师,杨歧方会禅师之法嗣,俗姓葛,衡阳人。守端禅师幼时即事翰墨,长大后依茶陵郁禅出家。后往杨歧方会禅师座下参学。  一日,杨歧和忽然

  • 比部孙居士悟道因缘

      246 比部孙居士悟道因缘  比部(官名)孙居士,杨歧方会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  一日,杨歧方会禅师来访,正好赶上他在处理公事。  孙居士问:某为王事(国事、政务)所牵(牵绊),何由免离(解脱)?  杨歧

  • 五祖法演禅师悟道因缘

      247 五祖法演禅师悟道因缘  蕲州五祖法演禅师,白云守端禅师之法嗣,俗姓邓,绵州(今四川绵阳)人。法演禅师三十五岁时出家受具足戒,后往成都,游历讲肆,学习《唯识》、《百法》等论。唯识学中有一疑团,

  • 提刑郭祥正居士悟道因缘

      248 提刑郭祥正居士悟道因缘  提刑郭祥正居士,白云守端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字功甫,号净空居士,太平州当涂(今安徽境内)人。郭祥正居士少有诗名,中进士后,北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为保信军节度判

  • 圆悟克勤禅师悟道因缘

      249 圆悟克勤禅师悟道因缘  成都府昭觉寺圆悟克勤佛果禅师,五祖法演禅师之法嗣,俗姓骆,彭州(今四川境内)人。其祖上世代以儒为业。克勤禅师儿时记忆力极好,日记千言。一日,克勤禅师偶游妙寂寺,见到佛

  • 太平慧懃禅师悟道因缘

      250 太平慧懃禅师悟道因缘  舒州(治所在今安徽怀宁)太平慧懃佛鉴禅师,五祖法演禅师之法嗣,俗姓汪,本郡(亦说铜城)人。慧懃禅师少时从广教圆深禅师出家,试经得度。  一日,偶然听人说唯此一事实,余二

  • 龙门清远禅师悟道因缘

      251 龙门清远禅师悟道因缘  舒州(治所在今安徽怀宁)龙门清远佛眼禅师,五祖法演禅师之法嗣,俗姓李,临邛(今四川邛崃)人。清远禅师少时严正寡言,十四出家受具足戒,并究习毗尼(戒律)之学。一日,清远禅师

  • 开福道宁禅师悟道因缘

      252 开福道宁禅师悟道因缘  潭州(治所在今湖南长沙)开福道宁禅师,五祖法演禅师之法嗣,俗姓汪,歙溪(治所在今安徽歙县)人。道宁禅师成年后即在寺院修道,先在崇果寺充当浴头(负责澡堂事务)。  一日,道

  • 无为宗泰禅师悟道因缘

      254 无为宗泰禅师悟道因缘  汉州(今四川广汉县)无为宗泰禅师,五祖法演禅师之法嗣,涪(fu )城(今四川涪陵)人。宗泰禅师出家后不久,即孤身出游方,遍参丛席。后投五祖法演禅师座下。  一天,五祖告香日

  • 大随元静禅师悟道因缘

      253 大随元静禅师悟道因缘  彭州(今四川彭县)大随南堂元静禅师(后名道兴),五祖法演禅师之法嗣,俗姓赵,四川阆中玉山大儒赵公约仲之子。元静禅师十岁时曾得重病,他的母亲祈祷佛菩萨保佑他病好,后感得异

  • 五祖表自禅师悟道因缘

      255 五祖表自禅师悟道因缘  蕲州(今湖北蕲春)五祖表自禅师,五祖法演禅师之法嗣,怀安(今河北境内)人。出家后,即游方参学,后投五祖法演禅师座下,虽参学时久,却未有省悟。  当时圆悟克勤禅师亦在五祖

  • 法閦上座悟道因缘

      256 法閦上座悟道因缘  法閦(chu)上座,五祖法演禅师之法嗣,出家后,久依法演禅师座下参学,却未有所得。  一日,法閦上座入室请益。法演禅师问:不与万法为侣者是甚么人?  法閦上座道:法閦即不然。

  • 金陵俞道婆悟道因缘

      257 金陵俞道婆悟道因缘  金陵俞道婆,琅邪永起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金陵人。俞道婆以专卖油餈(ci,亦作糍,将糯米煮熟后捣成饼,然后用油炸,谓之油餈)为生。平时,她常随信众入寺向琅邪永起禅师参学。琅

  • 大慧宗杲禅师悟道因缘

      258 大慧宗杲禅师悟道因缘  临安府径山宗杲大慧普觉禅师,昭觉圆悟克勤禅师之法嗣,俗姓奚,宣城(今安徽境内)人。宗杲禅师天生英气勃勃,十二岁入乡校读书。一天,宗杲禅师因与同窗戏闹,本想拿砚台投击对

  • 虎丘绍隆禅师悟道因缘

      259 虎丘绍隆禅师悟道因缘  平江府(今江苏苏州)虎丘绍隆禅师,圆悟克勤禅师之法嗣,和州含山(今安徽境内)人。绍隆禅师九岁辞亲出家,居佛慧院,六年以后才落发得度,并受具足戒。五年后,绍隆禅师开始游方

  • 育王端裕禅师悟道因缘

      260 育王端裕禅师悟道因缘  庆元府(今浙江龙泉县)育王山佛智端裕禅师,圆悟克勤禅师之法嗣,吴越王之后裔。其六世祖因守会稽,故而在那里定居下来。端裕禅师幼时聪颖,眉目渊秀。十四岁辞亲,于大善寺当沙

  • 护国景元禅师悟道因缘

      261 护国景元禅师悟道因缘  台州护国此庵景元禅师,圆悟克勤禅师之法嗣,俗姓张,永嘉楠溪人。景元禅师十八岁依灵山希拱禅师出家,受具足戒后,专门学习天台教义三年。后放弃经教,投钟阜礼谒圆悟克勤禅师

  • 灵隐慧远禅师悟道因缘

      262 灵隐慧远禅师悟道因缘  临安府灵隐慧远佛海禅师,圆悟克勤禅师之法嗣,俗姓彭,眉山(今四川境内)金流镇人。慧远禅师十三岁从药师院宗辩禅师出家为僧,后前往成都大慈寺听习经论,四年后又放弃所习,投

  • 华藏安民禅师悟道因缘

      263 华藏安民禅师悟道因缘  建康府华藏密印安民禅师,圆悟克勤禅师之法嗣,俗姓朱,嘉定府(今四川乐山县)人。安民禅师出家后专攻经论,一度于成都宣讲《首楞严经》,为义学僧众所归仰。当时,圆悟克勤禅师

  • 昭觉道元禅师悟道因缘

      264 昭觉道元禅师悟道因缘  成都府昭觉彻庵道元禅师,圆悟克勤禅师之法嗣,俗姓邓,绵州(今四川绵阳)人。道元禅师自幼于降寂寺出家,受具足戒后,即游方参学。初礼大别道禅师座下。  一日,道元禅师因看

  • 中竺中仁禅师悟道因缘

      265 中竺中仁禅师悟道因缘  临安府中天竺□(同拗,ao)堂中仁禅师,圆悟克勤禅师之法嗣,洛阳人。中仁禅师少年时投东京奉先院出家,北宋徽宗宣和初年(1119)落发得度,受具足戒后,一度往来于三藏译经场所,

  • 象耳袁觉禅师悟道因缘

      266 象耳袁觉禅师悟道因缘  眉州(今四川境内)象耳山袁觉禅师,圆悟克勤禅师之法嗣,俗姓袁,本郡人。少时袁觉师于传灯寺出家,后试经得度。其本名圆觉,因郡守在填写祠牒(即度牒,官府发给出家人的身份证明

  • 华严祖觉禅师悟道因缘

      267 华严祖觉禅师悟道因缘  眉州(今四川眉山)中岩华严祖觉禅师,圆悟克勤禅师之法嗣,俗姓杨,嘉州(今四川乐山县)人。祖觉禅师自幼聪慧非常,大凡书史,过目成诵。但是对佛教因为不了解而心怀恶见。他曾经

  • 张栻居士悟道因缘

      268 张栻居士悟道因缘  张栻居士,东林道颜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字敬夫,号南轩,丞相张浚之子。张栻居士颖悟夙成,自幼就受到忠孝仁义等儒家思想的薰陶,曾作《希颜录》,以古圣贤自期。成人后,张栻居士

  • 枢密徐俯居士悟道因缘

      269 枢密徐俯居士悟道因缘  枢密徐俯居士,圆悟克勤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字师川,号东湖居士,洪州分宁人。其父徐禧,字德川,博游周览,知古今事变,后授镇安军节度使推官、给事中、龙图阁直学士等职。 

  • 郡王赵令衿居士悟道因缘

      270 郡王赵令衿居士悟道因缘  郡王赵令衿(jin)居士,圆悟克勤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字表之,号越然居士。赵令衿在南康(今江西境内)任职期间,为事简洁,政通人员,经常与禅僧交游。他把自己的堂室称之为摩诘

  • 侍郎李弥逊居士悟道因缘

      271 侍郎李弥逊居士悟道因缘  侍朗李弥逊居士,圆悟克勤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字似之,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人。弥逊居士少时极聪颖,读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十八岁中乡举。北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登进

  • 成都范县君悟道因缘

      272 成都范县君悟道因缘  成都府范县君(县君,古代妇女之封号),圆悟克勤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生平不详。范县君很早就寡居,一心向佛,坚持习禅,常坐不卧。  后闻圆悟克勤禅师住持成都昭觉寺,于是便前

  • 文殊心道禅师悟道因缘

      273 文殊心道禅师悟道因缘  常德府(今湖南常德)文殊心道禅师,太平慧懃禅师之法嗣,俗姓徐,眉州(今四川眉县)人。心道禅师三十岁出家得度,后往成都学习唯识宗思想,自以为达到了极致。  一日,同舍的一

  • 何山守珣禅师悟道因缘

      274 何山守珣禅师悟道因缘  安吉州(今浙江安吉)何山佛灯守珣(xun)禅师,佛鉴慧懃禅师之法嗣,俗姓施,本郡人。出家后,一度参礼庐山开先行瑛广鉴禅师,未能契旨。  于是又改投太平佛鉴慧懃禅师座下,随众

  • 祥符清海禅师悟道因缘

      275 祥符清海禅师悟道因缘  吉州大中禅符清海禅师,太平佛鉴慧懃禅师之法嗣,生平未详。出家后,栖心宗门,遍参禅德,后投佛鉴禅师座下请益。  一日,清海禅师入室参礼佛鉴禅师。佛鉴禅师问:三世诸佛,

  • 龙翔士珪禅师悟道因缘

      276 龙翔士珪禅师悟道因缘  温州龙翔竹庵士珪禅师,龙门清远佛眼禅师之法嗣,俗姓史,成都人。实依大慈宗雅禅师出家,醉心于《首楞严经》,五年后,始辞师南游,遍礼尊宿。后投龙门清远佛眼禅师座下参学。

  • 云居善悟禅师悟道因缘

      277 云居善悟禅师悟道因缘  南康军(治所在今江西星子县)云居高庵善悟禅师,龙门清远佛眼禅师之法嗣,俗姓李,洋州(今陕西洋县)人。善悟禅师少有夙慧,十一岁即辞亲出家,试经得度,后依慧林若冲禅师座下。

  • 黄龙法忠禅师悟道因缘

      278 黄龙法忠禅师悟道因缘  隆兴府(今江西南昌)黄龙牧庵法忠禅师,龙门清远佛眼禅师之法嗣,俗姓姚,四明(今浙江宁波)人。法忠禅师少时即出家,十九岁试经得度,一度专习天台教法,已悟一心三观之旨,但是

  • 白杨法顺禅师悟道因缘

      279 白杨法顺禅师悟道因缘  抚州(今江西抚州)白杨法顺禅师,龙门清远佛眼禅师之法嗣,俗姓文,绵州(今四川绵阳)人。出家后,依止佛眼禅师。  一日,佛眼禅师为众普说,举傅大士《心王铭》中诗句:水中盐

  • 云居法如禅师悟道因缘

      280 云居法如禅师悟道因缘  南康军(治所在今江西星子县)云居法如禅师,龙门清远佛眼禅师之法嗣,俗姓胡,丹丘人。法如禅师初依护国瑞禅师落发,受具足戒后,一度遍参江浙一带诸宗匠。后至龙门,投清远佛眼

  • 道场明辩禅师悟道因缘

      281 道场明辩禅师悟道因缘  安吉州(今浙江安吉)道场正堂明辩禅师,龙门清远佛眼禅师之法嗣,俗姓俞,本郡人。明辩幼时从报本蕴禅师出家,受具足戒后,即开始游方参学,访诸名宿。后至西京少林寺,一日,闻

  • 世奇首座悟道因缘

      282 世奇首座悟道因缘  世奇首座,龙门清远佛眼禅师之法嗣,成都人。出家后,一度遍参师席,后到龙门,投清远佛眼禅师座下。  一天,世奇首座正在寮房中独自静坐,迷迷糊糊间便睡着了,忽然听见窗外群蛙

  • 给事冯楫居士悟道因缘

      283 给事冯楫居士悟道因缘  给事冯楫居士,龙门清远佛眼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字济川,四川遂宁人,号不动居士。冯楫居士青年时即信仰佛法,一度遍礼尊宿,后居龙门,从佛眼清远禅师参学。  一日,冯楫居

  • 石头自回禅师悟道因缘

      284 石头自回禅师悟道因缘  合州(今四川合江)钓鱼台石头自回禅师,大随元静禅师之法嗣,本郡人。自回禅师的祖上世代为石匠。自回禅师虽不识字,但是自幼志慕空宗,记忆力极好。他曾经请人为他口授《法华经

  • 护圣居静禅师悟道因缘

      285 护圣居静禅师悟道因缘  潼川府(治所在今四川三台)护圣愚丘居静禅师,大随元静禅师之法嗣,俗姓杨,成都人。居静禅师十四岁出家,礼白马安慧禅师为师。后听说大随南堂元静禅师有道望,遂往依其座下参学

  • 尚书莫将居士悟道因缘

      286 尚书莫将居士悟道因缘  尚书莫将居士,大随元静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字少虚。其祖上世住豫章分宁。后因外出做官,移居西蜀。  莫尚书曾礼谒大随南堂元静禅师,咨决心要。元静禅师于是教他在日常生

  • 龙图王萧居士悟道因缘

      287 龙图王萧居士悟道因缘  龙图王萧居士,大随元静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字观复。  王萧居士曾一度居昭觉寺,参加禅坐。一日,闻开静板响(丛林集体坐禅,以板为号,有止静、开静之分,开静表示禅坐结束)

  • 教忠弥光禅师悟道因缘

      288 教忠弥光禅师悟道因缘  泉州教忠晦庵弥光禅师,径山大慧宗杲禅师之法嗣,俗姓李,福建人。弥光禅师儿时清净肃穆,寡言少笑,一听到梵呗(佛教唱赞或音乐)的声音,就欣喜踊跃。十五岁依幽岩文慧禅师落发

  • 西禅鼎需禅师悟道因缘

      289 西禅鼎需禅师悟道因缘  福州西禅懒庵鼎需禅师,大慧宗杲禅师之法嗣,俗姓林,本郡人。鼎需禅师幼时即中进士,声名大振。二十五岁时,因读《遗教经》,恍然有出世志,惊呼道:几为儒冠误!  于是他决

  • 开善道谦禅师悟道因缘

      290 开善道谦禅师悟道因缘  建宁府(又称建州,治所在今福建建瓯)开善道谦禅师,大慧宗杲禅师之法嗣,本郡人。道谦禅师出家后,即游方参学。曾前往京师,依圆悟克勤禅师,无有省发。后依大慧宗杲禅师,居泉

  • 育王德禅师悟道因缘

      291 育王德禅师悟道因缘  庆元府(治所在今浙江龙泉县)育王佛照德光禅师,大慧宗杲禅师之法嗣,俗姓彭,临江军(治所在今江西清江县)人。德光出生之时,其祖父叹道:吾家世积德,乃生此儿,必光吾门。于是给

  • 玉泉昙懿禅师悟道因缘

      292 玉泉昙懿禅师悟道因缘  福州玉泉昙懿禅师,大慧宗杲禅师之法嗣。出家后,久依圆悟克勤禅师参学,自谓已达不疑之地。南宋绍兴初年(1131),昙懿禅师出世于兴化祥云,一时法席颇盛。  后来,大慧宗杲禅

  • 荐福悟本禅师悟道因缘

      293 荐福悟本禅师悟道因缘  饶州(治所在今江西波阳)荐福悟本禅师,大慧宗杲禅师之法嗣,江州(今江西九江)人。出家后,投礼江西云门大慧宗杲禅师座下,后又执侍宗杲禅师至泉南小溪。当时,宗杲禅师座下英俊

  • 育王遵璞禅师悟道因缘

      294 育王遵璞禅师悟道因缘  庆元府(今浙江龙泉县)育王大圆遵璞禅师,大慧宗杲禅师之法嗣,福州人。遵璞禅师幼时曾经随同玉泉昙懿禅师,投圆悟克勤禅师座下问道。数载之后,遵璞禅师便回到故里,辅佐昙懿禅

  • 能仁祖元禅师悟道因缘

      295 能仁祖元禅师悟道因缘  温州雁山能仁枯木祖元禅师,大慧宗杲禅师之法嗣,俗姓林,七闽(福建)人。祖元禅师出家后不久,即游方参学。初礼雪峰预禅师,后又依佛心本才禅师,皆已契机。  当时大慧宗杲禅

  • 近礼侍者悟道因缘

      296 近礼侍者悟道因缘  近礼侍者,大慧宗杲禅师之法嗣,三山(福州)人。出家后,久侍大慧宗杲禅师。近礼侍者曾经一度专门参究竹篦之话头。其具体内容是:唤作竹篦则触,不唤作竹篦则背。不得下语,不得无语

  • 资寿尼妙总禅师悟道因缘

      297 资寿尼妙总禅师悟道因缘  平江府(今浙江龙泉县)资寿尼无著妙总禅师,大慧宗杲禅师之法嗣,丞相苏颂之孙女。妙总禅师三十岁厌世出家,一度参礼诸老,已入正信。后来到径山,参加结夏安居。  一日,大

  • 侍郎张九成居士悟道因缘

      298 侍郎张九成居士悟道因缘  侍郎张九成居士,大慧宗杲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字子韶,号横浦,自号无垢居士,钱塘人。张九成未及第时,曾听客人谈起杨文公、吕微仲诸名儒,所造精妙,皆由禅学而至,因此,

  • 参政李邴居士悟道因缘

      299 参政李邴居士悟道因缘  参政李邴居士,大慧宗杲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字汉老,济州任城县(今山东济宁)人,北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中进士,先后任起居舍人、给事中、翰林学士等职。高宗即位后,先后又拜

  • 提刑吴伟明居士悟道因缘

      300 提刑吴伟明居士悟道因缘  提刑吴伟明居士,大慧宗杲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字元昭,邵武人。曾久参真州长芦真歇清了禅师,得自受用三昧,并自以为达到了极致。  当时大慧宗杲禅师开法于洋屿庵,道誉远

  • 秦国夫人计氏悟道因缘

      301 秦国夫人计氏悟道因缘  秦国夫人计氏法真,大慧宗杲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计氏夫人法真,自丈夫去世、寡居以来,便开始学佛,屏去纷华,常年蔬食,修习布施等有为法。她的儿子魏公亦游心祖道,并从大慧

  • 净慈师一禅师悟道因缘

      302 净慈师一禅师悟道因缘  临安府净慈水庵师一禅师,雪峰慧昭禅师之法嗣,俗姓马,婺(wu)州(治所在今浙江金华)人。师一禅师十六岁出家,受具足戒后,一度行脚,遍历禅席。后投雪峰慧照禅师座下参学。  

  • 慧通清旦禅师悟道因缘

      303 慧通清旦禅师悟道因缘  潭州(治所在今湖南长沙)慧通清旦禅师,大沩法泰禅师之法嗣,俗姓严,蓬州(今四川蓬安)人。清旦禅师出家受戒后,即出关游方,遍礼禅席。  后至德山,正赶上法泰禅师上堂。法泰

  • 灵岩仲安禅师悟道因缘

      304 灵岩仲安禅师悟道因缘  澧州(今湖南澧县)灵岩仲安禅师,大沩法泰禅师之法嗣,幼年时出家为僧,长大后遍游讲肆,学习经论。仲安禅师后中止义学,来到蒋山,投圆悟克勤禅师座下。当时,佛性法泰禅师为首

  • 国清行机禅师悟道因缘

      305 国清行机禅师悟道因缘  台州国清简堂行机禅师,护国景元禅师之法嗣,俗姓杨,本郡人。行机禅师风姿挺异,才压群儒。二十五岁那年,始弃妻别子,出家学道。落发后,一度游方参学,遍历禅席。后投护国此

  • 日本觉阿上人悟道因缘

      306 日本觉阿上人悟道因缘  觉阿上人,灵隐慧远佛海禅师之法嗣,日本人,俗姓滕。觉阿上人十四岁出家得度,并受具戒,一度学习大小乘经论,颇有声名。觉阿上人二十九岁那年,听来中国做生意的日本商人回去

  • 内翰曾开居士悟道因缘

      307 内翰曾开居士悟道因缘  内翰曾开居士,灵隐慧远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字天游。曾开居士少时勤奋好学,善属文章。曾经一度从学于游酢(zuo),日诵《论语》,凡是遇到语义不解者,即反求诸心,每有意会,则

  • 知府葛郯居士悟道因缘

      308 知府葛郯居士悟道因缘  知府葛郯(tan)居士,灵隐慧远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字谦问,号信斋。葛郯居士少时即中进士,并倾心于宗门之事,玩意禅悦。  葛郯居士曾经参访过无庵法全禅师(育王端裕禅师之法

  • 径山宝印禅师悟道因缘

      309 径山宝印禅师悟道因缘  临安府径山别峰宝印禅师,华藏安民禅师之法嗣,俗姓李,嘉州(今四川乐山县)人。宝印禅师自幼勤奋好学,通六经,厌俗务。后从德山清素禅师落发。受具足戒后,一度游于讲肆,听习

  • 楚安慧方禅师悟道因缘

      310 楚安慧方禅师悟道因缘  潭州(治所在今湖南长沙)楚安慧方禅师,文殊心道禅师之法嗣,俗姓许,本郡人。慧方禅师出家后,投大别文殊心道禅师座下参学。后逢北宋徽宗排佛,所居寺院被改为神霄宫。不得已,

  • 文殊思业禅师悟道因缘

      311 文殊思业禅师悟道因缘  常德府(今湖南常德)文殊思业禅师,文殊心道禅师之法嗣。其祖上世以屠宰为业。思业禅师未出家前,也是一个屠夫。  一日,他正在杀猪,就在尖刀刺进猪颈、猪血向外喷涌的时候,

  • 待制潘良贵居士悟道因缘

      312 待制潘良贵居士悟道因缘  待制潘良贵居士,何山佛灯守珣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字义荣,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北宋徽宗靖康元年,因直言上谏,被同僚指为狂率,而遭贬。南宋高宗在位时,被召为左司谏

  • 云居德昇禅师悟道因缘

      313 云居德昇禅师悟道因缘  南康军(治所在今江西星子县)云居顽庵德昇禅师,龙翔士珪禅师之法嗣,俗姓何,汉州(今四川广汉)人。德昇禅师二十岁出家得度,受具足戒后,有很长一段时间,专门习讲经论。  后

  • 狼山慧温禅师悟道因缘

      314 狼山慧温禅师悟道因缘  通州(今江苏南通)狼山萝庵慧温禅师,龙翔竹庵士珪禅师之法嗣,俗姓郑,福州人。  慧温禅师出家后,即遍参诸老,后投东林竹庵士珪禅师座下参学。不久,竹庵禅师辞去住持之职,

  • 中际善能禅师悟道因缘

      315 中际善能禅师悟道因缘  福州中际善能禅师,云居善悟禅师之法嗣,严陵(治所在今浙江建德)人。善能禅师出家后,一直往来于龙门清远和云居善悟二位禅师座下,参学有五年,却未有所证。云居善悟是龙门清远

  • 云居自圆禅师悟道因缘

      316 云居自圆禅师悟道因缘  南康军(治所在今江西星子县)云居普云自圆禅师,云居善悟禅师之法嗣,俗姓雍,绵州(今四川绵阳)人。自圆禅师十九岁出家,试经得度,一度游历讲肆,听习经论。五年后,自圆禅师放

  • 长芦守仁禅师悟道因缘

      317 长芦守仁禅师悟道因缘  真州(今江苏仪征)长芦且庵守仁禅师,乌巨雪堂道行禅师之法嗣,越州(今浙江绍兴)上虞人。守仁禅师出家后,一度游方参学,后投乌巨雪堂道行禅师座下参学。  一日,雪堂禅师为大

  • 普安印肃禅师悟道因缘

      318 普安印肃禅师悟道因缘  袁州慈化普安印肃禅师,黄龙法忠禅师之法嗣,俗姓徐,宜春人。其母黄氏,生他时,梦见祥光烛天,莲生道路,眼前阡陌纵横。印肃禅师少时曾梦见一异僧点其胸曰:汝他日当省。醒来

  • 信庵唯禋禅师悟道因缘

      319 信庵唯禋禅师悟道因缘  吉州青信庵唯禋(yin)禅师,教忠弥光禅师之法嗣,俗姓李,福州长乐人。唯禋禅师十一岁辞亲,离开福建,投旴(xu)江禅悦广禅师座下为童子。五年以后,始得出家落发。  一日,广禅

  • 净慈昙密禅师悟道因缘

      320 净慈昙密禅师悟道因缘  临安府净慈混源昙密禅师,教忠晦庵弥光禅师之法嗣,俗姓卢,天台人。昙密禅师少时依资福道荣禅师出家,十六岁受具足戒,一度研习天台教义。后放弃义学,前往径山参礼大慧宗杲禅

  • 净慈彦充禅师悟道因缘

      321 净慈彦充禅师悟道因缘  临安府净慈肯堂彦充禅师,东林□庵道颜禅师之法嗣,俗姓盛,於潜(今浙江临安县境内)人。彦充禅师幼时依明空院义堪禅师出家。受具足戒后,彦充禅师即游方参学,先后礼谒过大愚宏

  • 智者真慈禅师悟道因缘

      322 智者真慈禅师悟道因缘  婺州(治所在今浙江金华)智者元庵真慈禅师,东林□庵道颜禅师之法嗣,俗姓李,潼川(治所在今四川三台县)人。真慈禅师初依成都正法禅师出家,受具足戒后,一度游于讲肆,听习《圆

  • 徽州简上座信悟道因缘

      323 徽州简上座信悟道因缘  徽州简上座,东林□庵道颜禅师之法嗣。初参大慧宗杲禅师于径山。当时,□庵道颜禅师亦在宗杲禅师座下为首座和尚。  一日,简上座入室参礼道颜禅师。  道颜禅师问:一二三四

  • 剑门安分庵主悟道因缘

      324 剑门安分庵主悟道因缘  南剑州剑门(今四川剑阁)安分庵主,西禅懒庵鼎需禅师之法嗣。安分禅师少时与木庵安永禅师(住福州鼓山)一起肄业于安国院,后往依西禅懒庵鼎需禅师参学。  在懒庵禅师座下,安分

  • 天童咸杰禅师悟道因缘

      325 天童咸杰禅师悟道因缘  庆元府(治所在今浙江龙泉)天童密庵咸杰禅师,天童应庵昙华禅师之法嗣,俗姓郑,郑州人。其母生他的时候,曾梦见有一位庐山老僧入其家舍。咸杰禅师自幼出家,聪颖沉静。长大后,

  • 侍朗李浩居士悟道因缘

      326 侍朗李浩居士悟道因缘  侍郎李浩居士,天童应庵昙华禅师之法嗣,字德远,号正信,临川(今江西临川)人。李浩居士于南宋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及进士第,官拜光禄寺丞,慨然以时事为己任,忠愤激烈,切斥

  • 华藏有权禅师悟道因缘

      327 华藏有权禅师悟道因缘  常州(今江苏常州)华藏伊庵有权禅师,道场无庵法全禅师之法嗣,俗姓祁,临安(今浙江杭州)昌化人。有权禅师十四岁出家得度。十八岁前往灵隐,投礼佛智端裕禅师座下参学。当时无庵

  • 天童如净禅师悟道因缘

      328 天童如净禅师悟道因缘  庆元府(今浙江龙泉县)天童长翁如净禅师,雪窦智鉴禅师之法嗣,俗姓俞,明州(今浙江宁波)苇江人。南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出生。如净禅师少时出家,一度勤习经论。十九岁开始游方

  • 笑翁妙堪禅师悟道因缘

      329 笑翁妙堪禅师悟道因缘  庆元府(今浙江龙泉)育王笑翁妙堪禅师,天童无用净全禅师之法嗣,俗姓毛,慈溪人。妙堪禅师广额平顶,骨气清豪,少时从野庵道钦禅师出家受业,以广记多闻著称。后栖心禅宗,一度

  • 瑞岩景蒙禅师悟道因缘

      330 瑞岩景蒙禅师悟道因缘  庆元府(今浙江龙泉县)瑞岩景蒙禅师,万年心闻昙贲禅师之法嗣,俗姓邵,温州平阳人。景蒙禅师十三岁落发。一度学习天台教法。后因领悟到名相之学不足以了大事,遂放弃义学,往参

  • 雪庵从瑾禅师悟道因缘

      331 雪庵从瑾禅师悟道因缘  庆元府(今浙江龙泉县)天童雪庵从瑾禅师,万年心闻昙贲禅师之法嗣,俗姓郑,永嘉楠溪人。从瑾禅师少时礼普安院子回禅师落发,后投瑞岩心闻昙贲禅师座下参学。  一日,从瑾禅师

  • 破庵祖先禅师悟道因缘

      332 破庵祖先禅师悟道因缘  夔州卧龙破庵祖先禅师,天童咸杰禅师之法嗣,俗姓王,四川广安人。祖先禅师少时从罗汉院德祥禅师受业。后听说随庵守缘禅师住成都昭觉寺接众,于是前往参礼。因机语相契,守缘禅

  • 松源崇岳禅师悟道因缘

      333 松源崇岳禅师悟道因缘  临安灵隐松源崇岳禅师,天童咸杰禅师之法肆,俗姓吴,处州(治所在今浙江丽水县)龙泉人。崇岳禅师自幼卓荦不凡,有出世志。二十二岁即弃家游方参学。初礼径山大慧宗杲禅师。一天

  • 万庵致柔禅师悟道因缘

      334 万庵致柔禅师悟道因缘  太平隐静万庵致柔禅师,天童咸杰禅师之法嗣,俗姓陈,潮州人。其祖上世代奉佛。妙喜庵大慧宗杲禅师南迁的时候,曾路过潮洲,被致柔禅师的祖父陈暹请到家中供斋,恭敬有加。其母

  • 学士张镃居士悟道因缘

      335 学士张镃居士悟道因缘  学士张镃居士,天童密庵咸杰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字功甫,别号约斋,杭州人。官至密阁学士。  张镃居士曾参礼天童密庵咸杰禅师。咸杰禅师便教他参赵州狗子无佛性之公案。他于

  • 龙济宗鍪禅师悟道因缘

      336 龙济宗鍪禅师悟道因缘  吉安龙济友云宗鍪(mou)禅师,灵隐妙峰之善禅师之法嗣,俗姓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宗鍪禅师幼时喜好跏趺坐,十二岁出家,十九岁落发受戒,二十二岁开始游方参学,投灵隐妙峰之

  • 偃溪广闻禅师悟道因缘

      337 偃溪广闻禅师悟道因缘  临安净慈偃溪广闻禅师,临安径山如琰(yan)禅师之法嗣,俗姓林,候官(今福建福州)人。其祖上世代以儒为业。广闻禅师疏眉秀目,丰颐聪颖,少时从其叔父智隆禅师于宛陵光孝寺出家,

  • 淮海原肇禅师悟道因缘

      338 淮海原肇禅师悟道因缘  临安径山淮海原肇禅师,径山如琰禅师之法嗣,俗姓潘,通州(今江苏南通)静海人。原肇禅师十九岁出家受戒,后投径山如琰禅师座下参学。  初礼径山,如琰禅师便问:汝何处人? 

  • 大慈慧洪禅师悟道因缘

      339 大慈慧洪禅师悟道因缘  庆元(今浙江龙泉)大慈芝岩慧洪禅师,径山如琰禅师之法嗣,俗姓朱,越州新昌人。慧洪禅师的母亲生他的时候,曾梦见前石佛高禅师进入卧室,醒来之后,慧洪禅师即落地。慧洪禅师十

  • 无门慧开禅师悟道因缘

      340 无门慧开禅师悟道因缘  隆兴(今江西南昌)黄龙无门慧开禅师,万寿月林师观禅师之法嗣,俗姓梁,杭州梁渚人。慧开禅师出家后,投万寿月林师观座下参学。  师观曾教他看赵州狗子无佛性之无字话头。慧开

  • 黄山正因禅师悟道因缘

      341 黄山正因禅师悟道因缘  徽州(今安徽歙县)黄山正因禅师,育王笑翁妙堪(亦说育王从廓)禅师之法嗣,俗姓俞,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正因禅师生于南宋嘉定六年(1213)。出生时,紫胞琼质,状况莲花托足。童年

  • 普照一辨禅师悟道因缘

      342 普照一辨禅师悟道因缘  青州(治所在今山东益都)普照一辨禅师,襄州鹿门自觉禅师之法嗣。一辨禅师出家后,精究内典,贯通宗乘,后投襄州鹿门自觉禅师座下参学。  一日,一辨禅师入室参礼自觉禅师,问

  • 无准师范禅师悟道因缘

      343 无准师范禅师悟道因缘  临安径山无准师范禅师,夔州卧龙破庵祖先禅师之法嗣,俗姓雍,四川梓潼人。师范禅师幼时极聪颖,九岁出家,经书过目成诵,尤其喜好宗门语要。南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师范禅师

  • 天目文礼禅师悟道因缘

      344 天目文礼禅师悟道因缘  庆元(治所在今浙江龙泉)天童灭翁天目文礼禅师,灵隐松源崇岳禅师之法嗣,俗姓阮,杭州临安人。文礼禅师六岁时,有一天,提着篮子,随母亲上山采摘桑叶,忽然心里生起一个疑问来

  • 大歇仲谦禅师悟道因缘

      345 大歇仲谦禅师悟道因缘  庆元(治所在今浙江龙泉)雪窦大歇仲谦禅师,灵隐松源崇岳禅师之法嗣,俗姓应,义乌人。仲谦禅师幼时极聪慧,有一天,他不经意间看到傅大士的《心王铭》,爱不释手,遂生起强烈的

  • 痴绝道冲禅师悟道因缘

      346 痴绝道冲禅师悟道因缘  临安径山痴绝道冲禅师,饶州荐福曹源道生禅师之法嗣,俗姓荀,武信长江(今四川境内)人。他的母亲郭氏,曾梦见自己在山间一棵木瓜树下经过,只见上面硕果累累,遂取而食之。后来

  • 元叟行端禅师悟道因缘

      347 元叟行端禅师悟道因缘  临安径山元叟行端禅师,径山藏叟善珍禅师之法嗣,俗姓何,台州临海人。祖上世代以儒为业。其母王氏(亦说陈氏),书香出身,博通五经,于南宋理宗皇帝宝祐三年(1255)生行端禅师。

  • 云居自闲禅师悟道因缘

      348 云居自闲禅师悟道因缘  婺州(治所在今浙江金华)双林云居自闲禅师,净慈东叟仲款禅师之法嗣,俗姓叶,括苍人,乌巨道行禅师的第九世孙。自闲禅师少时即出家,初参灵隐荆叟如珏禅师,后投净慈东叟仲款禅

  • 一山了万禅师悟道因缘

      349 一山了万禅师悟道因缘  温州江心一山了万禅师,净慈东叟仲款禅师之法嗣,俗姓金,临川人。了万禅师天生瘦小体弱,少时读书作文,颇有声名。后出家。落发的那一天,了万禅师的俗家中,出现了户枢上长出

  • 云峰妙高禅师悟道因缘

      350 云峰妙高禅师悟道因缘  庆元(今浙江龙泉县)径山云峰妙高禅师,净慈偃溪广闻禅师之法嗣,福州长溪人。祖上世以儒为业。其母阮氏生他时,梦见池上有婴儿,合掌坐莲花中,于是便伸手把那孩子抱在怀中,醒

  • 悦堂祖訚禅师悟道因缘

      351 悦堂祖訚禅师悟道因缘  临安灵隐悦堂祖訚(yin)禅师,婺州双林石朋禅师之法嗣,俗姓周,南康(今江西境内)人。祖訚禅师十三岁辞亲落发。  一日,祖訚禅师在室中阅读《华严经》,至惟一坚密身,一切尘中

  • 了庵智悟禅师悟道因缘

      352 了庵智悟禅师悟道因缘  绍兴大庆尼了庵智悟禅师,福州雪峰信禅师之法嗣,俗姓王,福州人。智悟禅师自幼孤苦,有出世志,十一岁辞母出家。  一日,智悟禅师诵《维摩诘经》。当她诵至诸佛国土,亦复皆

  • 放牛余居士悟道因缘

      353 放牛余居士悟道因缘  放牛余居士,黄龙无门慧开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余居士很早就栖心宗门,一直跟从无门慧开禅师参学。  在慧开禅师座下,余居士每有所问,总是被慧开禅师劈面截住,说道:不是不是

  • 皖山正凝禅师悟道因缘

      354 皖山正凝禅师悟道因缘  福州鼓山皖山正凝禅师,兴化囊山孤峰德秀禅师之法嗣,龙舒太湖人。正凝禅师出家后,一度游方参学,后前往福建,投孤峰德秀禅师座下参学。  一日,正凝禅师入室请益。德秀禅师

  • 大明僧宝禅师悟道因缘

      355 大明僧宝禅师悟道因缘  磁州(今河北境内)大明僧宝禅师,青州普照一辨禅师之法嗣。僧宝禅师出家后,即投青州普照一辨禅师座下参学。  一日,僧宝禅师入室参礼一辨禅师,问道:离四句绝百非,请师直指

  • 雪岩祖钦禅师悟道因缘

      356 雪岩祖钦禅师悟道因缘  袁州(治所在今江西宜春)仰山雪岩祖钦禅师,径山无准师范禅师之法嗣,福建漳州人(亦作婺州人)。祖钦禅师五岁出家,十六岁落发受戒。  祖钦禅师从十八岁开始游方参学,矢志要究

  • 断桥妙伦禅师悟道因缘

      357 断桥妙伦禅师悟道因缘  临安净慈断桥妙伦禅师,径山无准师范禅师之法嗣,俗姓徐,台州黄岩人。妙伦禅师十八岁投永嘉广慈院出家,后礼瑞岩谷源道禅师座下参学。  一日,谷源道禅师举洞山麻三斤之公案

  • 别山祖智禅师悟道因缘

      358 别山祖智禅师悟道因缘  庆元(治所在今浙江龙泉)天童别山祖智禅师,径山无准师范禅师之法嗣,俗姓杨,四川顺庆人。祖智禅师十四岁出家得度,一度学习经论。  一日,祖智禅师偶然听见一位僧人诵《华严

  • 西岩了慧禅师悟道因缘

      359 西岩了慧禅师悟道因缘  庆元(治所在今浙江龙泉)天童西岩了慧禅师,径山无准师范禅师之法嗣,俗姓罗,蓬州(今四川蓬安)人。了慧禅师夙根深厚,稚幼之时,每与群儿戏,必集沙为佛塔。长大后,即辞亲出家

  • 天琦本瑞禅师悟道因缘

      360 天琦本瑞禅师悟道因缘  竟陵荆门天琦本瑞禅师,杭州东明宝峰智瑄禅师之法嗣,俗姓江,江西南昌钟陵人。本瑞禅师幼时随父经商颖州,二十岁时,忽念色身色无常,遂弃家远游,投荆门无说能禅师座下落发。

  • 佛光道悟禅师悟道因缘

      361 佛光道悟禅师悟道因缘  佛光道悟禅师,白云海禅师之法嗣,俗姓寇,陕右兰州人。道悟禅师生而有齿,十六岁就出世志。父母先是不同意,后因为他绝食数日,不得已,乃听许落发。  两年后,一个偶然的机

  • 横川如珙禅师悟道因缘

      362 横川如珙禅师悟道因缘  庆元(治所在今浙江龙泉)育王横川如珙禅师,天童灭翁文礼禅师之法嗣,永嘉林处士之季子,字子璞,生于南宋宁宗嘉定壬午年(1222)。如珙禅师孩提时即孤洁不群,不食荤腥,其父林处

  • 觉庵梦真禅师悟道因缘

      363 觉庵梦真禅师悟道因缘  平江(今苏州市)承天觉庵梦真禅师,宁波雪窦大歇仲谦禅师之法嗣,宣州(今安徽宣城)人。梦真禅师八岁出家,十九岁受具足戒,从二十岁起开始行脚。他虽然参访了不少尊容,但是心中

  • 性原慧朗禅师悟道因缘

      364 性原慧朗禅师悟道因缘  杭州灵隐性原慧朗禅师,径山元叟行端禅师之法嗣,别号幻隐,俗姓项,台州黄岩人。慧朗禅师七岁时曾患疽疾(肿块性毒疮),快要死了,父母把他放在床上。忽然间他不见了,父母到处

  • 楚石梵琦禅师悟道因缘

      365 楚石梵琦禅师悟道因缘  嘉兴天宁楚石梵琦禅师,径山无叟行端禅师之法嗣,俗姓朱,明州象山人。其母张氏梦见红日堕怀,遂生梵琦禅师。梵琦禅师在襁褓中时,曾有异僧来家中化斋,摸着梵琦禅师的头顶说:

  • 愚庵智及禅师悟道因缘

      366 愚庵智及禅师悟道因缘  杭州径山愚庵以中智及禅师,径山元叟行端禅师之法嗣,俗姓顾,苏州吴县人。智及禅师自幼于穹窿海云院出家,落发受戒后,有一段时间专听贤首宗的法师讲华严法界观。还没有讲完,

  • 行中至仁禅师悟道因缘

      367 行中至仁禅师悟道因缘  苏州万寿行中至仁禅师,径山元叟行端禅师之法嗣,俗姓吴,番(bo)阳人。其父吴仲华为江州(今江西九州)广文(官名)。至仁禅师五岁时,从江州报恩寺真牧纯禅师受业,七岁落发得度。

  • 复原福报禅师悟道因缘

      368 复原福报禅师悟道因缘  杭州径山复原福报禅师,径山元叟行端禅师之法嗣,俗性方,台州宁海人。福报禅师少时秉父母之命,前往杭州梁渚崇福院出家。当时石湖美禅师住持净慈寺,门庭兴盛。福报禅师遂投其

  • 古鼎祖铭禅师悟道因缘

      369 古鼎祖铭禅师悟道因缘  杭州径山古鼎铭禅师,径山元叟行端禅师之法嗣,俗姓应,奉化人。祖铭禅师幼时不食荤腥,颖悟持重,年稍长,勤奋好学,通百家之书,尤好佛典。十八岁时,因为厌离世俗生活,往从

  • 竹泉法林禅师悟道因缘

      370 竹泉法林禅师悟道因缘  杭州灵隐竹泉了幻法林禅师,径山元叟行端禅师之法嗣,俗姓黄,台州宁海人。法林禅师少时依太虚同禅师出家。因看睦州(睦州陈尊宿,黄檗希运禅师之法嗣)语录有省,于是前往中竺礼

  • 笑隐大欣禅师悟道因缘

      371 笑隐大欣禅师悟道因缘  金陵集庆龙翔笑隐大欣(xin)禅师,径山佛智晦机元熙照禅师之法嗣,俗姓陈,九江义门(今江西境内)人。笑隐禅师少时从本郡水陆院出家,十七岁上庐山开先寺礼谒一山万禅师,蒙其指点

  • 梅屋念常禅师悟道因缘

      372 梅屋念常禅师悟道因缘  嘉兴祥符梅屋念常禅师,径山佛智晦机元熙禅师之法嗣,俗姓黄,华亭人。念常禅师十二岁出家,十四岁落发受戒。当时,佛智晦机元熙禅师刚好从江西百丈山,迁住杭州净慈寺,开法接

  • 佛岩天伦禅师悟道因缘

      373 佛岩天伦禅师悟道因缘  宁波佛岩仲方天伦禅师,径山佛智晦机元熙禅师之法嗣,俗姓张,象山人。天伦禅师少时即落发出家,后投净慈佛智晦机元熙禅师座下参学。  一日,天伦禅师入室请益,脚刚跨进门,

  • 澱山德异禅师悟道因缘

      374 澱山德异禅师悟道因缘  松江(今江苏淞江)澱(dian)山德异禅师,福州皖山正凝禅师之法嗣,俗姓卢,高安(今江西境内)人。德异禅师出家受戒后不久,即开始游方参学。后来到临安,礼谒径山虚舟普度禅师。 

  • 海云印简禅师悟道因缘

      375 海云印简禅师悟道因缘  北京庆寿海云印简禅师,大庆寿中和璋禅师之法嗣,俗姓宋,山西岚谷宁远人,生于金国和壬戌年(即南宋宁宗嘉泰二年,公元1202年)。  印简单禅师生而有神悟,七岁时,他的父亲教

  • 玉山师体禅师悟道因缘

      376 玉山师体禅师悟道因缘  太原玉山师体禅师,磁州(今河北磁县)大明僧宝禅师之法嗣。出家后,一度游方,后投大明僧宝禅师座下,为侍者。  一日,师体禅师偶然来到出生台(丛林中,专为鸟雀施饭食之处),

  • 虚明教亨禅师悟道因缘

      377 虚明教亨禅师悟道因缘  燕京庆寿虚明教亨禅师,郑州普照宝禅师之法嗣,俗姓王,济州(今山东济宁)任城人。教亨禅师出生前,汴京慈济寺有一位僧人,名福安,曾来教亨的家任城,山居隐修有年,后于芒山村

  • 高峰原妙禅师悟道因缘

      378 高峰原妙禅师悟道因缘  杭州天目高峰原妙禅师,袁州仰山雪岩祖钦禅师之法嗣,俗姓徐,苏州吴江人。其母生他之前,曾梦见一僧人乘舟前来投宿,因而生师。原妙禅师刚离开襁褓,就喜欢结跏趺坐,每遇见僧

  • 铁牛持定禅师悟道因缘

      379 铁牛持定禅师悟道因缘  衡州(治所在今湖南衡阳)灵云铁牛持定禅师,袁州仰山祖钦禅师之法嗣,俗姓王,太和磻溪人。持定禅师自幼生活清苦,性情刚烈耿直,有出世志。三十岁时依西峰肯庵禅师落发。后听说

  • 东屿德海禅师悟道因缘

      380 东屿德海禅师悟道因缘  杭州灵隐东屿德海禅师,净慈石林行鞏禅师之法嗣,俗姓陈,台州临海人。德海禅师十四岁出家,后投承天石林行鞏禅师座下参学。  一日,德海禅师入室参礼行鞏禅师。  行鞏禅师

  • 觉源慧昙禅师悟道因缘

      381 觉源慧昙禅师悟道因缘  金陵天界觉源慧昙禅师,金陵龙翔笑隐大欣禅师之法嗣,俗姓杨,天台人。慧昙禅师十六岁出家,受具足戒后,即前往中竺,投笑隐大欣禅师座下参学。  初礼笑隐禅师,慧昙禅师便备

  • 孤峰明德禅师悟道因缘

      382 孤峰明德禅师悟道因缘  杭州净慈孤峰明德禅师,明州雪窦汝霖禅师之法嗣,俗姓朱,明州昌国人。明德禅师的父亲朱有成,与普陀山的僧人玠禅师相好。玠禅师生前因闻鸡鸣而悟道,后出世说法,必鼓翅作鸡鸣

  • 铁关法枢禅师悟道因缘

      383 铁关法枢禅师悟道因缘  福州天宝铁关法枢禅师, 石门元翁信禅师之法嗣,俗姓林,温州平阳人。法枢禅师少时即出家,后听说元翁信禅师于秀州石门开法接众,于是前往参叩。  初礼石门,元翁信禅师便教他

  • 雪岩慧满禅师悟道因缘

      384 雪岩慧满禅师悟道因缘  磁州(今河北磁县)大明雪岩慧满禅师,太原玉山师体禅师之法嗣。雪岩慧满禅师出家后,一度游方参学,后投郑州普照宝禅师座下请益。  初礼郑州,普照禅师便道:兄弟年俊,正宜叩

  • 万松行秀禅师悟道因缘

      385 万松行秀禅师悟道因缘  万松行秀禅师,磁州(治所在今河北磁县)大明雪岩慧满禅师之法嗣,俗姓蔡,河内(今河南境内)人。行秀禅师自幼不凡,超然有出世志,曾屡次告诉父母他要出家,父母开始不同意,阻难

  • 耶律楚材居士悟道因缘

      386 耶律楚材居士悟道因缘  大元丞相耶律楚材居士,万松行秀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字晋卿,法名从源,号湛然居士,辽东人。耶律楚材身长八尺,美髯宏声,博极群书,通天文、地理、律算、术数、释老、医卜之学

  • 本源永宁禅师悟道因缘

      387 本源永宁禅师悟道因缘  宜兴龙池一源永宁禅师,舒州太平无用贤宽禅师之法嗣,别号虚幻子,俗姓朱,淮东通州人。永宁禅师少时极聪颖,六岁入乡校,凡所接触经籍,看一遍即能了其大义。九岁时投本邑利和

  • 中峰明本禅师悟道因缘

      388 中峰明本禅师悟道因缘  杭州天目中峰明本禅师,杭州高峰原妙禅师之法嗣,俗姓孙,钱塘人。他的母亲生他前,曾梦见无门慧开禅师持着灯笼来到家中,因而生师。明本禅师一离开襁褓,即能结跏趺而坐,刚学

  • 断崖了义禅师悟道因缘

      389 断崖了义禅师悟道因缘  杭州天目断崖了义禅师,杭州高峰原妙禅师之法嗣,俗姓汤,德清(今浙江境内)人,生于南宋理宗景定四年(1263)。了义禅师六岁才说话,每天随母亲念诵《法华经》,对世间的事懵然无

  • 无闻思聪禅师悟道因缘

      390 无闻思聪禅师悟道因缘  汝州(今河南临汝)香岩无闻思聪禅师,袁州铁山琼禅师之法嗣,香山人。思聪禅师出家受戒后,一直游方参学,初礼独峰禅师,后又投淮西无能禅师座下。无能禅师让他看赵州和尚无字公

  • 石屋清珙禅师悟道因缘

      391 石屋清珙禅师悟道因缘  湖州福源天湖石屋清珙禅师,湖州道场及庵信禅师之法嗣,俗姓温,苏州常熟人,南宋度宗咸淳八年(1272)出生。清珙禅师幼时即断酒肉,为人素朴清瞿。长大后,投本州兴教崇福寺惟永

  • 平山处林禅师悟道因缘

      392 平山处林禅师悟道因缘  杭州净慈平山处林禅师,湖州道场及庵信禅师之法嗣,俗姓王,本郡仁和人。处林禅师少时即出家,十七岁受具足戒。后辞母游方参学。其母精心地为他准备了行装。可是出门没有几天,

  • 天真惟则禅师悟道因缘

      393 天真惟则禅师悟道因缘  杭州海门天真惟则禅师,匡庐无极源禅师之法嗣,俗姓费,吴兴人。惟则禅师少时出家,受戒后即游方参学,先后参礼过楚石、千岩、无见、无闻等诸大禅德,因机缘不契,无所悟入。后

  • 日本梦窗国师悟道因缘

      394 日本梦窗国师悟道因缘  日本梦窗智曤(huo)国师,高峰日禅师之法嗣,俗姓源,日本势州人。梦窗国师幼时极聪慧,群书一览,皆能持记。九岁出家,十八岁为大僧。梦窗国师曾一度白骨观,绘死尸九变之相,终

  • 恕中无愠禅师悟道因缘

      395 恕中无愠禅师悟道因缘  台州瑞岩空室恕中无愠禅师,昆山荐严妙道禅师之法嗣,俗姓陈,本郡临海人。无愠禅师少时有出世之志,后从径山元叟行端禅师落发,并于昭庆律寺受具足戒。此后,无愠禅师开始游方

  • 瑞云松隐茂禅师悟道因缘

      396 瑞云松隐茂禅师悟道因缘  明州瑞云清凉实庵松隐茂禅师,金陵古林清茂禅师之法嗣,俗姓郑,奉化人。松隐禅师自幼就喜欢坐禅,经常一坐就是通宵达旦,十六岁(亦说十八)依传法寺希颜禅师出家。出家后,松

  • 大千慧照禅师悟道因缘

      397 大千慧照禅师悟道因缘  庆元(治所在今浙江龙泉)育王大千慧照禅师,杭州灵隐东屿德海禅师之法嗣,俗姓麻,永嘉人。慧照禅师自幼聪颖持重,异于常儿。每次听见有人诵经,他就合掌谛听。长老良禅师见而喜

  • 大圭正璋禅师悟道因缘

      398 大圭正璋禅师悟道因缘  建宁(今福建境内)斗峰大圭正璋禅师,杭州灵隐东屿德海禅师之法嗣,福州福清人。出家后,投东屿德海禅师座下参学。  一日,东屿德海禅师上堂,就俱胝竖指之公案进行提唱。  

  • 三空道人悟道因缘

      399 三空道人悟道因缘  三空道人,嘉兴天宁竺云景昙禅师之法嗣,姓氏不详。三空道人自幼即具大丈夫出世之志,不为富贵名利所夺。出家后,投天宁竺云景昙禅师座下参学。景昙禅师令他参赵州无字公案。三空道

  • 杰峰世愚禅师悟道因缘

      400 杰峰世愚禅师悟道因缘  衢州(世今浙江境内)乌石杰峰世愚禅师,大慈止岩成禅师之法嗣,俗姓余,本郡西安人。世愚禅师少时从孤岳嵩禅师出家,从事扫洒之役,受具足戒后,即辞师游方参学。  世愚禅师首

  • 逆川智顺禅师悟道因缘

      401 逆川智顺禅师悟道因缘  杭州净慈逆川智顺禅师,福州天宝法枢禅师之法嗣,俗姓陈,瑞安人。智顺禅师出家后,一度游方参学,遍历禅席,后投福州天宝法枢禅师座下请益。法枢禅师令他参南泉禅师不是心,不

  • 碧峰宝金禅师悟道因缘

      402 碧峰宝金禅师悟道因缘  五台山碧峰宝金禅师,世称金碧峰,缙云如海真禅师之法嗣,俗姓石,乾州永寿人。宝金禅师六岁时依云寂温禅师出家,落发受戒后,一度游诸讲肆,听习经论,穷究性相之学。经过一段

  • 千岩元长禅师悟道因缘

      403 千岩元长禅师悟道因缘  婺州(治所在今浙江金华)乌伤伏龙无明千岩元长禅师,天目中峰明本禅师之法嗣,俗姓董,萧山人。元长禅师七岁时,经书过目成诵,出入循规蹈矩,有若成人。年稍长,即入寺院,从授

  • 古先印原禅师悟道因缘

      404 古先印原禅师悟道因缘  日本建长古先印原禅师,天目中峰明本禅师之法嗣,俗姓藤,日本相州人。藤氏是当时日本的大贵族。印原禅师幼时即有出世志,迥异常儿,喜欢刻木为佛像,持以印空。众人对他的行为

  • 呆庵普庄禅师悟道因缘

      405 呆庵普庄禅师悟道因缘  杭州径山呆庵敬中普庄禅师,天童了堂一禅师之法嗣,俗姓袁,台州仙居人。普庄禅师出家后,一度游方参学,后投天宁了堂一禅师座下。  初礼天宁,了堂禅师便问:何来?  普庄

  • 万峰时蔚禅师悟道因缘

      406 万峰时蔚禅师悟道因缘  苏州邓尉万峰时蔚禅师,婺州千岩元长禅师之法嗣,俗姓金,温州乐清人。时蔚禅师刚出生时,红光满室,他的母亲非常害怕,以为是妖怪,想把他扔掉,他的姑姑于是将他收养起来。时

  • 月泉同新禅师悟道因缘

      407 月泉同新禅师悟道因缘  燕京鞍山月泉同新禅师,燕京报恩林泉从伦禅师之法嗣,俗姓郭,燕都房山人。同新禅师少时为人厚朴,寡言少语,从鞍山坚禅师出家落发,一直以苦役事众。同新禅师白天干各种各样的

  • 无念胜学禅师悟道因缘

      408 无念胜学禅师悟道因缘  武昌九峰无念胜学禅师,万峰时蔚禅师之法嗣,俗姓陈,随州应山(今湖北境内)人。无念禅师九岁时从本郡宝林无级缘禅师出家落发,因为一字不识,所以多年来,在寺院里一直以执苦役

  • 西竺本来禅师悟道因缘

      409 西竺本来禅师悟道因缘  建昌(今江西永修)黄龙寿昌西竺本来禅师,润州慈舟济禅师之法嗣,俗姓裴,抚州崇仁人。本来禅师七岁出家,十三岁投一峰宁禅师座下参学。一峰禅师教以禅观之法。为穷究自己的生死

  • 无际明悟禅师悟道因缘

      410 无际明悟禅师悟道因缘  东普无际明悟禅师,金陵天界古拙俊禅师之法嗣,俗姓莫,四川安岳通贤镇人。明悟禅师二十岁出家,一度专习禅定,后住楼山。  明悟禅师曾经参礼过清菩萨。清菩萨为他举赵州无字

  • 性天如皎禅师悟道因缘

      411 性天如皎禅师悟道因缘  杭州虎跑性天如皎禅师,金陵天界古拙俊禅师之法嗣,俗姓周,四明人。如皎禅师七岁时曾经患肠廱(yong),医生准备剥蟾蜍的皮来给他治疗。如皎禅师见了,非常惊恐,说道:物我皆命

  • 东明慧旵禅师悟道因缘

      412 东明慧旵禅师悟道因缘  杭州东明慧旵(chan)禅师,苏州邓尉宝藏普持禅师之法嗣,俗姓王,其祖上世居湖广,父亲因任丹阳税课副使,遂定居丹阳。慧旵禅师幼时极聪颖,迥异常儿,十四岁出家,从妙觉湛然禅

  • 楚山绍琦禅师悟道因缘

      413 楚山绍琦禅师悟道因缘  舒州(治所在今安徽怀宁)投子楚山幻叟荆璧绍琦禅师,东普无际明悟禅师之法嗣,俗姓雷,四川唐安人。绍琦禅师自幼不凡,不好世乐,动止谨慎,寡于言笑。九岁丧父,遂从玄极通和尚

  • 古庭善坚禅师悟道因缘

      414 古庭善坚禅师悟道因缘  云南古庭善坚禅师,东普无际明悟禅师之法嗣,俗姓丁,云南昆明人,生于大明永乐甲午年(1414年)。善坚禅师十岁投五华寺出家,礼宗上人为师,易名善贤。十九岁参礼柏禅师,学习禅定

  • 物外圆信禅师悟道因缘

      415 物外圆信禅师悟道因缘  伏牛物外无念圆信禅师,月幻禅师之法嗣,俗姓高,金台人。圆信禅师九岁出家,受具足戒后,即开始游方参学,初投隆恩无际明悟禅师座下参学,久而有省。后归伏牛山,结茅隐居。数

  • 灵岩容禅师悟道因缘

      416 灵岩容禅师悟道因缘  泰山灵岩容禅师,封龙古岩就禅师之法嗣。出家后专参万法归一,一归何处,时间既久,若有所省。但是对于青州布衫和师子一吼,祖父俱尽这两个公案,仍然不能契会。  [青州布衫见

  • 海舟永慈禅师悟道因缘

      417 海舟永慈禅师悟道因缘  金陵东山翼善海舟永慈禅师,杭州东明慧旵禅师之法嗣,俗姓余,四川成都人。生于大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永慈禅师幼时,即有出世志,见到出家人就高兴。一天,永慈禅师偶然听到

  • 东明普慈禅师悟道因缘

      418 东明普慈禅师悟道因缘  杭州东明海舟普慈禅师,杭州东明慧旵禅师之法嗣,俗姓钱,苏州常熟人。其祖上世代以儒为业。普慈禅师少时即投破山出家,后至慧日寺听法师宣讲《楞严经》。当他听至但有言说,都

  • 珪庵祖玠侍者悟道因缘

      419 珪庵祖玠侍者悟道因缘  珪庵祖玠侍者,投子楚山幻叟绍琦禅师之法嗣。祖玠侍者出家后,一直执侍绍琦禅师左右,殷勤备至。丛林大众皆惮其严厉,而敬其慧识,因而把他比作香林澄远禅师。  一日,祖玠侍

  • 毒峰本善禅师悟道因缘

      420 毒峰本善禅师悟道因缘  杭州天真毒峰本善禅师,金陵大冈月溪澄禅师之法嗣,俗姓吴,祖籍安徽凤阳,其父宦游于广东雷阳,因而生师。本善禅师十七岁出家,初投源明和尚座下参学。  一日,源明和尚为他

  • 孤月净澄禅师悟道因缘

      421 孤月净澄禅师悟道因缘  五台普济孤月净澄禅师,金陵大冈月溪澄禅师之法嗣,俗姓张,西河人。净澄禅师出生时,恰好有两位僧人行化至其家门口,他的父亲非常高兴,便请两位僧人给小孩起名字。其中一位僧

  • 正法雪光禅师悟道因缘

      422 正法雪光禅师悟道因缘  黔中正法雪光禅师,洁空通禅师之法嗣,俗姓赵。雪光禅师出家后,即游方参学,遍历名山大刹,凡五台、峨眉、普陀诸名胜道场及各祖开山处,无不参访。  有一年,雪光禅师来到灵

  • 松庭子严禅师悟道因缘

      423 松庭子严禅师悟道因缘  南阳万安松庭子严禅师,邓州香岩淳拙文才禅师之法嗣,俗姓樊,河南缑氏县人。子严禅师幼时体弱多病,父母怕他夭折,便许愿送他出家。子严禅师九岁时投少林寺霁云禅师座下落发,

  • 宝峰智瑄禅师悟道因缘

      424 宝峰智瑄禅师悟道因缘  杭州东明宝峰智瑄禅师,东明海舟普慈禅师之法嗣,俗姓范,苏州吴江人。智瑄禅师未出家前,是个木匠,应东明海舟普慈禅师之请,帮助建造塔院。  一天,智瑄禅师在干活儿时,不

  • 凝然了改禅师悟道因缘

      425 凝然了改禅师悟道因缘  西京少室凝然了改禅师,南阳松庭子严禅师之法嗣,俗姓任,嵩阳金店人。了改禅师少时即有出世志,一心系念空宗,后从少室训禅师落发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受戒之后,了改禅师开

  • 无趣如空禅师悟道因缘

      426 无趣如空禅师悟道因缘  无趣如空禅师,野翁晓禅师之法嗣,俗姓施,嘉兴人。自幼出家,一度随法舟济禅师参学数载,后投嘉兴东塔野翁晓禅师座下参学。每次入室请益,只要无趣禅师陈述见解,野翁禅师皆不

  • 月泉法聚禅师悟道因缘

      427 月泉法聚禅师悟道因缘  湖州(今浙江吴兴)天池月泉玉芝法聚禅师,金陵碧峰天通显禅师之法嗣,俗姓富,嘉禾人。法聚禅师幼时即有向佛之志,迥异常儿,经常席地跏趺而坐,折草念佛。年稍长,聪颖好学,淹

  • 古音净琴禅师悟道因缘

      428 古音净琴禅师悟道因缘  建宁(今福建境内)双峰古音净琴禅师,寿堂松禅师之法嗣,俗姓蔡,本郡建阳人。净琴禅师自幼卓荦不羁,厌于俗务,经常感叹道:世间有求皆苦,不如早觅个出身之处。净琴禅师二十五

  • 俱空契斌禅师悟道因缘

      429 俱空契斌禅师悟道因缘  西京嵩山万寿俱空契斌禅师,少室凝然了改禅师之法嗣,俗姓王,平阳(今浙江境内)垣曲人。契斌禅师少时从重兴院无相法师落发,久而游方,后投少室凝然了改禅师座下参学。  一日

  • 绝学正聪禅师悟道因缘

      430 绝学正聪禅师悟道因缘  随州龙泉无闻绝学正聪禅师,荆门天琦本瑞禅师之法嗣,俗姓奚,邵武光泽人。正聪禅师幼时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最初学习天台止观和唯识论。  一日,正聪禅师偶然遇见一位禅宗

  • 际庵大休实禅师悟道因缘

      431 际庵大休实禅师悟道因缘  伏牛际庵大休实禅师,荆门天琦本瑞禅师之法嗣,俗姓李,河南新郑人。大休禅师幼时体弱多病,父母担心他养不大,于是在了几岁的时候,就把他送到宝珠禅师座下落发出家。  大

  • 云谷法会禅师悟道因缘

      432 云谷法会禅师悟道因缘  嘉兴胥山云谷法会禅师,天宁法舟道济禅师之法嗣,俗姓怀,本郡嘉善人。云谷禅师九岁从大云寺出家。修习天台小止观,二十岁受具足戒。后投天宁寺法舟道济禅师座下参学。  道济

  • 浮峰普恩上座悟道因缘

      433 浮峰普恩上座悟道因缘  浮峰普恩上座,湖州天池月泉玉芝法聚禅师之法嗣,俗姓金,山阴人。普恩禅师十岁出家,至十九岁,忽念世事无常,生死事大,于是奋志寻师,决究宗门大事。初至大悲,参礼无际首座

  • 笑岩德宝禅师悟道因缘

      434 笑岩德宝禅师悟道因缘  北京柳巷月心笑岩德宝禅师,随州龙泉无闻绝学正聪禅师之法嗣,俗姓吴,大明武帝正德七年(1512),出生于金台锦衣望族。但是,德宝禅师早年不幸,父母双亡。  成人后,一天,德

  • 幻有正传禅师悟道因缘

      435 幻有正传禅师悟道因缘  宜兴龙池幻有正传禅师,月心笑岩德宝禅师之法嗣,俗姓李,溧(li)阳人。正传禅师少时身体肥硕,喜欢捕鱼网雀,无所不为。八岁时入乡校读书,十二三岁时生了一场大病,肌消骨立,

  • 无尽祖灯禅师悟道因缘

      436 无尽祖灯禅师悟道因缘  天台无尽祖灯禅师,日溪泳禅师之法嗣,俗姓王,四明人。祖灯禅师的父亲虔诚向佛,曾书写《华严经》感得笔端有五色舍利。祖灯禅师当时年幼,看到这种瑞相,惊叹道:般若之验,一

  • 仙林雪庭禅师悟道因缘

      437 仙林雪庭禅师悟道因缘  杭州仙林雪庭禅师,仙林休休禅师之法嗣,俗姓桂,杭州仁和人,生于大明景泰丙子年(1456)。雪庭禅师于兄弟三人中年龄最小,自幼丧父,后患痘风,双眼近视,畏光畏风,长时间不得

  • 莲池祩宏禅师悟道因缘

      438 莲池祩宏禅师悟道因缘  杭州云棲祩宏禅师,字佛慧,号莲池,俗姓沈,杭州仁和人。祩宏禅师十七补诸生(明清经省各级考试录取入府州县之学者),以学识德行而名重一方。其邻居有一位老婆婆,每日坚持念佛

  • 紫柏真可禅师悟道因缘

      439 紫柏真可禅师悟道因缘  径山紫柏达观真可禅师,俗姓沈,江苏吴江滩缺人。真可禅师少时性格雄猛,卓尔不群,坐若熊蹲,行如象步。十七岁时,欲立功名,辞亲仗剑远游。一日,行至苏州阊门,忽遇大雨,不

  • 憨山德清禅师悟道因缘

      440 憨山德清禅师悟道因缘  憨山德清禅师,字澄印,俗姓蔡,安徽全椒人。德清禅师幼时即怀出尘之志。七岁时,叔父病丧,停尸于床。德清禅师放学回来,他的母亲骗他说:汝叔睡,可呼起。德清禅师便连呼数声

  • 闻谷广印禅师悟道因缘

      441 闻谷广印禅师悟道因缘  杭州真寂闻谷广印禅师,云棲祩宏禅师之法嗣,俗姓周,嘉善人。其母生他时,曾梦见玄武神手执宝剑,率众甲士守护其门,师遂落地。广印禅师七岁时,常常瞑目端坐,沉默寡言。父母

  • 广心禅师悟道因缘

      442 鹅湖养庵广心禅师悟道因缘  广信鹅湖养庵广心禅师,投子绍奇之五世法孙,云棲祩宏禅师之神足,俗姓朱,本郡上饶人。养庵禅师少时偶然到亲戚家作客,碰到一位修道人在席间谈论四生之义。养庵禅师一听,

  • 密云圆悟禅师悟道因缘

      443 密云圆悟禅师悟道因缘  宁波天童密云圆悟禅师,龙池幻有正传禅师之法嗣,字觉初,俗姓蒋,宜兴(今江苏境内)人,大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1566)出生。圆悟禅师幼时喜好跏趺坐,俨然若有所思。八岁时,不由师

  • 天隐圆修禅师悟道因缘

      444 天隐圆修禅师悟道因缘  常州磬山天隐圆修禅师,龙池幻有正传禅师之法嗣,俗姓闵,荆溪人。圆修禅师幼丧父,日以卖菜为生,奉养老母,闲时恒持观世音菩萨名号。成人后,圆修禅师曾经到附近一所寺院,听

  • 雪峤圆信禅师悟道因缘

      445 雪峤圆信禅师悟道因缘  杭州径山语风雪峤圆信禅师,龙池幻有正传禅师之法嗣,俗姓朱,宁波人。圆信禅师九岁时听人诵《阿弥陀经》——经中讲,极乐国土,水鸟树林,皆悉念佛念法念僧,演唱五根五力八正

  • 抱朴大莲禅师悟道因缘

      446 抱朴大莲禅师悟道因缘  湖州净名抱朴大莲禅师,龙池正传禅师之法嗣,俗姓骆,杭州临安人。大莲禅师十五岁投妙严寺落发,二十二岁前往云捿受具足戒,后一度游历讲肆,栖心于义学经教。一日,大莲禅师自

  • 幻休常润禅师悟道因缘

      447 幻休常润禅师悟道因缘  西京万寿幻休常润禅师,北京宗镜小山宗书禅师之法嗣,俗姓黄(亦作王),别字大千,南昌进贤人。常  润禅师幼时父母双亡,随叔父出游,后入伏牛山,礼坦然平禅师落发,并在其座

  • 蕴空常忠禅师悟道因缘

      448 蕴空常忠禅师悟道因缘  建昌(今江西永修)廪山蕴空常忠禅师,北京宗镜小山宗书禅师之法嗣。常忠禅师出家前,曾一度专讲姚江王阳明致良知之学。一日,常忠禅师客游镇江鹤林,偶然遇见一位中州僧人,号曰

  • 无明慧经禅师悟道因缘

      449 无明慧经禅师悟道因缘  建昌(治所在今江西南城县)黄龙寿昌无明慧经禅师,建昌廪山蕴空常忠禅师之法嗣,俗姓裴,抚州人。慧经禅师出生时难产,他的祖父为之诵《金刚经》,遂得分娩,因而起名经。慧经禅

  • 五峰如学禅师悟道因缘

      450 五峰如学禅师悟道因缘  潭州(治所在今湖南长沙)沩山五峰如学禅师,天童密云圆悟禅师之法嗣,俗姓任,关中临潼人。如学禅师出家后,一度游方参学,后投密云圆悟禅师座下请益。  一天晚上,茶饮次,圆

  • 汉月法藏禅师悟道因缘

      451 汉月法藏禅师悟道因缘  苏州三峰汉月法藏禅师,密云圆悟禅师之法嗣,俗姓苏,号于密,江苏无锡人。法藏禅师七岁时就乡校读书,一天,湖水暴涨,家人到处找他,不见踪影,以为他被洪水冲走了。就在这个

  • 破山海明禅师悟道因缘

      452 破山海明禅师悟道因缘  四川夔州破山海明禅师,天童密云圆悟禅师之法嗣,俗姓蹇,四川渝州(今重庆)人,生于大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海明禅师天资过人,十三岁纳室某氏,人情世略不经心。十四岁父母双

  • 费隐通容禅师悟道因缘

      453 费隐通容禅师悟道因缘  宁波天童费隐通容禅师,天童密云圆悟禅师之法嗣,俗姓何,福建福清人。通容禅师十四岁投三宝殿出家,受具足戒后,即游方参学。后投寿昌慧经禅师座下请益,慧经禅师令参赵州狗子

  • 石车通乘禅师悟道因缘

      454 石车通乘禅师悟道因缘  嘉兴金粟石车通乘禅师,天童密云圆悟禅师之法嗣,俗姓朱,浙江金华人。通乘禅师少时即栖心祖道,有出世志。曾经偶然阅读庞居士问石头希迁禅师不与万法为侣之公案,顿生疑情。于

  • 朝宗通忍禅师悟道因缘

      455 朝宗通忍禅师悟道因缘  赣州宝华朝宗通忍禅师,天童密云圆悟禅师之法嗣,俗姓陈,常州人。通忍禅师少时即出家,后逢异人授以仙术,二十二岁时,偶然听人谈起无生之说,于是便前往金粟,参礼天童密云圆

  • 万如通微禅师悟道因缘

      456 万如通微禅师悟道因缘  宜兴龙池万如通微禅师,天童密云圆悟禅师之法嗣,俗姓张,嘉兴秀水人。通微禅师十九岁于兴善寺出家,受具足戒后,即投闻谷禅师座下参学。闻谷禅师令他参究赵州无字公案。参学既

  • 木陈道忞禅师悟道因缘

      457 木陈道忞禅师悟道因缘  宁波天童山翁木陈道忞(min)禅师,天童密云圆悟禅师之法嗣,俗姓林,广东潮州荼阳人。道忞禅师幼时即显宿慧,一日,读大慧宗杲语录,忽然回忆起前生云水参方之经过,历历如亲眼所

  • 石奇通云禅师悟道因缘

      458 石奇通云禅师悟道因缘  宁波雪窦石奇通云禅师,天童密云圆悟禅师之法嗣,俗姓徐,字石奇,江苏人。通云禅师幼时家境贫寒,体弱多病,父母担心他不能长大成人,遂令他投南广寺出家。通云禅师勤奋好学,

  • 牧云通门禅师悟道因缘

      459 牧云通门禅师悟道因缘  嘉兴古南牧云通门禅师,天童密云圆悟禅师之法嗣,俗姓张,苏州常熟人。通门禅师二十岁投破山洞闻和尚出家,原名契门,受具足戒后,即游方参学。初礼无异元来禅师,勤苦参究,若

  • 浮石通贤禅师悟道因缘

      460 浮石通贤禅师悟道因缘  苏州遯(dun)村报恩浮石通贤禅师,天童密云圆悟禅师之法嗣,俗姓赵,嘉光平湖人。通贤禅师十九岁时,父母强迫他结婚。迎亲的那一天,他偷偷地跑到普陀山,礼绍宗禅师落发出家,不

  • 林野通奇禅师悟道因缘

      461 林野通奇禅师悟道因缘  台州通玄林野通奇禅师,天童密云圆悟禅师之法嗣,俗姓蔡,四川合州人。通奇禅师生而澄净,不喜肉食,少时投金钟寺,从其叔父道然禅师出家,十七岁落发受戒。通奇禅师性乐禅寂,

  • 芦渡大威权禅师悟道因缘

      462 芦渡大威权禅师悟道因缘  江南兴化芦渡大威权禅师,密云圆悟禅师之法嗣,俗姓程,本郡人。大威禅师少时投五台山秘魔岩,从遍融老和尚落发,受具足戒后不久即行脚参方,先后礼谒过憨山德清、紫柏真可、

  • 林皋本豫禅师悟道因缘

      463 林皋本豫禅师悟道因缘  京口夹山林皋本豫禅师(又名通豫),磬山天隐圆修禅师之法嗣,俗姓陈,号晦夫,崐山人。本豫禅师十九岁投姑苏尧峰,从湛川禅师落发。受具足戒后,一日诵《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

  • 箬庵通问禅师悟道因缘

      464 箬庵通问禅师悟道因缘  杭州南涧理安箬庵通问禅师,磬山天隐圆修禅师之法嗣,俗姓俞,吴江人。通问禅师自幼失怙,体弱多病,却经常纵酒自娱。至十六岁,始自警醒云:奈何使身心无措足之地哉!于是发奋

  • 玉林通琇禅师悟道因缘

      465 玉林通琇禅师悟道因缘  湖州报恩玉林通琇禅师,磬山天隐圆修禅师之法嗣,俗姓杨,常州江阴人。通琇禅师十九岁投磬山天隐圆修禅师出家,并受具足戒,后奉命充当侍者,随堂坐香。  一天晚上坐香,还未

  • 山茨通际禅师悟道因缘

      466 山茨通际禅师悟道因缘  南岳绿萝山茨通际禅师,磬山天隐圆修禅师之法嗣,俗姓李,通州人。通际禅师幼时,他的父亲曾经碰见一位看相的先生告诉他说:尔子骨格太清,年未必永(寿庚必不长)。因此,通际禅

  • 印中通授禅师悟道因缘

    阳山松际印中通授禅师,磬山天隐圆修禅师之法嗣,俗姓严,乌程人。通授禅师十七岁投道场山落发。后投天隐圆修禅师座下参学。圆修禅师令他看赵州狗子无佛性之话头。通授遂谨遵师教,猛力参究,朝夕不

  • 慈舟方念禅师悟道因缘

      468 慈舟方念禅师悟道因缘  北京大觉慈舟方念禅师,西京万寿幻休常润禅师之法嗣,俗姓杨,别号清凉,唐县人。方念禅师十岁出家,投金台广德大慈禅师座下落发。自念生死事大,受具足戒后,方念禅师即辞师参

  • 无疑真信禅师悟道因缘

    象城净业无疑真信禅师,西京万寿幻休常润禅师之法嗣,俗姓刘,蓬山人。真信禅师少时从城中阳现禅师出家受戒,日以书写《华严经》为业。 一天晚上,真信禅师书写《华严经》,至入法界品,半夜时分,油枯灯灭,但见金光满室。真信禅师恍然不觉,仍在书写。一时缁素无不惊诧。 第二天,阳现禅师召真信禅师入室,告诫他说:若作圣解,即受群邪。并鼓励他前往西京,参礼大千常润禅师。大千常润禅师遂令他参究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之话头。 从此以后,真信禅师谨遵师教,万缘放下,昼夜精进,力参数载,后来有一天

  • 于钟英居士悟道因缘

      470.于钟英居士悟道因缘  南宫令于钟英居士,西京万寿幻休常润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字见明,河南邺下人。钟英居士生而胎素,性情柔慈,长大后被举为孝廉。因屡试不第,遂生入佛逃禅师之志。他曾经告诉自己

  • 湛然圆澄禅师悟道因缘

      471.湛然圆澄禅师悟道因缘  圆澄禅师,号湛然,别号散木,大觉方念禅师之法嗣,俗姓夏,会稽人,生于大明世宗嘉靖四十年(1561)。圆澄禅师天资颖悟,善于言辩,大目昂鼻,哆唇露齿,颇有异相。圆澄禅师少时

  • 无异元来禅师悟道因缘

    无异元来禅师,无明慧经禅师之法嗣,俗姓沙,庐州(今安徽境内)舒城人,生于大明神宗万历三年(1575)。元来禅师十六岁游金陵,一日于瓦棺寺听讲《法华经》,遂生出世之志,于是前往五台山,投静庵通禅师座下出家。静庵通禅师传授给他天台三观之旨,并嘱咐他好好修习。元来禅师于是谨遵师教,精勤修习止观法门,达五年之久。后前往超华山,从极庵洪禅师比丘戒。 当时,无明慧经禅师正在峨嵋山,大唱曹洞法门,学者奔凑。元来禅师听说之后,遂前往礼谒。刚到峨嵋,适逢慧经禅师正要下地劳作,荷锄戴笠,状如

  • 鼓山元贤禅师悟道因缘

    鼓山元贤禅师,无明慧经禅师之法嗣,俗姓蔡,字永觉,福建建阳人,大明神宗万历六年(1578)出生。元贤禅师为诸生时,嗜好周程张朱之学。二十五岁时,曾读书于山寺。一日,偶然听见有人读诵《法华经》之偈语:我尔时为现清净光明身,忽然觉得周孔之外,当别有妙道,于是便前往礼谒本邑学人赵豫斋居士,并从他学习《楞严》、《法华》、《圆觉》三年。 万历三十一年(1603),无明慧经禅师开法于董岩,门庭兴盛。元贤禅师于是以居士的身份前往参学。 初见慧经禅师,慧经禅师便对元贤禅师反复诘问,元贤禅师大

  • 无念深有禅师悟道因缘

    瑞州黄檗无念深有禅师,俗姓熊,黄州麻城人。无念禅师十六岁时,曾患痘风,生命垂危。他的叔叔和兄长商议道,让他出家或许能保住一条性命。果然,他的病不久就好了。无念禅师于是前往荡山落发。 一日,有一位老僧告诫无念禅师道:十方一粒米,重如须弥山。若还不了道,披毛戴角还。无念禅师听了,悚然惊醒,于是决志参访,自誓今生定要究明生死大事。 在行脚途中,无念禅师曾经听到有一位僧人举这样一则公案 有僧问大休禅师:如何是西来意?大休禅师道:黄瓜茄子。 无念禅师不明其旨,遂生大疑惑。于是

  • 白马方彖禅师悟道因缘

    夔州白马仪峰方彖禅师,俗姓罗,达州人,法系不详。出家后,一心参究如何是鬼神觑不破之机,三年后,恍然有

  • 为霖道霈禅师悟道因缘

    道霈禅师,鼓山元贤禅师之法嗣,字为霖,号旅泊,亦称非家叟,俗姓丁,福建建安人,生于大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1615)。道霈禅师十四岁投本郡白云寺为沙弥,第二年便落发,学习经教。 道霈禅师十八岁时,听说闻谷广印禅师居宝善寺,遂前往礼谒,请问出生死之要。广印禅师于是为他开示了念佛成佛之道理。道霈禅师一听,即谛信不疑。广印禅师知道霈禅师是个不可多得的法器,遂令他参礼永觉元贤禅师。 道霈禅师于是投元贤禅师座下,充当侍者,服勤左右,并依元贤禅师之教,专看赵州和尚庭前柏树子之公案。崇

  • 天慧实彻禅师悟道因缘

    天慧实彻禅师,天隐圆修下灵鹫诚禅师之法嗣,俗姓唐,浙江兴化人。天慧禅师头上曾经长满瘌痢,十九岁出家,投本邑报恩庵贯之和尚落发,受具足戒后,即游方参学,遍历禅席,达三十年之久,后于灵鹫诚禅师座下,悟明心性,居高旻寺领众。 雍正皇帝在位的时候,对玉林通琇禅师非常敬重,曾试图亲自为通琇禅师选择合适的嗣法弟子。经考察,诸山大德都一致认为天慧禅师可堪接法。 雍正皇帝于是召见天慧禅师。 雍正皇帝问:你是国师嫡嗣,还识国师宗旨否? 天慧禅师道:我有瘌痢头在。 雍正皇帝于是手执宝剑,追

  • 雍正皇帝悟道因缘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祯,清圣祖康熙帝之第四子,是清朝的一位非常有作为的皇帝,1723至1735年在位,年号为雍正,人称雍正皇帝。雍正自幼博览群书,尤好内典,对于有为佛事非常重视,曾有十年兴国

  • 虚云老和尚悟道因缘

      479 虚云老和尚悟道因缘  虚云老和尚,字古岩,又名演彻、性彻,法号德清,俗姓萧,湖南湘乡人。其父玉堂,为泉州府幕僚。道光二十年(1840年),虚老出生于泉州府舍,自幼丧母,由庶母王氏抚养。虚老天生厌

  • 来果禅师悟道因缘

    来果禅师,法名妙树,号净如,俗姓刘,湖北黄冈人。来果禅师幼时即不食荤腥,不好他乐,惟喜欢捏泥土为佛像,供于田岸土洞之中,日间前往礼拜数次。来果禅师的记忆力极好,其父教他读四书五经,不到一年,即能倒背如流。来果禅师七岁时,曾偶然听见邻僧读诵《心经》,至无智亦无得一句时,豁然有省,遂萌出家之念,并坚持早晚念诵《心经》各七遍,习以为常。 来果禅师十二岁时曾试图前往汉阳归元寺出家,后被堂兄拖回家中。其父担心他再次出家,于是令他跪在桌前,旁边放着一根木棍,强迫他吃肉,说道:吃则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