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 因果故事 人物故事 智慧故事 哲理故事 生活故事 宗门故事 人生故事 孝亲尊师故事 佛经故事

无异元来禅师悟道因缘

无异元来禅师,无明慧经禅师之法嗣,俗姓沙,庐州(今安徽境内)舒城人,生于大明神宗万历三年(1575)。元来禅师十六岁游金陵,一日于瓦棺寺听讲《法华经》,遂生出世之志,于是前往五台山,投静庵通禅师座下出家。静庵通禅师传授给他天台三观之旨,并嘱咐他好好修习。元来禅师于是谨遵师教,精勤修习止观法门,达五年之久。后前往超华山,从极庵洪禅师比丘戒

当时,无明慧经禅师正在峨嵋山,大唱曹洞法门,学者奔凑。元来禅师听说之后,遂前往礼谒。刚到峨嵋,适逢慧经禅师正要下地劳作,荷锄戴笠,状如农夫,元来禅师对他的修为颇为怀疑,当即便离开了峨嵋山,来到福建光泽县的白云峰,卓庵隐修三年。在这期间,元来禅师写成《心经指南》,让人捎给慧经禅师。慧经禅师阅后,写信告诉他说,所著“非其第一义”。元来禅师羞愧万分,于是将其手稿付之一炬,然后向慧经禅师所在的方向,焚香遥拜,决心从此以后放弃文字知解,潜心宗门。于是他又独自继续呆在庵中,参究了半年,无有省发。

一日,元来禅师偶然翻阅《传灯录》。当他读到“赵州嘱僧曰:‘有佛处不得住,无佛处急走过’”这段文字时,恍然有省。于是元来禅师便重新前往峨嵋,参礼慧经禅师。当时慧经禅师已经移住宝方。

于是,元来禅师又赶到宝方。在宝方,元来禅师住了两个月。为了克期取证,元来禅师用功非常勤苦,虽面目黧黑,憔悴骨立,却仍然不肯歇息。

一日,慧经禅师应玉山庵之邀请,前往说法,元来禅师奉命同行。一路上,元来禅师谈及君臣五位之旨,慧经禅师听了,不时地称可。可是快要达到玉山庵的时候,慧经禅师忽然问元来禅师:“佛印大师云:‘蚁子解寻腥处走,青蝇偏向臭边飞’,是君位事,臣位事?”

元来禅师道:“臣位事。”

慧经禅师一听,便呵斥道:“大有人笑汝在!”

元来禅师茫然莫测其旨,心中迷闷不已。

到达玉山庵之后,元来禅师终日独坐于一小楼中,朝夕提撕,目不交睫。这样过了一年多。

一日,元来禅师上厕所,准备方便,碰巧看见有一个人正蹲在木板上。他当即豁然大悟,身心踊跃,喜不自胜,如千斤重担突然落地。

于是,他一路奔跑,往见慧经禅师。慧经禅师的居处,离宝方寺虽有五十里之遥,可是元来禅师却感觉到须臾即至。

刚进丈室,元来禅师便展礼大拜。

慧经禅师问道:“子近日如何?”

元来禅师道:“有个活路不许人知。”

慧经禅师道:“因甚不许人知?”

元来禅师道:“不知!不知!”

慧经禅师一听,非常高兴。于是令他充当首座和尚,并赠以付法偈。

当时,元来禅师才二十七岁。

元来禅师得法后不久,便前往鹅湖,从养庵广心禅师受菩萨戒律,后出世于博山能仁寺,大弘禅化,望风归学者数以千计。

元来禅师圆寂于崇祯三年(1630),春秋五十六岁。生前著有《宗教通说》、《参禅警语》等行世。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