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 因果故事 人物故事 智慧故事 哲理故事 生活故事 宗门故事 人生故事 孝亲尊师故事 佛经故事

古音净琴禅师悟道因缘

  428.古音净琴禅师悟道因缘

  建宁(今福建境内)双峰古音净琴禅师,寿堂松禅师之法嗣,俗姓蔡,本郡建阳人。净琴禅师自幼卓荦不羁,厌于俗务,经常感叹道:“世间有求皆苦,不如早觅个出身之处。”净琴禅师二十五岁从东峰禅师落发,受具足戒后,即开始游方参学。初礼大阐禅师,无所省发,后投性空关主座下请益。

  一日,净琴禅师偶然遇见性空关主之座下有一尊宿静晃禅师,在阅读古梅语录,其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有僧入丈室外,告诉古梅禅师说:“某有个入处。”古梅禅师一听,便拈拄杖,将他打出丈室。过了一会儿,那僧又走进丈室,古梅禅师又将他打出。

  读到这里,静晃禅师笑道:“者僧实有悟处,只是大法未明耳!”

  净琴禅师听了静晃禅师的评语,遂起身作礼,请求静晃禅师为他开示入道要门。

  静晃禅师道:“佛性虽人人本有,若不以智慧攻化,只名凡夫。今欲成办此事,直须尽扫葛藤枝蔓,只将一句无义味话头,自疑自问,自逼自拶,不肯求人说破,不肯依义穿凿,决要命根顿断,亲证亲悟。如此昼三夜三,迫勒将去,年深月久,忽然心华发明,如云开见日,古人公案,一一洞了,始知无禅可参,无佛可做,头头上了,物物上通,如人到家,不问路也。”

  听了静晃禅师的开示,净琴禅师于是奋志用功,死心参究,专看“万法归一,一归何处”之话头。后前往滇南,准备参礼寿堂松禅师,途中经过鸡鸣滩的时候,净琴禅师忽然大悟。及见寿堂禅师,遂蒙印可。

  净琴禅师得法后,寻归故里,出世于双峰。大明正德壬申(1512),又移住瑞岩。

  曾有示众法语云:“学道人当截断诸缘,屏息杂念,单提本参话头。于行住坐卧,苦乐逆顺,一切时中,不得忘失。凡静中所见,善恶境缘,皆由不正思惟,但只瞑目静坐,心不精采(用心散乱,不猛利),意顺境流,半梦半醒,或贪静境,致见种种境界。若是正因衲子做功夫,当睡便睡,一觉便醒,起来抖擞精神,摩沙两眼,咬定牙关,捏紧拳头,专心正念,切切偲偲(si,互相勉励督促),疑来疑去,到水穷山尽时节,忽然疑团迸散,顿见自己一段本地风光,非从外得。到这时节,才名入门得地。更要求明眼宗匠抉择,不可便休。一法不明,直须辩明,一理不通,直须通透。假使悟后不能通达化门,古人谓之坐在百尺竿头,不能至于一切智海。悬崖撒手,自肯承当,绝后再苏,欺君不得。珍重。”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