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宗师的毕生经验:和颜爱语 "无 "字药丸 很早以前,我到出云一个叫平田的地方讲话。讲话结束后一位老者问道: "佛教的经典浩繁,像我们这些忙忙碌碌的在家人,哪辈子能读得完
"打搅了"师傅的话造就了释宗演 大正时代花园大学的校长里,有一位了不起的和尚叫释宗演。近代名僧,曾出任镰仓圆觉寺住持。此人少小离家,从家乡若狭到京都建仁寺的两足院,跟随学者僧俊崖修行。其间遇一事。 一天师傅出去了,在客厅做清扫的宗演小和尚也许累了,在檐廊上四仰八叉地睡着了。当他一下惊醒时,听到檐廊那边传来咯吱咯吱的脚步声。师傅回来了!他发现为时已晚,现在起来怪难为情的,所以干脆一动不动地装睡。然而,师傅生怕惊动他,轻手轻脚从他身边绕开回到自己的房间。这时还抬起
消除分别是彼岸 反正公司是别人的公司!这样贪鄙的念头千万要不得。你首先要想,这是我的公司。这个公司有这些资产、这些个员工,以这样的效益生产这种产品为社会做贡献。你不正是认同它才进来的吗?所以这是你的公司。社长也是你聘的。他的工资略高一些,不过人家有经验也得认了。依我看,如果每个人不拿出点"高管也是我雇的"劲头,以经营者心态干工作,人生价值就成了空谈。 消除分别是彼岸 近来,新闻周啦、爱鸟周啦,这个周、那个周的名堂不少,其实日本早在一千几百年前就有这东西了。"彼岸
人生预案 互相消除我,忘记自己,消除对立的想法,一定是彼岸。你有分别,有得失,有爱憎,有输赢,区别自己与他人期间,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有净土。消除自己和他人的分别,消除好坏的分别,消除爱憎的歧视,消除生死,一定是彼岸。若问何方者,般若智慧是也。惟有原始之清净心。即"幸运的人,拥有清净心,必见神"之谓。 我在前不久的一次学校毕业典礼上对同学们讲,你们从学校毕业,今后要走向社会,人生即将启程了。究竟对人生作何打算?自己的人生预案必须自己书写。而且,你是既当明星表演,又当导演让自
无愿心为菩萨之魔事也 "照一隅,此则国宝也。"传教大师也说,即使不说为国家、为世界和平的大话,只要能以小小的灯火照亮社会一角,即国宝。 无愿心为菩萨之魔事也 话说从前伏见到大阪要渡船走淀川的时代,有三个年轻和尚不期而然乘上同一条河船。三人者,曹洞宗的卍山和尚、奈良东大寺的公庆上人、黄檗山的铁眼禅师也。同乘一条船也是一种缘分,大伙一路闲聊去往大阪。话头提起《般若经》中一句话,叫"无愿心为菩萨之魔事也"。如果自己这辈子没有一个必须完成的愿望,就会堕落,难成大业。于是
爱你所到之处 听说铁眼禅师筹款第一天来到三条大桥脚下,遇到一位武士,便向前筹款。"我正在为此目的筹款,请捐一文吧。"武士说"不给!""给吧。""不给!"如此反复不觉过了逢坂山,直追到大津的绀屋关为渡到对岸矢桥设的渡口,武士对他的软磨硬泡忍无可忍,将船费的零头扔过来"拿去!"铁眼捧着这文钱,感恩戴德:"谢天谢地,这下我的大愿一定能成就了!"他饱尝艰辛,终于完成了出版6956卷《黄檗版大藏经》传承至今的伟业。 "无愿心为菩萨之魔事也。"人生,绝不是来单纯地享受一回生活那么轻巧。也绝不
无思无虑的本质心 从前有个笑话,说一个到京城做学问的孩子要回来了,母亲兴高采烈地到客栈去接儿子。本想和儿子并排往家走,儿子却不肯与母平行,说:"母亲大人先请。我受之教曰退避三步,不踏师影,因父母影与师影无异,所以您要离开一点走。" 回到家,母亲用心做得晚饭,他却愣眼盯着饭菜不动筷子,说:"我所学曰割不正不食,这个胡萝卜、大萝卜切口不整齐,所以我不吃。" 这种绳趋尺步、墨守成规的道德,让人鄙
什么都要心存感激 我还在天龙寺僧堂的时代,东福寺曾举办开山祖650周年远忌佛事,我与众云水僧都去参加。两周大法会结束,我想坐火车回嵯峨,徒步来到京都车站。在候车室候车时,我把云水僧戴的圆形大斗笠摘下来放在地上,为了不碍事把东西摞在上面。 这时不知从哪里来了一位山伏(在野修行者),偶然立到我眼前。他头戴兜巾,手持锡杖,装束怪异。 "你把御笠放到地上,不是糟践了吗?"他说。似乎山伏都特别珍惜斗笠和手杖。 "不糟践。"我平静地回答。 "禅宗究竟对什么感激?"他又问道。 "什么都要
连接自己和世界的线 从前有一个剑道场决定举办例行的新年宴会,规定门徒每人带一升酒来。等到大伙把粗瓷酒罐装来的酒全部倒进大锅里温热了一喝,嗨,居然全部是白水! "这么多人还差我一个?装水也不会露馅,一大锅里掺一升水,口味淡不到哪去。"大伙都想这样蒙混过去,结果全部是水,传为笑料。如今都说民主是建立在个人觉悟基础上的,但是如果没有每个人的自觉,民主国家也难以维系。 试想如果认为"这么多人也不差我一个,弃权无所谓",大伙都在选举中弃权,议会政治从何谈起呢?我深感个性的尊严
超越烦恼 我的师傅峨翁老师有一位信徒叫野原樱州。他是画家,人高马大,还是剑道的高手。然而,人都有说不清的怪癖,这位堂堂大汉就怕打雷。一打雷,他就吓得钻进蚊帐里一个劲儿发抖。 一个夏天,碰巧他到天龙寺来玩,听说爱宕山通了缆车,大伙正商量"今天通缆车,咱们坐缆车上爱宕山看看?" "好哇!"大伙都同意,于是问野原去不去。 "我已经决定夏天不上山了。这个时节上山,那家伙准来!我可受够了。" "别尽说丧气话,走吧走吧!坐着缆车嗖地就上去了,路上总不会碰上吧。"大伙一齐忽悠,把他连拉带拽
不饮酒戒 在一偏僻小镇,朋友家的小孩儿在唱"不喝酒,不喝酒",我以为此地也进来了基督教,这家的孩子也上了他们经营的幼儿园,不免一番感慨;可是听着听着,歌词渐渐变味了,最后居然唱起"拿酒来",又吓
日日是好日 从前,中国的云门大师一次对弟子说:"& 39;十五日以前不问汝,十五日以后道将一句来。& 39;——以前的事我不问。你们说说,从明天起决心怎样生活?"然后一一巡视每个人的脸。也就是说,学校毕
坐禅尽在一个"调"字 赵州听了,脱下自己的草鞋顶在头上,扭头就离开了房间。南泉万分遗憾:"要是你在现场,何必杀猫呢。" 世上属于自己的东西,连一根兔子毛的份儿都没有。如果懂得一切都要感恩的道理
因为自己的心不正 常言道,玄关的鞋排列整齐的人家小偷也不来,玄关的鞋调顺,即这家人的心调顺,而鞋不整齐,即这家人的心不整齐的证据。所以,心被调顺自然脚下调顺,脚下调顺则不久心可调顺。 因为自己的心不正 心中完全没有成见,像婴儿的心一样无心,看一切东西都一样。婴儿没有憎的人也没有爱的人,没有喜欢的人也没有不喜欢的人。婴儿见谁都无心、平等看待。所以,若变成婴儿般无心的心,无论看谁都会是平等的。 人们彼此之间也一样,自己平等待人,对方的心也自然敞开,坦诚待己。自己以宿见
一切有情皆父母兄弟 日本的佛教,自圣德太子以来,皇室率先垂范,倍加尊崇,日本各宗名刹寺院,几乎都是皇室的敕愿所建。然而明治以后,当时的为政者将皇室和佛教分割开来,令皇室无宗教化。皇室只对先祖祭祀,所以无论政治家、学者、实业家,还是明治以来所有的日本领导人,都误以为只要祭祀先祖,就是很像样的宗教仪式了,举国蜕变成无宗教国家。 寺院也以只举办葬礼和法事为足,渐渐地愿意出家的人越来越少,寺院连丧葬、法事也忙不过来了。这就是日本佛教的现状吧。但是丧葬和法事不是佛教。佛
看脚下 天龙寺的峨山和尚时,不巧书童不在,铁舟居士自己从厨房提着茶壶出来了。居士读毕介绍信,说"进来",没提茶壶径自进屋了。峨山和尚提着那个茶壶跟进去,把茶壶放在屋里的火钵上,然后做了自我介绍。 铁舟居士从此对峨山和尚极口称赞,说"峨山那才是够格的禅僧"。茶壶不应该放在玄关,而应该放在火盆上。物致其用,即调,即禅。 最近我几乎每天往返于神户和京都之间,每次上下车都感到难堪:"这可怎么得了!"国民诸君的脚下简直乱做一团。为什么不按规矩站成两排,井然有序地乘车?车里空荡荡
心是明镜--盘珪禅师的教导 "听不到只手之声,干什么都是虚的;能够听到只手之声了,干什么都是真实的。"白隐禅师如是说。不知道真正的自己的人,不管干出多么了不起的社会事业,也如画脂镂冰。画可能画得不错,却无痕可寻。不懂得真正的自己的家伙,无论怎样满腹经纶,无论怎样强词夺理,也只不过是云气雾霭,只不过是描绘在虚空之中而已。人们都忘记了这个重要的自己,眼睛只盯着外面的世界。 能够贯彻真我,则"歌者舞者皆法音"。即使唱"烟囱啊那么老高,都把月亮给呛着啦"也是念佛。哪怕跳起"拿
因讨厌咸菜的缘分建了 寺院 我们活着,所以有哭有笑。但是,这个又哭又笑的主人虽有其声不见其影儿,它是荒野的蝈蝈儿难捉摸。说它难捉摸什么也没有吧,却又并非如此,它觉得有趣会笑,伤心了
不能留碍 听说这是建仁 寺 默雷和尚经常讲给人听的故事。 从前,丹波国有个鬼屋,谁进去了都会被咬死。一个浪人说我非治治它不可!于是,他信心十足地来到鬼屋。 他在鬼屋住下,焦急地等待。夜
婆子烧庵 也作歌道:"三十余我亦住狐穴,如今的愚人也觉悟。"他感怀在这样黑咕隆咚心不动的世界,我已经沉寂三十余年,这是何等的谬误啊。 禅是活力充沛的,所以必须活动。蓄于水库、穿过引水管涵的流
和阿弥陀佛同庚 从隐元 禅 师。京都有一位叫圆恕的念佛者,听说虽然黄檗宗是 禅宗 却又念佛又读三部经,于是有一天到独湛和尚那里去拜访。 其时,独湛和尚问道:你的老家是哪里呀? 噢,老家是
"大哉,心也"--荣西禅师的宇宙观 从这个发出"痛!"的什么也没有的心,没有分别地表现的智慧,懂得这个纯粹的意识本身,叫做觉悟。 "大哉,心也"荣西禅师的宇宙观 第一个将禅宗传入日本的是建仁寺开山之祖荣西禅师,他从年轻时就一直修学于睿山,并曾渡海入宋修习禅法。 本来睿山是八宗兼学的道场,最早由开山传教大师最澄弘传禅法,而荣西禅师则两度入宋习禅,是将禅作为一宗传到日本的第一人。为了让人们理解禅的重要性,他撰写了《兴禅护国论》。即兴禅昌国的理论。 《兴禅护国论》的序言中有这
法在释尊在 按照我们禅门的解释,法即释尊的觉悟。将释尊的觉悟原原本本、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有这个觉悟的地方,释尊就能永生。 打比方说,"灯灯无尽"一语见于《维摩经》,如果将一支蜡烛的火移到下一支蜡烛,即使原来的蜡烛融化了,它所燃起的火仍是与原来别无二致的火,辗转连续不断地点燃下面的蜡烛,这支蜡烛本身尽管燃尽,但火却永远生辉。所以,在觉悟的灯火点燃的地方,释尊至今仍俨然活着。这样的解释是禅门的解释,大乘佛教全部做这样的解释。 法然上人在临终之时,有人商议上人的遗骸如何
做面善的人(1) 达摩大师宣示:"自性灵妙,名之于本来清净之法,不生无明之见,为不饮酒戒。""无明之见",即无批判的,盲目的见解。以自性以外的东西为依据,暂时性的想法,都是无明的见解。连囿于神佛、甚至拘泥于法或真理,古人亦示之曰:"有佛处不得住,无佛处急走过。"一休禅师
天地间独此一份 "世上最快乐最值得称道的事莫过于有献身终生的工作。"若在工作中能感悟"我"的使命,明确"我"的目的,并为之不懈地努力,这个人毫无疑问就是幸福的人,值得称道的人。如果不懂这个人生目的,大学毕业之前就要深入认真地思考。不要忘记,尽管职业际遇各有不同,然而建设和平、公正、光明的世界就是人生彼岸。 天地间独此一份 从前,中国有位首山和尚,他把棒喝修行僧用的竹篦条放在众人面前,说:"汝等诸人,若唤作竹篦则触。若不唤作竹篦则背。汝诸人且道,唤作什么把它叫做竹篦条,
看什么都美 今年正月初五,因为读卖电视台策划了我与东本愿寺的新门先生的对谈节目,我去了东本愿寺的大殿。对谈题目是围绕"人生价值"对话。因为是正月,对方拿出纸板、笔砚,要求我们"新春试笔"。因为是电视,所以需要各种包装吧。 我写了"美"字。主持人问:"什么意思?"我回答:"人生价值,即指活着的生命的价值观。然而生命的价格也有等级。既有动物般的生命,也有堪称人类的生命,还有永恒的生命。懂得了永恒的生命,得到佛之智慧,看什么都美,听什么都美。就会懂得所见所闻一切皆为美,这个世
使心清净的妙用 天龙寺的开山祖是梦窗国师。国师年轻之时参拜伊势逸事,见于国师《梦中问答》一书。 "神主带领他从内宫到外宫做了详细说明,说这里的神是日本的祖神,最灵验的神。祖神喜清净,最不喜污秽。到这里来参拜,请不要像在别处那样,在神前撒钱。钱这个东西,对于人类也许是宝,但是神看来就是不洁。" "如果有志供奉神,在宇治桥外有家御师,兼做旅馆,多少不限,就交给他们好了。他们会准备新鲜菜蔬、鱼来供奉,所以请不要在神前撒钱;同时也不要在神前祈愿、祷告。" "祷告什么祈求祛病除
为亲鸾一人(1) 为亲鸾一人 亲鸾圣人说:"能案弥陀五劫思惟之愿,尽为亲鸾一人。"就是说如来佛行五劫思惟之苦,尽为拯救亲鸾一人而为,其实并无此等不合理的事理。如来佛行五劫之苦,是为了无一遗漏地拯救全人类,而不是只拯救亲鸾一人那么小气的愿望。他甚至发誓:哪怕有一人未得到拯救,我都不成佛。将佛祖广大无边的本愿,说成"为拯救亲鸾一人而为",一人来承受之处,可以窥见亲鸾圣人的宗教经验高深莫测。 去拯救这个像亲鸾一样罪孽深重、烦恼无
连起心中的线 人人自觉这样的广泛社会性,建设有爱心的社会,难道不是小家庭制的日本今后需要树立的新道德吗? 连起心中的线 前天,熟识的老友家举办婚礼,在婚宴上他们让我致贺辞。如果说些世俗套话觉得没劲,听说新郎新娘在婚宴后要去夏威夷新婚旅行,便做了如下一番致辞。 "新郎新娘新婚旅行要去夏威夷。都说地球变小了,这是幸事。到了夏威夷,那里的人们会给你们的脖子套上叫作'蕾伊'的花环,用南国的花朵串成的五颜六色的花环戴在胸前,新娘新郎必定炫目生辉,美丽灿烂。" "然而人们看到的
为亲鸾一人(2) 五月时雨落,青蛙跳入水中央,扑通一声响?总觉得别扭! 那棣棠花开时如何? 棣棠花开时,青蛙跳入水中央,扑通一声响?怎么像在做说明。 阒静天地间总可以吧?阒静天地间,青蛙
见谁都拜 "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森罗万象都是从同一个宇宙原理生发而来,人类都是来自同一个宇宙,为一体,并非异物。那里穿着不可视的温馨的佛性之线,世间万物穿着佛心之线,是人类至高无上的幸福。在新郎新娘大喜的日子里,我把人生的成功秘芨传授给你们,以此作为我对你们的贺辞。" 见谁都拜 《六方礼经》是短篇经文,即拜东西南北上下六方的经。 有一天一早,释尊托钵出门,来到一家人家跟前,见一青年洗脸后恭敬地向东一拜,再向南、向西、向北恭敬一拜,然后向上拜,向下拜,便近前问道
刹那抓住真实 创造真实 孩子拜父母,父母拜孩子,学生拜老师,老师拜学生,丈夫拜妻子,妻子拜丈夫,厂长拜员工,员工拜厂长,朋友之间、社会上所有人之间互敬相爱。这里将呈现一个完全和谐的世界。 刹那抓住真实创造真实 我认为这个世上,没有比插花艺术再当下性的艺术了。大凡艺术总要留下形。做俳句,做和歌,绘画雕刻,艺术不灭,长存于世。然而插花不留痕迹。花的生命短暂,无论插技多么高超,顶多一天的薄命。把这个生命须臾的花插出光彩,即插花艺术。 拍成照片可以留下,但是鲜花不在。歌手唱
它本身即佛--明惠上人的感激 知道这个自己不好的,是谁呢?懂得自己是罪恶深重的人,这个心你自己不是也有吗?制造罪恶的心不可靠,不久就会死灭。而懂得罪恶的自己不可宽宥的心,是通向无形天地之心,通神佛之心。它就是佛。这不是真正的自我吗?发现真正的自己,就是禅。说"我的心很乱,让人困惑"的这个心,不是完全不乱吗? 它本身即佛明惠上人的感激 栂尾的明惠上人走在路上,不知发现了什么,合掌礼拜,不久泪流满面。 弟子好奇,问:"上人您看到了什么?又是什么让您伤心落泪?" "那里开着一枝花,
什么在画独山和尚出家的因缘 京都相国寺有一位字画兼长的著名住持叫独山和尚的弟子学习绘画,想成为画家。一次,东山高台寺举行笔会,展览众人的画,并在客人面前即席作画。 这时大德寺的住持牧宗和尚过来,站在他面前看了问道:"后生,你画得相当不错,究竟是什么在画?" 被牧宗和尚这么一问,他不知如何回答是好。当然不能说笔在画,也不能说手在画,也不能说身体在画。是心在画。那么,这个心是什么?是别人要你画才画的心呢?还是想卖画赚钱的心呢?是想成为著名画家的名誉心呢?还是仅仅画画心切
自觉生命的尊严 中国唐代的名僧中,有一位百丈禅师。 一次,某僧向百丈禅师请益:"如何是奇特事"。 "奇特事"即特别来之不易的,稀世难求,或惊世骇俗的事件,独家新闻之类的意思。 "独坐大雄峰。"百丈禅师答曰。"大雄峰"是百丈禅师所在的山名。大意是,我一人坐于此,这就是奇特事,是来之不易的,是惊世骇俗的。这个回答意味着,还有比自己活着坐在这里的事实更宝贵的吗?我们需要充分自觉现在活着的这个自己的不可思议,来之不易,难能可贵。 换句话说,即生命的尊严,自己活在世上的生命的尊严。据
居苦乐中而离苦乐 热时说"热!",热杀你,冷时说"冷!",冻杀你,说法相当不客气。热时忘记自己适应热,冷时忘记自己适应冷,那就是不暑不寒之处吧。 彼岸是不暑不寒之地,没有善恶,没有喜厌,没有胜负,没有生死的对方,这样的世界在哪里呢?实际是必须在现实的此岸去发现。 除去了此岸,哪里也没有彼岸。用似是而非的空想和观念,我们不能得到满足。要在现实的、身在痛苦中发现没有痛苦的世界,身在生死中超越生死,身处寒暑中克服寒暑,那里一定有佛教的彼岸。 正冈子规临终前做了一首辞世的俳句。
禅僧们所传达的 据说是镰仓时代的荣西禅师带来了对今天的日本民族来说一天也离不开的绿茶种子。 传授了酱油制法的是镰仓末期的法灯国师,酱油产地播州龙野市每年要祭祀元祖法灯国师。国师也是传承了今天堪称纯日式乐器尺八的普化宗开祖。 建长汁起源于建长寺,纳豆是大德寺的传家菜,隐元豆与普茶料理是黄檗宗隐元禅师的将来之物。而金山寺酱传名至今,表明中国的禅寺在烧菜上各有千秋。要养活五百七百上千之众的云水僧,当然全部粮食非自给自足,则无法满足需要。 常言道"一日不作,一日不
忘掉自己当下就能解脱 恐怕那是为了迎合封建时代的大名、阔老所好,摆阔的和尚首开先河,让人不能不对其艺伎般俗鄙的精神起怜悯之心。而今强调民主的时代,僧侣中仍有等级,不乏所谓名僧知识以此等装束招摇过市,对其时代错误之甚,颇觉可哂,不能不怀疑其宗教良知何在。如此,何异于名妓走花街耶? 亲鸾圣人曰:"烦恼具足之凡夫,火宅无常之世界,万事虚假,无有真实,唯有念佛是真。" 烦恼具足的凡夫,贪得无厌,或嗔或暴,从早到晚牢骚满腹,此种凡夫所思所为,全部是谎言。这个世上,商界、政界、社会
赐给的生命 "我的临终,交给了弥陀佛。临终毕,葬礼完,喜滋滋,乐陶陶,南无阿弥陀佛。" 我念佛时,忘记了死,我的临终是阿弥陀佛主持,我竟忘掉了生死。我已经死了,在念佛中我才市死了。死了的人不会再死,也不要丧葬。在念佛中,如来佛已经为我超度。我每天都过着净土的日子,远离生死。一个没有学问的人,只是勤于听说法便得到了信心。 日本以前可出了不少这样的人。心中的一个转机,心中的转变,一定是信心,是开悟。这是大乘佛教。即使不修行,不做学问,只要真正忘掉自己,当下就能解脱。 我年轻
利己利人的观音力 妙心寺的生活信条提倡:"让我们感谢自己被赐予,积德报恩吧。"人不是自来的生命,是赐给的生命。有父母之恩,国家之恩,自然之恩,社会大众的劳动之恩,沾沐其恩而有生,所以要积德报恩。为社会、为世人积德行善。即使不欲不求,不是已经被赐予得太多了吗?这样思想,每天感恩,每天欢喜度日,是人生最幸福的。"当处即莲华国,此身即佛也",若对世上无所求,没有欲望,则当下圆满。感谢无
进步与和谐 据说四年后将在大阪府举办首次在亚洲举办的世博会,主题为人类的进步与和谐。这两个命题,本来是自相矛盾。进步太快,容易破坏和谐,反之和谐彻底,容易忘记进步。 在不断进步的同时,还要完全保持和谐,恐怕是人类的理想,而日本的世博也想大肆彰显这个人类的理想吧。 进步,即单脚向前迈出,想迈出去一只脚,另一只脚就要牢牢地抓住大地。当抬起的脚落下来时,另一只脚向前进。如果抬脚叫进步,那幺抓住大地的脚就叫和谐。然而,认为和谐重要而双脚立定,就没有进步;反之认为进步重要,
《千年菩提路》将以寺庙的兴衰、人物的命运、不同佛教宗派的法脉传承为线索,勾勒中国佛教2000年来传播和发展的历史轨迹。其主要内容涉及32个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寺庙以及与之相关的大德高僧。
玄奘之路公元七世纪,一个大唐的僧人踏上了丝绸之路,他要前往遥远的西方,寻求佛法。大漠雪山,他命悬一线,城堡森林,他九死一生,怀着坚定的信念,他终于抵达心中的圣地。十九年时间,一百一十个国家,五万里行程,在异国的土地上,他被奉为先知,在佛陀的故乡,他成为智慧的化身。由于他的缘故,大唐的声誉远播万里,就连他脚上的麻鞋,也被信徒供为圣物。然而他放弃了一切荣耀,依然返回故土。他翻译的佛经,达到了四十七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这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成就。他离世的时候,大唐的皇帝悲痛不已,百万人哭送。
现在讲一个离婆多尊者开悟的公案。 他是佛的弟子。有一天,他到别处去,晚上路过荒野,前无村庄,后无旅舍,发现在路旁有一小亭(是供给行人休息用的),他就在此亭过夜。但是心中战战兢兢在想,荒郊野外,会不会有鬼呢?果然不出所料,在半夜时,来了一个鬼、手拖一具尸体,来到亭中。这时,离婆多已经吓得全身发抖,毛骨悚然,恐惧万分,只得躲在一旁窥视鬼的一举一动。
有一个曾家妇人,经常给草堂青老和尚供养布施衣物,老和尚非常感恩,就说:“老僧将来给夫人作儿子。”这很有意思,老和尚觉得无以回报,正好这个施主——曾家的妇人没有孩子,所以他就发了这样一个愿。但这是非常可惜、可怜、非常颠倒的!
赵胜英居士,七十五岁,河北省辛集市人,老中医。一九九五年在五台山拓院寺首三皈五戒。发愿预知时至,求生西方极乐净土。持戒严洁,喝酒,抽烟,荤腥,骂人等一天全戒,戒后无有再犯。一年到头,早晨3∶30起床做早课,饭后看门诊,晚课两小时,十年如一日,无论忙闲,从不间断。自辟一层楼,二百平方米,设念佛堂,供家人和居士们念佛修行用。他自己亲为领众修行十馀年,而从不疲厌。
四个老婆 释迦牟尼在一次法会上说:“某地有个富商共讨了四个老婆:第一个老婆伶俐可爱,整天作陪,寸步不离;第二个老婆是抢来的,是个大美人;第三个老婆,沉溺于生活琐事,让他过着安定的生活;第四个老婆工作勤奋,东奔西忙,使丈夫根本忘记了她的存在。
唐代当时有一位祖师是非常有名的,就是临济义玄禅师,可以说临济遍天下,他的徒子徒孙是遍天下的。他当时在黄檗禅师座下,用我们现在的话可以说他是傻呵呵的,就是什么也不知道。一个首座和尚是明眼人,首座就问他:“你来这里多久了?”他说:“我来这里三年了。”“你来这里以后,你有没有到和尚那去请法啊?去问法啊?”他说:“我不知道问什么啊?”他说:“我教你喽。”他说:“你去问什么是佛法大意?”
佛缘,顾名思义就是与佛的缘分。也许,你从小就被家里人,带去寺院烧香拜佛;也许,你曾在某寺院门口,被算命先生说“有佛缘”;也许,有人送你几本佛书与你结缘;也许,你曾为某个愿望来到佛前虔诚祈求。以上这些好像都是“佛缘”。但又似乎不尽然,不妨听听下面这个故事。
在英国索伦港的国家船舶博物馆里,停泊着一条很特别的船。它之所以能进入博物馆,是因为有着不可思议的经历。它原属于荷兰一家船舶公司,1894年下水,在大西洋里曾139次遭遇冰山,126次触礁,21次起火,267次被风暴折断桅杆,然而令人惊奇的是——虽然历尽劫难,它却从来没有沉没过!
仙崖禅师外出弘法,路上,遇到一对夫妇吵架。妻子:“你算什么丈夫,一点都不像男人!”丈夫:“你骂,你如再骂,我就打你!”妻子:“我就骂你,你不像男人!”这时,仙崖禅师听后就对过路行人大声叫道:“你们来看啊,看斗牛,要买门票;看斗蟋蟀、斗鸡都要买门票;现在斗人,不要门票,你们来看啊!”
有道禅师当初行脚时,路过一间卖茶的茶坊,因为口渴,就顺道进去想喝杯茶小憩一下,店主一看是位云水僧就热忱招呼,并且问道:‘禅师!辛苦了吧?喝茶吗?’只见有道禅师用平淡眼光看了一下茶架,点一下头,其他一句话也不说。店主似乎也是禅道高手,小心谨慎的说道:‘想必您是一位禅道高深的禅师!禅师!小的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您,如果您告诉我,我就供养您!如何?’
唐朝末年,皇室衰微,地方军阀并起,连年的军阀混战,弄得民不聊生。就连不问世事,一心向佛的寺院也未能幸免。成都西郊的广宁寺就是如此,主持方丈因阻挠官军将寺院据为军营,便被官兵捆绑起来吊在树上,用鞭子给打得奄奄一息。临终前,他将最得意的弟子慧明叫到跟前,嘱咐他带领众僧侣到渝州,投靠那里的天宁寺继续修行。他又颤巍巍地从胸前掏出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盒交于慧明,用尽最后一口气说到:“这盒子里装的是广宁寺的镇寺之物,在未光复广宁寺以前,你切不可私自打开……”,说完便咽了气。
六榕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禅宗名刹。据说,南朝梁大同三年(537),武帝母舅、僧人昙裕从柬埔寨求得“舍利”带到广州。时任广州刺史萧裕奉武帝之命,兴建宝庄严寺。南汉(917—971)时,改称“长寿寺”。北宋初,毁于火灾。端拱二年(989),僧人重建,改奉禅宗六祖慧能,更名“净慧寺”。明永乐九年(1411),改称“六榕寺”
洛浦禅师原是临济禅师的得意弟子。可是临济禅师很多次都没有认可洛浦禅师,洛浦禅师是非常有志气和才气的人,多次被师父说还没有开悟,所以他就负气出走。济明日说:「临济门下,有个赤梢鲤鱼,摇头摆尾向南方去,不知向谁家齑瓮里淹杀!」
临济宗的开创者是义玄禅师(公元787-867),曹州南华人,出家后广研戒律与经论,继而到各处参学。后蒙黄檗希运禅师印可,遂于唐太宗八年(公元854),至镇州临济院广接徒众,门风峭峻,盛于一代。在黄檗门下时,义玄曾问希运禅师「如何是佛法大意?」这一问便被禅师举棒即打,义玄被打得莫名其妙,自问︰「何错之有?」后来经大愚禅师点醒,才恍然明白到,当头棒喝可截断学人的妄念,令其于猛然之间不假思索,直见佛性。
双溪布衲禅师和佛日契嵩禅师二人,是真正以禅接心的投契好友。有一天,契嵩禅师戏作了一首诗,送给还活着的布衲禅师,大意是追悼布衲禅师的德风。诗的前四句:“继祖当吾代,生缘行可规;终身常在道,识病懒寻医。”这四句话的意思是,继承您宗风的我,将您在世间的一切生缘行为当作我的规范。
佛陀在世时,有一个公案。宾头卢尊者是证果的阿罗汉。国王优填王是尊者的护法,对其很亲厚、恭敬,每天早上、傍晚各去礼拜供养一次,宾头卢尊者都是坐在那里接受国王顶礼。然而,优填王有一位不相信好乐佛法的大臣,挑拨说:“国王,您对这位下贱业人那么恭敬,但他对您太轻慢了,坐在那里起都不起来一下。”
老和尚的大徒弟告诉老和尚,他准备要去山里修行,他现在对寺院里的一切都提不起兴趣,各种各样的活动、各种繁琐的事务……他很不喜欢,并且他觉得跟着师父学了10几年了,现在也需要到寂静的地方去沉淀沉淀。有的人听了,给老和尚说,怎么能让他走呢?他脾气那么怪,不能让他一个人住山,会出事情;并且你看他都跟您十几年了,现在想去躲清闲,怎么能放他走呢?
禅宗故事
《禅理故事》是以通俗易懂的禅理小故事与佛理小故事向您阐述生活中的善良诚实、智慧文明与人生感悟。
《禅宗公案》是2008年8月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陈继生。公案,原意指官府用以判断是非的案牍。所谓‘案牍’即指文书而言。官府之文书成例及讼狱论定者谓之‘案’或‘公案’。
包容的智慧 宽容是我们做人的基准。学会宽容,学会从别人的狭隘中开辟出宽容的渠道,这比做什么事情都愉快、幸福。 宽容是支撑美德果实的绿叶,只有像绿叶一样相互容纳的胸襟,才能普遍装点出妩媚多姿的世界。 宽容是展示我们美好心灵世界的绿地,它繁育着鸟声和虫鸣,连孵化在原野的清风也是绿色的。 海洋说它以浩瀚的博爱,赢得了江河湖泊的青睐;宽容点头赞许道:正因为我们有着相同的爱心,才结伴为高山流水的知音。 宽容使我们能正确善待别人的缺点,把激化的矛盾转危为安,让误入歧途的车轮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