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往生 净土大德故事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禅宗开悟 禅宗公案 禅宗大德故事 圣凯法师散文随笔 和颜爱语 看开 心静自然禅 佛教与拜拜 拈花智慧 日常的佛心 法云法师文集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禅理故事 哼哈一如说 做人的佛法 行禅 罗汉菜 佛陀教你不生气 禅宗小故事 禅宗故事
圣凯法师散文随笔
  • 红红的丁香叶

      红红的丁香叶  圣凯法师  漫步在蒙蒙的细雨中,秋雨如一首伤心的乐曲萦回在耳畔,乐曲中充满着对夏天的回忆,对冬天的无奈,几分伤感,几分缠绵,令人惆怅。  红红的丁香叶,在迷蒙蒙的空中如飞舞的彩

  • 当下是最好的安排

      当下是最好的安排  圣凯法师  深山一座小庙里,有一尊十分庄严的观世音菩萨像。每天专程到寺院祈祷,许愿的人特别多,香火特别旺盛。寺院里只有一位看门的老和尚,他看见坐在台上的菩萨太辛苦了,每天要

  • 人生的最后时刻

      人生的最后时刻  圣凯法师  生命,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也是一切宗教、哲学、文学、艺术、音乐共同探讨的话题。人类的生命的韵律只是反复弹奏着从生至死的几十年光阴,多则一百多年。死,随时可能发生,也

  • “净化之夜”闻梵音

      净化之夜闻梵音  圣凯法师  一位在世间生活的凡夫僧,总是有许多习气,对于音乐我生来细胞不多,五音不全,可是我很喜欢欣赏音乐。每当学习感到疲劳时,便打开录音机,让那流动、轻柔的旋律在小屋内飘荡

  • 凿井的启示

    圣凯 前几天,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幅漫画:两人在沙漠中凿井,一个人急于求成,没挖多深就放弃了,于是在他的背后,留下许多小小的坑,却不见井水;另一人选择好一个地点,便埋头苦干,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洼清清的泉水终于在他眼前出现了 这似乎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

  • 八风吹不动

      八风吹不动  圣凯法师 苏东坡被派遣到江北瓜州任职,和他的好朋友佛印禅师所住的金山寺只隔着一条江。有一天,苏东坡坐禅欣然有得,便做了一首偈子,来表达他的境界,并且很得意地派书僮过江把偈子送给禅

  • 一根刺的启示

      一根刺的启示  圣凯法师  在《圣经》里有这样的一个故事。  在耶稣所有的门徒中,保罗是非常特殊的一位,他不但有学问、有才干,而且有统御的能力,是当时众教会的领袖。  可是保罗身上有一根刺。保

  • 爱的无常、当下、柔软

      爱的无常、当下、柔软  爱的无常  有人说,情爱一场,在法国是一出喜剧,在英国是一出悲剧,在意大利则是一出歌剧;如果在美国,现在的情爱已成为一场闹剧。不知道情爱在我们中国,是什么剧呢?反正是一

  • 多情与无情

      多情与无情  圣凯法师  多情与无情,有时看起来总是相待对立,可是有时却是统一的,佛陀是最好的榜样。  在佛陀即将涅槃前,对比丘作了最后的教诫:是故比丘,勿为放逸,我以不放逸故,自致正觉。无量

  • 和佛菩萨在一起

      和佛菩萨在一起  圣凯法师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总有许多想不通的事物,对于我们这些出家人,也会有许多的疑惑。出家这么多年,也习惯了那些充满好奇与怀疑的眼光。  我是一个凡夫,我有许多烦恼习

  • 当下的幸福

      当下的幸福  圣凯法师  这个世间什么是最珍贵的?不同的人或许有不同的答案,但是一般人都会认为得不到和已失去是最珍贵的,因为生命不可能重复,也不可能再去拥有已失去的幸福与快乐;得不到的事物永远

  • 无尽的叮咛

      无尽的叮咛  圣凯法师  您终于走了,走的那么安详,那么平静。您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您终于能够回到阿弥陀佛的怀抱,实现您一生的夙愿。这几天,我一直担心如果您在佛学院放假后往生了,我便不能为您

  • 红炉白雪──一位“痴汉”的心

      红炉白雪── 一位痴汉的心  ──读印顺导师《华雨集》(五)有感  佛法的缘份真是不可思议,有些人虽然从未见过面,却结下深厚的法缘,我与印顺导师就是这样。出家后不久,便接受师父的指导开始学习佛法

  • 兰花的思索

      兰花的思索  昨天,窗前心爱的兰花开了,由一片片小绿叶围绕的小圆圈中,两朵小小的兰花盛开于其中,花中有三四条小小黄色的花蕊,显得小巧玲珑,清新悦目。它没有牡丹花的高贵,没有芙蓉花的娇艳,没有桃

  • 修行境界:此时无声胜有声

      修行境界:此时无声胜有声  道究竟如何在行者当下去体证,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因为道不是一种客体,一种认知对象,而可以作理智测度。从禅宗来说,这种理智测度正是情识的分别作用,是无明烦恼的根本

  • 相遇不是用来生气的

    有一位金代禅师非常喜爱兰花,在平日弘法讲经之余,花费了许多的时间栽种兰花。 有一天,他要外出云游一段时间,临行前交待弟子,要好好照顾寺里的兰花。在这段期间,弟子们总是细心照顾兰花。但有一天在浇水时却不小心将兰花架碰倒了,所有的兰花盆都跌碎了

  • 禅心无语·后记

      《禅心无语·后记》  圣凯法师  我常常自嘲:毕竟是一介书僧,不能领众修行,亦不善于处理事务,只能以写作、自修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我的写作分为三种:学术研究的论文、现代感很强的杂文、抒情式的散文

  • 平兴寺的遐思

      平兴寺的遐思  圣凯法师  站在对岸的山间小路上,回望着这座令我梦回萦绕的寺院──平兴寺,不禁泪如泉涌,犹如流浪多年的游子见到故乡那一刹那,心中充满着感动。  两座小山如两只手将它轻轻地环抱住

  • 自在观音

    自在观音 住在观音殿的旁边,能够跟观世音菩萨成为邻居,是一种难得的缘份。 每天都有很多次经过观世音菩萨面前,有时会进行礼拜瞻仰,用自己虔诚的心跟观世音菩萨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在所有的佛、菩萨中,我最喜欢观世音菩萨,与观世音菩萨最有缘。 在十几岁时,我便在福建省福鼎的昭明寺看见观世音菩萨显圣像,她骑在一条龙身上,显得那么慈祥与庄严,从此那种感觉一直印在脑海中,永远都不会忘怀。自从出家以来,一直持大悲咒,感受着观世音菩萨对我的加持;受戒于普陀山,那是一个观世音菩萨道场,

  • 炮火下的沉思

    炮火下的沉思 巴米扬大佛事件 圣凯法师 一、缘起 坐在T52次火车上,静静地读着在火车站买的《环球时报》,这是我最近几周去上海路上必读的报纸。人们都在低声地说话或者看书、读报,或者欣赏着窗外的黄昏景色。突然,一则消息映入眼帘《塔利班向佛开枪--只信奉一个神灵,要捣毁所有佛像》: 2月26日,阿富汗武装派别塔利班最高领导人乌乌尔发布命令,销毁在阿富汗境内的所有非伊斯兰教的塑像,这其中包括据说是世界上最高的站立式佛像。 乌乌尔在命令中称,所有的这些塑像"都是对伊斯兰教的亵渎

  • 一夜的美丽

    一夜的美丽 圣凯法师 那是一种毫不起眼的花,被懒散的我们扔在一个毫不起眼的角落。但是,只有那个角落才能配得上它吧。一座红墙剥落的老房子,露出里面的土色,门窗上布满了尘土,一种岁月的回忆充溢在老房子周围。我也不知道房子里放些什么,只能从模糊的窗户里看见里面全是各种柜,后来才知道其实是房山石经的拓片。 老房子的门口有一棵珊瑚化石,不知充满疮孔的石头还能记住曾经在大海的岁月。然后,便是一种拱形的门,是到藏经楼的必经之路。无论是谁,当他走到这里时,他都会有一种曲径通幽

  • 寻找苦难的净土

    寻找苦难的净土 圣凯法师 在《维摩诘经》中,佛说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话,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当时,舍利弗便对佛陀的佛土生起怀疑,佛陀回答了舍利弗的疑问,说:舍利弗,众生罪故,不见如来国土严净,非如来咎。佛陀以足指按地,顿时三千大千世界便成清净国土。 我们见到这个世间的沌秽,生起一种厌离心,从而愿意往生到没有痛苦的极乐世界。净土与地狱是相对的,人们都在寻找那种充满快乐的净土。但是,地狱却不必在死后才看到。比如我们现在看看阿富汗,在美英的轰炸下,到

  • 忘记了“我”

    忘记了我 圣凯法师 佛法上说,生命中的执著分为两种:我执与法执。我执是对生命个体的执著,对个体自身及以个体所有物都会有一种分别与依恋,很难舍去的。但是,有时我们也会忘记了我。 有一只猴子被耍猴人捉住,十分害怕,以为一切都完了,只等死亡来临。谁知耍猴人不杀它,给它穿上红袍,戴上纱帽,教它抬起前脚直立着走路,又教它坐在椅子上抽旱烟,模仿人的模样与动作。 猴子学了几天,全学会了。耍猴人就让它骑在羊背上,叫羊驮着它飞跑,猴子很得意了;又让坐在车上,叫狗拖着狂奔,猴子更加得意了

  • 就这样

    就这样 圣凯法师 去年十月份,到湖北开一个禅宗会议。会议后,便访武汉名刹--归元寺。在归元寺的客堂里,看到有一幅昌明老和尚所写的中堂,只有三个字--就这样,挂在大厅里,透出无比的苍硕、浑厚的笔力。当时,只是觉得好玩,总是不断地念唠着,就这样,就这样,啊,太简单了,似乎又蕴含着无穷的意思。但是,究竟是什么意思,却有一种欲言即止的感觉。 有一天,看一本日本禅宗方面的书,讲到日本的白隐禅师的故事,想起就这样三个字,颇受启发。白隐禅师所居住的禅寺附近有一户人家的女孩,因为跟村里的

  • 布施的快乐

    布施的快乐 圣凯法师 布施功德无量,是我们常说的行话。但是,功德从哪里来呢?内心快乐便是功德。但是,为什么布施会内心快乐?这只有布施者才会有这样的心理体会,非布施者是没有这种体会的。 因为,人其实是一个平衡系统。当我们的付出超过我们的回报时,我们一定会取得了某种心理优势;反过来,当我们的获得超过了你付出的劳动,甚至不劳而获时,便会陷入某种心理劣势。人生其实十分公平,没有无缘无故的得到,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失去。有时,我们是用物质上的不合算换取精神上的超额快乐,虽然表面

  • 人生最初的财富

    人生最初的财富 圣凯法师 有这样一个故事,虽然很平常,却意义深刻。 瑞士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电子户籍卡的国家,在这里,婴儿一出生,医院便会立即打开计算机,通过户籍网络看他(她)是这个国家的第多少位成员,然后以此为编号开始在户籍卡中输入这孩子的姓名、性别、出生时间及家庭地址。由于婴儿和大人一样,用的都是统一规模的户籍卡,因此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都有财产状况这一栏。 1998年,南美的一位黑客通过国际互联网侵入到瑞士的户籍网络,想把自己刚出生的儿子注册为瑞士人,并开始填写有

  • 活着就是一种美丽

    活着就是一种美丽 圣凯法师 清明是祖先聪明地为我们设置的窗口,让生者和死者在这里相视对话。在细雨蒙蒙的春天,在绿草幽幽的原野上,喧嚣浮躁的现代人暂时安静下来,聆听先人的声音。 我们在野草丛生的墓地前,轻轻地拔掉那些美丽的小野花,然后培上一些鲜土。有时,不知先人感受的后人,在宁静的原野上便放一些鞭炮,我不知那些在黄土下面安息的祖先是否喜欢这样的打扰?我们在走动、沉默、追思、悲伤,因为我们还活着,有感觉,会思想。对无可逃避的死亡的疑惧变成了内心涌动着的对生命的敬畏

  • 佛法谈“做人”

    佛法谈做人 圣凯法师 现代的心理学研究指出,当一个人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遇到问题时,有人可以和其讨 论,或伸出援手,此人通常较能应付压力,不易被危机击倒。进一步看,如果要维持社会支持的系统(良好的人际关系),你必须具有爱与被爱及付出的能力。 一个人在事业或生活不顺利的时候,因为内心比较脆弱,所以很容易对他人产生期待。我们自己时常在这种情绪低落的时候,把我们见到的每个人都当是我们自己的朋友,向他倾诉我们的不幸,并渴望获得安慰与同情。 其实,世界上的许多人都是以自己为中心

  • 感恩心

    感恩心 圣凯法师 现代心理学指出,我们内心感觉就是改变的力量。进一步说,创造美好、积极的感觉, 让日子值得活下去,正是每一个人自己的责任。许多心理学家提出,让生活中增加一些浪漫因素,布兰登博士说:浪漫是生命能让我们获得快乐热情的承诺。这就要我们以童真的眼光看事物,保有生活中的美好。 在佛法中,经常说报四重恩:一、感念佛陀摄受我以正法之恩;二、感念父母生养抚育我之恩;三、感念师长启我懵懂,导我入真理之恩;四、感念施主供养滋润我色身之恩。我们感念众生旷劫供我所需之恩,

  • 知足常乐

      知足常乐  圣凯法师  快乐是一种平衡而满足的内在感受,但是人的欲望是无穷的,社会现实总是难以满足。著名作家刘墉对人类的贪婪本性看到了极致:旅客车厢内拥挤不堪,无立之地的人想:我是有一块立足的

  • 有求皆苦

    有求皆苦 圣凯法师 有求皆苦,在这个充满竞争与追求的社会里,人们总是认为它已经不合时宜了。下面,有一个故事,或许有助于我们理解这句话吧! 张好运和一个极愚笨的人由于意外的原因,同时得到了命运的宠幸。命运之神说:我给你们中一次巨额奖金的机会,有花不完的硬通货。张好运有额外的要求:我比那笨人更多理性、智力,我应该在最后比他富有。命运之神勉强答应了。 愚笨的人果然有了横财,他只能不断地消费,宝马香车、美人红酒,奢侈挥霍。中年以后,穷极无聊,成为赌场的常客。当钱所剩不多时

  • 自我认同、自我回归

    自我认同、自我回归 圣凯法师 在一本书里,看到一位88岁高龄的老太太总结人生幸福有三诀: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很简单吧!只有三条,可是真的能做到吗?那么,便会让我们活得轻松些。 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就是说不要自己同自己过不去。凡夫的我们,如果一有过错,就会终日陷入无尽的自责、哀怨、痛悔之中。虽然说这些心理在所难免,但是对于错误来说,毫无用处,只能带来更大的痛苦。错误的过去已经过去,应该拍拍身上的灰尘,重

  • 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圣凯法师 出家,真的是一种职业吗? 出家是一种职业,许多人都这样说。于是,剃头、穿袈裟、念经、坐禅成为一种职业需要了。所以,现在许多社会人对出家人产生了另外一种称呼职业和尚。 但是,我们如何去界定职业呢?因为职业意味是一种工作方式,就是在工作时,你必须遵守职业的道德、制度、规定等。那么,穿工作服是一种职业需要;在外企工作,讲外语等是职业需要,等等。但是,一般的职业都会上下班、周末、假期,在这个时候就没有职业需要了,而是进入了私人生活方式:下班后可以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