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红的丁香叶 圣凯法师 漫步在蒙蒙的细雨中,秋雨如一首伤心的乐曲萦回在耳畔,乐曲中充满着对夏天的回忆,对冬天的无奈,几分伤感,几分缠绵,令人惆怅。 红红的丁香叶,在迷蒙蒙的空中如飞舞的彩
当下是最好的安排 圣凯法师 深山一座小庙里,有一尊十分庄严的观世音菩萨像。每天专程到寺院祈祷,许愿的人特别多,香火特别旺盛。寺院里只有一位看门的老和尚,他看见坐在台上的菩萨太辛苦了,每天要
人生的最后时刻 圣凯法师 生命,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也是一切宗教、哲学、文学、艺术、音乐共同探讨的话题。人类的生命的韵律只是反复弹奏着从生至死的几十年光阴,多则一百多年。死,随时可能发生,也
净化之夜闻梵音 圣凯法师 一位在世间生活的凡夫僧,总是有许多习气,对于音乐我生来细胞不多,五音不全,可是我很喜欢欣赏音乐。每当学习感到疲劳时,便打开录音机,让那流动、轻柔的旋律在小屋内飘荡
圣凯 前几天,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幅漫画:两人在沙漠中凿井,一个人急于求成,没挖多深就放弃了,于是在他的背后,留下许多小小的坑,却不见井水;另一人选择好一个地点,便埋头苦干,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洼清清的泉水终于在他眼前出现了 这似乎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
八风吹不动 圣凯法师 苏东坡被派遣到江北瓜州任职,和他的好朋友佛印禅师所住的金山寺只隔着一条江。有一天,苏东坡坐禅欣然有得,便做了一首偈子,来表达他的境界,并且很得意地派书僮过江把偈子送给禅
一根刺的启示 圣凯法师 在《圣经》里有这样的一个故事。 在耶稣所有的门徒中,保罗是非常特殊的一位,他不但有学问、有才干,而且有统御的能力,是当时众教会的领袖。 可是保罗身上有一根刺。保
爱的无常、当下、柔软 爱的无常 有人说,情爱一场,在法国是一出喜剧,在英国是一出悲剧,在意大利则是一出歌剧;如果在美国,现在的情爱已成为一场闹剧。不知道情爱在我们中国,是什么剧呢?反正是一
多情与无情 圣凯法师 多情与无情,有时看起来总是相待对立,可是有时却是统一的,佛陀是最好的榜样。 在佛陀即将涅槃前,对比丘作了最后的教诫:是故比丘,勿为放逸,我以不放逸故,自致正觉。无量
和佛菩萨在一起 圣凯法师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总有许多想不通的事物,对于我们这些出家人,也会有许多的疑惑。出家这么多年,也习惯了那些充满好奇与怀疑的眼光。 我是一个凡夫,我有许多烦恼习
当下的幸福 圣凯法师 这个世间什么是最珍贵的?不同的人或许有不同的答案,但是一般人都会认为得不到和已失去是最珍贵的,因为生命不可能重复,也不可能再去拥有已失去的幸福与快乐;得不到的事物永远
无尽的叮咛 圣凯法师 您终于走了,走的那么安详,那么平静。您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您终于能够回到阿弥陀佛的怀抱,实现您一生的夙愿。这几天,我一直担心如果您在佛学院放假后往生了,我便不能为您
红炉白雪── 一位痴汉的心 ──读印顺导师《华雨集》(五)有感 佛法的缘份真是不可思议,有些人虽然从未见过面,却结下深厚的法缘,我与印顺导师就是这样。出家后不久,便接受师父的指导开始学习佛法
兰花的思索 昨天,窗前心爱的兰花开了,由一片片小绿叶围绕的小圆圈中,两朵小小的兰花盛开于其中,花中有三四条小小黄色的花蕊,显得小巧玲珑,清新悦目。它没有牡丹花的高贵,没有芙蓉花的娇艳,没有桃
修行境界:此时无声胜有声 道究竟如何在行者当下去体证,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因为道不是一种客体,一种认知对象,而可以作理智测度。从禅宗来说,这种理智测度正是情识的分别作用,是无明烦恼的根本
有一位金代禅师非常喜爱兰花,在平日弘法讲经之余,花费了许多的时间栽种兰花。 有一天,他要外出云游一段时间,临行前交待弟子,要好好照顾寺里的兰花。在这段期间,弟子们总是细心照顾兰花。但有一天在浇水时却不小心将兰花架碰倒了,所有的兰花盆都跌碎了
《禅心无语·后记》 圣凯法师 我常常自嘲:毕竟是一介书僧,不能领众修行,亦不善于处理事务,只能以写作、自修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我的写作分为三种:学术研究的论文、现代感很强的杂文、抒情式的散文
平兴寺的遐思 圣凯法师 站在对岸的山间小路上,回望着这座令我梦回萦绕的寺院──平兴寺,不禁泪如泉涌,犹如流浪多年的游子见到故乡那一刹那,心中充满着感动。 两座小山如两只手将它轻轻地环抱住
自在观音 住在观音殿的旁边,能够跟观世音菩萨成为邻居,是一种难得的缘份。 每天都有很多次经过观世音菩萨面前,有时会进行礼拜瞻仰,用自己虔诚的心跟观世音菩萨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在所有的佛、菩萨中,我最喜欢观世音菩萨,与观世音菩萨最有缘。 在十几岁时,我便在福建省福鼎的昭明寺看见观世音菩萨显圣像,她骑在一条龙身上,显得那么慈祥与庄严,从此那种感觉一直印在脑海中,永远都不会忘怀。自从出家以来,一直持大悲咒,感受着观世音菩萨对我的加持;受戒于普陀山,那是一个观世音菩萨道场,
炮火下的沉思 巴米扬大佛事件 圣凯法师 一、缘起 坐在T52次火车上,静静地读着在火车站买的《环球时报》,这是我最近几周去上海路上必读的报纸。人们都在低声地说话或者看书、读报,或者欣赏着窗外的黄昏景色。突然,一则消息映入眼帘《塔利班向佛开枪--只信奉一个神灵,要捣毁所有佛像》: 2月26日,阿富汗武装派别塔利班最高领导人乌乌尔发布命令,销毁在阿富汗境内的所有非伊斯兰教的塑像,这其中包括据说是世界上最高的站立式佛像。 乌乌尔在命令中称,所有的这些塑像"都是对伊斯兰教的亵渎
一夜的美丽 圣凯法师 那是一种毫不起眼的花,被懒散的我们扔在一个毫不起眼的角落。但是,只有那个角落才能配得上它吧。一座红墙剥落的老房子,露出里面的土色,门窗上布满了尘土,一种岁月的回忆充溢在老房子周围。我也不知道房子里放些什么,只能从模糊的窗户里看见里面全是各种柜,后来才知道其实是房山石经的拓片。 老房子的门口有一棵珊瑚化石,不知充满疮孔的石头还能记住曾经在大海的岁月。然后,便是一种拱形的门,是到藏经楼的必经之路。无论是谁,当他走到这里时,他都会有一种曲径通幽
寻找苦难的净土 圣凯法师 在《维摩诘经》中,佛说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话,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当时,舍利弗便对佛陀的佛土生起怀疑,佛陀回答了舍利弗的疑问,说:舍利弗,众生罪故,不见如来国土严净,非如来咎。佛陀以足指按地,顿时三千大千世界便成清净国土。 我们见到这个世间的沌秽,生起一种厌离心,从而愿意往生到没有痛苦的极乐世界。净土与地狱是相对的,人们都在寻找那种充满快乐的净土。但是,地狱却不必在死后才看到。比如我们现在看看阿富汗,在美英的轰炸下,到
忘记了我 圣凯法师 佛法上说,生命中的执著分为两种:我执与法执。我执是对生命个体的执著,对个体自身及以个体所有物都会有一种分别与依恋,很难舍去的。但是,有时我们也会忘记了我。 有一只猴子被耍猴人捉住,十分害怕,以为一切都完了,只等死亡来临。谁知耍猴人不杀它,给它穿上红袍,戴上纱帽,教它抬起前脚直立着走路,又教它坐在椅子上抽旱烟,模仿人的模样与动作。 猴子学了几天,全学会了。耍猴人就让它骑在羊背上,叫羊驮着它飞跑,猴子很得意了;又让坐在车上,叫狗拖着狂奔,猴子更加得意了
就这样 圣凯法师 去年十月份,到湖北开一个禅宗会议。会议后,便访武汉名刹--归元寺。在归元寺的客堂里,看到有一幅昌明老和尚所写的中堂,只有三个字--就这样,挂在大厅里,透出无比的苍硕、浑厚的笔力。当时,只是觉得好玩,总是不断地念唠着,就这样,就这样,啊,太简单了,似乎又蕴含着无穷的意思。但是,究竟是什么意思,却有一种欲言即止的感觉。 有一天,看一本日本禅宗方面的书,讲到日本的白隐禅师的故事,想起就这样三个字,颇受启发。白隐禅师所居住的禅寺附近有一户人家的女孩,因为跟村里的
布施的快乐 圣凯法师 布施功德无量,是我们常说的行话。但是,功德从哪里来呢?内心快乐便是功德。但是,为什么布施会内心快乐?这只有布施者才会有这样的心理体会,非布施者是没有这种体会的。 因为,人其实是一个平衡系统。当我们的付出超过我们的回报时,我们一定会取得了某种心理优势;反过来,当我们的获得超过了你付出的劳动,甚至不劳而获时,便会陷入某种心理劣势。人生其实十分公平,没有无缘无故的得到,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失去。有时,我们是用物质上的不合算换取精神上的超额快乐,虽然表面
人生最初的财富 圣凯法师 有这样一个故事,虽然很平常,却意义深刻。 瑞士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电子户籍卡的国家,在这里,婴儿一出生,医院便会立即打开计算机,通过户籍网络看他(她)是这个国家的第多少位成员,然后以此为编号开始在户籍卡中输入这孩子的姓名、性别、出生时间及家庭地址。由于婴儿和大人一样,用的都是统一规模的户籍卡,因此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都有财产状况这一栏。 1998年,南美的一位黑客通过国际互联网侵入到瑞士的户籍网络,想把自己刚出生的儿子注册为瑞士人,并开始填写有
活着就是一种美丽 圣凯法师 清明是祖先聪明地为我们设置的窗口,让生者和死者在这里相视对话。在细雨蒙蒙的春天,在绿草幽幽的原野上,喧嚣浮躁的现代人暂时安静下来,聆听先人的声音。 我们在野草丛生的墓地前,轻轻地拔掉那些美丽的小野花,然后培上一些鲜土。有时,不知先人感受的后人,在宁静的原野上便放一些鞭炮,我不知那些在黄土下面安息的祖先是否喜欢这样的打扰?我们在走动、沉默、追思、悲伤,因为我们还活着,有感觉,会思想。对无可逃避的死亡的疑惧变成了内心涌动着的对生命的敬畏
佛法谈做人 圣凯法师 现代的心理学研究指出,当一个人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遇到问题时,有人可以和其讨 论,或伸出援手,此人通常较能应付压力,不易被危机击倒。进一步看,如果要维持社会支持的系统(良好的人际关系),你必须具有爱与被爱及付出的能力。 一个人在事业或生活不顺利的时候,因为内心比较脆弱,所以很容易对他人产生期待。我们自己时常在这种情绪低落的时候,把我们见到的每个人都当是我们自己的朋友,向他倾诉我们的不幸,并渴望获得安慰与同情。 其实,世界上的许多人都是以自己为中心
感恩心 圣凯法师 现代心理学指出,我们内心感觉就是改变的力量。进一步说,创造美好、积极的感觉, 让日子值得活下去,正是每一个人自己的责任。许多心理学家提出,让生活中增加一些浪漫因素,布兰登博士说:浪漫是生命能让我们获得快乐热情的承诺。这就要我们以童真的眼光看事物,保有生活中的美好。 在佛法中,经常说报四重恩:一、感念佛陀摄受我以正法之恩;二、感念父母生养抚育我之恩;三、感念师长启我懵懂,导我入真理之恩;四、感念施主供养滋润我色身之恩。我们感念众生旷劫供我所需之恩,
知足常乐 圣凯法师 快乐是一种平衡而满足的内在感受,但是人的欲望是无穷的,社会现实总是难以满足。著名作家刘墉对人类的贪婪本性看到了极致:旅客车厢内拥挤不堪,无立之地的人想:我是有一块立足的
有求皆苦 圣凯法师 有求皆苦,在这个充满竞争与追求的社会里,人们总是认为它已经不合时宜了。下面,有一个故事,或许有助于我们理解这句话吧! 张好运和一个极愚笨的人由于意外的原因,同时得到了命运的宠幸。命运之神说:我给你们中一次巨额奖金的机会,有花不完的硬通货。张好运有额外的要求:我比那笨人更多理性、智力,我应该在最后比他富有。命运之神勉强答应了。 愚笨的人果然有了横财,他只能不断地消费,宝马香车、美人红酒,奢侈挥霍。中年以后,穷极无聊,成为赌场的常客。当钱所剩不多时
自我认同、自我回归 圣凯法师 在一本书里,看到一位88岁高龄的老太太总结人生幸福有三诀: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很简单吧!只有三条,可是真的能做到吗?那么,便会让我们活得轻松些。 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就是说不要自己同自己过不去。凡夫的我们,如果一有过错,就会终日陷入无尽的自责、哀怨、痛悔之中。虽然说这些心理在所难免,但是对于错误来说,毫无用处,只能带来更大的痛苦。错误的过去已经过去,应该拍拍身上的灰尘,重
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圣凯法师 出家,真的是一种职业吗? 出家是一种职业,许多人都这样说。于是,剃头、穿袈裟、念经、坐禅成为一种职业需要了。所以,现在许多社会人对出家人产生了另外一种称呼职业和尚。 但是,我们如何去界定职业呢?因为职业意味是一种工作方式,就是在工作时,你必须遵守职业的道德、制度、规定等。那么,穿工作服是一种职业需要;在外企工作,讲外语等是职业需要,等等。但是,一般的职业都会上下班、周末、假期,在这个时候就没有职业需要了,而是进入了私人生活方式:下班后可以
《千年菩提路》将以寺庙的兴衰、人物的命运、不同佛教宗派的法脉传承为线索,勾勒中国佛教2000年来传播和发展的历史轨迹。其主要内容涉及32个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寺庙以及与之相关的大德高僧。
公元七世纪,一个大唐的僧人踏上了丝绸之路,他要前往遥远的西方,寻求佛法。大漠雪山,他命悬一线,城堡森林,他九死一生,怀着坚定的信念,他终于抵达心中的圣地。十九年时间,一百一十个国家,五万里行程,在异国的土地上,他被奉为先知,在佛陀的故乡,他成为智慧的化身。由于他的缘故,大唐的声誉远播万里,就连他脚上的麻鞋,也被信徒供为圣物。然而他放弃了一切荣耀,依然返回故土。他翻译的佛经,达到了四十七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这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成就。他离世的时候,大唐的皇帝悲痛不已,百万人哭送。
现在讲一个离婆多尊者开悟的公案。 他是佛的弟子。有一天,他到别处去,晚上路过荒野,前无村庄,后无旅舍,发现在路旁有一小亭(是供给行人休息用的),他就在此亭过夜。但是心中战战兢兢在想,荒郊野外,会不会有鬼呢?果然不出所料,在半夜时,来了一个鬼、手拖一具尸体,来到亭中。这时,离婆多已经吓得全身发抖,毛骨悚然,恐惧万分,只得躲在一旁窥视鬼的一举一动。
有一个曾家妇人,经常给草堂青老和尚供养布施衣物,老和尚非常感恩,就说:“老僧将来给夫人作儿子。”这很有意思,老和尚觉得无以回报,正好这个施主——曾家的妇人没有孩子,所以他就发了这样一个愿。但这是非常可惜、可怜、非常颠倒的!
赵胜英居士,七十五岁,河北省辛集市人,老中医。一九九五年在五台山拓院寺首三皈五戒。发愿预知时至,求生西方极乐净土。持戒严洁,喝酒,抽烟,荤腥,骂人等一天全戒,戒后无有再犯。一年到头,早晨3∶30起床做早课,饭后看门诊,晚课两小时,十年如一日,无论忙闲,从不间断。自辟一层楼,二百平方米,设念佛堂,供家人和居士们念佛修行用。他自己亲为领众修行十馀年,而从不疲厌。
四个老婆 释迦牟尼在一次法会上说:“某地有个富商共讨了四个老婆:第一个老婆伶俐可爱,整天作陪,寸步不离;第二个老婆是抢来的,是个大美人;第三个老婆,沉溺于生活琐事,让他过着安定的生活;第四个老婆工作勤奋,东奔西忙,使丈夫根本忘记了她的存在。
唐代当时有一位祖师是非常有名的,就是临济义玄禅师,可以说临济遍天下,他的徒子徒孙是遍天下的。他当时在黄檗禅师座下,用我们现在的话可以说他是傻呵呵的,就是什么也不知道。一个首座和尚是明眼人,首座就问他:“你来这里多久了?”他说:“我来这里三年了。”“你来这里以后,你有没有到和尚那去请法啊?去问法啊?”他说:“我不知道问什么啊?”他说:“我教你喽。”他说:“你去问什么是佛法大意?”
佛缘,顾名思义就是与佛的缘分。也许,你从小就被家里人,带去寺院烧香拜佛;也许,你曾在某寺院门口,被算命先生说“有佛缘”;也许,有人送你几本佛书与你结缘;也许,你曾为某个愿望来到佛前虔诚祈求。以上这些好像都是“佛缘”。但又似乎不尽然,不妨听听下面这个故事。
在英国索伦港的国家船舶博物馆里,停泊着一条很特别的船。它之所以能进入博物馆,是因为有着不可思议的经历。它原属于荷兰一家船舶公司,1894年下水,在大西洋里曾139次遭遇冰山,126次触礁,21次起火,267次被风暴折断桅杆,然而令人惊奇的是——虽然历尽劫难,它却从来没有沉没过!
仙崖禅师外出弘法,路上,遇到一对夫妇吵架。妻子:“你算什么丈夫,一点都不像男人!”丈夫:“你骂,你如再骂,我就打你!”妻子:“我就骂你,你不像男人!”这时,仙崖禅师听后就对过路行人大声叫道:“你们来看啊,看斗牛,要买门票;看斗蟋蟀、斗鸡都要买门票;现在斗人,不要门票,你们来看啊!”
有道禅师当初行脚时,路过一间卖茶的茶坊,因为口渴,就顺道进去想喝杯茶小憩一下,店主一看是位云水僧就热忱招呼,并且问道:‘禅师!辛苦了吧?喝茶吗?’只见有道禅师用平淡眼光看了一下茶架,点一下头,其他一句话也不说。店主似乎也是禅道高手,小心谨慎的说道:‘想必您是一位禅道高深的禅师!禅师!小的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您,如果您告诉我,我就供养您!如何?’
唐朝末年,皇室衰微,地方军阀并起,连年的军阀混战,弄得民不聊生。就连不问世事,一心向佛的寺院也未能幸免。成都西郊的广宁寺就是如此,主持方丈因阻挠官军将寺院据为军营,便被官兵捆绑起来吊在树上,用鞭子给打得奄奄一息。临终前,他将最得意的弟子慧明叫到跟前,嘱咐他带领众僧侣到渝州,投靠那里的天宁寺继续修行。他又颤巍巍地从胸前掏出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盒交于慧明,用尽最后一口气说到:“这盒子里装的是广宁寺的镇寺之物,在未光复广宁寺以前,你切不可私自打开……”,说完便咽了气。
六榕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禅宗名刹。据说,南朝梁大同三年(537),武帝母舅、僧人昙裕从柬埔寨求得“舍利”带到广州。时任广州刺史萧裕奉武帝之命,兴建宝庄严寺。南汉(917—971)时,改称“长寿寺”。北宋初,毁于火灾。端拱二年(989),僧人重建,改奉禅宗六祖慧能,更名“净慧寺”。明永乐九年(1411),改称“六榕寺”
洛浦禅师原是临济禅师的得意弟子。可是临济禅师很多次都没有认可洛浦禅师,洛浦禅师是非常有志气和才气的人,多次被师父说还没有开悟,所以他就负气出走。济明日说:「临济门下,有个赤梢鲤鱼,摇头摆尾向南方去,不知向谁家齑瓮里淹杀!」
临济宗的开创者是义玄禅师(公元787-867),曹州南华人,出家后广研戒律与经论,继而到各处参学。后蒙黄檗希运禅师印可,遂于唐太宗八年(公元854),至镇州临济院广接徒众,门风峭峻,盛于一代。在黄檗门下时,义玄曾问希运禅师「如何是佛法大意?」这一问便被禅师举棒即打,义玄被打得莫名其妙,自问︰「何错之有?」后来经大愚禅师点醒,才恍然明白到,当头棒喝可截断学人的妄念,令其于猛然之间不假思索,直见佛性。
双溪布衲禅师和佛日契嵩禅师二人,是真正以禅接心的投契好友。有一天,契嵩禅师戏作了一首诗,送给还活着的布衲禅师,大意是追悼布衲禅师的德风。诗的前四句:“继祖当吾代,生缘行可规;终身常在道,识病懒寻医。”这四句话的意思是,继承您宗风的我,将您在世间的一切生缘行为当作我的规范。
佛陀在世时,有一个公案。宾头卢尊者是证果的阿罗汉。国王优填王是尊者的护法,对其很亲厚、恭敬,每天早上、傍晚各去礼拜供养一次,宾头卢尊者都是坐在那里接受国王顶礼。然而,优填王有一位不相信好乐佛法的大臣,挑拨说:“国王,您对这位下贱业人那么恭敬,但他对您太轻慢了,坐在那里起都不起来一下。”
老和尚的大徒弟告诉老和尚,他准备要去山里修行,他现在对寺院里的一切都提不起兴趣,各种各样的活动、各种繁琐的事务……他很不喜欢,并且他觉得跟着师父学了10几年了,现在也需要到寂静的地方去沉淀沉淀。有的人听了,给老和尚说,怎么能让他走呢?他脾气那么怪,不能让他一个人住山,会出事情;并且你看他都跟您十几年了,现在想去躲清闲,怎么能放他走呢?
禅宗故事
《禅理故事》是以通俗易懂的禅理小故事与佛理小故事向您阐述生活中的善良诚实、智慧文明与人生感悟。
《禅宗公案》是2008年8月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陈继生。公案,原意指官府用以判断是非的案牍。所谓‘案牍’即指文书而言。官府之文书成例及讼狱论定者谓之‘案’或‘公案’。
包容的智慧 宽容是我们做人的基准。学会宽容,学会从别人的狭隘中开辟出宽容的渠道,这比做什么事情都愉快、幸福。 宽容是支撑美德果实的绿叶,只有像绿叶一样相互容纳的胸襟,才能普遍装点出妩媚多姿的世界。 宽容是展示我们美好心灵世界的绿地,它繁育着鸟声和虫鸣,连孵化在原野的清风也是绿色的。 海洋说它以浩瀚的博爱,赢得了江河湖泊的青睐;宽容点头赞许道:正因为我们有着相同的爱心,才结伴为高山流水的知音。 宽容使我们能正确善待别人的缺点,把激化的矛盾转危为安,让误入歧途的车轮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