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往生 净土大德故事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禅宗开悟 禅宗公案 禅宗大德故事 圣凯法师散文随笔 和颜爱语 看开 心静自然禅 佛教与拜拜 拈花智慧 日常的佛心 法云法师文集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禅理故事 哼哈一如说 做人的佛法 行禅 罗汉菜 佛陀教你不生气 禅宗小故事 禅宗故事
禅宗小故事
  • 夜游

    在仙崖禅师住的禅院里,有一位学僧经常利用晚上时间,偷偷地爬过院墙到外面去游乐,仙崖禅师夜里巡寮时,发现墙角有一张高脚的凳子,才知道有人溜到外面去,他不惊动别人,就顺手把凳子移开,自己站在凳子的地方,等候学僧归来。 夜深的时候,游罢归来的学僧,不知凳子已经移走,一跨脚就踩在仙崖禅师的头上,随即跳下地来,才看清是禅师,慌得不知如何是好! 但仙崖禅师毫不介意地安慰道:夜深露重,小心身体,不要着凉,赶快回去多穿一件衣服。 全寺大众,没有人知道这一件事,仙崖禅师从来也没有提起,但

  • 禅的妙用

    仙崖禅师外出弘法,路上,遇到一对夫妇吵架。 妻子:你算什么丈夫,一点都不像男人! 丈夫:你骂,你如再骂,我就打你! 妻子:我就骂你,你不像男人! 这时,仙崖禅师听后就对过路行人大声叫道: 你们来看啊,看斗牛,要买门票;看斗蟋蟀、斗鸡都要买门票;现在斗人,不要门票,你们来看啊! 夫妻仍然继续吵架。 丈夫:你再说一句我不像男人,我就杀人! 妻子:你杀!你杀!我就说你不像男人! 仙崖:精彩极了,现在要杀人了,快来看啊! 路人:和尚!大声乱叫什么?夫妻吵架,关你何事? 仙崖:怎不关我事?你没听到他们要

  • 要眼珠

    云岩禅师正在编织草鞋的时候,洞山禅师从他身边经过,一见面就说道: 老师!我可以跟您要一样东西吗? 云岩禅师回答道:你说说看! 洞山不客气的说道:我想要你的眼珠。 云岩禅师很平静的道:要眼珠?那你自己的眼珠呢? 洞山道:我没有眼珠! 云岩禅师淡淡一笑,说:要是你

  • 吾无隐乎尔

    临济宗黄龙派的开山祖是黄龙慧南,慧南传晦堂禅师。晦堂的门下,收了一个赫赫有名的文豪黄山谷道人。 晦堂开示山谷的方法很特别,是借用了《论语》中一句人人熟悉的句子。 孔子的弟子曾说:老师的学问那么高深,我们怎么学也赶不上。是不是老师对我们有所隐瞒?孔

  • 禅师的眼泪

    禅师的眼泪 空也禅师有一次出外弘法时,经过一条山路,突然窜出很多土匪,拿着刀剑向他索取买路钱。空也禅师看了以后,不觉掉下眼泪,土匪一看空也禅师落泪,哈哈大笑说道: 这么一个胆小的出家人。 空也禅师说道:你们不要以为我流泪是怕你们,生死我早就置之度外了。我只是想到你们这些年轻力壮的人,有力气而不为社会工作,为人服务,却每天在此打家劫舍,我想到你们所犯的罪过,固然为国家的法律、社会的道德所不容,将来还要堕入地狱去受三涂之苦,因此为你们着急而流下了眼泪! 强盗们听了,终于

  • 途中珍重

    途中珍重 灵训禅师在庐山归宗寺参学时,有一天动念想下山,因此向归宗禅师辞行,禅师问道: 你要到哪里里去? 灵训照实回答:回岭中去。 归宗禅师慈悲关怀道:你在此参学十三年,今天要走,我应该为你说些佛法心要,等你行李整理好,再来找我一下。 灵训禅师将整理好的行李先放在门外,就持具去见归宗禅师。 归宗禅师招呼道:到我前面来! 灵训依言前近。 归宗轻轻说道:天气严寒,途中善自珍重。 灵训禅师语下,顿然彻悟。 归宗禅师的佛法心要是什么?慈悲心,菩提心,般若心,总之一句,就是禅心。 修学佛

  • 木雕与佛祖

    木雕与佛祖 从前,有一位禅师出家在深山中的一座古刹里,庙里只有他和一个小和尚,由于人迹罕至古庙年久失修已显倾颓之势。禅师就决定带着小和尚四处化缘重修古刹。 云游化缘的日子是清苦的,一年的时间过去了,筹集到的银两还不够修一座庙门的,小和尚非常的灰心丧气就时常报怨道:师父,象我们这样化缘要何年何月才能凑齐重修庙宇的银两啊!而禅师却总是不说什么,只是让小和尚继续跟他一起化缘。 仍然是日复一日,仍然是走千家过万户,仍然是每次少的可怜但从不求回报的几个铜板,但禅师却依然

  • 婆子烧菴

    婆子烧菴 在《景德传灯录》另有则「婆子烧菴」的公案:过去曾有母女两人长期供养了一位非常用功修行的禅者,有一天,那位母亲派她的女儿送饭给那个禅者时,告诉她的女儿:「你今天送饭去的时候,把禅者好好地、紧紧地抱一下。」女儿照著她妈妈吩咐的话做了,禅者没有任何反应。第二天这个妈妈自己送饭,并且问说:「师父啊!昨天我的女儿抱了你,感觉如何?」那个禅者的回答是:「枯木倚寒崖。」这位禅者把妙龄少女看成枯木,把他自己当作寒崖,结果老太太拿起扫把来对这个禅者说:「我没有想到供养错

  • 庄严的寺庙

    庄严的寺庙 有一个皇帝想要整修在京城里的一座寺庙,他派人去找技艺高超的设计师,希望能够将寺庙整修成美丽而又庄严。 后来有两组人员被找来了,其中一组是京城里很有名的工匠与画师,另外一组是几个和尚。由于皇帝没有办法决定到底哪一组人员的的手艺比较好,于是他就决定要给他们机会作一个比较。 皇帝要求这两组人员,各自去整修一个小寺庙,而这两个寺庙互相面对面;三天之后,皇帝要来验收成果。 工匠们向皇帝要了一百多种颜色的颜料(漆),又要求了很多的工具;而让皇帝很奇怪的是,和尚们

  • 诸佛不欺

    诸佛不欺 黄檗禅师出家后,认为必须放弃恩情,达到无为时,方才是真实的报恩,因此过了三十年禅者的生活,却从来不曾回过俗家,探望亲人,但他内心深处,非常记挂年迈的母亲。五十岁时,有一次在参访的旅途中,不自觉的就往故乡的方向走去。 母亲也思念出家的儿子,可是毫无音讯,每天从早到晚哀伤的哭泣着,把眼睛都哭得失明。为了想念儿子,母亲就在路旁设个司茶亭,不但亲自招待过往的云水僧,并且亲自迎到家中,为他们洗脚,以示礼敬;另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因为黄檗禅师左脚上有颗大痣,她眼睛虽瞎

  • 敬钟如佛

    敬钟如佛 钟,是佛教丛林寺院里的号令,清晨的钟声是先急后缓,警醒大众,长夜已过,勿再放逸沈睡。而夜晚的钟声是先缓后急,提醒大众觉昏衢,疏昏昧!故丛林的一天作息,是始于钟声,止于钟声。 有一天,奕尚禅师从禅定中起来时,刚好传来阵阵悠扬的钟声,禅师特别专注的竖起心耳聆听,待钟声一停,忍不住的召唤侍者,询问道:早晨司钟的人是谁? 侍者回答道:是一个新来参学的沙弥。 于是奕尚禅师就要侍者将这沙弥叫来,问道:你今天早晨是以什么样的心情在司钟呢? 沙弥不知禅师为什么要这么问他,他回答

  • 距佛不远

    距佛不远 一位年轻的大学生来拜访峨山禅师,并问他:你读过基督教的圣经吗? 峨山谦虚地说没有,让他读几段内容听听。学生打开圣经,翻到马太福音一章,读道: 何必为衣裳忧虑呢?你想田野里的百合花怎么长起来?它也不劳苦,也不纺织,然而我告诉你们,就是所罗门极荣华的时候,他所穿所戴的,还不如这一朵花哩! 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 峨山听到此点头说道:说这话的人,不论他是谁,我认为他是个已有所悟的人。 学生继续读道: 求则得之,寻则见之,叩则开之。因为不论何人,皆可求

  • 发生在燃灯寺的传奇故事 发生在燃灯寺的传奇故事

      唐朝末年,皇室衰微,地方军阀并起,连年的军阀混战,弄得民不聊生。就连不问世事,一心向佛的寺院也未能幸免。成都西郊的广宁寺就是如此,主持方丈因阻挠官军将寺院据为军营,便被官兵捆绑起来吊在树上,用鞭子给打得奄奄一息。临终前,他将最得意的弟子慧明叫到跟前,嘱咐他带领众僧侣到渝州,投靠那里的天宁寺继续修行。他又颤巍巍地从胸前掏出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盒交于慧明,用尽最后一口气说到:“这盒子里装的是广宁寺的镇寺之物,在未光复广宁寺以前,你切不可私自打开……”,说完便咽了气。

  • 末后一句 末后一句

      鼓寂钟沉钵回,严头一拶语如雷,果然只得三年活,莫是遭他授记来。三藏经论,名师教化,皆只是禅者悟道的上半联,至于下半联——这所谓的“末后一句”,仅能自知自觉,自证自了,不假依止。这首诗是曾任宋徽宗宰相的张商英的开悟诗,张商英的传记除右列的佛教史料、灯录之外,宋史三五一的列传中,也载有其生平传略。

  • 禅学故事 禅学故事

      四个老婆  释迦牟尼在一次法会上说:“某地有个富商共讨了四个老婆:第一个老婆伶俐可爱,整天作陪,寸步不离;第二个老婆是抢来的,是个大美人;第三个老婆,沉溺于生活琐事,让他过着安定的生活;第四个老婆工作勤奋,东奔西忙,使丈夫根本忘记了她的存在。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