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菩提路 玄奘之路 鸠摩罗什传奇 虚云长老传奇 因果报应录 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 大德讲故事 《须菩提》故事集 迦旃延 阿那律 优波离 大迦叶 阿难陀 正法眼藏 舍利弗 罗睺罗 目犍连 富楼那 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哲理小故事 人间巧喻 禅宗故事 禅宗小故事 佛陀教你不生气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佛陀的圣弟子传 名人轶事 罗汉菜 百喻故事广释 春去春又来 雷锋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传 行禅 妙善公主 释迦牟尼故事 玄奘大师西行故事 假因谤圣 堕无间狱 慈济心灯 金玉良言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法苑珠林(卷六)白话 因果原理 马车故事 朋友集 世间百态 关于王永庆的故事 做人的佛法 哼哈一如说 禅理故事 数学家的故事

五爷庙、观音洞

人物故事 | 作者:网络 [投稿]

千年菩提路之五爷庙

  这儿是五台山脚下的一个村,村里的老百姓年年都有请戏的风俗。您瞧见了吧,戏里的这位金脸儿扮演的便是当地老百姓最为崇拜的对象五爷。

  传说这五爷是广济龙王的五太子。这位于五台山海拔三千米的广济龙王祠,就是当地百姓专门为他修建的。后来为了更多的百姓上香方便,便把五爷从北台顶上请到了山下的五爷庙里。

  当地夏天是酷暑难耐,百姓更是苦不堪言,五爷喜爱听戏,当地百姓便请戏给五爷听,保佑他们年年风调雨顺。五台山过去气候酷热,久旱无雨,在民间,还流传着一个文殊菩萨求雨,到龙宫请清凉石的传说。龙王虽不情愿,但菩萨略施小计,把清凉石变成了一块小石子,带到了五台山。性情暴躁的龙王五太子得知后,便向文殊菩萨来讨要清凉石,但无奈还是被菩萨降服,最终成了专门为当地百姓耕云布雨的五爷。

  如今传说中给五台山下的百姓喜降丰年的清凉石,就在五台山最早兴建的一座寺庙——清凉寺里。凡是上过五台山的人都知道五爷庙,五爷庙也叫万佛阁。它面积不大,占地只有两千多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四座,它们是五爷庙、万佛阁也叫万佛殿、文殊殿和古戏台。就因为有了五爷庙,这里成了五台山香火最为旺盛的寺庙之一。后来,当地的老百姓也习惯把万佛阁叫做五爷庙了。

  径直进入大名鼎鼎的五爷庙,会发现在庙外过庭的两侧,竖立着只有在古时皇帝出巡时才能见到的銮驾。这不仅是在五台山,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

  殿内供奉的就是五龙王,传说这五龙王被文殊菩萨收服,从此为五台山当地的百姓耕云布雨。百姓也年年为五龙王供奉、请戏,而更有意思的是五爷庙中五龙王的装束,它不是通常人们所知道的菩萨样子,而是身披着显示着古时皇帝威严的蟒袍,头上则戴着金冠,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些答案来自于一个有趣的传说。

  相传当年康熙皇帝的父亲,顺治皇帝出家到五台山做了和尚,康熙皇帝便来五台山寻父。有天傍晚在返回行宫的路上,突然遇到了狂风暴雨,康熙皇帝非常惊恐,突然间,五龙王出现在康熙面前。这时五龙王施展法术,放出一火球,为康熙开辟了一条道路,引领着康熙皇帝安全的回到了行宫。第二天,康熙皇帝为了感谢五龙王救驾有功,专门赐给他一件蟒袍和半副銮驾。

  从这传说中,看的出当地百姓对五爷是非常的崇拜,那自然五爷庙的香火也是相当的旺盛。在五爷庙每天都有来自五湖四海的香客信徒,有的是专程前来拜祭五爷的,有求财的、求官居的、求运的、求学的、还有求平安的,老老少少是不计其数。五爷庙因此也落下了千年香火不断的美名。

  五爷庙的后面是文殊殿,五台山作为文殊菩萨的道场,几乎每座庙宇里都有专门供奉文殊菩萨的文殊殿,但在这里文殊殿却没有五爷庙的香火旺盛。这也看得出当地人更喜欢本土化俗神的崇拜,可是文殊菩萨在当地人目心中的正统地位,也不会有丝毫的减弱。

  在五爷庙中坐东向西两檐三顶的建筑是万佛阁,也叫万佛殿。它分上下两层,在五台山众多的建筑中别具风格。

  在万佛阁的下层,当中供奉的是毗卢遮那佛。在佛教密宗里,把他称为大日如来,作为最高的崇奉对象,他也就是释迦牟尼佛的法身佛。

  二层殿内,正中供的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的地藏菩萨,他被称为大愿地藏。老百姓对地藏菩萨的信仰,在民间也流行很广。因为地藏菩萨普度众生,而他的大愿也正所谓是: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立在地藏王菩萨左右外侧有五对塑像,统称为十殿阎王。在这十殿里,通常以第五殿的阎罗王为代表,十殿阎王在民间的影响很大,实际上就好比是人间的官职,在阴间的翻版,也是佛教世俗化的一个典型例子。

  说完万佛阁的各大菩萨,也不能丢下这万佛不说。万佛阁的大殿内,左、右、后三面壁上的木制小格中,竖立着满壁约十厘米大小的泥塑贴金佛像,连横梁上都布满了小金佛。楼上楼下一共有佛像万尊,所以万佛阁的名字也是由此而来。

  五爷庙共有十六位僧人,两位僧人修汉传佛教,其他的僧人修藏传佛教。他们每天早晚的上殿和上课也是分开的。他们的经文也有所不同,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同属于大乘佛教。除了在学法、念经之外,在生活的习惯上,也有一些不同之处。比方说藏传僧人是可以食荤的,由于藏传佛教来自于青藏高原,那儿粮食和蔬菜水果比较缺乏,但是禽畜类偏多,喇嘛们生活在高原地区,如果不吃荤,生存恐怕都会有问题,而汉传僧人只能吃素,这是中国汉传佛教的特色。

  传说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是五爷的生日。专程或是慕名到五爷庙求愿祈福的游客、香客也是最多的一天,据说有上万人。在人们心目中,五爷是有求必应的象征。给五爷上香代表着一种敬意,也可以看作是沟通人与佛圣之间的一座心桥。人们在这儿虔诚地对五爷许下自己心中的愿望,当地百姓为五爷修建的古戏台就在五爷庙的正对面。五爷生日这天,人们花钱请最好的戏班子来为他唱戏。谁能在这一天排上一出戏,那真是运气好啊,所以大戏台上的愿戏自然也是从早唱到晚。从善男信女们对五爷的崇拜和敬仰,看的出佛教文化在这里被赋予了很强的本土色彩。

  画外音:五爷就是五台山的护法菩萨,因为护法菩萨,咱们崇拜他,民间传说和佛教是一样的,也是为办好事,做善事,很多人求五爷,他们有很多做好事做善事一样的道理。

  日出日落,生生不息,同样作为寄托着当地百姓,祈盼风调雨顺、平安吉祥愿望的民间俗神。人们对五爷的崇拜敬仰也长久不变,而事实上对五爷的崇拜就是佛教在当地本土化、世俗化的一种产物。

  五爷爱听戏,愿戏天天唱。百姓们真心的希望这愿戏真的能唱到天上,年年不断,岁岁平安。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