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 白萝卜 荸荠 菠菜 菜花 草菇 茶树菇 春笋 大白菜 大薯 刀豆 冬瓜 冬笋 豆角 方瓜 佛手瓜 海带 海藻 荷兰豆 黑豆芽 黑木耳 红椒 红薯 胡萝卜 葫芦 花椒 滑子菇 黄豆芽 黄瓜 黄花菜 姬松茸 尖椒 豇豆 茭白 节瓜 芥菜 芥兰 芥蓝 金针菇 菊苣 卷心菜 空心菜 苦菜 苦瓜 苦菊 苦苣 辣椒 莲藕 芦笋 萝卜

立夏栽茄子 立秋吃茄子

茄子 | 作者: [投稿]

  茄子有一个鲜为人知的雅号——“昆仑紫瓜”,这个令人心仪的名字,实在想不到是丧心病狂的隋炀帝所赐,也许正是如此,雅号才没有得以广泛流传开来。茄子是从国外“舶来之物”,像苹果葡萄一样,当时是远离寻常人家的稀有佳品,只能深受皇家贵族的青睐,也难怪有人在隋炀帝面前夸赞:“味美如酥酪,香润似脂膏,食色像玛瑙。”

  “落苏”是茄子的另一个外号,第一次听,误以为故乡的方言“箩啬”——意思指垃圾。我想茄子广泛流入民间之后,它种植的普及、物源的丰富和市场的旺盛,逐渐让人们对它轻视、淡漠了,它不再是高贵的食物,成了极平常人家的“平庸小菜”,珍味佳肴变为一团和气,遥不可及变为广种博收……于是,从“昆仑紫瓜”演变为“落苏”。

  “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这一句谚语,我是从一位老农那儿听来的,总结得如此简练形象,既表达了茄子的生长属性,又概括了享用美食的生活哲理。长沙也有一句谚语:“茄子不开虚花,细伢子不讲假话。”可见茄子在深入民间以后,它是如何亲近于人,一种浸入骨髓的真诚感觉细如游丝——弥漫源远流长的生活芳香,托起乡土风物的浓厚风情,表达人情风雨的豁达纯正……

  如今茄子虽然普及了,可是我以为它仍不失“蔬菜中的王者”。首先,它是“蔬之中唯一有肉感和肉味的”,与肉一起烹食更加有滋有味。其次,它含有多种维生素、脂肪、蛋白质、糖及矿物质,不仅价廉物美,而且营养丰富。再者,它有助于降低血脂、胆固醇,防止小血管出血等诸多的医疗功效。早年母亲生病,我常取白茄子两个,洗净切开后置于碗内,加少许细盐、香油,隔水蒸后让母亲食用……

  茄子是有文化品位的,刘姥姥进大观园就说过:“花儿落了就结个大倭瓜。”茄子的乡土情韵点缀在经典名著《红楼梦》之中,有了一种脱俗的风骨。梁实秋也在《雅室谈吃》中写到茄子,他的油炸蒜末茄、茄掺果酱面,我也尝试着做过,果然先生的创意妙不可言。古人袁枚在《随园食单》中也介绍了茄子的做法:滚水泡去苦汁,晾干油炸,然后烹食。

  茄子深受各地人们的欢迎,在吃的方面形成许多习俗和文化:广州人喜欢茄子的软熟细腻,香港人把咖喱放到茄子里享用,意大利人把茄子切成薄片放在千层饼里,还听说在北美,外国人在中国人开的饭馆吃了鱼香茄子,兴奋得呜里哇啦地手舞足蹈起来。

  茄子的做法有千万种:咸鱼茄子、千张茄子、毛豆烧茄、鸡肉茄子……“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虽然郑板桥写的不是茄子,他也没有关注过春风秋雨中的茄子花,但我总觉得这句诗就是写茄子的,写出茄子琳琅满目的风情、沧桑与人文情怀。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