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行愿品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第一集 (2011年元月)

  普贤行愿品2011年元月

  昆明开示 第一集

  海云继梦和上

  今天开始五天、十个小时要跟大家讲《普贤行愿品》。这是徐师兄请法。刚好他跑出来给各位看一下。他是这次请法的总功德主,有这个因缘大家才能相聚在一起。我们这就叫做以法会友,以普贤行愿的法来相聚。

  那么讲经之前,华严的系统有一个叫做玄谈,谈一谈《华严经》的思想脉络。但是我们只有十个小时,这个思想脉络不可能讲到《华严经》那么广,但是针对这一卷经文,我们要跟各位谈一下。

  《普贤行愿品》其实是四十卷经文,我们一般讲的普贤行愿品其实是《十大愿王》,不是《普贤行愿品》,《普贤行愿品》在《华严经》里,他的名字是叫做《入法界品》,那这个第四十卷是主本经六十华严跟八十华严所没有的,是《入法界品》到最后产生的思想形态。

  各位没有研究《华严经》,你不知道,我们现在把净土五经当中,就把这个《普贤行愿品》列进去了,这是不对的。(以)“净土五经”来讲,普贤行愿品是因为里面有一句话,叫做“导归极乐”,所以极乐宗的人就喜欢把他通通纳进去,说“华严到最后也是要导归极乐”。那就是没了解状况。

  那么另外还有一个发生错误的地方,就是“华严三品”。“华严三品”的三品是《净行品》《梵行品》跟《普贤行品》,不是《普贤行愿品》,这是很大的不同。

  那我们叫《普贤行品》,是跟华严三品并在一起的,他有一定的思想脉络跟修法的依据,那我们现在不知道,那你就弄相反了。

  普贤行愿品的行法跟次第道行法无关,跟圆融道行法也无关,那这个地方假如要展开来讲的话相当广泛,不过这个是比较特殊。各位假如是老参的话,你会觉得我怎么这样讲。你所知道的净土五经怎么讲?华严三品怎么讲?这个你知道我也知道。我现在要跟你讲的是我知道你不知道的部分。

  我想这样子大家那么辛苦跑来才会值回票价,你不要担心我讲错。我跟你讲的绝对不会错。我不会像某一位大德,他老是讲“我以前讲的都不对,现在讲的才对”。

  我跟你讲我以前讲的都对,现在讲的也对,将来讲的也对,我不会讲错的。但是有一个地方你要弄清楚,我们在讲的时候,有许多地方是叫“立场不同”,因果的立场不一样。我所追求的角度、向度不一样,你知道吗?

  今天我们在昆明,昆明在北方还是在南方?(答:“南方”)谁讲的?你到西双版纳那去看,昆明在哪一方?你到越南去看,昆明在哪一方?你从北京看当然在南方了!你是北方人,看昆明当然是南方!可是你是南方人呢?

  我有一次从槟城,马拉西亚的槟城搭飞机往白云机场走,那么白云在南方,云南也在南方。可是从槟城看他通通在北方!那你不能够像小孩子一样,老师就教他太阳从哪边出来?东方!有没有错?没错啊,东方在哪里?你也不知道。真正的小孩会说“太阳从窗户那边升起来”,对不对?太阳从哪里下山?他一定要讲“外婆家的大树那边下山”,或者“牛棚那边下山”。他(哪有)什么东方西方?东方西方就已经变成一种意识形态的概念。你根本没概念嘛,对不对?

  同样的,我们在讲经的时候也发生这种情况,我从凡夫地讲还是从佛果地讲,那你会讲说“啊,不是这样说吗?”本来就不是这样说。

  现在从果地讲有果地的讲法,从因地讲有因地的讲法,你知道吗?那么,这里头就产生一个基本,我们讲的一个交待。你跟哪个师父学,那你就跟哪个师父学,因为没有哪一个师父会像我讲的那么清楚。

  你是从东方来的,还是从西方来的?大家讲昆明都说在南方,太阳都从东方出来,这个你知道我也知道啊。问题是我家的太阳,他出来的地方跟你家太阳出来的地方不一样,有没有感觉?当然都是东方嘛!可东方来讲是无意义的,你脑筋是没概念的。

  所以每一个小朋友讲说太阳从哪里出来,那一定不一样。有的会说从花瓶出来,有的说从厨房出来,对不对?有的会说从窗户出来,是不是这样?这每个人的家不一样!所以当他起床的时候,看太阳就在窗户外面,就在厨房那边!所以答案是不可能一样的。所以你要看,你在讲的是从哪边讲起。

  因此你要修法的时候,就要知道,你的师父是从哪边教起,不是他不对,不是谁不对,都不是。因为他的环境是这样,他从这边教。所以我们才跟你说,你要跟谁学,你就跟着谁学!因为他有时候语言表达不清楚。讲东方绝对对,但是跟你家,你就可能不讲东方了,对不对?

  好,这是一个你要留意到的。所以我在跟你讲的时候,所透过的表达方式各种状况,可能会跟其他很多大德会有冲突,会有很明显的冲突。不是他错,也不是我错,是你自己搞错。因为你从东边看,从西边看,你搞不清楚。

  我常问,你说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问你是早上七点的西方还是晚上七点的西方?你弄清楚,西方哦!那你早上发愿的话,你就要阿弥陀佛,保证你早上七点死亡。要么你要到晚上七点死亡,你一定迷路,因为晚上七点的西方跟早上七点的西方不同一方,而且刚刚相反。有没有概念?我没有说谁错、谁对,我只是把事实告诉你。你不要以为地球不动,你站的地方是一直在转的,你站的地方,你不要以为你坐在这里,你如如不动,其实你在太空中,你是一直在动的,对不对?相对于这块土地你当然不动,可是相对于整个宇宙来讲,你何止动,你根本就乱动。

  是吗,想想看,你是今天的人,你不是古代的人,古代的人说我这样讲“胡扯”!地球根本就没动,除非地牛翻身,对不对?否则地不会动的,那我告诉你,地球分分秒秒都在动。你要发愿往生西方,要先跟阿弥陀佛签合约,要有阎罗王秘书保证到时候准时送达正确地方,否则你用西方指导,肯定错误,弄清楚哦。

  我现在要跟各位谈的是,《普贤行愿品》的形成。《普贤行愿品》公元420年翻译的时候,只有十九卷,到武则天正盛二年翻译出来的时候,有二十一卷,到德宗时代翻译出来的时候,有四十卷。前面两个翻译里都没有十大愿王这个部分,这个你要先弄清楚,我要讲经之前都跟你讲的很清楚。

  而另外一个疑情是,普贤菩萨在《华严经》里,讲十个大愿的地方讲了好几次,那么为什么要结束的时候,再讲一个十大愿?那这“十个大愿”跟前面的“十大愿”在本质上有何不同?这就是问题哦。他讲那么多的十个大愿那不都是屁话嘛?他什么意思?那边也讲十个大愿,这边也讲十个大愿,到底哪个十个大愿才是究竟的,哪个才对?

  所以我常跟各位讲,学佛没有对不对,你学了就对。那你搞不清楚这是必然的。我不能要求你说跟我一样搞清楚,但是你既然来了,我要把他讲清楚。你智慧从这里开始。

  前面所讲的十个大愿,都是“那个”阶段中修行的必备条件,他在“哪里”讲的就“那个”阶段,所必备的条件,十个发愿的条件。那么“这”一个呢,跟它不一样,是有绝对的不同。不是说我要讲这里就说这里有多好,我不是说它好不好。

  这十个大愿,是讲修行的步骤以及修行的境界,十个大愿里头都讲了。那我肯定你听人家讲十个大愿绝对不是这样讲。你会发现,这十个大愿经文你要去读过,你就会发现:真正的大愿他只有前面三个愿,第四个愿是补充愿,六、七、八开始就讲心境扩大,扩大的条件,八、九、十是讲扩大的境界,这你就不知道了。其他的地方讲十个大愿,什么十个信心那些,都是修行的条件,那个阶段里你必须具备的修行态度。

  修行是每一个阶段的修行态度都不一样。你现在在谈的,很多人在争的,先证果呢还是先渡众生?先自利呢还是先利他?这个都在条件上说。条件说了“应该先自利而后利他”。你只要学佛,你就纯自利也一样,纯利他也一样,只是成就的果位大小不同,或者时间的长短快慢(不同)而已。要想最完整最圆满的,自利利他同时来。假如你有可能,把利他作为自利的基础,纯粹利他,那就会真正的圆满。可是这个要从理论上来讲。而现在我告诉你,所有佛学界的人,不是我狂,几乎缺少这种本事、缺乏这种本事。

  我跟你谈的这个问题是“立于本体论而谈”,你不懂得本体论是什么,你就不知道。你掌握到本体的话,所有的现象界都是本体的应用。

  所以你讲法身,绝对只有法身,你不会定义法身,因为你不知道法身是什么。勉强讲一下“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清净法身是什么?毗卢遮那佛;毗卢遮那佛是什么?清净法身。你就只有这样了。什么叫释迦牟尼佛?千百亿化身,化身佛;千百亿化身佛是什么?释迦牟尼佛。那你只有在那边兜来兜去,没有答案。

  这个完全是本体论、现象论的问题。清净法身佛是本体论的佛,释迦牟尼佛是百千亿化身,那就现象论的佛,清楚了吗?下面答案我就不用讲了,以你的IQ一定知道的。

  但是你不用现在的这些哲学理论工具带进去,你就搞不清楚,为什么那么多佛,其实哪有那么多佛,都是百千亿化身佛。我问你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是什么佛?那就阿弥陀佛。请问你是法身佛还是化身佛,你一定不敢讲,假如是化身佛,那阿弥陀佛不就跟释迦牟尼佛一样吗?说他是法身佛,法身佛又只有一个。所以我们要留意到,你今天要学佛,要弄清楚,什么叫学佛?学着觉醒,学着要有觉性,学着要弄清楚啊!好,这是第二个重点,我简单的跟各位提一下。

  现在第三个要跟各位讲,也是你一般佛教徒常犯的毛病。我们每堂课到最后,我都会把普贤菩萨在《华严经》里讲的最后一句话,念给大家听。最后那一句“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普贤菩萨讲,怎么讲说“我此普贤殊胜行”?只有普贤菩萨说“我此普贤殊胜行”。普贤菩萨自己讲他的行叫普贤殊胜行。观世音菩萨有没有说“我此观音殊胜行”?文殊菩萨有没有说“我此文殊殊胜行”?这一类的,不要说同一句了,我跟你讲肯定没有。地藏菩萨发那么多的大愿,他也不会说“我此地藏殊胜行”,没有。那普贤为什么讲这种话?

  四大菩萨(中)普贤为什么叫第一?文殊,观音,地藏还有弥勒,还有很多,那普贤为什么(这样讲)?其实普贤殊胜行,普贤行愿,普贤大愿,没有说观音大愿,也没有说地藏大愿,只有大愿地藏,而地藏只有一个愿。这里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他也很明白,但是所有的佛教徒,包括佛教界学者、专家,这一点都没有注意到。

  在大乘佛教的经典里分三大类,一个叫文殊类经典,各位假如有研究佛学的话大概就知道,文殊类经典就是讲般若、空性的经典,叫唯智,不是唯识,唯识的经典是弥勒的经典。观音类的经典就是大悲救苦救难的经典。第三类就是普贤类经典,你知道普贤类经典跟他们有什么不同吗?你要弄清楚,普贤类经典跟他们是完全不一样。普贤类经典里头有很多普贤符号,就是普贤智、普贤身、普贤行、普贤慧、普贤意、普贤口、普贤行等等、普贤无尽大海、普贤殊胜行等等,他普贤符号相当多。只有普贤菩萨有普贤符号。我简单的统计了一下,大概三十几个。

  那很多研究学者都说,《华严经》的普贤类经典是到后面才出现,我跟你讲完全错误。从第一品经就有普贤符号,第一品经第一卷经文的第一开始的第一大段里头就有普贤符号,普贤就出现了。那你知道为什么吗?为什么所有的经典都不会标榜什么观音、地藏、弥勒那些,那只有普贤类的经典会标榜普贤?普贤身、普贤意、普贤智、普贤慧、普贤行、普贤愿、还有普贤境界,为什么?这里头就牵涉到为什么普贤菩萨是四大菩萨的第一位。普贤菩萨是佛陀的长子,这是为什么?

  要学着觉醒、学着明白、学着觉悟、这些基本的你要具备。简单的跟各位定义一下,“普”叫周遍法界,到处都存在,叫“普”;“贤”呢,叫位领极虚,极虚就最高了,最高就是佛,佛下来就是普贤,所以叫普贤,他位领极虚。

  用中国传统的话来讲,无极是极虚,无极,无形无相。普贤呢刚好是无极而太极的太极,所以他又叫原始佛,或者叫做本初佛。其他菩萨不叫原始佛,不叫本初佛。佛从无形到有形的一个最初的形象,叫做普贤菩萨。所以普贤菩萨地位是完全不一样的,跟其他菩萨不一样。

  那这里头也牵涉到一个问题,就是《华严经》思想跟其他经典的思想不一样。我们把其他经典的思想统归为“法华会”,法华是佛陀讲经最后阶段讲的,层次跟境界最高的。他的这一会思想是我们裟婆世界的典型代表,所以裟婆世界释迦牟尼佛的法应该叫做“法华法”,法华的法。

  他从鹿野苑初转*轮一直到涅槃,在这个阶段里,都是讲法华会,所以这颗摩尼珠叫法华珠。那么每一个佛就像这样一会、一会。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一会;将来弥勒菩萨来成佛,龙华三会,那就是过去未来佛;东方药师佛有药师会;那你在学密宗的有五方佛,五方佛会;阿閦佛会;宝生佛会;无量寿佛会;还是不空成就如来会;那各有一会。这每一会就像一个摩尼宝珠,那你要把这个摩尼宝珠、这个佛法的精华掌握到,就得到那个摩尼宝珠了。

  这是每一个佛所在的地方都不一样的,这个叫做圆满报身卢舍那佛。所以每一个佛住世,所转的*轮,所成就的众生,那种菩萨事业功德无量无边,都是“圆满报身佛”。所以你所看到的一切佛都是圆满报身佛的示现。每示现一次就出现一颗摩尼珠。每一个珠跟另外一个珠不见得有直接关系,就好像每个国家都有他的身份证,那你要拿到身份证。

  华严刚好相反,华严是把所有的这些国家,这些摩尼珠全部浓缩在一起,这个境界叫做“因陀罗网境界”,也就是每一个摩尼珠都在华严会里头。换句话说,你只要拿了华严会的passport(护照),那宇宙各个佛国度你都可以去,没有障碍,因为都在他的范围里。

  这个就是华严不可思议的地方。你说他哪里叫做“一乘不共别圆”?“不共别圆”就在这里不共别圆。法华经是“一乘共同圆”,因为在这个世界里,大乘、小乘、中乘都回到他这里来,所以他叫“一乘教”。但他这颗摩尼珠涵摄一切,是这个世间的一切,这个佛国土的一切,其他佛国土的,他可以,要发passport你可以去,你要去极乐世界,签证以后可以去。

  但是,华严就不一样。所有的都在因陀罗网里,因陀罗网就把这个法界中所有的佛国土通通包摄进来,这就是他不同的地方。为什么他会有这个不同,因为他是以普贤菩萨为本尊。毗卢遮那佛是无形的,我们现在哲学上讲叫形而上的,他不是形而下的。形而上的本尊是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无形无相无所不在。那这一个无形无相无所不在,要变成有形有相,第一个就是普贤菩萨,所以他又叫普贤王如来,又叫本初佛,又叫原始佛,就是指这个意思。

  那你对普贤菩萨不了解,对普贤符号不了解,对普贤在法界中的地位不了解,那这个十大愿王,你就当然不知道。

  那么就文字上,就你所知道的,从文字上来解释它,那这叫世间法,也不能说错,马马虎虎(算对),反正你不会教人家做坏事就对了。但是,与真理相去甚远,这种情况我们叫做佛教文化。那你要学佛教文化,大概学到这里就可以毕业了。但是要学佛教真理,那还没有开始,连报名资格都没。你要留意到,讲佛教真理跟讲佛教文化是完全不同的。

  各位,你是要佛教文化还是要佛教真理?所以学佛教文化的人你会发现,越学越烦恼,是非丛生。追求佛陀真理的人,不会有烦恼。因为佛陀要给我们的法叫无忧之法,没有忧愁,他在无忧树下生的,就表达他的法是无忧之法,没烦恼的。

  所以,证四果的人叫无漏果,六神通当中五通仙人是外道,要证得无漏通才叫佛门的阿罗汉。那以印度来讲,只要你证得某一通的话,那就可以叫阿罗汉,或者叫穆尼吉(??)或者叫布鲁呗(??)巴布剂(??),这个很多,印度圣人名称很多。什么阿阇梨(??),斯瓦瑞(??)这个都是。他只要有一个通就可以了。可是我们佛法不同。佛法要通,你千通万通,只要无漏不通,就叫一窍不通,就不能证阿罗汉果

  所以,我们从行法上,上一次跟各位讲,行法的那个过程,中间为什么要转弯?横出三界,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就是这个原因。

  一定要把佛法的真理讲清楚。那你要到这里来,来学佛陀的真理,你要以世间的标准、佛教文化的标准来讲是非的话,只有你自己增加挫折跟增加痛苦。怎么学佛会越学越痛苦,越学越难过?

  我们一直跟你讲说,学佛,学了佛,你的生命是非常灿烂的,你的生命是非常芬芳的,非常光明的,那你说,我讲的好像很好听。你怎么样让他灿烂?怎么样让他光明、让他芬芳?那是你的生命,你自己可以感受得到。

  所以我跟各位讲,你要到这里来,你一定要参加华藏工程,三到五个人一组,每个礼拜一次,这一次当中大概讲三到五次,每次每个人三到五分钟,这样就好了,这是原则,技术性原则。他的真正精神的层面就是培养你“聆听、欣赏、接纳”的六字真言。那这样的话,你在家里推动,肯定不会有家庭是非纠纷,因为大家都能聆听。

  为什么要三到五分钟呢?任何人轮流讲三到五分钟,不批评,你要学习聆听欣赏,然后接纳对方的意见。三到五分钟是让一个人训练表达他的意见,能够重点表达出来,但不要只讲答案,“我要、我不要”,那就不要三分钟了,只要两秒钟就够了。要讲出“我为什么要”的理由、原因先讲,讲完才讲“所以我要”。要去训练表达。

  现在你看家庭发生最大的问题就是这样,父母跟子女之间的吵架都吵这个,一个要,一个不要,要讲不出为什么要,不要讲不出为什么不要。所以父母和子女就断了桥,连不起来。你一定要去训练这个,“聆听、欣赏、接纳”。那么三到五分钟当中,就把你要讲的重点讲出来。

  那刚开始,假如家里已经吵得要死了,现在刚开始,大概要三个月的时间,每个礼拜坐在那里,大家都哼哼,因为我不想跟你讲了,因为跟你讲就要吵架。那你一定要耐着性子,两个钟头到两个半钟头。而在这个期间,一定要在场。所以电话要关掉、所有电话关掉、座机也要拿掉、不能看电视、人家在讲话你不能够说我去厕所,去厕所就没听到了,哪有聆听?

  要专心的听才叫聆听,听完对方的还不能马上反驳,因为他有很多理由讲不清楚,这理由里面还有理由,你要给他一直讲。你假如每个礼拜这样进行,三个月以后,肯定家里会一团和气,不会吵架;半年后,家人会很想自己家人在一起,不要跟别人在一起,因为跟别人在一起都是皮笑肉不笑,都逃避家里才跑出去的嘛,人生真正幸福的窝是在家里。你一定要在家里训练。

  这个是学佛,你要让你的生命芬芳灿烂从这里开始——家庭华藏工程。那你家庭化藏工程要推动之前,先跟同修们参加华藏工程,你先试着,(把)运作的模式弄好,绝对禁止一人独霸,一人独霸绝对出是非。那家庭华藏工程大家坐在一起,爸爸最高兴:“好,现在开始我跟你们讲…”,讲了三个钟头,“太晚了,大家都很累,去睡觉!”,这叫什么华藏工程,这叫暴君工程。妈妈很强悍的话也是一样,爸爸是怕老婆俱乐部里头的会员,那妈妈河东狮吼,吼完了以后“早点睡!明天早点起来!”那谁都不能讲话,不行。

  要讲三到五分钟。假如怕暴君会不听话的话,你就弄一个闹钟,把他压下去,直到他停止。换任何人都一样,公平。充分的训练你语言的表达能力,尤其是小孩子在家里都是弱者,你要让他充分表达,他能够表达,他的压抑扭曲的部分就释放出来,那你要能够聆听欣赏又接纳的话,孩子就找到家了。不然你把孩子生下来是生下来,好像养在房子里、屋子里,其实他是弃儿,他是孤儿,你要聆听他的心声。

  一个佛教徒对自己的子女都不能聆听心声,不叫佛教徒,那是假的。很多人回家就叫家里要吃素,叫家里要念佛,念佛机开24小时,客厅好像殡仪馆。那怎么办?孩子怎么会呆得住这种家呢?不行。所以你一定要通过华藏工程,去改善你家庭的磁场。

  能够得话,每天早上吃饭的时候,半个钟头就可以了,晚上吃饭的时候半个钟头就可以了,把今天在外面生活所遭遇到的人世间的事情提出来谈一谈,回想昨天、今天的事,展望今天、明天要做的事,(这)是早上、;晚上是回想今天、昨天的事。你家里很快就会进入和乐的极乐世界。

  你不要担心,学佛没有什么困难,有困难的是我们自己的不正常。这时候我提供给各位,你要追求佛陀的真理,要从这里下手。我并没有叫你吃素、持戒或者念佛,但是这个总持法——华藏工程将完全端正你的心性。假如你的心性不端正,你想要怎么精进学佛,靠着什么唵嘛呢叭咪吽,什么阿弥陀佛了,大悲咒了,就搞这些名堂就会改变你?我告诉你,这世界早就变极乐世界了,不会还会用这些导弹在那边压来压去,等一下黄海军演,等一下南海军演,不会有这些。

  那些不是无效,他只跟钥匙一样,在关键的时候开门用的,你不能拿着一只钥匙到外面去厮杀,那不神经病吗?所以要弄清楚,佛法的殊胜在哪里?

  从这个地方开始。你家庭的紧张就会消除,社会上的不定时炸弹将会解除,他引信就拔掉了。社会上报纸上常常报哪里又出状况,哪个家庭又出状况,为什么会有这些?就是这些不定时炸弹随时在引爆,因为你家里的那些压力太大。拆除这些压力,华藏工程、家庭华藏工程是最好的,拆除大队。各位你要发菩提心,从这里发心,很具体很可行。我不是教你迷信,我是教你在现实生活中,怎么样扫除生活中的障碍,解除你生活中的痛苦。我不敢跟你讲百分之百,但是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烦恼,就在这里解决了。你不用担心,就算我骗你,三个月、半年而已,回家试试看。

  第一阶段,先三五个同修一起,一开始你就先发誓,我愿意给海云和上骗三个月。你们就好好认真去讨论。每一期华藏工程,都这样检讨:我们这样做不知道对不对?你这样想,下一次再改进,只有改进、一再地改进,弄到说“这样我知道了,我家也可以这样做”,那你就回家试着做。光是叫家人在一起不要接电话,你就很困难。现代人都忙成这个样子,哪有不接电话的!你家就一个礼拜就一个晚上时间属于家庭聚会时间,叫做家庭华藏工程,不要外人来干扰,因为我们家要步入幸福快乐的年代。那你就要走这条路,绝对可行,你就试着给我骗三个月。我没有跟你收钱,说无效退费,你搞不好,不见得我不对,可能你方法弄错。但我们不讲是你弄错,说被我骗了好了。

  真正进行华藏工程,我们只看到奇迹。人变了,家庭也变了,生活观念、人性都变了,心性都变了,这是非常好的。有关这个部分,前言的部分,就华严玄谈的部分,我就简单的这样跟各位谈一下。下节课开始,我们就讲经文的部分。我先把经文跟各位讲一下。

  《大方广佛华严经》这是经名,大方广是讲境界,佛华严是讲到达这个境界的能力。所以《华严经》其实是有两个三昧,一个叫做“大方广三昧”,他在经文里头出现的时候,不叫大方广,叫做“海印三昧”;第二个三昧叫做“佛华严三昧”,所以把他合并在一起成为一个三昧的时候就叫“华严海印三昧”。那么,我们华严宗的行法就是“华严海印三昧行法”,修行就修在这个法。

  这个法,你要真正认真修行,我有时间静下来陪你修的话,大概要三年。我没时间陪你,你大概要修二十年。你能不能掌握这个要领?这个是很重要,因为我们要建立共识。

  所以,各位从现在开始,你假如要修我们这个法,你大概要先有三年的基础功夫,我们先建立共识。护教史、修法史,这些基本条件你要具足,才有办法讲修行,因为修行就要直接负责你的因果关系。

  讲经倒无所谓,因为我这样讲你那样听,我不跟你负因果的。但你照我的方法去试,适当的时机来讨论,那当然要负你的因果。你完全信托给我,成败要我负责,如果你脚踏两条船,那我不负责任。你要留意到啊,修行就这么简单!

  就好像我们回到家里,你就不要问为什么,因为你在家里,爸爸妈妈通通会给你做全方位的依靠,全部负你的因果。你要跑出去,你的因果要自己处理。要来到这里修行,就要有回到家里的那种认知,是我们自己人,这个认知很重要。假如你没有这种认知,“我只是来看一看,师父讲的好不好?师父教的好不好?我还要看看师父的师父是谁?”,这个叫做访客,不叫子弟。

  弟子的话,你是当机众还是庄严众?庄严众你知道吗?庄严众就是最旁边的那一个,不要回头看,我是形容最旁边的那一个了。当机众在当下接受指导的,这么讲就这么做的。那么这个当机众会影响他旁边的人,这叫影响众。那这种成绩他看的很好,他们学华严怎么这么灿烂,他会随喜,这个叫随缘众。站在旁边说“很好很好,信归信,不要迷信,吃素很好,要顾及营养”,当你是这样的话,这个叫做庄严众,就是站在最外围的地方。但他没有离开我们,那有的偶尔擦一下的,这个叫信众。偶尔擦一下,看到师父包个红包,供养一下,不是没供养,有活动供养一下,随喜功德的,这个都属于信众。

  再来就是对我们的法会询问一下,叫庄严众。偶尔来参加一下,一曝十寒,这一类的就叫随缘众。影响众就是跟着我们的干部或者是真正有传法、授法、修法的弟子们的,这个叫影响众。直接从师父这边接受指导的,这个叫当机众。所以修行啊,他有这样的区别。

  那么这个法门下面前行工作相当多。你不要问说我是怎么开悟的,怎么来的?当你有那些怀疑都不用来。因为你来到这里,像家里自己的子女一样,自己一家人,我们这样相处。各位要留意到,想要修行,跟我们现在的这一种听经的情况不一样,听经是开放的,甚至于你要来踢馆也可以,因为各种不同的知见在一起,这是开放的。可是行法不开放。因为行法你搞错的话,因为修行当中有很多禅病,就是修行在整个的调整过程里,你的身心灵被压抑、扭曲、潜伏的疾病等等通通会发出来。我们一定要严格监督。这些是好是坏,师父要负责。所以你想修行,这个界限是划得很清楚的。

  现在不是修行,现在是大家来听听看。就像你到庙里,师父叫你念经,你说“好,我回家念念看”,师父说念阿弥陀佛很好,“好,我回家念念看”,师父说打坐很好,“好,我回家坐坐看”,师父说拜佛可以消业障,“好,我回家拜拜看”。所以现在来了,大家来听听看。

  是一个因缘,也给各位做一个很好的机缘,进阶,让你过滤,这十个钟头也是给大家做这样子一个洗练跟自我反思的机会,假如有机会,那我们再做进一步的探讨。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