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行愿品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第五集 (2011年元月)

  普贤行愿品2011年元月

  昆明开示 第五集

  海云继梦和上

  昨天我们大概跟各位提了一下这个语言模式当中经文结构的部分,你要怎么读经,绝对不是一般的消文解意就算了,他的文字结构里头就蕴含着很深的意义。

  我们看过称赞如来的部分,那我内容还不讲,心法还不讲,现在先看看第三大愿,广修供养。“复次善男子,言广修供养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种种菩萨海会围绕。”

  这个就是所,你要供养什么?供养这个范围。所以你在读经的时候,尤其像华严经,他的思想理路是非常清楚的。而你以一般的那种民间信仰来读,那有读没读差不多了,我们不是在批判你,但是你自己要看看,身为一个知识分子,你具备了这个警觉性没有?这个叫疑情,学佛学着觉悟,你连警觉性都没有,你怎么觉悟呢?

  为什么叫我们诵经,诵什么?以前的人是文盲,不识字,那你你又不是文盲,又不是不识字,那你来读经诵经干吗?你看一遍两遍就懂了嘛,可是你还不懂,为什么?因为他的文字意义很深,绝对不是你讲的太平洋有多深,滇池有多深,洱海有多深的那个深度,其实他的语言模式跟思维模式你解开以后,那就很简单了,有什么深不深,本来就这样嘛!

  所以我们叫入法界,我们不叫往生,往生都是死后才去的,你死后去的。

  所以我跟各位讲你不要窄化佛法,窄化佛法就破佛毁法,佛法本来那么浩瀚,怎么搞到最后就变成只有一句阿弥陀佛?那你完全错了,你都不知道这样念阿弥陀佛对不对,是不是很麻烦?

  但是我们对于一般老百姓,我们告诉他念阿弥陀佛就好,念“阿弥陀佛”比“阿门”比较好,因为念“阿门”两个字,“阿弥陀佛”四个字,功德加一倍。

  民间信仰的老太太这样就可以了,他只求一个心安。但是你不是要心安,所以你不要来这里说保佑你怎么样,这里不保佑你的,要使你自己保佑你自己,你自己那个生命的本能窜起的时候,那你就知道你是怎么样了不起,佛要给你的是这个。

  佛菩萨不是慈悲救济大队,不是。对那些贫困的他会救济他,可是你是个知识分子,聪明才智大哲,应当扶千万人之物。那匹夫匹妇,他没有办法帮助别人,他甚至于要人家要去帮助他,佛菩萨会帮助他。

  因为叫你去,你也不愿意,你很高贵,你很高尚,对那些在垃圾桶里面捡东西吃的人,你根本就不愿意去帮助他,浑身臭兮兮的,你怎么会呢?这个你要留意到。

  所以佛教他分这两个方面看,基层的还有高阶的。高阶的讲真理,那你要怎么样子求得真理,甚至于怎么样把他兑现出来,这叫生命改造工程,那么这个地方首先跟各位提到这个部分,我相信各位可以在这里感受到经文他的一定的模式。

  好,我现在跟各位解说这个部分,“所”以外,要供养的是这些,心量那么大。

  再来呢,你的供养的态度,这三个要件都在,“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现前知见”,有没有?这就是修行态度。那我告诉各位,一般修行都没有这种态度,不要说普贤行愿力,真实力都没有。真实力都没有那你怎么起深信解呢?你完全是意识形态,自以为是,那个不行。

  那普贤行愿力你可以多一点可以少一点,我们一般来讲,要入华严这个法界大门,要有八十五分以上,没有的话,你就要赶快充实这些资粮。

  好,那技术上是怎么样呢?就“悉以上妙诸供养具,而为供养”。你要供养,你要表达你的诚意。我们很多人都发生这种情况。我要供养,你怎么供养?我们俗话讲说插花插在前头,不要插在屁股,你怎么表达?“悉以上妙诸供养具,而为供养”。那你要留意到这一点。

  那什么叫“上妙”?所以我们通常所有供养的东西要真,真花、真果,不用假花、假果,而且要买最好的。不要买香蕉有一块钱一箩筐的,也有一块钱只买一根的,那你买一根就好,买一箩筐买回来以后没有一根可以吃的,你要怎么供养佛?你要最好的,你一块钱买一根就一块钱买一根,因为你的能力是这样,而你为了要多,那结果就烂,烂的话,你的诚意就不够,所以你不要去争那个多少的问题,你要以至诚心去做,所以“上妙诸供养具”。少不要紧,但是你一定要有诚心诚意。那你假如有而保留不愿意供养,我买了以后先留一半,那一半拿去供佛,那就没有上妙了。

  所以我们在家里供佛是很简单的,买回来先供佛,那要吃的时候,再上个香再收下来再吃,那佛已经用过了。你可能会问了“要供多久”,供到你想吃为止。那就很自在!你要吃很显然是要挑最好的,那佛托你的福,用最好的。你不要供佛一半,一半自己留着吃,不是,全部供佛。要等到早上买供了,晚上等大家回来了,那你收下来吃,中午回来了,就中午收下来吃,你有空想吃你就再上个香,礼个佛就收下来吃。供养就是这样很简单,仪式、技术上是很简单,那你的诚意要有。

  扭扭捏捏会产生种种是非,种种反射,那就都不是了,都不是。那么供养的对象分四个,三宝一个(佛、法、僧),真正在供养的,其实际的对象实际在僧宝上面,你怎么样供养僧宝?这个是你表达的地方。

  这个师父也不好意思讲,讲了好像师父一直跟各位要,还以为师父都没有讲,所以师父都不要,不要供了。所以我常在跟各位谈说,你认为听经值得吗?你认为这样子一会下来值得吗?你知道总成本要花多少?你不知道。就只感觉每次来听经都要包红包就是了。不是,每一次来我都不是游泳来的,你知道吗?都不是游泳来的,搭飞机每次都要买票,不然没办法,我不能游泳过来说,那就免费了,所以你要留意到这里头你的对应状况,这个法对你来讲有意义还是没意义?你在无意义的前提之下,那这个法对你是不起作用的。

  所以,我在跟各位讲说,像前面刚才讲的那个部分,那语言模式跟那个思维模式要怎么解开的问题,你要是没有真正的付出你不会去解他的。什么叫语言模式?什么叫思维模式?从来没人讲过,你也没听过,丢了就算了。你还是在那边我梦到什么了,阿弥陀佛好还是什么好了,人家怎么样了,哪个法王怎么修了,都是搞这些东西!你不懂得我们在教你,让你做的是什么!所以这个时候你就产生无意义状态。

  你要懂得说来这里就像回家一样,给你的是至真等正觉,那你有没有心要?不要再比较了,你懂的人家都懂,现在讲给你听的是你不懂的,希望透过这个部分,让你在菩提道上再往前迈进一大步,只有这样的话,你来听经才有意思。

  不是说师父讲的很幽默,长的又像刘德华,老是讲不听,是刘德华长得像我,怎么我像他?你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包含的什么意思你都不知道,那你知道你下面要怎么修吗?所以修来修去一定颠倒的,所以你会跟刘德华去修行,不会跟我修,因为你主宾之间的关系,“能”“所”没有办法弄清楚嘛,对不对,你自己慢慢想想看,所以这里首先把这个部分给弄好了。

  那么供养哪些呢?“所谓华云鬘云,天音乐云,天伞盖云,天衣服云,天种种香,涂香烧香末香,如是等云”。这是古代,非货币经济时代,把你家里周遭的东西整理一下拿来供养佛,都可以。他“云”的意思是告诉你,没有固定的哪一个,都可以。香,各种香都可以,你自己会做香了,我常跟各位讲说,你这个花供佛以后,把他干燥,干燥以后磨成粉末,知道吗?你就可以点香供佛了,可是你的意识形态就又来了,花都供了,这同一个东西再供第二次好吗?不然供了以后花怎么样,丢掉就好了,是吗?你为什么不会充分运用呢?这就是问题,就是问题啦!所以我们学佛人在佛门中来讲,是最节约能源的,是最低碳生活的,可是你们现在却把他弄得一塌糊涂,就是你不会供养。

  “一一量如须弥山王”就是尽你的能力去做,不要有所保留。供佛以后,收下来有很多东西你可以用,因为佛不会给你吃掉。你什么时候看到这有一尊佛,伸手给你拿个苹果去吃?不可能呀,也没有一尊佛走下来到餐厅跟你吃饭,没有。他一个都不吃,但是呢,你要有那个心,因为到最后还是你在吃,不是他在吃,所以你在供养的时候,不要有分别心!这个是很重要的。那你知道你学佛,“如是因如是果”,你供养一百有一百的果,你供养一千有一千的果,不一样的。你在哪个timing,关键时刻上供养的,跟那个跑龙套供养的又不一样,所以我们说“请法者”,什么叫“请法”,就是带领大家一起来供养,一起来听经,要一起来,不是他自己一个。

  那么随喜赞助的人呢,就忉利天,忉利天天王。这只是这么一会而已,当你一会一会都来的时候,你会发现福报累积有多大!光那么一会就忉利天王,还不是释提恒因那个位置,释提恒因那个位置是发起人的位置,其他随行的都33天,还有32个,所以你有很多机会,可以修福报。

  有那个因缘你来发起,那有些天王是福寿短小,他有因缘,可是他不修福报,所以他就被阿修罗打败了。各位老参,这个故事你都知道,这是我们自己在修,你懂得因果,“如是因,如是果”,你一定把这个东西给弄好,不是说大乘就没有因果了,都是因果。

  “一一灯油如大海水。以如是等诸供养具,常为供养。”这是指相上的部分讲。

  下面讲,“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有一切供养中,要比较的话,法供养是最大的,最殊胜的。刚才讲,前面那些是事相,用我们现在的话讲是叫做“现象界的供养”,你要尽力。

  那么这个地方讲的这个法供养,其实是本体论的供养,是“本体界的供养”。这个本体界的供养他有七个,“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这七个其实就是七菩提分,因为你在修学中是以这个为核心来的。

  所以,每一个事相的供养,你在初学当中,这七个要念一遍,要缘念,而不是把这七句话念一遍。缘念一下,也就是这个现象,事相一定跟本体有关,而你不懂,你现在逻辑不了解,不要紧,你带着疑情,慢慢慢慢你就会穿透,那个你要弄清楚,不要问,你一定弄不清楚。哲学系也没修过,主要的哲学方法论也没修过,那哲学上讲的本体论、现象论你都不知道,你现在问,三言两语怎么讲的出来,对不对?可能还要进大学研究所,博士读八年你才能弄清楚,所以在这个时候,你不要问,你带着疑情,为什么“法供养最”,“法供养是什么”?当然这经文念过,你当然知道了,但是你根本就没碰到,知道吗?很多人很喜欢问,问答案,有答案也没有用啊!因为你碰不到,所以我们说“知道不算,要能够做到”!那各位看你要怎么做到,关键是在这个地方。修行就是要让你做到。

  所以第一个从慧解脱跟各位讲就是疑情,然后带着疑情去摸索,摸索的过程里,有很多困难你要去解决它,不会解决(的话)108拜,一天三次就三个108拜,一天十次就10个108拜,告诉你不出三年,你一定大彻大悟!(但)你不愿意呀!还有人跟我讲说“师父,能不能21拜就好?”,我说可以呀,你要拜怎么不好?“三年能不能大彻大悟”?那要三十年,你别讨价还价,阎罗王说,三十年内死亡的话,照样到奈何桥报到。

  你要想,师父说三年,我照这样做,我就五年,你肯定会大成就,师父说108,那我就150!200!你不是啊,师父说108,我21,三年,看能不能两年就好,当你这种侥幸的心理产生的时候,你怎么会成就呢,对不对?你的感觉是“我比较聪明”,是你比较笨蛋,不是你比较聪明。

  我们有个同修,念珠不是108颗嘛,师父都说一百一万,108我就给佛菩萨占了8颗的便宜,我把他拆掉,变成100颗,那1万遍那不过念100圈,我就少被佛菩萨占了800次便宜。我告诉你,他再加100倍都不会开悟。当你存着这种心,你怎么办呢?

  所以你要留意到:第一个,对三宝具足信心的供养;第二个,要对无上菩提的这四个要具足信心地供养,无上菩提就等于菩萨、菩提道,你要怎么把菩提道做到所谓及格、佛菩萨认可?那这里面从中观论、义学上来讲很简单的讲过去就好了,你要从禅观来,那就不一样了,讲是这样讲,你听懂了,慧解脱,而有没有解脱还不知道。

  摸索的这些过程你都是圆融道行法,因为慧解脱都是圆融道。那你要身解脱的话,那你一定要走次第道,禅观一定要进行,那这个时候身心灵上面种种变化都会产生,那就不是你想象的,那你是没办法想象的。第一天进来你就吓坏了,嗨,修行是这样,就是这样哦,不然怎么样,你是用你的想法在修,自以为是,一厢情愿。不对,我们不主张这些。你要弄清楚!

  法供养最是指本体论供养,那你怎么去run,像昨天讲的,撞进去、去体验、去感受,那你感受多少就多少成就,你去撞进去嘛,我已经跟你讲清楚了,现象界你怎么做,本体界你怎么做。我没有欠各位了,这一会你光听这一个就已经够本了。你不做的话是你欠我的,你放心,因为这是因果的问题。

  好,下面他讲,“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喻分,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这里你注意,这个譬喻是讲你所有的现象界供养,他不如本体界供养的千万分之一,俗话讲就是这样,“优波尼沙陀分”就是无量无边的意思。

  现在要跟各位来讲就是“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这句话是代表七句话,因为这是七句当中的第一句,那么举例,经文的语言模式都只举一个,其他六个也一样,不是他只有如说修行而已,那七个都是,“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都一样,那么你我他任何一个人,对这个七个你对哪一个特别有兴趣?那七个你背不起来,你就“如说修行”简单嘛,“不离菩提心供养”,或者“不舍菩萨业供养”,有一个你喜欢的,经常,每次供养,“佛菩萨,慈悲伟大的佛陀,愿我不离菩提心供养”,假如你是一直提这个问题的话,那你有这部分特别的“性德”,特别的“性格”,凡夫因地叫性格,菩萨成就叫性德。你会自然的在这边成就你的性德,哪种性德你不要管,你不要想说我就是想要像观世音菩萨那么庄严,那个标的你现在不知道,因为你距离那个果地的标的还很远,在因地你先去做,几年后你自然就知道。所以每一个人修行以后的相应、标的都不一样,在这一点,我希望各位弄清楚。

  “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那一切供养不都在供养如来吗,这里是很重要的一个关键语,“要供养自性清净海”,华严的术语叫做“供养毗卢性海”、“供养法界海”,你就入法界了,这样供养,但你感受不到,你只要这样想,这样想,每天拜三拜我们都跟你讲说,“早入法界”,早日进入法界里,不一样的。能够这样做本体论的供养,你就很快会入法界。“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此广大最胜供养,虚空界尽,众生界尽…….",这已经是前面讲过的基本语言模式,我们就不再讲了。

  你看第四个“复次善男子,言忏悔业障者,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瞋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你注意看看,这个是标的,这是“所”,“我今悉以清净三业,遍于法界极微尘刹”,修行的技术,“一切诸佛菩萨众前,诚心忏悔,后不复造,恒住净戒一切功德。如是...”还是四无尽境。

  这个地方,他这个法跟前面三个不一样,有没有?他一个“能”不见了,没有“能”,“能”的那个修行态度没有提到,但是忏悔业障本身就是修行态度,也就是前面你三个,包括“称赞如来、礼敬诸佛、广修供养”,在进行的过程中,你常常会有挫折,会产生业相,有业会现前,当业相会现前一次,你拜108拜,108拜是我给你规定的,你要拜1080拜也可以,但是你一天不知道碰到多少,我想不用那么急,108拜。一天有几个业相,你就拜几个108拜。尤其很多人说他命不好、运不好,对不对,老被人家欺负,自己都像个弱者一样,老是要讨好人家,那这个时候你要留意,你想讨好人家一次,为什么要讨好人家?表示你比别人低,108拜。

  你要是每天这样反复的进行,三年后你就不一样了,因为你目前的业相叫做“业海”,业海就是地藏经上面讲的业海,你要是不忏除,死后你就到业海去报到,你就等着人家来超度你。但是你现在开始拜,你就自己超度自己了,三年后你的业海就会填平,跟平地一样,你的心性整个会转变,那么继续再拜三年,你的业海不但填平还会隆起来,会有个高地,当高地产生的时候,你就能建设了,你要行什么菩萨事业才有可能。

  你现在还在业海中,不要行菩萨事业,烦恼比天上的星星还多了。你不做则已,一做烦恼就来。我们到这里,现在讲了多久?你看我们有几个批次的干部离开,那烦恼一直出现,叫他拜忏不拜,你不拜我也没办法,因为那是你的事呀!跟你讲业相现前就108拜,他不是呀,没有办法。所以各位要留意到,这是绝对真实的,绝对真实呀!

  所以你假如是真的这样做,再过三年,菩萨事业的基础就起来了,你走到哪里,人家都会恭敬尊重你,而不是这样跟人家哈腰啊、委屈啊、求全呀,老是要送礼给人家!

  今天报纸说是在哪里,有一个人开车不小心撞死一条宠物狗,他主人跟他讲要么赔五千,要么要跟狗跪一个小时,那几个同车的朋友通通跪在那里,你为什么要跪在那里?业相现前,对不对?人跟狗跪,他表示的是什么?你看看现实社会里有没有这种情况。他人性不人性又一回事了,但是你现在就产生这种状况在日常生活中。

  所以跟各位讲,你要是懂得为人处世的话,自己好好拜忏,这个是指你在这三个修行的前提之下,要是遇到挫折,你自己改造你的命运很快。我跟你讲这个还叫做“拜拜看”,还不是真精进,真精进的随时都要忏悔:我讲这句话对吗?我做这件事情对吗?我看对方反应,嗯?怎么跟我预期的不一样,马上就忏悔!到了晚上整理一下,记得几个就拜几个,那么一天下来,可能几十个,尤其很多人在面对群众的时候,来来往往的人事很多,你根本记不了那么多,但是你当下的忏悔,我跟你讲,一年,你的命运就改变了。这个是大学之道。

  中国的大学之道本身没有提到如何改造你的命运。佛法的修行里,这个很清楚。古代不是没讲,古代没有命运这个东西,可是有算命这个东西了,可见他就有改造命运的方法。所以,我们有改造命运的方法,不是不相信命运,是命运可以改造啊!那人家跟你算命,你也不信,傲慢,然后说我信佛,然后你怎么信?你也不会修,那你怎么改造你的命运呢?这个是跟各位讲,这个是很重要的,所以在菩提道上,透过这个部分,他可以帮你清除一切业障,甚至于障道的部分都帮你清除掉,那你就好精进了,所以希望各位在这个学佛的过程里,坚壁清野,扫除你的业障,这是非常重要。

  你不要到死后,你才会掉到业海里头去,等着婆罗门女、光目女这样孝顺的子女来给你超度,我看这时代大概很难了。你看清楚,这个是忏悔业障。

  所以我们跟你讲说这十个大愿当中,主要三个是实体性的修法,这一个是补充性的修法,那么下面的三个呢,“随喜功德、常随佛学、请佛住世”是补充,随缘行非常重要了,所以你不要说我在这里修,哪里都不去,哪里有人邀请,就随喜功德,都是佛门的嘛,他的程度低呀、高啊,或者发生什么事情了,那个不要紧,你只要随喜功德就好。但是随喜功德你要记得一个状况,记得一个很重要的状况,不要相怨。因为在这个时代里,佛教术语叫末法时期,其实不是末法时期,我都不承认有末法,我永远是正法,因为这个时代里,有很多行销专家,在做行销工作,知道吗?做行销,这叫市场学marketing,不是很厉害吗?连那个三氯氰胺毒品都可以推销出去,而且还说多好多好,等到吃死人了以后再讲,还没有死人他赚钱。

  所以现在在宗教里头,在佛教里头也有这一类的,从各位的立场来讲,你不要理他,他真有,你随喜功德。这个狮子身中虫,还是吃狮子肉,他穿佛的衣服,吃佛的饭,住佛的家,不讲佛的法,他讲他自己的法,就靠佛吃饭,贩卖如来,混饭三界。这种情况的话,你要能知道你就回避,不知道我们就随喜功德,随喜就好,因为你没有判断的能力,你就随喜。但是这种随喜跟这里的随喜不一样,这个经文他讲的很清楚,你那种随喜是属于在这里面的,从好的这一方面看最小的部分,还不是我们真正的、从本体论上来讲的随喜。

  我们看一下这个经文“言随喜功德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你看他现在从这个地方开始,你就看不出来“所”跟“能”在哪里。

  他讲“从初发心,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身命,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一一劫中,舍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头目手足。如是一切难行苦行,圆满种种波罗蜜门,证入种种菩萨智地,成就诸佛无上菩提,及般涅槃,分布舍利,所有善根,我皆随喜”。一切诸佛,他是讲他佛的内容,你去随喜,这是第一个,最高档的。那么等而下之,不是说只有佛你才随喜,其他不随喜,其他因缘没有你就修小一点的,随喜功德,“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种类”,除了佛菩萨以外还有这些,“所有功德,乃至一尘,我皆随喜。”,“十方三世一切声闻,及辟支佛,有学无学,所有功德,我皆随喜。一切菩萨所修无量难行苦行,志求无上正等菩提,广大功德,我皆随喜。”你注意看,他只讲随喜,没有能、所,以及修行态度跟修行技术,有没有看到?这个经文就很清楚的列出来了。

  所以真正修行在哪里?我不是说我自己学华严,十大愿王我怎么说到只有三个,不是,你看他经文的结构,因为这里没有“能”的工程面跟技术面,没有“能”的修行态度跟修行技术,他只讲随喜,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你看“言请转*轮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广大佛刹。一一刹中,念念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一切诸佛成等正觉,一切菩萨海会围绕。而我悉以身口意业种种方便,殷勤劝请转妙*轮”。这个时候有谈到修行技术了,“悉以身口意业种种方便,殷勤劝请转妙*轮”。下面经文都一样。你要有这种认知,请佛住世不是随便讲一下,“悉以身口意业种种方便,殷勤劝请转妙*轮”,你绝对不要用你现在社会的意识形态跟生活的模式来看,那你就没有踏上华严法界的领域了,你就没有进来了,你就还在世间,你要做的是要满足你世间的部分,那不是,你要了解到经文上面所讲的“请转*轮。”

  再来请佛住世,”言请佛住世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将欲示现般涅槃者。及诸菩萨声闻缘觉有学无学,乃至一切诸善知识,我悉劝请莫入涅槃。经于一切佛刹极微尘数劫,为欲利乐一切众生,如是,虚空界尽….”,这个地方,他是讲要入涅槃的,我怎么样劝他不要入涅槃,那佛菩萨是不是都不会死?给人家一劝,就不入涅槃了。这是你对涅槃不了解,佛入涅槃有没有入涅槃?佛法还在世间流转,这叫结集。

  这个结集,佛法就不断,因为结集完成以后,释迦牟尼佛就由化身佛,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示现所以叫化身佛,当大藏经结集完成的时候,就不叫化身佛,因为是藏经在教化众生,有没有弄清楚?这个时候的释迦牟尼佛是报身佛,知道吗?

  前面讲种种方便,所以你要觉得这个法很好,那我就告诉你,你现在开始就要整理,每天听完回去,你就要把这重点整理出来,你才能进入,才有深度,大概在200个小时之内,你整理的东西要弄好,这是很重要的,叫修法史。

  假如你整理了以后又大家讨论,然后再找一找原始经典,因为现在有学无学我就没跟你讲,什么叫有学,什么叫无学,有学有几个,无学有几个,你要去弄清楚,我在这里不可能再讲,再讲就走回去了。那你就在华藏工程当中要把这些名词名相给查出来,那这样,告诉你两百个带子查出来以后,你就是个伟大的经师。你现在听,听不出来,听的很好很好,这师父讲的跟人家讲的不一样,就这样子,然后一阵风一个是非,就把你给打死了,因为你都没有深入,尤其华藏工程的基本要件是非常重要。

  好,到这个地方我们看,这三个地方其实都是补充,他的行法不是前面那三个。行法那个严格的要求,他只是随缘,但随缘都以四重心,这叫“至诚供养三宝心”,知道吗?要至诚供养三宝心。

  那么真正的还是供养僧宝,而僧宝呢是要走在无上大菩提上面,所以这个你就要弄清楚了。这些问题在哪里?都在基础佛教上面。各位把这个部分弄清楚。

  到这里有七个,应该来讲是四个,就一个一般所谓能力不足,包括各方面,包括时间、身体健康、年纪岁数,或者是各方面不行的话,你修到这个地方就圆满了,下辈子再来修学,你的善根绝对是第一的。但是你假如有意识形态去分隔的话,那就看你的那个大圆镜智是怎么破的。

  所以我们一直跟各位讲,不要意识形态,在修行的领域里,不用任何的意识形态,跟各位讲说,任何的杂讯,你在外面所听所学的,你真的要在这里修行,那些必须暂时放下,因为你不会用,一用那你就乱七八糟。所以暂时你不要用,等到这个基础打好以后,那要怎么用,我们再来讲怎么用,你现在没有办法,你会变成两条船。

  尤其我们跟各位讲过,这是一乘法,这不是小乘法,也不是中乘法,也不是一般大乘法,也不是共通圆教法,他是不共别圆法,所以他的教法,包括你禅修的过程是怎么来的,我们都有一定的标准在,因此你想投入这个地方修法,我们告诉各位,你这个条件一定要做到,200个小时的光盘一定要好好去整理,没有为什么,因为你现在的杂讯太多了。

  你要是认为说,我这样子参加华藏工程,要把这个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加以改造改造,有,那可以,慧解脱。我们很多同修有这种情况,他在生活中已经快死了,等死了,我相信在座各位一定有很多,活不下去了,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因缘,接触到我们的法,叫他参加华藏工程,那个已经枯掉等死的生命,逐渐逐渐死灰复燃,现在就是生龙活虎一样。

  那我告诉各位,华藏工程就可以,但你对它的体验是很重要的,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期望各位真的从修行上来讲,那你要这样就可以。可是他现在警醒以后,可不是华藏工程就好了,他还要再更进一步,应该参加禅观禅修,关键在这里。

  所以我们期望各位,你真的想要进行的时候,那要有相当的心理准备,这没有办法投机取巧,这个是有关这个部分,我们跟各位提到这里。

  那下面这三个其实是一种扩大,在前面讲过,原来圆满就是十!现在他只有七个,我们就算圆满,就是十的意思,那第八就加一个零,第九就再加一个零,第十再加一个零,他就变成万。当他成为万的时候,那就重重无尽了。所以这个在语言模式中,他有这种表法的意思,在思维模式里,他讲到华严经的重重无尽,就在这个地方讲。所以你可以看到他没有讲重重无尽,他只讲四无尽境,但是他在文章的结构里头,他已经排出那种重重无尽的状况出来了,所以下面的经文跟前面两段的经文也完全不一样,怎么样不一样?我们休息一下,等一下再跟各位谈。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