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行愿品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第十集 (2011年元月)

  普贤行愿品2011年元月

  昆明开示 第十集

  海云继梦和上

  好,这里有个问题:“他说不敢提疑情,提疑情是不是对佛、对法、对三宝没信心。”跟你讲要提疑情就是要提疑情,没有为什么,你不提疑情,你对三宝只有皮毛的认识,只有你透过疑情你才会深入,才能够找到佛法的核心。你没有找到佛法的核心,那你只是在佛教文化上打转。

  就像我们对佛所讲的法提出疑问一样,不是没信心,你不懂就不懂。所以,疑情跟怀疑不一样,疑情就是我接受,但是我这样做对吗?因为你这样做根本不对,他不对,你为什么还要一直再做下去呢?古代在讲的是什么,你现在在做的是什么,那你根本不知道啊。尤其历史那么长,你就不知道这当中有几次变化、有哪些变化、那你怎么知道你在修法?在诵经在念佛到底错到哪里去了,你根本没有办法了解,所以呢,你必须要带有疑情,疑情跟怀疑没有关系。

  好,刚才念到“示种种神通,起种种变化,现种种佛身处种种众会。或处一切诸大菩萨众会道场。”这地方讲前面要注意的事相,后来这个部分就是“群居聚落”,聚落所常有的:“诸大菩萨的众会道场”,你能适应吗?“或处声闻辟支佛众会道场,”你能适应吗,“或处转轮圣王小王眷属众会道场,或处刹利及婆罗门长者居士众会道场,乃至或处天龙八部,人非人等众会道场。处于如是种种众会,以圆满音如大雷震,随其乐欲成熟众生,乃至示现入于涅槃。如是一切我皆随学。”你要留意,这个地方“随其乐欲成熟众生,乃至示现入于涅槃,如是一切我皆随学”,刚才在请佛住世的地方,不是他要入涅槃,你不要给他入吗,那这里他要入涅槃,你又一切随学,有没有矛盾啊?这不矛盾啊,你必须把这个经文给弄通,要不然你一定会有矛盾的现象。

  好,在那个时候,应该请他住世,就应该请他住世,这个是很重要的。本来佛陀,佛示时代一百年,他是要到一百岁才入灭的,为什么80岁入灭?因为佛陀跟阿难讲了三次,我要走了,我要走了,阿难,哦,哦。那这个就没办法了,他讲了三次,你这个死脑筋,也不会说师父慈悲啊,请他师父住世啊,他一句话都没有,就,哦,哦,那我就走了。

  那佛法怎么住世?是释提桓因跟大梵天王,他看到佛不是成道了吗,他怎么坐在菩提树下不动?那佛可能要入灭了,所以释提桓因赶快,当时不知道有没有电梯了,赶快搭电梯就到大梵天去了,请大梵天王赶快下来,共同请佛住世。佛才住世。这个公案里你都很清楚了,为什么会这样?有那个因缘。当然他要入灭就入灭,因缘到了。这些大成就者,他该走就该走了,你也留不住他。那你要有那种慧根啊,要看到,就差不多了。恩,这老家伙随时都会走,你就串连所有的众弟子,每天都请佛住世,我看他绝对走不了。你又不是“反正他那么健康,不会有事的”,那么健康不会有事啦,难道师父就每天都要生病给你看?你要想想真正请佛住世的功德在哪里?那你绝对不会有这种情况,这个是跟各位谈,两者不相矛盾。

  这一切都讲毗如遮那如来的这个部分“如今世尊毗卢遮那”像现在讲的这个例子,“如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所有尘中,一切如来皆亦如是,于念念中我皆随学。”随学,当然经文讲起来你要看清楚他要怎么随。其实,他是随缘,随什么缘?随灵性的缘,我们常常要随法身,随慧命的缘,那个法身慧命你搞不懂,一定要把它搞懂,这就是疑情。

  什么叫法身?什么叫慧命?我现在用现在的语言跟你讲,也叫灵性,什么叫灵性呢?我跟你讲,法身也没定义,慧命也没定义,用灵性啊,更没有定义,全世界都没定义,那你内心所知道的,会是正确的答案吗?这就是个问题啦,不要紧,你有一分答案就一分。再来就是迈向未知,因为这一分答案我才有两分答案,两分答案以后我三分答案,这样无尽的超越,我总会有到达满分的阶段,对不对?当你到达5分6分的时候总比你现在0、1分要好。你的生命品质就提升了,你的智慧就提升了,这个就是学佛他最可贵的地方。尤其是学华严,告诉你提疑情,稳赚不赔。用现在的话,稳赚不赔,你也放心,不会有什么副作用,你只是开垦自己,成长自己。

  那么这一大愿主要讲的就是,在这个世间有很多你可学的,可用来增长我们法身慧命的东西,但是我们都被意识形态框框把你框死了。尤其近来学佛的人都学到佛教文化的范围里面,那就很麻烦了。

  因为佛教文化的本身,对真理他是有冲突的,可是文化必须如此。比如我这里,我是不要求说来听经要穿海青,我相信你在很多地方都看到,他要穿海青才能听经,而且穿海青坐前面,不穿海青坐后面,我们不要求!为什么?那是文化,你到南传佛教到藏传佛教,哪有海青啊?海红的比较多,那是一种文化,你在某种情况啊,正式的法会的那个场合,那是是需要,我参加几次大活动,到政府机构,就要求居士们集合,什么居士呢?凡是穿海青都是居士,没穿海青的就不是居士。那可以呀,那都是文化,大活动他就要这些,那它不是佛陀的真理,它只是中国佛教社会的一部分文化而已。

  吃素也是一样,中国佛教特别重视吃素,你要在中国佛教的领域里主张不吃素啊,你就准备被捶,可你到国外去啊,国外的佛教没有那种吃素那回事,那你怎么讲?这个也是文化上的差异,所以文化上的差异,你不要拿来说当做是真理。在我们的社会里,有我们的文化,其实这些文化都可以是你修学佛法、增长法身慧命的一个重要的媒介,它只是个媒介,这个世间就已经那么多了,你有没有可能想到外在的世界,极乐世界他们穿海青吗?我看不会吧,假若大家都穿海青,那极乐世界不就黑压压的一片?你看观世音菩萨不是衣冠楚楚,璎珞庄严?我看极乐世界是每个人都穿金戴玉啊,要不然怎么会那边非常富贵,非常极乐?那你在这里等一下缅甸玉,等一下和田玉,买了一堆,那怎么带到极乐去呀?我看大家都送了好多好茶给我,我不知道极乐世界有没有茶禅,你到那边要怎么泡茶?所以你要留意到不同的世界里他们是怎么进行的。你要能随顺,在这个世界你都不能随顺,其他世界你就能随顺吗?那变化很大,所以要懂得去适应这些,他第一个扩大就是在这里,前面已经讲圆融了,圆满了,这里要扩大。

  第九个:“复次,善男子,言恒顺众生者。谓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所有众生种种差别。”这是讲众生。有很多,特别把众生给列出来,那就看各位对众生的认知有多少,所谓卵生,卵生知道吗?蛋孵出来的就是卵生了。胎生,生出来小鬼就是了、人是胎生、牛也是胎生、马也是胎生,生出来就是小型的。湿生,就是鱼族类的,在水里头的,化生,就是莲花上的,我们没看过,这是他方世界的。我们讲这个叫四生,卵生,胎生,湿生,化生。古代讲四生是讲我们这个世间有的,那是没有错,因为古代科技不像现在那么清楚,那突然间孙悟空从石头蹦出来都有可能,所以孙悟空是化身,但是你相信吗,你都知道,那是小说嘛,这些小说是不可靠的,就当做有那么一回事来解释一下就好了。其实是指他方世界,极乐世界是莲花化生,你到那边去,就有一个莲花等着你出来,是这样的。

  “或有依于地、水、火、风而生住者;”依于地水火风,“或有依空及诸卉木而生住者。种种生类,种种色身,种种形状,种种相貌,种种寿量,种种族类,种种名号,种种心性,种种知见,种种欲乐,种种意行,种种威仪,种种衣服,种种饮食,处于种种村营、聚落、城邑、宫殿,乃至一切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如是等类,我皆于彼随顺二转。”前面都是讲众生的状况,讲众生都有很多,那你对这些不同的众生,心理平等不平等?这个现代讲起来,古代是这样讲,因为阶级在印度的话是已经定了,你不可改了。其他也没什么好改变的,所以他对现象界来看,就是分这些现象,可是我们现在不是这样,现在不是阶级,也不是这个现象。现在这个现象是很模糊的,不管是真正的我们同在一个社会里头的这些人来讲,或者是内心里头有差异的,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属性,他们有各种不同的意见,那你怎么包容他,这个包容不是相怨,是智慧,那你要怎么运用智慧来包容这些不同的意见,不同的族群,不同观点,这是很重要的,尤其是有些族群,他是带有一种侵略性跟攻击性,那在这个时候,你要怎么进行?

  什么是包容?我们华严讲的就是圆融,所以圆融,所以包容,那么你要怎么定义?什么叫圆融,什么叫包容,一个极为强势的对一个弱势群体极尽摧毁之事,要他屈服我的意见跟主张,然后告诉弱势族群说,你们应当包容,应该要圆融,这个最基本前提上根本就不能成立,所以当他讲说“打你左脸,你右脸要一起给我打,”你这样想想看,我炸你双子星,你炸我白宫好了,可以吗?为什么不行?因为他是极端强势的时候,那你要用什么方法令他能够圆融跟包容,这个时候你必须挫他的锐气,那你要搓他的锐气,不是武力,而是智慧。这个时候智慧比武力重要。萨达姆是没听我讲经,要不然他就不会死的那么惨,教他几套有智慧的方法。

  因为这个东西是用智慧去处理的,当对方绝对优势比你强的时候,那你应该要怎么办?这摆在眼前的事实。那你光在那边张牙舞爪,其实你没一点本事。人家美国大军到的时候,人家屡创世界纪录,你什么都不行啊,那不是张牙舞爪的问题,是你要应用智慧。所以华严是有办法能够圆融和谐,就是因为你有智慧,你要是没有智慧,你的圆融和谐是没办法。

  人家这样讲你怎么办?他的航母开来了,炮弹都运来了,你还能怎么办?你应该有办法让他运回去才对,那你应该有这种智慧才对啊。所以当你没有这种智慧,那只有强者为王,败者为寇,就是这种状况,所以各位这个地方要看清楚。

  把众生的状况弄清楚以后,我们再讲下面,这里头讲四身九有,九有就是,这个名词你们要自己去查。那个五趣杂居地,还有下面这个四禅天,还有四空定,加起来叫做九有,四身九有。然后这些众生的名字,你自己要去查,我没有办法一个一个跟你讲。

  好,“如是等类,我皆于彼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这个是一个基本态度,对众生都要平等。这个思想展开是相当的广,它有开有遮,如何去运作得当,那都是每一个人你自己要进行的部分。你自己认为该怎么做,你这个地方必须去弄好。不是说经文这样做,那你就要这样做,你一定会弄得一塌糊涂。

  跟各位讲过,A师姐跟B师姐的故事有吧,A师姐就是听完经回去,她觉得应该要这样做。所以,他就静悄悄的来转变家人。第一个她不吃肉了,但是她还是做肉,尽量夹给家人吃。几个月以后,家人就看到了。哎,妈怎么不吃肉?她说没有啦,我年纪大了,这个血脂高,少吃肉。这个就对了,不过呢,营养还是要顾,吃一点。好,吃一点她就吃一点。

  后来发现,妈妈学佛,这个很好,学什么都好,学佛更好,为什么?因为有人打电话来,说黄师姐在吗?啊,我去找她,不知道在哪里,结果一找,你知道小孩开房门就“嘣”一声就打开,妈妈坐在床中央不知道在干什么,他一看情况不对就蹑着脚退出来,然后就跟对方讲,我妈妈不知道坐在床上做什么,你是哪里,等一下我请她打给你。就这样,他妈妈出来了,说张师姐找你,她打电话过去,“没有啦,那是我们家的小菩萨”,全家都变菩萨了,这个就是A师姐,全家人都跟着她学佛。

  B师姐就不是啦,经典记得这么清楚,回家冰箱里头的,统统丢掉,什么鱼啊、肉啊、通通丢掉!先生说“我刚买回来的”,B师姐“你业障鬼,吃人一斤要还人几两!”好了,从此就陷入一个无解的漩涡里。她晚上要做功课,叫人家电视关小声点,因为她很标准,所以她诵经要引磬要木鱼,你知道引磬木鱼一响,电视怎么看?所以本来是这样转的,所以就再转回来了,所以电视声音越来越大她就越敲越大声。电话打来,“啊,我们家都是业障鬼!”

  所以一个会学佛的家里都是小菩萨,一个不会学的家里都是业障鬼,怎么你学佛我们都变鬼?这个就是你弄错了,关键就在你要处理问题要处理的恰当。你现在不要告诉我说,我们家里就是哪一种状况,那个要怎么处理都是你自己的事。那怎么去改变,不要说没有办法改变,因为罪魁祸首是你自己,你学佛,他们没学佛嘛,你没有把大家带好,反而还怪人家怎样,那就不对了。

  所以你现在还没进入状况,慢一点,弄清楚,一定把自己本分事做好,你有改变,家人一定会看的到,你的改变家人一定会赞叹,会随喜。如果你拿佛教的规格拿去给家人做标准,那你就会知道,你算什么嘛?信归信啊,不要迷信,你要留意到。

  对于这些众生要“如奉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那你要弄清楚,不要弄到最后对那死猫死狗非常恭敬,对家人一点都不恭敬。我告诉你我们真的发现这样的情况,他弄到没办法了,成天就在路上捡那死猫死狗,每一只狗每一只猫他都跟它做49天的法事,那他没钱呐,怎么办?自己做啊,自己又不会做,怎么办?就只能每天“阿弥陀佛”,就有这样的人,为什么?因为你跟群众脱离关系,你要度一切众生,一定要从家人开始,你家人没有弄好,你其他别谈,这是我们给各位的一个基本的一个认识。

  下面就是技术面要做的,“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不是叫你当医生去度人家,去治人家的病,他是指生活中的痛苦的。你如何协助他。“于失道者,示其正路。”这个都是智慧啊,没智慧你怎么行呢?“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死猫死狗啊,你不可能让它得到什么福藏,那你就超度他吧,这是他的一个方法。

  但是我们同修、朋友当中,我相信你有很多,很多人跟你哭诉,生活中的种种障碍,那你要有智慧帮他处理,但我肯定你不会。而且有很多人不插手没事,越管事情越闹越大,这时候怎么办?首先你要做自我反省,这我能不能帮忙,不能帮忙108拜,你别自告奋勇,你只要108拜就好了。你能帮忙,好,那你就帮一点忙,要帮忙的时候要告诉他,不要吐光,我教你的不要跟人家讲我教你的。我教你的就有问题了。有一个护士长,先生是妇产科医师,主任,她是护士长,有一天来听经,她就讲“师父,你帮我生个孩子。”我差点昏倒,我怎么帮你生孩子呢?她说我是妇产科护士长,我说那你是专家还找我,她说我先生是妇产科主任,我说“那不是很厉害嘛,怎么找我?”她说“可是我们都生不出来,”那你生不出来找师父,师父又不是助生娘娘。我们知道她讲话没什么,她也是求子心切,但这么一讲就麻烦了,那么在场所听到的人,万一你怀孕的话,是不是我,讲话也要稍微瞻前顾后一下嘛,下面紧接着就“你不答应我不走,”这下子就更完了,我只好说“好吧,好吧”“真的哦?”下面真的是没完没了,她听了一节课,“师父,我是比较贪心一点”我说“难不成你要双胞胎啊?”她说“要男的”男的有50%的概率,当天我确定她回去就怀孕,那当然你看不出来,我看的出来,肯定她回去就怀孕了,过了四个月,她说她已经怀孕了。通常怀孕两个月就流产,现在已经三个多月了,没问题了。我说那很好。她说孩子出生的时候,我们家里奶粉多的是,因为他们是妇产科医院,她自己是开妇产科医院的,所以奶粉很多。我们每一个比丘比丘尼统统喝婴儿奶粉。你要知道有一些状况,他不是你所想象的,因为他有一个因缘在那里,那因缘当然就跟你讲也讲不清楚,看因缘就太复杂了,所以有一些东西你要懂得,要去处理的圆融,你要是处理不圆融,这常常会使人下不了台。也还好她就那一次以后,跟她孩子出生以后我见一次面,其他都没见过。这你要知道,有很多事,不是你弄不好,是你的很多立足点,不经意使你就弄砸了。

  像B师姐就这样,她的发心没有错,可是她的做法不对。像这个护士长的师姐也是一样。你求子心切这本无可厚非,但是你不要这样讲,这样讲还得了。你照讲说请菩萨慈悲,怎么帮助我生个孩子,不要再叫我给你生孩子,这个都是大家要留意的。我们常常这种事情处理不好,是非漫天,谣言漫天,人的苦恼无边,就这样来的。好,这几个处理法都是要智慧的。

  何以故,我们看看下面这段经文:“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我们再看这个,这个就是实际上的,你应该要有的基本认识。

  “要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所以你就看到,众生是佛的化身,这样讲就比较形象化。你要能够令众生欢喜,那一切如来就欢喜,你能够对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那你会说那些坏蛋怎么办?那些作奸犯科的众生要怎么办?常常有这样,那你要是去尊重承事他,那你叫白痴,这一切都是以智慧为主,他是作奸犯科,你要尊重承事他,你要怎么导引他,这个才是重点。导引他从他所走的错误的途径上回过头来走正途,那你要运用你的智慧,不是说他做坏事你替他把风,他要偷东西,我尊重承事,我替他把风,“警察来了,快走”,那你一定是共犯。尊重承事不是叫你跟着做坏事,这是一个前提。

  所有的众生在正常的行为里面,那你应该满他的愿,那么当他的行为--身语意是错误的,那你要教导他,不然你怎么行菩萨行呢?你还提这个问题,那他是作奸犯科怎么办?听说我的性格比较好一点,要不然我都这样讲“去死好了,”连这个都分不清楚,在干什么,你要留意到,一定要搞清楚,而且你要留意到,绝对是合乎法律,一定要合法,政府的规定,不管合理或不合理,你要透过法律的途径去解决,政府说不行,你就不要动,政府说好,那你做。有些人就根本就是要跟政府作对,那你要想办法说服他,所以我们讲佛教是相扶国政,安定社会的,目标就在这里,不能够说从政治立场来考虑应该如何如何,政治立场考虑是政府的事。我们一定是在政府的许可之下,来从事正当的宗教活动。所以绝对不能违反政府的标准,他之所以会这样,有它客观的环境,那这一点我们不知道,你没有参与政治的问题你不知道,那就不要去管他,那你在这个情况,这个前提之下来进行。

  同样,众生有不行的,那你要想办法教导他,让他返邪归正,这个才是重点,不要看说他这样讲,这个经文不像论文,论文的语言模式他一定两方面要论证,经文没有,经文只是从法身慧命的立场这样论证。这一点你要弄清楚。

  好,他下面结论是“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假若你能够让那一些走入歧途的众生返回正途的话,他一定很高兴的,他不会不高兴,因为他就是在正常的轨道里,他不会运用,所以正常的社会不能包容他,他才去做坏事。那你能够应用智慧来导引他,那他当然高兴了,他能够融入社会过一个正常人的生活,那他为什么不要呢?所以各位要留意到这一点。

  “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这个地方要跟各位谈一下,这个大悲心而为体故,就是从本体论来讲的话,大悲心就是本体。那么“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那么大悲心,众生,跟菩提心三个,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本体?

  这个,只有我们家有这个,我现在真的跟各位讲,本体有三个东西,大家都以为本体只有一个,本体不是死寂的东西,本体是个有生命的东西,所以本体有本体心、本体性、本体念,有这三个。心,你手拿起来写写看,心就是一个存在,那就是本体心;本体性你知道吗?性就是心站起来了,心生了,所以它是本体用,要开始起作用;还有一个本体念,念是现前一念心的念,有个今,有个心,这个念就是个相,所以本体有体相用三个。

  菩提心是本体心,本体的体,就是从本体来讲,都在本体里面。好,那么大悲心是本体的用。众生是本体的相,所以你今天要学,假若本体的相看不到,你本体的用不能起作用,你本体就没有了,你要弄清楚。

  所以这个经文里头,他已经把这本体论的东西全部再讲一遍了,他已经告诉你了,他虽然是讲是修法,可理论涉及还是很深很深的部分,非常深的部分,这个就是无极而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那个无极太极之间的关系,各位不知道有没有留意到,我们这里我是看不到,就是佛教寺院都有个圆圈圈,类似瓦当的那个东西,他有三条蝌蚪。原来我们太极,太极图不是两只蝌蚪吗,一只黑的,一只白的,黑的有个白点,白的有个黑点,那叫太极图,但是佛教里头有三个,就跟瓦当一样,一个圆圈圈,但是有三只蝌蚪不是两只。这三只是什么,本体的体相用,那就是本体的体相用,那你不知道,庙里怎么有那个东西,那个是干什么的?他表示这个道场是从本体来的,不是一般的民间拜拜而已。但是没办法,现在历史长了,大家统统流入民间拜拜,民间信仰,有那个东西也不知它的意义是什么,那我们就不管了,但是你应该有这种认知。

  所以这三个:大悲心、菩提心、众生。众生是相,大悲心是用,菩提心是体,本体的体。所以本体有体相用,所以本体论,我常常有时候想想,就改为本质论,本质,真理的本质是什么。是否这样会比较恰当,那就不知道了。反正以后给子孙们去论断了。好,“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这里面从本体的用到本体的相到本体的体,那一句话统统涵盖了。你看这经文是多么的简练。

  下面举例:“譬如旷野砂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在古代,经文这样解释就很美了。现在再怎么这样解释你也搞不懂,当然本来是这样,树就要慈悲,要有水,那大悲像水,那根就是众生,那你用大悲水饶益众生,你的菩萨智慧花果就会产生吗?那古代是这样讲没有错,那你能做吗?所以现在是知识分子,你的理论上比较多,所以我们就用现代的工具跟理论提供给你参考,不是说古代的解释不对或不好,而是现代我们有必要重新再来过。

  好,“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要注意啊,所以你要学大乘,一佛乘法,或者普贤行愿这个法门,那你就要好好跟众生相处。那我告诉你,你不要想有多大的成就,只要家人,你的周遭朋友,你能够相处的很愉快,大家愿意跟着你做功课,就阿弥陀佛了,就不错了。下辈子你再来,要精进,条件就非常的优越。那当然你假如说会运用比较好的,善巧方便,这辈子要精进得大成就也不难,但你假如说我都七八十了,再来大概有困难,那你就好好的跟大家相处,跟家人相处,让他们能够懂得A师姐是怎么样子精进过来的,你不要以为这个不精进,这个才是真的精进。

  好,“善男子!汝于此义,应如是解。以于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你看这里又另外一套,对众生的心要平等,就能成就圆满大悲,“以大悲心随众生故,则能成就供养如来。菩萨如是随顺众生,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顺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这里你看,众生心平等,你对众生的心要平等,就能成就圆满大悲,“以大悲心随众生故,则能成就供养如来。”三个,也是三个条件。

  那你首先要弄清楚,这个供养如来是培养自性善根。这我们自己一再的跟各位谈的,你一定要知道所有的供养都在培养自性善根,尤其是这个地方强调供养如来,自性海中,要培养自己入自性海中,要怎么入呢?就是以平等心恒顺众生,你要留意到,以平等心恒顺众生了,你就能够成就供养如来,那么如何恒顺,是个人的环境因缘不一样。

  我记得朱自清写那个《背影》,他的父亲,看他爸爸在月台爬过来爬过去,他爸爸听说比我还矮,又胖,下了月台,又要爬上月台是很困难的,那他看着他爸爸这样子的背影,这是爸爸疼爱子女,那你不能够这样比较。“什么东西,买一部车不就好了吗!”当时可是没有高速公路,也买不起车。所以你要了解到,每一个人的条件时代跟因缘是不同的,你没有办法以偏概全。你没有办法完全用你的方法,所以用你的方法,我们以一个普贤行愿行者来看的话,任何众生的供养是平等的,没有说哪个好哪个不好,假如说你要起分别心的话,那供养好的就说你有福报,供养不好,就说你没福报,那你不能怪众生,因为众生的因缘福报如此。

  所以我们常跟各位说,众生有福了,那我就辛苦一点,那我有福了,那就怎么样,我就闭关一下。我不想做是我没有福,众生有福,我就多跑一下。我有福了,众生不要我,我就闭关,这是很简单的状况。所以不谈众生如何,你要以平等心接纳现有这世间的一切。假若这个部分你不具备的话,你就很难。

  到这个地方是第二次扩大,这个扩大已经到理论上来了,前面的第一次扩大是讲这个世间到其他世间去,毗如遮那如来到其他十方三世一切佛的地方,那这个地方的,更从事相上转入本体论里头,那所做的一切,这些,其实大家都可以相互运用。今天我们作为一个普贤行愿的行者,那你要知道他有什么不同。普贤行愿这个法门,在古代只有普贤行愿的法门,你不知道它的定义是什么,我趁现在几分钟,跟各位讲一下。

  在一佛乘的行法里,它有次第道跟圆融道,一乘佛教里。大乘佛教,只有次第道;小乘佛教也只有次第道;一乘佛教里还有圆融道,但你现在所看到的大概都是圆融道,而没有次第道,因为中国佛教这一百年来,从民国以后都破坏殆尽了,所以行法要怎么修啊,已经都没有了。

  这不是我们瞧不起也不是我们不知道,因为是事实,我们在国外都遇到这种情况,人家要出家,不要他到汉传佛教来,因为汉传佛教不懂得如何修行,曾经有一个美国比丘,他的师父是越南人,叫他说要到中国来学大乘,他的师父大概不知道中国已经破烂到什么程度了,他当然大陆进不来,就到台湾去,去了五年,很伤心的回去,他师父要他再来,再到台湾来,他又来了三年,他决定回去,不再穿这套服装,就在他明天飞机要走之前,我遇到了,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在台湾一个很有名的寺院里,也是很精进的道场,他就在那边苦恼,那边的比丘跟他讲,“你何不求观世音菩萨,无不满愿。”他听了大概晕倒了,他说“你们的法门就是求观世音菩萨,是这样吗?”我说,你大概找错人了,你找我我就不会跟你这样讲,但他已经死心了。所以你要知道,这是多可怕的事。

  曾经有个是滨城的一个年轻人想要出家,我说好,下次来就剃度,结果下次来,他就已经圆顶了,我问他怎么那么快呀?他去找马来西亚最有名的一个比丘,长老,长老就跟他讲,不要跟汉传人出家,汉传根本不在修行,只在办法会,所以他跑到南传出家。

  所以这个时候你要知道,我们次第道要怎么再恢复,圆融道大家都在修,怎么修也不知道,也没有人知道。这是这两个部分,我们还很清楚,我们一乘不共别圆,还有一个,次第道圆融道以外,还有一个叫普贤道,这普贤行愿力就是普贤道最具体的代表,他虽然是在这个当中进行,也是事修,很简单的状况,但是他的普贤行愿力你必须一直带着。

  我跟各位讲是主要是修前面三个,那是事相,“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他真正的行法,普贤行愿力在哪里?在八、九、十----“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你要懂得这个部分是很重要。因为这个部分是无形的,他是让你的心量一再的扩大,每一个讲到华严的人都说华严的心量无限大,无限大,怎么无限大,你要看这三大愿,慢慢的去体会。而且他是无孔不入,那是因为有五、六、七三大愿,“恒顺众生,请佛住世,请转*轮。”有这样的情况。所以他是在法界中,绵绵密密、无所不在,这是最主要的特色。提供给各位做个参考。

  我们这一会就讲到这里,下一次请各位注意时间。

  (普贤行愿品2011年元月昆明开示圆满)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