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行愿品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第六集 (2011年元月)

  普贤行愿品2011年元月

  昆明开示 第六集

  海云继梦和上

  好,我们再往下看这个三个部分:“言常随佛学者”,学佛当然是随佛来学,那你知道你要跟佛学什么吗?首先你要知道佛的法是什么,你要弄清楚;其次,我要跟佛学什么。

  我们跟各位讲的很清楚,佛的法是没烦恼,所以叫无漏法。虽然阿罗汉有六通,前五通不算,第六通叫“漏尽通”。在印度,他们非常强调。也因为太过强调漏尽通,我们中国大概都是漏尽通。前五通都不通,我们只通一通,其他五通不通,人家是一窍不通。你假如这个漏尽通不具备,你还要生死轮回,你能够具备漏尽通,就“断漏”,没有烦恼了,那你就出三界,这个就是佛法所教的。

  那你要跟佛学,也要学这个。这是一个基本的。所以漏尽通要怎么运用,那是大乘的部分,那小乘的漏尽通你一定要学到。你不要以为漏尽通小case、小儿科,那你弄错了,这是基本,你知道吗?

  就像你在中国,一定要拿到国民身份证。你说,那还不简单,每个人都有!我告诉你,你没有你就很倒霉,你就很麻烦,你就一定要有,对不对?所以漏尽通是佛法中的一个标的,第一个要件。你要进来就是要先求这个。

  所以我告诉你,要到这里跟我学法,要求是很严格的,不会要你随便念一念、拜拜看,没有那些。你要进来,要开始修行,第一个就是要能入定。

  我不知道有没有人教你,这里一定告诉你怎么入定,而且入定有标准;入定还不算,因为你刚入的定可能是邪定、外道定、共外道禅的外道定,然后我们还要再进一步让你入正定。入正定以后,我们的行法才开始。一直到你得一切智,这个时候我们叫信位,基本上不排位次了。

  但是,你从我们这里得初果位,那就是《阿弥陀经》上面讲的阿埤跋致。这个是很具体,而且又有现在的科学数据做依据,不是你在那边随便念一念。

  念到“我是持大悲咒,你跟我讲话,我大悲咒就隐下去,你不跟我讲,我的大悲咒又浮起来”,谁知道,你根本就在打妄想,你连持大悲咒都在打妄想了,可是你却觉得,你念得很不错。那随喜功德,那就赞叹说,修得很好。那只有这样子了。

  所以这不一样,你要常随佛学,随时都要检点自己,我这样跟佛学对吗?佛教这个吗?我这样做符合佛的标准吗?这才叫常随佛学?那佛已经不在了,那你要跟谁学?你要自己去想,我这样符合佛陀的标准吗?那假如符合的话,那师父说一年,那我比较差,我三年,否则你一定超越,那不止这个样子,每天都想“我有没有偏离?”

  像你车子开上高速公路一样,是没有错,上交流道是对了,你有偏离还是出车祸,所以我们自己随时在检讨自己,这样对吗?佛的法是这样吗?我这样子是朝着佛的目标前进吗?当你这样进行的时候,你就是真的佛弟子

  佛陀说这个叫第一勇士。那你弄错了,哎,不对!回过来改,这个叫勇士们。所以每一个修行者,佛陀都称赞勇士们,不是打架的勇士,不是黑帮的勇士,是挑战自己改造自己生命改造的勇士!(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然后去努力前进,有错就改,这就是修行者。所以我告诉你,学佛修行人没有消极的,没有悲观的,他的生命永远是灿烂的,是芬芳的,都是非常光明亮丽的,因为你每天都在超越自己。

  你没有每天,刚开始没有,不过你现在想想,现在比以前一年前应该有进步吧?那搞了一年都没进步,那不就是白学啦,搞了一年以后,两年以后,我就比半年前有进步,再来再精进,三个月就要进步一阶,再来就要来一个月就要进步一阶。告诉你,你要真到一个礼拜进步一阶,你已经证阿罗汉了。这样讲是很简单了,但是你一定要先有一年级的比较进步哪里,然后半年期的,三个月期的,一个月期的,然后你就会发现,到最后,你是念念都在进步,不只是天天都在进步。

  关键是在你要经常反省,要经常检讨,就像刚才讲的忏悔业障的情况一样,那是发现错误,那你这个不一定发现错误。但是在行法中需要微调,不微调你就翻车了。

  好吧,现在我们看这个经文他讲,“言常随佛学者,如此娑婆世界”,他看这个裟婆世界,“毗卢遮那如来,从初发心,精进不退,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 ,他布施不是一辈子而已,生生世世都这样布施,怎么布施呢?“剥皮为纸,析骨为笔” ,把你的皮拿来做纸,把你的骨头拿来做笔。我到卖文房四宝的地方去看,还有羊皮纸,还有用骨头做的那毛笔,笔杆。你都会这样子虐待动物了,所以毗卢遮那如来就会布施他的身命,你要看清楚。“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为重法故,不惜身命” ,重点是在这里。他尊重这个法,所以他不惜身命。各位,你能吗?

  “师父你不知道,过年了,我家人都回来了,吵死了,我没有办法做功课了”,我的口头禅就是“去死好了”。你想要改造生命,忙归忙,忙完以后,功课可以做少一点,因为过年确实是忙,等一下大儿子,等一下小女儿,又来撒娇,孙子又来,那你怎么做啊?你要用一个方法。小孙子抱起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可以吧。

  “如说修行”,如说修行可以吗?你要过年了,要拿压岁钱给他,如说修行供养,这个都在修行啊,你都不用心,你一定要弄出一个钟头的时间,坐在佛前那边,那个磕头如捣蒜,对不对?你在生活中去改变嘛!哇,大家回来了,都围炉,过年了,围炉了,庆团圆了,大家都坐在一起。首先讲,这个我们今天相聚通通叫做“华严海会佛菩萨”,他会听不懂了,不要紧,你要念给他去听啊,“华严海会佛菩萨”,人家会说“奶奶你讲什么,华严海会佛菩萨?”听不懂,大家念三遍,“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海会佛菩萨”,全家人都念三遍,你功德无量,那正好是你今年功课的总结,全家都度了。

  不管他信耶稣、信基督、信上帝、信什么、都无所谓,不然他一定讲今天晚上的聚会没有话题可谈,要谈谈那是什么意思,明天再慢慢讲给你听。那你要记得,凡事要遇到烦恼,遇到挫折,遇到困难,那你“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海会佛菩萨”,念108遍,我们有印十六洪名,我看你们都拿了,这个给它抄回去。这个时候它叫什么?民间信仰,保平安,保平安符,这个假如你用手工女红好的话,最好把他折起来,折个像元宝或者是什么,把它放在玻璃板书桌下,或者是枕头下,保平安。你用一个小小的仪式,是迷信吗?也未必,他确实有作用,至少他有问题,他会拿出来看一看。当他心慌意乱,发生挫折的时候,让他的心静下来,冷静理性才能解决问题!当你的心不静下来,你怎么解决问题呀?

  那要去十六字洪名念三遍,“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海会佛菩萨”念三遍,这个时候他一定会找你,“那要发生什么事情了,那要怎么办,这个要怎么念,你帮我找找你是师父……”,那我告诉你,一定有效,绝对有效!

  为什么要各位缘念道场,缘念法门,缘念善知识?不出状况最好,天下太平。但世事无常,出状况的很多,常常讲“族繁不及备战”,亲戚朋友一大堆,哪一个要出事不知道,随时都可以给你?这个是非常需要的。

  好,“为重法故,不惜身命,”希望各位以重法故,不惜身命的情况来做,一定可以做到。没有叫你做那种激情型的那一种去搞群众运动的,不是那个,你要“有热情”,但“不可以激情”,知道吗?不要弄什么以前用指头去供佛了,断手臂去供佛了,我今天还听说有人把乳房割下来去供佛,神经病啊!这都不对,这个叫做狂热型的人,不是佛弟子。各位要留意到。

  对法要有足够的热情,你才能重法不惜身命,但不能激情,绝对禁止激情。何况生命都不要了。

  “何况王位,城邑聚落,宫殿园林,一切所有,及余种种难行苦行。乃至树下成大菩提,示种种神通,起种种变化,现种种佛身,处种种众会,或处一切诸大菩萨众会道场,或处声闻及辟支佛众会道场,或处转轮圣王小王眷属众会道场,或处刹利及婆罗门长者居士众会道场,乃至或处天龙八部人非人等众会道场。处于如是种种众会,以圆满音,如大雷震,随其乐欲,成熟众生,乃至示现入于涅槃,如是一切我皆随学。”这是讲佛示现的种种状况。它的重点就是,如是处于种种众会,它没有说一定在某一种状况中,各种状况都可以。

  “以圆满音,如大雷震”,不同的族群,不同的聚落,他用不同的讲法,令大众都有很大的赞叹,这个叫“大雷震”。“大雷震”的意思是指启发灵性,原来你的灵性是睡着了,枯竭了,现在用种种方法让你的灵性增长起来,复苏起来,这个叫做如大雷震。

  你可能会说,从来没有人这样注解,我知道,你看过很多,我也看过很多,没有人这样注解,但是为什么叫做大雷震?依文解意谁不会呀?但是在这经文里讲什么,各种场合佛都去,佛去干吗?佛要令众生觉醒啊,对不对?

  从佛的立场来讲是这样的,要给众生觉醒,觉醒什么?灵性的觉醒!古代这个地方没办法讲,觉醒什么、觉悟什么、觉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什么?无上正等正觉,你说无上正等正觉是什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到底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什么?讲不出来。这个就是在灵性中,止于至善的生命境界,你要启发众生到达这样的一个目标,这个才是我们在进行的。各位在努力,在认真修行,你到底修什么?从这里来看了,所以佛的开示,也势必是这种状况。

  好,“如今世尊毗卢遮那”,像毗卢遮那这样,他一个佛是这样的状况,“如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所有尘中一切如来,皆亦如是”,这部分经文回过来跟前面相应,它不是单一佛,而是一切佛。

  那各位要知道,每一个佛在修行过程里,就是在因地奋斗的过程,每一个都是不一样的。有的是国王出家、有的是太子出家、有的是乞丐出家、佛陀的弟子里还有贱民出家,所以出家的层次相当多,那么你要怎么平等对待?这个是很麻烦的事。

  因为层次越差的人,他越想众生平等,跟层次高的人一样平等,你要留意到,这个叫做劣上慢心。你没那个能力,你一直要跟人家在一起,这个修行不可能成就,因为在讲什么你根本不懂!

  所以我们在讲说,经师、禅师是不同的,不识字、程度低的直接参禅,可以,但是他有一个基础在,你必须具备这些条件;同样的,你是知识分子要参禅也可以,但是知识分子要具备的条件,跟非知识分子要具备的条件是不一样的,你要留意到。

  不是大家都一样,因为你本身所具备的条件不一样,知识分子他有逻辑思考。你没读书,你怎么逻辑思考?所以你要留意到这里面是有不同,所以我们在做指导的时候,是不一样。

  那你要知道有些地方你是触碰不得的。假如自己没有这种认知,什么都要跟人家平等,那你就完了,平等不是你讲的现象界,现象界绝不可能平等!为什么有人八十公斤,有人四十公斤,你怎么平等?同样一碗饭吃下去,长出来的肉就不一样了,你说怎么平等?所以平等是指本体界是平等的。现象界绝不平等。男生女生怎么会平等?男生头发有几个留长的,我看女生头发没几个留短的。这本身就不一样,它有区别的。你说这样对女生不公平,我跟你讲,女生穿裤子人家不觉得怎样,男生穿裙子你一定会变笑话,这个对于男生才不平等。所以你要说什么不平等,不是你所讲的,好吧,这是第一个部分。

  第二个部分我们再看“恒顺众生”。前面这个语言模式“常随佛学”他是举一个佛为例子,然后扩大所有的佛。你要常随佛学。

  你要知道,一个佛是一个摩尼珠,那我告诉你,你在其他地方学,就只能学一个佛,其他的佛你根本学不到,因为你只能学这个释迦牟尼佛这个世界,他以一大事因缘示现于世,开示悟入众生入佛知见。

  华严不一样,华严是因陀罗网境界,他不是一颗摩尼珠,他是法界所有佛国土的摩尼珠全部融在一起,所以你才有可能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佛国土,这是个前提性的问题。

  那你说我们那个道场也可以,那可以你去。这里我是从理论上跟各位谈:第一个佛教界要讲本体论,已经没人能讲了,我这样讲是很大胆,而且也很臭屁,你怎么知道都没有人讲?你去找,找出来看谁怎么讲?

  佛教的本体论就在华严经里,第一会就讲本体论,第二会是从本体论转为方法论,然后把本体论透过现象论,本体论、方法论、现象论,同时在做交融,所以不入定,他是一个序言。第三会以后又入定,他纯粹都是修行的方法。

  我会告诉你,这修行怎么修都是华严经里面的。所以,我告诉你修行要注意的“能”、“所”的问题,以及“能”里头所具备的修行态度跟修行技术、次第,都是华严经里头的,别的地方都没有的。那也因为他具备这种法界真理,他所具有的一切,所以他才能够法界真理中一切佛国土,他都能穷尽,关键在这里。

  你其他地方所讲的都是修行的要领,某一部分,某个法门的要领,这里的要领是十方三世一切佛的地方都可以用的。

  我跟你讲的是真理的这个部分,所以我常跟各位讲,你听不懂不要紧,你就坐在这里睡觉,功德福报都很大,即使要当水牛都是大白牛王,这是因为你在这个法门里头。当你听不懂是很正常的了,我们读书的时候,常常老师一下课,我们就在黑板上写鸭子听雷叫,上什么课,根本听不懂!他讲的口沫横飞,我们下面在那边打架。是啊,可是你必须经过这个阶段啊,都听不懂有啊,本体论、方法论、现象论也是老师讲的。本体论是什么同学没有一个知道。因为你刚接触,你怎么会知道?就像现在你刚接触,你怎么会知道。那不要紧,回去你就去整理。

  学生时代好动、好玩,反正听不懂就不想修了,可是你现在不是,你现在要了生死,你自己要改造生命,所以你就一定要好好的把它修好。

  不过你也要试着,我跟你讲两百个带子你去整理。人家两百个带子都整理好了,你可能一个光盘都还没有弄好,不要紧。我跟你讲不要紧,下辈子你一定再来,而且我在讲你一定听得到。因为你在本质上已经接上轨了,但是你没有汽油、推不动。

  每一次听,记得坐在这里听师父讲好像很高兴,光盘一放就开始睡觉,可是你放心,所以这个你要知道他本身所存在的,现在我们用恒顺众生来跟各位谈,三愿的语言模式。

  “复次善男子,言恒顺众生者,谓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所有众生,种种差别。”这个地方一讲,都是那么广大,所有众生,不是只有人,所有众生,而且不止这个国土的众生,其他国土的众生通通算在里面。

  “所谓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或有依于地水火风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诸卉木而生住者,种种生类,种种色身,种种形状,种种相貌,种种寿量,种种族类,种种名号,种种心性,种种知见,种种欲乐,种种意行,种种威仪,种种衣服,种种饮食,处于种种村营聚落城邑宫殿。乃至一切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如是等类,我皆于彼随顺而转。”这个很长,所有众生的种类通通给你写出来。这段经文我这样念过不要两分钟,你去查这些资料,弄清楚,最少要一年。所以你说,佛法怎么懂?你要知道这里面讲的是什么。我在这里不可能跟各位讲的很清楚。

  我们回过头来,我们会简单跟你分类一下,但是你要弄清楚,你一定还是要从原始典籍里头去弄清楚。因为我们在这里不可能把这个东西跟你怎么样讲清楚,需要各位这一点要能够弄清楚。

  就是说学佛听讲以后回家去,你一定要好好的整理资料,写作业,学生都要回家写作业,那你不能用抄的,下辈子还要再来,那你去查不要紧,抄的是有福报没有善根。抄的人反正你总抄过一遍,因为你不懂才会抄,抄过一遍就一遍的福报,那是用刚才那种方法。

  搞了半天但是搞不懂,你弄了很多名词,还都弄错了,我们有个同修弄了以后拿过来给我看,我说禅宗的牧牛图有没有,牧牛图知道吗?十牛图,十个牛那个图,他拿来给我看,我因为讲十牛图,他们也听不懂,所以讲牧牛图,他写的真的是石牛图,石头的牛,跟木头的牛,叫做石牛图跟木牛图,我就怕你十牛图听不懂,再加一个牧牛图,可是不知道一个石头,一个木头。那你想想看,你要不要摸索一下?自己要不要去充实一下?

  你弄错,不要紧,至少你在做了,你已经挂钩了,下辈子来一定会再碰到,而且在这一方面你是非常有上善根的,你记得这一点,绝对没错。

  现在我再往下跟你讲这些众生:“种种承事,种种供养” 。对所有的众生“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这是态度。“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这是技术。

  那么修行态度还有修行的技术,这个部分他已经扩大了,由原来的十到百到千,他是已经重重无尽的状况出现了。他的技术面已经跟原来所讲的技术面不一样,“能”的部分已经完全不一样了。这个都是在圆融道当中的“普贤行愿力法门”。他跟圆融道不一样,普贤行愿道,所以我们把这个法门叫做普贤道,他的原因就在这里。我们菩萨道、出离道、菩提道、菩萨道、华严所修的就是普贤道,就在这个地方。所以他这个境界展开是完全不一样的。

  好,这个详细的我们回过头来再跟各位讲。“何以故,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这几句你都要背起来。

  “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注意看,这个都是讲境界展开的部分,他讲到发菩提心是以大悲心为主,这个叫做“利益众生故,发菩提心”。你要以大悲心来利益众生,这样子才能发菩提心。

  发菩提心有很多条件,但这个条件是一个很根本的条件。“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有没有,菩提属于众生,所以你要修学佛法,达到究竟圆满,止于至善,十全十美的生命境界,那你要知道菩提属于众生。

  “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 。所以你要弄清楚,“善男子,汝于此义,应如是解。以于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以大悲心随众生故,则能成就供养如来。菩萨如是随顺众生,虚空界尽,众生界尽……”这下面经文就一样了。

  这里谈到一个很重要,“随顺众生”,到最后却变成说成就供养如来,随顺众生就是在供养如来。为什么?这个就是我们为什么说发菩提心,功德无量无边,就在这里。

  因为发菩提心就是追求灵性的部分,灵性,华严的术语叫毗卢性海,一般佛教叫自性海或者真如性海,是指这个部分。你能够探讨这个东西的话,那后面是无有止境。但是你假如只用大脑思维,那是有限的。所以现代人以为他有福报,“他做什么都能”,是因为你有福报,当你没福报,告诉你做什么都不能。这就是佛教叫你说“为什么修福报”。

  可是很多人却在福报的灾难里,他障碍了你灵性的成长。有福报千万不要障碍灵性的成长。灵性是什么?肯定你不知道,从来没有人定义,灵性只能感受,无法言谈。所以你要自己去摸索,自己去解决困难,然后当你自己到最后会有一句那一幕景象说,啊…”,那就对了。

  你假如没有这种摸索,一再一再的克服困难,你感受不到真理是什么、灵性是什么、你绝对感受不到。

  我们同修里有很多人,克服一个困难,她就很高兴,因为她从来没克服过困难。从小福报大,在家里掌上明珠,出阁以后金枝玉叶,要什么有什么,什么都很好,她发生问题了。这个问题要如何解决,那就摸索,你要解决困难,你才能够成就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修行就在这里。

  所以我们在讲,你对自己的灵性要想具足成长的话,那你要去跟众生交融。而众生呢,就是不听你的话,因为他也有他的目标,就像你有你的目标一样。那你能不能够跟众生处的很圆融、很和谐?就在这个时候,你的自性海就在成长,所以这个叫供养如来。

  供养,就是培养自性善根,供养如来就是供养自性的善根如大海一样。你只有通过众生才能看到自己,要不然你的人性你无法展开,你所展开的都是你的欲望、都是你的妄想。因为福报大的人妄想大,所以叫做福报的灾难。那你能不能够把自己的妄想跟福报放一边,要仔细的来看一下,真正的生活是什么?

  我记得有个故事,不知道是不是我们国内拍的,那个什么乞丐与王子,一个很富有的人,他跟乞丐交换衣服,他去当乞丐当了四年,为什么?乞丐那么好吗?当王子不是很好?他在体验生命,这是有善根的孩子。没善根的就压抑自己、扭曲自己,在生活中成为一个隐形人,白过这一生。

  我不是叫你成为叛逆的孩子,但是你要觉醒,自己要做自己所该做的,“那是什么?”你要透过与众生相处才知道。

  这个经文你可以看到完全不一样,跟前面的不一样,他修行的境界跟领域也不是前面讲的次第一个一个的状况,他是全方位展开的。

  第十个也一样:“复次善男子,言普皆回向者,从初礼拜,乃至随顺,所有功德,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众生,悉得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你的大脑会说那我到什么时候才成佛?众生造业,我来代受,然后让他去成佛,那我要到什么时候?当你有这种想法,你根本就不会成就。你要留意到这个地方讲回向,就是要代众生受苦。

  所以你会发现,华严经在讲的,法在哪里?法在众生那里,菩提在众生那里,佛陀教我们是怎么样恒顺众生,怎么样普皆回向,回向不是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回向要回向众生,让众生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在这个过程里,他所造的一切业,那些苦我来代受,你要从你的心里真正发起这个愿力,这个才叫做普皆回向。那你能做的到吗?

  我们在内心里头总有一个私利,我自己的那一份先弄好,剩下的再分享,这个叫自利不叫自私,你刚开始必然如此,你不要有罪恶感。但是你带着这个心,你慢慢成长以后,你就会慢慢由自利而利他,你会以自利为前提,转变成为以利他为前提。

  因为那是有一个层次的,一步一步来的,现在教你转过来,你大概成为宗教狂热分子,知道吗?我们不容许这种状况,你不能成为宗教狂热分子,你一定要很理性,一步一步做,慢慢的转,你生命的全方位你都在转变。

  要这样,你自己就会知道该怎么处理。那你假如用狂热激情的那种态度来处理,你马上就在社会上就出事。台湾像那个蒋委员长去世的时候,也出现很多狂热分子,当时跟蒋委员长到台湾去的那些人,很多人就把所有财产捐出来,哇,那个情绪很高昂,报纸天天都在报,又有人捐了,他的储蓄财产都会捐出来。过两个月,过两个月而已,这些人都要请领社会救济金,他没有家了,因为房子已经捐出去了,他财产也出去了,又退休了,当时的退休制度没现在的这么好,那他什么都没了。好了,那社会就要养他了,那你这种激情,不是给社会制造问题吗?是不可以的,我们是绝对反对,也不准许,你要懂得这种状况,学佛也是一样。

  我们再往下看,有很多经文你可以抄下来,经常读,要熟背,那家人聚会的时候,你要背给他听,管它听懂听不懂,听久了就会懂。 “菩萨如是所修回向,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回向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到这个地方,他讲“善男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大愿,具足圆满。”做个结论,就是十个大愿。我们要各位谈的是,这十个大愿,除了第一大愿我们讲完了,明天回过头来,要把这十个再讲一遍。

  他在这里头就讲的很清楚了,后面为什么长行文跟偈诵还那么长?这个都是他的经文结构跟他的思想脉络很明显的地方,那个我们等到后面再跟各位谈。

  现在要跟各位谈的是这十个大愿,这样三个区块就很清楚了,真正行法是前面三个,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要有业相那就忏除业障,就这四个。那这四个是基础,做好以后,那么世间跟佛法有关的这些善法,就是这些佛法“随喜功德,请佛住世,请转*轮”这些你都要随喜功德去做,所以你没有办法自己在家里闭关这样修就好了。你要随喜功德,要跟众生相处,要请转*轮,要请佛住世,那你都要跟善知识相处,跟众生相处,那我们跟各位讲,不管跟众生跟善知识相处,我们统称为两大类:一个叫教授善知识,一个叫同行善知识。同行善知识又分两大类,一个是护法善知识,外护护法善知识,一个是共同跟你修的,叫内护善知识,提供吃啊住啊,在家里先生就是外护,或者太太是外护。那么跟你同样在修行的人,他朝着修法的进度态度等等,这个叫内护,他也在修,你也在修,彼此交换心得。

  那我告诉各位,同行善知识所占的比例比教授善知识所占的比例要重,因为教授善知识跟你相处的时间会非常有限,但同行善知识就你们几个人,尤其从华藏工程来讲就三五个人,那你们可以相处的很好,假如这三五个人你都处不来,那你就出问题了,你一定出问题了。

  所以我们讲说,华藏工程事实上,上至天子以至庶人,每个人都可以修。董事长找所有的总经理副总经理过来,两个钟头,华藏工程结束,该布达的布达,有疑问的就问清楚;然后总经理回去,找他下面部门的一级干部过来,布达;一级干部回去,再找他的二级干部布达,把问题弄清楚。大家一定都很清楚下面要做什么。

  所以当一个领导人运用华藏工程,那是很好统御的,所以我们叫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原则上是在这个地方。那你假如不会,你就老是会发生跟人家相处不来,他讲的我不喜欢,我讲的他不喜欢,那怎么办?你这么几个人你都弄不好,有共同的理想跟目标,结果都没有办法相处,那没有共同的理想跟目标,你怎么相处呢?

  所以这个地方就看到你要怎么修学佛法的基本态度。华藏工程训练你聆听,欣赏,接纳,他的方法很简单,三五个人一相聚,每个人三到五分钟,大家聆听欣赏接纳,不要批判。

  你要自己去想,他为什么这样讲?鸿儒有鸿儒的意见,白丁有白丁的意见,那鸿儒要欣赏这白丁怎么这样讲,白丁也要欣赏人家鸿儒好厉害,要这样的话,这世界是和谐的,不会有冲突的。

  从小单位你都能这样做,广而大之,你就没有问题。所以,这是一个最重要的基本细胞,希望各位在华藏工程进行的过程里,你不要急,也不要争是非对错,这里面没有对错,你可以有意见,他也可以有意见。

  跟各位讲有一幕很清楚的状况,一个简单举例,太太跟先生说,昨天感冒很不舒服,先生说有没有咳嗽,有没有流鼻涕,有没有发烧,有没有给医生看?他有没有体贴太太?你看这是一个处理法。太太说,有,有,有,讲完以后他打电话给他姐姐,说我昨天感冒了,哦,她两个人谈的很高兴,姐姐跟他说,对啊,我上个礼拜也感冒了,这边说,对哦,上个月姑姑也感冒了,讲完了,大家笑一笑就挂断。你要留意到,生命的存在不一定先生那种理性。太太讲这句话的意思,他不一定要你出什么对策,你只要跟他讲,对啊,我上一次也感冒了,感冒很难过,他就很高兴了。谁呀,感冒了,他请假了,在请假以后刚好有个人来找我,我们就去吃什么好吃的……她跟你讲说我感冒了,那只是个媒介,感冒本身并不重要,但她要跟你做什么?一种沟通,一种交流。

  那对理性的人来讲,哎呀,这些女人实在不得了,真无聊,那感冒就感冒了,就看看有没有把病治好就好了,可是一个人感冒会把一家子全世界感冒的人通通扯出来,然后就谈论,都很高兴,都高兴什么?回去想一想,你们是哪一种人?基本上离不开这两种人。说到你,纯属巧合,这个情节绝对真实。

  所以,你不要说,师父你怎么又说我了。人不外乎这两种,不止感冒了,其他也一样了。去买了一个新东西回来,就很快打电话,跟你远方的朋友讲我买了一个什么什么,那个也说哦你买了什么,其实你买了什么他根本也没看到。但是他又讲他去哪里买个什么,然后他很高兴,花了半个小时的国际长途电话,很高兴,讲完了。这个就是生命啊,那你能不能享受?

  所以,我告诉你,有理想的人,理性的人几乎没有朋友,像这种胡扯胡扯的,朋友最多。那我是要问,你是要过这一种幸福快乐的人生呢?还是要过那种非常理性,非常冷漠,没有朋友的人生呢?

  我不是叫你乱无章法的混日子。人生确实这两方面都有,那么你有时候也该理性一下,有时候也该感性一下,要是通通感性而没有理性,那你的家一定乱七八糟,跟狗窝差不多,跟猪寮差不多。

  我在温哥华遇到一个同修,他就跟我讲说,他在教书。(是)你们大陆的同修,他说去他学生的家里,没有一个地方他脚能够踩进去,他进去以后,因为妈妈在煮饭,因为要请老师吃饭,他们已经约好了。他就跟孩子讲说,你东西要收拾要整理,就这样。妈妈整理好饭出来,看到老师在教他孩子这样,妈妈跟孩子讲了四个钟头,告诉他你要独立,你要自己判断,那才幼儿园的小孩而已啊,你不要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你要自己过生活。你看他们从小就这样,讲了四个小时,他也不知道老师跟孩子讲多久,所以人家的孩子你还不能乱教,那是西方社会。

  在我们这里,我想老师这么讲,我想妈妈一定说,你看老师这样教,你要听话。那反过来,叫他不要听老师的话,讲了四个钟头。对吗?还是不对?

  这是他们的一种生活形态,那你要去欣赏他,你要不要跟他不一定,我没有叫你跟他,但是你要知道,有人是这个样子。那你能够尊重包容他吗?这个不要批评,就是有这样一种状况。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里,确实有很多人是这种状况。我希望我们大家能够活的精彩一点,活的灿烂一点,不要冷冰冰的,太理性,加一点感性的生活。

  好吧,今天我们跟各位讲到这里。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