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行愿品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第四集 (2011年元月)

  普贤行愿品2011年元月

  昆明开示 第四集

  海云继梦和上

  刚才我们提到“所”这个标的,指得是普贤菩萨;“能”这个标的,指得是文殊师利菩萨。那这里头要展开的理论系统是相当广泛的,那我们简单地跟各位提一下这一个部分。

  在佛教的本体论里头,你大概都没听过,佛教还讲本体论?全世界人类思想中的本体论,只有在《华严经》里面才找得到,其他找不到,他们虽然也讲本体论,那讲得很空洞,没有《华严经》这么具体。

  真理的存在与特质。真理,从真理来讲本体论,那就真理的存在。真理的存在是什么样子?这个本体论展开大概要讲100个小时才讲得完。哲学的本体论,《华严经》是讲最清楚的。那我们没有办法一下子跟你讲清楚。

  那我简单地跟你讲,本体就是清净法身佛。清净法身佛你看不懂,他是一种无极或者形而上的东西,那么从这个无极转变为太极的时候,叫无极而太极,就从清净法身佛变成有形有相你可见到,这个就叫普贤菩萨。

  普贤菩萨在印度有28个名字,我们这里只用一个名字,叫普贤菩萨,那28个名字当中,包括你行法的名字、还有我们这中观论派的义学经教的名字、他有很多种名字。那这个地方讲得是”所”所表现出来的,他已经是由太极分两仪了,这就分两仪来讲了。

  他降一格来讲,因为讲到现象论你就都了解了。桌子、椅子、红包、麦克风、电视、那你就很清楚了,那就不要定义了,你看就知道。可是越往上,你就越麻烦了。

  所以,当你形而上不了解的时候,就讲形而下,那人类思想是从形而上一直到形而下,所以由无极而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一直扩大给你去了解,所以来到两仪的时候,就产生”能”、“所”的问题了。“所”是普贤,“能”是文殊,我只讲到这里,再往下详细地我就不讲了。

  那么这个地方你就会发现,为什么普贤菩萨讲完”所”这个标的以后,紧接着就“我以普贤行愿力”,这行愿力是简单,只有”能”的部分。那么这个力要大到普贤,大到涵盖整个”所”的这个部分,所以他才叫普贤行愿力,知道吗?要不然为什么叫“普贤行愿力”?他指的是普贤所代表的“所”的这个部分,是整个法界虚空界这个部分,所以才有普贤行愿力的讲法。

  那你行法怎么修呀?行法,从禅观,我现在跟你讲禅观,你从净土念佛,还有那个戒律的还有密教修法的,那他只是个技巧的不同而已,标的是一样的。

  很多人说修到见佛了。见佛你就成就了。可你没有见佛,你是见到佛像,而且是意识形态中的佛像,不是见到佛。佛是什么?佛就是普贤。普贤的另外一个名字,在修行中叫“普拉纳”,梵文这样翻了。我们中国第一个翻译这个名词的人是安士高,就是“般那”,叫“般那”。

  那文殊菩萨的另外一个名字叫“般若”,“普拉加”。“普拉纳”、“普拉加”是一对的。那么你要拥有普拉加的能力,有普拉加的能力去找到普拉纳。知道吗?这修行的基本要领就是这样子。他的要领就是这么简单,问题是你要培养出你普拉加的能力,然后才能找到普拉纳。当你没有普拉加能力,你怎么找到普拉纳?

  好了,普拉纳找到你就成佛了。那就见到佛就见到普拉纳,见到”般那”。见到“般那”是要用“般若”去见“般那”的。所以“般若”跟“般那”合一,然后“般若”跟“般那”要双泯。

  那首先你就先找到“所”—“般那”,然后再找到“能”—“般若”。你倒过来修也可以,用”般若”找到”般那”。

  所以你会发现,很多人学金刚经这一派系的人,都认为真空是最高阶段,真空不是最高阶段!

  在华严系统里,真空绝相观是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是理事无碍观,第三阶段周遍含融观,所以还早嘞。

  真空绝相观只是找到”般若”。那”般若”去找到”般那”,那两个必须要无碍,然后双泯,才叫做圆融观,周遍含融观才能够成立。这个时候才叫成佛。

  所以不要轻易讲说你见到佛。我昨天梦见一个人好像是佛,那可以。或讲明白一点我昨天梦到一个佛像,大概就站在那里不动,金光晃耀,这个梦见的不算。

  我们在修行是坐那里,他来跟你对话,而他出现的状况绝对不是你意识形态里头的那个佛像的佛,假如是意识形态里佛像的佛,我们拜一拜就好了。

  真正的佛来,他一定会跟你对话,要不然不算。那他对话不是梦中的那种对话,醒来以后都忘了。你也会说我都记得,记得,你有没有开悟?没有开悟,都记得也没用。你记的废话,没有记到真理。留意到这两个对比是很清楚的。

  所以我跟各位讲说修行为什么要这样修,是有他的源头。当你这源头不了解的时候,你就不是盲修瞎练吗?跟你讲盲修瞎练是不好意思,会得罪你,因为你还有自尊心,还有面子。面子知道吗?你知道面子吗?面子就是面具,你还带着很多面具不准人家去戳破,那有没有戴面具的佛和菩萨?说南无面具佛,没有哦!所以只要有面具在那里,你不能成就,必须放下!必须放下!而修行真正的这种关键,就在这种地方。

  这两者经文讲很简单,从禅堂来讲,你要去做到这个地步才算。所以讲给你知道的你知道了,不算!你必须要做到,才算!做的过程、在实践的过程要把他兑现出来,他是真的,所谓的修行是指那个部分。

  现在大家也在修行,受受五戒啦,吃吃素啦,念念佛啦,这个就是我们讲的修修看。既然师父说这个是好事,吃吃看。吃吃看、修修看不要紧,别人跟你不一样你不要叫、不要批评、不要谩骂。因为你也不过修修看而已。要真的有成就以后,你就知道那是什么因、什么果。

  好吧,这个地方我就简单地跟各位提一下这个理论的背景,就是你修行的整个架构,他背景要进行的原因在哪里,这个已经跟你翻得很彻底了,很彻底!虽然你要想完全了解并没那么容易,我讲了20000多个小时就讲这些东西,那你一个小时怎么去把他弄清楚?所以你只有自己用功。

  我们昨天讲的,你听完就要华藏工程,听完就要去整理,这些东西不是听过就好,因为你只有整理你才会发现我有哪些东西漏了,哪些东西要补充的。要补充小乘的还是补充大乘的,哪一块缺你要把他补起来,因为生命是整块的,吃肉吃一块就可以,我说吃这一块,吃这块就好,可生命的成长是整个的,整个生命的。你不可能省掉什么,不可能。

  有位大德常讲:我研究华严30年最后导归净土。我告诉你跟着他走的人十年以后都不念佛了,你知道吗?因为只有一个南无阿弥陀佛,或者是像他所提倡只有一个阿弥陀佛,你绝对呆不住的。大概要往生前五年的人可以,因为快死了,很快阿弥陀佛抓紧一点。对一个二、三十岁的人来讲,念个十年以后他了无生趣。你要知道,我经过三十年奋斗我知道为什么,你要导归极乐世界是你的事!你奋斗三十年,你当然知道你为什么要导归极乐!因为你有三十年的资粮道。可对一个新学的人,他没有资粮道,他怎么念得住呢?所以这就是人家问我说他有没有开悟,根本就没开悟。

  所谓开悟是要了解众生心,他根本不解众生心,他只是想他,把他的经验跟过程讲给人家听而已,别人听了会怎么样,他根本不知道。

  这我们遇到很多,十年前跟我讲他对往生绝对有信心,十年后遇到,“你干嘛?”“我在修密法”,我说你不要往生嘛?“唉,不要讲了。”他为什么产生这种现象,就是你不了解为什么。

  我们现在了解整个修行的过程,来龙去脉,那我要修到哪里我很清楚。我要停止我要休息,那你就休息;你要精进你就精进,你随时可以提起来也随时可以放下,真正到了这样的一个程度,你根本没有所谓提起没有所谓放下。你在生活中处处都在修行,这个才是三摩地。所以你要懂得你到底在学什么。我跟各位讲,你来学真理的,就来学真理,不要扯那些有的没有的。

  外面的,我们俗话叫坊间的佛教、市场上的佛教、三教九流的多。那你说“师父他们这样那样”,这样、那样都可以,反正他不会叫你去杀人放火就好了。那你就学民间佛教、民间信仰的,那只要不做坏事就好了。不要跟人家起哄、不要被利用,这样就好了。

  那你要追随佛陀的脚步,踏上真理之路,那你就有很严格的要求。所以我们这部分叫作生命改造工程,你要改造你的生命,要转凡成圣,变成一个圣人。你要怎么做?那从身、心、灵上面,我们全部具足。

  所以这里头没有便宜的货,你不要等到跳楼大拍卖才要来买,这里没有!不会有跳楼大拍卖、也没周年庆、没有打八折、都没有!因为生命的成长一定是全方位来的,弄清楚!所以这第一个部分我们先跟各位讲清楚。

  后面的经文讲到“一一佛所皆现在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这个部分也跟你讲完了。“一一身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这个就等于是打平方的意思,一直平方平方一直加倍。这一个境界他是这样。

  我在礼佛的时候,从技术来讲,我在礼佛的时候,我的感觉就是无量无边的佛在我前面。然后我用无量无边我来礼无量无边的佛,不但这个样子。一一佛前有无量无边的我。一一我前有无量无边的佛,听懂吗?你讲一遍,你一定念不出来。你不要以为我这样讲你听懂,叫你念你就一定念不出来。

  有无量无边的我,也有无量无边的佛,一一佛前有无量无边的我,一一我礼无量无边的佛。同时无量无边的我礼无量无边的佛。这个你说去观想,一般讲,我想成这样,用想就已经慢半拍了,他就是我刚才讲的,你去体会。

  我在礼佛的时候,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跟佛之间的关系。你去体会那个东西。你就会跑进去那种状况。你知道吗?你要去体会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然后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然后这个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你一定要有前面的概念。那不可说不可说是什么?他量是有多大?那佛刹极微尘数又是什么?你这样了解吗?那你就要是知道碰到那么大的数,一个我在里面,就好像一个沙堆里头有一只蚂蚁,你去找找看,看你找的到找不到。一大堆,像山一样的沙堆,那里面有一只蚂蚁,你去找出来。你一个人在这么大的数量当中,根本就看不到。所以才跟你讲说你去体验,去感受,你怎么进入那个世界里!知道吗?假如那个沙堆是煤炭堆,煤粉那个,你进去再出来,我跟你讲你一定是黑的。你以为你从非洲回来,知道吗?就是指这个意思。

  你要去体会那种情境。所以当你礼佛的时候,你就好像进入面粉山一样,你就进入那样的情境。所以这种无量无边的我跟无量无边的佛在互动的那种状况,你直接你就进到一真法界了。所以这样的一个行法你要懂得,然后在这里面还不迷,不是迷了!扯不清楚的那个状况的不算,那叫初阶。你慢慢你慢慢就会发现,我在礼佛的那个我是带有文殊菩萨的这个性德,那也就是以普贤行愿力故,深心信解,悉以清净身语意业礼敬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这个你就能够产生了。

  那很清楚的时候,为什么要进入那个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呢?其实就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那你就能够进去了。你说我没有100分。那也有85分,一真法界你证得85%了。那就实际上,随着你这个法门的精进、持续,你的成绩会一直提升,你跟一真法界合一的。你的法、你的身是清净法身。

  这个我们在前面跟你讲过,这个法界有四个层次:一个世间法界、一个净土法界、一个缘起法界、一个性起法界。所以,你经过这个训练以后,你进入缘起法界是很快的,更不用说净土法界。

  所以我们在了解真正修行的那个理念的时候,华严告诉你的是浩瀚无涯,不像一般人咬着一个东西,怎么修行?吃素、怎么修行?念佛、怎么修行?我要往生,我要善终。不是,那个太小了,那是在无法的时代、末法的时代、或者无法的时代,这样就可以了。但是你要知道,来到华严世界里,都是正法!都是正法的!你不要以为这个很辛苦,有人常讲,学华严那么辛苦,还要这个还要那个,我们念佛就好。那没有办法,你要自我缴械看扁自己,那没办法!

  华严,学华严才真的唯一最不辛苦的。你今生就可以入一真法界,为什么不去?你一定要到净土法界去等一下,下辈子再用无量阿僧其劫去修,修了半天,才从疑城进入净土得下品下生,那你要什么时候到上品上生?

  你在这个时候你进去,就算说没有进入一真法界,那也拿到一真法界的passport,无量无边的佛刹你都可以去,随时都可以去。你在这个地方,因为识性太强,所以你看不到法界!体会不到!那你只要进入、得到华严的护照,那就不一样,那整个法界你就很清楚了!

  好吧,到这个地方,行法在这里他是很简单,他讲得很简单。因为在这前面,各种行法都讲过,无量无边法门已经都讲过了。所以来到这里,就告诉你重新再讲一个”能”、一个”所”。在”能”当中有修行态度跟修行技术,讲完了,然后告诉你境界要那么宽广,心量要那么样的打开。跟你一般的是不一样的。

  一般的,反正所有的宗教都是劝人为善,佛教嘛就是吃素念佛嘛,那是完全不一样的。那是民间信仰。我几十年前在破四旧有没有?那破的是民间信仰。真正的这个部分,真理的部分破不了!这个是破不了!因为他永远存在!但是他文化会转化。

  好,修行的部分讲完。那后面讲的就是这个经文里头比较特别的、其他经文里头没有。也就是十大愿王的语言模式。因为他第一大愿讲得比较清楚,“虚空界尽我礼乃尽”。也就是你的境界要一再地放大到虚空界尽,我要礼佛的时候是这样礼的!所以你进入刚才讲说85percent,85分,那你现在要增加到100分。“虚空界尽,我礼乃尽。以虚空界不可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很清楚!如是乃至虚空界以外,他再提了,“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礼乃尽 ”这一共,你记得“虚空界尽 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这叫作四无尽境,四个无尽境。

  因为虚空界不可尽故,众生界也不可尽故,众生业也不可尽故,众生烦恼也不可尽故,这个叫做四无尽境。这个境界要穷尽,我礼乃尽,以这四个境界不可尽故,我礼无尽。知道吗?你看这心量多大!所以说众生界尽,我愿无尽!所以简单地话就是浓缩成这个样子。

  你要知道这个愿力从哪里来?就是从这里来。所以这个叫大愿!所以你行菩萨道、救度众生。服务众生,不要说度众生,我们凭什么度众生?我们还欠人家度!所以你就用服务众生。毛主席讲的话“为人民服务”!也叫为众生服务!这总可以吧。

  为众生服务,服务众生无有穷尽,没有任何条件,就是服务。

  好,他讲 “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到这个地方经文差不多了,他附带一句话非常重要,“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这个地方看起没什么,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这是勉励我们的话,你不要一曝十寒。今天拜一千拜,明天呐,到下一次再拜一千拜大概要等下辈子了,那不行。要“念念相续无有间断”。最重要的是最后这一句话,“身语意业无有疲厌”,那就回到刚才清净身语意业“悉以清净身语意”来,你要留意到这个地方一直讲你的身语意业要跟他相对。

  这个行法其实是倾向于圆融道行法,因为在这个地方没有讲菩提心,他是针对昨天我们跟各位分析的,他是针对末法时代,可以不讲菩提心。但是你清净身语意,身语意业无有疲厌”,你要留意到!这个,我跟你讲,修起来其实比发菩提心更难,发菩提心有时候还可偷懒一下,但是要以这个清净身语意业来修,必须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这个行法的基本要求。

  你假如说这个行法你不知道,你根本不知道怎么修,到最后都只拿最后一句话“导归极乐”,你就要导归极乐是没有错,这个念完就可以导归极乐了。只要你有办法把这一卷经文念一遍,比你死到天堂去好一百万倍。因为到了极乐以后就做出世间准备,是在极乐做出世间的准备,那你这个法一修,你就出世间了。你要记得。

  你不要说那修华严最后到哪里去?就入法界了,到哪里去?你知道吗?所以,整个大宇宙是你的家,而且你不会迷路,这是一个关键处。

  所以我在这里跟各位谈,即华严三品里头,华严三品里头<净行品>、<梵行品>、<普贤行品>;<普贤行愿品>不在三品里面,<普贤行愿品>是融合这两个行法,一个圆融道、一个次第道行法,综合出来。

  一个,你既能够具备次第道又能具备圆融道的这种等量功德,那你假如修一修,因为我们这个世间的人是修一修会忘,人遇到挫折痛苦的时候,都会想到佛菩萨,那佛菩萨帮你了,结果你发迹了,佛菩萨都蒙尘埃,都是灰尘,你已经早就不理他了。即使是这样,往生极乐,就是指这个。

  不是叫你修一修发达以后就忘了。因为这个表示你没有信心,带有疑。所以你到极乐是住疑城还进不了极乐,那你假如说用一个比较保险的方法,这可以。把你缘念的道场、善知识、法门牵一条线绑到你的事业里面,因为你发迹了,那你赚的钱的多少供养道场,那就把你连住了。尽管你以后在商场上不在法门中精进,但是你一直护持道场,这个进极乐中品,中品中生以上,你知道?因为你还继续在护法,没有行法也在护法,这个是很重要的。

  我们最麻烦的是,自己发迹以后你什么都忘了,可是在你乞求的时候,什么大愿都发了,一发迹以后都忘了。“有吗?当时有吗?”那你就完了,知道吗!这个时候你也会往生,但在疑城里要待多久才能够进极乐,那还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你要记得这个问题。

  所以你自己在发心的时候要懂得,这是这个法门他最大的特色,因为你会忘记,所以导归极乐是没错,你在疑城外面在排队那就很麻烦。这个要留意!

  所以我们把行法分三个部分,华严里头分:一般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的的法里是次第道,修行按照次第来,这一个;到了大乘以后就加了圆融道,尤其一乘佛教,包括法华经系统里的修法是圆融道;《华严经》的修法里再加了这一个,他本质是站在圆融道上,因为圆融道行法有三个要件,对三宝具足信心,尽形寿行菩萨道,第三个做归零功课,每天要忏悔,尤其是遇到挫折。业相现前的时候,一定每一个业相一百零八拜,每天要做。而且几乎你每天要跟佛菩萨对话。这在做归零功课的时候非常重要的部分。那你假如没有的话,你圆融道不完成。所以任何挫折,你都一定要回到佛菩萨身边来。这是圆融道的最大的特色。但是他没有修行次第、没有修行步骤。

  次第道修行步骤很清楚,包括每一阶的修行态度和修行次第,每一阶每一阶都有不同。你想说到我们这里来,可以。要修禅定,很简单,第一个就考试。禅定要入,那你不入禅定也要踢你进禅定,要不然这里教什么?你在别的地方修,那我们就不管了。每一个道场、每个善知识的指导不同,那因果他要负。我们绝对把你弄进去,谁也不欠谁。但是你不能吊儿啷当的。

  你看这个供养,供养,师父要这个干嘛?这是看你的心呐,你有求道之心吗?你有转凡成圣的心吗?你有决心要进行华藏工程跟生命改造工程吗?那假如没有的话,那不必了。你要有的话,你的真诚心要拿出来,怎么样表达那一份不可思议!

  所以当在谈这个部分的时候,你一定要想办法说这个我要,回去你就要整理。你所听到的重点在哪里要抓出来,你才会连得起来,不然你连不起来。

  生命改造不是口号,他是你实践以后他会兑现的,你怎么实践怎么兑现,用喊的没有用。你的实践就是原地踏步,那你还是原地踏步,有下辈子来福报比较好。可能皮肤比较白一点SK2不用,你就比SK2更漂亮了。因为你原地踏步,你只修这个福报。所以你要懂得这份价值跟意义,假如不懂的话,那修行有什么意义?我现在还不是很好。收入稳定、生活又好、现在来听经、我在家里看电视、还可以打电动、玩电脑。哎,来这里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又不能吃东西又不能喝饮料,干嘛来这里那么辛苦辛苦?所以你要知道生命改造的价值跟意义,前面我们跟各位讲,为什么说称赞如来功德那么不可思议,是因为在真如的自性海中那一份价值,跟你现在大脑思惟的是不一样的,不一样!

  在以前那个时代,我们为什么觉得比较幸福?虽然有很多不方便,在现在这个时代,你看设备这么好物质这么充分,可是我们的幸福感怎么没有以前的多,那很清楚。

  你有没有感觉到这种状况为什么?因为你现在都用大脑。用大脑竞争目的性强,所以赚得很多、吃得很好。但是你一面吃一面在想下一步要怎么办,你忘记享受了。

  所以很多朋友,现在我们每个礼拜聚会一次。这里我不知道,台湾很多,每个礼拜聚会一次就找一个美食店,有名的餐厅去吃,一碗牛肉面,一碗牛肉面不多,五千块,人民币一千多块,在一面吃的时候,“我们下个礼拜到哪里吃”结果这边说吃完了,好吃吗?五千块怎么会不好吃,那碗牛肉面对他有什么意义?根本没有意义,他只有五千块的符号而已。他有幸福吗?跟你讲一点幸福都没有。

  我们以前那个吃法呢,我二十年前到贵阳去,洪福寺那边有人在工作。因为洪福寺在山上,贵阳的山上,没有水,我们帮他装了一套饮水工程,我在那边帮助他们的时候,看他一个人坐在那个地方,用那个铝盆,小脸盆那个铝盆,一陀面,我一看,我说你都没东西呀,“很香”!我看就只有开水跟面。我问他怎么都没有菜呀?他说很香。我说好吃哦?“好吃”!我说还没吃怎么知道好吃…,他筷子叉起来调调调,吃完了。

  我看全世界最好吃的面就那碗面,一口气就把他吃完了。我说不要吃那么快呀!“嘿嘿嘿嘿”,然后那一脸盆拿起来喝完了。两口!一脸盆的,有这么大,铝盆那一个,好幸福呀!

  我已经好久没吃过那么好的面了。虽然各种名牌都吃了,没有那么好吃,好吃是什么?----幸福!

  你说那碗面有什么好吃?你再想想看现在弄一碗给你,你会好吃吗?但他享受那份幸福,工作完很累很疲倦,就那么一盆,我问他多少钱那么一盆?七毛,七毛钱。我说这是大碗还是小碗,他说大碗。我说小碗多少钱?他们小碗三毛半。

  大碗七毛钱,幸福在哪里?幸福就在这当下!我相信我们在座各位所吃的饭呢、面呢,绝对比他好吃,但是就没有他的幸福。

  我跟大家讲过我喝过天下最好喝的一杯咖啡,真得非常好喝,是在芝加哥喝的,后来我才发现原来我喝的是star buck。那天下雪,里面人很多,你知道那个暖气很热,我就跑出来外面,坐在外面的椅子上。这么一吹,那白烟飞起来,然后就漂过去,又看到一个老先生走过来,老先生手伸在后面,老太太走在后面伸着手,把那个雨伞的勾勾要勾老先生的手,那好美呀,那一口真好喝的咖啡呀!是咖啡好喝吗?不是,是眼睛好喝,眼睛看到那一幕美,所以就觉得那咖啡真得太好了。你要去享受他!

  后来人家问我咖啡怎么好喝,我就老是想那一幕,后来想怎么再去,后来再去芝加哥的时候,我就找到那个店一看,就是star buck,star buck你喝一百万杯还是那个口味不会更好喝啦。

  不是咖啡好喝,是你的心境好喝。当我坐下去再喝,就没那么好喝了。因为老先生跟老太太不再出现了,你知道吗?第三次我就特别挑下下雪的天气,再去芝加哥,老先生老太太没再出来,还是不好喝啊!是你的心在感受,物质不影响你的幸福,知道吗?没有物质你照样可以幸福,古代人穿得那么破,穿的那么不好,吃得那么不好,为什么那么幸福?关键就在这里。

  所以,我们要懂得你修学的目的是什么,佛法--无忧之法,让你没有忧愁,没有烦恼,过一个幸福快乐的生活。

  你不要以为说佛法修了以后,走路可以不着地、要去美国呀不用签证。你放心美国警察照样把你抓起来。你说我会飞呀,你会飞是你家的事,这个手续就是手续,你要懂得。

  世间法归世间法,但是你的出世间法就是没有烦恼。你要懂得学佛学什么?“幸福快乐”!幸福快乐不建筑在物质上,物质是随缘,今天有福报多一点,没福报少一点,那没有关系。但你假如追求物质,你一定痛苦。

  所以我们只讲随缘,随缘并不是说不能享受好的,你知道吗?可以享受,因为你有福报。但是你去追求那个享受就不对。现在福报这么好你为什么不享受呢?有没有受过八关斋戒,我们这里没有哦,八关斋戒说不能睡弹簧床,所以你就睡在地板,怎么办?那有人这样教,我也不能骂他。谁说不能睡弹簧床?古代规定高广大床没有错,那是以前能有高广大床的人不多啊,他只告诉你不要去追求。你家里有,不用你不神经呀,那头壳坏掉了。这样好好的一碗面不吃,你说这个太享受了,自己再去弄一碗清汤挂面,那个都是走火入魔。

  你随缘就好,你去追求是不好,不追求。但是你有这样的生活环境,今天有这么好的生活环境,你说不能坐沙发椅,那有沙发椅,我说今天受八关斋戒那你就不要上出租车,出租车是不是沙发椅?哪一部出租车是用木板凳的,不可能的事,你不是出问题了嘛。

  所以环境在改变,我们是随缘,那就规定说那受八关斋戒不能搭出租车?是不是这样?可以是戒律又没规定。他只是说高广大床,表示超过你生活经济能力以上的享受是犯戒的,他只告诉你这一句话,所以你要懂得戒律的精神跟价值在哪里,你不要死在戒条上。那对穷人那当然没问题,那富有的人,你犯戒了,是不是这样?不是!富有不是罪过,浪费才是罪过,过度的追求是罪过,富有本身不是罪过.那我们一直叫人家修福报修功德,修什么?那不矛盾的吗?供养、布施都是修福报,结果福报来临了是罪过,那佛教不是矛盾的嘛!

  所以你要懂得他的价值跟意义,不会有这些问题,当你这些弄不清楚,表示你对佛法的认知有所偏差,我告诉你,你不要出去跟你的师父这样说海云和上这样讲,他的意见跟我的意见不一样,你这么一讲会害我们两个相杀。

  因为他的环境这样,他的能力这样,他只能讲这样,我现在讲给你是一种参考,你懂的弹性拿捏就好。有些是不能够跟人家讲的,不是不对,不是对不对,因为他的程度问题,程度不到这里,他才刚讲完你跟他说他讲得不对,海云法师怎么说,你害我们两个打架。

  好吧,有人说佛教应该有个单一标准。佛教没有单一标准,佛教要有单一标准,每个人的长相要应该要一样,身高要一样,太高的要砍掉,太胖的要割掉,单一标准嘛。

  不是,生命这种东西没有单一标准,他有一个原则,但是你要会拿捏,所以在戒律上面才讲开遮持犯,知道吗?他有一个原则,但是他有一个(英文??)在这个范围里面都可以。所以他的原则就是不伤害众生,不伤害众生,所有的戒律原则都在不伤害众生。大乘再加上一条--增上,给众生的法身慧命,就是灵性,我们现在讲灵性能够提升,这是大乘必须要做的,所以他在这个地方特别强调发菩提心,那大乘、小乘在这个地方有差别。但是他们的第一前提就是不伤害众生。

  你说不打妄语,一个人跑过来你叫他往那边走,他走了,另一个坏蛋跑来“我要打他,他跑哪里去”?我不打妄语,他往那边走,你会把他害死你看看,对不对!那个时候你不是打不打妄语,你要救他,他往那边走,他找不到就好了嘛,他找不到不是一定我的问题,你找不到是你的事。

  你要救众生,以救众生为目的。所以,不伤害众生为前提,那你就知道不打妄语是什么。好,这是一个我们在修行的过程里,我相信各位常常会碰到这种矛盾现象,那你要懂得应变,懂得处理。

  好,这是第一大愿,我想简单地跟各位谈一下。

  第二大愿,时间差不多吧,还5分钟,好,第二大愿我就把刚才要跟各位谈的,那比较经文的部分,跟你谈一下。

  你看第二大愿的经文“复次,善男子,言称赞如来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所有极微一一尘中,皆有一切世间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萨海会围绕,我当悉以甚深信解,现前知见。”前面是讲“所”的部分,第一个条件,“所”的部分,刚才念过你很清楚。

  第二句“我当悉以甚深信解 现前知见”就修行态度。

  “各以出过辩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无尽音声海一一音声出一切言词海称扬赞叹一切如来诸功德海”这是修行技术。

  他讲这句话什么意思?他有两个意义。这是语言,称赞如来用语言,他有两个意义。

  第一个:言出有物,不要空洞的。我记得我读大学的时候,一下课大家拼命地进厕所、出厕所。有人从厕所出来,我从厕所要进去,“哎,吃饱没?”那是什么意思呀?从厕所出来你问他吃饱没?在我们来讲也没什么,第四节下课就要去吃饭了,所以在厕所问也是吃饱没,可是你把那个情境转换一下,会不会觉得很奇怪。在厕所里面吃饱了没?你说吃什么吃饱没?这个叫做空洞。

  我们一见面就说“哇你气色好好呀”,其实他肚子痛得要死,你还说气色好好,这叫言之无物,这个叫做交际应酬话,不叫称赞。我们有一个同修,他实在长得很漂亮。我说他长漂亮,不是说我好色啦,人家漂亮就是漂亮嘛,每一个人也很喜欢偷看一眼,这个巧笑倩兮,这个淑女长得美,君子好逑嘛。所以很多同修们就会找机会呀去跟他搭讪,那有一个就说“哇你今天好美呀”!她说“谁说我今天好美?”把他吓住了,“我每天都很美”,那你就知道你对美女还不能随便地说你今天好美,因为她本来就每天就很美呀,我们都忘了。他跟她讲,他只是借故呀跟她搭讪一下,说你今天好美呀,看她会不会微微一笑呀,做个回顾。这个都不是指这里“天女微妙舌根”。你知道吗?你跟人家讲话,称赞赞美一定要有具体内容,人家演讲好了。鼓掌啊,真鼓掌吗?

  昨天,应该说前天,前天下午,我们北京要举行庆生会,在庆生的时候,那有很多节目在表演,当中有个节目表演完了以后,掌声停不了,乃至于大家都站起来了,那你就知道这个掌声是真的,其他的掌声只是“好了,快走快走了”。是不是等于赶他走?你很赞美是多余的,但是礼貌上又必须鼓掌,所以那鼓掌好像“快下台吧,快下台吧。”是不是这样?

  但是真正的掌声不是,停不住,大家都站起来再来一个再来一个,他不得已就再来一个,再来一个还是一样,掌声不断,又站起来又再来一个,他只好再来下,这一个就是随便耍一下,掌声又不断,一个节目成三个节目,他也不是随便耍一下,但是大家也知道礼貌不能超过三个嘛,应该要放走了。别人要表演。

  所以你要留意到真赞美不是言语怎么讲,要有内容,包括掌声都是,所以要言之有物,真正的赞美,赞美他的真实,尤其人家演讲完毕,你赞美他,不要“你今天讲得很好。”很多同修,师父你讲经讲得真好。是呀,真好,又怎样?所以这一种赞美式的情况不是我们讲的赞美,他一定言之有物。

  第二个真诚心一定要出来,那就是态度,有那个态度,你讲的言词可能讲不好,对方会感受到,这个叫做天女微妙舌根。那运用各种善巧方便,每一个人讲的不同,每一个不一样,所以有各种不同的方方面面来给予赞美,是这种称赞的一个技术,详细情况明天再告诉各位!好大家请合掌,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南无普贤王菩萨摩诃萨!南无普贤王菩萨摩诃萨!南无普贤王菩萨摩诃萨!好!阿弥陀佛!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