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行愿品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第三集 (2011年元月)

  普贤行愿品2011年元月

  昆明开示 第三集

  海云继梦和上

  今天要跟大家谈的第一个问题是第一大愿里面的经文,他分两个部分要谈,一个是从宏观的谈,从第一大愿到第四大愿当中,他的经文结构,跟七、八、九,这个第五、第六、第七的经文结构,跟八、九、十的经文结构有什么不同。另外一个部分就是,这一品经要怎么修,这卷经文《十大愿王》的修行到底要怎么修。这两个部分是这部经的一个重点。

  有人说这部经的最后是导归极乐,导归一回事了,你到底有没有修?你都没修怎么到极乐去?就好像说做生意会赚钱,那你有没有做?你到底会不会做?那你没做怎么赚钱呢?现在这时代的人,是贪便宜,喜欢用一点灵,一点灵知道吗?台湾有个眼药水,就是眼睛痛了一点呢就灵,就不痛了。

  你现在学佛也是这个样子,前两天有个同修跑来,师父你告诉我怎么开智慧,我说你要干吗?我要开智慧!我说开!你有没有开?他说就这样吗?我说是呀,我教你,我告诉你怎么开智慧,你就能开吗?“不是啦,你告诉我是念文殊菩萨心咒还是念什么?”我说你永远不会开智慧,你放心。

  你要不觉醒的话,一直想要这样子,是不可能的。就好像学生问“老师答案是多少,我填上去我就会考100分。”你永远不会。填下去,你可能会考100分,你可能就一塌糊涂。各位考试大概没作弊过,你要作弊你就知道,常常把是非题抄到选择题的答案去,就是给你抄就都不会抄,你还讲什么?所以修行你一定要懂得怎么修!每一部经文里都有修行的办法。但是就是给这些懒惰虫弄到没办法修,然后只想说结果,你告诉我结果就好,结果没用,更何况你根本看不清楚状况。

  今天我们要跟各位谈的,先谈的是这个部分。第一个先看经文,经文讲“言礼敬诸佛者”我是跟各位谈这个部分。

  礼敬诸佛是什么?是怎么礼敬?他现在讲说,所谓礼敬诸佛要怎么礼敬?那你看他经文讲的两句话,第一句“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世尊”这个是讲“所”,你要记得这一句话。“所”就是我要礼敬什么?那个对象叫“所”,所以的“所”,那个所最好给他打个引号,他讲“所”,那标的要有,我礼敬诸佛,礼敬的标的要有,没有标的你要礼敬什么?你要修这个法门,那个标的是什么?那么他讲标的是尽法界虚空界,那我们讲是所有的佛,很简单,讲所有的佛,一切佛,那各位知道一切佛是什么?坐在墙壁上这些都是佛,所以说千佛堂呀万佛殿呀,我告诉你这不是佛,这是佛像,你要礼敬的佛是什么?是佛像所代表的、你自己生命中的那个真如、那种自性。你要礼敬的是那个东西,你自己的生命中所具有的真如本性,或者叫真如自性,那都无所谓,你要礼敬的是那个东西,佛像只是一个代表,一个就可以了,一尊就可以了。为什么弄个千佛堂万佛殿呢?因为道场经需要费用,给大家来认捐,供养道场,那么这等于是写在上面的名字都是功德名录、功德牌位的意思。常常有功德碑,写着很多功德主的名字。那这个是跟那个意义一样,你供养他,供养什么?供养就是培养自性!培养你的自性善根,就是指这个意思。

  那么你假如把他框在自己身体里面,因为你的大脑会有这种错觉,如果我礼敬得是拜我自己,那我怎么拜都可以呀,要怎么拜?所以,他把你的量跟界,眼界打开,让你的高度站高。所以他讲,所有尽法界虚空界,都是你的生命,真如自性的范围。他第一句话劈头就讲这个东西,那你这个假如不能体会,不能了解的话,那我要告诉你,你这个法门根本就修不下去,我跟你谈这个问题,你听到了,都听到了,你不要以为我问你这句话什么意思,你听清楚这一句话于心有所了然,绝对往生,绝对是极乐世界,光这么一句话就足以上品上生,你对于这个一切佛的认识,所有佛的认识,要是有这种认知,死后往生极乐,绝对没问题。

  你不要以为这么一句话很简单,你去想想看,你的真如自性涵盖哪些?你反过来去想,你涵盖得到吗?当有个人抢走你的东西,你能够说他就是我的真如自性吗?当你被车子撞到,你会说那就是我的真如自性吗?那你说真如自性怎么这样?要不然怎样?那你怎么礼敬他?你想想看。

  所以你有多少认知,决定你多少成就,而这个是发自你内心的,所以这么一句话,讲“所”,没有错,讲那个标的没有错,那你认知有多少,有很多同修讲,“啊!我昨天做梦到佛,满天都是佛。”满天都是佛,对吗?你要知道,从这个意志上来看的时候,那叫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没有办法确定你那个梦是真的。佛是什么,你都不知道,佛真得长得像你讲的得那个样子吗?那是画家画得啦,你要是知道的话,他绝对不是这个样子,谁说佛那么倒霉长得跟我们一样,佛有没有可能长得更庄严一点?但你的极限就到那里,你就以为看到这样就对了,不是的。

  所以这里所讲的这一切佛,这个标的,古代的文字记载,文字只能这样而已。你要懂得文字只能这样而已,你必须要懂得,他所指的标的跟实质的意义是什么。那假如要用意识形态的话,那就很容易斗争跟对立!因为你认为这样,他认为这样。这个佛菩萨假如叫印度人来画,绝对不会是我们画的这个样子;要是今天的美国人欧洲人来画,会画这个样子吗?你要是叫非洲人来画,他长得什么样子?所以你怎么知道佛长什么样子?

  你可能没有去研究过,假如你透过学术研究,我们从历史上看民族迁移的情况,释迦牟尼悉达多太子不是雅利安人,你知道吗?他是我们外蒙古北方大概相当于现在图瓦共和国,我们台湾叫唐龙乌阳海,那边有一个民族,大概在五千年前,他就向西移,后来向南转,到现在的尼泊尔这个地方来。

  因为他到印度以后生活不适应。那么开始向北再走回来,大概迷路了,然后一直爬上高山。到尼泊尔这个地方,符合于他们民族的生活习惯、环境、所以就停在那里,而释迦牟尼就是他的后代。

  我们发现他的生活习惯,乃至要死的时候那种姿势--右斜卧的姿势,标准的,跟我们北方的这个民族是完全一致的。所以他讲深金色而不是深白色,这历史上学术上有依据的,能讲吗?你从宗教的意识形态里来看的话,那佛陀殊胜的,讲金色身是最好的。那你懂得实际状况是什么吗?

  所以佛像的画法。是一种文化,各个不同的民族,可以有不同的画像,他长成什么样子,那就看各民族。我们在研究北方的这些石窟的佛像也是一样,为什么云岗石窟都像鲜卑人的长相,因为鲜卑人雕的。为什么龙门石窟那尊大佛的长相是那样子?龙门,因为他是武则天雕的,你当然要把武则天的造型给雕上去,你不可能雕杨贵妃,你更不可能雕现在的modle,你一定是当时皇帝的那个民族为主的那种特征。所以佛像长什么样子,不要说你梦到的,一般民间三教九流的信仰,这样讲可以,但是你想求解脱的人不宜这样讲。

  所以我们中国佛教有这种区分,三家之言跟三教九流是不同的,民间信仰和跟实际上的是不一样,你要留意到这一个最重要的区别。

  而在学习佛教的时候,你要知道,三教九流讲的完全是佛教文化,你要讲到我们在探讨的佛教是佛陀的真理,你要研究的是真理,是真理带你解脱,文化不会带你解脱。

  文化就像南传佛教穿的服装、藏传佛教穿的服装。南传佛教穿的服装不一样,文化可以不一样,但是大家追求佛陀真理的这个部分是一致的,你一定要把这个东西给区分好,你没区分好你没办法处理。你学佛就乱成一团,而且是非丛生。你陪着喇嘛去可以吃肉吃鱼,陪着和尚去就不能吃,然后你又活得好自在,到底你喜欢吃鱼吃肉呢还是不喜欢呢?当你想吃鱼吃肉就陪喇嘛去吃饭。被师父逮到了,和尚带我去吃饭只能吃菜,那就算我倒霉好了。那吃菜什么意思,你不知道啊,可是当你看到当一个和尚在吃鱼吃肉的时候,你说他犯戒,喇嘛不犯戒,是吗?那你了解什么?你对佛法了解多少?这是什么,这是文化,到日本去,日本和尚讨老婆生孩子,还有财产,那我请问你要怎么办?

  所以,你要了解,文化归文化,真理归真理,你是来学文化还是来学真理?要学文化,一定受到区域性的限制,他就不是真理。

  真理是十方三世一体适用。不管空间到哪里,就是那个真理;不管时间过去未来如何,就是那个真理。真理没有改革。还会因为时空而转变的绝对是文化。

  所以跟你讲,戒律是文化,佛陀讲得很清楚,戒律有开有遮,有开有遮他就不是真理。真理的三法印能开吗?不能开呀!开了就外道。所以,你在学什么?你自己要看清楚。你把追求真理的目标要确定,懂得真理跟文化之间的差异,那你要来学什么就知道了。

  现在先把这个“所”,这个标的跟你讲清楚,你要礼敬诸佛,要礼敬什么,这样子明白了?明白了,光明白上品上生没问题。我看这个样子是不明白,都全部僵化,眼睛瞪着我这边,肯定你不明白,你不明白不是内容,你一定在怀疑“真得吗?听这么十分钟的课就可以上品上生?”保证你上品上生,不要怀疑,那你说我还模模糊糊呀,那上品下生总可以吧。你说我真得是都听不懂你在讲什么,那最少也有下品上生。不过你那个上上下下到最后也搞不清楚呀,不可能下品下生,你放心。光是进来这里,你坐下去就睡着了,我讲完了你也下品上生,更何况眼睛瞪那么大在看,绝对中品以上,这是有关“所”的部分。

  我们再看“能”的部分。“能”就是我要怎么样子礼敬。现在我标的知道了,我要怎么礼敬?

  他说“我以普贤行愿力故,深心信解,如对目前”这是境,然后“悉以清净身语意业,常修礼敬”这就是,有没有?他条件都定出来了,以普贤行愿力故,深心信解,如对目前,你想想看,普贤菩萨自己讲,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这有没有一点逻辑上的矛盾,有没有?

  所以我们昨天跟各位讲说,这个叫普贤符号,所有的菩萨当中没有他的符号,只有普贤菩萨有普贤符号。他讲的不是我普贤这个问题,讲的法界中的真正的行法,叫做普贤行,这个普贤行愿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知道吗?恒立古今永不变。你要知道你前辈子修什么,下辈子会不会跟这辈子的修法接上去,那很简单,你有没有行普贤行愿力?有的话一定接上去。那你说我想不起来,想不起来你肯定没有修普贤行愿,你修得一定是乱七八糟,自己讲的、自己想的。

  我们讲的,修行的五大败笔自以为是、想当然尔、你自己想的,都自己想的。自以这是、想当然尔、还有什么?五个,以偏概全、先入为主。这五个我记不起来了。念了四个还有一个自己查,我都讲过了。那一种主观意识作用的不算。

  所以我告诉你说,你这样修对不对,你不要问答案,你自己反求诸己,我这样修对不对,我这样拜佛对不对,你要自己求证呐。

  我刚学佛的时候,我跟各位讲,我拜十万拜,大概就骂了十万次观世音菩萨,就一张纸再画个小姐。然后写个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啊,真是莫明其妙,观世音菩萨长这个样子吗?读到大学毕业。爸爸妈妈都不拜,那一张纸小姐有什么好拜,经过了十万拜,因为我一再地反证求证观世音菩萨是长这样吗?因为她永远微笑,我不管怎么问她,她就不讲话,经过十万拜以后,后来,我就跟她讲说,我决定这辈子尽形寿修行到底,但是我现在在社会上太复杂,我要到经济部上班当个公务员,给我简单的生活,那你帮我找工作,我就不管了。你要知道,过三个月,经济部就打电话来,你要上班是吗?我说是呀,那你明天来好了,我说你在哪里呀,我怎么去呀,他说我经济部呀,你不是要来上班吗?我说哦,是呀,就去了。这不可思议呀。要你来讲的话,骂人家十万遍,人家还帮你的忙?不是。

  十万遍是你超越,你的自我超越,你想要跟前辈子连起来,跟下辈子连起来只有普贤行愿,这是真理。所以普贤行愿力你说是普贤菩萨的行愿,那当然可以,也不能说你不对。但是普贤行愿力是真理的实力,真理的一种加持力和真理的一种能力,法界中真理的那股力量。你在修行的这个,你所修的这个法门里,是不是走向这里来。

  很多人说,念佛,念阿弥陀佛绝对往生。我请问你,你这样念对吗?你有没有想过这句话,你就像那个念佛机一样,一直念下去,你再怎么念你都念输念佛机,念佛机不吃饭,念佛机不上厕所,念佛机不睡觉,二十四小时可以念到底,请问你“念佛机往生吗?”极乐世界是不是都是念佛磁带念佛光盘?也没有呀!为什么,是什么往生你知道吗?你搞不懂,不是说极乐世界都两片嘴唇跟一条舌头去往的,不是!就是你的用心,你怎么用心你怎么去。你不用心,你怎么去呢?

  所以修行你要这样反思,我这样修对吗?我这样念佛对吗?我这样拜佛对吗?你修拜佛就拜佛,你修诵经就诵经,你修念佛就念佛,这都对呀,那问题是你这样做对吗?你要去求证这个东西,当你这样子反求诸己,了解到极乐世界你就往生极乐世界。现在因为你对净土认识不多,只有极乐世界,所以当然往生极乐世界。

  可是事实上,你要往生的不一定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距离我们娑婆世界最近的一个极乐世界,他的福报,一天一夜的福报相当于我们娑婆世界一劫的福报。但是,除开极乐世界以外,还有无量无边的佛国土,那就看你的性德怎么跟他相应,然后你就往生到那边去,这是一个主要的关键。所以看你自己如何在这里来进行,那我们可能没有办法彻底达到普贤行愿力的标准,但是那无所谓。你只要这样做就好,我这样的行法对吗?应该怎么样才对,你不要求别人的答案,你要求自己答案,所以你自己会开始去摸索,去改进,那有没有改进?那就看你的真心,这个真心就在这里“深心信解”。

  师父这样讲,那我每拜一拜就“我这样拜对吗?”拜一拜,结果人家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还有福报,你说“我这样拜对吗,”又拜一拜,那菩萨说“你在干什么”,你抬头又跟他讲“我这样拜对吗?”念佛不念,南无阿弥陀佛不念,那就说“我这样念对吗,我这样念对吗?”不是,那个叫做肤浅,这地方讲的是深心信解,你那个疑情带着你会去摸索,你甚至于茶余饭后,喝个茶、喝个咖啡、喝个果汁的时候你在想“哎,应该这样,应该这样,好我就试着这样再去做!”那你就一直摸索一直前进。我跟你讲30万拜你就开悟了。30万拜就够了。那你要不是这样拜,3000万拜也没用,所以说磕头如捣蒜,喊破喉咙也枉然。那你只是机械式的不算,要用心,绝对有效。

  佛菩萨历代祖师教我们修行,不会欺骗我们的,但是你必须用心,所以这个叫作“深心信解,如对目前”。是自己很恳切站在佛菩萨面前,我自己这样思惟。

  所以,我常跟各位讲,你真的想要修行,想要走佛陀真理这条道路,想要常随佛学,跟随佛陀的步伐前进,有一件事你一定要做,就是夜深人静,大家都睡着以后,你自己要到佛前去跟佛菩萨对话,不要说每天,要经常,好像小孩子依偎在父母的怀里一样,去跟佛菩萨对话,要以绝对真诚的心去跟他讲。不是应付一下,不要把佛像拿来擦擦又放下去了,“你今天好漂亮哦”。下辈子你一定有长得很漂亮的果报,只有这个果报。

  但是你真诚心起作用的时候,那就是这里讲的“深心信解如对目前”。这个基本的条件,我跟你讲了,你以这样的心境来进行行法,那么下面讲的就是你要做的事情了。

  那前面讲的是“我以普贤行愿力故深心信解如对目前”这句话叫做修行态度,你要修行,你是什么样的态度,态度越正确,那你光这个部分你就超越了。绝对出三界,绝对入法界。我们学华严是讲入法界,入法界里所有的净土你都可以去,看你要不要去。到净土,你就变成净土这个国家的人民。我们在法界,我们是世界村的人,每个国家都可以去,这是一个差别。

  好,下面讲修行的技巧问题,就是技术性。我们修行有工程面有技术面,工程面就是修行态度,你修到某个程度。那个工程面是什么,他有一定的标准。《华严经》里这个交待的很清楚。

  那你说我学别的就不要这么清楚,那你去学别的。要到本宗门下来,因为是华严宗,所以你必须依照《华严经》的基本行法来做。

  今年10月份我们在华严研究所里,举办世界华严学会,我们也是这样要求。你不要讲说世界各地有很研究华严的人,我们是不承认的,因为你要研究华严,你要按照《华严经》来写论文,你自己想“这个很华严的,这样子真华严”,那个都不算。你要从《华严经》里头来写,《华严经》的经文结构,《华严经》的思想结构,你从华严做依据来讲,不要在那边什么真华严,很华严,好华严,我说这个叫拍马屁。因为我们学华严,他到面前来都跟你讲很华严的。这一点都不华严,所以你要懂得,修行态度,每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态度,要一直提升。

  那下面这一句话是技术性的,技术面,修行的技术,修行的步骤,修行的次第,那华严里面很清楚。

  好,这个地方就讲,“悉以清净身语意业常修礼敬”。这昨天跟各位讲,清净身语意业不是你想像的,清净身语意业,大概就像<净行品>中文殊师利菩萨所讲的141大愿,你要按照那141大愿的生活状态,知道吗?生活中你要用那141大愿的条件来要求你的生活,以这样的生活来礼敬,常修礼敬。

  因为那141大愿是应智首菩萨所问的十种云何得,包括“无过失身语意,不退转身语意,不动身语意,不害身语意,不可转身语意,清净身语意,殊胜身语意,无染身语意,智为先导身语意,殊胜身语意 ”一共有10个,统称为清净身语意。不是你讲“我无所求啦,我内心很清净呀。”不是你讲的那种情景。

  经文里面的语言模式他所涵盖的内容,他不是文字表面的东西,是文字里面所包含的实际意义,那种真实性,你要从这边来。所以我常跟各位讲说,你在学佛的时候,读经绝对不要望文生义,望文生义这叫依文解义,你一定不了解佛陀讲什么,因为尤其这种大乘经典,他都是以基础佛教,也就是一般所讲的,小乘经典作基础,所以他这个语文出现的时候,有前面的语文存在,因为前面的语文你没弄清楚,你这个解释就是你自己想的,就是自以为是。前面的语文,像这个叫一乘经典,他的基础是大乘经典,大乘经典的基础背后是小乘经典,所以你能够不修小乘的吗?你可以不修小乘的行法,但是小乘的经典脉络要接到这里来,要不然你所修的无效,因为你是空心的,你不是实心的。所以,在修行的时候,就怕自以为是,一厢情愿,想当然尔,这是很讨厌的。所以师父一讲,你又“不过”,又来了,师父把你“不过”解释完,你又“可是”又来了,“可是”讲完了,“但是”“但是”解释完, “还有”又来了,所以永远进不了状况,我们叫这个都是杂讯。

  好!到昨天讲到这个地方,那你要看清楚这里所讲的,他分有三个象度,一个“所”一个“能”,“能”里面有修行态度跟修行技术。这个讲起来很简单,那你要去具备这些条件,估计你三到五年的时间。假如你曾经在外面自己修自己的,自以为那些杂讯是对的话,那你大概要8年到10年的时间。因为你必须先把旧有的给退掉,重新来过。

  光是我跟你讲说,这个一乘经典的行法,牵扯到前面大乘经典,大乘经典又牵扯到前面的小乘经典,那从小乘到大乘来到这个地方,光是这些概念你就转不过来,你要去充实的东西就很多。禅师是不要这些的,但是禅师有个基本条件,你要很干净,很干净就是大脑是空白的,大脑要是空白的。像六祖慧能,他大脑是空白的。所以师父讲什么,他就听什么。不会偏差。我们现在不是,我们的大脑就跟那个图片一样,弯弯曲曲扭扭曲曲里面很多,大脑里头有蟑螂有蛔虫有蚂蚁有老鼠。所以现在正法再给你没用。

  所以,你要记得,佛法讲的一个原则,第一个要荡涤秽气,那个瓶子是宝瓶,但是里面有很多毒药,你一定要把毒药洗干净。假如不洗干净,你就把甘露装进行去,甘露也变毒药。所以你想想看,你这个宝瓶,你,就是个宝瓶,宝瓶里面现在是装着很多杂质,那你必须要清除掉,假如你都没有装那是最好。但是你要记得,意识形态的佛教文化不是修行上所要的。你一定记得这点。我们昨天给你讲过了,不是别人的指导错误,是因为这些在行法上会相冲突。走路,教你先左脚出去再右脚,那你就左脚先出去再右脚。你说那边讲说先右脚出去,好吧,那你两脚看你怎么出去?不是右脚出去不对,也不是左脚出去不对,你只能采用一个方法一脚出去,你要不两脚出去,那你下辈子做马,才是两脚一起出去。

  所以在修行,不管你跟谁学都一样,以师父所指导的为原则,其他所指导的你要放下,等你师父说你毕业了,那时候你就是会应用了。把别人所指导,你也可以拿来用。那就不会中毒了,因为他都是佛所讲的法,你不必排斥。这是指都是佛法,那你要去修外道呀、特异功能的,那个就不算了,那个不是佛法。所以,你要弄清楚,佛法指的是什么,这个关键是很重要的,所以你要讲修行,我们一定要先把这个部分跟你弄清楚,这个部分你不弄清楚,不算。

  当然像一般人讲的,你来你就念佛,念阿弥陀佛最好,弄到最后,上一次有个同修来讲,还是犯了同样的问题。30年前就有人问我,上一次来还有人问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是什么,我讲讲跟你听,你听听看,不是说你,说到你,纯属巧合,这个情节,保证是真实的。

  他说“师父啊,我第一次皈依的时候,师父叫我念阿弥陀佛,我第二次皈依的时候,师父叫我念文殊师利菩萨,我第三次皈依的时候,他叫我念观世音菩萨,他说师父,我要念哪一个好?”我说你怎么念的?他说“南无阿弥陀佛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南无阿弥陀佛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摩诃萨!”我说好啊,那你这样念就好了。“你说我念什么好?”我说,你是要问我念什么好?那师父假如叫你念地藏王菩萨,那你是不是南无阿弥陀佛文殊师利菩萨观世菩萨地藏王菩萨摩诃萨!我说那你这样一直问下去,你这个咒语会变成无限长。“那你告诉我,我念哪一个好?”就发生同样的问题。你一直累积,你说哪一个不对?都对!但你凑在一起就肯定不对!但我不能跟你说,念观世音菩萨不对呀,念阿弥陀佛不对呀,这不可能。都是释迦牟尼佛教的,怎么可能不对呢?可是你凑在一起,你肯定中毒啊!

  佛说众生八万四千,有八万四千种烦恼,所以讲八万四千种法门是为了对治八万四千种烦恼。你现在哪一种烦恼,你弄清楚。所以是要对症,对你的病症来下那个药,那你好健康一个你干吗乱吃药?你搞不清楚你有什么病,你到底要吃什么药?药房里的药统统吃下去,不死那才怪.所以现在要你修行也是一样,看清楚你再着手,所以你要依止哪个善知识,就确定哪个善知识,这我们跟你讲过了。

  三缘念:缘念道场、缘念善知识、缘念法门。你要跟哪一个善知识,跟哪个道场,修哪个法门,就在那里。其它的可以听一下,随缘,结个善缘。那你还要回到你的本身上面来,他所教的可能对你有帮助,那取帮助的那个部分。假如你发现这个才适合你,那么上一个你要怎么放下呢?不是逃掉,要跟师父请假,说有哪个法门,我接触几次,我觉得那个比较适合我,讲清楚,那师父,你还是我师父,你生日、逢年过节我会回来看你,可修法我要到那边去。这个世间事你要圆满的。

  我看很多人都是三更半夜,都学释迦牟尼佛,子夜逾城,突然失踪了,师父怎么找也找不回来了。不要这样子。要让师父知道,你转到哪个地方去。就好像孩子要出门一样,跟爸爸妈妈讲清楚,这个是为人世事,为人处事弄好,法门可以转移,但是你要看清楚。不要三心二意,结果一只脚踩好多条船,到最后死在香水海,你没有办法过香水海到须弥山脚,那就更不用说要怎么成就了,这是给各位一个修行上的一个认知。

  好,这个地方只讲这三个东西,那如何修没有讲。《华严经》真正实际修行的那个部分,是在禅堂里头讲的,现在在法堂,法堂只讲这些,这个整个来讲叫工程面。

  到了禅堂,不讲工程面,禅堂就讲技术面,那你修学你就要弄清楚,不是这个讲清楚回去自己搞就好了。你说我家里也可以坐禅堂,那可以,那个叫做mini禅堂,mini型禅堂,就像小孩子玩得娃娃车玩具一样,我也有汽车,汽车在哪里,从口袋拿出来。

  要真正的汽车,那你是在路上跑的。真正的禅堂,那在法界中奋斗的,所以叫选佛场,禅堂包括,密教的修法堂、净土的念佛堂、禅宗的禅堂、戒律的戒坛、我们统称叫禅堂。那里面只讲技术面的东西,工程面在法堂上面讲。

  所以,古代一个完整的道场里,法堂的叫法师,法师死了以后,他葬在法师的塔林那边。所有禅堂包括念佛的,都叫禅师,他死了,是住在禅师的塔林那边,不一样哦。所以,法师跟那个禅师不一样,禅师五堂功课一定要跟到,法师不参加五堂功课,因为当他写起东西来的时候,不眠不休。你要懂得。

  这个在佛教的系统里,用你那个一知半解的,你进入佛门一定造业。那法师怎么晚上睡那么晚不上殿,那你会叫法师,怎么上殿?你不要造业。禅师一定要,因为禅师很简单,无所事事,只有坐禅。你留意到。所以,他本来是天黑就睡觉,所以三点钟可以起床,开始精进。可是法师不一样,他挑灯夜战,他担负的是工程面的问题。所以,这两个行法是不同的。两个行法是完全不同,因为我们不知道啊,常常就乱贴标签,那是你要自己负责任,这个是谈这个部分。

  那么下面,经文很简单,重点核心就这三句,下面是个补充。他说“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这个是华严特有的一个术语,《华严经》里头讲数量,这个才叫大数,大的数目,从一开始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十,一百,百,千,万,这个很清楚吧,大脑都想得到了;万,十万,十万个十万,叫洛叉。从这里你脑筋就开始糊涂了,十万的平方,现在的话十万的平方叫洛叉,洛叉洛叉叫阿庾多,阿庾多阿庾多叫什么,我们常用的。这些数字从洛叉开始起算,一共有一百二十四个,一百二十四个平方,叫做不可说不可说转,这个数字,里面分有几个,从洛叉开始就叫大数了,一直到不可说不可说转,一共有一百二十四个平方,可是这些数目在《华严经》的系统里,他的思惟模式里,叫小数。那大数是什么?大数是指一个佛刹,就一个三千大千世界,通通磨为极微尘,一微尘一世界,这个叫做极微尘数佛刹,知道吗?一佛刹极微尘数佛。那么这个地方讲的是“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有没有看清楚,他不是一佛刹,是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其实就是小数当中的最大数,不可说不可说转那个意思,有那么多的佛刹,通通磨成极微尘数,那么,那个数目你能想像吗?到这个地方的数目,叫做极大数,极大,还是可算,只是你算不完而已,他还是有限。

  华严真正的大数是无限,把这个极大数统称为,他只统称为一个数字“所有”,所以你在讲所有的时候,你根本没有概念,你在讲一切的时候,一切诸佛,你是没有概念的,所有一切佛,你是完全无概念的。到底有多少,你把《华严经》里面的数目弄清楚,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那有多少,所以你去感受,光是感受这个数字,你注意这一句话“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这个数字,你去感受,他有多大?你是感受的到,你的福报就有多大。你要修福报,从这里修。这个是心量无限大。你的心量已经放大了。你福报就会跟着大。

  当然,你在供养佛的时候,你就要起这个观。这个叫法供养。我在供佛的时候,我供养,仅以此微薄供养具,一点点供养具,供养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那你心就进去了。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到底是多少呢?那么多佛,那我一一佛前,拿这个去供。

  好,你现在在礼敬诸佛的时候也是一样,我这么一拜拜下去的时候,是礼拜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那你要去感受那个数量,那个数量的存在你要感受他,你感受多少,你的心量就有多大,那这礼敬就普遍出去了。

  当然,他的标的是所有尽法界虚空界,那你能不能到达。那是一回事嘛,但至少你已经扩大了,不会是空洞的。知道吗?不会是空洞的。希望大家在修学上先了解这个部分。

  那么下面,他再解释这个境界的高广,为什么他要解释这些境界呢?因为第一个讲那个所的时候,是表示普贤菩萨,讲能的这个部分,是讲文殊菩萨。那么能所之间的关系、表达的意义是什么?我们休息一下,等一下再跟各位谈。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