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第四讲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第四讲

  第八位尊者是难陀,难陀是佛的亲弟弟。就是净饭王跟摩诃波舍波提,他的第二夫人生的一个儿子。这个难陀仪容第一,长得非常庄严,佛有三十二相,他有三十相。所以他有时候走出去啊!人家不注意分辨啊!都以为他是佛陀。但这个难陀仪容第一啊!他在这个整个僧团,提高这个僧团的这样一个力量感还是很强的。据说有一个外道婆罗门他想出家,出家他也拿不定主意,信心还没有到这一步。但常常跟舍利弗接触,在舍利弗那儿知道,这个比丘很有智慧,比丘很有智慧。最后他有一天看到难陀的时候,他就很吃惊,他都不敢跟难陀尊者讲话。为什么?他说舍利弗这个矮小的比丘,都那么厉害,更何况这个堂堂的比丘呢?那就更不得了,不敢去靠近。由于看到这个难陀的这样的仪容第一,他就下定决心要出家了,这是难陀尊者。第九位尊者是阿难陀,阿难就是阿难尊者。这就是佛的堂弟,又是侍者,叫多闻第一。他是佛成道的那一天他出生的,然后他在佛成道的这个二十年以后出家的。出家以后再经过十年,再来做佛的侍者的,他叫多闻第一。这个阿难尊者他也长相非常庄严,很得女同胞的欢心。他的这个身体都是透明的,像一面镜子一样的,所有人的身影都能在他的皮肤上都能显现出来,所以他这个一般的女同胞一看到都会生这种爱染之心。佛在这种情况下就告诉他,以后你不能偏袒右肩了,就让他穿披肩的衣服,不让女同胞看到,这是阿难陀。

  罗睺罗,这是佛的太子,称为密行第一。就是你别看他这个很玩耍的一个沙弥,但是他的这个密行,别人看不到他在修行,谁也不知道,只有佛知道。这个罗睺罗的翻译中文叫覆障,覆障就是他这个障碍自己。首先他有三个障碍:障碍自己,就是他因地当中曾经堵塞老鼠的洞口啊!使那个老鼠洞口六天堵塞,所以他就感得今生在胎中六年,障碍自己出生。第二是障佛出家,就是佛在做太子的时候,知道这个生老病死的这种本体性的痛苦,就有一种出离,出家之心。但是他的父王不同意啊!父王不同意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你还没有给我传宗接代,还没有接班人啊!所以这个就障碍佛出家。这个佛最后就没办就是指腹啊!指着耶输陀罗的腹部,就一个咒语过去,当天晚上耶输陀罗就觉得怀孕了。你看这个无性的繁殖啊!克隆啊!在那个时候就有,罗睺罗就是克隆出来的。那么这样的,但是这个事情又障碍了他的母亲了耶输陀罗,就是说这个时候佛已经出家了。出家了你这个等佛出家以后六年,你才生一个小孩出来,这个宫内宫外就是一片讥嫌啊!你这个小孩从哪来的。那说也说不清楚啊!说不清楚,这个在古印度有一个传统,对这个说不清楚的有一个验证,验证就是跳火坑。跳火坑,如果你是清白的,你就会经受这个考验。如果你真的是德行有亏,就在火坑里面就呜呼哀哉了。当时这个耶输陀罗她自己很有信心嘛!她也愿意接受这样的一个勘验,所以不一个火坑,燃起了大火,她就抱着罗睺罗就跳进去。一跳进去,哎!整个火变成了莲华,清凉,还有天人来帮忙把他从火坑里面扶出来,这样来证明耶输陀罗的清白。所以我们唱那个赞子,戒定真香就说这个昔日耶输免难消灾障,就是指这个事情。昔日耶输陀罗由于这样的经受考验就消了这样的灾难,障碍,这是罗睺罗。

  下面就是憍梵波提,憍梵波提又叫牛呞,虽然他证得阿罗汉,但是他口里常常像牛一样吃东西呀嘘嘘叫。他感得这样一个果报,是由于他原来呀!也是一个沙弥,看到一个年老的比丘,没有牙齿在那里念佛,可能念得比较困难。他就嘲笑人家说,你这个人怎么像牛一样,就嘲笑,就由这个讲那句话,他就感得五百世为牛。这一世转为人得阿罗汉了,这个牛的习气还没有改变完。那一般的人都是,都是看外形的,不看你是否断见思惑,一看到你像牛样的,可能人家就会讥笑,嘲弄。所以佛为了让众生不要造口业啊!就把他移到天上去了,在天的尸利沙园接受天人的供养。天人会不计较他的像牛的那样的习气,知道他是阿罗汉,对他会恭敬,所以这个憍梵波提就叫受天供养第一。他就在天上活得很滋润哦!你看这个佛在这个地球上,有时候还结夏安居三个月,都没有粮食吃,吃马的饮食,马麦。三个月,在那里有困难的时候,他自己在那里接受很美妙的美味佳肴了,受天供养。从这个尊者也看到这个口业呀!是非常值得我们注意的。所以我们现在这个祸从口出啊!一天到晚噼啪噼啪讲很多话啊!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造了多少业,所以这要引起高度的警觉。

  第十二位尊者是宾头卢颇罗堕,这位尊者,宾头卢是不动的意思,颇罗堕是利根的意思。这位尊者他生前有一些什么事情呢?当时有一位长者,就做了一个旃檀钵,放在那个树的枝头上,说谁能够用神通能够得到就给谁。这个宾头卢颇罗堕开始就怂恿大目犍连去把那个钵取过来,大目犍连知道戒律,他不动,不动他自己就身先士卒了,自己就用神通就把那个钵拿过来了。拿过来这个事情佛就呵斥他,这个不能随便显神通的,所以为了对他这种事情进行处罚。就让他你不能再入涅槃了,久住在这个世间,对于末法的时候这些供僧哪!你去接受,应末世供,所以称为福田第一。所以打千僧斋的时候,这个宾头卢颇罗堕尊者肯定会来,到底是谁你也不知道,但是他会来,至诚就能来。迦留陀夷,迦留陀夷他是称为黑光,身上发黑,皮肤粗糙发黑,但是光泽很好。这是他宿世有个什么情况呢?就是在佛前裸体呀!在佛面前燃灯,点油燃灯就感得这样的果报。所以他曾经在傍晚托钵的时候,全身黑呀!一个闪电过来,让人家施主家大吃一惊。所以以后佛陀都由于他的因缘,一个示现不准比丘在午后去托钵,惊扰人家。那么这个他是佛的使者,教化第一。被他教化的人哪!很多。

  摩诃劫宾那,摩诃劫宾那他也是知星宿第一,知星宿第一。薄拘罗,尊者是长相很庄严,寿命第一,他活了一百六十岁。他为什么寿命第一呢?他就是九十一劫这么长的时间,持不杀生戒。我们说寿命怎么来的,是从不杀生感报来的。所以他就感得今生五种不死,他出生的时候很奇异,就是这个是一个肉团,生下来的。肉团生下来的他家里就很害怕,以为是个怪物,就放在火上的那个盘子去煎,这个煎的话也没有死。没有死就放在那个水里面去煮,煮也没有煮死。没有煮死,家里就觉得很害怕,就把他抛到水里去了,抛到水里面也没有淹死。然后被鱼,一个大鱼把他吞到肚子里,被鱼吃下去了,被鱼吃下去也没有死。结果这个鱼呢?被渔民打捞上来剖那个鱼肚子,把他剖出来了,所以五种情况都不死。再加上他的喜欢那种字安静、少欲、不成群结队,灭度之后,当时阿育王啊!就是拜阿罗汉的塔,拜了拜,就拜到这个薄拘罗尊者的这个塔上,说了一个偈子,说这个虽自练无明于世少利益,就是你是自了汉嘛!虽然你破了烦恼,但是对世间没有什么大的利益,给你二十钱作供养吧!但是他给二十钱放在塔上,马上那个钱“哒”弹回来了,弹到了阿育王的脚下,表示不要。就是他世间的娴静少欲啊!不接受供养,到他的这个塔都有这种力量。

  所以这也表明我们做比丘的,不要看到这个红包就笑眯眯呀!不了,呵呵!有时候这个新加坡居士都很热情,给我们红包我们都很忐忑,只能说是受之有愧,却之不恭。你不要吧!他就说,啊!你看不起我呀!也不能看不起呀!但确实我们这个如果修行的道德不够的话那是吃不消的。我们常常会想这句话,这个【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哪!】你现在要了道,你今生没有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要还这么多信众的这些供养,那这个账算起来就算不完了,你做牛做马不晓得要做多少辈子了。所以现在我们有一个做法,十方来十方去,赶紧把大家的供养,全都去做佛教的事业,这样为大家来做福田。我们还真的不敢自己去享用什么东西,这个薄拘罗尊者都是这样的不接受。最后一位是阿耨楼陀,他是天眼第一,他也是贵族出家。但出家以后他有一个毛病,就是瞌睡很重。佛讲经说法的时候,他就在那里打瞌睡,有时候可能这个这个鼾声都能出来。所以佛就呵斥他,咄咄何为睡,螺蛳蚌蛤类,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以后你这样的睡,听佛讲经说法你都这样浑然那么睡,你下辈子就是变成螺蛳蚌蛤类,躲在那个硬壳里面黑暗的地方不见天日,你就永远睡吧!呵呵!你一睡就睡了一千年,你什么都不知道,愚昧无知呀!闻不到佛的名字啊!闻不到佛的名字是很可怜的,所以《华严经》说,宁可下地狱,也要闻佛名,也不去上天堂,不闻佛名字。

  如果有种选择,你上天堂享福,但是闻不到佛的名字。还有种就是你下地狱,经受种种的剧苦,但是能在地狱里面闻佛的名字。那在这两种选择当中,对于一个有智慧的人来说,宁可选择下地狱能闻佛名,也不要选择到天堂享福闻不到佛名,所以这个闻佛名就是人生最大的福报。那么阿耨楼陀听到佛的这个呵斥,他也生起大惭愧之心啰!就发奋精进,就是七日七夜修行,七日七夜他不睡觉就双目失明了。双目失明了,佛就很悲悯他,就传了一个方法,修一种法门叫乐见照明金刚三昧,让他修这个法门。很快他这个不需要肉眼就能看到三千大千世界,就好像一个果子,庵摩罗果在手掌上一样,所以就叫天眼第一。好,那么这十六位尊者都是影响众,实际上这十六位尊者就代表十六种类别的修行特点不同的众生。如果说佛跟弟子的关系是心王和心所的关系的话,那么佛的心王可以摄受这些心所,代表不同的特点,这就是佛与弟子的在一起的意思。也是他通过十六尊者我们每一个无论是修禅宗的、修教下的、修戒律的、修什么的都能够找到对应,他们都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还敢不求生吗?这里就具足四悉檀的利益在里面。

  好,下面就是菩萨众,【并诸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萨、乾陀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与如是等诸大菩萨。及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这个净土法门是利钝全收,前面声闻众之后就列菩萨众。这些菩萨不是一般的菩萨,是大菩萨,菩萨摩诃萨。在这些无量的菩萨里面,列出了四个菩萨作为上首,第一个是文殊师利法王子,文殊菩萨,在大乘佛法当中也是表智慧第一。那么这个声闻众是智慧第一放在前面,菩萨众也是智慧第一放在前面。如果说这个前面的舍利弗表权智的话,那么文殊师利菩萨在这里就表实智。那么文殊师利菩萨在这种华严的这种四十一个阶位里面,他是表十信位,称为妙首。文殊师利菩萨有几个名称,妙首、妙吉祥、妙德。妙首就是表示他具有那种信心的含义,信为道源功德母,是一些道德为首的元首。所以讲妙首的时候知道他表信位;妙吉祥的时候表明是行门,以智慧来促进他的六度万行;妙德表明他的般若智慧;文殊师利菩萨在我们这个净土法门当中占的地位也是很高的。有一句话叫,以文殊智修一行三昧,也唯有开发了文殊的根本智,才能够选择一行三昧、一相三昧、一门深入,因为他彻底了达了。那么在五台山给法照大师的开示当中,文殊菩萨也是说,我由念佛故得一切种智,所以他这个成就像这样的一个法王子就是一个等觉菩萨的位子。实际上文殊菩萨是果后再来的,早已实成的一尊古佛,但来这里帮助释迦牟尼佛,一定要示现因地菩萨的身份,弟子的身份,所以第一尊是文殊师利菩萨。

  第二尊是阿逸多菩萨,阿逸多菩萨就是弥勒菩萨,他是我们这个世间贤劫的第五尊佛。为什么要把弥勒菩萨在这里展示出来?就是这个龙华三会,要把这个法门传承下去。在《无量寿经》里面的下半部付嘱这个法门无量寿经的时候,也是交代给弥勒菩萨。那么可见龙华三会讲《阿弥陀经》,那么弥勒菩萨又会付嘱下一尊佛,要把这个法门传承下去。第三位菩萨是乾陀诃提菩萨,乾陀诃提翻译成中文叫做不休息。就是他那种大菩提心发起来之后,那是动经无量劫,不疲不厌,不休息。常精进菩萨就是有进无退,非常精进勇猛。为了救度一个众生,无量劫以来是常随不舍,随形六道。所以这些菩萨都是大菩萨,大菩萨就是至少是登地以上的菩萨,是圣位的菩萨。前面都是十住十行十回向,是贤位的菩萨,大菩萨至少是破一品无明以上的。那么深位菩萨是指八地以上的,这里表现出是等觉菩萨。这里也就表明这个法门能够摄受上至等觉菩萨,为什么这些等觉菩萨在这个法会上也要求生?是由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能够让他快速地成佛。这就是华严会上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令善财童子,善财童子这个时候他也是等觉菩萨的这样的位子。也导归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能够疾速圆满普贤大愿。那么这些菩萨也很多,与如是等诸大菩萨,这是表明这些深位菩萨在成佛的全过程当中不离念佛。

  及释提桓因,下面就是天人,释提桓因就是忉利天王。忉利天王这个“等”,“等”就是忉利天;下面“等”就是等四天王天;上面就等像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这是欲界的六天。甚至还要等,等什么,等色界的天人,这里就包含无量的诸天,无量的诸天都参加了这个祇园法会。这个大众,大众就包括人非人等,天龙八部这些。所以可见净土法门为什么叫含摄九法界众生?这里也从前面的声闻、菩萨、天人、就是九法界众生都参与了这个法会,都是净土法门所摄的根机,这是通序。

  好,下面看别序,【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好,先看这句,这里要说明的是,以前呢,很多注经家都把这段把它划到正宗分。但澫益大师慧眼别具,把这个作为序分当中的别序。那我们比较地去思惟,哎!这种划分方法非常合理。为什么呢?一部经典有发起序,像这个净土三经《无量寿经》的发起序,是佛自己放光现瑞,引发阿难的启问,来说出无量寿经。《观经》是由于摩揭陀国的一场宫廷政变,阿阇世王子囚父杀母的因缘,使韦提希夫人深厌阎浮的浊恶,求生无忧恼处来发起,都有发起。那么这个净土一法,在阿弥陀经当中是属于无问自说,佛用他的妙观察智,观察与会的大众这种善根成熟,堪能担荷净土法门,所以自己说出极乐世界依正的的名字作为发起序。实际上本质上无论是《无量寿经》、《观经》和《阿弥陀经》都是无问自说,只不过是《无量寿经》和《观经》的无问自说的这个程序更为委婉曲折一点。那么《阿弥陀经》由于它的简约,开门见山,就不需要其它的过渡,直接就说出来。那么一说出来,实际上这个就是开示二有:有极乐、有阿弥陀,这种开示真是称性宣说。这个经文可是非常惊心动魄的,我们闻所未闻的,大吃一惊的。但是消归性是大感恩,大感动啊!

  【尔时,】尔时就是所有的大众都聚在一起,六种成就都已经完成了那个时候。【佛,】释迦牟尼佛直接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是”就是娑婆世界,从娑婆世界的西面超过十万亿这样的佛土,这个佛土,一个佛土就是三千大千世界;一尊佛所教化的领域,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的概念这个可能就是个常识了,大家看一看就行了。那么一个佛土、二个佛土、三个佛土、直到十万亿个佛土,那在我们这个凡夫的眼里,那是非常遥远的。十万亿个佛土的西面,有一个世界叫极乐世界,那个极乐世界有一尊佛叫阿弥陀佛。这尊佛不是过去佛,不是过去已灭度的佛,也不是未来将成的佛,是已经成就现在正在那里讲经说法,住世的一尊佛。这个二有,为什么说净土法门惊心动魄?我们就来追述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证无上正等正觉开悟,开悟了什么?那么这个二有就是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开悟的境界。这不是一切声闻能够了解的,也不是等觉菩萨能够了解的,唯有佛断尽一切无明,才现量亲证的境界。在这样的境界当中,他就现量接纳了这个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这个大悲愿力是凝聚着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究竟度脱众生出离生死苦海,圆成佛道的那种本怀。那么这样的愿力正是可以救度一切苦难的众生,他把这个直接宣说出来。难信就难信在这里,完全是把佛开悟的境界显发出来。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讲开悟,实际上我们开悟很难。如果我们相信了这个二有,就是以佛的开悟作为我们的开悟。

  一般修行,我们会讲先要见道,见道就是开悟看清路头,才能讲修道,才能讲证道。现在我们这个世间众生想见道都很难,但这个净土法门就从信心进入,你把佛的见道,而不是见一般的道,是见无上正等正觉的大道。这样呢,作为我们一种信心的接纳,就直接与佛的见道作为我们的见道。就以佛的这种开示,作为起修修道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去证道,所以这就快捷。所以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把这个二有啊!很多祖师大德都标二有,稀有啊!特别是你要把这个“有”,要实实在在相信它。那么从表法的意义上来看,首先从四悉檀的利益来看,这二有就开门见山,明确地标显出有一个西方极乐世界真实的境界。这个境界一展示出来,让我们众生欣求,欣慕有对象,这就从世界悉檀建立让众生生欢喜心。西方极乐世界好像我们问不出来,但一旦说出来之后我们内心的那种无量劫以来的善根,那种原型会有所触动,我们听会有点似曾相识之感。阿弥陀佛名号,极乐世界名号就有令我们开悟的功能在里面,我们会觉得最终越来越熟悉越来越熟悉,好像屋里人说屋里话那样的感觉,让我们生起欢喜心,这是世界悉檀。那么这样的一个表示是释迦牟尼佛这样的开悟的境界,是一切种智人说出来的。而且是十方诸佛伸出广长舌相来证明的,它就让我们能够标心求往生,系心在一个目标当中,这就是为人悉檀,引发我们的修德。

  那个这个世界一旦展示出来,佛很明确地告诉我们这不是化城,这不是像乾闼婆城的那种幻现出来的东西,这也不是权变之土,它是真实存在的,也不是幻想出来的。所以它能够有对治我们怀疑的,这样的功能,对治悉檀。最后就把这个极乐世界全体依正庄严直接告诉我们这是一切众生本具的,我们内心就具有西方极乐世界全体的依正庄严。既然是本具的,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往生我们自性的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就圆满证到我们性具的无量光寿的这样的德能,让我们得到第一义谛悉檀。它是从这个四悉檀当中,它有这样一个利益就直接宣示开示这个真相。刚才讲为什么是佛的这样的一个开悟的境界?你看这个西方是指什么?西方是指我们的坚固清净心。“西”是在五行里面表“金”,在季节表“秋”。“金”的体现是坚固的,是清净的,表我们自己的自性清净心。那么过十万亿佛土,十万亿佛土,他这个一种国土的这种隔别是代表我们五蕴的色身,我们五蕴的色身具足无量的烦恼。比如说就用十万亿烦恼来传达的话,你过十万亿佛土表明断十万亿的烦恼。你断了十万亿烦恼,所有断尽了,马上极乐世界那种自性的涅槃的境界就显发出来了。这个极乐就是我们的涅槃,自性涅槃的境界。所以释迦牟尼佛就是断了所有的烦恼,现量出现的,所以这是他自证的境界,自证的境界,他就把这个传达给我们。

  但我们要契证到我们极乐的涅槃,是仰靠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也让我们究竟证到其土有佛号阿弥陀。这个阿弥陀表明我们色身当中的自性,自性的法身,无位真人在我们六根门头放光动地。那么,【今现在说法,】是我们这样一个法身随缘发起的妙用,时时显现不曾离开,今现在说法。那么今现在说法,它传达出来给我们求往生的一种安全感,不仅是释迦牟尼佛在世的今现在说法。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他还在今现在说法,在释迦牟尼佛未成佛之前的多少佛,他也是今现在说法,为什么他是无量寿。今现在说法就有个依靠,我随时去,他都在那个地方。如果他说法说了一阵子,说了多少,还有我说了多少会就不说了,到时候我们心里就有点忐忑不安。他如果说完了,这个法会不存在了,他也灭度了,那我去了就扑个空就麻烦了。他没有扑空,永远是今现在说法。所以在释迦牟尼佛已经灭度的今天,我们见不到佛,我们很懊恼。但是我们信愿持名到极乐世界,我们跟阿弥陀佛作学生去,天天见佛,天天闻法,所以这两句我们要铭记在心,这样就构成了这部经典的通序和别序。好,南无阿弥陀佛!今天就讲到这里。

  下面提问:现场答疑。

  问:参加二十四小时精进念佛,能否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临命终时如何保持正念

  答:有过一昼夜念佛的这样的经历,一定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无量寿经里面的这样的一个非常明确的表述。因为往生完全是靠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大家不要有怀疑,在十八愿讲你就是乃至十声十念都能往生。甚至修大乘其他的法门,临终就是一念回向都能往生。阿弥陀佛的愿海是非常广大,慈悲的,不需要我们有多高的要求。我们在这末法时期,已经发起了这么好不容易的心,我们的身体都很陋劣,都怕吃苦,都怕劳累,都有这个疼那个疼,好不容易念了二十四小时,你还不让我往生的话,你的条件是太高了。但问题是二十四小时很多人都做不下来啊!现在原来我们希望居士林能够一个月搞一次,据说搞了九次搞不下去了。只要念一次,下次就跑了,说我要出差了,找个出差借口。他不敢来念,太辛苦,太累,实际上这要超越的。

  前天我看十二小很多人能够念下来,但也有相当的人屏障后面的椅子都坐满,坐满还不够,还有几个人腰跟身体靠在墙上。平时我们可能是没有这样做过,觉得很累,实际上做一做没有关系,你突破它,要常常做,你就很轻松。就好像我们练长跑,早上练跑步,你很久没有练过,你忽然跑一个早上,你会觉得腰酸得不得了。腰酸腿痛,你坚持再跑下去,过了三五天,它就正常了。再跑起来,就不腰酸腿痛了。同样的道理,念这个佛十二小时,二十四小时只要突破它,以后很轻松。我们东林寺一个月一次的昼夜念佛,很多都是不断参加的,不是念过一次就觉得哎呀倒了胃口了,都害怕。你念完之后,你会感觉到事后的效果非常好,非常轻它,非常法喜。你念完二十四小时,你这个至少二、三天会处在一个很美好的心态当中。如果你常常有失眠,你念完了二十小时,你再怎么样不会失眠了,你赶紧去睡觉啊!所以这个行法我们要坚持。

  在临命终时,如何保持正念?你不要老这样提问,你这样提问,我们常常会不安。要知道临命终时,正念不正念,这不是我们所关心的。有正念也是阿弥陀佛令我们产生正念,没有正念,阿弥陀佛也要让我们走,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跟阿弥陀佛之间好像签一个合同,签到合同之后,我只要信愿持名乃至十声,乃至一昼夜,佛就一定要承诺我临命终要来接引。那现在我已经念了二十四小时,我已经交了定金了。交了定金,佛就得履行这个条约,这个合同。如果不履行,佛就是要承担法律责任,这不是一般的责任,法身慧命问题。我这么相信佛你还这个还不能兑现,而且这是经过公证了的,十方诸佛都作为公证人,这东西不是开玩笑的。所以对这个正念不正念,你撒开,你只要信愿持名,做到了定金的这个程度,你临命终时怎么样都能往生。但就由于这个正念的问题,你不能有正确的观念,就会导致很多的问题。刚才我也接到一个信众给我信,说他的母亲有坚定的信愿,然后怎么阿弥陀佛还没有来呀!是不是阿弥陀佛骗我呀什么什么,她就是好像是临命终情况,好像没有多少瑞相。所以使得这个居士也感觉非常痛苦,觉得好像我这么虔诚地相信阿弥陀佛,临命终时怎么没有来呀!是不是真有呀!感到很沮丧。这一情况的出现还真的就是我们的,还是信心问题,真的是信心问题。我们要相信阿弥陀佛,临命终时一定会来接引的。

  他所谈的这个情况,我能够体会到是有这些问题。上个月我母亲往生的时候,她也是出现这个问题。我们在帮她助念,她很恳切地想走。想走的时候,她会觉得哎呀怎么阿弥陀佛还不来呀!怎么还感应不上呀!怎么还不?她就是很急,非得要走。她就是总觉得没有来,她就会产生怀疑。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旁边就得要开导,阿弥陀佛一定会来,但是佛是在临命终时来。无论是无量寿经还是阿弥陀经都讲你信愿持名,阿弥陀佛临命终时与诸大众现在其前接引往生。你临命终时还没有到,你提前要来,这就是我们的躁妄心。你这个躁妄心,随着你这个躁妄心不断地求,怎么没来,怎么没来感应,怎么怎么,你就越来越躁妄。这个病人这么躁妄,旁边人也都躁妄,这么急躁,整个局面就搞得很不好。搞得很不好,最后她还怪阿弥陀佛,你太不慈悲了,我这么愿意往生,你怎么一点都没有过来呢?他都不从自身去找原因。

  当时我母亲她也是,她也是出现这种急躁的心理,急躁心理,我们就跟她慢慢讲,甚至以后我们就彻底让她放松,甚至都把这个助念,因为助念人太多了,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每个助念的道友都有慈悲心,赶快阿弥陀佛接,阿弥陀佛接,好像如果用世间话来说,就巴不得她早死呀!就是这,有这个心理。助念人巴不得你赶快走,念佛人巴不得阿弥陀佛早来,整个都是巴不得,巴不得,你说这个这个。所以我们看到这个局面不好,我就把所有的助念的全都撤下去。撤下去就搞成护理性助念,护理她,你想吃什么给你吃什么,想喝什么喝什么,你不能正念也没关系,你只要能保持愿往生心,还愿意往生。你不能要求一个病人一定要正念,正念很难的,因为她病痛时哎哟!哎哟!哎哟……。你一定要他哎哟时变成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不容易的。

  这个说起来容易,我陪伴我母亲整个全过程,我觉得很不容易的。但是正因为不容易,我就在思考,在思惟阿弥陀佛绝对他不会提这个要求,这很难嘛!阿弥陀佛绝对不会提很难的要求的。所以最后我就让她完全放松,但是佛号不断,我就找一、两个人就轻声地念,也不要高声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高声念干嘛呀!你是助念,是帮助她保持正念,帮助她保持她的愿往生心不要丢失,你只要保持这个,她能够听就听一听,她想睡就睡。你有时很焦急的,很急躁的,唉!你不能睡呀!你要保持正念呀!你让她睡也不能睡,吃也不能吃,喝也不能喝,你说这,这大活人都要折磨得够呛了。那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还是在自己的角度去凡夫的思维,他完全没有站在阿弥陀佛的慈悲,他的威神愿力的角度。阿弥陀佛知道我们什么时候临终,阿弥陀佛知道我们有什么困难,阿弥陀佛有绝对的这种能力帮助我们扫清一切往生的障碍,你完全放心好了,阿弥陀佛临命终时一定会来接引的。

  所以当时我跟我老母亲就不断地灌输这个,你不要说你要提前走,或者什么非得要这个阿弥陀佛。你就自自然然,阿弥陀佛要你今天晚上走,你就愉快地走呀!让你再活几年你就愉快地活几年。把这些临终的这个撒开之后放松之后,还真的效果就出现来了。那么临命终时,她的病痛终止了,有病痛,她就烦恼。病痛的时候她被那种病痛折磨得,她都不愿意听佛号说实在话。她不愿意听佛号不是说她没有信心,她只是还有怀疑。但这个佛号,你这个不断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对她折磨呀!这时你不轻声地念,非常柔和地若有若无地念都没关系,让她舒服。这时候你看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开始兑现愿力了,病痛终止了,然后她的痛苦马上是缓和下来,如睡梦中去。睡梦中非常安祥,我们还以为她睡着了,睡着了,结果到了,还真的就慢慢没有呼吸。没有呼吸,我赶过去之后,再一摸她的头,头顶都是发热的。发热,最后荼毗还烧出三百多颗五色的舍利花,这个五色的舍利花。

  所以我们没有想我的老母亲非得要她正念,我只要求她你保持愿往生的心就可以了,保持这个心,阿弥陀佛绝对真实不虚的。所以你把这个整个局面搞得那么乱,是我们自己出了问题。那么虽然我们出了问题,好像你的往生没有很好的瑞相,但阿弥陀佛还是慈悲不舍他。你的老母亲有那么坚强的愿力,平时有那么好的修行,一定也能够往生的。你不要沮丧不要痛苦,不是往生非得要有惊天动地的瑞相的,没有瑞相阿弥陀佛也能让她往生。你不要去怀疑,不要去痛苦,不要觉得,哎呀这个我这么虔诚,我都精进念佛二十四小时三次了。我都到东林寺也都搞了百万佛号了,我念佛还真的动真格的了,结果竟然都没有了,你说这个,你不要这种怀疑。你的老母亲一定会有好的去处,你这样的精进修行你回向你的老母亲,绝对功不唐捐,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绝对是存在的。那你这个会折腾的样子,一方面你的老母亲也是觉得有躁妄心,非得要这个阿弥陀佛现前就好了。

  你不要去想这些,阿弥陀佛无论现前不现前,他都有办法导引我们的神识到西方极乐世界去。那么助念的人也不要有躁妄心,现在我都发现这个助念,要好好的训练一下,观念要好好的端正一下。不能再是巴不得他早走的心,这个不好,让大家都处在非常紧张的状态。这一紧张就不好,要松弛下来,要松弛,也取决于我们的信心。无论我是什么样的状态,无论什么时候走,阿弥陀佛绝对是紧紧地把我摄受住,不让我堕落在三恶道里面去的。我在这个世间已经发出了这样的愿力,这个愿力本身就很难发出来,你只要发了愿,阿弥陀佛的愿力一对接,肯定临命终时紧紧地抓牢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所以对阿弥陀佛要有绝定的信心,圆满的信心,要听闻这样的净土经论,不要沮丧。好,时间到了,南无阿弥陀佛!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