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菩提路 玄奘之路 鸠摩罗什传奇 虚云长老传奇 因果报应录 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 大德讲故事 《须菩提》故事集 迦旃延 阿那律 优波离 大迦叶 阿难陀 正法眼藏 舍利弗 罗睺罗 目犍连 富楼那 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哲理小故事 人间巧喻 禅宗故事 禅宗小故事 佛陀教你不生气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佛陀的圣弟子传 名人轶事 罗汉菜 百喻故事广释 春去春又来 雷锋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传 行禅 妙善公主 释迦牟尼故事 玄奘大师西行故事 假因谤圣 堕无间狱 慈济心灯 金玉良言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法苑珠林(卷六)白话 因果原理 马车故事 朋友集 世间百态 关于王永庆的故事 做人的佛法 哼哈一如说 禅理故事 数学家的故事

守望华首

宗门故事 | 作者:网络 [投稿]

千年菩提路之守望华首【下】

  鸡足山位于美丽的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许多古老的民族自古以来就生息于此。两千五百多年前,释迦牟尼佛的弟子迦叶尊者在鸡足山守衣入定。从此,这里便成为了万千信众心中的圣地——中国佛教第五大道场。

  早在唐朝时,云南洱海一带的大理国崇信佛法。一年四季,香烟缭绕,梵唱不绝,人称“大理妙香国”。

  大理国延续了三百一十六年,二十二代君王中就先后有十位舍弃王位,剃度为僧。期间也未曾发生过大的战争或宫廷杀戮。此时的中原已经是宋朝的天下了,公元968年,远在西北的沙州归义军节度使曹元忠慕鸡足山宾头卢颇罗堕和尚的大名,发函邀请他赴敦煌做大法会。鸡足山作为迦叶尊者的道场,在那时已名扬四方。

  到了明朝崇祯九年,中国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在五十一岁时也慕名前来游历鸡足山,途中偶遇南京迎福寺僧人静闻禅师。静闻发愿刺血写《法华经》一部,来鸡足山供养。于是,两人结伴而行。不料,西度湘江时遭遇盗贼,静闻受伤不愈。临终前,他托付徐霞客:“我有志朝鸡足山,生时不能到达,死后请将骸骨送往鸡足山,以足心愿。”徐霞客守诺,背着静闻的骸骨,行程五千余里。两年后,终于来到鸡足山,并为亡友写下了:别君已许携君骨,夜夜空空泣杜鹃。徐霞客把静闻的骸骨埋葬在鸡足山文笔峰下,与这片神奇的山峦同呼共吸。

  到了明朝末年,鸡足山已形成了三十六寺七十二庵的宏大规模。静室遍布,僧尼多达两三千人。山中一百零八寺,夜夜钟声响云天。鸡足山的佛教寺院在明朝达到了一个新的鼎盛时期。

  今天是6月13日,农历四月二十八。马帮上山是为了参加一个法会,纪念山中最大的寺院祝圣禅寺建成一百周年。这座寺院是一位法名叫做虚云的老和尚修建的。当地人常常会提到这个名字,对这位老和尚满怀崇敬。

  那是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为了报答父母的恩情,出家为僧的虚云徒步翻越喜马拉雅山,前往印度朝礼佛陀的圣迹。百城烟水,万里云霞,创下了古今行脚参学的奇迹。归国后的第一站,他便来到了云南。愿望是为朝鸡足山,礼迦叶尊者。

  虚云踏着前人的足迹来到了鸡足山。据《虚云年谱》记载,《鸡足山志》中说,原来整个鸡足山有三百六十庵,七十二大寺。而今零零星星还不到十座寺院,与明朝最兴盛时相去甚远,令他大为感叹。

  原来到清朝中期,山上寺院的功德收入不断增多,但鸡足山地处少数民族聚居的边远地区,语言不通,山路难行,各寺的僧人更多成为了阿吒力宗弟子。

  阿吒力宗是公元八世纪以后,佛教在大理白族流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个地方性佛教宗派。他们可以吃肉、喝酒、娶妻、生儿育女,平时着俗装,子孙相承,不准外来僧人在山上常驻。

  虚云走遍了山中各寺,竟然见不到持戒清修的僧尼,更难寻留宿之处。

  “余念往昔法会之盛,今日人事之衰,叹息不已,思欲有为,而不知机缘之何在也。”虚云从山麓一直走到山顶,来到了华首门。就在这石门背后,迦叶尊者为了守护衣钵正法,禅定了两千多年。虚云站在这门前,感慨不已,刹那已过数千年。虚云在华首门前,虔诚的礼拜,忽然从石门里传出了三声钟响,在空谷中久久回荡。虚云向迦叶尊者发下誓愿:日后机缘成熟,定当以重振鸡足山迦叶尊者道场为首任,并写下在了:西来福地拥禅观,绝壁悬岩耸翠鬟。洞里天机千万劫,门前月色几重山。

  那天是7月29日,恰好是虚云老和尚四十九岁的生日。

  温凉潮湿的亚高山气候和盘曲的地势使得鸡足山时常呈现出东边日出西边雨的景象。马队在山上遇到了大雨,但向前望去,远处的乌云已经散去,马队决定找个地方歇歇脚。

  二十世纪初,中国经历了一段国忧民难的动荡岁月,佛教也不免衰颓。

  1902年,虚云在首次朝拜鸡足山十三年以后,再次来到这里。这一年,虚云已经六十二岁了,而鸡足山萧条的情况毫无改善。他与同行的戒尘法师搭的茅棚也被山上的人强行拆毁。见势不可为,虚云无奈,只有背着行李,暂时下山,但他匡复正法的心愿却更加坚定。下山后,他来到山门“灵山一会坊”前,回望群山,再次叩首发愿:迦叶尊者,弟子虚云会回来的。

  虚云在第二次下山后,并没有离开云南,而是前往昆明、大理各处弘法讲经,当地官绅纷纷迎请说法。虚云说:如果各位能在鸡足山为我寻一立足之地,我愿建十方丛林,以重振迦叶道场,此乃老衲一大心愿。最后在大理提督和宾川知县的帮助下,1904年,六十四岁的虚云老和尚第三次回到了鸡足山。他们找到一处无人居住的破庙,名叫迎祥寺,安顿了下来。虚云老和尚与戒尘法师一起,每天砍竹子、搬石头,修建寺院。虽然餐无宿凉,但是凡有四众弟子来山,皆以十方丛林的规矩接待,改变了二百多年来山中寺庵不给僧人挂单的局面。山民好奇,经常来看,虚云老和尚不厌其烦,每每亲自请坐、沏茶,悉心教导,讲经说法。各地信众纷纷上山护法供养,大众和合。在虚云老和尚的教导下,僧众每日上殿诵经,过堂吃饭,坐香参禅,丛林宗风为之振兴。

  1906年,光绪皇帝敕封虚云为佛慈洪法大师,亲赐虚云《龙藏》、紫衣、钵具、玉印、锡杖,并加赠迎祥寺名为护国祝圣禅寺。

  一百年后,虚云老和尚亲手所建的这座寺院被翻修一新,庙宇庄严。这是虚云老和尚在他的弘法生涯中所建的第一座丛林寺院,也就是从这里开始,鸡足山再次恢复了佛教寺院的兴盛和晨钟暮鼓的修行氛围。在祝圣寺中,梁启超题写的“灵岳重辉”,孙中山题写的“饮光俨然”,仍端挂在大雄宝殿的重檐上方,表达着对迦叶尊者的虔诚之意,对虚云老和尚的敬仰之情。

  这天,祝圣寺打破了往日的幽静。世界各地的僧人、信众、各界人士都来参加百年庆典。他们当中的一些人正是虚云老和尚的弟子或是再传弟子。

  1959年,农历九月十三日,虚云老和尚在云居茅棚内圆寂,享年一百二十岁,出家的时间长达一百零一年。荼毗火化之后,得五色舍利子数百粒。

  今天,虚云老和尚的舍利塔在祝圣寺的后院落成。他的弟子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法师主持了这场落成仪式。

  老和尚一生坚持头陀苦行,长达百余年,历坐十五个道场,重兴六大祖庭,法寺信徒达数百万众。如今依然有人用行脚的方式,徒步来到鸡足山,朝拜迦叶尊者和新近落成的虚云舍利塔。在信众心中,虚云老和尚的操行和功德、给他人带来的清凉永远是他们心灵的滋养。

  结束了一天的辛劳,马队登上了鸡足山的最高处——金顶寺。他们在楞严白塔上挂起了彩色的经幡,留下祝福。

  历史上有位高僧宏纯认为:鸡足二字分开来说,鸡代表传教,表示修行的光明;足是指这座山的道场,把万物有情引度向光明的海洋。

  这一天的傍晚,在鸡足山的上空,挂起了两道同心全圆的彩虹,温婉绚丽,跨越苍穹。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