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丧篇
一、婚礼须知
子女们到了结婚的年龄,应该给他们联婚。婚姻是人生过程中的一件大事,对于双方的品性学识和家庭教育,须加以慎重的考虑。同时应征得子女的同意。或者由子女自己选择配偶,做父母的仅加以监督指导。
(1)婚姻的选择
为子求妇,或为女择婿,或由子女自择,只要:1、女婿贤能,不必定要家产富裕。有许多富贵人家,生出不肖子孙,他的家业不久就被破败坏了。2、娶妇要注重才德,举止要稳重,不轻浮。不宜注重美貌。
所以双方不得慕声势,托高门。这些都是虚荣而不切实际的。介绍人所说的话,不可全信,一切都要自已去确切调查。嫁娶要俭约,不可夸奢斗靡。有些人甚至借贷典卖,虚装体面,这又何苦呢?记得有一首诗:“婚姻几见斗奢华,金属银屏众口夸。转眼十年人事变,妆□卖与别人家”。这首诗是很耐人深思的。
(2)订婚
订婚的一天,男宅以首饰和求婚书,请介绍人送至女宅。女宅接受了后,答覆允婚书。介绍人回到男宅,男宅须设宴款待。
(3)结婚
结婚之前,先由介绍人将结婚日期通知女宅。届期男宅用车或轿迎接新妇到礼堂。(礼堂设家中或公共场所)。礼堂职事应选派几位干练的亲友来担任。
(4)礼堂布置
礼堂悬挂联轴。礼案用半桌或两张方桌拚成,铺上彩色新毯。桌上供教主释迦牟尼佛像一尊(或画或铜铁铸制均可),香炉一只,鲜花两瓶,证书两张,印泥一盒。案旁置钢琴或风琴一具。案前置拜凳两只。主婚人证婚人介绍人各备图章一颗。新郎新妇各备念珠一串,图章一颗。证婚一人,主婚,男女宅各一人,介绍人傧相各二人,司仪一人。礼堂排列椅子可请来宾就坐观礼。序次如左:
介绍人男宾 司仪
男方主婚人 新郎 男傧相
证婚人 礼案
女方主婚人 新妇 女傧相
介绍人 女宾 司乐
(5)婚礼仪式
佛化结婚的仪式,在求其简单而庄严隆重。证婚人等演说应于新婚夫妇的未来佛化家庭的组织有所指示。
1、奏乐
2、主婚人礼佛三拜入席
3、介绍人礼佛三拜入席
4、证婚人礼佛三拜入席
5、男女傧相引新郎新妇入席
6、新郎新妇拈香礼佛三拜
7、新郎新妇行结婚礼对面三鞠躬面相向立
8、证婚人宣读证书
9、新郎新妇盖印
10、介绍人盖印
11、主婚人盖印
12、证婚人盖印
13、证婚人为新郎新妇交换念珠
14、证婚人致词
15、介绍人致词
16、来宾致词
17、主婚人致谢词
18、新郎新妇谢证婚人一鞠躬证婚人退
19、新郎新妇谢介绍人一鞠躬介绍人退
20、新郎新妇谢主婚人一鞠躬主婚人退
21、新郎新妇向外谢来宾一鞠躬
22、礼成奏乐
(婚礼仪式单应写二份,一份大字贴壁上,一份小字交给司仪)。
(6)亲属叙会见礼
行过了婚礼以后,再行见亲属尊长礼。尊者向外立。新郎新婚向内立,行三鞠躬。次、平辈,左右侧向立。新郎新妇向内立,彼此行一鞠躬。又次、小辈向内立。新郎新妇向外立。小辈行一鞠躬。礼毕退出。
(7)怎样宴客
亲戚故旧切勿滥招。一则省事,二则免穷亲友受窘。因为经济拮据的亲友们,接到了请帖,若是送礼呢,实在力不从心;若是不送呢,面子上有些说不过去。所以不可滥发请帖。宴客筵席应不用荤腥,以蔬食为宜。莲池大师:“世间婚礼,自问名纳采,以至成婚,杀生不知其几。夫婚者,生人之始也。生之始,而行杀,理既逆矣。又婚礼,吉礼也。吉礼而用凶事,不亦惨乎?此举世习行而不觉其非,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也。凡人结婚,必祝愿夫妻偕老。尔愿偕老,禽兽愿先亡乎?信乎婚礼之不宜杀矣”。所以佛教徒结婚宴容,绝对不可用荤腥。避免流血,物我就皆大欢喜了。
(8)男家求婚书
XX亲翁先生赐鉴:伏承
尊慈不弃寒陋,蒙
XXX先生介绍,许以令媛XX女士作配小男XX。是固多生因缘之所感,亦乃我佛善巧之所导。庆悦靡已。小男今年XX岁生于XX年X月X日X时。玆遵成典,用修订婚之敬,谨具
金戒成对
XXXX
XXXX
XXXX
伏维鉴谅,俯赐 慈受。至所感祷。并颂
皆大欢喜忝眷弟XXX
率男X X敬启
年月日
(9)女家允婚书
XX亲翁先生惠鉴:辱蒙不弃寒微,由
XXX先生介绍,许以小女XX作配哲嗣XX君。欣慰无量。小女今年XX岁,生于XX年X月X日X时,玆当纳采,更辱盛仪。爰修旋筐之敬,谨具
XXXX
XXXX
XXXX
XXXX
奉申下忱。喜偕善慧之盟,共作菩提之伴。多生有幸,托庇无穷。肃此不宣。并祝一切吉祥
忝眷弟XXX
率女X X谨覆
年月日
(10)结婚证书
佛化广布,首重家庭。菩萨熏修,须资眷属。今日为
善男子XXX君与善女人XXX女士结婚佳期。欣看嘉耦,共羡良缘。喜鸾凤和鸣,琼花并蒂。贺螽麟瑞叶,玉树连枝。观此日桃夭协吉,建设佛化家庭。祝他年瓜瓞绵延,实现人间净土。谨愿贤伉俪福慧双修,必蒙佛世尊慈悲永护。功德炽盛,昼夜吉祥。是为证。
证婚人XXX
男方主婚人XXX
女方主婚人XXX
介绍人XXX
介绍人XXX
新郎XXX
新娘XXX
年月日
(11)贺结婚联语和幛句
△菩提眷属皆欢喜佛化家庭大吉祥
△红叶缔盟成法眷白头同愿倡莲风
△贺君学佛从夫婿羡尔携妻拜大雄
△须学玉耶归佛后当从摩诘化人间
△彼此还须施法喜夫妻应共导群迷
△共欣净侣成伉俪伫看生儿拜法王
△家庭佛化人伦始法味群餐觉道兴
△福慧双修△良因夙缔△法喜充满△菩提眷属 △多生有幸
△共庆净侣△皆大欢喜△同修净业△佛慈永爱 △美满姻缘
二、丧礼须知
病人病危,应该邀请道友来家助念。助念的道友中,当推举功行纯粹,善于说法的人,到病人前安慰劝勉,并说:“我们为你念佛,求佛加被。愿你寿未尽,就能够快些痊愈;倘寿已尽,就可以往生净土。请你放下一切,听我们念佛”。这样,那病人若是寿未尽的,只要能一心念佛,业障自然消除,病也自会痊愈的。倘痴心怕死,那末寿不可延,而且往生没有希望。
道友们接到病人的邀请,应该立即前去,并且不可收受报酬。
病室的西面,设佛座。病榻要正对西方,使病人随时看见圣像。
病人如现出各种不善的状态,或口出不善的语言,应随时提醒警觉,作相当的纠正,要相机善巧,勿使他发生烦恼。
助念的人应分成班次,限定钟点,未轮著的,可回去休息。倘所居距离远的,就在病人家里休息。助念的道友,不论回家休息或在病人家里休息,都应在轮值期前报到。病人的眷属最好加入助念。助念的声音须高低适宜,快慢调匀。
眷属们切不可对病人说情爱的话,或临床挥泪,扰乱病人的正念。应知病人此去,得生极乐世界,永享清净乐趣,有什么可悲哭呢?一个人的临终,是或升或沉的最大关头。眷属若在这个时候哭泣,引起病人悲痛的情绪,累他堕落,失却往生的机会,那是无益而有害的,这是应当切戒的。
(1)助念仪式
各道友礼佛毕,分坐佛案两旁。家属代病人拈香顶礼。大众同念:
开经偈一遍
弥陀经一遍
观经上品上生章一遍
住生咒三遍
赞阿弥陀佛偈一遍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一声
南无阿弥陀佛(一直念去,不必记数。换班轮念,每班念一小时。直至亡者全身冷透为止。)
南无观世音菩萨三声
南无大势至菩萨三声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三声(接念下面的回向偈:)
愿我道友生极乐,莲华现出庄严身。华开见佛蒙授记,广度一切诸众生。
助念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阿弥陀佛国。
(2)初终
病人气绝八小时后,方可浴尸换衣。倘臂腕等处僵硬,不便穿衣的,可用热手巾搭在臂腕上,就能转为柔软。在这个时候,眷属才可举哀。凡在当地的亲友,平时往来较密的,应即著人去报丧,或登载当地的日报。亲友得悉之后,立即前往吊慰,并为襄助办理丧事。
(3)治丧
所谓治丧,是治理丧事。一般的丧事,应选派下述各职事代为处理:1、总司,掌丧葬礼式。一应丧葬事务,都听他裁处。由亲族或邻居,或挚友,知礼而识见丰富的人担任。2、司书,掌出入书写的事。3、司库,掌出入钱钞。推诚实可靠的人担任。4、司宾,迎送来吊宾客。凡司书、司库、司宾,都要听总司指挥。
(4)入殓
成殓应在四十八小时内举行。殓宜旧服,以布衣为佳,不宜制新衣。殓衣不得过三袭,要为亡人惜福。亡人所遗的衣服,除酌留几件保存纪念外,其余应施舍贫人,或价卖,以作弘法经费,为亡人造福。入殓的仪式是:
1、灵柩直置室中。柩前设座,供佛像。佛像前设亡人遗像,须稍偏。
2、焚香。眷属集灵前,对佛三拜。
3、对亡人遗像三拜。(亡人如系小辈,长辈不拜。)
4、总司高声读送别偈一遍
送别偈(前十六句出法句经。后十四句出四分律。皆释迦世尊为利益众生命终而说。)
命如花果熟常恐会零落已生皆有苦孰能致不死从初乐爱欲依淫入胎影
受形命如电昼夜流难止是身为死物精神无形法作令死复生罪福不败亡
终始非一世从痴爱长久自此受苦乐身死神不丧生者无不死有命皆无常
众生堕有数一切皆有为一切诸世间无有不老死众生是常法生生皆归死
随其所造业罪福有果报恶业堕地狱善业生天上念佛生净土得无漏涅槃
5、眷属同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一百声。开经偈,弥陀经,观经上品上生章各一遍。往生咒三遍。赞阿弥陀佛偈一遍。向右绕佛座和灵榇,念阿弥陀佛三百声。(表超出三界。绕棺时各人须注视棺中亡人,以示送别。)
6、掩棺。眷属环跪柩旁,诵佛号。掩毕,眷属对柩三拜。
7、趋向佛前对佛三拜。礼成。
(5)开吊
不可滥发讣文。可把设奠受唁的日期,登在当地日报上。开吊的一天,灵座供亡人遗像,并陈列香花及亲友所送来的联幛。吊客对灵前三鞠躬。孝眷肃立灵座旁边,答礼三鞠躬。吊客对灵座礼毕,转向孝眷一鞠躬,孝眷还答一鞠躬。吊客退出灵堂,受司宾招待。款待吊客最忌杀生,应用蔬食。丧事杀生要增加亡人的罪业。如大藏一览载:“佛与阿难在河边行,见五百饿鬼歌吟而前。阿难问佛。佛言:其家子孙为彼作福,当得解脱,是以歌舞。又见数百好人啼哭而过。阿难又问。佛言:彼家子孙为其杀生设祭,不肯作福,后有大火逼之,是以啼哭”。这是孝眷们不可不知的。
(6)吊仪
赙金就是致送助丧费。那是亲戚邻友们应该助送的。无论丧家贫富,亲友来吊的,都应该送币钞。这是恤哀的表示。假使不送币钞,改送挽联或挽幛也可以的。
(7)挽联幛句
联语幛句应不违背佛法,假使不能自撰,可在下面选择一副。
△慈容此日依然在愿力何年得再来
△早知佛国相期处已到莲池不死邦
△离此往生安养国即今已住法王家
△来往轮回从此息尘沙烦恼莫能缠
△福报天宫犹有死神栖佛国获长生
△万劫死生谁动念这回归去独留芳
△高登莲品△上品上生△功德圆满△泽在人间 △悲愿宏深
△乘愿再来△垂范人间△花开见佛△净土可期 △往生莲邦
(8)出殡
出殡日期应告知亲友。灵辆前面排列幛联乐队。仪式要简单,不可靡费铺张。出殡的一天能够就地埋葬,最为便利。倘旅居他乡,不能就葬的,只好暂停殡舍。出殡安葬不可问卜择日,也不可请堪舆家选择风水。这些举动是违背佛教的。
(9)眷属追念
亡人七七日内,眷居应为他弘法修福,把功德同向,使亡人莲品增高,眷属应各发心念阿弥陀佛号十万声,读诵地藏经,金刚经,普贤行愿品,阿弥陀等各几遍或几十遍。每种念完一遍,就念下面的回向偈:
我今读诵胜功德回何我XXXX愿仗三宝慈悲力消除我X三业罪
脱离三界轮回苦往生西方极乐国莲华现出庄严身见佛闻法证无生
分身十方度含识一切众生共成佛>
(10)追念法事
七七期内可延请出家僧众,或在家居士修法事。现在把在家居士修法来说一说。延请居士八名至十名,男女均可参加。但双方绝对不可授受报酬,免得被人家讥评,说是买卖营业式的,使双方陷于罪戾,而且有碍佛教前途的发展。主人只须供给点心或正餐。菜肴应用蔬食,丰俭可以随力供应。倘清寒之家,可不必设备点心和正餐。因为应邀而来的居士,是基于敦睦教谊而参加修法,不是为饮食而来的。
倘孝眷们经济宽裕的,应随力出些资金,送到寺院里去,供养出家僧宝,为亡人修福。或者赠送佛书,似赠书功德同向亡人。
追念法事的布置:设长方桌(或两桌凑成),上铺台布或净毯。倘若没有布毯,不铺也可以的。桌上供佛家。亡人遗像,供佛座旁。桌上设香炉一只,花两瓶,果品四盘,糕饼四盘。佛前和亡人像前各供开水一杯。桌的两边分置坐椅。日间不须点灯烛。(释尊住世时,夜间有人供佛灯。天明的时候,释尊就叫弟子熄灭。如阿阇世王授决经载:“佛告目连,今天已晓,可灭诸灯。目连承教,以次灭诸灯”)。只供香和花就可以了。
须备经本,木鱼和引磬各一只(鼓钹不用)。座前置拜凳一只。法事仪式是:
1、参加修法的男女居士,各先后礼佛三拜。分坐桌案两旁。
2、孝眷拈香,礼佛三拜。
3、诵经咒(如地藏经、金刚经、行愿品、弥陀经、大悲咒、往生咒等,随便选诵一种或几种。)
4、诵经毕,众中推一人对孝眷们说法,约二三十分钟。说法大纲:(1)赞叹亡人生平优长的几点。告诉孝眷们要学习他,才是纪念他。(2)对人命无常作有力的警策。勉励听法的人,无分老少,要勇猛精进。(3)亡人临终有瑞相,往生净土的,那末要勉励孝眷们努力学佛,以便后日和亡人到极乐世界去会晤;并且要多作弘法功德,回向亡人,使他莲品增高。倘亡人临终没有往生净土的瑞相,必须勉励孝眷们,为亡人多作弘法和自修的功德,回向亡人,使他超生极乐世界。
5、说法毕,念赞阿弥陀佛偈。接念若干声佛号。念佛的时候不可东看西望,各人要正身端坐,闭目虔念,以昭庄重。
6、念佛毕,接念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清净大海众菩萨各三称。
7、接念回向偈。
上来诵念胜功德回向道友XXX 愿仗三宝垂慈护消除道友三业罪
离苦得乐生净土花开见佛证自性智慧神通莫能量普利一切众生罪
8、诵三归依。各居士起身朝佛,一归依一合掌鞠躬。同时孝眷们一归依一顶礼。
9、孝眷们总谢各居士顶礼三拜。同时各居士转身向外对孝眷答礼三鞠躬。
10、孝眷们以及居士们,各人先后礼佛三拜。法事圆满。
以后逢忌日、节日,眷属们应该为亡人诵经念佛,并作弘法功德,回向亡人。记得莲池大师说过:切不可因为亲人已经往生极乐世界,便不再为他回向。我们应该要明白,亲人既然往生净土,每逢忌日、节日,为他诵念,作诸功德回向,可以增高亲人的莲品。莲池大师是一代的大德,我们应该听从他的话。至于焚化锡簿是不需要的,我们可把买锡簿的钱省下来,去买佛书流通,为亡人作功德。
故事一: 陕西长安县有一个农人,在地里干活,看到一条蛇钻入洞里,他就把蛇收支的两个洞都堵死了。过了两天后,他二十岁的大儿子和十岁的小儿子俄然不会说话,后经许多医院治疗都无效。两个孩子不会说话现已
捕捉贩卖野生动物遭殃祸章家有三兄弟,同住一个院子里,其中两个都很老实,在家种田,靠本分养家,因为经济条件不好,自己也没什么文化,就谈不上对孩子提供好的教育,孩子们二十几岁了也没读到什么书。但贫苦勤劳人家的孩子懂事早,这几个年轻人,女的学做裁缝,男的学修汽车,现在也都干
我是四川一家乡镇企业的财务人员,要不是那场灾难,我的生活应该像其他人那样快乐、自信而充实,对未来也充满憧憬。可自从患病后,我整个人就渐渐颓废了。那是2001年的1月,我和单位的几个同事出差到成都,晚上住到酒店后不久,有小姐打电话来问要不要“服务”,经不住诱惑,发生了让我这辈子都后悔莫及的事情。
夜已深,高速途中,刘细锋和“老相好”陈海蓉聊着聊着便难忍欲火,在行驶的大货车上玩起了“车震”。面对活生生上演在身后的“活春宫”,31岁的司机张章生却没能做到心无旁骛,他一边把着方向盘,一边频频回首,不时偷窥。随着“轰”的一声巨响,两辆重型半挂车相撞起火,大火瞬间蔓延,正在快活的老板和“相好”没能及时逃脱,被活活烧死。事后清理现场,他们已是一对裸尸。
小富由人,大富由天,命是定数,运是变数,我的一个朋友,五年来一直致力于开发精品楼盘,一砖一石没有半点打折扣的地方,看到很多同起步的地产商都赚钱了,他还是坚持着,因为成本高,房子卖得不好,前年的时候基本已到了破产的边缘,记得也是这样一个深秋的时候,他说:“下个月,货款利息再还不上,我可能就干不下去了。”我当时听了真是觉得很伤感,这世界难道好人没有好报吗?他曾是种地出身,几年来,他为以前的村子修了小学,敬老院,修了从村口通向县城的公路,他资助了很多贫困的人。
我好后悔!我本有一个很漂亮很贤慧的妻子。自从2001年开始就犯了邪淫,先是勾引了本单位的一个同事,来往了数个月,以后上网还和几个女孩女人发生过关系,还偶尔嫖娼。可是我竟然忘记了淫人妻者自己妻也会被人淫的因果道理。虽然在一年前我学佛以后我已经戒了邪淫,可是报应却也来了!
一个70多岁的农村老翁染上难言之疾,给子女们造成了难言之痛。日前,宁波鄞县某村的这位老年村民下体长出了指甲般大的赘生物。孝顺的三子一女急忙送老人到医院就诊。因患者年事已高,医生们几乎都诊断为鳞状皮细胞癌,要切除生殖器并辅之化疗。子女们为救老父性命,含泪在手术通知书上签了字。
在某处有一条蛇,一天蛇尾告诉蛇头说:「我应该走在前面。」蛇头回答说:「一向都是我在前面,为什么你突然要这样呢?」蛇头说完便继续往前走,完全不理会蛇尾。蛇尾见状,便故意缠住树干,不肯继续前进。蛇头只好使劲地用力拉,拉扯了半天,弄得双方都精疲力竭。
特异功能可能受到鬼神灵力加持故有预知之特异功能一次意外足以致富。大难不死获特异功能 信不信由你。人类总希望能预知未来,波兰一名男子便是因为能预知人的死期而致富;但保险公司却因他而大伤脑筋!这男子是六十八岁的爱尔·巴非亚。他原任职司机,在一九八五年时因一次意外,撞伤头部,自此便获此能力。他首先预知三十一岁的女地主死期,一鸣惊人,不少人跑来咨询自己或亲人的死期,而爱尔·巴非亚则每次收五百元咨询费,由于其预言甚准确,故其门庭若市,巴非亚藉此预知能力,赚得一所豪宅
凡夫追求财物,圣人追求真理。有一位六十多岁的尿毒病人,在送到慈济医院之前,他的双脚已经被锯断了。医院每天必须为他洗肾三次,却没有亲人来照顾他。慈济医院有一位男志工每天都去帮他洗澡,并教他念佛。有一天,老人突然要志工答应他两个要求:一是多陪他念佛,二是叫他一声「爸爸」。老人的要求,志工都有答应了。在念佛之前,老人说出了自己
据《杂宝藏经》记载,释迦牟尼佛的前世是象王,有这样一个具有功德的故事。《佛说无量寿经》:释迦牟尼佛跟弟子讲,在往昔劫的时候有一个象王具有功德。过去,在劫初或善劫的时候,动物都会说话,而且有很多的功德,不像现在的动物特别愚痴,象王具有很多的功德。
某僧刚出家时,早课、晚课、出坡、行堂、诵经、打坐等功课样样精进,而后慢慢心生懈怠,并不如前。某日,师上堂开示:无论出家在家,为什么有的人修着修着心态变了,问题出来了?你们可以扪心自问,当初修学的初发心是什么,坚持了多久,现在的心态又是什么?
有位学生给我看了一则《锯和蛇》的故事,并且忏悔说道:“我曾有着和毒蛇一样的愚痴嗔恨等烦恼,是佛法给予我智慧,让我慢慢变得冷静理智。”故事是这样的:一条蛇进入木工店,穿过锯子时受了一点伤。它本能地转过身咬住锯子,没料到又把嘴弄伤了。蛇以为又受到锯子的攻击,决定用整个身体缠住锯子,使锯子窒息。于是它用尽了所有的力气……不幸的是,蛇最终被锯子锯死
从前有个愚人,准备宴请亲友,打算积蓄一些牛奶,以备宴会时用。于是他想道:“若现在天天把牛奶挤出来,就会存得很多,那就没有地方存放,况且牛奶放存久了也会变坏,不如就蓄存在奶牛的肚子里,等到宴会时,可以当场挤出牛奶来。”他想好后,就把母牛和吃奶的小牛分开喂养。一个月以后,他举行宴会时,亲朋好友都来了。这时他把母牛牵来,想挤牛奶,谁知一点牛奶也挤不出来,惹得宾客当场辱骂和讥笑他。愚人往往就是这样自以为是。
从前,有一个富人,愚蠢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这个人到另外一个富翁家,看到有三层楼,又高大,又壮美,轩敞窗朗,心生羡慕。心里想:“我的钱财不比他少,我也要造这样一座楼。”于是他找来了木匠,问:“那座楼是你造的吗?”木匠回答说:“是的。”“现在你也为我造这样一座楼。”
很久以前,有一个国家,地处穷乡僻壤。这个国家的人也无知无识。有一个人喜欢养猪。一天到了另外一个村落,见到有许多干粪,心里想:“这里的干粪好多呀!现在我应当用草把这些干粪裹起来,用头顶着回家。”于是,这个人找了些草,把干粪裹起来用头顶着。走到半路,恰好下起了大雨,粪汁流下,一直流到了脚跟。众人看到了,都说这人是疯子。粪便是臭的,即便是晴天也不应顶在头上,何况是雨中呢!
某日,师上堂开示:“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我们要学习菩萨,不要在因上造作,就不会有这个果报。都知道自己有毛病,为什么不去修改?要找好的方法把这个病治好,这才是根本。再痛苦、再委屈、再烦恼,不去修正自己的习气、毛病,不去解决实际问题,一点用都没有。
某次法会前开会做相关部署,师开示道:“这次法会的总指挥,你们得学会真正以管理者的心态去做事,抓大放小。你是指挥,要安排好大家的工作,而不是啥事都要亲力亲为,千万不要有害怕得罪人的心态,要为整个法会效果考虑,你行就行,不行就不行。怎么样做一调整,是你们应该考虑的课题。
佛陀前世为菩萨时,曾经身为鸽王。“徒众五百”,在国王的花园里飞翔觅食。国王看到了,命令下人张网捕捉,所有的鸽子都被捉住关在笼子里了。国王每天让人用白米、肉屑喂养这些鸽子。鸽王痛心地说:“我们失去自由,说不定会成为国王的盘中菜肴。我们必须逃出去。‘佛经众戒,贪为元首,贪以致荣者,犹饿夫获毒饮矣。’从今天开始,大家不要再吃这些饲料了,只有如此,才能保全大家
从前有一个国王,国王拥有一棵极其高大茂盛的果树。每年这棵树结果实的时候,香气四溢,味道甜美。有一个人来到宫廷,国王对他说:“这棵树上将要结出味道美妙的果实,你想吃吗?”这个人回答说:“这棵树太高大了,即使我想吃,又怎么取下来呢?”国王于是命令砍倒这棵树,希望今年结果时可以很方便地摘到果实。
严格来说,佛教的戒和律是有所不同的。“戒”主要是强调带有一种自觉的性质,信众出于自身的意愿,发誓发愿,愿意遵守的一些行为准则、道德规范,这个是“戒”。“律”强调了外在强制的性质,就是说你加入僧团、或者加入教团,或者你加入一个宗教组织,那么你就必须遵守某些规章制度,你才能是这个这个团体组织的成员,这些规章制度就是“律”,它带有一定的外在强制
一家之主,要乐观面对生活,心甘情愿去为这个家付出。没有怨言,没有计较,不挑剔家人的不是。儿子不好是自己的命,儿媳妇不孝顺也是自己的命。你讲这个人不对,那个人不对,其实都不对,你也不对,他们也不对。一家人都觉得自己是对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结果都没有理。
不必仰望别人,自己亦是风景。什么是嫉妒心?很多人都不承认自己有嫉妒心,或者没有发现自己有嫉妒心。先来看一下佛给出的定义。嫉妒定义:在《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里面,佛说:“其嫉妒者。自求名利,不欲他有。于有之人,而生憎恚(恨),是为嫉妒。”
懂“观自在”者,是自己娱乐自己也。自己娱乐自己,就是自己去享受大自在、去享受稳定的情绪。去保持着不断提升的、源源不绝的生命动力,保持着美好的心情去帮助、去普度法界众生。凡人的情绪飘忽不定、难以自控,这是因为其不懂观自在。
当你已经通晓道理与修行的理路,也已经知道如何教化众生,亦即理、教都圆备了。此时,就可了解诸法与诸法之间的所有法相,其实是全归于平等的。
只要有正觉的心,本性自然而显露。只要我们有正觉的心,那一切妄念就像一灯能照千年暗一样,只要我们有正觉的心,所有的业障、往昔所造的种种恶业全部熄灭。
以拥有的欲求看待现前心所对应的是心外求解决苦的方法,借由对苦觉知而生的离苦心去透过佛法所对苦的诠释,同时也觉悟苦而真的求出离,却不是暂时或是只单单对外求解决。哪怕是对外求解决也是需要对以往心所依、行为所做思维和转变,更何况要真的离苦求解脱。
我执重的人就是把自我的感受体现的越明显,他的我执就会越重。我执要靠什么来调伏,就是要靠理性、靠法,如果一个人靠感性那我执就会越重。假如说我们心里就是不舒服,但是用法来要求自己觉得自己不对,马上能调整,其实就是用法来破除我执。我们凡夫首先要破的是我执,现在我们还没有资格说要破自
在我们身边会发生很多事情,苦的、乐的、好的、坏的…… 但是,不管发生什么,最后总会有一些转机,这个转机就是菩萨的加被、加持和关照。其实,菩萨从来没有远离过我们,也从来没有舍弃过我们。因为菩萨的大悲心使然,深妙微远、无有分别,让我们的身心得到呵护。
禅定,是一个很幽胜深远的法门。有实修经验的人,一定会知道,你修得越深,精神层面的感觉将越深邃,越难以言诠。这种精神层面的感觉,只能透过实修去取证,自然会了解深刻的禅定里面是什么样的世界。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