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化家庭 佛化婚姻 佛化生活 父母的爱的故事 孝的故事
佛化生活
  • 佛化生活 自序

    佛化生活 自序 家庭是社会的一个雏形,而社会乃是家庭的集合体。要使社会佛化,必须先从家庭佛化做起。人类整个的生活,不外乎精神的和物质的二方面。父母、夫妻、兄弟、姊妹间的感情,亲戚朋友间的酬应,和休闲时间的娱乐,都是属于精神的方面;而衣食住等则是属于物质的方面。 我们假使能够遵守著释迦牟尼佛的教诲,来感化家庭,那末家庭的精神生活,可以做到慈爱、忍耐、诚实;物质生活可以做到勤劳、节俭、知足。因为佛教是从慈悲喜舍做出发点的。成佛乃是慈悲喜舍的行为达到圆满

  • 孝亲尊师故事-至情篇

    至情篇 一、亲与子之间 家庭中最重要的分子是亲与子,夫与妇。亲与子的成因,是由于血统的结合。所以亲与子之间,有一种自然的爱。这种爱在亲的一方面叫做慈;在子的一方面叫做孝。父母对待子女应该竭力爱护,并教养他们;子女对于父母应该敬重承顺,并奉养他们。 幼儿是要靠父母抚养的,否则就难免保育失当,老年是要靠子女奉养的,否则就萧条无趣。所以释迦牟尼佛在善生经里,规定亲与子之间,有五个互相对待的条件。 子女敬养父母的五条:一者、供养能使无乏。二者、凡有所为,先

  • 孝亲尊师故事-理财篇

    理财篇 一、怎样开源节流 善生经里,佛说:一、食知止足。二、修业勿

  • 夫妇篇

    夫妇篇 一、共同生活 男女的地位是平等的:女子绝对不是男子的寄生虫;男子绝对不是女子的牛马。家庭的组织,是双方分工合作的。一对夫妇,由恋爱而结婚,在恋爱时期,倘使互相不用真诚坦白的态度,专以隐己之恶,扬己之善的技巧来博取对方的欢心,这样的恋爱假使成熟,就要结成不良的后果。往往到了结婚以后,以为双方的名分已经确定了,夫妇的关系已有保障了;于是彼此过去抑制自己,博取对方欢心的观念就改变了。一切行为就处处随便,以为夫妇间不需要客气,反以为客气是虚伪的假

  • 孝亲尊师故事-育儿篇

    育儿篇 一、孕期须知 月经停止后,经过三个月左右,胸中时时作恶,有呕吐的现象。或饮食不进,或气促身热。又时常怕寒,面貌屡呈红色,或时作苍白色。心郁气沉。这都是受孕应有的现象。经过三四个月,乳房渐渐涨大而硬,同时乳头变黑紫色。并能挤出浅黄色稀簿的乳汁。 (1)孕妇的饮食与睡眠 孕妇穿的衣服要宽松,食物应易消化而富于滋养料的。禁止一切有刺檄性的食物。如辣椒烟酒等。大便宜有定时。睡眠每日至少八小时。午后应睡一小时。到孕期末月的时候,更要多睡,使得到充分的休

  • 孝亲尊师故事-修养篇

    修养篇 一、改革习气 学佛第一步的工作,是要改革习气。我们的习气,各有所偏。如贪色、贪吃、多嗔、多慢,和其他一切的习气。假如我们有一种不良的习气,希望把它去掉,我们必须要有坚毅决绝的精神,坚持不变的决心。若是游延因循,优柔寡断,这习气便会时时刻刻引诱我们去做不好的事情。偶然的不顺从它的引诱,便会觉得十二分的不舒服,有说不出的遗憾感。在这理欲交攻的战场上,必须出奇制胜。否则我们就永不能得到真正自由快乐的享受。 (1)两种攻心的战术 当某种环境现前,引动

  • 婚丧篇

    婚丧篇 一、婚礼须知 子女们到了结婚的年龄,应该给他们联婚。婚姻是人生过程中的一件大事,对于双方的品性学识和家庭教育,须加以慎重的考虑。同时应征得子女的同意。或者由子女自己选择配偶,做父母的仅加以监督指导。 (1)婚姻的选择 为子求妇,或为女择婿,或由子女自择,只要:1、女婿贤能,不必定要家产富裕。有许多富贵人家,生出不肖子孙,他的家业不久就被破败坏了。2、娶妇要注重才德,举止要稳重,不轻

  • 交际篇

    交际篇 一、彼此的称呼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学习对人交际的礼节,是必须的。所以世尊在各种经里,谆谆地训诲我们,要善行礼节。称呼是礼节中重要的一部份,所以要最先注意。 (1)对于一般人 问人姓氏说:贵姓或尊姓。自称敝姓。 问人名号说:台甫。自称小名或草名。 问人的本乡说:贵处或贵县贵省。自称敝处敝县或敝省。 问人的家说:府上或贵府。自称舍下或敝舍。 称人的学校说:贵校。自称敝校。 称人的商店说:宝号或贵公司。自称敝号或敝公司。 称人的父亲说:令尊。自称家父或家

  • 孝亲尊师故事-娱乐篇

    娱乐篇 一、音乐 终日工作而没有娱乐的人,不独生活枯涩无味,而且精神上难免有不愉快的感觉。不愉快的人,对于事业和健康有很大的障碍。固然,刻苦耐劳的精神是可佩服的,但是超过相当的限度,对于身心两方的健康却是极大的危害。 佛说四十二章经里有一段故事,戒人为道不宜操之过急,很可以借来作工作不能太紧张的补充说明: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其声悲紧,思悔欲退。佛问之曰:汝昔在家,曾为何业?对曰:爱弹琴。佛言:弦缓如何?对曰:不鸣矣。弦急如何?对曰:声绝矣。缓急得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