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菩提路 玄奘之路 鸠摩罗什传奇 虚云长老传奇 因果报应录 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 大德讲故事 《须菩提》故事集 迦旃延 阿那律 优波离 大迦叶 阿难陀 正法眼藏 舍利弗 罗睺罗 目犍连 富楼那 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哲理小故事 人间巧喻 禅宗故事 禅宗小故事 佛陀教你不生气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佛陀的圣弟子传 名人轶事 罗汉菜 百喻故事广释 春去春又来 雷锋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传 行禅 妙善公主 释迦牟尼故事 玄奘大师西行故事 假因谤圣 堕无间狱 慈济心灯 金玉良言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法苑珠林(卷六)白话 因果原理 马车故事 朋友集 世间百态 关于王永庆的故事 做人的佛法 哼哈一如说 禅理故事 数学家的故事

目连救母的故事及《盂兰经》的启发

孝亲尊师故事 | 作者:文慧法师 [投稿]

  有多少人知道《目连救母》这个故事呢?我想除了佛弟子知道的人并不多吧,但是有个节日跟目连菩萨有关,这个节日即将来临,到时家家户户都在户外烧纸钱,希望亡故的亲人能够在另一个世界丰衣足食。可能大家心里已经有了答案,这就是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也叫盂兰盆节,这个节日就起源于目连菩萨救母的孝道故事。

文慧法师:目犍连尊者救母的故事及《盂兰经》的启发

  目连,又名目犍连,佛陀十大弟子之一,被誉为神通第一。目连救母的故事,最早见于东汉初由印度传入我国的《佛说盂兰盆经》,叙述了佛陀弟子目连拯救亡母出地狱的事,在中国流传甚广,曾经是大量戏曲的题材。

  故事的内容是:目连的母亲青提夫人,家中甚富,然而吝啬贪婪,儿子却极有道心且孝顺。青提夫人趁儿子外出时,天天宰杀牲畜,大肆烹嚼,无念子心,更从不修善。其死后被打入阴曹地府,受尽苦刑的惩处。目连为了救母亲而出家修行,得了神通,到地狱中见到了受苦的母亲。目连心中不忍,但以他母亲生前的罪孽,终不能走出饿鬼道,给她吃的东西没到她口中,便化成火炭。目连无计可施,十分悲哀,只好祈求于佛。佛陀教目连于七月十五日建盂兰盆会,借十方僧众之力让母吃饱。目连母亲得以吃饱并摆脱饿鬼道,转入人世。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不同的角度看这个故事,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有鼓吹愚孝的,说这个故事表明“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父母做错了事,我们要尽力掩盖和弥补;有从育儿角度看的,说是养儿子要养个有修行、本事大的,这样可以在关键的时候发挥作用等等。

  其实,这个故事揭示了佛教对孝道的深刻理解,大孝之至,就是让自己的至亲长辈证得觉悟解脱生死轮回,跳出这六道轮回苦海从这个角度看,佛教理解的孝道更高一层,是从精神的最高层面帮助至亲长辈永远解脱苦恼,而不仅仅从物质方面给予支持。

  因此,此经对我们最大的启发,在于阐释了孝道的不同层面,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灵。孝顺不仅是在父母的衣食住行的照料——养父母之身,同样也要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灵。小时候父母养儿女之身,帮孩子们立志。我们现在成人了,接受了佛陀的教育,不仅要让父母生活无忧,也要传承父母的愿望与精神,而最重要的是,养父母之灵,长养父母的法身慧命,让他们的灵性得到升华,获得解脱,这样孝道才圆满。衣食的充裕和内心的安逸,是“孝之始”,虽然也很重要,但是从生死的角度来讲,帮助父母超脱生死、不受后有是圆满孝道所必须做到的,不仅自己父母得到解脱,而且要使一切父母得到解脱,因为“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如一众生未得度,我佛终宵有泪痕”,这是“孝之终”,目连尊者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目连救母这个故事的主题在于劝人向善,劝子行孝。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文慧法师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