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菩提路 玄奘之路 鸠摩罗什传奇 虚云长老传奇 因果报应录 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 大德讲故事 《须菩提》故事集 迦旃延 阿那律 优波离 大迦叶 阿难陀 正法眼藏 舍利弗 罗睺罗 目犍连 富楼那 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哲理小故事 人间巧喻 禅宗故事 禅宗小故事 佛陀教你不生气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佛陀的圣弟子传 名人轶事 罗汉菜 百喻故事广释 春去春又来 雷锋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传 行禅 妙善公主 释迦牟尼故事 玄奘大师西行故事 假因谤圣 堕无间狱 慈济心灯 金玉良言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法苑珠林(卷六)白话 因果原理 马车故事 朋友集 世间百态 关于王永庆的故事 做人的佛法 哼哈一如说 禅理故事 数学家的故事

雍和宫

人物故事 | 作者:网络 [投稿]

  东边的是燃灯佛,他是代表过去世的佛。他出生时身边一切光明如灯,他的手印是转法轮印,表示修成正果。

  西边的弥勒是代表未来的佛,他双手成说法印,表示他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对天、人、地、众生说法。雍和宫大殿中供奉这三尊佛,表明从无限久远的过去直到无限遥远的未来,佛法渊远流传。

  雍和宫建成后的第一个腊月初八,乾隆皇帝在新建成的雍和宫东阿斯门内举行隆重的腊八盛典。东阿斯门内有一个由八吨铜铸成的粥锅。每年腊八节,雍和宫共熬粥五大锅,敬给佛祖,献给朝廷,然后是王公士庶和大喇嘛及文武官员和本寺的僧众,其余的施舍给平民百姓。

  相传,佛祖释迦牟尼云游四方,六年苦修,累倒在尼连河畔,被一牧羊女发现。她用米豆、野果和奶水熬成了一碗粥使得释迦牟尼恢复了体力,并于当年腊月初八日于树下得道成佛。这一天,大地震动,天神云集,赞颂释迦牟尼成就佛道。

  今天,这口大粥锅被移到了天王殿院内的鼓楼脚下,供游人观赏,而腊八施放粥的传统被保留了下来,雍和宫的僧人将一桶桶熬好的腊八粥抬至天王殿院内,中外游客每人一碗。游客们端着热气腾腾的腊八粥,品着年代久远的食文化。

  帝王行宫被改建成藏传佛教寺庙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蒙藏,那里的人们和信徒感受到了朝廷对藏传佛教的尊重。西藏的郡王颇罗鼐马上献给乾隆皇帝一尊铜质鎏金浇铸而成的释迦牟尼佛像,乾隆皇帝非常高兴,亲自在佛像上题了御制诗一首,并把它供奉在法轮殿之中。

  雍和宫法轮殿原来是雍正帝的寝殿,改建寺庙后,成为寺院僧侣集体诵经的场所,称为大经堂。在大经堂中央,伫立着一座佛像,这就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像。供在法轮殿宗喀巴大师佛像下面的这盏灯是长明灯,它一直燃着,象征着佛法的光辉永传不灭。

  万福阁是原来雍亲王府的后罩楼。雍和宫改建的时候,乾隆皇帝觉得这里太空旷,想修建一座高大的楼阁,却没有找到一尊能与之相称的高大佛像。

  此时,远在西藏的七世达赖喇嘛听说了这个消息,立即派人寻找建造大佛的原料。恰好此时尼泊尔王国从印度运来了一根高大的白檀木,七世达赖喇嘛用重金换来了这根大檀木,由西藏出发经四川走水路运到了京城,献给了乾隆皇帝,用以报答乾隆皇帝对西藏的平乱之恩。乾隆皇帝见到这棵巨檀木非常喜欢,马上下令雕造佛像。

  在檀木到达北京的这段时间里,万福阁也正在修建。万福阁是雍和宫最为宏伟的建筑,是全木结构,高二十三米,飞檐三重,两旁是永康阁和延绥阁,三座楼阁之间有飞阁复道凌空连接,这是唐朝至辽金时代佛教建筑的风格,也是中国现存古建筑中飞阁复道的仅存实例。

  乾隆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753年,中国最大的独木雕像——弥勒大佛终于雕造完成了。这尊佛像通高二十六米,地面高十八米,另外八米埋入地下。

  佛像的胸部在万福阁的二层,面部在楼阁的三层之上,这也表达了高深莫测的佛教境界,而雍和宫的弥勒大佛和汉传佛教寺庙的弥勒佛形象有所不同。他头戴五佛宝冠,身披菩萨装,双肩装饰着宝相莲花,代表着佛法的戒、定、慧、摩尼四种庄严之相,他两手结印契,象征着弥勒继承释迦牟尼在未来世界讲经说法,普度众生。

  这尊大佛是汉藏友好的见证,是国内最大的木雕佛像。1990年被列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

  在万福阁修建这么大的佛像,不是乾隆一时兴起而为。乾隆皇帝自小接受佛学教育,笃信藏传佛教。他曾亲手抄下藏文药王经,亲身穿着佛装被人画像。

  这些东西至今还陈列在雍和宫的文物展室里,他认为祭祖、敬佛必然福荫子孙万代,所以发出了频繁未敢忘神御的感慨,但是乾隆在修建万福阁,修建雍和宫的过程中,并没有想到许久的将来,然而这样一种因缘际会使雍和宫成为当时北城的一个制高点。

  在雍和宫这个制高点的引领之下,京畿重地的京城以及周边陆续修建了很多寺庙,在最高峰时达三千多个佛教寺庙。那个时候的京城,钟鼓齐鸣,佛唱袅袅,香火繁盛,与遥远的蒙藏遥相辉映。

  这样看来,雍和宫这座藏传佛教寺庙的兴建,只是清代弘扬佛教的一个开始。不仅仅如此,雍和宫又成为一个佛教学院。章嘉三世成为雍和宫的第一任堪布。

  他从蒙藏地区召来了五百名天资聪颖的年轻僧人,又请来了著名的活佛来雍和宫讲经说法,并创建了习修佛教教理和十明文化的四大经院。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回到家乡成为当地寺院的骨干,一部分人留在汉地翻译了很多经文,为藏传佛教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

  乾隆四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780年,乾隆皇帝七十大寿的时候,六世班禅不远万里来为乾隆皇帝贺寿,并献上了亲自撰写的祝寿贺词。不幸的是,之后六世班禅因病圆寂于北京黄寺。

  六世班禅圆寂的消息传到西藏,他的兄弟们为争夺他的财产和权力发生了暴乱。这件事引发了乾隆皇帝对活佛转世等宗教制度的思考。

  乾隆五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792年,乾隆皇帝撰写了《喇嘛说》。明确规定活佛转世灵童须经金瓶掣签后立即上报中央政权,获得批准后,择吉日举行坐床典礼,并批准特制两个金瓶,一个送往西藏供于大昭寺,用以掣定达赖喇嘛和班禅大师等藏区大活佛;另外一个在北京供在雍和宫,用以掣定蒙古、青海及甘肃等地的大活佛。

  雍和宫内的金奔巴瓶曾对十位以上的大活佛转世灵童掣签以定,大昭寺的金奔巴瓶曾对六位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的转世灵童掣签以定。

  1995年11月29日,在释迦牟尼佛像前,金瓶掣签选出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他被确认为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的转世灵童。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于1995年12月8日在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坐床继位。

  这个金瓶掣签制度由乾隆首创,一直沿袭至今。

  经过清朝几代帝王的努力,到了乾隆时期,清政府终于实现了对蒙藏地区的完备管理,其中雍和宫发挥了千军万马也难以起到的巨大作用。乾隆皇帝把清朝带进了康乾盛世的顶端,但是他把盛世的原因归结为“兴庆当年选佛场”。

  晚年的乾隆对雍和宫改为藏传佛教寺院更是感慨万端。雍和宫,是他出生的地方,是他怀念父亲,祭奠先人的地方,更是他在俯仰之间就完成了江山继续夙愿的地方。

  公元2008年5月21日,全国哀悼日,雍和宫为四川汶川大地震中遇难的同胞举行了祈愿法会。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来到了雍和宫,带领僧众吟诵《祈祷经》,超度亡灵,祈福消灾。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