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药师经讲记 第六讲

  药师经讲记  第六讲

  智海法师讲述

  2007年4月27日·四川省成都市昭觉寺大雄宝殿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这是这次我们学习《药师经》最后一个晚上。今天晚上,我们就要把它学完,过完。前面,是讲了药师佛在因地当中所发的十二个大愿。今天,请大家翻到第四面。这里面所说。第四面,最后,“曼殊室利!是为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应、正等觉,行菩萨道时,所发十二微妙上愿。”这是总结琉璃光如来,在因地里面修行的时候,所发的就是这十二个微妙上愿。“复次,曼殊室利!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行菩萨道时所发大愿,及彼佛土功德庄严,我若一劫,若一劫余,说不能尽。”这个地方就总结了药师琉璃光所发的大愿,其实也是无量无边。因为这种大愿,修行种种苦行,得到了种种佛土的功德庄严。这种功德庄严,也是无量无边。就以佛的一种神变、智慧,说一劫,说两劫都说不尽。你可以想象,这药师琉璃光的功德那是非常多的。这是简单地说。总地来说,下面。

  然彼佛土,一向清净,无有女人,亦无恶趣,及苦音声。琉璃为地,金绳界道,城、阙、宫、阁、轩、窗、罗网,皆七宝成。亦如西方极乐世界,功德庄严,等无差别。

  所以说,前面释迦牟尼佛已经讲说过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二报,今天来讲说药师琉璃光如来的药师净土。也就拿西方极乐世界来给我们打比方。西方极乐世界是如何庄严,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净土也是如何庄严。他给我们所说“一向清净”,在整个药师琉璃光如来的依正二报,都是非常清净的,都是以无我大愿来成就的。“无有女人”,没有男相、女相的差别。要有男相、女相的差别,就让人产生种种是非之心,贪欲之心。“亦无恶趣”,地狱、饿鬼、畜生、修罗,这四恶趣都没有。“及苦音声”,也没有受苦的音声。也就是说,在药师琉璃光如来的药师净土里面,也是纯一极乐。“琉璃为地”,这个地方就跟我们西方极乐世界有点不同了,是吧?琉璃为地。琉璃是什么?我们说像蔚蓝色的天空一样。“金绳界道”,镶了边子的,分隔这些道路的,就是金色的绳子。其它的“城”,那就是城池。“阙”,就是宫殿。“宫、阁、轩、窗”,七宝楼,都是那些七宝所成。就像西方极乐世界一样“功德庄严,等无差别”,也不比西方极乐世界差。所以说,这个地方就以西方极乐世界,来让我们去理解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净土。再下面。

  于其国中,有二菩萨摩诃萨: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是彼无量无数菩萨众之上首,次补佛处,悉能持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正法宝藏。

  在西方极乐世界有谁呢?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两位菩萨而为上首。今天在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净土当中,也有两个上首菩萨,一个是日光遍照菩萨,二个是月光遍照菩萨。就是在药师琉璃光如来的药师净土里面,无量无边菩萨众的上首菩萨。这两个菩萨“次补佛处”,也就是药师琉璃光如来之后,就是日光遍照、月光遍照,他们成佛来继续转大*轮。这两大菩萨“悉能持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正法宝藏”,都能继承药师佛的佛法。佛也就是以讲经说法,为利益众生的一种家业。所以说,今天这些菩萨能够领会诸佛法藏,依诸佛法藏而给众生讲经说法。这就像我们今天在家人一样,有后代,佛法代代相传不绝了。我们今天在佛门当中最担忧的就是,在我们这一代人里面佛法传承不下去,佛法在我们这一代灭亡了,这就是最后。所以说,以前那些方丈和尚他就有一个责任,每一代他要把它传下去,如果不传下去的话,就是自己的责任没有尽到。诸佛国度里面也是这样,这些上首菩萨他要继承佛的遗志,把佛法代代相传,永远不绝。这个才是利益众生的一种根本。

  那么,日光遍照菩萨他就是白天,表示菩萨的智慧,能够照耀无量无边的众生;月光遍照菩萨,那是在晚上。所以说,日光遍照在佛法上是表示智慧的,来放射无量光明,来普遍地照射这些宇宙的生命,让那些昏昧迷梦当中的众生,能够得以警觉;月光遍照菩萨,在佛法上是表净地,安静的静,修净的净,是表示净地。在晚上,一轮明月普照九州,印现明透的清辉,笼罩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使所有的众生都免于受贪嗔痴这三种烦恼的逼迫。这是日光遍照菩萨和月光遍照菩萨,共同辅佐东方净土的药师如来弘扬正法,一左一右,辅助有情。就像我们今天释迦佛两边的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一样。所以说,这两尊菩萨是佛的上首弟子。下面。

  “是故曼殊室利!诸有信心善男子、善女人等,应当愿生彼佛世界”。

  就因为药师琉璃光如来他许愿,因为十二个清净大愿,清净修行,来感得了一个无上庄严的药师净土,就像极乐世界一样的庄严,还有无量无边的菩萨在那个国土里面。所以说,我们应当要发愿往生药师如来佛的琉璃世界。在那个地方能够得到佛的一种教化,能够得到日光遍照、月光遍照为首的那些诸大地上菩萨的教化,与诸佛菩萨为善果。所以说这种修行就很方便。下面。

  尔时,世尊复告曼殊室利童子言:“曼殊室利!有诸众生,不识善恶,惟怀贪吝,不知布施及施果报,愚痴无智,阙于信根,多聚财宝,勤加守护;见乞者来,其心不喜,设不获已而行施时,如割身肉,深生痛惜。复有无量悭贪有情,积集资财,于其自身尚不受用,何况能与父母、妻子、奴婢、作使、及来乞者?彼诸有情,从此命终,生饿鬼界,或旁生趣。

  这一段就开始给我们讲,药师如来成就的药师净土它度化众生的方便是什么?也就是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就像阿弥陀佛的名号一样,是万德庄严。我们一听闻阿弥陀佛的名号的时候,就能够得到无穷无尽的利益。今天,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净土也是这样。所以说,我们听闻到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他有很多利益。哪些利益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讲。第一个方面,就是离恶法的利益。这恶法的利益有四种。第一种就是刚才我所念的这一段,能够离开这些悭贪心、贪吝心。所以说,释迦牟尼佛告诉文殊师利菩萨,就说:文殊师利菩萨,很多的众生不知道善恶,内心里面只有这种悭贪不舍的心,不知道布施,也不知道布施的果报,内心里面是愚痴没有智慧的,缺少信根,没有信心。“信为道源功德母”,没有信心,佛法能够升得起功德来吗?那就升不起功德来。由于自己没有智慧,缺少对于佛法的信心,在世间上就是去积聚财宝,各种各样的财宝就朝家里拿,什么钱财往包包里面揣。“勤加守护”,这些财宝就执着为我自己的,自己守护非常坚强,防盗门按了一层又一层,窗子上要用铁条钢条钉起来,然后屋里面还要用保险锁、保险柜,一层又一层,深怕人家就给你偷走了。

  “见乞者来,其心不喜”,有人跟他化缘,他的内心一点都不欢喜。“设不获已而行施时”,如果说迫不得已要布施一点点的时候“如割身肉”,就像把自己的肉割下来拿给别人一样。“深生痛惜”,内心里面是非常沉痛,非常可惜。“复有无量悭贪有情”,还有那些悭贪心的众生,“积集资财,于其自身尚不受用”,他积累了很多财富,但是自己一点都不受用。连自己都不受用,他还能拿给父母受用吗?也不拿给父母受用,也不给妻子儿女受用,何况说家里面的奴婢,那些来打工的,来乞讨的人,那就更是一分一文都得不到了。“彼诸有情,从此命终,生饿鬼界,或旁生趣”,就由于这一辈子对财宝的悭贪不舍,所以说欲望无穷,悭贪无尽。这一辈子命终以后,就因为这个悭贪心,将要投生到饿鬼界当中,或者说投生到畜生道当中去受苦。这就是悭贪心的因果。

  “由昔人间,曾得暂闻药师琉璃光如来名故,今在恶趣,暂得忆念彼如来名,即于念时,从彼处没,还生人中。得宿命念,畏恶趣苦,不乐欲乐,好行惠施,赞叹施者,一切所有悉无贪惜,渐次尚能以头目手足血肉身分,施来求者,况余财物!

  这就是说,由于过去在人世之间曾经暂时听闻药师佛的名号,虽然说堕落于恶趣当中了,由于往昔时候有这种善根,听闻了药师佛的名号。现在,在恶趣当中哪怕就是暂时忆念药师如来的名号,就在自己忆念药师如来名号的时候,就从恶趣当中死掉了,而还生人中,再一次地投生到人道当中。投生到人道当中还能得“宿命念”。什么叫得“宿命念”呢?“宿命念”就是能够知道前世的事情。我们这一辈子为什么不相信因果呢?因为没有宿命通。过去承受的苦,自己不知道了,好了疮疤又忘了痛了。如果说我们能够投生于人中,有宿命念能够知道前辈子的事情,那么对于曾经所受的恶趣的苦他就能记忆得起来。由于畏惧害怕这种恶趣的苦,所以说“不乐欲乐”,这世间上五欲的享受,那就不再去贪了。“好行惠施”,就非常喜欢来布施供养。“赞叹施者”,见了那些布施的人,他也很能够赞叹。“一切所有悉无贪惜”,对于自己所拥有的一切的一切,自己都没有悭贪之心,只要对众生有用,他就能够布施出去。“渐次尚能以头目手足血肉身分,施来求者,况余财物”,就是逐渐逐渐地,哪怕就是把自己的头,把自己的眼睛,把自己的手,把自己的脚乃至“血肉身分”,把自己的某一部分布施给众生,他也干。连这种身心性命都可以布施,何况说那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财物。所以说,这就能够由于听闻药师佛的名号,能够离开这种悭贪烦恼,能够转恶趣以升为善趣当中。你看这种功德好不好!

  第二种,那就是离毁犯见慢恶。我们往下看。

  “复次,曼殊室利!若诸有情,虽于如来受诸学处,而破尸罗;有虽不破尸罗,而破轨则;有于尸罗、轨则,虽得不坏,然毁正见;有虽不毁正见,而弃多闻,于佛所说契经深义不能解了;有虽多闻而增上慢,由增上慢覆蔽心故,自是非他,嫌谤正法,为魔伴党,如是愚人,自行邪见,复令无量俱胝有情,堕大险坑。此诸有情,应于地狱、旁生、鬼趣,流转无穷。若得闻此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便舍恶行,修诸善法,不堕恶趣。

  这第二种利益就是由于这些众生,他们听闻了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对于自己受了戒了,破了戒了,他可以忏悔干净,能够舍弃破戒的一种罪恶。有的人虽然说没有破戒,但是他破了常住的一种共住规律,就是规则,清规戒律。清规,是指这个寺庙上大众和合共住,一种约法。戒律,是自己修行,那就是尸罗。所以,有的不破戒律他也破了常住上的规矩了;有的不破这种戒律和规矩,但是他毁坏自己的正见了,没有正确的知见;有的人虽然说不毁正见,但是他不听经闻法,所以说把这种多闻利益放弃了;有的人因为没有多闻,对于佛所说的契经上的深意那就不能明了,不能了解;有的人虽然说也能够听经,在闻思修当中自己也非常精进,但是他有贡高我慢,有增上慢心。什么叫增上慢心?他不修行,不听经,他还没有慢心,就因为听了很多经,修了很多年法,自以为了不起,就把功德作为自己骄傲的本钱。所以这就叫做增上慢。由于这种增上慢,把自己的心隐蔽了,自视非他,就是把自己抬得很高,什么都是自己对,别人不对。要诽谤别人,还要“嫌谤正法”,对于那些正法自己要嫌弃,自己要诽谤,那就要“为魔伴党”,着魔了,那就是魔子、魔孙,作那些魔的伴党。

  “如是愚人,自行邪见”,像这种愚蠢的人,自己有这种错误的见解,“复令无量俱胝有情,堕大险坑”,就由于他有这种邪见,他也要让所有的众生也要跟着他学。学的是什么?学的也是邪见。所以说由于这些邪见,把无量无边的众生都引导到三恶趣当中。“此诸有情,应于地狱、旁生、鬼趣,流转无穷”,就因为毁了正见,贡高我慢,不听经闻法,乃至破了戒律,破了规矩,就由于这种业,将来要堕落地狱当中,堕落饿鬼当中,堕落畜生当中。“流转无穷”,不知道要受多少的苦。但是如果说听闻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由于忆念佛的恩德,就把这所有的恶行能够彻底丢弃。如果勤修善法,它就能够转恶为善,能够转堕地狱的这种果报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到往生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净土。所以说,我们听闻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就有这些功德。

  “设有不能舍诸恶行,修行善法,堕恶趣者,以彼如来本愿威力,令其现前暂闻名号,从彼命终还生人趣,得正见精进,善调意乐,便能舍家趣于非家,如来法中,受持学处,无有毁犯;正见多闻,解甚深义,离增上慢,不谤正法,不为魔伴,渐次修行诸菩萨行,速得圆满

  就是说,假如暂时还不能够把犯戒,犯规矩那些恶行全部舍掉,还不能修行善法,还堕在恶趣当中的人,因为听闻药师如来的名号,以药师佛的本愿威力,就让这些众生能够在现前“暂闻名号”,哪怕是听闻一次,哪怕是两次,都能够听闻到药师如来的名号。因为听闻药师如来的名号,“从彼命终还生人趣”,就从恶趣当中舍命了,然后再转生为人趣。转生人趣当中,还能够得到正见,有正知正见,能够精进修法,还能够善巧地调治内心。让内心里面,对修行佛法有善法欲。“便能舍家趣于非家”,那就是能够出家修行,不乐在家。在“如来法中,受持学处”,或者说受持比丘戒,或者说受持比丘尼戒。“无有毁犯”,受了戒律了,一点都不毁犯。就“正见多闻”,以正知正见听闻佛法,了解契经甚深的义趣,远离贡高我慢。自己不管怎么修行,也不作为骄傲的本钱,不诽谤正法,不作为魔子、魔孙、魔长。所以说,渐次修行六度波罗蜜,能够迅速得到菩萨道的这些圆满。这就是第二种好处。

  第三种好处,我们听闻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能够远离嫉妒与诽谤的恶法。我们往下看。

  “复次,曼殊室利!若诸有情,悭贪嫉妒,自赞毁他,当堕三恶趣中,无量千岁受诸剧苦;受剧苦已,从彼命终,来生人间,作牛、马、驼、驴,恒被鞭挞,饥渴逼恼;又常负重,随路而行。或得为人,生居下贱,作人奴婢,受他驱役,恒不自在

  就是有那些众生,内心里面有嫉妒心,有悭贪心。自己有东西舍不得布施,见了人家布施,他又要嫉妒。所以说,对于他人的荣耀自己不耐烦,看不得他人比自己好。“自赞毁他”,经常是自己赞叹自己,经常是自己要来毁谤别人。有这种人“当堕三恶趣中”,那就是堕三恶趣的因。在三恶趣当中“无量千岁受诸剧苦”,不知道要受多少时间的苦恼。“受剧苦已,从彼命终”,把异熟果报受完了以后,转生到人间来的时候,它还有一种什么果?一种增上果,一种等流果。还要产生。所以说你再把三恶趣这种苦处受完以后,再转生人间的时候,你再变为人的时候,他还要怎么?还要做牛、马、驼、驴,还要变成畜生。“恒被鞭挞”,这些众生常常被人拿着鞭子抽,拿着鞭子打。“饥渴逼恼”,你饿了想吃东西,吃不上;渴了想喝一瓢水,喝不到。随时随地因为饥饿,因为焦渴而逼恼自己。那一生得不到这些。“又常负重,随路而行”,经常是在大路上,把东西拉上,给人家还债。“或得为人,生居下贱”,哪怕就是转生为人了,他也是下贱的人,人家不尊重他。“生居下贱,作人奴婢”,去帮人,打工。“受他驱役”,人家叫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恒不自在”,一辈子自己也不能够当自己的主人。这就是由于嫉妒、诽谤的烦恼恶,产生了这些结果。

  “若昔人中,曾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由此善因,今复忆念,至心归依。以佛神力,众苦解脱,诸根聪利,智慧多闻,恒求胜法,常遇善友,永断魔绢,破无明壳,竭烦恼河,解脱一切生、老、病、死,忧、悲、苦恼。

  “若昔人中,曾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如果说往昔时候,曾经听闻药师佛的名号。“由此善因,今复忆念”,由于有这种善根,现在还能够忆念药师佛的名号。“至心归依”,而且能够皈依三宝。“以佛神力,众苦解脱”,就由于药师琉璃光的功德名号,乃至这种神通威力,自己所受的一切苦都能够完全解脱,而且“诸根聪利”,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非常利,所以说非常聪明。“智慧多闻”,具备有智慧,而且广学多闻。“恒求胜法”,经常就去追求非常殊胜的法。“常遇善友,永断魔绢”,经常身边都是那些善知识朋友。能够遇上善的朋友这个很不简单。“永断魔绢”,再也不上魔的当了,再也不着魔网了。“破无明毂”,能够把根本无明完全破除。“竭烦恼河”,能够让所有的烦恼,都全部干涸。“解脱一切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对于这些人生的八苦、三苦、五苦、无量诸苦,都能够全部离脱。这是第三种好处。

  第四种好处,离斗讼咒诅恶。什么叫“斗讼”呢?这一辈子你生在人间,经常跟人打官司,经常跟人吵嘴打架,或者说不吃官司,不吵嘴打架,经常遇到那些人家念咒整你,人家来诅咒你这些恶。只要你听到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这些恶法都不能够加害于你。所以说你往下看。

  “复次,曼殊室利!若诸有情,好喜乖离,更相斗讼,恼乱自他,以身语意,造作增长种种恶业,展转常为不饶益事,互相谋害。告召山林树冢等神;杀诸众生,取其血肉,祭祀药叉罗刹婆等;书怨人名,作其形像,以恶咒术而咒诅之;厌魅蛊道,咒起尸鬼,令断彼命,及坏其身。

  现在世间上还有,还有这些行邪法的。所以说,有那一些众生,他就喜欢不懂事,他就喜欢去跟人家搞斗争,他就喜欢背离人家的意思而说话,你要说东,他偏要说西;你要说好,他偏要说坏;你要说对,他偏要说不对,明明就是要跟人反着干。今天有这种人。“好喜乖离,更相斗讼”,这种就更容易引起跟人家的斗争,吃官司,吵嘴打架。“闹乱自他”,不仅仅是让自己心里面不安宁,也能够让别人心里面起烦恼。“以身语意,造作增长种种恶业”,就是我们自己起心动念,开言吐语,待人接物上就是不懂事,不知道怎么为人处世,经常在人群当中造作这些恶业,增长这些恶业。“展转常为不饶益事”,他所做的事情都是不利于人的。你想想,经常去跟人家反着干的人,他能不能够说好话?不喜欢说好话。不喜欢说好话是不是经常斗争?所以说言语上就经常斗争。人家喜不喜欢他?也不喜欢他。因为人家不喜欢他,就经常跟人家斗争,他这样做不做恶业?他就做恶业。

  所以说,一天到黑,做的都是那些不善的事情,互相谋害。跟人之间的人际关系相当不和谐,不是你整他,就是他整你。甚至“告召山林树冢等神”,他去拜山神,拜土地公公,拜树神。拜这些神做什么呢?他也不是做好事。要“杀诸众生”,去杀鸡,杀牛,杀羊来祭祀。“取其血肉”,来祭祀那些“药叉罗刹婆等”,就是来祭祀那些鬼神。把这些鬼神祭祀起来干啥?他把那些冤家对头的名字写上,比如:智海,某年某月生,住在哪里,我要咒诅他明年就死掉。他经常这样干。把人家的相片拿来念咒,把人家的生辰八字写到纸条上,“以恶咒术而咒诅之”,就用这样的诅咒。“厌魅蛊道”,经常用恶的咒术,还有放蛊。“咒起尸鬼”,用坟地里面的尸体,他念咒,能够让尸体爬起来走路,去害人。“令断彼命,及坏其身”,对于他不欢喜的人,他就用这些所有的邪术来整人害人。你说这是不是冤家对头?是不是造恶?

  今天还有这样的人。你们不要小看,在圣水寺我就遇上一个,他们拿一个纸条给我,“师父,你看这个写的啥?”结果我一看,噢,他写的就是咒人。这个人要叫他某年某月死,某年某月病。我说:“三宝弟子怎么干这种事呢?”也不知道是不是三宝弟子,反正进寺庙也不应该干这种事。对不对?所以说,现在还有这些人。

  “是诸有情,若得闻此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彼诸恶事,悉不能害。一切展转皆起慈心,利益安乐,无损恼意及嫌恨心;各各欢悦,于自所受生于喜足,不相侵凌,互为饶益。

  “是诸有情,若得闻此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彼诸恶事,悉不能害”,你能不能够保证你不被这些人所害?可以的。怎么办呢?念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执持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于是,那些恶事它就害不了你了。“一切展转皆起慈心”,对于一切众生你都起慈悲心,不要去跟人家吵嘴,不要去跟人家打架,不要去整人害人,要起慈悲心,要利益众生,要让众生得到安乐。“无损恼意”,对一切众生,我都不损伤他;对一切众生,我都不嫌恨他。“各各欢悦”,要广结人缘,你把人缘结得好,就是那些恶人他也不整你了。对不对?你要结那些恶缘,不仅仅是那些恶人要整你,也许一些假装行善的,也要收拾你。我经常所说:“宁愿得罪几个大人,不愿得罪几个小人。宁愿得罪君子,不愿得罪小人。”为啥呢?君子,你得罪他,他不跟你计较;那些小人,你得罪了他,他时时刻刻要报复你。我们修学佛法的人,经常就要想到广结人缘,不要去损伤众生,不要去嫌恨众生,与所有一切众生,都要广结善缘,大家都要相互欢喜。能够达到这样的话,“于自所受生于喜足”,对于自己,一切众生都欢喜。“不相侵凌,互为饶益”,所以说人家就不损伤你。就是那些恶人,哪怕是黑道上的,他也要帮你的忙;哪怕那些恶人,他也要帮你的忙。

  所以说,广结人缘更重要。你不要说:“哎呀,我这个良心好,但是我是嘴里面恶。”良心好,嘴里面恶,那良心怎么显现呢?往往你嘴巴恶,良心就被嘴巴恶掉了。所以说,有好心,还要说好话,还要办好事。不能说好话,不能办好事,你说你有良心,谁相信呢?你的良心在哪里呢?拿出来看看。所以说,这上面,就由于听闻药师琉璃光的名号,然后执持药师如来的名号,能够远离这四种过错。就是贪心,有贪心不布施;从贡高我慢心,毁谤三宝;从嫉妒心,自赞毁他;从瞋恨心,来斗讼咒诅,这四种恶法都能够远离。所以说,这四种法在大乘当中罪恶非常大,比那些杀盗淫妄还要厉害。为啥呢?你修大乘法,不就是要利益众生嘛,今天你不去利益众生,反而去损伤众生,你说,对于我们菩提心是不是损伤?那就是一种损伤。你要犯了杀盗淫妄,你自己还堕落;你要是犯了这些心,不起大慈悲心,那对于我们大乘的修行就是一种根本的违犯了。所以说,这四种恶也叫做菩萨的根本罪,要是违犯菩萨的四种根本罪,那我们修学大乘法门就不能成功了。

  下面。这上面四条,是得到离恶的好处。下面,是得到善法的好处。这得善法的好处,也有四种。第一种,是能够得到往生净土的好处。我们来看。

  “复次,曼殊室利!告有四众: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及余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有能受持八分斋戒,或经一年,或复三月,受持学处,以此善根,愿生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佛所,听闻正法,而未定者。

  你看看,这个地方,就说你那些出家的比丘、比丘尼和在家的男居士、女居士,如果说你能够受持八关斋戒,或者经一年,或者经三个月,受持这些戒律,就以守持戒律的善根,我们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地方,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听闻正法,但是这种善根还没有决定,这种修行还没有彻底的功用。这种人怎么办呢?

  “若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临命终时,有八大菩萨,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无尽意菩萨、宝檀华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弥勒菩萨。是八大菩萨乘空而来,示其道路,即于彼界种种杂色众宝华中,自然化生。

  “若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假如说他听闻了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临命终时,有八大菩萨,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无尽意菩萨、宝檀华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弥勒菩萨。是八大菩萨乘空而来,示其道路,即于彼界种种杂色众宝华中,自然化生”,你看看,药师琉璃光如来帮助修行净土宗的人,假如说你修行净土,受持戒律,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是还没有往生,或者说还没有决定往生,那么你执持药师佛的名号,到临命终的时候,就有这八大菩萨来接引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在西方极乐世界中,莲花化生。所以说,决定不退转。这就是帮助那些念净土法门的,念阿弥陀佛的人修行净土法门,一样决定成功。药师佛的法门和净土法门矛不矛盾?不矛盾。

  第二种好处,我们得闻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执持药师佛的名号,能够生净土的,就能够往生净土;不能够生净土的,能够生天国。我们往下看。

  “或有因此生于天上,虽生天上,而本善根亦未穷尽,不复更生诸余恶趣。

  所以说,药师法门利益众生,它是非常广大的,普遍地利益众生。有的众生,他听闻药师如来的名号,就以这个功德而生于天上。这种不生净土,而生于天国也不是药师如来不加被,而是因为众生的这种信心、愿力、资粮不够作为往生净土的条件,只可以感得升天的快乐。不过,这种人听闻药师如来佛的名号,他升天也与一般升天不同。他升天了,他的根本善根不会穷尽;别人往生天国以后,天福受尽以后,他就会堕落了。而这种人,天福受尽,他没有堕落的。他的善根,根本善根不会穷尽。“不复更生诸余恶趣”,不再堕落于那些三恶趣。不像一般的天人,他可能堕落。这种听闻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往生天上,将来他也不会堕落。你看看,这和一般的往生天界不一样。这是第二种好处,上升天国。

  第三种好处,就是还生人间他还能得到种种的好处。我们看。

  “天上寿尽,还生人间,或为轮王,统摄四洲,威德自在,安立无量百千有情于十善道;或生刹帝利、婆罗门、居士大家,多饶财宝,仓库盈溢,形相端严,眷属具足,聪明智慧,勇健威猛,如大力士。

  “天上寿尽,还生人间”,就是说天上的福报享尽了,还要再生在人间。你说这是堕落吗?不是堕落。为啥呢?在人间修学佛法,它很有力量。“或为轮王,统摄四洲”,或者说做那些大国王,对于一世天下都能够统摄。“威德自在,安立无量百千有情于十善道”,你看,统治世界,他能够让世界上所有的众生都能修学十善法。这种人力量就大了,对不对?“或生刹帝利、婆罗门、居士大家,多饶财宝,仓库盈溢,形相端严,眷属具足,聪明智慧,勇健威猛,如大力士”,或者说不投生在国王之家,他投生在“刹帝利”,那就是掌权的阶级里面。“婆罗门”,来出家修行。那些在家修学佛法的居士大家。投生在这些地方,“多饶财宝”,他自己的财富非常富足。“仓库盈溢”,他自己的家里面要啥有啥,啥东西都多得很。“形相端严”,就是身体长得非常端正,面貌长得非常庄严。“眷属具足”,儿女、夫妻、弟子、下属,这些都非常具足。“聪明智慧”,这个人他还世到人间的时候,有智慧非常聪明。“勇健威猛”,能够修行善法,“如大力士”,做什么事情都很容易成功。我们得闻琉璃光如来的名号,他就能够得这第三种利益。

  第四种利益。

  “若是女人,得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至心受持,于后不复更受女身。

  如果说你厌弃女身,你听闻了药师琉璃光的名号,至心受持药师佛的名号,从此以后不再转生为女人,不再转生为女身。所以说,这上面就由于听闻药师如来佛的名号,能够得到这八种利益。你可以看看。

  下面。前面是听闻药师佛的名号得的好处,下面是持药师咒而得的利益。第一种利益:由愿观苦。我们来看看。专门持念药师佛的这种咒。

  “复次,曼殊室利!彼药师琉璃光如来得菩提时,由本愿力,观诸有情,遇众病苦,瘦羸、乾消、黄热等病;或被厌魅、蛊毒所中;或复短命;或时横死;欲令是等病苦消除,所求愿满”。

  这个就是对于那些众生,这里给我们所说,释迦牟尼佛告诉文殊师利菩萨,就是说药师如来正式成佛的时候,由于他自身的十二大愿的力量,观察这世间上一切一切的众生有情,遇上许许多多的病苦。哪一些病呢?你比如说“瘦羸”,身体非常瘦弱,想长胖也长不胖。还有一种“乾消”,什么叫“乾消”呢?吃得很多,想长肉不长肉,那就叫消渴症。经常是口渴,经常是肚饿,吃得多,也拉得多。古代叫什么?古代叫劳伤病。所以说,那叫乾消。肺病、劳伤病,就是瘦人。乾消,就是一天天消瘦下来。“黄热病”,那就是黄疸。身上经常温度非常高,面色眼睛全都发黄。这三种病在当时,是非常流行的病。

  “或被厌魅”所扰,就是被人暗中捉弄。有人暗中捉弄你,让你的神识颠倒,危害健康,那就是厌魅。或被“蛊毒所中”而丧失生命。什么是“蛊毒”?今天这个蛊毒在云南好像还有,四川一代好像没怎么听说。听说云南一代还有,它有放蛊的,那种蛊毒,让众生遭受到这些毒害而丧生毙命。有的人,或者说“短命”,年纪轻轻便夭折了。或者说遭受“横死”,被车撞了,被山压死了,世间上打仗,遭枪子了。那些都是横死。或者说游泳,在水里面被淹死掉了,被火烧死掉了。反正这些福报还没有尽,寿命就尽了。“短命”、“横死”。所以说,要让这一切有情众生所遭遇到的一切苦难,都得消除;使他们能够得到消灾延寿的愿望,都能够得到满足。所以说,这个药师咒,你经常持咒,就能够让你得到这些好处。下面就要说咒。不是教你持咒嘛,这个咒怎么来的。

  时彼世尊,入三摩地,名曰除灭一切众生苦恼;既入定已,于肉髻中出大光明,光中演说大陀罗尼曰:

  当时药师佛是进入三摩地了。他这个三摩地的名字就叫做:除灭一切众生苦恼三昧。就是把一切众生的苦恼都能够除灭。入定以后,从佛的肉髻当中放大光明,在光当中演说药师神咒。你看看,这个药师神咒是药师佛在定当中所说的。这个药师神咒,大家都会念吗?都会念,是吧?

  南谟薄伽伐帝,郫杀社窭噜,薜琉璃,钵喇婆,喝罗社也,怛陀揭多耶,阿罗喝帝,三藐三勃陀耶。怛侄他:唵!郫杀逝,郫杀逝,郫杀社,三没揭帝,娑诃!

  这个是我们早晚课都有的,是吧?你们早晚课的时候读一读,它就有。这就是药师神咒。你可以去读。这个咒的意义,我们就不再解说。一般咒,要总持一切善法,总持一切佛法。不解说的。解说出来,有的人看看还没有多大意义。那叫总持。就是秘密神咒,你就是念就行了。以恭敬心,以虔诚心,好好地念,那就可以了。

  尔时,光中说此咒已,大地震动,放大光明,一切众生病苦皆除,受安隐乐。

  你看,当药师如来在光中说了药师神咒以后,“大地”开始发生“震动”,“放大光明”,一切众生病苦都除去了,来受一种非常康乐安稳的生活

  下面,就是持咒灭苦。

  “曼殊室利!若见男子、女人,有病苦者,应当一心为彼病人,常清净澡漱,或食、或药、或无虫水,咒一百八遍,与彼服食,所有病苦悉皆消灭。若有所求,至心念诵,皆得如是无病延年;命终之后,生彼世界,得不退转,乃至菩提。

  就是我们自己有病,你自己持药师神咒,这个时间能够灭除一切病苦恼。我们今天看的那些在病当中的人,如果说我们要真真心心为病人好的话,我们自己就要洗澡,要漱口,或者说自己有吃粮食的时候,吃药的时候,或者说自己拿一瓶干净的水,没有虫的水,去专门持药师神咒一百零八遍,来加持自己所吃的东西,或者说所吃的药,或者说所喝的净水。你念咒,就念药师神咒一百零八遍,来加持这种东西。“与彼服食”,与那些病人,就给他们吃。“所有病苦悉皆消灭”,就由于药师佛的愿力加持粮食、药、水,病人吃了之后一切病苦都能够消灭。“若有所求,至心念诵,皆得如是无病延年”,如果说众生虽然没有得病,希望自己永远不得病,希望自己永远健康,希望自己能够延年益寿。所以说你念诵药师神咒,都有这样的功力。“命终之后,生彼世界,得不退转,乃至菩提”,乃至曾经服食过药师神咒加持的药、饮食、水,或者说我们自己持药师神咒,到了命中之后发愿往生药师如来的净土,那就彻底不退转,乃至彻底得到正等正觉,那就是究竟成佛,也能够得到这些智慧。所以说,下面劝我们了。

  “是故曼殊室利!若有男子、女人,于彼药师琉璃光如来,至心殷重恭敬供养者,常持此咒,勿令废忘。

  如果说我们要修行药师如来法的时候,不管我们这些男居士、女居士、出家人,在药师琉璃光如来面前,都要发至诚心、恳切心、殷重心、供养心、恭敬心。经常用这几种心,好好地来持念药师神咒,不要让我们自己忘掉了。所以说,这是让我们修学药师法,就要对于这种药师神咒不要忘掉。

  下面,供养受持益处。

  “复次,曼殊室利!若有净信男子女人,得闻药师琉璃光如来应正等觉所有名号,闻已诵持;晨嚼齿木,澡漱清净,以诸香华、烧香、涂香、作众伎乐,供养形像。

  在供养受持益当中,首先来给我们所说,供养能够得护持的好处。对于药师如来,我们不但要称药师如来的名号,而且要持咒,同时对于药师佛的形像,也要施设种种供养。或者说以香花供养,烧香供养,涂香来供养,或者说赞叹佛的功德。这些都是供养药师如来。在我们念经的时候,一定要能够把我们自己,你吃了饭,早饭以后,午饭以后,晚饭以后都要漱口,把口漱得清清净净,我们再来持咒。特别是要那些吃蒜,吃肉,吃葱,这些不干净的东西,千万别去吃。你不吃那些不干净的东西,吃了饭以后还要经常漱口,念净口业真言,持这些神咒。还要用鲜花、各种香乃至以各种乐器来供养,供养药师佛。都可以。所以说,这是供养药师佛。

  “于此经典,若自书,若教人书,一心受持,听闻其义。

  还能够书写药师经典。所以说我们今天,出钱为功德,来流通药师经典。或者说自己拿毛笔写,来书写这种经典,那也是一种修行的方式。或者说教人书写,自己写得不好,教别人书写;或者说“一心受持,听闻其义”,我们听闻《药师经》,理解它的意思,然后受持药师如来的名号,受持药师经法。这都是供养。这叫如法修行供养。

  “于彼法师应修供养,一切所有资身之具,悉皆施与,勿令乏少;如是便蒙诸佛护念,所求愿满,乃至菩提”。

  那么我们供养,一个是物质上的供养,一个是恭敬供养,一个是如法修行供养。还有一个,对于我们一起修学的,比如说念《药师经》的,书写《药师经》的,讲《药师经》的。你看,我们昭觉寺每天都在念《药师经》,对于这些法师,我们就要供养他一切“资身之具”,凡是他们所需要的,我们都能够供养。“悉皆施与,勿令乏少”,不要让它们有所缺少,这样的话,就能够得到“诸佛”的保护。“所求愿满,乃至菩提”,你自己的所求,不管你求什么,它都能够得到满愿。“乃至菩提”,究竟我们要求无上的正等正觉,也能够得到这种正等正觉。这是得药师佛的一种保护。

  下面,我们能够得曼殊师利的保护。

  尔时,曼殊室利童子白佛言:“世尊!我当誓于像法转时,以种种方便,令诸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得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乃至睡中亦以佛名觉悟其耳。

  文殊师利菩萨也发愿:我在将来,释迦牟尼佛你老人家涅槃以后,我就要用种种方法,来保护这些书写《药师经》,持念药师名号,持念药师经典的这些众生,要让他们在睡中,都能够听闻药师如来佛的名号,都能够让他们听闻到药师经典。”你看这个文殊师利菩萨发愿了,来救度众生,在像法转时,能够这样利益众生。

  下面,能够得诸天护持。

  “若于此经受持读诵,或复为他演说开示;若自书,若教人书;恭敬尊重,以种种华香、涂香、末香、烧香、华幔、璎珞、幡盖、伎乐,而为供养;以五色彩,作囊盛之;扫洒净处,敷设高座,而用安处。尔时,四大天王与其眷属,及余无量百千天众,皆诣其所,供养守护。

  如果说你能够“受持“药师经典,能够”读诵“药师经典,或者说为他人“演说开示”药师经典。或者说“自”己“书”写药师经典,“教人书”写药师经典,“恭敬尊重”药师经典。“以种种华香、涂香”,各种香,乃至那些“华幔”、“璎珞”,还有那些“幡盖”,还有“伎乐”,各种音乐,来供养《药师经》,供养药师如来,甚至“以五色彩,作囊盛之”,以五色线,做一个香囊,把它保护起来。“扫洒净处,敷设高座,而用安处”,我们把这些经典要放在高的地方,要放在那些清净的地方,这样来恭敬经典。这个时间,“四大天王”以及四大天王的“眷属”,还有“无量百千天众”都能够到这个地方来供养《药师经》,守护《药师经》,以供养这些守持药师经法的众生。所以说,你能够这样恭敬供养的话,能够得到诸天护持。

  所有的居士不要动,不要动,好好听经闻法,返回原座。要供养,待会儿放在功德箱里,好不好?你这样要干扰讲经。不要动,好好地坐下听经。所以说,大家见了这种好处要想供养的话,你要发心,不仅仅供养一个人,要供养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佛法僧三宝,要供养这受持药师经法的所有众生,包括这些僧团,都要供养。所以说,你供养一个人功德很少,要供养尽虚空、遍法界一切受持药师经法的,供养药师如来。丢在功德箱里面,都普通供养。这个功德无量无边,你们听我说没有错。往下面看。

  “世尊!若此经宝流行之处,有能受持,以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及闻名号,当知是处无复横死;亦复不为诸恶鬼神,夺其精气;设已夺者!还得如故,身心安乐”。

  假如说有《药师经》流行的地方,有受持《药师经》的地方,就由于药师如来的本愿功德,或者说我们听闻药师佛的名号,就要知道,有这些地方的时候没有“横死”,也不能够为那些“诸恶鬼神,夺其精气”。假如说那些饿鬼神已经夺掉你的精气了,“还得如故,身心安乐”,所以说,你还能够身心恢复健康。

  下面。受持得到加被益处。首先,说受持仪轨。

  佛告曼殊室利:“如是!如是!如汝所说。曼殊室利!若有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欲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者,应先造立彼佛形像,敷清净座而安处之;散种种华,烧种种香,以种种幢幡庄严其处;七日七夜,受八分斋戒,食清净食,澡浴香洁,着清净衣,应生无垢浊心,无怒害心,于一切有情,起利益安乐,慈、悲、喜、舍,平等之心,鼓乐歌赞,右绕佛像。复应念彼如来本愿功德,读诵此经,思惟其义,演说开示。

  这就是说受持药师经法的一种仪轨。佛就告诉文殊师利菩萨:哎呀,是这样!是这样!就像你所说的。就是说,文殊师利菩萨!如果那些有清净信心的善男子善女人,他们想供养药师如来,应该要先造药师佛的形像。然后“敷清净座”,把药师佛的佛像安置在这种清净的宝座之上,然后来散各种花,各种各样美妙的花来散给供养药师佛。“烧种种香”,各种各样的香,烧起来供养药师佛。还有“种种幢幡庄严其处”,你像这些幢幡一样,我们来写上“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或者说写上“药师神咒”,或者说写上“十二药叉神将”的名字。也是以幢幡挂于大殿之上,来庄严药师佛的地方。“七日七夜,受八分斋戒”,还能够在七天七夜当中,受持八关斋戒。“食清净食”,不要吃那些不干净的粮食:五荤、肉食、毒食,不清净的食,那就不吃。“澡浴香洁”,要洗澡。每天都要洗澡,洗得干干净净。身上要“着清净衣”。“应生无垢浊心”,内心里面要清净下来,不要发瞋害心,不要发瞋心,不要发火。“于一切有情,起利益安乐”,对一切众生,都要想着去利益众生,去安乐众生,要修“慈、悲、喜、舍之心”,要修“平等”之心,乃至我们“鼓乐歌赞”,什么叫“鼓乐歌赞”?或者说敲锣打鼓,或者说以各种音乐,或者说以歌颂来赞叹药师如来。“右绕佛像”,朝右面开始,合掌绕佛像。绕佛像有功德!“复应念彼如来本愿功德”,我们还应思维药师如来的十二个大愿功德。“读诵此经”,读诵《药师经》。“思惟其义”,思维其中的道理。“演说开示”,给众生讲说《药师经》,开示修《药师经》的好处。这就叫受持《药师经》的仪轨。

  这样来受持能够得什么样的好处呢?

  “随所乐求,一切皆遂:求长寿得长寿,求富饶得富饶,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

  “随所乐求,一切皆遂”,如果说你有什么要求的话,它都能够满愿。“求长寿得长寿”,你要想得延年益寿,自己就能够得到延年益寿。“求富饶得富饶”,你要想得什么?要想得财宝,要想得富裕,也能够得到。你说你要恭敬财神,谁是财神?一切佛都是财神。药师佛也是财神。对不对?他不叫财神,他叫财佛。你要能够求名利得名利,求富贵得富贵,要想求什么都能够得到什么。“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你看看,跟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里面说的一不一样?也一样。能够让你得到这些种种的好处。求什么他就能够得什么。

  下面,还能够免难。一切天灾人祸都能够免除。

  “若复有人,忽得恶梦,见诸恶相,或怪鸟来集,或于住处,百怪出现;此人若以众妙资具,恭敬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者,恶梦恶相,诸不吉祥,皆悉隐没,不能为患。

  “若复有人,忽得恶梦,见诸恶相,或怪鸟来集,或于住处,百怪出现”,你看看,我们自己,或者说做恶梦,经常在睡觉里面不得安稳。在梦里面,见到很多恶的相状,或者说那些稀奇古怪的鸟跑来了。“或于住处,百怪出现”,或者说在自己住的地方,哎哟!这个地方出现一个怪现象,那个地方出现一个怪现象。说不清,道不明。反正无缘无故就让心里面担惊受怕。这就是你住的地方不吉祥。为什么不吉祥?由于往昔时候业的感召。还有世间上的鬼怪、神怪,它来干扰你。这个时间我们怎么办?下面就告诉你方法了。

  “此人若以众妙资具”,你要用很多好的东西,恭敬供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你要把这世间上最好的,你最宝贵的一种东西,你最舍不得的一种东西,都要拿出来,来供养药师如来。“恶梦恶相,诸不吉祥,皆悉隐没,不能为患”,这些恶梦,那些不吉祥的相状,只要你通过供养,这些鬼怪就不能够危害于你,全部都隐没了。你看看,好不好啊?

  “或有水、火、刀、毒、悬险、恶象、师子、虎、狼、熊、罴、毒蛇、恶蝎、蜈蚣、蚰蜒、蚊虻等怖;若能至心忆念彼佛,恭敬供养,一切怖畏皆得解脱。

  还有这个世间上所出现的一切一切的鬼怪物,这些事情都能够怎么?都能够彻底解脱。比如“水、火、刀、毒”,它都不能危害。还有世间上一切“悬险”,那些危险的事情,也不能够危害你。还有那些恶的畜生,“恶象、狮子、虎、狼、熊、罴”,还有“毒蛇、恶蝎、蜈蚣、蚰蜒、蚊虻”,那些一切毒的虫,它都把你没办法。如果说“能至心忆念彼佛”,忆念药师如来佛,“恭敬供养”药师佛。“一切怖畏皆得解脱”,那些毒的众生,它都不来危害你。不知道你们怕什么?我这个人最怕的就是毒蛇。夏天来了,我就不敢出门。出门的话,我就非常恐惧,见到那个地上有一根草像毒蛇,都要把我吓一大跳。世间上的毒物很多,是吧?随时随地我们都不知道,要遭受到什么样的一种毒害。这个时间,你能恭敬供养药师佛,能够忆念药师佛的名号,一切怖畏都能够得到解脱。

  “复次,曼殊室利!若有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乃至尽形不事余天,唯当一心归佛、法、僧,受持禁戒,若五戒十戒、菩萨四百戒、苾刍二百五十戒、苾刍尼五百戒,于所受中或有毁犯,怖堕恶趣,若能专念彼佛名号,恭敬供养者,必定不受三恶趣生。

  “复次,曼殊室利!若有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乃至尽形不事余天,唯当一心归佛、法、僧”,这个世间,也就给我们所说了,随时随地还要有什么?还要有清净的信心。尽形寿,不皈依其他的天神。这个在三皈依当中都讲过,是吧?“唯当一心归佛、法、僧”,要一心一意地皈依佛法僧三宝。“受持禁戒”,三皈、五戒、十善戒、八关斋戒。这些都可以受持。“若五戒、十戒、菩萨四百戒”,你也可以受菩萨的戒律。“苾刍二百五十戒”,那个是比丘的出家戒法,“苾刍尼五百戒”。“于所受中或有毁犯,怖堕恶趣,若能专念彼佛名号,恭敬供养者,必定不受三恶趣生”,如果说,你能够受持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那么我们自己受了戒了,你毁犯了这些戒律,他将来就要堕落于恶趣。我们害怕堕落于恶趣怎么办呢?你就专心称念佛的名号。那么以后,他就可以不堕落三恶趣。下面。

  “或有女人,临当产时,受于极苦;若能至心称名礼赞,恭敬供养彼如来者,众苦皆除。所生之子,身分具足,形色端正,见者欢喜,利根聪明,安隐少病,无有非人夺其精气”。

  这就是有一些“女”同志,“临当”要生“产”的时候,那个生产是相当痛苦的事情。如果说你能够“至心称名礼赞恭敬供养”药师如来佛的名号,“众苦皆除”,一切苦痛都能够除尽。并且,自己所生下来的孩子“身分具足”,一切身体都能够完好无缺,而且“形色端正”,不仅是长得端严,而且皮肤、颜色都非常逗人喜爱。“见者欢喜,利根聪明”,都非常有智慧。“安隐少病”,从小长到大,他少生病。“无有非人夺其精气”,没有非人来恼害于他。你看看,这些都是好处。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如我称扬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所有功德,此是诸佛甚深行处,难可解了,汝为信否”?

  这个时间就告诉我们了,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功德非常不可思议。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说,能够听闻都很不简单,能够发生信心更不简单。那么你现在,能不能够生信心呢?他就问阿难。

  阿难白言:“大德世尊!我于如来所说契经,不生疑惑;所以者何?一切如来身语意业,无不清净。世尊!此日月轮,可令堕落;妙高山王,可使倾动,诸佛所言,无有异也。

  “阿难白言:‘大德世尊!我于如来所说契经,不生疑惑”,我对佛的经典从来就不怀疑。“所以者何?一切如来身语意业,无不清净”,“如来”,是真语者,是实语者。所以说“世尊!此日月轮,可令堕落”,那些日月可以堕落。“妙高山王,可使倾动,诸佛所言,无有异也”,诸佛所说的话,都是与真实的状况相应的。

  “世尊!有诸众生,信根不具,闻说诸佛甚深行处,作是思惟:云何但念药师琉璃光如来一佛名号,便获尔所功德胜利?由此不信,返生诽谤;彼于长夜,失大利乐,堕诸恶趣,流转无穷”。佛告阿难:“是诸有情,若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至心受持,不生疑惑,堕恶趣者,无有是处。

  “世尊!有诸众生,信根不具,闻说诸佛甚深行处,作是思惟:云何但念药师琉璃光如来一佛名号,便获尔所功德胜利”,所以说,我是不怀疑的,有的众生能够发生怀疑。为什么听闻药师佛的名号,一个佛的名号,遍能够获得这些功德胜利呢?所以说他们“不信”,反而生“诽谤”。“彼于长夜,失大利乐”,他在尽未来际的时间,失去了很多的利益安乐。“堕诸恶趣”,能够堕落于恶趣当中,“流转无穷”,生死流转没有穷尽。这是什么原因呢?佛就告诉阿难:“是诸有情,若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至心受持,不生疑惑,堕恶趣者,无有是处。”所以说,这些众生没有善根,他就不能够生起信心。为啥呢?

  “阿难!此是诸佛甚深所行,难可信解;汝今能受,当知皆是如来威力。阿难!一切声闻、独觉,及未登地诸菩萨等,皆悉不能如实信解;唯除一生所系菩萨。阿难!人身难得;于三宝中,信敬尊重,亦难可得;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复难于是。

  “阿难!此是诸佛甚深所行,难可信解”,这十二大愿,以及药师琉璃光的修行,一般众生是很难产生信心理解的。“汝今能受,当知皆是如来威力”,你今天能够相信,不是你自己的善根,而是十方三世如来的加被,是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威德神通。“阿难!一切声闻、独觉,及未登地诸菩萨等,皆悉不能如实信解”,你看看,不仅仅是“声闻”、“独觉”,乃至那些还没有“登地”的“菩萨”他们都“不能”够“如实信解”。“唯除一生所系菩萨”,那就是补处菩萨,他才能够发生这种信解。“阿难!人身难得;于三宝中,信敬尊重,亦难可得”,你看,这个人生非常难得,信心和恭敬心也非常难得。世尊,难可得闻,“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这就是,我们今天能够听闻,那是无量劫的一种善根,十方三世诸佛的一种加被,非常珍贵,“复难于是”。

  “阿难!彼药师琉璃光如来,无量菩萨行;无量善巧方便;无量广大愿;我若一劫,若一劫余而广说者,劫可速尽,彼佛行愿,善巧方便,无有尽也”!

  释迦牟尼佛说:“我再怎么讲,也不太能给你讲得完。他的功德太多,说不能尽。”

  尔时,众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曰救脱,即从座起,偏袒一肩,右膝着地,曲躬合掌而白佛言:“大德世尊!像法转时,有诸众生,为种种患之所困厄,长病羸瘦,不能饮食,喉唇乾燥,见诸方暗,死相现前;父母、亲属、朋友、知识,啼泣围绕。“然彼自身,卧在本处,见琰魔使,引其神识,至于琰魔法王之前;然诸有情,有俱生神,随其所作,若罪若福,皆具书之,尽持授与琰魔法王。尔时,彼王推问其人,计算所作,随其罪福而处断之。

  你看看,今天就告诉了。有一个“救脱”“菩萨”,他从“座“而“起”,向释迦牟尼佛请问,就说这个世间上,有“种种”“众生”,他们或者说得了“长病”了,“羸瘦”了,“不能饮食”了,“喉”咙非常“干燥”了,“死相现前”的时候,那些“父母、亲属、朋友、知识”,“围绕”在跟前也根本不能救他们。他们就自己见着自己的魂魄了,就被“魔使”引到“琰魔”鬼王的眼前。而这些众生,在生之时,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俱生神”,你走到哪里,这两个“俱生神”就跟随到哪里。然后你所做的善事、恶事,他全部给你记起来,等到你的神识到了琰魔鬼王面前,这个俱生神就把你在生的时候,所做的善善恶恶,全部交给琰魔法王。就要定你的罪。来看你往生哪一个恶趣。你看,“尔时,彼王推问其人,计算所作,随其罪福而处断之”,就要随着你一生的善善恶恶,来处分你。

  “时彼病人亲属、知识,若能为彼归依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请诸众僧,转读此经,然七层之灯,悬五色续命神幡,或有是处,彼识得还。如在梦中,明了自见;或经七日,或二十一日,或三十五日,或四十九日,彼识还时,如从梦觉,皆自忆知善不善业所得果报。由自证见业果报故,乃至命难,亦不造作诸恶之业。

  如果说有那些家人遇上这种情形之时,你为他转读《药师经》,或者说自己没有力量,你就请许许多多的“僧众”,来转读药师真经。还要燃“七层之灯”,把灯燃起来,供养药师佛,供养药师经典。还要用种种香“幡”宝盖来供养。这个时间,在琰魔法王面前的众生,他就能够“还”回来。我们今天说“还”魂,再回转过来。或者说他的时间不同,有的经过“七”天,有的经过“二十一”天,有的经过“三十五”天,有的经过“四十九”天。回来之后,他就像睡了一觉,做了一个“梦”一样。而且醒过来,都能够知道自己的“善不善业”,在生时候所做的“善不善业”,还能知道自己将要得到的“果报”。就“由”于自己能够知道自己所受的这些果报,于是他回来以后,“乃至命难,亦不造作诸恶之业”,彻底地改恶从善。所以说,下面。

  “是故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皆应受持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随力所能,恭敬供养”。

  “是故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皆应受持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我们今天都应该受持药师佛的名号。“随力所能,恭敬供养”,就是说我们自己能够办到多少,力所能及地,我们来恭敬药师佛,供养药师佛。

  尔时,阿难问救脱菩萨曰:“善男子!应云何恭敬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续命幡灯,复云何造”?

  你不是说要恭敬药师琉璃光如来吗?怎么个恭敬法?你不是说要造那些续命幡灯吗?我们今天怎么去造呢?

  救脱菩萨言:“大德!若有病人,欲脱病苦,当为其人,七日七夜,受持八分斋戒,应以饮食及余资具,随力所办,供养苾刍僧;昼夜六时,礼拜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读诵此经四十九遍;然四十九灯;造彼如来形像七躯,一一像前各置七灯,一一灯量大如车轮,乃至四十九日光明不绝;造五色彩幡,长四十九桀手;应放杂类众生至四十九;可得过度危厄之难,不为诸横恶鬼所持。

  “救脱菩萨言:‘大德!若有病人,欲脱病苦,当为其人,七日七夜,受持八分斋戒”,所以说我们的家眷、朋友、亲属,应该要为这个死了的人,病了的人来受持七日七夜的八关斋戒。“应以”种种“饮食及余资具,随力所办,供养苾刍僧”,这是来供养僧团。“昼夜六时,礼拜”行道,就是自己要修行,要行道。“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还要恭敬供养药师佛。“读诵此经四十九遍”,要读诵《药师经》,四十九遍。“然四十九”盏“灯”。“造彼如来形像七躯”,能够“造”“七”尊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形像”。“一一像前各置七灯”,每一个药师琉璃佛的面前,都要燃七盏灯。“一一灯量大如车轮”,每一盏灯的灯量就像车轮那样大。“乃至四十九日光明不绝”,要燃四十九天。“造五色彩幡,长四十九桀手”,它每一“桀手”有六七寸,你要造这种“五色”“幡”盖。它长有四十九“桀手”,每一“桀手”有六七寸。你看看,有多长?那要很长。“应放杂类众生至四十九;可得过度危厄之难”,还要“放”生。把所有的“众生”,临当被害的“众生”大量的买生放生。“不为诸横恶鬼所持”,然后才能够让那些横死的人能够转过来。

  “复次,阿难!若刹帝利灌顶王等,灾难起时,所谓人众疾疫难,他国侵逼难,自界叛逆难,星宿变怪难,日月薄蚀难,非时风雨难,过时不雨难。彼刹帝利灌顶王等,尔时应于一切有情起慈悲心,赦诸系闭;依前所说供养之法,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由此善根,及彼如来本愿力故,令其国界即得安稳:风雨顺时,谷稼成熟;一切有情无病欢乐;于其国中,无有暴恶药叉等神恼有情者;一切恶相,皆悉隐没;而刹帝利灌顶王等,寿命色力,无病自在皆得增益”。

  “复次,阿难!若刹帝利灌顶王等,灾难起时,所谓人众疾疫难,他国侵逼难,自界叛逆难,星宿变怪难,日月薄蚀难,非时风雨难,过时不雨难。彼刹帝利灌顶王等,尔时应于一切有情起慈悲心,赦诸系闭;依前所说供养之法,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由此善根,及彼如来本愿力故,令其国界即得安稳”,你比如说我们今天,要遇上这些种种的灾难了。比如说“疾疫”,各种病。流行病,来了。还有“他国”来侵扰我们的,国“界”不安了。还有,自己国家反“叛”了。还有那些“星宿”,作种种怪。“日月薄蚀难”,还有那些“非时”起“风”下“雨”,或者说应该下雨的时候它“不”下“雨”。这些都是灾难。我们今天就遇上这些。

  怎么样来救度这些有情呢?应该要“起慈悲心”,要行“赦诸系闭”,把监狱里的人,以前有一种大赦,是吧?把这些人都赦免了。“依前所说供养之法”,要供养药师琉璃光如来。就“由“于这些“善根”,以及我们承蒙药师如来的十二大“愿”的力量,就能够让“国”家得到一种“安稳”,能够得到一种“风”“调”“雨”顺,能够得到一种五“谷”丰登。能够让一切众生都“无病欢乐”。在你这个“国”家当中,就没有那些“暴恶”的事情。“药叉等神恼有情者,一切恶相,皆悉隐没”,一切的怪难都隐没不见了。“而”这种“刹帝利灌顶王等,寿命色力,无病自在”,那些国王等等一切,他们都能够长寿,都能够活得非常自在,都能够得到“增益”。

  我们原来说今天晚上要讲完,现在时间就到了,但是还有一点点没讲完。大家说是讲完,还是大家回去看呢?讲完?如果要讲完的话,就辛苦大家多坐一会儿。阿弥陀佛!那么我们继续。

  “阿难!若帝后、妃主、储君、王子、大臣、辅相、中官、彩女、百官、黎庶,为病所苦,及余厄难;亦应造立五色神幡,燃灯续明,放诸生命,散杂色华,烧众名香,病得除愈,众难解脱”。

  “阿难!若帝后、妃主、储君、王子、大臣、辅相、中官、彩女、百官、黎庶,为病所苦”,就是从上到下,一切人等都害病了。“及余厄难;亦应造立五色神幡,燃灯续明”,就是说你遇上这些病苦难的时候,你也应该这样去燃灯,造幡,来供养。“放诸生命,散杂色华”,你要放那些一切动物的生命,还要来供养他,“烧众名香,病得除愈”,把种种香拿来供养,这样我们的病就可以好起来了。“众难解脱”,可以解脱一切恶难。

  尔时,阿难问救脱菩萨言:“善男子!云何已尽之命而可增益”?救脱菩萨言:“大德!汝岂不闻如来说有九横死耶?是故劝造续命幡灯,修诸福德;以修福故,尽其寿命,不经苦患”。

  “尔时,阿难问救脱菩萨”,这个时间,阿难就问救脱菩萨:“善男子!云何已尽之命而可增益?”为什么那个人已经死了以后,已经死掉了,还能回转过来呢?救脱菩萨就说:“大德!”他称呼阿难。“汝岂不闻如来说有九横死耶”,他说这些人实际上寿命都还没有尽,是遭受到世间上的天灾人祸横死掉的人,实际上他的寿命还没有到达那个时间。“是故劝造续命幡灯,修诸福德;以修福故,尽其寿命”,这些横死的人,因为我们造善业,供养药师佛,修诸福德;因为这种福德力故,以及药师如来十二大愿的力量,能够让他们没有尽的寿命回来,继续把他的寿命受完。“不经苦患”,不再经历那些苦患。

  阿难问言:“九横云何”?救脱菩萨言:“若诸有情,得病虽轻,然无医药及看病者,设复遇医,授以非药,实不应死而便横死。又信世间邪魔、外道、妖孽之师,妄说祸福,便生恐动,心不自正,卜问觅祸,杀种种众生,解奏神明,呼诸魍魉,请乞福佑,欲冀延年,终不能得;愚痴迷惑,信邪倒见,遂令横死,入于地狱,无有出期──是名初横。

  阿难就说:“九横云何?”哪九中横难呢?“救脱菩萨言:“若诸有情,得病虽轻,然无医药及看病者,设复遇医,授以非药,实不应死而便横死。”这个是有病,没有钱治病死掉了,那个是横死。虽然遇上医生,这个医生是个庸医,乱开药,死掉了,那也是横死。“又信世间邪魔、外道、妖孽之师,妄说祸福,便生恐动,心不自正,卜问觅祸,杀种种众生,解奏神明,呼诸魍魉,请乞福佑,欲冀延年,终不能得”所以说,又加上那些方法用错了,不去找医生,不看病;二个,不信三宝,偏信那些邪魔外道。要去求那些巫汉、神婆,要去给你打卦算命,要给你杀诸众生,要祭祀,念种种邪咒,那些只能够加速自己死亡。所以说,不要信那些邪法。你要信那些邪法,不信医学,不信佛学,那就很糟糕了。那你就得到横死。所以说,“终不能得”。要想得以除病,那是愚痴迷惑,因为“愚痴”,因为“迷惑”这种道理,“信邪倒见”,发生错误的知见了,“隧令横死”,就能够让这种人横死掉。本来不应该死的,偏偏因为这种耽误死掉了。“入于地狱”,不仅仅是自己死掉,死掉还好说,他要堕落于地狱没有出期。你看看,永久地在地狱当中受苦。“是名初横”,这是第一种横死。

  “二者、横被王法之所诛戮。三者、畋猎嬉戏,耽淫嗜酒,放逸无度,横为非人夺其精气。四者、横为火焚。五者、横为水溺。六者、横为种种恶兽所啖。七者、横堕山崖。八者、横为毒药、厌祷、咒诅、起尸鬼等之所中害。九者、饥渴所困,不得饮食而便横死。是为如来略说横死,有此九种。其余复有无量诸横,难可具说。

  第二,就是说无端地被这些官司所杀掉了。“三者、畋猎嬉戏,耽淫嗜酒,放逸无度,横为非人夺其精气。”,就是经常喜欢打猎,经常喜欢游戏,经常耽着于淫欲,经常喜欢喝酒,“放逸无度”,这样子由于自己放逸无度,那些非人就把他的精气神就给他夺掉了。这样,这个人就横死了。第“四者、横为火焚”,就是遭到火灾了。“五者、横为水溺”,就是被水淹死掉了。“六者、横为种种恶兽所啖”,遭遇那些野兽,被吃掉了。“七者、横堕山崖”,就是从山上掉下去了。“八者、横为毒药、厌祷、咒诅、起尸鬼等之所中害”,就是被毒药,人家给你念咒,人家用那些起尸鬼念咒来害你,你就横死掉了。“九者、饥渴所困,不得饮食而便横死”,得不到吃的,得不到喝的,自己死掉了。“是为如来略说横死”,这就是如来简单地说有“九种”横死,就是这样的。“其余复有无量诸横,难可具说”,还有很多横死掉的,那些情形就不再去说了。

  “复次,阿难?彼琰魔王主领世间名籍之记,若诸有情,不孝五逆,破辱三宝,坏君臣法,毁于性戒,琰魔法王,随罪轻重,考而罚之。是故我今劝诸有情,燃灯造幡,放生修福,令度苦厄,不遭众难”。

  所以说,这个时间救脱菩萨就劝阿难,这个琰魔鬼王,也叫“琰魔”法王“主领世间名籍之记”,每一个人,你的名字是什么,生于什么时间,做了什么善恶事,琰魔法王都给你记上了。你的俱身神随时跟着你的。“若诸有情,不孝五逆”,你在世间上所做的种种恶事,都给你记起来。临终了,要随你在生时候所做的这些善善恶恶的轻重,来处罚你。所以说,救脱菩萨劝一切有情,都要敬药师佛,都要持药师佛的名号,都要燃灯,造药师佛的形像,来忏悔罪过,来放生,来修福德,来让我们自己再生。谁会去做恶事了呢?也许在座的,包括你,包括我,包括所有的,从多生累劫以致今生,造了种种的恶事。虽然对人家不好说,你自己一闭起眼睛,一观照自己,我实实在在是罪深恶重。如果说我们自己所造的这些恶业,有形有像,须弥山都装不下,四大海水都装不下。所以说,我们,你对别人不好说,但是对自己你自己清楚。所以,我们自己要精进地去修福,精进地来忏悔。如果说我们再生的时候,不好好地修福忏悔,临命中一口气不来了,往生地狱了。那个时候悔之晚矣!所以说,一定要好好去修。依照药师经法好好地去修。

  尔时,众中有十二药叉大将,俱在会坐,所谓:宫毗罗大将,伐折罗大将,迷企罗大将,安底罗大将,瓒倪罗大将,珊底罗大将,因达罗大将,波夷罗大将,摩虎罗大将,真达罗大将,招杜罗大将,毘羯罗大将。此十二药叉大将,一一各有七千药叉以为眷属,同时举声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蒙佛威力,得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不复更有恶趣之怖。我等相率,皆同一心,乃至尽形归佛法僧,誓当荷负一切有情,为作义利饶益安乐。随于何等村城,国邑,空闲林中,若有流布此经,或复受持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恭敬供养者,我等眷属卫护是人,皆使解脱一切苦难;诸有愿求,悉令满足。或有疾厄求度脱者,亦应读诵此经,以五色缕,结我名字,得如愿已,然后解结”。

  “尔时,众中有十二药叉大将,俱在会坐,所谓:宫毗罗大将,伐折罗大将,迷企罗大将,安底罗大将,瓒倪罗大将,珊底罗大将,因达罗大将,波夷罗大将,摩虎罗大将,真达罗大将,招杜罗大将,毘羯罗大将”,这十二药叉。那都是保护众生。“此十二药叉大将,一一各有七千药叉”,就是说这十二药叉大将,每一个药叉都有七千“眷属”。以为“眷属”,都是他们所统领的眷属。“同时举声”,一齐异口同声。“白佛言”,就向释迦牟尼佛说:“世尊!我等今者,蒙佛威力,得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我们因为释迦牟尼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功德威神力故,所以我们今天也能够听闻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不复更有恶趣之怖”,我们不再恐怖堕落于恶趣了。

  “我等相率,皆同一心,乃至尽形归佛法僧,誓当荷负一切有情,为作义利饶益安乐。随于何等村城,国邑,空闲林中,若有流布此经,或复受持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恭敬供养者,我等眷属卫护是人,皆使解脱一切苦难;诸有愿求,悉令满足。或有疾厄求度脱者,亦应读诵此经,以五色缕,结我名字,得如愿已,然后解结”,这十二药叉,和他们所带领的,每一个人有七千眷属。加起来有多少了?十二药叉乘以七千。你说有多少这种药叉神来保护我们呢?你要是受持《药师经》就有这么多药叉神众来保护于我们。所以说,让我们一心一意地皈依佛法僧三宝,而且随时随地来保护我们。如果说有流布药师经典的地方,有受持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的地方,有恭敬供养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的,那么这十二神众都来保护这个人,让他能解脱一切苦难;让他们所有一切愿求,都能够满足;让他们所有一切疾病为难,都能够度脱。所以说,大家应该要读诵《药师经》,应该要以五色线,来结十二药叉神众的名字,一是要等到我们自己如愿以后,才能够将这十二药叉神将的名字解开。

  尔时,世尊赞诸药叉大将言:“善哉!善哉!大药叉将!汝等念报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恩德者,常应如是利益安乐一切有情”。

  释迦牟尼佛就赞叹这十二药叉大将,就说:“很好啊!很好啊!你们能够知恩报恩,能够知道药师琉璃光名号这种恩德。你们要报答药师佛的恩德,你们就应当这样。要利益一切众生,要利益一切有情。”我们今天如果说知道药师琉璃光如来的恩德,我们也应该是这样来利益一切众生。不仅仅是我们修持药师法,也能够让所有的众生都能够受持药师法。所以说下面,那也就是流通了。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法门?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阿难:“此法门名说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亦名说十二神将饶益有情结愿神咒;亦名拔除一切业障;应如是持”。

  佛,亲自把《药师经》的名字给我们定了,有这三个名字。下面,应如何持。“应如是持”,你就应该这样受持药师经法。

  时薄伽梵说是语已,诸菩萨摩诃萨;及大声闻;国王、大臣、婆罗门、居士,天、龙、药叉、健达缚、阿素洛、揭路荼、紧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你看,那些天龙八部都是护持于佛法的。一切的国王、天众听到释迦牟尼佛讲说《药师经》都非常欢喜。知道药师佛以这十二大愿,成就了药师琉璃光净土;知道以药师琉璃的威神功德,我们听闻他的名号,就能够离苦得乐。就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样,往生药师琉璃光如来净土,也能够免除灾难。乃至我们受持药师神咒,也能够除掉一切病魔;乃至我们受持药师经法,能够告诉横死的,能够再回来享受自己的寿命。然后,修诸善法。我们这一辈子,如果说犯戒,做了种种恶事了,受持《药师经》,那么能够彻底忏悔业障,不再堕落于恶道。

  所以说,一切经法,大家听了这些药师经法的话,这个经的功德非常殊胜。本来应该是这个时间要长一点,但是因为是我的原因,因为我们五.一劳动节寺庙里面将要有一些法会,所以说,我还得赶回去。这边,原定是说要讲到14号,是吧?本来是请我们的宗性和尚来讲的,宗性和尚他有事情,我先来带几天,但是又因为我有事,不能够详详细细地跟大家一块儿学习。我期望着,将来有时间的时候,我们还可以花更长一点的时间,然后把这些经能够详详细细地大家一块儿学习。这部经非常好,尤其是今天的世界。我们要想求消灾免难,要想求现实世界的利益,我们天天念《药师经》,执持药师如来名号,然后依照药师经法去学习,那就很好。所以说,这几天辛苦大众,劳苦大众。我因为也是业障鬼子,障深业重,没有智慧,给大家讲得不好。

  感谢大家!阿弥陀佛!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