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1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智海法师宣讲)1

  南无本师释伽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白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意。

  普登法师:尊敬的智海大和尚,诸位法师;诸位居士;

  今天是非常欢喜的日子,我们又一次有幸恭请到智海大和尚,在广德寺来宣讲《观音三经》的《普门品》。昨天晚上,大概8点钟的时候有个居士给我打电话,我就问他来不来听经;他说谁讲呀,我说智海大和尚。他说讲什么呀,我说讲《普门品》。他说,哦;《普门品》我背都会背了,还听什么呢?我说;你会背;不一定理解到其中的意思,即使理解到其中的意思,但不一定做到了,能够做到《普门品》上所讲的那就那就是观音菩萨。后来想一想,我跟观音菩萨有缘。那就来听一听,所以他今天座到最后。

  这几天讲经的地点有点变化,因为大殿在维修;我们把讲经地点零时点改在五观堂。这就我们回想起,广德寺是观音菩萨的道场,在五观堂讲《普门品》这不是第一次。80年代末,大概是89年省佛协会长,文殊院的方丈宽霖大和尚;也是在这个地方讲的《普门品》。所以今天十多年,智海大和尚又一次在这里讲;我想这是缘分殊胜;这是大家与两代高僧有缘,与观音菩萨有缘,我想这几天;昨天智海大和尚来的时候,我跟他谈到,他这期间,包括30天正月30晚上的传灯,他都会与大家一道。我想这一次因缘非常殊胜。天气比较暖和,虽然观堂比原来的大殿略小一些,但是;我想主持有序座两三百人没问题,即使做不到,后面有后观堂也能够听闻到。另外大家可能没有《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这个书,我记得去年跟前年;智海大和尚讲这个经的时候,我们印制了一批《观音三经》的注释,既有经文又有注释,很多些居士都拿到过,因为我们前后印过二三千册。当然上午大和尚可能不会讲到正文,

  下午2、30——4、30.上午9点——11点

  大家回到家中找找,把往年的经拿出来,实在没有。我们今天下午会发一些圆英法师《观音普门品》讲记;但是不好懂;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恭请,智海大和尚给我们宣讲妙音。阿弥陀佛!掌声·······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大家请坐

  大众;阿弥陀佛!

  多灾多难的08年已经过去了;09年我们还在春节之中;今天是正月24,所以说春节还没过去,现在给大家拜年,说是过了15就是拜晚年了,既然早年没赶上,就赶上晚年。给各位师父,给位居士菩萨拜个晚年。掌声···(大众)

  非常高兴连续三年以来,广德寺常住都很慈悲,要我在这儿跟大家一起学习《观音三经》,这对于我本人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一种鼓舞和鞭策;我相信对于大家来说也是一样的;因为佛教徒闻思佛法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可以说修庙、日常生活、如果缺少佛法的一种滋润,我们就感觉到生活当中似乎少了一样东西。有信仰和没有信仰他是不一样的,有闻思和没有闻思他是不一样的,有修持和没有修持他也是不一样的。那么这些不一样;从什么地方开始发生转变呢?也就是从佛法当中。所以说;我们今天都很幸运,能够滋润释迦牟尼佛教化,我们今天还能够坐在这里听闻佛法、思维佛法、修持佛法。由于这些殊胜的佛法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不一样,这是非常幸运的事情,我们现在能够获得人生,能够听闻佛法,何其幸运。放眼观察一下,我们现在寺庙外面能够听闻佛法有多少,所以说,随时随地对于我们听经闻法,要生起难遭难遇之想,那么我们今天就以这种难遭难遇的心情,和大家一起来学习《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一个方面呢;从前两年的余序,常住上既然布置了《观音三经》的学习任务,一年之后;那么今年就挨着讲《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二一个方面呢;我们大家都知道,这几年我们遂宁国家和政府都很重视,在打造观音故居;我们可以说每一年来看到;都有新的景象,包括城市的变化、寺庙的建设。这些都有大的改变。我们这些生活的环境,在于我们大家的建设,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包括我们自己寺庙的环境,我们自己修学的环境,特别是我们自己每一个人的内心环境,在于我们自己要去建设,如果不建设,不管是我们大家都具有如来佛性,如果不好好的对质烦恼、对质毛病,发菩提心,好好的闻思修行,利于众生,非常良好的一种德行,还是显发不出来,所以说是非常可惜的。三个方面呢;大家都经历了2008年正在进入2009年,我们08年经历了多少事情;雪灾、冰冻的灾乃至水灾、汶川地震等等,所以说这个灾难在最近是非常频繁,我们生活在这个危脆的世界上没有安全感,随时随地都是忧心交加,外在的灾难、内在的烦恼,生存的竞争;还有我们内心的不安宁,这所有的东西;每个人只要切实的注意我们生活的周围;也就可以体察我们现在所处的一种环境,看看我们自己的心安吗?看看外面的世界清纯吗?内忧外患啊,都充满很多问题,每一天我们广德寺、林泉寺;烧香拜佛的有多少,非常之多,他们所求的是什么?也就是一个平安幸福,求智慧求佛报,为什么要求这些?一个方面;就是我们自己非常缺乏智慧,二一个方面呢;面临着内忧外患,外在的一切灾难,内在的这些烦恼,各种无名、各种脾气,我们内心都希望能够改善一些,心理里面更平和更祥和。更有智慧。我们自己人生也需要更顺利,外面世界也需要那些灾难要少一些,或者说把这些灾难转为祥和。我们在人生当中应该说是充满许许多多的问题。我们一辈子的所求;不管众生有那么多,其实都差不多都是一样的,就是要求离苦得乐。在这些苦难当中如何才能消除烦恼,面临着我们内心的一种困惑和烦恼。我们怎么样才能求得智慧与安宁。

  《观世音普门品》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是我们娑婆世间难苦难世界的救护主,我们不仅仅是自己要离苦得乐,拿我们现在苦难当中的许许多多的众生,我们也像观世音菩萨一样的要大发慈悲心;要利益家庭、利益社会,利益国家、利益民族。这种慈悲心的一种显发,通过学习《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也可以转变。所以说一个方面视为苦难的一种救护;二个方面也能够学习观世音菩萨的慈悲之心;利益众生。学习《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他有这么样殊胜的因缘。还有一层意思,《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代表了整个《妙法莲华经》的一种精髓,虽然说《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只是《法华经》当中的一品。他把《法华经》的精髓非常巧妙的揭示出来了,那么我们平时大家都听说过,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就说你要开悟研修《楞严经》,对于我们自己明心见性很有帮助,那么在《楞严经》当中七处真心、八还辩解。看一看我们这种心性究竟是什么?看一看我们这种心性;究竟在那里,如果学佛不明心见性的话,很多地方就不能够真正修行,学佛明心见性是第一步。依我们自己的心性而起修,那就称之为实心达本,认识我们的心就认识修行的根本。

  释迦牟尼佛一代史教当中,左说右说、大说小说、乃至显说密说,其实都是为我们要认识自家宝藏,要认识自己的心,如果不认识自家的心。很多时间我们就处在无明当中,处在虚妄分别当中,处在执著当中。有这些无明烦恼、有这些执著、有这些造业。将来那就是轮回世界,那就是苦海世界。面临这些灾难;要知道这些灾难来源于什么地方。他是来源于我们的自心,来源于我们自己的一种造作,来源于自己不如理、不如法的业。如果能认识到这种根本的话。我们一切外在的灾难也好,一切内在的烦恼也好。不外乎自心的虚妄性的产物,虽然说看起来有这么多的灾难,看起来有这么多的烦恼。我们认为是真正的,我们认为是实在的。但是佛经当中给我们宣讲这些灾难和烦恼,其实都是自心造作出来的,如果不明了这一点,要想离苦得乐没有找到根本,那就很艰难。我们建设祥和的世界,和平的世界,如果说没有找到这种根本的话,那也很艰难。祥和从什么地方祥和,整个世界的和谐、和平从什么地方得到实现呢?也是从我们自心开始。实心达本是一步,然后发菩提心、发善心、利益人类、利益众生,这个才能修得来祥和的世界,修得来和平的世界。我们现在追求的和谐世界才能够得以实现。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说我们起心动念都是去害人、整人、去损伤别人。你想一想;我们这个世界能不能够求的和谐呢?我们现在整个世界都在谈和谐。那怎么样才能和谐,大家反思一下。你去整人,你去害人,你想你的人际关系能不能够很和谐呢?你的环境是不是能够很和善呢?这就很艰难。你要收拾别人、别人也要收拾你,你要骂他、他就要还骂于你,你要打他、他也要打回来,你要整他、他也不甘心,他也要给你整回来。这个是最浅显的一种道理。你看两给人相安无事的时候,甚至你想办法去利于他的时候,两个人是笑容可掬,你对我好、我对你好。自然而然就和谐了,但是两个人之间你踩我一脚,我踩你一脚,你扇我一个耳光,我扇你一个耳光。完了,立马就要起纷争。是不是这样,所以说要把这种和谐世界落实到我们实心达本上。落实到我们与人为善上。修行这个实心大本这是第一步。

  我们今天念佛的,我们说自心是佛,自心做佛,对不对,还是自心的产物。说西方极乐世界不在自心之外。也就是自性的弥陀,自性的极乐世界。是不是这样,还是这样。包括我们今天修学一切法门。显宗、密宗,其实起源都在认识自心,如果不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心,修行几乎就是不可能,那你认识自心了,要开始修行了,我们最终的圆满目标在那里呢?那就是在究竟成佛,《法华经》就开示这样的一种道理,我们平时所说《法华经》是一部大经。我们佛教的天台宗就是依这个《法华经》而立宗,他的宗旨我们平时最熟悉不过的就是;“开权显实、开迹显本、会三归一。”这三句话大家以前听过吗?有很多说;刚才普登法师在介绍;《普门品》都会背,《普门品》文字也不多,两千多个字。要背也很容易,能背的有多少?举手我们看看,能背的有多少?最好能背诵,背诵一遍也要不了几分钟。而且在这个多灾多难的世界里面,大家持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持《普门品》这个功德不可思议。所以说大家有精力的话,每一天诵五遍、十遍、五十遍。然后力争能够把他背会,这功德很不可思议。你持诵一遍这个功德不可思议,还不要说我每天念十遍、二十遍、五十遍、多少遍。从这些持诵过程当中,可以加深我们对观世音菩萨的信向之心,也可以加深我们对《普门品》的一种印象。平时我们所说;书读百遍奇异之像。光会读、光会背,不理解其中的意思,有的时间呢;就没有多大的意思。虽然说有功德,但是功德还不圆满。我们这几天讲《普门品》,大家回去一早一晚的时候,你也尽量多诵一些《普门品》,能够背诵的那就更好。要熟悉的话,你诵一遍《普门品》不要五分钟就可以。那么你要把《普门品》作为功课的话,每天多诵几十遍,那有不可思议的一种妙用。那么我们平时所说;“开权显实、开迹显本、会三归一。”从这三句话当中,来总结《法华经》的这种宗旨。

  什么叫开权显实呢?比喻说释迦牟尼他利益众生,就像观世音菩萨一样,观世音菩萨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坐度人舟,显现的是一种随类应化的这种功德。你该以男人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就现男人给你说法、讲经、来帮助你、来度化你。该以出家人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就现出家人给你讲经说法。释迦牟尼佛是不是这样呢?其实也是这样的,就以观世音菩萨为代表的;把诸佛这种随类应化的功德显现出来了,这就能从讲经说法,能度化众生,这些佛菩萨的功德上来讲。他就是这样,他不是说就是一个佛高高的坐在殿堂之上,不是这样的。随类应现,劝巧方便,非常善巧。你看一个小孩;佛也可以变成一个小孩来给你讲经。你是一个当官的;佛也能够变成一个当官的和你一起探讨佛法。你是一农民,佛也是一个农民能够跟你探讨佛法,探讨成佛。不管你是什么样的身份;什么样的地位;什么样的文化程度。佛都不嫌弃你,都能够随类应现。把这种最圆满、最善巧的佛法,通过我们可以接纳的方式,可以理解的方式宣讲给我们,这个功德不得了。

  他说有一个人读书出来了,当官发达了,然后他回到家乡里面架子就拿上了,父母平穷、父母没有知识、没有文化、父母年老了、长的不庄严了,自然而然的连自己的父母都要嫌弃。你说这样的人我们看的贯吗?看不贯,那你说乡里乡亲的,你要找他帮忙的时候,他有那么样大的一种架子,他能帮你吗?很艰难。佛他就不是这样,他一切功德圆满了,一切智慧圆满了。佛是没有架子的,随类应现,方便善巧,这个权巧方便是佛度化众生的一大法宝。如果没有这些权巧方便,要想度化众生就很艰难。观世音菩萨随类应现是一种权巧方便,释迦牟尼佛的千百亿化身他也是一法;也是一种善巧方便。所以说在平时呢;佛菩萨化为大家能够接纳的,就是在你身边的各种各样的这些方便善巧,来帮助我们、来度化我们。佛菩萨在哪里呢?佛菩萨就在我们生活当中,这就从能说法的人,佛他就这样的来,你非得执着佛他是在殿堂里面,他一定只讲什么法,其他的法他都不讲,完了,没有善巧嘛,没有方便嘛,对不对。所以说你不知道;也许他在跟你说怎么赚钱,也许他在跟你说怎么当官,怎么理财,也许他在跟你说怎么管家务,也许他在跟你说怎么学习,乃至在寺庙里面,他跟我们说怎么样当一个出家人,他就显现为这些权巧方便。但是我们一般的同修就没有这种能力,不知道这就是佛菩萨来教化我们的。往往忽视了身边的这些人,在家里不孝顺父母亲,成了家夫妻不能够恩爱和谐相处,有了小孩不能够尽到大人的责任,在单位上我们做职工的;也不能够很好的把自己的本职岗位做好,乃至我们当了居士或者出了家以后,我们都能够身心分离,没有整合起来。所以说;佛法在哪里呢?佛法实际上就在我们生活当中。

  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讲经说法,实际上不是离生活来教我们修行,而其就在生活当中帮助我们修行。你在生活当中起心动念、开言吐语、待人接物,你要做好了,这就是佛法,这就是修行。很多人说教我怎么吃饭这也是佛法吗?这是。教你怎么穿衣这也是佛法,教你怎么走路这也是佛法。行住坐卧、见闻觉知,无非都是佛法。但是有多少人知道呢?甚至说世间上好多人都认为太世俗化了,你要说点稀奇的我就认为你有道行,你要说点稀奇古怪的,有神通的,我就认为你有道行。你要佛法,什么三十二变呀、那个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呀,等等。你能变化出来,哦;这是佛法,很多时间脱离于现实生活当中。我们现在所说的,佛法他有基础的,圆满的佛法如果说没次第的话,开显不出来。你今天要想究竟成佛,没有次第的修行也是圆满不了的,包括要发菩提心,你说发菩提心说发就发了,没有那么简单。他还要次第。一个方面我们自己对于业因果能不能够认知,没有认识业因果的话,怨天尤人,随时随地都是一副愤愤不平的心,随时随地都是一副烦恼的心。你说你愤愤不平、烦烦恼恼、你是是非非。你念佛自心能清净吗?也很艰难。所以说要首先认识这些业因果,认识这些因果都是我们自己造作,自己享受,你要造作了这样的因,你才能够享受这样的结果。没有造作这样的因,我们就受不了这样的结果,包括我们今天所受的灾难,表面上看起来是外在的,其实和我们内在是息息相关的。

  像我们这次汶川大地震,说是我们自己的共业,但是在这些共业当中,有些人哪怕是身在灾区,他也是平安无事的。为什么呢?还是依自己的善业而成就的。比喻说我们那有个居士,家里面他的母亲、妻子都是信佛的,进了灾区以后;受了种种的危险,人家受灾了,他还平安无事,哎呀。事后以后非常庆欣,反省就是信佛的一种功德所致。同样的有些呆在寺庙里面,你说应该很安全吧。所有那么多念佛的,大家都知道那天是四月初八。那么多居士都平安无事,就那么少数几个人受灾。最后我们到那个寺庙里面去,那寺庙里说那三个人为什么受灾;现在想起来真的还有点道理。我说什么道理?平时就光占寺庙的企图,光占便宜,你要批评他、教育他,他就是不改,结果遭灾了。但我不是说兴灾乐活庆他遭灾,而是说什么?这个因果毫厘不爽。我们今天在看这些灾难频繁的世界里面,如果说我们不知道灾难来源于我们自己的业。我们就不会从自身上努力。那么我对灾难有什么作用呢?我们的烦恼、我们的是非、我们一切的境遇。如果不从自身上去反省,我们能够对这些有什么帮助吗?最初第一步就是要这个因果观念要明了,要知道这一切一切的境遇,都和我们自己起心动念、开言吐语、造作那是息息相关的。明了这个以后就不在外面去这里奔,哪里跑。而是在内心里面把自心安定下来,皈依三宝、修学佛法、思维因果、发菩提心、利益人群、改变恶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这些灾难有所作用。

  为什么让大家好好去持诵观世音菩萨名号;要去持诵《普门品》呢?原因就是这个,一个方面学习观世音菩萨的慈悲之心,二一个方面力所能及的学习观世音菩萨普门示现,救度众生的精神。在救度众生过程当中帮助众生免除灾难。这样子我们自己的灾难也就可以得到救度。帮助众生免除烦恼、免除是非。那么我们自己的烦恼才能够得以转变。帮助众生免除是非,我们的是非才能够得以解脱,这因果是平等。你喜欢别人受灾难,那么你的灾难估计也少不了,你看别人烦恼;你在哪儿高兴,完了。你的烦恼估计也少不了,你看人家处在是非当中,认为和自己没有关系。不发心帮助众生、成就众生。那么我们自己的是非一旦来临的时候,谁来帮助我们呢?怎么转化呢?转化不了。我们需求什么?我们要追求什么?将心比己,因果是平等的。我们希望别人怎么样对待我们,我们就得怎么样去对待别人。所以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因果是平等的。你要付出了这样的因,你才能够接近福,没有付出这样的因,接不了这些福。所以说从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当中,我们能够学到这些力所能及的救度众生,随类应现。该以什么方式去救度众生,我们就尽其所能去帮助众生,学习这种慈悲精神,成就这种慈悲心。以这种慈悲心把我们那种自私自利的这种心,烦烦恼恼的心,以自己为核心的这种心转变过来,那你学佛才起作用,那你信观世音菩萨,不是说每年三十、初一你要烧个大香;观世音菩萨你要这样救度我、那样救度我。光是观世音菩萨救度你,你不救度众生。我想你是占观世音菩萨的便宜哦,但观世音菩萨乐意让你占便宜,他是要救度你的,但是如果说你不学习观世音菩萨的这种精神。你得到的救度就非常少,你要想转变自心那种自私自利的这种观念,你转变不过来。如果转变不过来你就还是一个凡夫。学佛我们就没学好,学观世音菩萨我们就没学好。千经万论都是为转变这颗心,把你那些是非心转为清净心,把你的烦恼心转为菩提心,把你那些愚蠢心转为智慧心,把你那个颗暴力的心转成祥和的心,把你那颗以自己为核心的;转成专门利益众生的心。佛法实际上就是转变自己的身心相应,把这种身心世界转变过来了,你就是真正的学佛。我们没有转变的时候;仅仅是在表面形式上做功夫,那是业余的,啥时间能够学的好呢?很艰难。我们大家自己问一下自己,我做的怎么样,也许我在念佛、也许我在背经、也许《普门品》我也会背、也许头头是道我也能讲,但是我们针对自己的心;自己问一下自己。我们这些不如理如法的心转变过来没有,能够掌握这些正确的方法,转变之心建立在因果基础之上,要对于我们现在的问题有所认识,认识了这些问题他的原因都不是在外面,而是在我们自己内心里面。所以说要有出离心,在因果心基础之上你要有出离心。很多人说我出离什么?我现在都很圆满了,我现在没有问题了。《普门品》我都懂了,三藏十二部我都知道了,我在家里有钱,也有别墅,我的儿子也当官,我孙女业考上大学,我这一辈子没什么所求了,很圆满了。认识不到自己的问题,哪怕是你今天在坐的每一个人都是国家主席,对不对。要钱有钱、要车有车、要房子有房子、要粮有粮、要什么有什么。你都非常圆满了。但是他还有无常的一天,还有死的一天,还有生老病死、还有烦恼。大家说是不是?面对这些大问题,我们偏偏说自己没有问题,你说有智慧吗?这就是愚痴啊、这就是无明。我们自身的问题自己认识不到,这就是无明。哪怕认识到了没有方法去改变他,没有正确的方法,他用的都是社会上的方法。黑道、白道、打打杀杀呀、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啊,谁有权利谁就是老大。这种方法能解决什么问题呢?也许你能够解决暂时的问题。但是根本性的问题你解决不了。而且因为这种方法用错了。你所做的一切都只是造业,将来因为这种业我们还要遭受到很严重的果报。这就是因为没有认识到我们自己的问题。自然而然他的出离心就发不起来,啥叫出离心呢?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想要解决自的问题,这就是出离心。

  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对于身心的执着,最大的问题是愚痴。本来没一个我的,我们偏偏人人都执著于有一个我。一旦你执著这个我了以后啊。就是以自我为核心,如果说以自我为核心,自然而然又要贪、又要嗔恨、又要愚痴、又要贡高我慢。这所有的烦恼他都会因为一个我字而出来。就因为我们认识上的一种错误,引起现在是是非非、烦烦恼恼、造作种种恶业。我们想要离苦得乐偏偏最大的问题就这个根本。认识到没有,没有认识到。没有认识到你怎么出离,自己不出离你还能帮助别人出离,自己的问题解决不了你还能帮助别人解决吗?不能够。我们还能够成佛吗?很艰难。所以说成佛的法华。这个《法华经》,就是把三藏十二部经把所有的巧决完全贯穿起来,把成佛的密意完全给我们开显出来了。从最初讲《华严经》。三七之间说华严,然后说《阿含经》、说《般若经》、说《方等经》等等,最后法华涅槃。在佛临涅槃的时候跟我们讲这些《法华经》,就是要把一代的讲经说法总结一下。然后依议贯之生怕大家掌握不了这些经论的意趣。跟你说《十善业道经》,你认为他仅仅是说业报,仅仅是让你在人天当中能够过得好一点,不是这样的。他讲出离心、讲声闻缘觉、讲四谛的修法、讲这个缘觉的一种修法。也好像说我们成为一位阿罗汉也就不得了了,不是。最后跟你说六度四摄教你当一个菩萨就行了吗?不是这样的。《法华经》里面就跟我们所说;诸佛出世为有一个大事因缘,什么叫大事因缘?就是为开示众生悟入佛见究竟成佛。佛讲经说法没有二意。专心一致的就是要帮助每一个众生都要圆成佛道。虽说这里面我们对于千经万论的分别,有很多他就不能够理会他的一种真实意趣。

  “开权显实”就是要把所有经论的真实意趣开显给大家。佛为什么说这些经呢?就是需要我们要成佛,对质方方面面的问题,要圆满我们自己的功德。他说的每种一法,都是为了让我们成佛。有的人不理解佛说法的真实意趣。你比如念佛念;念佛念不念?为什么不念?念佛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黄金为地,七宝琉璃宝地这些很好,享受西方极乐世界的福报。阿弥陀佛给你修好了,什么福报都有了,想吃什么就有什么,想穿什么就穿什么,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欲举欲予。阿弥陀佛那么慈悲,这个好。到那个地方多占便宜,多拿黄金,是不是这样的。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干啥?你们说是干啥?(问大众)啊;是去享福吗? 是去捞钱吗? 还去当官吗?还是干啥?你说;是去做什么?你们说;啊,成佛度众生,对了!所以有的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发心不一样,他把世间上的钞票看淡了,你这个钞票我不要,他要什么,西方极乐世界的到处是黄金随便拿块金砖,他的贪心更大,他不要你这个人民币他要美元,他不要美元要极乐世界的金砖。但是还没有发心到成佛度众生,这就是与念佛法门不相应。我们修净土中的如果说没有了悟到;释迦牟尼佛说净土法门;是为帮助大家成佛。帮助大家成佛度化众生,他的根本目的就是这个,没有二样。我们一定要了解这个意趣,这叫“开权显示。”假若说我现在成佛很艰难哟,那些六度四摄大乘经典我看都看不懂,那些修行布施;修行忍辱,他说我一个法门都修不起来。怎么修,很为难。阿弥陀佛给你开显净土法门,你说现在修不起来没有关系,到西方极乐世界去阿弥陀佛帮你。帮你能够把这些法修行起来,修行起来了你的福德圆满了,你就能够究竟成佛,圆成佛道了你就很好能够地度化众生,这叫开权显实。他给你说的净土法门。你不要以为只是叫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还是叫去你学习成佛度众生,一样的。很多不理解净土法门与其他佛法就是不一样,其实方便有多门,归原无二路,到最后都是成佛度众生。只是用的方法不一样,如果说你不了解这些真实意趣,往往就会把这些意思理解偏了。像我们说《地藏经》、说这些《十善业道经》。帮助我们理解因果,理解因果干啥?到最后还是依因果而列式自己的问题,然后在因果上好好的修。就地成佛,圆成佛道。四谛法也好,十二缘觉法也好,都是为了让我们成佛。大家说那个小乘就不要求成佛了,也要求成佛。各宗各派都是一样。包括我们现在的显宗、密宗有什么区分呢?到最后还是一样,都是成佛度众生。我们统一了这个认识了以后。开权显实;因为众生的根基千差万别。佛说法他也是千差万别,这是应机说法。你不能因为释迦牟尼佛对这个人是这样说;对那个人是这样说。你就执着这些权巧方便当中,没有认识到他这种真实意趣,这就是学习佛经的一大障碍。《法华经》就是要解除我们学习佛经的一种障碍。不管对谁怎么说;目标只有一个,就怎么样因病引药;应机说法。让我们能够究竟成佛。每个人也许你的根基不一样,你成佛的方法不一样。释迦牟尼佛用的善巧。现在就有些人他在想,我就用这个药,我这个药包治万病,这就卖狗皮膏药。光给自己做广告,他啥都有,有病治病,无病强身,随便抓根稻草他也是这样。世间上的人也是这样的,没有他没有的,他什么他都有。但是往往就看起来缺少权巧方便,释迦牟尼佛权巧方便,那是唯识舍权。就是为了让大家成佛,然后把这些权巧方便开显出来。每一个人有不同方法,每种根基有每种不同的方法。你看看多么善巧啊。他跟你讲经说法就是专为你量身定做的,专门为一个人说法。你说你智海;他给别人说的你听起来还不亲切,是吧。但是专为你智海说,千经万论专为你说的,不说为别人说的。那你要能够找对这种方便权巧了,要能够善巧的理会,这种方便权巧,你就最能够迅速的归到佛的真实意趣当中,这个叫“开权显实。”没有权巧方便能不能行啊,那就不行。我们这些众生都是小孩,有病了给他吃药,哎呀,苦,不吃。大人说不苦不苦,你看是甜的。他这一吃,哦,真的是甜的,吃进去了。这个病就治好了,这就是权巧方便,知道吧。没有这些权巧方便,这个药也吃不下去。药吃不下去。病就解决不了。所以说开权显实;一个方面要认识佛的权巧方便。二一个方面要认识这些权巧方便他的意趣是什么。就是为了让我们究竟成佛。我们平时所说的人天乘的佛法,声闻乘的佛法,缘觉乘的佛法。都是为什么?都是为我们究竟成佛而说的,没有其他的目的,这是“开权显实,”这是《法华经》的意趣。

  “开迹显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释迦牟尼佛,你认为他今天才成佛了,他不是今天才成佛的。就像观世音菩萨一样,他现在示现为菩萨之身。在西方极乐世界辅助阿弥陀佛弘扬佛法。释迦牟尼佛成佛了,他又到娑婆世界来示现菩萨之身,随类应现,普门示现救度众生。你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应该以什么样的人,他就显现什么样的人。但是你以为他仅仅是一个菩萨吗?他早就成佛了,今天是示现给你看的。释迦牟尼佛也是这样,你以为他才菩提树下成正等正觉,才给你四十九年说法,不是这样的。多生累劫他早已成佛了。为度化我们这些众生。他不知道一次一次的来,百千万劫当中不知道往返了多少。为什么要开迹显本呢,你没有理解佛的苦心。所以你们不知道珍惜佛法,不知道珍惜人生,对不对?你认为现在释迦牟尼佛圆寂了,好像见不到了。但是这些只是一种示现。《法华经》当中,大家诵过《法华经》没有?你看那个(宝塔品),(诸佛寿量品)里面讲佛的寿量全是无量无边的,常乐我净,涅槃逝者。所以说你认为走了、见不到了。其实是示现一种法性。从他的根本上来说呢,佛是不去不来,你要认识到这种的话,而我们自己的信心那就加倍的增长。我们要认识到释迦牟尼佛一次又来、一次又来救度我们。你看那个应化世界千百亿化身,一次又一次的来为了什么?为了我们这些众生啊,苦口婆心。如果说你了解释迦牟尼佛一次又一次来救度我们。而我们却不知道珍惜。依然执着、依然无明、依然去造作烦恼恶业。你说你对得起诸佛吗?对不起诸佛啊!开迹显本呢;一个方面;要认识到佛他一次又一次百千万亿次、无量次地来救度我们,往失了多少次这种辛劳。但是我们这些众生还没有引起警觉。二一个方面;从这些迹象当中应化事迹过程当中,我们能看到释迦牟尼佛的一种本来,他本来不去不来的。安住在法身理喜当中、安住在圆满报身当中、不去不来。你看他涅槃了、没有涅槃。还是在常寂乐光当中,时时刻刻讲经说法,时时刻刻救度众生。我们今天有缘的众生你就能见到,有缘的众生你就能接触到。开迹显本意思就是让大家理解这个意思,他是早就成佛了。多生累世都在给我们说法,就像我们今天;哎呀年青和尚,不管怎么说,我们以习惯其他的话来看,哦、这个小娃娃给我们说法,于是你不尊重。释迦牟尼佛不是小娃娃,释迦牟尼佛早就成佛了,早就是佛,早就是大人,应该尊重。观世音菩萨你看他;他也不是小娃娃,多生累劫早就成佛了,正法明如来,应化为菩萨给我们讲经说法。他能够起这种敬信之心。

  “会三归一”,为什么要会三归一呀?会啥三呢?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声闻乘的佛法、缘觉乘的佛法、菩萨乘的佛法,这三乘佛法。要会三乘为归一乘。为什么要会三乘为归一乘呢?一下子叫你成佛把你吓坏了,哎呀,这个成佛这么艰难,怎么能够成佛啊,不艰难、不艰难。我们可以方便法,什么叫方便法呢?今天说内江到遂宁150多。要是叫你走路就恐惧,他善巧的跟你说没有关系,我们只走50里路。恩,50里可以,走到50里以后,跟你说:休息一会还有50里,哈哈。你在走50里。50里、50里走过来,一层一层的遂宁也就走到了。方便不方便呢?就是要有方便。你看那些懒惰的人,他就不喜欢走,包括你今天要叫你真实修行,你就懒惰,哎呀;好艰难哦,念佛这个嘴巴都念干了,念的腰酸背痛那怎么走。懒惰;我要睡觉,我要玩、我要怎么样。菩萨及其善巧,你这样玩到最后没有什么好结果,修行哪怕是三大阿僧祇劫。但是那个是究竟的佛法。今天你只要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哪怕你是一举手一点头,将来你都能究竟成佛。你看这样一说了,我们自己很欢喜了。一举手、一低头、一合掌、一顶礼、都能成佛。好好,我合掌、我顶礼、我多做善事,对吧。鼓励大家把这些善法修行起来了,善法修行起来了,慢慢的你要欢喜了,我们在来跟你说。你说你解决不了别人的问题,总能解决自己的问题吧。你说人家的问题是人家的,你管不了。但是你的问题你解决不?我们也要解决。所以说要发出离心。跟你讲四谛、十二因缘、声闻缘觉的修行。一定要把自己的问题解决了,你要把自己的问题解决了。就等于对整个国家、整个社会、整个民族、都有非常大的贡献。你只要不给这个家庭添了罪,你就是一个贡献,你只要不给这个是非人间造烦恼、造恶业、那就是一种贡献。不要说你贡献多少了,叫你出多少钱,不一定出钱,只要不给这个人类摆摊子,只要你不给家庭、单位、社会、国家摆摊子,那就是一种贡献。你不起烦恼,不让人家来夸你、哄你、不让人家拿糖来哄你。我看这个国家的任务也就轻的多了。结果呢,我们人人都不解决自己的问题,自己的问题要让别人来解决,观世音菩萨你要给我解决这样问题呀。观世音菩萨累的很,苦的很、忙的很,为什么这么多人求他。你想没想过观世音菩萨他还是很艰难。如果说他像我们这样的话,那人还不累死呀。遂宁叫我;我跑到遂宁来了,泸州叫我、我跑到泸州去了,内江叫我、我跑到内江去,哎呀,那个车轮胎不知道磨运多少,哈哈。时间分别不过来呀,假如说菩萨像我们这样的话,你说累不累死掉呀。所以说我们现在不能够说光烧香,不能够说光祈求别人来帮助我们。最基本的就是要自己救度自己,如果我们自己不救度自己的话。释迦牟佛早已成佛,但是为度化众生,百千万反在这个娑婆世界救度众生。但是救度了你,你是还不自救,内在里没有自救的心,糟糕了。释迦牟尼佛不知道用了多少的经历,但是还是没有把你救度。你今天依然度我,我还是众生。观世音菩萨随类应现,你变为畜生时候,观世音菩萨就变为畜生去救你,你变为菩萨的时候,观世音菩萨就变为菩萨来救你,你成为人的时候,观世音菩萨成为人来救你。诸佛菩萨都是这样,随时跟随来救度你。但是你今天依然在生死,依然在轮回。而且到现在我们自己还不要求自度,还把自己所有的问题、所有的是非,所有的烦恼要消给家庭。父母你生了我就得管我,没有吃的,没有穿的我就找你,学费你该交的,我要花多少钱你该拿的,丝毫没一种感恩之心。我们在单位里面也是依靠单位,我是你单位上的员工,生老病死你都要管,我就赖上你了,谁叫你遇上了。在国家也是这样,你是国家,你是主席,你就该解决这问题。你是市委书记,就该为市民着想。那我的问题我解决不了,我解决不了的事情你来给我解决。小到我们寺庙里面,进了寺庙了,居士也是这样,出家人也是这样。当家师你要解决所有的问题,方丈和尚你解决所有的问题。我烦恼我就解决不了,你跟我说怎么解决。我嗔恨他,我就是要嗔恨他,但是你怎么解决,叫别人去解决,完了。都把所有的问题消给社会、消给当家师、消给方丈、消给法师、消给菩萨。那我们干什么呢?自己为自己的问题一点都不负责任。如果没有这种自己解决自己问题的心,你说你学佛大多数学成一个懒人,学成一种依赖心非常重的人。谁摊上你谁都很艰难,为啥呢?你这个人不自力嘛,不自重、不自爱嘛,所以的问题你都是一个依赖。假如说你今天走在路上,有个摊子非得要挎上你的肩膀,你觉得艰难吗?很艰难,一个人走路很轻松。但是一个摊子挎上你、两个摊子挎上你,完了,这个路走不成了。每个人都能解决自己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显得小了,他的分量就显得轻了,要解决起来他就很容易。如果说你们体谅菩萨的难处,体谅诸佛的难处。我们就要自信、自尊、自爱,如果没有自信、自尊、自爱。什么问题都交给佛菩萨。那么我们自己是懒人,自己不自信、不自度、不自救,什么时间我们能够解决自己的问题,什么时间能够出离生死,根本不行嘛。所以说声闻缘觉乘,虽然说解决不了别人的问题,你要把自己的问题解决。大家知道这个问题吗?我们出家人不要太过于依赖寺庙,也不要太过于依赖当家师,也不要太过于依赖知师,依赖方丈。如果说我们自己能够勤奋一点,在我们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解决自己的烦恼、解决自己的错误。这个道场那你就是奉献。不要说你出几千万,几百万。只要你能够力所能及,每天把自己的问题收拾得规规矩矩,可以了,你就是最大的贡献。你看看,是不是。要求不高嘛,但是就这点要求都很艰难。我们对自己不负责任,出离心没有,你自己不想出离,我们面临自己的问题都觉得很艰难时候,面临别人的问题呢。哎呀,我的问题都没解决,我都要求菩萨解决,你求我有什么办法。这个大乘菩萨的修法你根本修不起来,对不对。所以说针对这种现象,佛才讲了权巧三乘佛法,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你在什么地步,你能够当菩萨的,你能帮助别人.我就给你讲菩萨法。你仅仅解决自己的问题,也能够帮助别人,给你讲菩萨法。你不能帮助别人,好;我给你讲声闻缘觉乘法,至少你能够把自己的问题解决。你说你声闻缘觉乘彻底出离,你都办不到,好好、就这人天乘的福报,我给你说怎么做的更好一点,人天乘的佛法我也跟你讲了。至少你能够越来越好嘛。用这种种的方便善巧,都将就我们自己的根基,给我们说自己要承担起这份责任,诸佛菩萨他利益众生的方式,唯一是什么?讲经说法,把这些经法讲给大家,道理讲给大家。然后你懂了你要照着去做,照着去做这就可以了。你就能够度化生死境界、能够脱离烦恼境界,如果不然的话,你说佛那么大的智慧、那么大的福德。今天随便给你念;嗡啊哄、嗡啊哄,好好,你成佛了,那么简单呀,加持以下,脑壳上摸一下,你就成佛了,你就往生了,那么简单呀。如果那么简单你就不用修了,你过来佛就给你摸摸顶就可以了。但是摸了那么多的顶你还是那样,也许我们头发都摸光了,脑顶都摸郁了,这光头不是秃子也是秃子了;哈哈。但是你依然是凡夫,依然是烦恼,对不对。佛法要在什么地方处呢?要在闻思修、自学、自度。这个地方好好来追求。如果说我们自己不尽自己的努力,今天所说的一切佛法你都得不到受用。很多人说;哎呀;西方极乐世界好像没要求自度,都是要求阿弥陀佛的他力救度。如果说你对阿弥陀佛没有信心,你不念佛,不对质自己的烦恼,信愿行三资粮不具备,阿弥陀佛能不能救你呀,也不能够。这么好的一个西方极乐世界,但是你就去不了,阿弥陀佛倒是想接你,但是你不去。你执着娑婆世界,执着这个五欲的一种快乐。不想出离,不想成佛,不想度众生。你说能不能把你接去啊。很艰难。你不是一块石头,要是一块石头捡起来塄过去就行了。但是你是这样。我们的心死死栓在生死轮回世界里面,死死栓在五欲世界里面,所以说我们出离不了。我们要想帮助众生,首先一个问题就是要帮助自己。把这个问题解决,不要养成依赖性,不要养成那种好吃懒做,不要养成光伸手、光占便宜、光想被救济,当贫苦农民、光想救济。

  以前有个公案说,两个人临死了。阎王爷就问他;你愿意做什么样的人呢?一种是能够伸手,你伸手人家就给你什么东西。一种是给予。你到底是愿意给予别人呢?还是愿意获取呢?两个人心态就不一样,有个人就说;能够获取东西的话当然更好了,是吧。他就跟阎王爷说;我愿意获取。行;那就去投生做人吧。结果做人,获取是什么?是讨口要饭。为什么讨口要饭?你一伸手人家就给你嘛,哈哈。这个就是获取。因为你贫穷、因为你缺乏,所以说你才需要获取。另外一个人,他想获取不好吧,光是占别人的便宜不好吧,我愿意给予别人。阎王爷说好,你也去投生做人吧,他去做人要啥有啥,任随什么众生来要什么,他就能够给予出去,你要钱我有钱、拿去。你要权我后权、拿去。你要房子我这有房子、拿去。你看、要什么有什么,他怎么才能给取,富裕了才能给取,是吧。你富裕、你有这些东西才能给予。但是富不富裕;关键是取决于这个心态,你能不能去布施呀、能不能够给予呀、能不能够付出呀,对不对。能够给予、能够布施、能够付出。好了;你要什么有什么。你不能够布施、不能够给予、不能够付出。你刚想获取,要人家拿给你。好了,一辈子你都缺乏。你看这个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心态决定一种力量。

  所以说;我们现在看不出这种微妙的佛法。释迦牟尼佛非常善巧,都是在我们自己力所能及的来教我们。包括我们今天;居士说阿弥陀佛。师父;我这个智慧啊,非常不具足,我这个脑袋里面好像生锈了转不动,要讲经说法我听不进去,我只有打哈欠、打瞌睡,你估计教我简单又简单的法门。于是行行;有简单的念一句阿弥陀佛,可以了。念佛你就可以成佛,但是还是需要你的心,再简单的法还是需要你的信心具足,修行具足。如果说我们自己的信心不具足、愿心不具足、修行不具足。这个最简单的法你也成就不了。我就看很多,只要听经他打瞌睡。行;叫你念佛,他一念佛也打瞌睡。哎哟,这个就很糟糕了。很简单的法给你,你都用不上来,这就很糟糕嘛。所以说我们学佛,要养成这种心态。一个方面力所能及的,把自己能够做到的一定要做起来。二一个方面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一定要解决自己的问题,不要贪懒、不要放意。三各方面能力稍微具足点,能够给予别人多少帮助,我就能够给别人多少帮助,这样子让我们自己这种心智不但的成长,不但的成熟。这才是我们成佛进步、升华到究竟圆满的道路。如果说没有这些方便、没有这些智慧。我们想要成就何其难啊,是不是。所以说要认识这些方便善巧,诸佛的恩德太具备了。我们自己的身心、根基是什么样的,了解的清清楚楚,给予我们相应的佛法。但是要进一步要认识这些方便善巧的三乘佛法,他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还是要我们究竟成佛。就是为了成佛才宣说这些,要懂这些道理,要认识诸佛讲这一切佛法的根本用心。把这些根本用心一认识了以后。那么我们才能够对所有的佛法,有一个精神上的贯通的认识。千经万论都是相同的、不矛盾的。如果不然的话我们很容易造成毁谤佛法、舍弃佛法。啥原因呢?哎呀;这个小乘的佛法不好,要我们的大乘佛法才好。其实哪里有什么大乘、小乘嘛,法无大小之分。是我们的发心有大小之分,在我们运用的这个人他有大小之分。你说那些法,释迦牟尼佛既然说了,真实的意趣都是佛法,都是为了让我们成佛。你说还分大、分小。这里面明显的有一些认识上的不足。说大说小是我们自己发心上的大小,包括我们现在说显、说密。说显宗好、密宗好。显宗、密宗都好,佛法哪有有什么不好。我们在佛法里面挑肥拣瘦,这个佛法可以,那个佛法不好,完了,这就造业啊。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这种最大的障碍,就是毁谤佛法。你要毁谤佛法的话,不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释迦牟尼佛“会三归一,”为什么要会三归一啊,就是要解决大家不理解佛法的整体面貌。不能够依义贯之。从而形成在佛法当中以分别心来对待佛法,挑肥拣瘦、甚至舍弃这样、执着那样、还是跟世间上的烦恼一样,这样的佛法没有学成佛法。反而伤害了我们自己的身心世界,这个是非常可悲的事情。所以说要会三归一,就让大家对佛法有一个依义贯之一种认知情态。大家现在最起码要认为佛法他是统一的。佛法他是圆融的,佛法没有矛盾。如果说你认为佛法有矛盾,那是我们认识上的问题,你如果认为佛法;各种法门,显宗、密宗、大乘、小乘、各种经典当中,你自己不圆融、你自己有矛盾,这个里面那就是我们自己的障碍,而不是法上的障碍。我们现在学习佛法的,要了解会三归一的精神,依义贯之,圆融总体的受持佛法、扶持佛法。不要在里面忘起分别心,不要去毁谤各种各样的法门。所以说这个时候呢;我们能够平等一如的圆融的对待佛法,在今天来说特别重要。为什要最后要给你说《法华经》呢?他的意趣就在这个地方,开权显实、开迹显本、会三归一,这些都是什么?都是为帮助我们理解佛法的意趣,为啥呢,因为佛陀讲的一切佛非常深奥、非常美妙不可思意、广大甚深不可思意。就因为广大甚深不可思意。我们一般人很难理会这种佛法的真意趣。如果没有理会;由于认知上的一种障碍,造成我们自己行为上的一种偏差。于是我们今天来说;任何时候、任何同修,你修学佛法的时候关键的就是什么?整体的扶持佛法、整体的受持佛法。然后在这些方便善巧当中,能够知道诸佛的一种真实意趣,能够知道佛的说法是圆融,圆满的、和谐的。这样子的话;我们就不至于佛教徒之间起内哄,是不是这样。佛教徒起内哄矛盾是最大的。居士你见不得我,我见不得你,没有慈悲之心,佛教徒;出家人看不起在家人、在家人看瞧不起出家人,完了。佛法兴旺不起来,寺庙与寺庙之间,你要争经济第一,我要争经济第一。大家不在法上会,就搞成摆地摊,做生意,拉客源,搞经济。这搞成什么?于是寺庙与寺庙之间你毁谤我、我毁谤你,是不是这样的。大乘瞧不起小乘,说他是娇芽败种,小乘瞧不起大乘,说你在非佛说。显宗瞧不起密宗,说你在邪魔外道。密宗说你显宗不够善巧。只讲道理不讲实修,完了。你看我们现在毛病多不多,很多啊。但是这些,都是我们自己认识不足所造成的毛病。这个学《法华经》就可以对质这种种的毛病,学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就能够对质这样的毛病。你说学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好不好啊?好(大众)!所以大家要带着这样的问题,好好来听,好好的来学。今天上午讲呢;应该说讲的问题有点深。《法华经》的根本意趣;三句话,开权显实、开迹显本、会三归一。也许你们以前没有听过,但是对于整体佛法,对于今天的形式来说非常非常的重要。就利用今天上去的时间,把这个讲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一种甚深意趣回报给大家。也希望大家能够针对我们现实当中所有的这些问题,好好来净下心修学《普门品》。看看观音菩萨是怎么圆融对待不同根基的众生,又是怎么圆融善巧方便的去讲经说法利用众生。观世音菩萨是这样,三世诸佛都是这样。所以说你才能够体会;诸佛的慈悲是多么的具足,诸佛的这种智慧善巧是多么的具足。所以说对于我们这些众生一种音音恳切之心,要理会。要理会这些根本以后。你才知道我们今天实实在在对不起观世音菩萨,实实在在对不起诸佛菩萨。因为什么?我们丝毫没有发起这种精进修学的心。劳动释迦牟尼佛、劳动观世音菩萨,一次一次的来救我们。但是救了我们又反回去了,救了我们又反回去了。就像《地藏经》一样,地藏菩萨地狱里面救度众生,无时无刻勤辛苦。但是刚刚把这些众生送出了,转过头他又跑进来了。说的不是别人,就是我们自己。正是我们在坐的这些,不觉悟、不发心、不修行、不闻思、不自救,始终是仰靠别人来救济我们,我们始终到伸手派、放意派、懒惰派。那我们这种众生什么时间能够得到解决,我们的心态什么时间得到转变呢?大家希不希望这样的状态一直这样的继续下去呢?不希望(大众)!如果不希望好好学《普门品》,好好体会诸佛菩萨那种慈悲、智慧、恳切、劳动。你看,要体会这些用心以后,你才能够发起珍惜的心啊,是不是。好我们上午就到这里吧,阿弥陀佛!

  2009年2月18日上午,遂宁广德寺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