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赞】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详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杨枝净水赞】杨枝净水·遍洒三千·性空八德利人天·福寿广增延·灭罪消愆(qian)·火焰化红莲
南无清凉地菩萨摩诃萨(三称)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三称)
【净身业真言】唵·修多唎·修多唎·修摩唎·修摩唎·萨婆诃(ōng,xiū duō lì,xiū duō lì,xiū mó lì,xiū mó lì,sà pó hē)
【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利·修修利·萨婆诃(ōng,xiū lì xiū lì,mó hē xiū lì,xiū xiū lì,sà pó hē)
【净意业真言】唵·嚩日啰怛诃贺斛(ōng,wá rì là dá hē hè hōng)
【安土地真言】南无三满哆·母驮喃·唵·度噜度噜·地尾萨婆诃(ná mó sān mān duō,mú tuó nán,ōng,dù lu dù lu,dì weǐ suō pó hē)
【普供养真言】唵·誐誐曩·三婆缚·韈日罗斛(ōng,yé yé nǎng,sān pó wá,fá rǐ là hōng)
【法华偈】六万余言七轴装·无边妙义广含藏·白玉齿边流舍利·红莲舌上放毫光·喉中甘露涓涓润·口内醍醐滴滴凉·假饶造罪过山狱·不须妙法两三行
【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若有百千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宝,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刹鬼国,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刹之难。以是因缘,名观世音。若复有人、临当被害,称观世音菩萨名者,彼所执刀杖、寻段段坏,而得解脱。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夜叉、罗刹,欲来恼人,闻其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恶鬼、尚不能以恶眼视之,况复加害。设复有人,若有罪、若无罪,杻械、枷锁、检系其身,称观世音菩萨名者,皆悉断坏,即得解脱。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怨贼,有一商主,将诸商人,赍持重宝、经过险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应当一心称观世音菩萨名号,是菩萨能以无畏施于众生,汝等若称名者,于此怨贼、当得解脱,众商人闻,俱发声言、南无观世音菩萨。称其名故,即得解脱。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威神之力、巍巍如是。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瞋。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饶益,是故众生、常应心念。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无尽
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力,若有众生、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福不唐捐,是故众生皆应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无尽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复尽形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于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否。无尽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复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是二人福,正等无异,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无尽意,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得如是无量无边福德之利。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云何而为众生说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应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应以帝释身得度者,即现帝释身而为说法。应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天大将军身得度者,即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应以毗沙门身得度者,即现毗沙门身而为说法。应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现小王身而为说法。应以长者身得度者,即现长者身而为说法。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应以婆罗门身得度者,即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得度者,即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而为说法。应以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妇女身得度者,即现妇女身而为说法。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应以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应以执金刚神得度者,即现执金刚神而为说法。无尽意,是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我今当供养观世音菩萨。即解颈众宝珠璎珞、价值百千两金,而以与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宝璎珞。时观世音菩萨不肯受之。无尽意复白观世音菩萨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璎珞。尔时佛告观世音菩萨,当愍此无尽意菩萨、及四众、天、龙、夜叉、乾闼婆
、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璎珞。即时观世音菩萨愍诸四众、及于天、龙、人非人、等,受其璎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释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宝佛塔。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自在神力,游于娑婆世界。尔时无尽意菩萨以偈问曰:
世尊妙相具, 我今重问彼 佛子何因缘, 名为观世音。
具足妙相尊, 偈答无尽意。 汝听观音行, 善应诸方所,
宏誓深如海, 历劫不思议, 侍多千亿佛, 发大清净愿。
我为汝略说, 闻名及见身, 心念不空过, 能灭诸有苦。
假使兴害意, 推落大火坑, 念彼观音力, 火坑变成池。
或漂流巨海, 龙鱼诸鬼难, 念彼观音力, 波浪不能没。
或在须弥峰、 为人所推堕, 念彼观音力, 如日虚空住。
或被恶人逐, 堕落金刚山, 念彼观音力, 不能损一毛。
或值怨贼绕, 各执刀加害, 念彼观音力, 咸即起慈心。
或遭王难苦, 临刑欲寿终, 念彼观音力, 刀寻段段坏。
或囚禁枷锁, 手足被杻械, 念彼观音力, 释然得解脱。
咒诅诸毒药、 所欲害身者, 念彼观音力, 还著于本人。
或遇恶罗刹、 毒龙诸鬼等, 念彼观音力, 时悉不敢害。
若恶兽围绕, 利牙爪可怖, 念彼观音力, 疾走无边方。
蚖蛇及蝮蝎, 气毒烟火燃, 念彼观音力, 寻声自回去。
云雷鼓掣电, 降雹澍大雨, 念彼观音力, 应时得消散。
众生被困厄, 无量苦逼身, 观音妙智力, 能救世间苦。
具足神通力, 广修智方便, 十方诸国土, 无刹不现身。
种种诸恶趣, 地狱鬼畜生, 生老病死苦, 以渐悉令灭。
真观清净观, 广大智慧观, 悲观及慈观, 常愿常瞻仰。
无垢清净光、 慧日破诸阇, 能伏灾风火, 普明照世间。
悲体戒雷震, 慈意妙大云, 澍甘露法雨, 灭除烦恼焰。
诤讼经官处, 怖畏军阵中, 念彼观音力, 众怨悉退散。
妙音观世音、 梵音海潮音, 胜彼世间音, 是故须常念,
念念勿生疑。 观世音净圣, 于苦恼死厄、 能为作依怙。
具一切功德, 慈眼视众生, 福聚海无量, 是故应顶礼。
尔时持地菩萨即从座起,前白佛言,世尊,若有众生、闻是观世音菩萨品、自在之业,普门示现神通力者,当知是人功德不少。佛说是普门品时,众中八万四千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观世音菩萨发愿偈】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知一切法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智慧眼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度一切众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善方便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乘般若船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越苦海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得戒定道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登涅盘山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会无为舍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同法性身
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
我若向火汤·火汤自枯竭
我若向地狱·地狱自消灭
我若向饿鬼·饿鬼自饱满
我若向修罗·恶心自调伏
我若向畜生·自得大智慧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十声、百声或千声,如时促者十声亦可)
【南无阿弥陀佛】 (十声、百声或千声,如时促者十声亦可)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卢羯帝·烁钵啰耶·菩提萨埵婆耶·摩诃萨埵婆耶·摩诃迦卢尼迦耶·唵·萨皤啰罚曳·数怛那怛写·南无悉吉栗埵·伊蒙阿唎耶·婆卢吉帝·室佛啰楞驮婆·南无那啰谨墀·醯利摩诃皤哆沙咩·萨婆阿他·豆输朋·阿逝孕·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哆·那摩婆伽·摩罚特豆·怛姪他·唵·阿婆卢醯·卢迦帝·迦罗帝·夷醯唎·摩诃菩提萨埵·萨婆萨婆·摩啰摩啰·摩醯摩醯·唎驮孕·俱卢俱卢·羯蒙·度卢度卢·罚闍耶帝·摩诃罚闍耶帝·陀啰陀啰·地唎尼·室佛啰耶·遮啰遮啰·么么、罚摩啰·穆帝隷·伊醯伊醯·室那室那·阿啰嘇·佛啰舍利·罚沙罚嘇·佛啰舍耶·呼卢呼卢摩啰·呼卢呼卢醯利·娑啰娑啰·悉唎悉唎·苏嚧苏嚧·菩提夜·菩提夜·菩驮夜·菩驮夜·弥帝唎夜·那啰谨墀·地利瑟尼那·婆夜摩那·娑婆诃·悉陀夜·娑婆诃·摩诃悉陀夜·娑婆诃·悉陀喻艺·室皤啰夜·娑婆诃·那啰谨墀·娑婆诃·摩啰那啰娑婆诃·悉啰僧·阿穆佉耶·娑婆诃·娑婆摩诃·阿悉陀夜·娑婆诃·者吉啰·阿悉陀夜·娑婆诃·波陀摩·羯悉陀夜·娑婆诃·那啰谨墀·皤伽啰耶·娑婆诃·摩婆利、胜羯啰夜·娑婆诃·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利耶·婆罗吉帝·烁皤啰夜·娑婆诃·唵·悉殿都·漫多啰·跋陀耶·娑婆诃
【日光菩萨陀罗尼】
南无勃陀瞿那迷(ná mó bó tuó qú nuó mí)·南无达摩莫诃低(ná mó dá mó mò hē dī)
·南无僧伽多夜泥(ná mó sēng qié duō yè ní)·底哩部毕萨咄檐纳摩(dǐ li bù bì sà duō yán nà mó)
【月光菩萨陀罗尼】
深低帝屠苏吒(shēn dī dì tú sū zhà)·阿若蜜帝乌都吒(ā ruò mì dì wū dū zhà)
·深耆吒(shēn qí zhà)·波赖帝(bō lài dì)
·耶弥若吒乌都吒(yē mí ruò zhà wū dū zhà)·拘罗帝吒耆摩吒(jū luó dì zhà qí mó zhà)
·沙婆诃( suō pó hē)
【白衣大士神咒】
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三称)
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南无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怛垤哆·唵·伽啰伐哆·伽啰伐哆·伽诃伐哆·啰伽伐哆·啰伽伐哆·娑婆诃·天罗神·地罗神·人离难·难离身·一切灾殃化为尘·南无摩诃般若波罗蜜
【赞观音文】南无过去正法明如来·现前观世音菩萨·成妙功德·具大慈悲·于一身心·现千手眼·照见法界·护持众生·令发广大道心·教持圆满神咒·永离恶道·得生佛前·无间重愆·缠身恶疾·莫能救济·悉使消除·三昧辩才·现生求愿·咸令果遂·决定无疑·能使速获三乘·早登佛地·威神之力·叹莫能穷·故我一心归命忏悔·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观音大士赞】观音大士·悉号圆通·十二大愿誓弘深·苦海度迷津·救苦寻声·无刹不现身·南无施无畏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赞偈】菩萨号圆通·降生七宝林中·千手千眼妙真容·端坐普陀宫·杨柳枝头甘露洒·普滋法界熏蒙·千层浪头放神通·光降道场中·千层浪头放神通·光降道场中观音菩萨妙难酬·清净庄严累劫修·三十二应周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瓶中甘露常遍洒·手内杨枝不计秋·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三称)
【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无mo佛fo驮tuo耶ye南na无mo达da摩mo耶ye南na无mo僧seng伽qie耶ye
南nan无mo观guan自zi在zai菩pu萨sa摩mo诃he萨sa具ju大da悲bei心xin者zhe怛da侄zhi他tuo
唵(ong或an)斫zhuo羯jie啰la伐fa底di震zhen多duo末mo尼ni摩mo诃he钵bo蹬teng谜mi
噜lu噜lu噜lu噜lu底di瑟se吒zha烁shuo啰la阿a羯jie利li
沙sha夜ye吽hong癹po莎suo诃he唵(ong或an)钵bo蹋ta摩mo
震zhen多duo摩mo尼ni烁shuo啰la吽hong唵(ong或an)钵bo喇la陀tuo钵bo亶dan谜mi吽hong
【消灾吉祥神咒】
曩na谟mo三san满man哆duo母mu驮tuo喃nan阿a钵bo啰la底di
贺he多duo舍she娑suo曩nang喃nan怛da侄zhi他tuo
唵(ong或an)佉qie佉qie佉qie呬xi佉qie呬xi吽hong吽hong
入ru嚩wa啰la入ru嚩wa啰la钵bo啰la入ru嚩wa啰la
钵bo啰la入ru嚩wa啰la底di瑟se姹cha底di瑟se姹cha
瑟se致zhi哩li瑟se致zhi哩li娑suo癹po吒zha娑suo癹po吒zha
扇shan底di迦jia室shi哩li曳ye娑suo嚩wa诃he
【功德宝山神咒】
南na无mo佛fo驮tuo耶ye南na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无mo僧seng伽qie耶ye唵(ong或an)悉xi帝di护hu噜lu噜lu
悉di都du噜lu只zhi利li波bo吉ji利li婆po
悉xi达da哩li布bu噜lu哩li娑suo嚩wa诃he
【准提神咒】
稽ji首shou皈gui依yi苏su悉xi帝di
头dou面mian顶ding礼li七qi俱ju胝zhi
我wo今jin称cheng赞zang大da准zhun提ti
惟wei愿yuan慈ci悲bei垂chui加jia护hu
南na无mo飒sa多duo喃na三san藐miao三san菩pu驮tuo
俱ju胝zhi喃nan怛da侄zhi他tuo唵(ong或an)
折zhe戾li主zhu戾li准zhun提ti娑suo婆po诃he
【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陀罗尼】
唵(ong或an)捺na摩mo巴ba葛ge瓦wa帝di
阿a巴ba啰la密mi沓ta阿a优you哩li阿a纳na
苏su必bi你ni实shi执zhi沓ta牒die左zuo啰la宰zai也ye
怛da塔ta哿ge达da也ye阿a啰la诃he帝di
三san药yao三san不bu达da也ye怛da你ni也ye塔ta
唵(ong或an)萨sa哩li巴ba桑sang斯si葛ge哩li
叭ba哩li述shu沓ta达da啰la马ma帝di
哿ge哿ge捺na桑sang马ma兀wu哿ge帝di
莎suo巴ba瓦wa比bi述shu帝di
马ma喝he捺na也ye叭ba哩li瓦wa哩li娑suo诃he
【药师灌顶真言】
南na谟mo薄bo伽qie伐fa帝di鞞pi杀sha社she
窭ju噜lu薜pi琉liu璃li钵bo喇la婆po
喝he啰la阇she也ye怛da他tuo揭jie多duo也ye
阿a啰la喝he帝di三san藐miao三san勃bo陀tuo耶ye
怛da侄zhi他tuo唵(ong或an)鞞pi杀sha逝shi
鞞pi杀sha逝shi鞞pi杀sha社she
三san没mo揭jie帝di莎suo诃he
【观音灵感真言】
唵(ong或an)嘛ma呢ni叭ba弥mi吽hong
麻ma曷ge倪ni牙ya纳na积ji都du特te巴ba达da
积ji特te些xie纳na微wei达da哩li葛ge
萨sa而er斡wo而ta塔te卜pu哩li悉xi塔ta葛ge
纳na补bu啰la纳na纳na卜pu哩li
丢diu忒te班ban纳na捺nai麻ma嚧lu吉ji
说shuo啰la耶ye莎suo诃he
【七佛灭罪真言】
离li婆po离li婆po帝di求qiu诃he求qiu诃he帝di
陀tuo罗luo尼ni帝di尼ni诃he啰la帝di
毗pi黎li你ni帝di摩mo诃he伽qie帝di
真zhen陵ling乾qian帝di娑suo婆po诃he
【往生咒】
南na无mo阿a弥mi多duo婆po夜ye
哆duo他tuo伽qie多duo夜ye
哆duo地di夜ye他tuo阿a弥mi利li都du婆po毗pi
阿a弥mi利li哆duo悉xi耽dan婆po毗pi
阿a弥mi利li哆duo毗pi迦jia兰lan帝di
阿a弥mi利li哆duo毗pi迦jia兰lan多duo
伽qie弥mi腻ni伽qie伽qie那na
枳zhi多duo迦jia利li娑suo婆po诃he
【大吉祥天女咒】
南na无mo佛fo陀tuo南na无mo达da摩mo
南na无mo僧seng伽qie南na无mo室shi利li
摩mo诃he提ti鼻bi耶ye怛da你ni也ye他tuo
波bo利li富fu楼lou那nuo遮zhe利li三san曼man陀tuo
达da舍she尼ni摩mo诃he毗pi诃he罗luo伽qie帝di
三san曼man陀tuo毗pi尼ni伽qie帝di
摩mo诃he迦jia利li野ye
波bo祢mi波bo啰la波bo祢mi萨sa利li嚩wa栗li他tuo
三san曼man陀tuo修xiu钵bo犂li帝di富fu隶li那nuo
阿a利li那nuo达da摩mo帝di摩mo诃he毗pi鼓gu毕bi帝di
摩mo诃he弥mi勒le帝di娄lou簸bo僧seng只qi帝di
醯xi帝di蓗xi僧seng只qi醯xi帝di三san曼man陀tuo
阿a他tuo阿a[少/免]nou婆po罗luo尼ni
【补缺真言】南谟喝啰怛那(nā mó hē là dá nà)·哆啰夜耶(duō là yè yē)·佉啰佉啰(qié là qié là)·俱住俱住(jù zhù jù zhù)·摩啰摩啰(mó là mó là)·虎啰·吽·贺贺(hǔ là,hōng,hè hè)·苏怛拏·吽·泼抹拏·娑婆诃(sū dá ná,hōng,pō mò ná,suō pó hē)
【补缺圆满真言】唵·呼嚧呼嚧·社曳穆契·娑诃(ōng,hū lú hū lú,shè yì mù qiè,suō hē)
【回向偈】诵经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有情·速往无量光佛刹·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回向偈】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回向文】所有功德果报·悉与一切众生共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个人回向】弟子○○○愿以此所颂《观世音菩萨普门品》1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3遍、《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5遍、《十小咒》1遍之功德回向给弟子今生今世以及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历代宗亲及六亲眷属,并请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慈悲做主,超拔它们令业障消除,离苦得乐、往生净土,弟子真心求忏悔!
【三皈依】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和南圣众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
Mio Fǎ Lin Hu Jīnɡ Guān Sh Yīn P S Pǔ Mn Pǐn 妙 法 莲 华 经 观 世 音 菩 萨 普 门 品 ěr Sh W Jn Y P S 、 J Cnɡ Zu Qǐ , Piān Tǎn Yu Jiān , 尔 时 无 尽 意 菩 萨 、 即 从 座 起 , 偏 袒 右 肩 , H Zhǎnɡ Xinɡ F 、 r Zu Sh Yn : 合 掌 向
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意。炉香赞: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观音发愿文:南无过去正法明如来,现前观世音菩萨,成妙功德,具大慈悲,于一身心,现千手眼,照见法界,护持众生,令发广大道心,教持圆满神咒,永离恶道,得生佛前;无间重愆,缠身恶疾,莫能救济,悉使消除,三昧辩才,现生求愿,咸令果遂,决定无疑,能使速获三乘,早登佛地,威神之力,叹莫能穷,故我一心归命忏悔。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
这时,无尽意菩萨从座位上站起来,裸露右肩,双手合十向释迦牟尼佛致礼,开口言道:“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什么因缘,而立名为观世音呢?”释迦牟尼佛告诉无尽意菩萨说:“善男子,如果有无量百千万亿那么多的众生,他们遭受到种种苦恼现在听说过观世音菩萨之后,只要一心称念他的名号,观世音菩萨就会立即观察到这音声,使那些身处苦恼的人都得到解脱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解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若有百千万亿众生
每天诵经的数量,应视行人的情况而定,有时间尽量多诵。《普门品》主要宣说观世音菩萨普门示现的种种功德。行人持诵观世音名号应对菩萨的功德有深入的了解,这对培养对观世音菩萨的信心是有巨大帮助的。
学《普门品》,最好能把《普门品》背诵下来,然后行住坐卧都可以诵。比如在乘车时,走路时,无聊时。或者遇到大危难时,一定要诵《普门品》。《普门品》是一部救命经,不仅救我们的色身,而且救我们的法身。要切记。念念从心起,念念不离心。诵《普门品》时也一样。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今天我们要开讲《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这一本《普门品》从古至今都把他单独流通出来,原因是观音菩萨的大慈大悲受到老百姓极力的欢迎。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老百姓有众多的苦难。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人人有一堆说不出的苦。这些苦难自己又不懂得靠内在的修行来化解,所谓内在的修行就是戒定慧,六波罗蜜,慈悲喜舍等等。一个真懂佛法的人他
末学明荙来自四川尼众佛学院,今天与大家分享的题目是“如何建立信仰”,所依经典是《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普门品》是出自大乘《妙法莲华经》中的第二十五品,内容是宣讲观世音菩萨以神通妙智,普门示现,救七难、解三毒、应二求,三十二化身令众生离苦得乐的种种不可思议的境界。当然,对于菩萨的这些不可思议的境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比
以前讲过很多法,息灾、增益,包括求子婚姻、事业、钱财。乃至对这些的看法。其实这都属于理性的部分。感性的比它们重要,那就是慈悲心,人和人之间的慈悲相对。我们这时代,人和人接触很多,都是陌生的。那么,如何跟陌生人相处。甚至会碰到很多不讲理的,那怎么办?所以现在为什么要定合同,还是签字,等等。甚至律师行业也特别发达。
说起观世音菩萨,通常大家能想到的就是观音菩萨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只要我们诚心忆念,观世音菩萨就会来帮助我们。但是观世音菩萨为什么能有千手千眼、寻声救苦的能力?为什么观世音菩萨的影响这么深广,几乎全球各地都有观音信仰?为什么是观音菩萨而不是其他菩萨?观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法门到底有什么神奇的地方?
普门入于大慈,帮助众生得利乐;观世音入于大悲,寻声救苦。 古德解说慈悲一双,说观世音菩萨寻声救苦的时候,会经常说一个感应的故事。有一位商人,他很信仰观世音菩萨,每一天都会在佛堂里面念诵《普门
【经名】《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解释】“妙法莲华经”:是一经的总题。“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是一品的别目。「妙法」:妙法是微妙、深奥、不可心思、不可言议、非常宽广、无穷无尽的法。观世音菩萨,他救七难(救众生的七种难:水难、火难、黑风难、枷锁难、刀杖难、怨贼难、罗刹难);解三毒(解除三种毒:贪、嗔、痴);应二求
普门品感应故事一:李怀瑾,江苏睢宁北乡车家店人。科举考试未能成名,清朝末年兴办学堂,又改为研究医学。一日,忽被恶风所吹,双瞳(音同,瞳孔)反背,经一年多医治,始终不见效果。李自寻思,两眼是终身残废了。一日,想起某书上说:“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暗,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四句话,治眼疾有灵验,我何不至诚念诵。
刚学佛时,我都会跟大家说,要把普门品背诵下来,然后每天在观音菩萨面前念一卷普门品。为什么呢,因为普门品里面有大秘密。我们虽然天天拜,念,所以,今天因缘成熟了,我就把普门品的秘密告诉大家。 普
普门入于大慈,帮助众生得利乐;观世音入于大悲,寻声救苦。 古德解说慈悲一双,说观世音菩萨寻声救苦的时候,会经常说一个感应的故事。有一位商人,他很信仰观世音菩萨,每一天都会在佛堂里面念诵《普门
许多人都知道念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因为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功德殊胜。为什么会有如此高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功德呢?最简单最直观的原因是因为观世音菩萨是中国家喻户晓的菩萨,也是最多人顶礼膜拜的菩萨。
这首偈的大意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见到论议人时,就会发愿,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以佛陀的正法,摧伏外道的邪见和论议。见论议人:“论议”是说通过问答的形式等,分别阐述诸法的义理。其目的是使对方了解论理,明了法义,重在显明真理。佛在世时,比丘们常常就某一义理或论题等展开论议。著名的迦旃延尊者就是因为思惟敏捷,辩才无碍
这一愿的大意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见到身无铠甲、手无兵仗的军人时就会发愿,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永远舍离不善的身口意三业,趣于善道。见无铠仗:“铠”即铠甲。古时战斗中穿戴的铠甲战衣,可以防身。“仗”是弓、矛、剑、戟等兵器的总称,即兵仗、器仗。
此时世尊思维此梵志性格儒雅纯善质直,常为了求知而来请问,不是来惹麻烦的。他如果要问应当随意回答。佛就说:犊子。善哉善哉。随意提问吧,我会回答的。
这时世尊告诉憍陈如:色是无常。因灭色而获得解脱常住之色,受想行识也是无常。因灭此识而获得解脱常住之识。憍陈如。色即是苦,因灭此色而获得解脱安乐之色,受想行识也是如此。憍陈如。色即是空,因灭空色而获得解脱非空之色。受想行识也是如此。
居士问:《金刚经》上说:“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何理解请师父开示!一如师父答:把所有的虚妄,就是一切相都是因缘和合的,所有的像都是生灭的变化的,无常的,他不是永恒不变的,所以对我们众生来说第一个就是破相证性。因为相是一个虚幻,因缘和合的假象。
迦叶菩萨说:世尊。一切法的意思不确定。为什么呢?如来有时说是善不善。有时说为四念处观。有时说是十二入。有时说是善知识。有时说是十二因缘。有时说是众生。有时说是正见邪见。有时说十二部经。有时说即是二谛。
善男子。虚空之性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佛性也一样。善男子。虚空非过去,因为无现在。法如果有现在则可说过去,因无现在所以无过去,也无现在,因为无未来,法如果有未来则可说现在,因无未来所以无现在也。
《宝积经》与《般若经》、《大集经》、《华严经》、《涅槃经》,并称为大乘佛教经典『五大部』,在佛教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该经以大乘经典的『空观』思想为基础,累积了《阿含》以来的佛陀教义,同时,也强调『无我』的思想与瑜伽的修行等,是中观学派及唯识学派共同尊奉的经典。
《四十二章经》是由后汉迦叶摩腾、竺法兰同译的。后汉是指汉朝的东汉时期。汉朝共分两个时期,一是西汉时期,二是东汉时期。东汉时期又称为后汉。本经的翻译者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就生活在这一时期。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汉明帝因夜梦金人,于是派蔡憎和秦景、王遵三人带着十八个人到天竺求法,在求取《四十二章经》之后,遇到
如来佛性有二种:一有,二无。所谓恶有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十力四无所畏,三念处大慈大悲,首楞严等无量三昧,金刚等无量三昧,方便等无量三昧,五智印等无量三昧,这都叫做有。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