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佛说阿弥陀经开示 第八集

  弥陀经-马来西亚槟城开示

  第八集

  海云继梦和上

  刚才我们已经把如何转入报身的这个部分跟各位讲了,要按照目前我们社会上流行的情况,这个就叫做大灌顶,这已经灌顶完毕了。你这一灌大概大满灌,一大桶都倒下去了。这个灌顶,你一定受用。你这个受用,下辈子还有好大好大的福报,因为这辈子你因缘不见得对得上来,但下辈子,因为你这个受用,绝对带你到下辈子去,常居胜族,不是常值好王,那没什么,那王是别人当的,你当胜族,你自己当王,你放心。你没供养不要紧,下辈子,我再给你供养,当你当大国王的时候,连本带利一起收。因为这个你内心里头,已经开始有很大的震撼,你开始在调整,你自己慢慢的去运用这个疑情,怎么样子把化身转入报身,你一定可以受用。

  这个经文里头讲“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有没有,你要怎么信受?我们当然信受,这还用你讲吗?但是为什么你信受没用呢,因为你是化身信受,你那个心有点像playboy一样,花心,不是真的信心,随时你都会变,随着环境你就变了。但是你进入报身以后你就不变了,那是真实的,佛要讲的是这个真实的。你不转入报身以后是不可能真实,虽然还不完美,但总是真实吧,对不对。你能够肯定作主,肯定自己,而自己能够作主,这个是非常重要。现在我们的生命你做不了主,虽然天天都在发愿,天天,我一定要怎样,我告诉你,过几天,气候一变你就变了,对不对,环境因缘一变,你就完全没有办法掌控了,这个是这个世间最大的无奈。

  现在经济景气还不错啊,等到经济景气大萧条的时候,我看你怎么办,谁都不行了。我们看一九二九年那个时候,美国那些钢铁大王那些,二九年以后,一个也不见了,为什么通通不见了,无奈嘛,面对那种局势没办法,多少那些钢铁大王举枪自尽,那没办法。所以外在的环境对我们有着很大的牵制,你没有办法作主,但是你进入报身以后,不一样,就是不一样,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

  那么这一个转化里,我还要再跟各位强调的就是报身的成就你一定要好好地去训练,好好去训练,它能够让你产生的状况,绝对不是你大脑想象的利益而已。你不要以为说,师父不小心讲出来我们通通捡到了,不是,这是我们弘法者的使命,我这辈子来,就是为这个来的。本来我也是跟各位一样,结婚生子,结婚是结婚,就在结婚前,送贴子给同学的时候发现问题,那同学说要出家,我说怎么可以出家,去把他抓回家,结果变成我出家。就在那个整个的转换,角色转换的过程里,我发现大家对佛法都误解了,大家误解了。误解了我就发愿,要把佛陀的真理讲出来。那要讲并没那么容易啊,当时怎么一看知道大家都误解了,为什么会去发愿呐,现在想想,一头雾水就栽进去了。但是我发现,大家绝对把佛陀的真理误解了,我就钻进去把它请出来,分享给各位,就这样。

  所以把这个东西分享给各位,这是我的责任,我终生尽形寿要走的菩萨道。所以很多人给我所谓难看、委屈,这也是应该的,就像刚才跟各位讲的一百零八拜,你要行菩萨道,你要勇敢一百零八拜,因为那个会锻炼你永不退转,就是这个地方讲的不退转,不退转。什么叫不退转,你自己没有去遭遇那些挫折跟逆境,那些委屈、那些毁谤,你怎么知道什么叫不退转。就是这样来,修行就是这样啊,有挫折是正常的。你不要以为师父不错,坐在那里人家红包就拿给他了,我们去赚得要死,一个钟头多少钱,我们都包红包给他。你别这样想,不是这样的状况,这里面你看到的是表相,那真实的、实质的那个部分,才是重点。

  好,后面这一段,我跟各位做个结论。“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这是第三句,若有众生闻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总共在这里面讲了三句,这是第三句,这也是结论。那么这里他讲,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这个是三世,对不对,过去、现在、未来,所有众生要发愿的,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们发愿的有算吗?你在化身里头发愿的都不算。

  因为跟各位讲,你信这个宗教跟信那个宗教,其实差不了多少,因为你在化身里头,你为什么会信佛,因为这个因缘嘛,你为什么信基督,因为那个因缘嘛。他生在欧洲,天生本来就信了,他是惯性,惯性的信,不叫信。当他再生到亚洲来,他当然就信佛,因为大部分的人,他的本质是单纯的,爸爸信什么,妈妈信什么,他就跟着信什么,信的对不对,他会找很多理由,而那些理由都是虚幻的。信佛也一样,信耶稣基督也一样,所以你会发现所有的人,你看在海边的人只会梦到妈祖,不会梦到圣母玛丽亚,为什么,因为脑海里头装的就是林默娘的故事,所以他梦到的那一个,一定是林默娘。在中国内地一定梦到观世音菩萨,在欧洲一定梦到圣母玛丽亚,这没有为什么。你能不能够说,我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我梦到一个和尚,有没有?不是没有,那概率非常少,我们温哥华有个会长他就是这样。他去住院,住院祈祷完睡觉,起来,他梦到有个大和尚,两个小和尚,在一个莲花池里,老和尚看着他笑笑,两个小和尚拿东西给他吃,他莫名其妙,他也很惭愧,有那罪恶感,自己赶快再祈祷,祈祷完,他家里是在香港开明报的负责人,家人就拿报纸给他看,一打开,啊!有这个法师来讲经,他就跑来听了,那个,梦的那个就是这一个,我们就这样子平白捡了一个弟子。这个宗教的人梦到那个宗教的状况,不多,不是没有,那个概率很小,绝大部分的都是那个环境里头的情况,这是一种很自然的状态,很自然的状态。那我们告诉各位,假如是这样的话,通通在化身的娑婆世界里,没有办法转入真实的报身的世界里。

  那么这边讲的是讲报身的状态,你一定要带着这个疑情,自己去转,一定会成就的。所以我常跟各位讲,你对于人性、人生、生命,这三个东西,要带着疑情:这样对吗?我这辈子这样对吗?活这么大,我人生走这一条路这样对吗?你开始去反省、检讨,要转入报身里,很快,但是有一个原则,你不要照着人家讲的去走,那又变成惯性,变成意识形态,你要自己摸索。

  像我们出家人常常摸头,为什么要剃光头,释迦牟尼佛也莫名其妙,他自己都卷头发,叫我们剃光头,到底是干什么?你要自己去想为什么,而这个不是否认,我要求证呐,这有什么价值跟意义?当你肯定是这样的时候,其实你已经转入报身了。报身呢,真实的部分你会一直扩大,一直扩大,你的人生呐,你才能当家作主,这只是一个小部分呐,你自己去进行是很多的,很多的,你的成长。我是希望我们每一个人从这边来获得。有一部分,我们留着明天再跟各位谈。

  我想我这样讲很多人会有问题,你有问题,你提出来,好吧。用写的,不要用讲的,这样比较具体。我一个一个跟各位作答,你不要不好意思,你不好意思是对你自己残忍,你就勇敢的提出来。

  问:我们要如何找到我们的本尊?

  答:这个本尊的意思跟我讲的定位一样,你的生命因素,本尊就是你的生命因素。我前面跟各位讲过,菩萨的定位不要拟人化,要性德化,每一个菩萨都是一个生命因素。地藏菩萨是地藏这个生命因素,观世音菩萨是观世音这个生命因素,绿度母是绿度母这个生命因素,白度母是白度母这个生命因素,你不要把他拟人化,他一定长成什么样子,真的有人这样,这里有个眼睛吗?这个两手都有眼睛吗?真的这样吗?那你未免太迷信了。那些都是表法,一种生命因素,它可以起着很大的作用。那你的定位,就你找到本尊了。那你说你要如何找到本尊,这种问法,基本上,你都还在化身里头找,你到佛具店去找就可以找得到了,是那个吗?很显然,一定不是那个,对不对。那哪一个?那一定是你生命中的东西,不是外在的。而这个生命中的东西,最少它都是报身的,不会是化身的,所以我希望各位不要把他拟人化,拟人化你会找不到,你会找不到。

  问:当我们做归零功课的时候,要如何忏悔?

  答:归零功课就在忏悔了,你已经知道有这么一个委屈,或是这么一个不如意,那你就回过来,这个就是忏悔。因为任何的不如意、逆境、委屈,都是业相,我们就针对这个业相忏悔,这个归零功课。假如你要补强,它有一个方法,就是你每天所有的功课都做完了,静坐,半个钟头到一个钟头。假如家里夫妻共修,或者孩子也学佛的话,大家背对背,背对背,知道吗?静坐半个钟头,坐完了,你走你的,不讲话。做什么呢?反省跟检讨,反省跟检讨,这个很重要哦,反省跟检讨。什么叫忏悔,忏悔就是反省跟检讨嘛,对不对,忏悔的定义呀,你知道吗?不是一定要唱歌,唱往昔所造诸恶业,哭的眼泪大小滴乱滴,那个不叫忏悔,那个照相叫演戏。忏悔真实意就是反省、检讨,自己真正的反省跟检讨。假如没事的话,大概把这个礼拜来的事情反省一下,有事的话,针对那件事情,为什么我会犯这个过,做这个事,好好去检讨。

  那么检讨我们有原则,第一个叫理忏或者通忏,理论的理,通就是一般性的,这个部分是一个的忏悔法。另外一个叫别忏,别忏相对于通忏,一个叫事忏,相对于理忏。就是有发生的事情,这事情明明就这样,为什么会这样,会不会有我不知道的,保留嘛,会不会这是什么业。想清楚了,基本上问心无愧,那就不是我的事,可是明明就是不如意的事,不如意我就拜。这件事情我想一想我没错,于理无亏,于事也无损,我也没做坏,人家对我这样,当然是误会,你就算了,你就看开,你就不会闷在肚子里,老是越想越气,越想越气。你不要这样想,你想开了,我没错,大概是他看错了,弄错了。他弄错了,原谅他嘛,事情就过了。这是有事发生的时候叫事忏,或者叫别忏,个别的一个一个去忏。

  假如没有,没有的话叫通忏、理忏。想不出来,那一定有道理嘛,道理是我不懂,不是他不懂,对不对。为什么会这样,是我不懂,我不懂,我忏悔嘛,免得到时候我后悔,对不对,我不用后悔嘛,我先忏悔,等事情发生了,到时候说,哎呦,我已经一百零八拜了,不要找我,对不对,我就不后悔。不要到阎罗王那边,阎罗王一讲,啊!对!对已经来不及了。阎罗王一讲,有啊!我拜一百零八拜。他说不够,要拜五百拜。那你去找海云法师,他叫我一百零八拜,其它由他算帐。这个你记得,我们先做你就不后悔,想不通的,就通忏,就理忏,理上一定有道理,只是我不懂而已,我不知道而已,那你就通忏。

  还有一个通忏、理忏,就是业不重,不生娑婆。既然来娑婆,就有很多业,所以我就拜,我也懒得去想,少想,不要用大脑,少想,反正这样子该拜就对,这也是一种通忏的方法。通常事忏跟别忏是比较具体的事情,比较具体,譬如这东西把人家弄坏了,哇!人家很生气,我们认为小事一件,可是他认为大事,你知道吗。

  有一个太太,那太太是已经七十岁了,先生也往生了,七十几有一天她很伤心地在找一个戒指。戒指,为什么伤心,她说什么一个木头刻的戒指,木头刻的丢了就算了,她说不是,那是我先生在订婚的时候做给我的。那就不一样哦,那是价值的问题,在我们来讲可能不认为是怎么样,在她来讲,那是终生大事,对不对。先生不在,我唯一怀念先生就摸着这个戒指,现在戒指不知道丢哪里去了。这个可能就是个大事,这个我们可能都不懂,不知道,我们就忏悔,你不要到时候想到才后悔。这个功课都是这样做,这样的话,我们的人生就会充满着一种喜悦跟感恩

  有一次,一个婆婆找不到假牙,假牙不知道弄哪里去了,哇!全家大家找找找,找到没办法,一套假牙很贵。他儿子说,妈,就再去配一个,她说我不甘心,又翻箱倒柜,那个晚上找到天亮都没找到。没找到,第二天就去配了。又花了一个多月,因为没假牙吃东西不方便,她就没住家里,去住儿子那边了。花了一个多月,把假牙弄好,回到家了,回到家,打开冰箱,啊!牙齿怎么冰在冰箱里面!然后又打电话给他儿子讲,说她新配的假牙要退还医生,她的找到了,为什么,因为她总是旧的比较习惯,新的总是还怪怪。她吵着她儿子,非得把它退回去不可,她儿子说好吧,那就退吧,退就退吧,不然怎么办。退了以后她怕儿子没退,钱给我拿来。他说钱是我付的,怎么要给你?我怕你没有给我拿去退,你把钱拿来。害的她儿子就付两倍钱,给医生一条,还要给妈妈一条,然后说我去跟他要回来。你要知道人的执着就这个样子,那个妈妈,她家很有钱,可是你看,那个脑筋转不过来,就说我没用,试戴现在不合格要还给你了。哪有这种讲法,对不对,可是当你转不过来的时候就是这样。好了,过了三年她再跟我讲,不然我怎么知道。啊!我不应该这样子,把那牙齿人家做好了,为什么还硬要退还给人家。我说,哦,退了。是啊!我是不好意思。我说不好意思怎么样?把钱拿去还给人家,我说那你就拿去还。她拿去了,那个医生莫名奇妙,一愣一愣的,有啊,你不是拿去戴了吗?后来这医生就跟她儿子讲,他说那就还给我吧。这个事情就往往会这样绕一大圈。在当时的情境中你转不过来,可是事后你想一想,你会想通了,那你就忏悔呀,不是把钱退还给人家就好了。你想的容易,人家内心里头是多难过。那个儿子也是气的,跷胡子,瞪眼睛,要跟妈妈怎么讲,他只好说莫名其妙,我花两条钱。只是这个样子,所以这个东西,人世间常有这种事,你要想得开,要怎么想得开,常反省,常检讨,忏悔是最好的法门。

  问:恶业是因,可否灭业障?

  答:恶业这个因你要灭,就像刚才讲的忏悔的这种方法。怎么灭呢,它不可能说你要灭就灭,但是它可能会有所转移,有所转移。譬如说死这种东西,死并不可怕,人人都要死嘛。但问题是二十五岁死跟八十五岁死就不一样了。八十五岁死,你自己也会安慰自己,我活够了,对不对。二十五岁死那就很麻烦了,爸爸妈妈才等你要出社会,看你要辉煌腾达,你就死,是不是这样?可是你假如能够转移,把二十五转移到八十五岁再死,那就不一样。灭,有没有灭?没灭呀,但是你能不能转移一下,这个很重要,对不对,是不是这样?这个病也是一样,病起来好痛苦哦,可是当你会忏悔的时候,病只是个过程,人生的一个过程,你就不会那么痛苦。这个不是你灭不灭的问题,我们一般来讲,忏悔业障好像是把它割掉一样,不是,它是你在心境中的转化,转化。

  问:常听说消业障,可经布施、善事来消除。

  答:当然是可以,可是你假如用化身来做的话,基本上是不大,效果不大。从报身来做效果才大,这个是各位要留意到。

  问:所以所种三恶因需由自己负责恶果?

  答:如是因如是果。但是你在无知的情况之下所造的,你现在很诚心地去忏悔,效果是可改的。你要弄清楚,无知所造的,是在这个化身的世界里造的,你诚心忏悔是在报身的世界里忏悔,有没有,一定改,一定改。你假如因为怕恶业来,所以才去消业障,有没有,这样子两个都在化身的世界里,在化身世界里,你要相互抵销就很难,因为你不知道你造的业有多重,是不是这样,你想想看。譬如以刚才这种讲,你去把它退了,把钱给我要回来,那个心境是什么心境?假如说,你去跟他说说看,把钱要回来吧,不然打八折也不要紧,这不一样哦。或者是理直气壮,你去把钱给要回来。那个业不等重,对不对。

  同样的看起来是个业因而已,那你现在忏悔的呢,好吧,我拜拜看嘛,你拜拜看是怎么样。或者你真的很诚心的,或者我针对那件事情很后悔,这样子忏悔,这都不一样。所以一般要讲说消除这个旧业障,等到你那个苦现前的时候,大概就没什么效果了,因为那已经是对价买卖的关系嘛。所以我们通常在业相来临的时候,你就开始忏,能够以报身忏是最好的,这是一种给各位做参考。

  我现在跟各位谈的这个佛法,是从今以后两三千年可以用的,是对我们知识已开发的人讲的。你刚才问消业障,可以诵经、布施这些来消除,那是农业时代的,我不能够跟你说无效,因为那个时代很有效,可是你现在这个时代就无效,对不对。你可以去慢慢了解是什么原因。因为那时代的人单纯,师父说我有业障,我就有业障,消业障,他很单纯,而且他很诚心。可是现在人不一样啊,师父说,好吧,懵消了。那个虽然钱是一样的钱,可是那个心是不一样的心。所以在这样的时代里,你要弄清楚,要懂。

  问:请问奥修与克里希纳穆提等人的言论是否正确?值得我们去跟随?

  答:你这样问,我怎么知道呢?奥修,这两个字,克里希纳穆提,六个字,的言论是否正确?我没看过,我怎么知道,对不对。你不能这样问,你这是假设我对他们都很清楚,对不对。我告诉你一个原则,不要因为一个人的一句话或一篇文章,你喜欢或不喜欢,就否认他或歌颂他,这样你都容易犯大错,知道吗?针对他的这一句话我认为不对,那针对那一句话他可能讲错,因为这一句话有可能是人家断章取义,弄不完整嘛,对不对,那你就批评他,你可能会把这个人完全否认掉。那你可能因为这一句话讲的很好,就把他捧得像什么,我想那也不必,对不对。同样一篇文章的论点也是一样,不要因为一小部分而否决那个人的全部贡献,也不要因为一小部分的成就,你就把那个人捧得很过分,这样都不好。所以你假如有看过他的,从法上,依法不依人,他的东西是好的,可用的,你就拿来用,不好的你不要用,就这么简单。所以你问我对他两个人我没有办法这样跟你讲,没有办法。假如你说好,他的哪一本书的哪个东西,我看了,我觉得这样,那你看怎么样?针对那个部分,这样来讲才有具体的标的。你这样对这两个人太笼统了。基本上这两个人来讲都有成就,成就以后他们所做的广告跟弟子的宣传那就不一样。所以你会看到这两个人是当今西方社会最推崇的人,但是,是不是真的达到止于至善,大概都没有,但是成就一定有他们一定的成就,只是那个成就符不符合各宗各派的标准这样而已。OK。

  问:可否解释本尊上师?

  答:本尊就是讲生命因素的那个部分,上师是你的指导者。我们修行的话有三个东西你要缘念,一个是缘念道场,你一定要有一个道场;缘念上师,善知识,上师就是善知识、指导者;缘念法门。本尊是指导者来启发你,你对你自己的生命一个定位,那个叫本尊。所以它是有区别的。

  问:如何修身、修心、修行?

  答:这样没有办法告诉你。这是整套的修行法,从修身到修心,然后到灵性的整个超越跟成长,这是整个的修行方式,只有一个方法,就是进来吧,再教你。

  问:请问要怎样拜佛才能达到消除业障和忏悔业障的效果?

  答:这个我们刚才讲了很多这个部分。

  问:第二个,拜佛是否要观想佛的圣容?

  答:你有没有见过佛?不然你怎么观想?我就跟你讲不要拟人化,他有什么圣容,他长什么样子,对不对。你要看那一些什么外星人的电影,有没有,科幻电影一些外星人,到底外星人长什么样子?但是他来到这个世界一定都要拟人化,对不对,然后你要把他打死之前,他才显现他的那个原来的面目,长的奇形怪状。人家也不见得长的那么丑,对吧,那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他不这样子你没有办法看,他没有标的。一般凡夫学佛,都要把佛菩萨给拟人化,即使信仰上帝也是一样,这个一神教是最严重的偶像崇拜,拟人化就是偶像崇拜。你怎么知道他长的跟你一样?你去问狗说你们家上帝,它一定说是长的跟我拉布拉多一样,它才不会变成黄金猎犬;哈士奇一定说,是才长成我哈士奇这个样子,谁说像你拉布拉多那么丑。这一定是这个样子,那你怎么知道上帝一定长哪个样子,所以你不用去这样。不过古代他是有这样讲,要你观想圣容。古代为什么要这样讲,因为那是像法时代,它这样讲,一直到我们讲工业革命以前,我们这工业革命大概也只有五六十年而已,你这五、六十年前的人,在这种状况之下都还很有用,因为他观念很单纯。现在不是了,现在你只要家里有两尊阿弥陀佛,你就没办法观了。你看西藏的这个鸡蛋脸,尖尖的,有没有,我们中国的就肥肥胖胖,很有福相的。你要看看是北方的还是江浙的,浙江的佛像,那种长相,有没有,那长相不一样,因为那是艺术家的造型,所以你圣容要怎么观想?可是古代人可以,因为他生活单纯,他容易把心安住在那里,我们现在不一样了。

  问:或者观想佛光摄受我们,或者称念佛的圣号?

  答:拜佛都是称念佛的圣号,为什么?它当作一个媒介,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一个摄心,刚好一个动作,让你语业,身业,身体在动,跟意业统摄起来,身,语,意做转化比较方便。

  问:请问在家人是否可以做烟供?

  答:你要有人指导,修任何密法。烟供是外道拜火教的一个修法,佛教当然也不拒绝,也接受了,可是你要修这些法最好是有人指导,不要看一看就自己修了,到时候家里就变火供了,不是烟供。那个要有人指导,有人指导就可以,你没人指导我是希望你不要尝试。你去参加就好了,哪个师父在办,你去参加就好了。

  问:生命的体证是靠力行而证得的,这种精神上的体会,是经过意识上还是心识上才会产生的呢?

  答:这个意识上还是心识上,你这个定义要先区别。这个同修问这个问题,应该你自己已经有相当深入的体验,那么你既然要分意识跟心识有什么不同,你就应该先把意识是什么,心识是什么先讲,因为你有这个问题了。我讲的是体验,你说体证,无所谓,这个没有关系,但是精神上的体会是怎么样的,我想我们不用精神这个字,精神相对于物质来讲,我在用词上是用灵性,心灵的这个词,我不用精神这个词,因为精神这个词,在现在的时代里在运用上有困难。所以我们的语言模式必须要共通,语言共通以后才有办法谈论彼此之间要沟通的部分。

  问:生命的本质原是佛性、本尊的一体,是每个人原本具足的,而这种根性原是藏在人的哪个地方?哪一处?意识中的哪一识?或者遍虚空都有呢?

  答:这个本尊一体、佛性、生命的本质,它是本来具足的,是存在的,你因为无明覆盖把它藏起来,藏在哪里,还是在你的生命中,离开你的生命就不算。现在你的意识把你的生命只局限在你的色身里面,你不了解真实的生命是什么。你现在这里所讲的生命,还是虚幻的生命,不是真实的生命。这个提问的同修,对佛法的了解相当的广泛。但是那个用语,语言上的使用,应该你在用的是跟你的师父那边,还是你自己的思惟里头整理的东西,跟我这边还没有形成一致,所以很多词在用的时候,我们有很大的出入。所以名词,这个叫语言,那个模式、定义要弄清楚。所以我为什么说,要一个道场,一个师父,你的语言模式才能架构起来,语言模式架构起来,你的思惟才能沟通。你语言用词都不一样,你讲的跟我讲的字是同一个字,那意思完全不一样,那就不好沟通了。思惟模式不好架构,我们是希望说能够多有这种沟通。你是说这个生命的本质,到底在意识中的哪一识?那不在意识里头,心意识里都没有,八识里头都没有,它不在里面,八识是虚幻的运作,不是真实的。它本身是存在的,只是被无明盖住而已,它不跟八识流转,这个地方是可以这样跟你讲。

  问:净土会消失吗?

  答:净土在报身的世界里,不会消失的,化身的世界里找不到,因为化身的世界有那么样的一片净土,它也是成住坏空。像澳洲也有一片净土,没人去的时候都是净土,人去就不是净土了,对不对,因为它会成住坏空的。可是在报身的净土里,它不是成住坏空的,这个不一样。

  问:请问化身净土指的是人间净土吗?

  答:可以这么说,我们叫化身,不是化生,他写的是化生,我们讲化身佛。释迦牟尼佛的净土就是僧团,就是僧团,它有条件的,就是有戒律限制,在戒律的前提之下,僧众,就是四众们能够和合相处,那个净土就能成立,就能成立,关键在这个地方。那么把这个佛陀的净土加以扩大,可以构成人间净土。那目前做不到,因为佛陀的僧团全部被破了,北传的被破了,藏传的也被破了,南传的现在摇摇欲坠,有几个道场不错,但是这样的净土呢,它又不能够普及。要能够普及一定要汉传的净土,这佛陀净土,这僧团能够健全起来,透过大乘佛教的这种俗事主义,俗事,教化众生的这种理念,去推动,把僧团给予扩大,到整个人间来,那才有可能有人间净土,这是一个状况。

  问:第二个问题他问,《佛说阿弥陀经》中所说的七宝池指的是七菩提分,七菩提分中的第六,是定菩提分,如果一个人临终前心颠倒,就肯定去不了西方净土,而人心之所以会颠倒,是否是业力的牵引?

  答:这倒未必,这环境塑造的问题。当然你讲业力的牵引这本身也没错,不过经过几十年的功力,为什么到最后要颠倒呢?这个你说业力也对,我想是修行的功力不够吧。

  问:因缘的合和,福报的不足或是另有他因,而这是由不得人去主宰吗?

  答:不是由不得人,人只要修行,绝对可以。我也告诉各位,人是什么都不行,只有修行可以。你不要以为你行,你行,是因为有福报,你没福报的话,告诉你什么都不行,人真正能做的是修行,是修行。你一修行,天龙八部通通护持你,通通护持你,你有很多事,你根本就不用去管它,它自然就会过关。这时间关系,我没有办法一个一个举例跟各位做说明,但是你记得这个原则,人绝对可以作主,只是你的方法不对。

  问:为什么往生西方净土后,反而进步缓慢呢?

  答:在净土中没有障碍啊,对不对,因为极乐,极乐嘛,极乐要不要持戒?为什么要持戒?因为极乐,谁犯戒?极乐要不要布施?布施给谁?没有穷人你布施给谁?所以布施你也修不得。极乐要不要忍辱?要忍辱那就不叫极乐了嘛,对不对。你有很多委屈,很多毁谤,那是娑婆才有的,到极乐谁毁谤你,都是和雅音,微妙音,所以不可能,所以你在那边这三个都不能修了,你要精进也精进不起来,因为没有恶缘,极乐世界它进步缓慢也就是这个原因,你到那边你想精进你也不知道怎么精进。是没有错,那个整个环境里,都是五根、五力、七菩提分来,而且四圣谛、四念处、四神足、四正勤都有,但是它总是慢,它就慢慢来。就像释迦牟尼佛很精进一样,那个弥勒佛就慢慢来。弥勒佛比他早,早证阿罗汉,弥勒佛证阿罗汉的时候,释迦牟尼佛才发心要修行而已,释迦佛已经成佛了,弥勒佛你看,还在遥远的岁月里,这个差别就在这里。所以你要能够在娑婆修行,这是顶大的福报,没有比这个福报更好的。

  问:在净土中修行,听经,闻法,法喜充满,在那种环境中,不会更精进不懈吗?

  答:是,这个就是“不是说吗”。是没有错,那里你好精进,精进不进步,你以为在那边精进,你精进修什么?你这还是意识形态,在那边听经,听谁讲经,阿弥陀佛跟你讲什么?对不对?因为在极乐世界里,它就是没有逆增上缘,它没有逆境。在那个顺境的情况之下,就好像一只脚走路一样,看你怎么走,有多快,你再怎么精进就是这样。我们在这里就是两只脚走路,所以它才会真的走的前进,因为他常有逆境,所以你变成多样化。当然这里有一个障碍,最大的障碍就是杂讯太多,你只要把杂讯过滤掉,真的三缘念,那你就很容易成就。

  问:请问在房间念佛可以吗?

  答:当然可以,谁说房间不能念佛,你在哪里都可以念,你只要有恭敬心就可以。念佛人有一个很方便的手段,你都不知道。师父都会告诉你,哪里都可以念,就是上厕所的时候不要念。刚学佛的人每次上厕所才想起,师父说不要念,啊!不要念,不要念那时候你就一直念,脑子里一直留着,为什么?至少提醒你在那边要念,他跟你讲不要念,你就在那边“哎呦!南无”这样就好了,“南无”这样就好了,不要再念下去,为什么?这就是善巧方便。只要你恭敬心到哪里都一样。

  有个公案,一个小沙弥在大殿里头尿尿,他的大师兄在那边就很生气,你不知道这里是佛殿吗,怎么可以在那里尿尿?他说那你告诉我,哪里没有佛?哪里没有佛,佛殿都是佛,哪里没有佛?哪里都有佛,哪里没佛啊,对不对,佛是无所不在的,这小沙弥比他大师兄还厉害啊。当然意思不是叫你在大殿里乱尿尿,这是一个公案,告诉我们说你心要恭敬,在哪里都可以。你看譬如我们经过菜市场,那个卖猪肉的,卖鱼的,不是鱼腥味很重吗?你看那时候佛教徒一定都念“南无阿弥陀佛”赶快通过。那不可以念吗?那才需要念,怎以不需要念呢?所以不用担心,念佛哪里都可以,房间里当然更可以,你要有恭敬心。他说因为家里没佛像,有没有佛像没关系,古代没有佛像的多的是,是现在这个时代印刷术发达以后,佛像特别多,反而变成一种灾难,家里佛像放太多了,不知道怎么办,这个都是一种关键。

  我们在学佛,在修行,你要记得,掌握住正确的方法,但是我还是告诉各位,不要流于惯性。各位来了,我已经跟各位讲了,你要学的是三家之言。我常跟各位讲,佛教分两个部分:一个是佛教的文化,一个是佛陀的真理。我们要学的是佛陀的真理,跟随佛陀的脚步走到真理的目标,而不是跟着佛教的文化,跟着人家在那边团团拜,等一下这一个在拜水路,等一下那个拜梁皇,你也不知道拜什么,拜的很喘,拜的好高兴,然后刚好有几个钱做个功德主,坐在大和尚身边。做功德主是很好,你知道什么好吗?因为你护持道场,对不对。功德主几个万,几个万,不是几个万,几十千,几十千,几百千,护持道场,这个功德有。你说梁皇的功德主,那整个功德恐怕轮不到你头上来。你说你为亡者做,你记得,为亡者做,你记得《地藏经》讲,诵经的人得六分,亡者得一分。谁诵,我问你,谁诵,谁诵?都是诵经的那个诵哦,对不对。所以诵经的那个得六分,亡者得一分,跟你什么关系,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你只是花钱消灾而已,对不对。所以你拿钱去作法会是护持道场,因为道场缺钱,你拿去供养道场,护持三宝,培养僧才,有这个功德。梁皇整个做完的,做的那个人有六分,你知道吗?亡者那一个,你回向给他的那一个得一分,你要知道这结构在哪里。所以你要做梁皇,有效吗?当然有,你会不会写,很好笑那个笑。当然有效,怎么没有效,很好笑。你要去弄清楚它结构是什么,那你才能转入报身里,那你一转入报身里,心念一起这些都圆满了。你不知道你在做什么。我不是批评法会,因为要让佛教能够在世间流传,道场是绝对需要的,那么道场要怎么住持下去,它要经营嘛,就是透过法会。其实法会这样做是不好,为什么不好?因为法会是密法的修法,密法修法是道场里要培养一群人,这一群人专门修这个法,一年出来做一次法会,把他修法这个功德在那一次给回向出去,大家来发心,护持道场,包括硬体的跟软体的,这几个人要吃饭一年,对不对,大家总要发心护持,以这个功德来回向,那就大了。而不是大家都在外面跑经忏啦,那这样子,通通都变野台戏,在演戏,就变成这种状况。所以这个我们是不批评了,我们不是要批评,因为他在护持道场,让道场经营下去本身没错,你留意到这个部分。

  在整个佛教透过这几千年来,佛教演变,文化已经很复杂了,这个不是对不对的问题。但是我们在新时代里,你应该要怎么样走出一个正确的学佛人的一个应有的那个心态跟立场,我想这是很重要的,这是很重要的。各位有一个很健康的心态跟正确的立场,我相信你在学佛的过程里,要进步一定很快。我想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是绝对没问题的,至于说你要不要成就,那就看各位的用功跟努力了。

  好吧,今天就跟各位讲到这个地方。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