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佛说阿弥陀经开示 第六集

  弥陀经-马来西亚槟城开示

  第六集

  海云继梦和上

  现在,我们要跟各位谈的是“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这个就是你前面的已经成就的那个,没话说——你现在有所觉知,不管是从生命上、从人性上、从人生上面有所觉醒,这些人若能散乱心念佛,都可以往生,这表示前面所讲的那个善根福德因缘都具足,到了以后能跟诸上善人聚会一处。

  这个圣众,阿弥陀佛跟这些圣众是哪些人,很多人就有问题了。有哪些人,这里都没写,我们要依据什么,大概依据你的经典来写的,都算。但是最根本的有四大菩萨,这四大菩萨就是《华严经》上面所讲的:弥勒菩萨、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这四大菩萨。这是胎藏界里头,东南、西南、西北跟东北四个菩萨,八叶院也有东、南、西、北四方,那么有四隅,就有四维,就是东南、西南、东北、西北这四维,它是用菩萨,不是用佛。也就因为这个原因呐你就发现,为什么鸠摩罗什把十方佛删为六方佛,就把这个四维的删掉,因为它表法是表四大菩萨。它已经有讲“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临命终时一刹那际,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十大愿王你翻翻看,“到已即见阿弥陀佛”,下面“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弥勒菩萨、普贤菩萨”四大菩萨,主要是这四个。那么其它的呢,你加上谁都可以,有的再加大势至菩萨,有的再加地藏菩萨,那无所谓,但是这四个菩萨一定有,因为你的经典所依据的出处不一样,所以有《阿弥陀佛来迎图》,有没有,那里面有八大菩萨,那就再加,那不要紧,但是这四个菩萨一定有,这是一个关键处。就是说为什么会有,因为你都在胎藏界的范围里,胎藏界是整个法界的结构,也就是你的生命结构,生命里最主要的几个因素,它分这几大类把你显现出来。有机会我们再跟各位讲密法的时候才讲,因为讲净土讲到那边去,现在已经够深了,有的人已经睡着了,再讲那个通通摆平了,那不但要软铺,还要卧铺呵。这个是我们在谈的有时候我们在讲经的时候,适可,适可而止,大家昏昏欲睡就好了,不要睡到都打呼了。

  好,到这个地方还不打紧,最后这一句是最重要,“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这一段话,“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第一句跟最后一句,都讲这样,第一句跟最后一句,在这一段里他讲了两次。重点是“我见是利”,我看到这个优点,这个利益。你们既然天天都吵,吵说要死到哪里去,那我告诉你,这是一个你们最好去的地方。

  这个里面我前面就先跟各位讲了,因为在印度的文化里,佛陀的成就是印度文化的一朵奇葩,他也给印度文明带来了极高度的进步。印度文明本来就很进步了,但是佛陀的这个创见,对印度文明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当时社会的菁英,那些四禅八定,九次第定,这些大成就者一听到佛陀的理论,通通转过来了。所以我们才跟各位讲,佛陀当时讲的法,其实是都跟这些色界无色界的人讲的,不是跟我们讲的,我们欲望、杂想太多了。那一些证得阿罗汉以后的人,他就产生这样一个问题了,我原来在克里希纳那边,在siva那边,在大梵天那边或者毗湿奴那边,都有他们的国土好去。我来你这里,我那里去不了,请问我要去哪里,对不对。本来我还有个茅棚住,现在给你这么一弄茅棚去不了,那现在要去哪里?他说有,有大楼可以住,这个社区的大楼不错,你可以去,为什么呢?我见是利,我看到这里,因为这个地方最适合你们去。话是这样讲,是这样吗?不是,因为这是法如是故。佛陀的法如是,就是自然真理如此,你有成就,你当然就到那里,但是你们看不到,我看得到,这是真理的轨迹如此啊,那我看到,我告诉你们,所以我才这样讲。佛陀就告诉这些大阿罗汉讲,我不是安慰你们,也不是随便讲讲,这是真理的轨迹如此,你们必然会要到极乐世界去。所以你现在要找舍利弗在哪里,我告诉你,就在极乐世界了,在哪里。目犍连、摩诃迦叶在哪里,通通在极乐世界了。你不去也可以,假如你不去极乐世界,你就到兜率天弥勒内院去,跟弥勒菩萨一起再降生人间,也可以,就看你决定。你既然有所成就,那你就可以做决定了。这是第一个,佛陀看到真理的轨迹,他这样讲了。

  第二个,就是这一段话,《弥陀经》里讲这一句话“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总共讲三次,有三句,这一段就讲两句,第三句是到结论那边才讲的。所以这个地方你看到,他在这一段里为什么强调这个呢,就是告诉我们,你们这些阿罗汉,不用担心,在我这里修法,自然有你安身立命的地方,知道吗?

  很多人问,我们净土念佛往生极乐世界,你们华严往生哪里?这还需要再讲吗,这个不用讲,对不对。我们华严绝对往生极乐世界,那是指什么,最笨的人,往生极乐世界。你们那种念佛法还未必往生,因为你一点概念都没有,不可能往生,而且很有可能跑到化身佛的世界去,而不是到报身佛的世界,你要留意到。我们是最少到报身佛世界,是最少。要高明一点的人都入法界去,到法身的地方去了,才不要到净土去,我们入法界不是更好吗,为什么要到净土去呢?这是很多人不了解的,因为你以为念佛就往生净土,就结束了,还没,你到净土以后事情还多了,因为终点是入法界,净土只是化城而已,因为它是报身佛的地方,不是法身佛的地方,你弄清楚。

  我跟你讲这个不是要跟你挑战,假如你现在是念佛,你还是乖乖念佛,照你的方法,不要听我讲,听了你就心大乱了,回去就不知道念不念了:极乐世界竟然跑出两个来,而且听说还是化城,不是终点站。告诉你,它怎么会是终点站,因为你到那里还没成佛,你要成佛是往后走。因为极乐世界是第二世界,第二世界后面还有第三世界,第四世界,一直到N加1个世界。你不可能停在第二世界,你还要第三、第四……

  所以这一段话就是很明显的告诉我们,是跟那些阿罗汉讲的,你不要一直想要找一个栖身之处嘛,成就以后整个法界你是自在出入的,整个法界就是你的法身。你不到那里去,你一直要找一个你要安身立命的地方,那你还是法界的孤儿,还是法界中的生命孤儿,流浪法界的生命孤儿。那还是太可怜了,只是比较好一点而已嘛,人家三岁流浪,你是五岁流浪,只差这两岁而已,还差什么,人家在第一世界流浪,你在第二世界流浪。

  那你要直接进入法界去,那要入法界,华严的行法是最特别的。这个法门本来是从华严的立场来讲,它只是一个眷属经,今天弄成一个主要经典,那你都一头栽进去了,对不对。蜂蜜很好吃,结果你这只苍蝇就掉到蜂蜜里头去了,你飞不出来,已经被粘住了,那种蜂蜜有什么好吃,这个就弄错了。好,这个是这一句话,我跟各位提醒的,给各位做参考。

  我们不是诋毁这个法门,我也没有丝毫的瞧不起阿弥陀佛,你放心,我也没本事,因为人家是报身佛,对不对,我是大地凡夫,不是说我在诋毁他,你不要弄错,也不要听错。我们只是把整个佛教对法界的结构,这个真理,弄给你搞清楚,这个是很重要的。所以这部经不好讲,我跟你讲,这部经很不好讲,因为它是佛的境界,我们这些都是很厉害,拿来就讲,然后就自己想自己讲,到底他是讲佛的经还是讲自己的经,我们就搞不懂了。我跟各位讲,你不像我这样讲,不行啦,我不是说我是标准的,我是起码而已,起码像我这样讲,要讲更完整一点,那还要打什么,打那个荧幕,还要那个图像一个一个弄给你看,那个还比较完整,因为我们讲经不是专门写论文的,没有把这些资料整理出来。我估计要讲这个部分,它资料三、五万个字,是需要的。刚才那个理论就三、五万个字了,这部经讲三、五万个字,那不是太少了吗?再加上那些图表来讲,那就更不容易。所以为什么疏钞,《弥陀疏钞》是莲池大师写的,为什么要写那么多,是有道理的,不是没道理的。

  好,我们再往下看,这是另外一个领域。十方佛啊,但是鸠摩罗什在这里,把它删成六方佛,我们来看看,这家伙好大的胆子,佛说的话,他都不照规矩来,敢乱删,是什么原因,那我们来看看。

  “舍利弗,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东方亦有阿閦鞞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这个大家都很熟,你知不知道这个东方他提了几个佛?算算看,阿閦鞞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五个。东、南、西、北,通通五个,但是西方七个,下方五个,上方十个。我告诉你,他非常用心,五表示圆满,是小数的圆满,不是大数,大数圆满是《华严经》讲十十圆满。五是圆满,七是大数,你知道吗。这个鸠摩罗什在翻译经典的时候,他就运用人类数学史的观念,五进位然后七进位,七进位以后才十进位,你知道吗?有没有,研究数学稍微脑筋转一下,你就可以想出来了。所以在五进位的时候讲七,就是大事,在七的时候讲十就是大事,十是十进位的时候。所以《华严经》讲到十进位,《华严经》是比较晚期的经典,《地藏经》讲七七四十九,地藏经是比较早期的经典。像这讲五的数字为标准圆满数字的,就是一个单位,五为一个单位,一只手五个指头,一只脚五个趾头。后来是因为五个指头再加两只手,所以七,就变七进位,是这样子来讲的。你可以看到,这有一个历史时间的因素在。

  你不要看我讲经怎么讲到数学史里面去,因为这是文化史里面的东西,所以它这个经典有它的历史背景在。这部经当然不是这个历史背景,但是鸠摩罗什在翻译的时候,他用这个历史背景来取舍,你知道吗?所以他用五,用七,有他的用意。我们不懂得人类生命的历史,这就是生命的历史,虽然是数学史,他运用人类族群的生命史,他引用到经典里面来。所以我跟各位讲,经典是一种生命的语言,它不是大脑的语言,你要不懂得人类生命的发展过程,你经典是看不懂的。

  所以我们第一天就跟各位讲,基督教徒看不懂《旧约》圣经,看不懂所以他就一直删,只要跟科学相抵触就删掉,就删掉,删到最后,我告诉你,“旧约圣经”剩下四个字,因为通通违反那个真理,不是违反真理,违反你的大脑逻辑。因为生命的东西跟大脑逻辑是不一样的,但是他不会解读,他不会解读,不会解读一看抵触,抵触就删了,要不然跟科学讲不过去。科学是大脑里面的东西,科学再过个两百年又被推翻了,那你怎么办,怎么办?到时你又把删掉的圣经再把它补回来吗?可见这种宗教是不老实,对不对,经典怎么可以乱删呢,我们都不删,对不对,都不能删,你要留意到,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所以它这个地方讲东、南、西、北,这个叫四方,再加四维,东南、西南、西北、东北,这个叫四维,他把四维给删掉了。佛本来是十个佛,他通通把你删了,五个,七个,十个。为什么删到这种状况呢,让你去对比一下,他的重要性。西方为什么七个,比你其它三方多两个,就告诉你西方比较殊胜了,用这个实质上的东西来表达,来表达,有没有,这一个。那上方为什么十个,上方是最圆满的,本来是十方,所以他告诉你,西方还不是究竟,还有一个上方,他不是说上方是究竟,他是告诉我们整个法界是像圆球状的、立体的,不是你想象的平面的,他用这个来告诉我们是法界整体,法界整体,你留意到。他假如通通都是十个出来,你就比较不出来了。所以这种经典的结构很简单,但是很穷尽。我告诉你假如不是我这样跟你讲,你根本就体会不到,为什么其它四方都是五方佛,而西方是七方佛,上方是十方佛,为什么?你不知道。

  你可能会说我所知障太重了才会去搞这些莫名其妙的东西,那个是本来如此,不是本来如此,因为我们对比了其它的版本以后发现,鸠摩罗什把人家删掉很多了。好,那么你既然删了,为什么这样删,这个问题就浮出来了,对不对。而他删的非常逻辑,符合生命的逻辑,而不是大脑的逻辑。要看清楚,这个人,了不起就了不起在这里,所以他敢说他翻译的经典绝对符合佛陀的意思。你看他都删那么多还符合佛陀的意思,那意思就是佛陀多说的,对不对,他讲十方佛不是多余的吗?不是,印度人希望十方佛,中国人不必,讲那么多搞不懂,不这样讲,他不清楚。你有没有这种本事,有没有这种解读经典的语言模式跟思惟模式的能力,这个是关键。

  所以我们要跟各位谈的是,你一定要试着摸索,带着疑情,因为在学佛的过程里,经典的语言模式跟思惟模式,你必须先通达。你不能够自己去解读,那你经典就没办法,我讲给你听的这些,对我来讲,是我体验的,对你来讲,它变成一种知识。我不是要你接受这些知识,我是希望你透过我所教你的这个方法,你自己去拥有一套你解读经典的语言模式跟思惟模式,而你的模式不一定跟我一样,你copy没有用,copy我的只是知识而已,你必须去创造你的思惟模式。这个佛经里面的思惟模式,是每个人看的不一样,不是说我讲的对,你讲的错,不是。你有一套你的模式,因为那是你生命的体验,我提供给你的是,告诉你经典应该要这样解读,活泼一点,不要用传统的意识形态框着你自己,那你怎么能开悟呢,对不对。所以你会这样讲,师父,不是说吗?不是说什么,不是说,不是说什么,那都是你自己想的杂讯嘛。某某大德不是说什么,某某大德叫你去死,你去死啊?某某大德讲的,是他的知识,对不对不管,那是一种知识。我今天讲给你也是一样,不是我对不对的问题,是你透过我教你的,你自己要锻炼一套你的模式出来,是直接你从经典里头去得的,不是从我这边得的。你从我这边得的干嘛,对不对,你要靠我讲的这个去吃饭,那没饭吃了。靠佛吃饭还有点饭吃,靠我讲的没饭吃。

  所以你要从经典里头,去找到你生命的活水源头,那个生命能量是爆发的。我只是协助你告诉你说我有这样的一个范例,不是很好,大概还可以啦,至少我吹牛也吹的出来。给你参考一下,你弄一套自己的,对经典解读的那种语言模式跟思惟模式,你可以来仿学。不是要你去记知识,记知识没有用。这不是说要考佛学院,说考一百分,考一百分干嘛,得第一名,得第一名干嘛?讨个好老婆是吗?要不然要干什么,没有用嘛。所以知识只是一种媒介而已,不要当作终极目标,这个才是学佛,学着觉悟,生命要觉悟,你不去觉悟光记一堆知识,那不是业力吗?脑子里头负担那么多业力干嘛。回家看电视,看的高兴好睡觉,你看这个,记那么多知识,还会脑神经衰弱。这个是我简单跟各位谈一下。至于这些文章,这些经文里头的东西,我就不详细一个一个跟各位讲了。

  这个佛号,你记得读经只要读到佛名的时候,我们诵经是这样,我念一遍给各位听:“舍利弗,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东方亦有阿閦鞞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这一段念完以后,你就更应该合掌,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閦鞞佛,南无须弥相佛,南无大须弥佛,南无须弥光佛,南无妙音佛,南无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这个要再多念一遍,加南无,经典要加上去。当然你在这个时候还可以再加一个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因为是他讲的。你也可以再加,那就比较多一点,太啰嗦,不是太啰嗦,不好意思,又讲错话。你再加南无舍利弗等诸大尊者,可以,但那通常是法会才用的,法会的话要把这东西弄得很周全。你一般在诵经,不必,大概加一个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这里有阿弥陀佛。

  只要有佛名出现或者菩萨名出现,你那段经文诵完以后,就加上这些佛号,加个南无。有的人叫做礼多,就站起来拜,一句一拜,一句一拜。但是你记得,它有经名,经文的名字,你也南无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这个时候,当你这样子,你会觉得很纠结,对不对,礼数那么多,功德很大。什么功德呢,因为你把自己搅拌起来了,动起来了,你不会再按照经文这样一种意识形态的接受。你知道吗,你表达你的恭敬嘛,我合掌,我对所有的佛在恭敬,你看看,听闻一佛名功德有多大,我现在在合掌恭念,恭敬念诵佛号,你看那都你得的。你去看看《地藏经》讲听闻诸佛菩萨名号功德有多殊胜。你既然已经听闻了,你是不是把这个殊胜接下来,是不是叫接下来,不要让它漏掉,再接一下,再做。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你的脑筋不是惯性,你有所觉,有所觉,对不对,觉醒来进行,这个福报全你的,这个因缘全你的。所以我教你诵经也是太过那个,不太像其它师父讲的乖乖念就好。修法过程当中你自己要用心,自己用心,自己去体验这些。好,这是一个。

  南方,“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灯佛、名闻光佛、大焰肩佛、须弥灯佛、无量精进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像这个部分,有时候你也可以这样改,念完以后再合掌,南无南方世界日月灯佛,南无南方世界名闻光佛,南无南方世界大焰肩佛,南无南方世界须弥灯佛,南无南方世界无量精进佛,你再把世界加上去。加世界上去的这种念法,通常叫做华严念佛法,因为《华严经》里头出现世界的时候,通常有南方什么什么世界,那么有什么什么佛,还有上首菩萨什么什么菩萨,有没有,这个是华严经念佛的方法。好,这个是举个例子跟各位讲一下。这个是南方,这个东南西北方的意思我们讲过就不再讲了。

  “舍利弗,西方世界有无量寿佛、无量相佛、无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宝相佛、净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一样,这个是西方世界,一二三四五六七个佛,没错,我应该是没有记错了。《弥陀经》我是初学佛的时候念过,后来我就没再念了,因为我专攻华严了。《弥陀经》是去年十一月到温哥华讲经的时候才拿起来再看一遍。我们大概在十年前,我在槟城佛学院讲四十八愿的时候,那是《无量寿经》的四十八愿,不是这个部分,所以这个已经很久没看了,我印象中是这个经文结构。各位可以了解到,经文结构不会错的,因为它是生命的结构,我们叫法界,就是身相结构,叫法身就是“能”的部分,法界是“所”的部分,它同一个结构,就是昨天讲的多维流淌的部分。这个是很殊胜的,我这样讲各位听不太懂,你没有进入那个领域没有体验到,所以那是什么东西你不知道。法身不是你讲的说一个身相一个状况,它是一个宇宙存在的本然状态,你要去体验它。

  好,这西方世界的情况,我们前面讲过,这里也不再讲,我们再看北方。北方是成就以后的妙用,所以福报很大。“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胜音佛、难沮佛、日生佛、网明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这个四方讲完了,都有一句话,这些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有没有,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佛的舌头听说伸出来,能够把脸盖住,那什么舌头,可能基因突变,那是青蛙的舌头,佛陀不是青蛙,那个舌头伸出来出广长舌相,那个舌头薄到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初学佛的人,尤其讲经的人很喜欢讲这个,佛陀神通真厉害,舌头伸出来,我们伸出来听说顶到鼻尖的人是已经三辈子没说谎话了。你来伸伸看有没有顶到鼻尖,你一定常讲谎话,我都不敢伸出来,这个叫着相解释法。着像解释法是古代,有一些非常忠诚的基本教义派的这些佛子所做的解释,我们不批评他不对了,不要批评他不对,反正他是做最忠诚的人嘛。它意思、法义根本不是这个意思。它法义是说这佛的法音流宣,没有死角,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他都穷尽,知道吗?我们不穷尽,你看我不会讲,一讲人家都睡着了,师父讲的太深了,这就是死角嘛,对不对。

  你要留意到,佛陀的法音,是各阶层的人都能够体会,那就表示他的语言很厉害哦。他语言怎么厉害,我们看这经典,三千年前他这样讲,现在来看,你也能解释,不会解释是个人的事了。这部经再放三千年,还可以用,所以佛经不可能去删的,因为你不会解释是你家的事,你不要怪到佛的身上去。所以那些宗教都莫名其妙,他否认了他们的教主,他才会把他的经典删掉,为什么他会删,因为他没有生命的体验,所以他没有办法感受,他的教主在教他什么。他用大脑想,想不通,大脑只能够局限在这一世,这几十年来我们生活的环境里头,那些记忆拿来做推理,推理不通。那已经是前辈子的事了,甚至于几百年前、几千年前的事,他怎么能懂,不懂就改了,那你弄错了。

  所以佛教一定要我们去体验,要我们修行,修行就体验,体验叫正量,体验到叫正量,限量界,马上境界现前,那你就知道了。你体验不到,你修行不到那里,体验不到。你当然也不会讲。不会讲那怎么办,然后佛经讲的,佛是如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我只好钻牛角尖,乱讲。因为佛没错、佛没错,我不懂,我只好想当然尔,自己解释,自圆其说讲过去就好了。那也有功德,那什么功德你知道吗?那叫福报,他接引初机可以,他想要生命改造了生死就不可能,接引初机可以。有这种结善缘,修福田这个可以,讲经也变成这个样子,那跟各位供养一样,要加入法供养,他加不上去。讲经要加法供养,比你供花加法供养难,因为他讲经就在法了,可是他法转不动的话怎么办,他只好乱动,对不对,就变这种状况。所以我们要留意到,它有这种状况,古代有这种情形,现代也有这种情况。

  不是我们不信,佛陀在转*轮的时候,你看他的语言,几千年前,乃至从现在几千年后,他都是圆润的,非常圆融,非常smooth,就是他有一套语言模式,配合他的思惟模式,所以这部经跟那部经可以连起来。这一部跟《无量寿经》,跟《华严经》,乃至于跟密教的《大日经》都能连接起来,它不会矛盾,生命的体验不会矛盾。所以你在佛经那么多经典里头,它不冲突的。你不要看跟《般若经》,这个叫性宗经典,《般若经》是空宗经典,它们对在一起不冲突的,不冲突的。这是报身佛境界,报身佛有没有证得空性?当然要证空性,没证空性怎么进得了报身世界呢,对不对。但是他不敢讲空,一讲空的话极乐世界就消失了,因为它是在化身的极乐世界里,不是在报身的极乐世界里,所以它会产生矛盾,会产生矛盾。

  各位你仔细看看,我讲的提供你参考,包括这广长舌相的解释。当然你要解释说舌头伸出来整个法界都盖住,那也可以啦,鼓掌鼓掌就好了,就跟那个地藏王菩萨跟闵公要化缘袈裟土地一样,闵公说好,一袈裟有多少,他说试试看,袈裟一张开,九华山全部盖住了,有没有。这下子,哇!那就死定了,不给也不行。因为地藏和尚有这种威神力,所以佛陀的威神力更厉害,对不对。所以你用那种类比解释不太好,不过我们知道有人这样解释就好了,以后人家在讲你不要给人家漏气:“法师你这样讲不对,应该怎么讲才对。”你等一下走出去当心人家揍你。

  好,再看下面两个,“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师子佛、名闻佛、名光佛、达摩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这个经文,格式都一致,有没有,你就看到说这个经典其实很好翻,对不对,你看公式一套,一套就通通出来了,这个叫流水文,这六段经文叫流水文,但在流水文当中它有玄机,有没有?五个,五个,七个,五个,再五个,再来就是上方,上方就十个了,你看看这种布局,这个叫做巧运机心,他布局得非常好,非常微妙。他为什么加一个上方、下方,那个立体感全部出来,假如只有东南西北,你只看平面的,再加一个上方、下方,立体感就出来。所以古代佛法在讲十方,讲立体的,它是跟我们那个平面脑筋是不一样的。它整个是立体的,所以才有上下方,有没有,这个就出来了。而上方是最后一个,穷尽了,结束了,他告诉我们整个法界是这个样子,而不是只有一个,所以你在讲西方到底是那一方,对不对。它上方下方这个当中,不是只有一个水平而已,它还有很多哦。你看上方要过多少世界,也是十万亿佛刹,下方也是十万亿佛刹,那个整个的立体感里头,你看平面水平怎么拉的,对不对,这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在读经的时候,时空的立体感要有。

  好,“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杂色宝华严身佛、娑罗树王佛、宝华德佛、见一切义佛、如须弥山佛,一共十个,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到这个地方,通常我们诵《阿弥陀经》的人,你会发现诵到佛要说东方的时候,就“锵!”一声大家合掌,到这里“锵!”一声大家放掌,对不对。你不懂得意义,你就这样子流水一样的念过去,但是你要懂得意义,你就觉得说它这个六方佛的布局,它显得非常的庄严,非常的神圣,非常殊胜,为什么,因为他把重点都标出来。

  西方是成就,那么它在这个地方、这部经里特别强调成就,因为有些经典特别强调空性,那就指南方,有的时候是指东方,有的经典特别强调北方,因为他成就以后的妙用。各位要修那消灾、拔度,有没有,消灾法、拔度法,其实都要修北方法,北方法一定要东南西走过才有北方,你东南西都没有,直接修北方,那就变成法会的佛教了,因为你一直在办法会。那个法会是妙用,所以叫不空成就,原来你透过东方的空性,或者南方的正确行法,所得到的成就是西方,北方就是要起用。光证得空性,证得成就要干嘛,要起用才有用。所以这四方的法都有人在修。

  但是你常常不知道,在修哪一法也不知道。这部经在告诉我们的是,西方的成就最重要。所以在西方有七个佛,它的完整不是西方就好了,完整是十方,所以上方他讲十个佛,告诉我们要入法界。所以你在初阶学到报身佛的时候,西方最重要。事实上当你在经过北方的时候,你就要入法界了,那就不是停在报身的净土里,而是要进入法身的法界里,这整个经文的这种结构,那就讲的很精彩很精彩。我们不懂得经文的语言模式跟思惟模式,这些你就不知道了,这经文在讲什么。所以我告诉各位这几天你来听,值回票价,因为我要讲这个机会也不多,因为我不是讲《阿弥陀经》的人,我是讲《华严经》的人,所以你今天是拿十块钱来买到一万块钱的东西,你知道吗,我是拿《华严经》讲这《阿弥陀经》给你听的。所以你会听的很累:我以前听《阿弥陀经》都很好笑,而且很有信心可以往生,听你这么一讲好像不是那么容易哦。我告诉你,你往生的是化身的极乐世界,不是报身的极乐世界,没有人会跟你讲,没人会讲。我相信各位在听的内心也不是很舒服,对不对,我念那么久的佛,听那么久的《阿弥陀经》,讲都那个样子,怎么你讲得有点异端,不是异端,这是如实了知的状况,你必须要这样如实了知。

  好,这个地方我们就看到了六方,六方佛,这个六方佛你念完一段经文,都要刚才讲的这种情况,合掌,把佛号,把经文再念一遍,再加强以后你就会发现,这个《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你这样反复的念,你诵过一遍《阿弥陀经》这个名字你就念了十二遍,你会得到它很大的加持。而你念这个名字的时候,跟念“南无佛说阿弥陀经”不一样,南无佛说阿弥陀经,这部经佛是没有说的,佛说的是“南无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这是释迦牟尼佛讲的。“佛说阿弥陀经”是鸠摩罗什讲的,有没有,所以你把这个经名念个十二遍以后,法界一切诸佛通通加持你,通通加持你。我相信当你这样念过去以后,你就有一点觉知,而不是流水文的念过去。流水文那个木鱼叩叩叩……你念完了,哎!那个名字很熟,念,念不出来,有没有。但是你这样子有觉知的反过来再念的话,这个名字你就会很熟,而且这几个佛名你也会很清楚,多念几遍你就会通通记起来,所以这个是一个很好的诵经方式。很多同修在问,怎么诵经可以不打妄想,我告诉你,你这样念就不太会打妄想。要完全不打妄想只有两个人,一个是佛,一个是白痴。白痴就不会打妄想了,他就坐在那里,嘴巴歪一边流口水,他怎么打妄想。佛不打妄想,我们都会有妄想,你要透过诵经来降服你的妄想,那就用这个方法,你的觉性就会很高。好,这个六方佛的因缘,我们就跟各位讲到这个地方,这是很有意思。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这个迦牟尼佛跟他这个大儿子,舍利弗是智慧第一,大儿子讲讲讲,我这样讲你觉得怎样,“何故名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你看他特别强调这个问题,他没有说何故名为阿弥陀经,这部经它很重要的一点。现在我们谈到这里,后面还没有看你就想说,我们前面所讲的你看看,是不是那种状况。因为是所有众生成就以后,才到这个地方来,所以它所护念的不是这部经的问题,是一个法界的真理状态。

  他说:“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他告诉我们,你听了这部经以及听到诸佛名号,就能够得到一切诸佛之所护念。这个我们的大脑就要启动了,为什么这个听了以后诸佛之所护念,我们念别的护不护念呢?问题就在这里,你念佛名,佛是觉悟啊,你念佛的名号,你有觉悟吗?没有,它只不过是个口号。不是喊口号的问题,不是喊口号,那是什么,一种觉醒,这是很重要的,这个觉醒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在诵经、在念佛的时候,你就要去留意到这一些觉悟的情况。所以在念的时候经文是很简单,我们诵经的方法,你自己要去转一下。觉悟什么,觉悟就这三个东西,生命的觉悟、人性的觉悟、人生的觉悟,你三个部分你去体会,有的人比较在意的是人性,有的人比较在意的是生命,有的人比较容易感受的是人生的问题。你只要从那边有所觉悟的话,那么那个佛就跟你相应,因为他是来自于四面八方的,他讲所有的佛,所有的生命因素,你的生命因素既然有一个启发,一定有个佛跟你相应,所以你就会得一切诸佛之所护念。

  这个一切诸佛之所护念,有两层意思:一个是所有的佛,因为你有一个因素启发了,所有的佛都会跟你相应,加持你,佛光会普照你。因为你既然有一个生命因素启发出来,那你就肯定会成佛,现在所有的佛就跟你通电了,知道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关键,这第一个意思。第二个意思是,你这个生命因素既然启发,一定有个佛会跟你相应,那就当机,知道吗?你有一个本尊就对了,那个本尊会跟你相应,哪一个你不管,而这个本尊不是化身佛,是报身佛,关键是在这里。从你那个生命因素启发出来以后,你将来往生的世界,就是那个报身佛的世界,不一定是极乐世界。这个在理论上,这里就不讲了,因为这里主要是讲极乐世界的这个部分。而你生命启发的那个因素跟那个性德,是跟那个佛相应的,是到那里,那也是净土,因为都是报身净土,所以是一致的,是平等平等的,只是名字不一样而已,但是价值是一样。就好像你住的都是五星级饭店,只是不同哪一家而已,但是都是五星级标准的,就是指这个意思。所以我们在看,你真的那个实质,我们叫实力,实力派,真实的部分你一定要有,因为修行,行这个字是讲实践,我们讲叫力行,所以实践,你一定要去做。

  真正修行就是摸索,因为你不知道在摸索,人生都在摸索,摸索就是修行,你不要看说没成绩,不是成绩的问题,你只要摸索就对了,你就已经开始在觉醒了嘛。那你有没有找到,还得因缘呐,对不对,还得善根呐。你前辈子没摸索,这辈子摸索你就满头包,所以你看佛成佛,你看佛为什么满头包,他在摸索的时候,被揍一拳就长一包出来,当你满头都是包,你就成佛了,就是摸索。修行这两个字你自己要去定义,因为摸索,所以它产生一种现象——这就修行的根本定义,非常简单的定义:解决你摆在眼前的困难,就是修行。你生活中有没有困难,你就去解决它,这个就是修行。有了困难你就溜,那你就完了,那个困难就是变成业,它会一直跟着你,不管你溜到哪里去,业永远跟着你。所以你要解决你的困难,摆在眼前的困难,你把它解决了,业就没了。明明你处理了怎么又来了,那就拜忏,这很简单,修行就这两个方法,这个就左右脚,摆在眼前的你解决它,能解决的就解决,解决了又跑出来这是业,拜忏。你就这样一直前进,超越很快,很快。

  好吧,今天我们跟各位讲到这里。明天再把后半段的部分跟各位讲一下。明天、后天我们第二节课留给各位发问,你有任何问题不会或不懂的或者我讲得不清楚的,都可以问,好吧,各位不用客气。阿弥陀佛。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