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佛说阿弥陀经开示 第四集

  弥陀经-马来西亚槟城开示

  第四集

  海云继梦和上

  我们跟各位提到这些吉祥鸟出和雅音,鸟出和雅音,这个很正常的,因为人类喜欢嘛。但是这和雅音怎么样会转变成宣说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这是一个关键处。你是个学佛人,是个有觉醒能力的人,你就应该去追求这个东西,这个答案。那么这个答案不容易得到,因为从来没人讲。但是我们把追求这个答案的那种心境,叫做疑情,疑是怀疑的疑,情是感情,不是怀疑,你接纳,然后去求证,求证以后再验证,一步一步再前进,你对生命是什么状况,你就能够彻底了解,这是第一个关键处。

  第二个,这些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的体会,你的心得,你为什么会转变成念佛、念法、念僧,而不是念众生,对不对。你留意,念众生可能就有cost、profit、income、outcome、input、output的问题,投资报酬率的问题,你会想到所得、利润等等。它这里讲念佛、念法、念僧,纯粹是讲对三宝,出世间法,它还没有讲到,怎么样回过头来利益众生的事,还没有,所以它只念三宝。而这个念,中国字的这个念,是怀念的念,不是口念的念,你要留意到,所以它讲的是念佛、念法、念僧。为什么这要念三宝呢,念三宝其实讲的就是对三宝所具足的坚强的信心,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一般人体会不到,你对三宝真有信心吗?各位来,想你就知道你一定有信心,不然你不会来,但是你来是真的信心吗?你要看到大难临头的时候,你那个心念一起的那一个,是三宝还不是三宝?

  这个四月八号,我们浴佛节,北传的浴佛节日子,刚好那一天大地震——四川大地震。我在西安,我们正在念佛,念佛的时候,大家突然看到一个很奇异的现象:我们在八楼屋子里,都是封闭的,那一天天气不是很热,所以没开冷气也没电风扇,大家都在绕着念佛。哎,这个花怎么摇得那么厉害,大家都在惊讶,我们念佛真的那么感应吗?哇,这个花这样摇,因为我们绕佛嘛,不知道地震,大家就开始你看我,我看你这样子。一会儿,不对,地震!大家都在惊讶说,我们念佛那么殊胜的时候,才喊一个“地震”而已,有一个人失踪,你看他动作多快,我们就告诉他不要怕,不要怕,你在八楼你跑哪里去?你就尽量靠柱子的地方,因为柱子最安全。在大楼里头哪里最安全呢,靠电梯最安全,电梯它一定是最坚固的,你靠柱子的地方最安全,你不要在空旷的地方,靠柱子。靠书那个东西,地方也危险,东西摔下来你会被打到,所以我们通常靠柱子,注意头要照顾好。好了,就在讲的时候,我说大家我们既然在念佛,你就不用怕,你继续念,大家士气很高,唱的正大声。唱完了,我说点一下名,少了一个。我说通通出去里面不准留人,那个最震的时间已经过了,最震的时候我们正在念佛,那个声音大概都传到玉皇大帝那里去了。不知道是怕还是殊胜也不知道,反正就越摇越厉害,我们就越大声,念完了,它已经平静了,我们就走下去,沿楼梯唱下去。一直到第二天都找不到人,那个吓一跳,不知道被吓到哪里去了。你不要看当你事情发生的时候,你就发现你到底对佛有没有信心,一有信心我们唱下来,大家,满街都是人,人心惶惶的时候,我们这一群三十几个人,不知道在高兴什么。哇!好高兴,因为你有信心你不怕,你没信心你就怕,所以你对三宝要具足信心。

  这个地方讲的念佛、念法、念僧,跟我们讲的口念的不一样,跟你那个怀念也不一样,它已经转化为你的生命因素了。怎么转化,你看这两个转化的因缘,第一个它把外在的声音,吉祥鸟的声音,转化成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这外缘的现象,一切通通往正法的地方转,这个时候你的身体你的意念里头,就有一种转化,就把一切外在的会归为内在的生命因素,这个就是内在生命因素,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去先转化过来。那么转化为生命因素的时候,它是一个个别、单独的生命因素。那么这些东西进来以后呢,你再加一番综合整理,我们叫化学作用,它已经变成你内在的东西,那个内在的东西把它表现出来,叫做念佛、念法、念僧,你知道吗。所以你不要看它这种经文,它是非常符合逻辑的,但是它不是你大脑推理的逻辑,它是生命运作的一种生命模式,我们把这种模式叫做生命取向的思惟模式,它跟你大脑逻辑取向的思惟模式是不一样的,不一样,因为你的大脑没有可能去进行这种转化,把外面的声音怎么变成里面的生命因素呢,你不可能变的。现在的人类,科技、生物、医学,都还没有办法达到这个地方。

  两三天前,我从吉隆坡到这里来,飞机上拿的《南洋商报》看,它上面附了一个东西,是一个非洲的一对夫妇,白人,他们在那里跟野兽相处的这种情况。他提到一个问题,当那些野兽发起攻击的时候,他们在应变的时候有一个东西,叫做肾上腺素,它狂飙,我们就想野兽攻击你,你身体里面的肾上腺素怎么会狂飙,飙升,应该来讲是打一针才会狂飙,对不对。打一针的话是外来的,对身体一定有副作用,但是你因为那个境界会升起来,这是叫什么,叫反应嘛,生命中的一种自然反应,对不对。但是你知不知道,你现在能不能训练自己,让它飙升起来,这个就是关键哦。生命中自然的那种情况提升起来,是为何,现在人类无解,你不要以为今天人类对生命怎样,是完全不了解,他根本没有办法了解,解答什么,他也解答不出来。真正的要什么,你只有透过生命的体验,你才能感受得到。

  这个就是生命体验的东西,你看吉祥鸟的声音叫和雅音,这个没有问题,那么怎么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你解释不出来。你能够解释就是说,我听那个声音,就听到五根、五力,大概有点脑壳坏掉了,对不对。这个是一种转化,就是我生活的环境那么好,那么到处都能够激发我,我们在里面,净土里面的行人,激发你,对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的修学跟演练。那么在这个修学演练,它就转为你内在的生命因素了。好,这个是内在的生命因素,表现出来的,叫念佛、念法、念僧,你要留意到这里。

  我们通常讲到这里的时候,大致上所有汉传佛教,因为这部经只有汉传佛教有,通通讲念佛、念法、念僧,而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大概就辞典翻一翻抄一遍解释完毕,它没有办法去解释。它重点不在这个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重点是和雅音怎么转变成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然后这个众生闻已,听到这些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又为什么会转化成念佛、念法、念僧,是这两个转化过程。

  这两个转化是个大工程,当然讲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我不讲你也不知道,你不知道我偷工减料,那不偷工减料就很麻烦。我讲一遍给大家听听看,我假设你听懂啦,听不懂我也要讲,所以只好假设你听懂。

  我们一般讲生命是静态的,所谓静态的是指从宏观面来讲,你在这个宇宙中是在某一个象限里。那你在那个象限里面是静态的,虽然你是一直活动,但你一直在这个象限里。可是在宇宙里它不是一个象限而已,现在我们讲象限,我讲象限你听懂吗?数学上面的一个横轴叫X轴,一个纵轴叫Y轴,那是不是四个象限,是不是这样?大概我们讲也顶多四个象限,那你是在第一象限,假设你在第一象限,你不要假设别的地方,第二象限是天上,第四象限是地狱,大概你就知道,第三象限叫净土,我们修行是要把第一象限转化到第三象限,大概你就这样解释了,这样四个象限你就用完了,那你的大脑就满足了。可是我要告诉你,我们这个宇宙这个法界中,它不是两轴象限,它是N加1轴,你知道吗,它有无量无边的轴。我们不要讲那么多,那么多你就根本头脑想不到。假设十个轴,你回去算算看,假设十个轴的话,有几个象限?你去看看。

  那我要告诉各位一个,从这两轴四个象限来看,那么你在第一象限的现象,二、三、四是不是同时存在,你举这个例子你看,它是四个象限同时存在,象限转移只是一种过程嘛,对不对,你转过去你就存在,你不转过去它就不存在,因为你执着在第一象限嘛,所以你会计较。他骂我,他为什么骂我,我又没错他为什么骂我,你执着在第一象限,你要知道他骂你的这件事情,在第二象限是什么现象,在第四象限是什么现象,在第三象限是什么现象?你不知道,对不对。因为你可能在第二象限,发现是你骂他,所以在这一象限反射出来是他骂你,对不对?到下一下象限呢,很可能因为三个象限你没有骂他,他就跑到下一个象限去受果报。所以当你四个象限都看很清楚的时候,你根本不会在意,所以他骂我其实是个假象。

  你知道吗,你现在吃得很好吃,很好吃是你讲的,是你的意识形态执着在这里很好吃,可你知不知道在另一个象限是什么,增加十公斤,对不对,因为吃很好吃你吃很多你就胖了就增加十公斤。在另外一个象限呢,那一公斤十万,你要付出要减肥,那就另一个象限又出现了。所以你不知道其它状况的时候,你就执着在这一个状况中。我们用很多名词,不一样,其它状况,其它世界,其实呢那都是不同的象限所产生的状况,有没有。当一个佛,一个菩萨,他了解的是各种象限的状况,他都知道,所以他不执着。我们因为执着在这个象限,所以你就会产生痛苦

  好,那么现在这个地方讲的,它是无量无边的象限在转化,在这个净土里,这个吉祥鸟的和雅音,转移到一个行者的这个象限的时候,它就变成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当这个行者的这个象限,再转化出去给其它众生的时候,它就叫念佛、念法、念僧。这个不一样啊,你用大脑直线推理、推理,就一直推,那都你自己想象的。这一种各象限之间存在的现象,我们叫做多维流淌,多维度。我们不是三度空间、四度空间吗,那个多维度,它是N加1度空间,流淌它是动态的,它不是静态的。

  所以我们对我们的生命事实上是完全不了解。我们要怎么样了解我们的生命,你只有透过这种生命的体验,修行,去体验它,深深的体验你才能够感受到。而这个世界,就印度民族跟我们中国民族,这个生命的体验是最殊胜的。所以这两个民族能够经历几千年而不中断,就是因为它有生命的体验,关键是在这里。没有生命体验的民族,它很快就会消灭,它怎么灭亡都不知道。这是一个真实的一种状况。

  所以这种经文我们看起来,你假如要从文字上,从大脑的推理上面来看,它也很简单,念过去就算了。我讲这个部分呐,肯定在坐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会听不懂,不要紧,听不懂,你总有一个经验——我有听那种听不懂的经,你有这样的经验就够了。那这一个东西在你的生命里,是留下一个很深的种子,将来一直到你成佛,你都可以受用,不懂无所谓。

  好,那这里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我就不仔细地跟各位讲了,这个查辞典就可以查的到了,详细我们不讲,我要跟各位讲的是那个转化。第二个转化,为什么他讲念佛、念法、念僧?我要跟各位谈的是,为什么今天产生第三种转化,他明明就讲念佛、念法、念僧,我们就把人家变成一个念佛,而且又是口念的念佛。这是怎么搞的,经文已经讲的这么清楚了,为什么我们会转变成口念的念佛呢?你在意思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突变,那已经不是《阿弥陀经》的原意。这个念是一种意念,有一点我们另外一个字叫粘,粘东西的粘,强力粘剂,粘住的那个粘,这个念有那个意思,就是你的心是粘住的,跟佛法僧三宝是粘在一起,永不脱离的那种状况,所以我们叫怀念,忆念,是这个意思。用粘这个字当然也没有人喜欢用,粘好像是搞错的,不是,它确实心粘住三宝的意思,确实是这个样子。

  今天各位不是把修行当第一重要的事,各位是把赚钱,柴米油盐当第一重要的事,对不对?很多同修说学佛很好,出家也很好,不过……那就别谈了。不过的意思就是我以别的为第一要务,对不对。但是……可是……还有,很多。那个表示你不是把修行当第一要务。当你把修行当第一要务,要成功的话,就是要粘住,粘在佛法僧三宝,那你一定成功。那你下不了这个决心,那只能够说懵修。师父讲懵修,师父说念佛很好,懵念;师父说诵经很好,懵诵。懵字牌不会成功,一定要粘住。这个详细的状况,有机会我们再谈,因为这里面的这个理论它还是蛮复杂的。

  第二段这个是鸠摩罗什翻译的,他把这一段给翻出来其实是没有必要。他为什么会翻这一段,他说“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你不要说,那佛跟舍利弗讲,你不要说这个鸟是罪报所生,为什么呢?“彼佛国土无三恶道”,净土里面没有三恶道。那我告诉你,道场里面常有狗,算不算三恶道?你要是在里面,你好好办道,这个狗是护法,它不是三恶道。“舍利弗,其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在净土里,在道场里,没有恶道的名字,更何况有实呢。“是诸众鸟”,这些动物都是 “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他这是一个补充,为什么他要补充这一句呢?可见当时佛教刚进来,鸠摩罗什的时代佛教刚进来,众生,就是学佛的人对于畜生道,还有一种不太了解的那种情况,所以他要把这一段经文给列出来。假如要是我现在在这个时代,这段文我就不列了,就删掉了。因为他已经删很多,再删这一段没差,对不对,没差别,删那么多了,何况再删这一段。但是他在那个时代里用这段经文,他有两个意义。你可能会说,我讲的两个意义,语出何处,没有出哪里,这个你自己去体验。

  因为在我们来讲,中国人来讲,中国人对于畜生,不见得都认为是恶道,不认为是恶道,你要留意。我们跟动物相处的很好,虽然中国人没有把牛当做像印度人讲的圣牛那么样的崇拜,但是牛是中国人最好最好的朋友,你知道吗,比狗的这种状况还要好。当然狗也是很好的朋友,猫也是很好的朋友,那么这些好朋友来讲,它不可能说把它当作恶道来处理,因此他在这里要做一个解说。所以讲说这个畜生跟我们相处,它是佛的变化。好了,这里头就产生了另外一个问题,那阿弥陀佛是不是显神通呢,对不对,不然他怎么会变化呢?那这个地方告诉各位,它不是阿弥陀佛显神通。“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这个叫做阿弥陀佛本愿力故。就是说阿弥陀佛在他的国度里,他不是那么刻板的,那么呆板的,只能够贴上一些法语,其它都不能有的,不是,他很自然的,所以自然就容许它的存在,而这些存在在这个地方,它不是恶道,这个叫什么,法如是故。你要知道佛法的一个先决性,就是因缘。所以前面我们跟你讲说,那些动物会因为你的种族习气不同,显现的不一样。

  我跟各位讲,你看看你有没有这种感觉。在你生活的周遭很多朋友,对不对。对于动物,我们叫敏感度各有不同,有的人看到蚂蚁,就把它拨开没事了;有的看到蟑螂,弄掉就好了;有的看到老鼠,叩叩叩赶走就好了。但你会发现有些人对这些东西,他的反应非常的歇斯底里,有没有?有的看到蚊子,非得把它打死不可,打到玻璃全破了,他还在打,为什么,因为讨厌蚊子。有的看到蟑螂,你看那什么态度,呀!好像什么武器拿起来,非得把它打死不可,蟑螂什么都不怕,就怕拖鞋而已。有的光是听到老鼠,他就过敏了。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种性,个人的那个习气反应不同。同样的对你喜欢的也一样,所以有的人会把猫背在身上,把狗背起来,抱起来。你对狗、对猫那么孝顺,你不会把你妈妈抱起来啊,为什么,这颠倒嘛。你也不能说他颠倒,人性本来如此,他有所偏好嘛,对他喜欢的猫狗给它吃最好的,他老爸、老妈,他才不管他,要吃你自己去找,对不对。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人反而不如宠物,这没有办法,这是他的习气。所以来到净土里头,也会因为人的习气,净土里面的人的习气,他的这些。这叫依报嘛,依报,环境的这种依报,它显相会不同。所以你可以从这个地方看到,众生跟你的关系,跟行者之间的关系,不是通通一样。

  我有好几次在台湾,看到鸟在天上飞,那景色非常美,就明明在车上,我就告诉车上的人看,他就看不到。我说奇怪,那鸟那么漂亮,那尾巴那么长,你没看到?他说哪里,哪里?我很想把那两颗眼睛给挖下来,因为他没福报看不到,你是想看就在那里。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这是众生习气所使然,所以你看这个地方也是一样。这是第二个问题,阿弥陀佛变化所作,不是,法如是故,不是阿弥陀佛显现神通所变化。很多人就说它是阿弥陀佛显现神通,佛都不要人家显现神通,为什么他自己要现神通,不是,是他的愿力,法如是故。因为每一个佛都希望这世间是多采多姿的。

  所以我们跟各位讲说,你来学佛,你记得,要学得脸上像一朵花,不要变成苦瓜。这个本来学佛就是很自然的,要顺其自然。今天下雪了,就下雪了,今天太阳出来,就太阳出来,你不要硬是自己把它框成某一个样子,不是。这种经文就告诉我们,你看佛的国度里是多么的自然,多么的自在,而不是人为刻意去怎么样,一定把草皮整修成什么一个样子,那你弄错了,自然就好。自然,而不是你自己刻意去弄,草皮一定什么韩国草,多细,头发流几分长一样,然后白石头铺好,然后还要再去弄个什么圈圈,这样搞,那不是,那已经非人了,人是一种自在,自然。你看它这个地方很自在,他法如是故,他只要维持全方位的一种生态平衡就好了,不要人刻意地去把它弄成什么样子。明明就一颗树,就把它剪成一只公鸡,到底是公鸡还是树,对不对,没有必要,让它自在,树就是一颗树,为什么一定要把它剪成奇形怪状的,那就不自然。这是第二段讲的。所以他之所以要写这个东西,要把这经文留着,有它的价值跟意义,要不然从解释这个鸟非罪报所生,是不必解释了,删掉就好了,因为它有这两层意义,所以我们有必要跟大家做说明。

  第三个部分是这一段了,他说“舍利弗,彼佛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这就是讲大自然了,这意思就是山川草木,他没讲,还有流水哦,小桥流水,小桥大概没有,流水应该会有,在极乐世界里,但是这里没有写到。没写到,所以极乐世界图里头就没有河流,没有河流怎么有个湖啊,怎么有个七宝池、八功德水,那应该有嘛。所以你就会发现历史上其实早就已经被污染了,意识形态的污染。它这个山川林木很自然都存在,这才是净土啊,才是净土。你不要以为极乐世界水都是涌泉,涌泉冒出来,多的哪里去,那些人喝水都不要尿尿,那要怎么处理?那你就是完全意识形态了,你就好像在看电影一样,那些演戏的人,都不要吃饭,也不要睡觉,演戏里头从来没看过厕所,为什么,因为他们都不用。不是,极乐世界是一个现实生活的地方,一个净土,所以它这些存在都是很自然的,那么这一段讲的是山川,这个林木所存在的现象。

  好,既然是这种状况,它也会出一种微妙音,那么来到这里,和雅音跟微妙音有什么差别,我们就不跟各位区别了,你硬要区别的话,可以说那些吉祥鸟所发的声音叫和雅音,山川林木,风吹的声音叫微妙音,可以,这叫学生考试的标准答案,事实上不必这样区别。但是我可以告诉各位,它们都有一种现象,这些声音都会跟你的生命产生一种共振,共振。共振这里它也提到“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有没有。那么这一段经文在这里,比起前一段经文,它已经有所改变,它已经简化了,前面是两个转折,这里只有一个转折,其实还是两个转折。它不是微妙音比和雅音厉害,它一次就转过去,变成念佛、念法、念僧了,它是一样的。经文就是会省略,它那个状况一样,那个声音来你就会转化,还是产生三十七道品的这种训练,然后你自己的心会一直粘在念佛、念法、念僧上面,这个是跟前面一样。那么这里告诉我们的是:自然界里,动物也好,植物也好,它们都存在着对我们行者有一种启发,启发你的生命觉醒,念佛、念法、念僧就是生命的觉醒嘛,对真理的一种感受、体验,这个叫做念佛、念法、念僧。

  我这样的解释你可能会觉得跟一般的解释不太一样,他们念佛就是念佛,佛陀,念法就是法,dharma,念僧就是僧,sangha,你把梵文翻成中文,这样就解释完毕了,我告诉你,不是这样。念佛、念法、念僧就是对生命、对真理的体验与实践,实践以后要兑现,关键就这几个词。我们因为对真理不了解,所以只停在文字上的解释。佛是觉悟,觉悟啊,我们现在来讲叫体验或者兑现,透过实践,然后把那个真理,法就是真理,给兑现出来。所以你一定要记得:佛陀就是真理,你不要说佛陀怎么是真理,佛陀就是真理,这个问题你可能没有办法去体会,你一定要能够记得很清楚,佛陀就是真理,因为他已经把真理给兑现了。我们也是真理,可是你是真理的矿,你的矿现在可能还不值得开采,因为你的成分太低了。佛陀是百分之百兑现,他的生命因素有无量无边,全部兑现,我们的生命因素也有无量无边,全部被无明盖住,知道吗。

  那有些觉醒的,像菩萨就是觉醒啊,菩萨叫什么,就菩萨嘛,对不对。不是菩萨叫菩萨,这样没解释,菩萨叫菩提萨埵,菩提萨埵简称菩萨,这样有没有解释,根本没解释,你就把它翻了,菩提就是觉悟,萨埵是有情,所以菩提萨埵叫做觉有情,觉有情,是觉悟的有情,还是觉醒中的有情,还是被觉悟的有情,弄清楚,它是动词还是名词,你还是没搞清楚。所以当你搞清楚你就会发现,菩萨就是觉悟的生命因素,有情就是生命因素,生命元素。一个已经觉悟的生命因素,但是这个生命因素的觉悟,还没到百分之百。菩萨摩诃萨的部分,是有一些达到百分之百兑现,还有部分还没达到百分之百,所以才叫菩萨摩诃萨。它有严格定义,不是没有严格定义,我们现在都不管了,乱用一通。逢人便见你是学佛,菩萨好,菩萨好,菩萨请坐,年纪大一点叫老菩萨,年纪小一点叫小菩萨,马马虎虎了,叫菩萨不要叫罗刹就好了。这样子,因为你定义不精准,所以你就会混乱。

  所以你要懂得说念佛、念法、念僧,它是什么意思,它指的是你的生命因素经过实践,因为在净土都在实践,它已经有所体验,逐渐在兑现,它是指这些。僧就实践者,僧是和合,实践者。我们通常都不注意,为什么不注意,因为这些字你都很熟,尤其听很多人讲,听来听去你都变杂讯。你要留意到,不要轻易的弄过去,佛陀在讲这些,还有鸠摩罗什在翻译这些,他都非常严谨的,他的语言有一定的模式,他的思惟有一定的模式。你在听我讲好像我对他很了解,这经典就好像我写的一样,我翻译的一样。真的,我跟你讲,我这样讲是太臭屁了一点,这不是说我参与他的翻译怎么样,不是,我们这个叫史观的能力,你要有把历史的事件恢复到现场去。就是我现在读这个经,我就要恢复到那历史现场,当时他们翻译经典是怎么翻的,你要进入那个里面,你要进入那里面那你要有史观的能力,我是用这样讲的,听得懂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

  你要有办法进到那个现场去,你才知道说为什么他要这样翻。你从现在就可以去参与那个状况,这个是你只有修行人,你才能体验得到,你不修行你体验不到。为什么会有这种状况,为什么我们会那么清楚,因为对这经典来讲,我不必说什么天天要在那边翻来翻去,去准备讲经,不用了,因为这种经典它有一定的模式。鸠摩罗什、实叉难陀的语言模式很像。玄奘大师的模式是另外一派,我就不喜欢了,他讲话好像外国人在讲一样,虽然他写的文章都是中文方块字,你就会看不懂。因为他的语言模式,跟这个语言模式不一样,他有一定的系统存在,玄奘大师也有一定的系统,而他的系统他弟子知道,窥基大师知道,但是窥基大师也不喜欢他译的经典,所以他写《阿弥陀经》通藏的书,就不是照玄奘大师翻译的本子来注解,他是按照鸠摩罗什的本子来注解,那你就知道差别在哪里。

  所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运用经典的语言模式跟思惟模式,这是非常重要。我们希望大家能够很清楚的掌握到这里。假如有机会,我还很想把这种经典的语言模式跟思惟模式有一个一系列的讲法,因为它是一个非常专业的东西,来跟大家讲,但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因缘好像不太够,美国一个两个了,台湾一个两个了,新加坡也一个两个了,这里也一个两个了,都那一个两个凑不起来。你要说大家都凑在一起,十几个在一起,那就很好了,所以这个就很难,把这个因缘给具足起来。

  好,这个第三个结论还是一样,你看他语言模式都很一致的,“舍利弗,其国佛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你看他三个段落到结论,都是一样的文字,你看起来这经文就很有条理,它不会没有条理,所以他理论是非常好。所以他这一段讲的,第三段讲的就讲那个背景,环境,第一个是讲器世间,这个在《净行品》里讲十具足,这四段就把它通通讲出来了,十种具足在这里面全部都有了。第一个讲器世间,第二个讲眷属世间,尤其眷属的程度那么高,第三个是讲他的一切自然资源条件,生活环境的状况,有没有,包括动物,包括植物都有了,山河大地全部具足。所以我们在这个时候你就看到,极乐世界其实很美,但很美不是你想象的那种美,它还是有山河大地对不对。可是我们不是,极乐世界就地平如掌,金沙布地,黄金为地,然后好像沙漠一样。你看黄金为地是不是像沙漠一样,什么都没有,就黄金为地,好在太阳温度不高,要是五十度以上,我看你黄金为地,你要怎么办,要煎鱼,对不对,所以你可以想象得到,不是我们大脑想的,它这个世界其实是非常的美,非常的美!这个美我是用一句话形容,叫做生命的花园。

  一个净土就是个生命的花园,这个花园里头百花盛开,各种珍稀动物通通具足,奇花异卉也都在,什么奇花异卉,像我这种搞怪的人就叫奇花异卉,对不对。像那一般的,平平的,不管什么圆仔花、小白花、小红花,还是玫瑰花,还是什么牡丹花,都可以,各种花,只要盛开。所以我们跟各位讲说,你的人生要灿烂,要像一朵花尽情的盛开,不要那么枯涩,粘在一起,一个脸像胡瓜,像胡瓜以后像丝瓜,丝瓜以后像苦瓜,那你就麻烦了,你学佛一定学错了,学错了。你要灿烂,你看人家国土都这么美。

  我们有没有那个程度,有没有那个福报具足一个佛陀的净土,就僧团净土来给各位,那就要看各位的这种因缘福报了。像释迦牟尼佛,他就希望把他的僧团净土扩大,变成人间净土。你没有僧团净土不可能有人间净土。我们只有居士净土,居士净土就是你家里好好的,夫妻、子女、父母,大家相处的幸福快乐,这样就好了,这是居士家,就是佛化家庭。但是僧团净土是很重要的,它是架构整个人间净土的一个基本要素,你没有这个僧团净土,那你人间净土怎么架构呢?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个是一个部分。我们把这个第三个跟各位介绍到这里,因为这个部分要再讲,其实范围是蛮广的,相当广,有机会再细说,时间不够,我们就这样带过去了。

  我们再看第四段,“舍利弗,于汝意云何,彼佛何故号阿弥陀?舍利弗,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舍利弗”,你看,他好生气啊,一下子,一口气,舍利弗叫了好多次,你不要再吵我了啊,“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又舍利弗,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诸菩萨众亦复如是。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这是第四段,释迦牟尼佛一直赞叹阿弥陀佛的净土,他怎么不赞叹他自己的净土呢,你不觉得很奇怪吗?释迦牟尼佛来这世间成佛,他的国土在哪里?他为什么推荐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而不会介绍他自己呢?当你这样想的时候,告诉你,你不是佛弟子。我们前面跟各位讲过,西方是指成就,今天释迦牟尼佛告诉你的西方,就是我释迦牟尼的成就,这样知道吗?换句话说,我在这里是化身,叫释迦牟尼,我在西方成就的地方,我就叫阿弥陀,知道吗?你没有办法体会。我告诉你,一直到今天没人这样讲,没有人讲释迦牟尼佛的成就叫做阿弥陀。这个很清楚,所以我说你要从中台八叶院,胎藏界的曼陀罗上面来看。

  它里面讲,东方叫宝幢佛,南方叫开敷华王佛,西方叫阿弥陀,北方叫天鼓雷音,中间本尊,我们叫本尊,就本体呀,本体的本体那一个叫毗卢遮那佛,一般叫大日如来,我们中间就是毗卢遮那佛。那么从他修行的过程里,他现在示现来教化众生,开始修学,那个地方的佛就叫开敷华王佛,或者开敷莲华佛、莲华王佛。那么正确修行的方向,你在接受指导的,指导你修行的,那个就叫做宝幢佛,宝幢如来。那么成就的这个部分就叫阿弥陀如来,四个通通是他自己的一个不同身份的一种转化。就像你在你爸爸面前你就叫儿子,你在你儿子面前就叫爸爸,就这么简单,有什么不同,同一个,还有什么不同。你在你老板面前你就叫伙计,在你的部属面前你就叫老板,这么简单嘛。所以佛也是一样,他这身份,他身份,因为他在法界里头的身份不一样,立场不一样,身份不一样,多变,所以这本来就讲他的净土,你还往生阿弥陀佛的净土,哪有什么阿弥陀佛,都是释迦牟尼佛的了。你要跑到哪里去?你要去最好的就是在你自己的地方,这一点是很多人没办法进行的。

  好,我先把这个跟各位讲清楚,阿弥陀佛本身,阿弥陀佛就是释迦牟尼佛,你要留意到,修法,现在人他不懂得怎么修。为什么我们要讲密法,不是我什么要讲密法不讲密法,有够累,你知道吗?等一下这个来要修密,那个来要修禅,师父转这边就讲密,转这边就讲禅,抬头还要跟他讲净土,背后还有一个问说怎么持戒,禅净律密通通来。之所以要讲这个部分,是让各位对佛法有一个正确又完整的了解。你不要执着在那里,什么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那释迦牟尼佛在哪里,有没有搞清楚,这些都是他的叫做报身佛,毗卢遮那佛是法身佛,转变出来的这些都是作用的佛,所以叫报身佛。那释迦牟尼来到我们这里,我们遇到的这个叫化身佛,这法、报、化三身的运用。这个报身佛有时候把他叫作法身佛,合并叫法报佛,那都是方便说。真正的讲法是,这四方佛叫报身佛,毗卢遮那佛是法身佛,他示现起作用,东南西北的作用,他自己本身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他这个叫化身佛,所以他当然是讲要到那里去,结果我们把阿弥陀佛变成另外一个,那你就搞错了,你不知道经典它存在的用意是什么。

  好,那么你了解了这个部分,我们再看,他就问舍利弗了,因为舍利弗是阿罗汉,阿罗汉对于这个部分他是不了解的,《华严经》上面讲他们根本不见不闻,虽在会中也不见不闻。不过舍利弗还比较好,因为他是智慧第一,所以那个文殊师利菩萨从善住楼阁出来的时候,与大菩萨从往南,到福城东大塔庙处去的时候,他的慧眼就看到了,所以他带着六千比丘追去,可见他还特别有这个慧根,所以佛陀在那些阿罗汉里,就抓这个倒霉鬼来发脾气,就这样子,所以你看他为什么会跟他讲,是有道理的。

  好,他现在跟他讲说你看看,“彼佛”,这个佛,极乐世界这个佛,到底什么缘故叫做阿弥陀,“彼佛何故号阿弥陀”?他说舍利弗,给我听好,“彼佛光明无量”,他的作用,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这个时候叫无量光,光明无量叫无量光。“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这个阿弥陀就叫无量寿。无量光是指智慧的作用,是从智慧讲,无量寿是从福报讲,所以这个是福慧具足,福慧两足。

  你看看,就在这个地方特别解释,那意思就是你们不要把我看衰,我释迦牟尼佛还是福慧两足,但是他不会从自己本身讲,他透过阿弥陀佛来讲,这是指报身的意思。那么释迦牟尼佛有没有福慧两足呢,化身没有办法,因为化身受到四个现象的限制,第一个生理现象,第二个心理现象,第三个物理现象,第四个社会现象,他受到这四个现象的限制,不可能福慧怎么具足,不可能,因为最多也只有活到一百岁,现在活两百岁就不得了了,还是要死,不可能说寿命多长,不可能。这是因为物理现象、社会现象、生理现象、心理现象的缘故,所以我们这个时代,从化身来看,是不可能跟报身、法身相比,不能这样比。那么他把自己的部分,化身不讲,他讲的是报身的阿弥陀佛。那我们不了解,你就不能体会它佛经到底在讲什么,讲我们修行成就以后,报身的世界是多么的庄严。

  好,我们今天就跟各位讲到这里,这个部分还有一些要跟各位谈的,我们明天再继续跟各位说明这个部分。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