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佛说阿弥陀经开示 第三集

  弥陀经-马来西亚槟城开示

  第三集

  海云继梦和上

  我们昨天跟各位提到,这个极乐国土七宝池八功德水,甚至于在这个七宝池中,莲花大如车轮,青色青光、赤色赤光、黄色黄光、白色白光,那么这些意义都跟各位谈了,甚至于我们也跟各位谈在极乐世界里头修法那么三十七道品是个主要的。那么这个地方谈到,这个青色青光、赤色赤光、黄色黄光、白色白光,基本上在讲的就是这个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三十七道品当中的基础,这个一定要做好。我们学大乘,尤其读这种大乘经典的人,常常忽略这个东西,以为它不重要,那你就全错。

  在经典里它的表达方法,这是大乘经典的语言模式,它不是直接的用传统的原始佛教的原始文字。那么它不用原始文字,它还有一层意义,就是要你会应用,不是把四念处背着,说四念处就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就只有这个。那别相念处四个一一观,总相念处四个一起观,对不对,观身不净也要观心不净,也要观行不净、观法不净,这个叫总相念处观。不但是要观不净,还要观苦,观身是苦、观受是苦、观心是苦、观行是苦。为什么要这样?不是要你只有做这个,这个当然要会,这基础上要会,更重要的是要会应用,在生活中方方面面都要会用上,那就不只是基础的部分。

  所以昨天我们跟各位谈到,原始佛教是基础佛教,大乘佛教是应用佛教,你要留意到这一点。要应用必须有基础,没有基础的工程你如何应用呢?同样的,你基础工程完成了,你更需要应用,假如没有应用,这些基础有什么用呢?你运用的范围不大。为了使我们在这个世间能够穷尽,所以应用自然有其必要,也有其重要性,这个是我们必须要了解的。我们不否认基础的重要,可是我们更肯定,把基础加以应用,那么可以更穷尽这个社会的需要,这个是尤其在科学日益发达,社会结构日益复杂的情况下,应用佛教更有其必要,这是我们的一个认知。假如没有这种认知,光在那边争,大乘好还是小乘好,那就无聊了,那就好像说信上帝好还是信佛好,那就看你给我的糖果哪个多嘛,对不对,糖果多最好,那就面粉教了,对不对,那就功利了,那不是事实。我们在探求生命真理的同时,我们应当了解到生命是什么,真理是什么。

  好,这个地方,昨天我们跟各位谈到这里,今天从这里我们要再进一步跟各位讲。这一段经文是佛告诉舍利弗,他说极乐世界的器世间庄严,这个又是这段经文的另一个层面的意义。因为这里讲的,他讲到七宝池八功德水,然后四边阶道,还有池底皆以金沙布地等等,那么这个讲的就是世间,即我们讲的这个世界、自然界的状态。自然界呀,佛教的术语叫做器世间,大自然的状态,它讲的一个表面上的意思是这样,我们不要被表面上的状况给迷惑了,所以这一点我们也不忽略。那为什么这一点我在后面跟各位提出,而不在前面先提器世间的这种状况,这个是要衔接后面的状况。这个是器世间,下一段讲的是眷属世间。因为它这个经文里头“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一共有四句。我们在读经,你都不知道这经本有统计数字的,这经本为什么这个地方出现四次呢?你要留意到是这一点,它出现四次,有出现四次的用意,所以第一次出现它讲的是器世间,第二次要讲的它就眷属世间。那我们看看眷属世间讲什么,我们再一句一句的讲下去。

  他说:“舍利弗,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咽⒅诿罨┭绞蛞诜穑匆允呈被沟奖竟故尘小I崂ィ止脸删腿缡枪Φ伦稀!这是第二段,第二个“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这个昨天我们跟各位谈过,这句话是语出《无量寿经》。

  《无量寿经》是怎么修的,我们昨天跟各位讲过了,是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佛带他参观两百一十亿佛刹以后,花了五劫的时间结集其中最殊胜的国土,把它作成极乐世界,对不对。其实这个是阿弥陀佛的心法,大概讲经的人他们也看不清楚,因为他只看这部经,就不知道这部经的殊胜在哪里。我告诉各位,这个心法在十大愿王里面也出现,那是普贤菩萨的心法。菩贤菩萨的心法里有二十四句,当中有四句是总结法藏比丘的这个做法,那么这个做法在哪里呢?他说“三世一切诸如来,最胜菩提诸行愿,我皆供养圆满修”,有没有,这个就是《无量寿经》上面的这种精华的结论。最后一句“以菩贤行悟菩提”,这个就很少人去提到了。那么会讲十大愿王的人,也会漏了这四句,很多在导归极乐的人,他看不出这四句的重要性,那就表示他对经典抓不到重点。我们告诉你说,你从这个地方,你看《阿弥陀经》是在这里,就这么十二个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在十大愿王是二十八个字,不是十六个字,对不对,四句嘛——“三世一切诸如来,最胜菩提诸行愿,我皆供养圆满修,以普贤行悟菩提。”那么在《无量寿经》里,那法藏比丘又花了五劫的时间结集精华,构成极乐世界。这个经文你看看,三部经文前后一贯在讲一个东西,这是阿弥陀佛的心法,也是普贤菩萨的心法,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心法,你大概不知道。

  所以我告诉各位,你读这部经《阿弥陀经》,它最大的特色告诉我们,你可以排除一些冤枉路。各位你在发起觉醒说,人生这样活着有价值吗、有意义吗?开始在摸索怎么样活着才是对的,我是谁,我生从何来,我要到哪里去,我人生的终极目标是什么的时候,你有没有摸索过很多冤枉的路?也学过书法,也学过插花,有没有,也学过象棋,也算过命,不是给人家算,自己都学算命,甚至于阳宅风水,有没有,你看看都摸索过了。这些人生是你在追求人生真谛的时候,你摸索的必然现象。各位可能摸了一半又回来了,不想再摸下去了,所以回到佛门中来是最正确的。有很多人是停在那里,他也干的不错,不是说他不好,也不是说他混蛋,他是对的,因为他从那一条路一直下去,他认为人生这样是有价值有意义的。这不是不对,这从《阿弥陀经》的这个标准来看的话,他叫外道,已经走到外道去了,所以有的人会坐在树梢上,走路离地三寸,有的还不只,走在那个草尖上,你有没有看过?没有哦,我告诉你,我没看过,但是我师公会,我师公就是我师父的师父。

  有一天,我师公坐在树的上面,我师父找不到他,他大声叫,他就坐在上面笑,哈!哈!哈!找不到我吧,他一看,哦,好厉害!我师公就跟我师父说:“要不要学这个,你要乖我就让你学。”因为我师父很调皮捣蛋,他十三岁就拔枪打死人了,你想想看。他就说:“你要不要学,要学就要乖,我就教你。”他就把枪拔起来:“你那个厉害我这个厉害?”砰!他就从树上掉下来了。他很厉害,我师公很厉害,他住在上房山,北京房山县的上房山,上房山有个地洞可以通到五台山,他去走过一遍。他跟我师父说:“那有个地洞可以通到五台山,你要不要走我带你去。”我师父走到里面就赶快溜出来,哎呦!吓死人。

  所以很多人在摸索生命的究竟价值与意义的时候,常常会跑到外道里面去,这是很正常的,你不要说人家不对。我告诉各位,你要来听我讲经,这个观念要弄清楚,外道不是不对,只是它的因缘如此。就像你喜欢吃饺子,他喜欢吃面一样,有的喜欢吃辣,有的不喜欢吃辣,你不要说人家不对嘛。你喜欢这个,他喜欢那个,只是这样子,他因缘在那里他绕到那里去,从华严的立场来讲,那只是一法,那一法并没有错,那一法到最后他还是要成佛,因为以华严的标准来讲,到最后人都要成佛的,早的人他已经早成佛了,虽然走外道他也成佛了。但是问题是,这么多各种不同的法,只是相上不同而已,它的本质是一样的,你能不能找到那个本质,这个才是重点。那么你走外道法,只是时间要绕很久就对了。那你直接从他这个法来,是最直接,最直接的方法,是一个捷径中的捷径,是这样的情况。那么这个部分,昨天我们跟各位讲过了。

  那么这一段经文,现在第二段的这个经文,最主要讲的是讲这个部分。它怎么直接呢,说来到净土的人,心很清净,他不会杂染,不会去绕圈子,不会跑到别的地方去,所以它说这个地方的人,他的福报很大,所以这都是天的,你看“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昨天跟各位讲过“金沙布地”的金的时候,就跟你讲黄金就天上的,对不对,黄金为地就天上啊,天上都金色,所以它的地也是黄金为地。但是人家的黄金不像我们黄金重的要命,它的黄金是浮在天上,我们黄金是很重的,对不对,比重最大就是黄金嘛,是不是这样,所以黄金最重,所以你拥有黄金是业,这些天人在天上有黄金不是业,你用黄金做衣服穿穿看,大概站不起来,关键就在这个地方。

  “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这个都讲天的状况。我们这里的呼吸空气,是空气,你的空气里氮气成分很高,氧气成分不多,但是在天上,我们的脑筋里是说在天上空气稀薄,对不对,什么东西稀薄,氮气稀薄,它里面都纯氧,所以你呼吸的时候你会精神很好,那空气才是真好,是纯氧的。我是举例,你不要以为天上的人真的是吸氧。

  那么下面这一段就讲到,这个众生的一个特质,这里的人的生命是这个样子。“其土众生常以清旦”,清旦就是一大早就对了。清旦就一大早,天才亮的时候他们就起床了。“各以衣咽⒅诿罨,这衣丫鸵路,我们常常把这衣服拿起来,有没有。用这个地方装种种宝花妙华,装在这里面,它意思不是说你用衣服,当然他也不需要其它的工具。那要讲衣服就更麻烦了,它用什么纺织的,纺织机器在哪里,对不对,是这样子的。天人是不要这么啰嗦的,所以这个衣呀驳氖巧肀咦罴虻ィ罴虻サ囊恢止ぞ撸悴灰芩鞘裁矗偃缒阆衷谝么竽缘幕埃卵,衣服,那还有裁剪还有设计还有流行,有没有走秀,天人的model是长什么样子,你不要用大脑去想,大脑一想这个事情就讲不成,它是生命的东西。生命的东西是指你生活中周遭最方便的东西,拿起来就装着你这些宝华去供养他方十万亿佛,他方十万亿佛的意思是所有的佛就对了,用我们的话讲叫十方三世一切佛。每天早上都供十方三世一切佛,供完了以后,“即以食时”就是还在吃饭的时间,一餐早餐的时间就回到本国,然后饭食经行,还是继续在做修法的工作。

  这讲什么?这文字上这样讲很简单,它讲说这里的人,这个国土的人,就净土里头的人,他的心性只有一个,心性只有一件事,就是供养诸佛,有没有,留意到。供养诸佛是什么意思,是总说,修行的总说,你要留意到。我们现在以为供养佛,就拿东西来拜佛,这叫拜佛不叫供养佛,供养的意思就是培养自性善根。那么供养佛的意思,就是培养觉悟的自性善根,就这么简单,你记得这个基本定义。现在你脑袋里头的意识形态那个定义,我不能够说你错,我说你错那汉传佛教全部跌倒了,通通要倒闭了。那是古代的讲法,这样就可以饶益众生在唐朝那个时代。在宋朝以后这个供养佛的定义就不准了,到现在更不准了,所以你要重新定义。所以供养就是培养,简单讲就是培养就对了,你就写培养就好,可是培养在古代不通,对不对,现代通。但是你这个通还要再加,不是培养两个字,培养自性善根,供养就培养,主要是培养你的善根。

  所以我们昨天才告诉你说,你在做物质供养的时候一定是透过物质,物质是一种媒介,要再加上法供养,这个供养才叫圆满,功德才圆满。假如只有物质供养,那是有漏福报,是修福报,包括你包红包给师父,供花,供什么都一样。你会说我包红包供养佛,那是最愚痴的,佛又不用红包,佛只坐在桌子上,对不对。佛不会说晚上到百货公司去刷卡,白天才去存银行,不会,他永远坐在这里。你不会供养佛,你供养佛是供养道场,师父代你处理,但是不管是用钱、用物质,你要知道它都是媒介,全部都是媒介,那么在透过这个媒介,你要把法供养带上来。这个法供养就不叫“菩提分”。七菩提分那谁都会念,我是假设你都会,不会你不用讲,回去要背。从华严来讲是念觉分开始,你在南传这个原始佛教里,是择法觉分开始。念觉分、择法觉分或择法觉分、念觉分都不要紧,再来是喜觉分、精进觉分、猗觉分,然后定觉分、舍觉分,它有七个。

  我们现在供养的时候,他叫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七条,这个就是一种运用,这样你就好用了。你背那个念觉分、择法觉分、喜觉分、精进觉分,那个当然可以,那是根本的,可是你要会应用,所以它扩大以后应用就就变另外的七条,叫法供养。为什么法供养,用法来培养自性善根,关键是在这个地方。七觉分也是你要培养自性善根,所以心要泡在七宝池里面,就是泡在七菩提分里面,意思就在这里。

  换句话说,用这供养一切佛的情况来告诉我们,在净土里面的众生是人人都以培养自性善根为第一要务。所以我们才跟各位讲说,僧团是很殊胜的,在僧团里你就只要负责培养自性善根,其它你不要管。因为僧团是佛陀的净土,你要在里面认真修行培养善根,其它柴米油盐你不要管,为什么,因为那是信众的事。信众到道场来是他在培养他的福田,他不是培养善根,他在培养福田。所以他来种福田,所以你一进来有个功德箱,我们这里没有,广种福田,有没有,要你种福田。那个时候以信众来讲,他不懂得法供养。那你假如有机会多接触,那你可能也要修法供养,那师父再教给你,因为修物质供养比较容易,修法供养比较难,那比较抽象。

  当然现在大家都知识水平提升了,师父一讲你就懂了,回去你就乱修了,因为懂是你自己想的,修也是你自己想的,所以你修完以后要问师父说,师父,我这样修算不算,要去矫正自己。就像昨天讲的,我这样念对不对,我这样拜对不对,当然对,师父这样讲你这样修当然对,但是你这样念有没有福增无量,你这样拜有没有罪灭河沙?既然没有罪灭河沙,你也感受不到福,也不知道增到哪里去,可能我拼命念都增到他口袋里面去,那这样对不对?你假如高兴这样也没错,可是你要知道要怎么样才对呢,你要带这个疑情慢慢去求证,我再继续拜。

  我告诉你我大概,我跟你讲我是拜了三十万拜以后,三十万而已啊,因为我从第一拜开始带疑情,我拜了三十万拜以后,我才发现,啊!应该这样才对,因为我拜到十万拜的时候,我自己在拜,我就是看到一个字——极,拜一拜,乐,拜一拜,世,拜一拜,界,拜一拜。我就这样拜,拜到有个师父来说你在干什么,我说我在拜经,他说不是这样拜,我说不要吵,我拜完再讲,他就拉着我说你拜错了,我说哪拜错了要不然怎么拜,他教我的。他教我完了以后,他走了。我拜完了以后我觉得奇怪,那个师父是怎么进来的,我门不是锁着吗,对不对。我去看门,锁着没错,那他怎么进来的,怎么走的?那时候因为我专心在拜,我不知道,可是他教我只是相上改了,我还不知道应该要怎样,但是我每一拜我都带着疑情,礼佛一拜罪灭河沙,我已经拜十几万拜了,因为我还满小气的,因为每天都统计我拜多少拜,算到十几万拜我觉得,到底我罪是有多少,不然拜那么多怎么看不到效果。后来当然我知道了,因为有效果你也不知道,他罪把你灭了,你就没看到嘛,对不对。可是我拜到三十万拜的时候,我发现了,不对,应该怎么拜才好,怎么拜最有效,那发现了。

  我那个发现的时候,其实我告诉你,我身体里头的癌症已经到达末期,那一改就过了,就停在那个地方。过了大概五年还六年,医生检查说我癌症末期,我就肯定,你跟我说癌症末期,我在想我已经停住了,已经停住了。后来过了三个月,检查报告出来,临床大夫说你是癌症末期,他当时就宣判我剩下二十一天要死了,但是病理大夫说这是良性的,我肯定是良性的,因为在五年前我已经把它改了。而那个瘤很大,恶性肿瘤很大,就在那个时候,他开刀以后的第二年就已经钙化了,不可能在那个时候钙化,钙化他说要五年以上的时间,你想想看。你透过拜佛,你的身体、你的心理、你的命运,我告诉你百分之百都可以改。

  但是你一直怀疑:这个一定祖师骗我们的,什么礼佛一拜罪灭河沙,哪有灭?我当初也是这样,你想想看,一个高级知识分子,莫名其妙对着一张纸,画个小姐旁边写个字“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你就拼命拜,你不是神经吗?这样拜会罪灭河沙那才奇怪。是啊,我是怀疑,可是我一面拜我一面在追求答案,我应该怎么拜才对,怎么拜才对?你在拜的时候,你会看到真的观世音菩萨就站在那边给你拜,你在拜的时候你就看得很清楚,真的,不是画的。观世音菩萨不是你看的这一种,很多人都说我看到观世音菩萨,他长怎么样。你根本不知道,你说很漂亮那一个,漂亮,谁说观世音长那个样子。

  你慢慢的慢慢的,你就会经验到,因为你在求证,在求证的过程里,因为你深入到某一个程度以后,你的心跟境是胶着在一起的,你会分不清楚是心还是境,是能还是所,那是因为你的疑情提到那边,你进入到那领域里头,能、所之间是分不出来的,那个才是关键处。也是那个地方在转化你的生命,就透过那个状况我发现,应该怎么样才对。然后我就继续再拜三十万拜,拜完就已经够忙了,忙得一塌糊涂了,没办法再拜了,所以到现在没拜,现在唯一的就是一天拜两个三拜,其它没拜了。你要懂得那要领,所以你要带着疑情,去培养你的自性善根,生命,法身慧命的那个善根,去培养它,这个才是真正的。

  那么在净土里的众生呢,都是以这样的心境。而我们这个世界有净土,不是没有,就是佛陀的净土——僧团。佛陀的净土在佛世时代,它是以比丘僧团为主,比丘尼僧团为辅,是其次的。佛灭度以后,几乎我们看到的僧团都是比丘僧团,到大乘佛教里有比丘尼僧团,那无所谓,可是我们现在来讲应该叫四众僧团,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家要共扶正法,共同扶持正法。不管怎么样,这个清规,道场清规,你进到道场里面,应该以真正的修法为主。那么所有的信众,去成立护法团来护持这个僧团,僧团才能专心办道,不要愁衣穿,不愁衣穿,不愁衣食住行,柴米油盐酱醋茶一律不管。但是有一个原则,在道场内不论其它是非,所以我们昨天讲到,不能看报纸,不能接电话,不能看电视。因为你要专心办道,你还接什么电话。所有的消息讯息全部由下院处理,下院就是护法的这个部分处理。那么护法群这边把优秀要修行的人,跟上院的知客师沟通,把那个人送进来,好好的来修行,是这个样子,这个制度就很重要。

  我们现在僧团破了,制度还没架构,所以目前呢,师父都要忙着赚钱,办法会,信众忙着消灾拔度,所以正法你就看不到了。我们希望这里能够很快的,把真正的僧团给建立起来,因为只有僧团的存在,才能代表佛陀的净土存在,佛陀的净土存在,正法才有可能推动,真正的行者在行法上才有可能真正的用功。各位假如能够掌握到这个契机,好好护法,那个福报是无量无边,你护持一个这样的正法道场,就跟你供养释迦牟尼佛真身一样,是一样的。因为正法所在的地方就是佛陀的真身所在,对不对,你想想看。

  这个地方告诉我们,净土的人他的心是这种状况,心性是这样。那么在佛陀僧团里的人,他的心性也应该是这个样子。那大家就看到了,净土在哪里,净土其实就在我们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一个僧团存在,在僧团里的同修们,不管是僧俗四众,都是一心办道。其它事不要太在意,大家也不要那么打小报告,我们叫什么,报马,怎么讲呢,我们福建话怎么讲?台湾是说报马(打小报告),我们这里叫什么?好奇,喜欢要报告第一手资料,最新消息头条的。那个你要知道你把这个消息告诉师父是犯戒的,师父不需要知道那些东西,师父要的是法,不是社会上那些是是非非。“师父,你知道吗,涨了百分之七十八。”你跟师父讲这些干嘛,对不对,涨就涨。你又喜欢讲,“哎呦!师父,我们生活很苦。”生活很苦,你跟师父讲干嘛。你要跟师父讲说我要修法,现在很苦我要来修法,你把很苦就丢给师父,你就很乐啊,造业。

  好,OK。这个是提醒各位,你要了解到在净土里头的人,他是以办道为主,那我们在世间的人呢,是以竞争为主,你知道吗,所以我们有很多的痛苦。前面已经跟各位讲过了,这里的人因为都在办道法喜充满,所以没有苦,所以这个意思我们要先弄清楚。苦不见得是什么被烫到、被刮到那个苦,你生命的意志力不足的时候,你就很苦了。意志,有没有,你想想看。无奈最苦了,对不对,无奈嘛。你看车子开到那边要加油就没钱,没钱不能加,车子又不能动那怎么办,那最苦了,对不对。能够顺遂那就不苦了,问题是人生多无奈,那你就苦了,而在净土里头的人不会无奈,你要留意到。这个是谈这个部分先给各位了解。

  除了器世间那么美以外,那么眷属世间那更美,每个人都在精进办道。那时候你就不会去看八字,看什么金面玉掌,鼻子大小,福报大小,都在比那些,世间人只有比这些。所以讨个老婆,千挑万选也要讨一个福报具足的,怎么福报具足?鼻子像莲雾,嘴巴像鲤鱼,眉毛像柳叶,搞到最后变怪物。出家都没这些,出家事情单纯化,通通在办道,大家都在看心,不在看相,对不对。这个就是修行的一个殊胜,所以叫极乐,关键就在这里。器世间如此,眷属世间如此。

  他讲到“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饭食就吃完饭大家都在经行。经行这个东西跟各位谈一下,它有个特色。我们一般都以为修行人是文文静静的,你就弄错了,修行人是文武双全,所以修行人本身,他事实上他的运动量是相当大,运动量很大。他运动量在哪里?古代的运动量很简单,第一个挑水,第二个劈柴,第三个洗衣服,那就够你忙了。现在第一个不挑水,水龙头转就有水,所以这个运动没有了。第二个也不劈柴,现在瓦斯一转就有,所以这个运动也没了。第三个也不洗衣服了,现在洗衣机一按就……所以你的运动量就等于零,都没了。再加上根本也不走路了,古代都是两条腿走路,所以古代那些出家人踢足球一定都世界冠军的。现在没办法,现在这里到地下室上了车,然后到那边又到地下室,然后又上电梯,大概你走的路就从这里走到电梯口而已。那像这样的情况之下,你就很难有体力,因此在修行的时候,我们就要有运动,运动就透过经行来。

  现在经行我们也不算,我们经行走路有点像那个什么,那个model在走秀一样,那个不行。这个经行有点像跑山,跑山知道吗,最近那个四川大地震,你经行就有点像在那边逃难的那种速度才叫经行,你要很快,而且要逼出你的肺活量。这一点你现在大概没人知道。当你不能这样进行的时候,你的修行没有办法把你生命的潜能激发出来,这一个。

  第二个大概就是我们所要讲的,你要打太极拳,要练气功。一方面在外相上,把你的能量彻底的逼迫,另一方面在毛细管血管里头,那些气能也要真的推动,那时候你不管在修法,在禅坐,你要观心你才有可能静的时候到达极静,知道吗?你动不能极动,静就不能极静,就产生这种现象。所以在修行中身心是平衡的,它是同时训练的,同时锻炼的。我们是希望大家你要修行的时候,真的要有这样的情况。为什么我们说要一个道场,而且建筑面积不大,但是绿地面积要相当大。大概大家都以为我们打坐都在树下坐,在我们这里要修华严禅,打坐要爬到树上去坐,然后没有工具自己爬上去,爬不上去就不要坐。为什么,这是一种锻炼,把我们的生命扩充到极限,甚至于还要超越极限,训练一定是指这个样子。所以饭食经行,你不要意识形态,你变成意识形态,你就讲不通了。

  下面又一句话讲,“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这个“如是”讲的就是眷属世间,前面那个“成就如是功德庄严”是讲器世间。你看,字是一样,标的是不一样,标的不一样。这是第二个部分。

  我们再看第三个部分,“复次舍利弗,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这里还没完,下面再补充,“舍利弗,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三恶道。舍利弗,其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舍利弗,彼佛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舍利弗,其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这是第三个。这个地方讲的是环境,你看它都讲环境,而且你会发现净土里头很美。这里头讲到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这些鸟因人而异,你所见的不同,你知道吗,你要是讨厌乌鸦,乌鸦就不会出现。

  我们中国人讨厌乌鸦,喜欢喜雀,喜雀很好听,还有八哥,是吗?听说叫的声音很会叫,我们觉得很美。可日本人认为乌鸦是吉祥鸟,喜雀是噪音制造者。所以这民族不同,你的标的就不同了,这标的不同你往生到净土以后,会随着你的因缘你见不到它,你不喜欢的,你喜欢的所谓吉祥鸟它通通会出现,这些鸟用我们中国话来讲,叫做吉祥鸟,因为它是印度的。要是中国人写的,第一个出现的是凤凰,第二个才会出现白鹤,白鹤是仙鸟会出现,凤凰会有,孔雀会有,其它鹦鹉、舍利、迦陵频伽跟共命之鸟,中国人没有,就不会出现,那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民族性的问题。而这些东西是跟你的生活环境有关,跟你的心性有关,跟你的文化有关,它不是真理,但它的出现是吉祥的,不是不吉祥的,它是妆点你生活中的状态,它主要在说明这些。

  这些鸟,你看它只有鸟,怎么没有动物呢?也会有动物,动物啊,它不会是虎、狼、狮子、豹等等,不会,它一定是小白兔,三羊开泰啦,一定是这种吉祥的动物。为什么它不讲动物?动物很麻烦,大概你都没有看到,假如鸟多,最讨厌的是什么,就是鸟粪,所以你会发现它用生命,它只取它吉祥的部分,它不会说它排便要怎么处理的问题,而这些东西会不会有,有,但不会造成困扰,因为它在生命中是一种自在,所以这些部分都是指我们生活环境中的一种殊胜,这是指动物类的。

  后半段它讲到“彼佛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有没有?前面那些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那么这些“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这两个声音,一个和雅音,一个是微妙音,那么一个是动物的声音,一个是植物——树,风吹的声音,那就表示说这个世间并没有排斥大自然的景观,对不对。净土不是什么都没有,光秃秃的只有沙漠跟石头假山而已,不是,净土里头一定是生态平衡。它既然是宝树行列,那里面一定有杂草,那有树就有落叶,这也很自然。落叶就有虫,虫里面也有蛇。你不用担心,那蛇也不会骗你去吃智慧果,要吃因果自己背,不要吃了都怪蛇,蛇也有够倒霉,本来你不会吃教你吃,结果你都怪它是魔鬼,是撒旦,不能这样怪,你要做什么事,因果你要自己负。那么这些都只是一种存在,各位要留意。花开很美,花谢也美,宝树行列很美,满地落叶也美,你要能够这样欣赏,你不要只欣赏一面。那些美丽的鸟吉祥的鸟很美,它拉的大便也美,掉到你鼻子上来你不要乱骂,你只要念阿弥陀佛就好,为什么呢?一切存在都美,你只要看存在。你之所以会觉得它不好,那是你的意识形态,那是意识形态。你不要有意识形态,那么在这个世间里,净土里面是没有意识形态的,你要留意到。这里面的层面是相当的广,我们一般只从文字相解释,那都有偏而且极偏,非常的偏向一边。它虽然是讲这些美的一面,吉祥的一面,是没有错,另一面也吉祥,所以你看鸟很美,鸟粪,你就不讨论了,那必然有鸟粪嘛,也美呀。记得吗,我们以前走路的时候,两脚不穿鞋子,踩到鸟粪都不要紧呐。现在穿鞋子就很麻烦呐,对不对,你走过去有什么关系,踩过就踩过,不觉得怎样,可是你现在不得了,为什么?因为意识形态,所以人类最可怕的是意识形态,意识形态会造成战争,意识形态造成人类的毁灭。这是一个关键处,我们先把这个一层一层给你讲清楚。

  好,我们再看,这些鸟出和雅音,昼夜六时,就是适当的时机,它不会吵你,不会干扰你,昼夜六时是指适时,适当的时机,它出和雅音。什么叫和雅音,这个就关键了。那我们会说那声音很美很和谐,像交响乐一样,那也只叫物理音。那我们跟各位讲,它这经典讲的很好,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那刚好就差了十二个——四念处、四神足,有没有,四正勤,那就在前面讲过了,那是基础。

  基础的你要知道,修行那四个是基本的,这里就开始应用,整个环境的应用,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刚刚好三十七道品,不是刚刚好,本来极乐世界就是三十七道品所完成的。所以这里你看到三十七道品是正法,佛陀正法所在的地方,你在修行当中是不是修正法,就看你是不是修三十七道品。当然这种讲法是比较偏激,比较偏激。因为三十七道品,从苦集灭道延伸下来,这叫声闻乘行法,也是声闻乘的思维模式,声闻乘的修行模式,你要留意到,独觉乘不修这一套,缘觉乘是修十二因缘法,他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是不一样的。所以缘觉修什么,十二因缘,对不对,声闻修什么,四圣谛,三十七道品,你看看这就是差别。但是这里告诉你三十七道品苦集灭道是真正的最简约的一个正法。十二因缘,独觉也可以修,独觉修十二因缘,基本上他从外道来。他虽然也可以符合佛陀的正法,但是十二因缘有三因缘、四因缘、六因缘、八因缘、十二因缘、十六因缘都可以,它是自由展开的,不一样哦。所以十二因缘不一定要正法,但是四圣谛三十七道品绝对正法,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六度万行也是正法,但六度万行也很可能变成人天乘。人天乘简单讲就是共外道法就对了。有很多好像是修行,它是属于共外道,譬如禅定就可能共外道禅,有没有,那这些你就要知道它是有区别的。所以你越是往大乘看的时候,它越包容外道,越往小乘看,就是原始佛教看,它就越坚持跟外道的区别,这个地方就是指这个部分。

  所以这个地方是告诉我们,你能够直接来听闻佛陀真正的法,那在《阿弥陀经》里面。他这里已经跟你讲很清楚,这里都没有教你那个六度,布施、持戒、忍辱,没有教你那些。你看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有没有,他没有教你四摄法那些,他纯粹都是指这个部分,根本佛教的修法,有没有,很清楚,《阿弥陀经》里头的。那这个部分很少人去注意到,很少人注意到,那我们跟你提出来。

  他说“如是等法”,这些法都是从这些环境里头自然流露出来的,自然流露出来。流露出来以后,众生闻者,“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这很重要,念佛、念法、念僧。现在我们从这里来看,这个是一个很高明的理论,首先是动物,这些飞鸟发的和雅音,然后和雅音会启发你,因为它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那么你听了这些以后,你就会念佛,念法,念僧,你看这种转折,你有没有看到。他不是一刀直入一直讲,他也没有说这些什么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南无阿弥陀佛”,人家不是这样讲,对不对,好像在极乐世界大家都在念“南无阿弥陀佛”,那你搞错了,他才不是念“南无阿弥陀佛”。因为你已经演变到这一种念法,所以就有人会问你,那法藏比丘到底念什么,对不对?

  你知道吗,这个故事现代人问是比较愚蠢一点,最早问这个问题的人是苏东坡。苏东坡有个好朋友叫了然禅师,两个都二十一岁,苏东坡很聪明,三苏嘛,他爸爸、他、他弟弟,三个人很有名。这个苏东坡有一天去看他的好同学了然禅师,因为当了住持,二十一岁当住持,好厉害。他请客完毕大家走了,老同学,他就跟屁虫一样,跟在了然的后面,就问东问西,你既然这么年轻当住持我要把你考倒,走走走看到——灵机一动,观世音菩萨怎么拿念珠,了然也不经意的说念佛,那观世音菩萨念谁,念观世音菩萨,观世音念观世音什么意思。我想你大概就昏倒了,这下子死定了,这个调皮捣蛋这么一问怎么问呢。了然也淡淡的讲一句,应了一句话:当然念观世音不然念谁。他怎么念观世音,哪有观世音念观世音。他说你不懂,这下子就把他扳倒了。他说为什么?求人不如求己呀,我求你别人不如求我自己。同样的,法藏比丘念谁,念弥陀陀佛啊,念谁?我求你不如求我自己好了,这就是关键。但是我告诉你,这些叫脑筋急转弯,没有用,真正的佛法的东西,你看看这个经文里头表达的是什么。我们休息一下,我再来跟各位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论。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