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21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智海法师宣讲)21

  佛子何因缘,名为观世音?

  佛子是谁呢?是就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为什么叫做佛子呢?我们今天很多时候也能够称佛子。但是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文殊师利菩萨,这是都是大法王子,能够继承佛的家业、能够慈悲利益众生、能够讲经说法,把众生从愚痴海洋当中接引出来,所以说他们真正的称为佛子。那我们今天如果说要能够发菩提心、承担如来家业、主持正法、讲法利生,我们也可以称为佛子。要发菩提心,最低限度你都要发菩提心,这是佛子的因。何因缘名为观世音?他是因为什么因、什么缘叫做观世音菩萨呢?我们平时所说因,那就是主要条件,缘就是辅助条件。名为观世音,你看这个名字,也是施色的,也是安利的。但是我们众生的他施色名字是从虚妄分别当中施色的,而诸佛菩萨这种名字是从清净当中施色安利的,所以说名为观世音。

  这个时间无尽意菩萨就以偈语来问释迦牟尼佛说:具足妙相的世尊,我再次请问你,这个佛子以什么因缘而尊称他为观世音菩萨呢?这是无尽意菩萨请问世尊,观世音菩萨得名的所以然,这个请问有各种各样的方式。一个是自己不懂而去请问,二一个方面是代众生请问。我们这个地方无尽意菩萨是以什么而发问的?是以代众生而发问的。因为好多问题我们这些众生没有智慧,不能够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经常所说大家有什么问题呀?问过去、问过来,我没有问题,没有问题你就圆满了。但是一下来之后我们又有很多问题,一临场要说问题的时候说不出来了,胆小了,想说心里面越虑于事,我想说、但是看人家都没说,我怎么能说,一起来我就紧张,话语都抖不清了、说不明白,艰不艰难啊?艰难。我们自己应为有一个我执在,所以说进入大众心里面是慌的,一看这个看着我,那个看着我,心里面就紧张了,说话都颠三倒四了,说不出来了。所以说这个时间无尽意菩萨他就代众生请问;观世音菩萨为什么叫做观世音菩萨呢?下面就是世尊以偈语来解答观世音菩萨得名的原由,总的就是因为观世音菩萨闻声救苦,所以说来得名观世音菩萨。

  具足妙相尊,偈答无尽意:汝听观音行,善应诸方所,

  弘誓深如海,历劫不思议,侍多千亿佛,发大清净愿。

  就是具足无量无边妙相庄严的世尊,就以偈诵的形式来回答无尽意,你看这些诸佛一唱一合,是非常恰如其分,无尽意菩萨以偈语来问,释迦牟尼佛就以偈语来回答,就像我们今天诗词唱和一样,人家作一首诗让你和一首诗,你和得出来吗?哎呀不行,这个我不行,你能写诗我写不出来,你和不出来。所以说这是才能示现,而释迦牟尼佛不管你用什么题材,他都能够随意方所、恰如其分、意相对应。世尊就说;无尽意你好好听,谛听、谛听,什么叫谛听?那就是专心一意的听,说观世音菩萨善于应化十方世界,他的弘深誓愿就像大海一样甚深难测,经历了不可思议的若干阿僧祇劫勇猛修行,他曾经侍奉过许多千亿分的佛。我们今天亲近一个释迦牟尼佛就不得了,要增长多少的智慧、要培多少的福德。观世音菩萨他亲近了无量百千亿尊佛,光是这个因缘就十分了不起。我们今天有一个老居士,他说哎呀;我学佛学得早,原来是什么宽能和尚、变能和尚、常念和尚、甚至老和尚的老和尚,我都见过。哦;这个资历非常深,见了几个老和尚我们就是这样。见过无量百千亿佛呢?这个资格就更来了,对不对,智慧就增长的很好了。发起过无量广大的亲近之愿,揭示观世音菩萨他往昔时候居士这样,从初发心就亲近诸佛、从初发心就修行这些耳根圆通、从初发心就发了这些亲近的大愿,在佛的身边发了这些弘深誓愿。弘---就是他这种誓愿非常广大。

  我们今天很多人学佛那个心量就非常小,为啥说他心量小呢?说你能吧能够出家,哎呀;出家很艰难,我发不起这个心,说你能不能够受戒啊?他说守戒很艰难,说五戒能不能守,我只能够守一条戒,心量很小。说你八观斋戒天天受能行不行啊?很艰难,我只能在方便的时候受。八观斋戒也不能够受持。说无量的法门我们都要去修学可不可啊?不,这个很艰难,那么多的法怎么学得过来呀,我今天学一个就行了。你看我们今天的人心量就是很小,是吧。我们说无量的众生,我们要发愿去度化他,无量的烦恼我们要去断除了,要去转化他。今天光是转化一个烦恼,我们就费了多少的经历,每每我们还给自己找借口,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这个脾气是不好改了、改不了,什么改不了,就是不想改,对不对。要抽烟就把烟叼上,说你不抽行不行啊?哎呦、不抽很难受,发不起这种愿心。说你吃肉能不能断掉肉食啊?哎呀、我要断掉肉食我就没有营养了。你看这些都发不起心来。我们这些毛病就是从自己将就自己的坏习惯当中、不能够发心斗争自己、不能够发心于自己的坏毛病对着干,那就很艰难。无量的众生我们要发愿要度化他,但是今天我们心里面能够容下几个人呀,烧香烧了千千万万的香,观世音菩萨你要看我那个父母亲,让他能健康长寿,其他父母亲我就不管他了。求这些诸佛菩萨,你要把一切好处都要拿给我,其他众生受苦受难我也不管了,那个心地里面其实就是有自己,除了自己以外、对自己关系很好的几个他稍微能够回向一下,你看他念经、拜佛、烧香都是回向自己身边几个人,你要保佑我父母长寿万年、万寿无疆、你要保佑我儿子健康长寿、你要保佑我又能够得名、又能够得利,其他众生他不管了。

  所以说不能够发愿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而观世音菩萨他这种誓愿都是非常广大的,无量的苦海他发心要把它度化,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苦海,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众生的苦难,都要帮助他解决。下面他会讲真观清净观,智慧观、慈悲观,时时刻刻安住在五种观当中,要慈悲众生、利益众生、无量无边的苦海都要发愿去度化他,众生的苦不结束的话他的悲心无尽,众生的苦无尽他的悲心无尽,你说他这种誓愿广大不广大呀?我们就要学习广大的一种誓愿。好多同修他就害怕,师父啊,那么大愿发起来做不上怎么办呢?你看;他怕做不上,做不上我不就打妄语了吗?首先要能够从心里面发愿,然后把愿力发起来依愿行持。所以说这个愿心发不起来的话,我们的行为上就要打折扣。要法四弘誓愿、要学。所以说发了这些深广的誓愿,就像大海一样甚深难测,要发了这些大愿以后,你要在无量阿僧祇劫当中勇猛修行。我们今天修一天、修二天,身体这样痛、那样不舒服,就不能够坚持了,但是修行贵在坚持、贵在长远,勇猛心易发,长远心难得,修一天二天容易。但是十年如一日、千年如一日、三大阿僧祇劫如一日这很艰难,但是我们要成佛的话,就要三大阿僧祇劫如一念,就要这样。学佛如初、成佛有余,就最初你发的勇猛心要保持,随时随地保持,要尽未来际的修行,在无量阿僧祇劫当中都能够保持这种勇猛精进。容不容易啊?你们说。这里面有诀窍,无量阿僧祇劫修行都要保持勇猛精进,容易,我看你们念一个周的佛,就念来这个脑袋就达了住了,要想精进,再听你们那种声音就有气无力了,为啥不能够呢?原因就是没掌握诀窍,我们说随时随地要充电,这就是诀窍。

  怎么充电?就是要有虔诚心、欢喜心、要享受法喜来充电。你那手机没电了,关掉了,想打电话打不出去了,想接电话也接不通了,是不是这样?我们修行就像打电话,电话的那一头就是观世音菩萨,电话的这一头就是我,喂:观世音菩萨,他说,啊,你什么事啊?我今天有点苦,你帮我救一救。观世音菩萨说,好啊。你要有电,没有电你喊不应,是不是。我们内心要欢喜、要至诚恳切,我们今天称名就相当于打电话了,当是你、不用电话去打,要用我们自己的心,因为啥呢?观世音菩萨就在我们自心里面,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嘛。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心与我们的心那是心心相同,没有障碍。所以说你这样一打电话的时候,心里面一念的时候虔诚恳切,观世音菩萨就知道。如果说你不从心里面去念,你要拿一个大喇叭外面去喊,观世音菩萨说这个人装怪,明明在里面他到外面到处去喊。你要有这样的一种心要充电,随时随地要充电,要想起这些观世音菩萨的好处,他的普门示现种种的一种神通自在之力,只要你没有念,就不会想这些。你一想这些的时候心里面就高兴,一高兴了这个充电了。所以说每一次讲经我觉得我精神特好,人家就说;师父呀,你怎么不累呀,我说;不累呀,为什么累呀?经常在充电他还会累吗?是不是这样,要充电嘛,你讲经就充电嘛。听经闻法就充电嘛。如果说你在听经当中你没有充电的感觉,完了。听两天你就不来了,这讲的什么,哎呀,不起劲、不好听、没感觉,于是你就腿掉了。要随时随地要全神贯注去熏听法意、思维法意,以这些法意来驱动我们内心欢喜,要得法喜呀、要得法味,当你得了法喜、得了法味以后,身心那是精神饱满,随时随地都能够投入战斗,随时随地都不能够喊疲倦,在我们这个整体的修行里面,就是要要求这样。如果不然的话你老是喊累,累了没几天就把自己累趴下了。

  经常我们这些师父当家,哎呀;我今天很累呀,我说累什么累,是不是你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的,既然是自己选择有什么可累嘛,一点都不累,你自己欢喜做的事情他怎么会累呢?对不对。除非你自己不欢喜,要把这种喊累这种习气毛病要改过来,只要是你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就不要在那喊苦喊累,喊什么喊,那就是恶性的思维。由这种恶性思维慢慢的就增长自己负面的执著,这个负面的执著一久了,难免我们就会形成疲厌感、倦怠感,你疲倦了来不了,原因就是你自己喊出来的,我累呀,我没有办法,我快来不起了,天天就在那喊,那什么道理?没有什么道理。所以说在这些修行当中不能够增加我们自己的疲倦感,要没有疲倦感,随时随地要增加这种欢喜心,为啥?因为这一条道理是独一无二的大道,舍弃这一个佛法以外我们从什么地方去解脱生死,没有办法、没有别的路。舍弃这个一办法以外你还找得到其它道理吗?找不到了。既然是唯一条道理,我们就要保护它,我们心地里面时时刻刻就要发生欢喜心,如果没有欢喜心,有疲倦感出现那就是跟自己过不去啊,当你越来越来疲倦了这条路就走不下去了。所以说修行哪里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呢,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啊。所以说观世音菩萨经历了不可思议的若干阿僧祇劫勇猛修行,他的诀窍在哪里呀?随时随地朝里面观察,随时随地能够享受圆通法门的法喜、随时随地他在跟自己充电、随时随地与诸佛菩萨相联系在一起。你说他为什么能够坚持到尽未来际修行呢,他的诀窍在这个地方。而我们要学会这种诀窍,所以侍奉过多千亿过诸佛,多少个佛他曾经亲近过,就因为在亲近过诸佛当中能够得以法喜、能够得到加持、善根能够得到增长、自己能够充电、禅乐法喜都一直充满,这样才是保证我们能够长劫精进勇猛的根本,要学习。所以要发过这些无量广大亲近誓愿,就要坚持这些诀窍修行,不要去喊苦喊累了。在家里也是,只要是我们成了家、立了业,把这些人当菩萨一样看待,家里面、工作上、社会上、佛门当中、唯一以欢喜心勤修六度万行,要这样来。

  这个“善应诸方所,”应就是应化,善就是善巧。观世音菩萨能够善巧的应化于众生之前。应化为什么称之为善呢?他能够任运的应化、能够自在的应化、没有障碍周遍的应化、千处祈求千处应、没有一点点障碍,所以说能够一身不分而普度,他能够常在珞伽大定当中而普应诸方所,我们今天说分身,他不用分身,不用分身任运而然的去普度众生,万万千千的众生都能够感应,一点都不违背,纯应于众生的心愿,恒顺于众生的心愿,在《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当中有没有恒顺众生啊?观世音菩萨他就这样的,长期的恒顺众生。所以说他这个法身没有分成很多体,但是从法身当中就能够影现为这些自在化身,相应的这些十地的菩萨他能够现圆满报身,现他受用报身,所以说佛的报身有这么两种,一种是自己受用,一种是为根基所成熟的众生所受用。自受用报身,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自己享受法喜、享受禅乐。他受用报身,比喻说那些十地菩萨根基成熟了,他就能变现为相应的境界、他受用报身,为你所受用啊,他修行成功了给你所受用,这叫他受用。我们今天正是在享受释迦牟尼佛这些功德嘛,我们不在享受观世音菩萨这么些功德嘛,要观世音菩萨成就了我们才能够享受,如果他不成就我们享受不了,比如说我今天要享你的福,享的上吗?你啥都没有,享受什么呢?说不定一接近你我们享受的无量的烦恼、无量的是非,因为我们自己不清净,是不是这样。所以说我们将来你要变成清净的自性之身,他就可以了。观世音菩萨以无分别智无勤作功力任运显现、恰如其分,回应以一切众生的机感。而且没有错失、没有失误。今天我在遂宁广德寺我称念观世音菩萨,他就知道是我们在称念他,他不会跑错地方,对不对。跑错地方了,那么多人你要分不清楚的话那就麻烦了。这个人求你,你去救那个人去了,结果该救的没救上,那不的麻烦了嘛。所以说这些都是在智慧当中成就的,他为什么能够这样应化众生呢?要观察观世音菩萨他的修行是从智慧当中来成就的,以这个无量清净智慧观,真观清净观、智慧观帮助来成就观世音菩萨的六度万行的慈悲行,观音行就是从智慧当中成就,一个自行、一个利他。自行需要自力、利他需要慈悲。但是这种悲智往往要结合起来,光有慈悲没有智慧那叫乱慈悲、假慈悲。光有智慧没有慈悲那就不行,你有智慧你不能够发挥出来,叫你跟大家讲经说法,不没有慈悲心,讲经说法很累我不讲,讲经说法很苦我不讲,完了、不发心嘛。自己的智慧不能够和大家共用。所以说智慧和悲心是我们修行的两个方面,随时随地都要智慧和悲心要同时并用,光是有智慧能够断掉烦恼,还要要慈悲心帮助众生断掉烦恼。你在行慈悲的时候以智慧要有来摄持,我们修智慧的时候要以慈悲任运加持,这叫悲智双运。这样子我们福德智慧两个方面都能够增长。

  他的“弘誓”指的是什么?就是观世音菩萨那些誓愿。弘---就是无所不收、无所不尽。就像《金刚经》跟我们所说的,一切种类的众生都发心要度化他,不管他是胎、卵、湿、化,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林林种种的众生、悉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都能够让这些众生开悟自己的自性涅槃宝藏,能够灭度烦恼、能够跳出三界二十五有生死轮回。所以说观世音菩萨的誓愿深如海,他就这么样殊胜。各种各样的众生都要帮助他,帮助他并不说拿几个钱、拿几个红薯给他吃。而是什么?而是要他得到究竟无余的涅槃,把这个究竟智慧要体证。

  “历劫不思议”,那就讲观世音菩萨经历了这些恒沙劫福慧双修的道路,而积累了不可思议的福德智慧两种资粮。所以说历劫不思议。那个时间长的不得了。

  “侍多千亿佛”,观世音菩萨在无量佛前殷勤恳切承事供养,在诸佛面前种下了极深厚的善根。我们今天也是优婆塞、优婆夷,你也亲近诸佛,在诸佛面前也在种善根,你一合掌、一低头、一礼拜,他都能够积聚无量无边的福德资粮。很多的智慧就从这一点一滴当中积累的。我们今天进寺庙就是这样,哪怕你不能是诵经、不能听经、不能讲经,扫扫地也是功德嘛,对不对。扫扫地、佛台抹的干干净净,把那些蒲团整理的规规矩矩,给众生提供各种各样的方便、帮助他们学佛、乃至给他烧开水呀、煮饭给他吃、做到厨房里面发心帮忙,这些都是嘛,点点滴滴的行为都是积累善根。在无量诸佛的面前我们就做这些善事,积累这些福德资粮。

  “发大清净愿”,也就是观世音菩萨在因地当中多生累劫修行,相续不断地发起清净广大的誓愿。我们今天不要忘记了自己的愿心,你发的愿是什么?今天发没发愿心?发没发?发了(大众)!,发了什么愿啊?要发心、要发愿。当然一个方面是跟着诸佛菩萨发,对不对。我们自己不会发愿嘛,学那些诸佛是怎么样发愿的。比喻说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我也可以发四十八个大愿,跟着阿弥陀佛学,相应于阿弥陀佛四十八个大愿。药师佛发了多少个愿啊?十二大愿。我们也能够像药师佛那样学习。观世音菩萨发了多少大愿啊?十二个大愿,我们也能够发这样的大愿。跟这些诸佛菩萨学,那就你不会发愿的时候,你就这样发,诸佛菩萨怎么发愿我就怎么发愿,实在不会发愿的时候这个是一个方法。但是我们还有自己的个体的一种体验,自己要争对自己的问题好好发愿,不是光有和诸佛菩萨共同的愿望,还可以和诸佛菩萨不同的个体的愿望,要善于发愿,要发愿心。有的人发了愿,你问他发了什么愿?我自己都忘掉了,第一天发了愿第二天就忘掉了。人说小人常立志,大人立大志,一般的人不轻易发愿,他要发一个愿轻易的不更改,你看那些诸佛菩萨经过慎重的思维,发起如理如法的大愿,然后多生累劫就为这些愿力而去奋斗。我们这些众生就不一样,今天发一个愿明天就忘掉了,这叫小人常立志,他虽然常常立志,这个志愿不深刻,玄发玄忘像开玩笑一样,说话不算数,这就是我们众生的毛病。为什么说话不算数呢?就因为你所发的愿是轻而易举发出来的,没有经过自己慎重思维,要经过自己慎重思维,自己所发出来的愿望那就不会轻而易举丢掉。所以说要经过我们自己如理如法的慎重思维来发这种愿,而且这种愿心发了以后要时时刻刻相续不间断,这个愿心要常发,经常去坚固这样的愿力,不坚固这样的愿力不行。你看我们每一天的课诵当中,其实就这样皈依三宝、发愿修行、然后正式念诵到最后回向结愿,还是回到我们自己的愿心上来。不管你做什么功课,他的功课内容有什么,期间不可缺少的几个内涵,就是这样。一个是自己皈依三宝、二一个是自己发愿、三一个是求忏悔、四一个是积累福德资粮、最后通过你这些修行来回向、总结,缺少不了这几个内涵,一切功课他就缺少不了这几个资份。所以说每一座修法当中都要经常去发愿,相续不断的发,然后让这样的清净愿力能够深入我们自己内心,不要轻易的忘掉了,观世音菩萨他就这样的。

  总之,“善应诸方所”,这个观世音菩萨慈悲众生,利益众生的这种修行非常善巧,他的自在是任运的。不善巧的这种行为,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边做边在那心不甘情不愿,边做边在那喊累、边做边在那喊脑火,你说这个事善不善啊?这个就不善。来源我们自己内在的障碍就很多,什么障碍?就那个心态不正确。既然要干我们就要分辨这个事情可做不做,如果可做可不做,我宁愿不做它。如果分辨出来这个事情必须要去做,那么我就以欢喜心去做,对不对,身口如一嘛、表里相合嘛,不要搞那种身心分裂。既然是非得要做的这种行为,你说你苦苦恼恼也是做,欢欢喜喜也是做,到底以欢欢喜喜的去做能够得利益大呢、还是以苦苦恼恼去做得的利益大呢?你们说?欢欢喜喜(大众)。对了,这个就是一个修行的诀窍。没有儿子的时候他很欢喜生一个儿子,生了一个儿子,哎呀,我后悔生了你了,完了,这个儿子受伤害了,你后悔为什么要生我,既然生下我你为什么要后悔,不仅仅是伤害他呀,最后还要伤害我们自己,对不对。所以说这种话轻易不要说,知道吧。要保持身心如一、表里一致。既然我们选择了这条道路,非得要走这条道路,那么我们就欢欢喜喜的去做,全身心的投入去做,这叫“善应诸方所”。那观世音菩萨,你们听没听过观世音菩萨在跟你们叫苦叫累呀?听到过没有?没有(大众)。 要按照我们这些人,一天扫两个地在那叫辛苦了,观世音菩萨救度这么多众生,谁听见过他叫苦啊,没有人听到他叫苦,为啥?他就从来不叫苦。

  我们就是要学习这种任运显现的自在无碍,要从我们心地里面拿掉做事不欢喜的这种障碍。你欢喜去做、不愿意去做、不乐意去做,这就是障碍。内因里面最大障碍,情之不愿,一般听这个人做任何事情,他在那抱怨连天的,好了,他下面的不太容易做的下去。我们修行也是这样,边修行边做抱怨,哎呀,这艰难了,这么艰难多久能够修的圆满,完了,他后面走不多远了。我经常所说的,走长路这要有一个诀窍,不紧不慢,修中道行,而且不去管前路有多远,只是很欢喜的在走,前面十步,我看我走十步就能走那地方,这地方很轻松。我再走十步前面又一个好玩的,我再走十步,每一步我都能够找得到乐趣,这样子的话你们累不累啊?不累。你看那些小娃娃他成天在那玩不知道疲倦,为啥?他的心无傍路,专心一意,他能够给自己找乐趣。上午我们不说了嘛,我们自己的苦乐业生死,都是我们每个人个体的体验,别人代替不了的,你苦了、你乐了,这都是我们个体的体验,别人代替不了。既然是个体的体验,实际上就是自己要找乐趣,你自己思维方式一变化了,全身心的投入了,这个修行就很快乐、就很自在。我看有的人修行、修的是磨皮擦样。今天是礼拜几了?哎呀;还是礼拜一,这礼拜一怎么还没过去哦。明天是礼拜几了? 天天都在问,天天都不耐烦。真正修行的人那管你这些时间,山中无家鸡,没有这些事情,他就全身心的投入于修行,时间过了多久不知道了,一心一意的只在修行过程当中,这叫善巧修行。要学习观世音菩萨的善应诸方所,所以说这要有智慧,没有智慧的话,你这个“善”就体现不出来,要有智慧这个“善”就体现出来了。观世音菩萨利益众生之行他就是这样,他在圆满利众生过程当中,自在无碍的利益众生,所以说他称之为观世音菩萨那是当之无愧。

  为什么能够达到这样的无上利益众生的成就呢?在后面四句就是从因上来回答,就说观世音菩萨他就在因地里面发的愿望非常大、修行非常大,所以说果上他的慈悲也非常具足、利益众生也非常圆满。经历了这些不可思议的长远阿僧祇劫,那就自己修行的时候积功累行非常殊胜。就圆观世音菩萨在因地当中修行,所经历的时间不知道长了多少趣了,已经达到这种不可思议的数量了。所侍奉的佛已知“多千亿佛”,他的这种修行非常殊胜,在因地当中达到了不可思议。那就是我们今天所说很有渊源了,没有渊源是不行的,你看那个树枝根扎的越深,他吸收养料就吸收的更多,到最后这个叶子就越是茂盛,“根深叶茂、源远流长”,你说这个水一路上都在汇集,慢慢这个水就很大了,对不对。如果说没有水汇集起来,这个河不远就干涸了,是不是这样。要源远流长嘛。所以说观世音菩萨因地修行发愿非常圆满,他果上就能够以这种普门示现,给予众生以无作妙力施予无畏、布施给众生。

  【我为汝略说,闻名及见身,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

  释迦牟尼佛继续说:这个我是指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也来施舍一个我。我为汝略说,这个汝是无尽意菩萨,也就我们现前的听众,释迦牟尼佛说我为你们简略地说一说,这观世音菩萨的名号非常不可思议,我们听闻到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这种功德那就是不空过了,都有无量的利益。乃至于我们见了观世音菩萨, 我们都能够得到很大的利益。心念不空过,念念之间这个不是白过了,那是有无上功德利益,什么功德利益呢?能灭诸有苦,诸有苦,诸有是什么?欲界有、色界有、无色界有、三界二十五有、他的数量非常之多,所以说称之为诸有。这个诸有世界都称之为苦,不圆满的、不究竟的、要无常的、生死境界,所以说就是这样。而这些苦实际上本来是可以没有的,是由我们这些众生颠倒虚妄分别而来的,所以说我们能够听闻观世音菩萨的名字,能够见到观世音菩萨的身体,三界二十五有的生死过患都能够解决,你说这个功德大不大、利益大不大,你们在这坐了七天划的来划不来呀?划得来(大众)。耽不耽误时间呀?不耽误(大众)。所以说要经过这样的比对,经过这样的思维,让我们能听闻《观世音菩萨的普门品》而欢喜、而高兴。

  所以说佛就对无尽意菩萨说;为你大略的讲解一下,观世音菩萨不可思议的救苦境界和他在十方三世当中普施无畏救度众生的事迹,如果说推开来广为演说的话,即使我释迦牟尼佛尽未来际也宣说不尽。释迦牟尼佛宣说观世音菩萨名号,尽未来际都宣说不尽。你说观世音菩萨的功德有多少,甚至我们今天的释迦牟尼佛还曾经在观世音菩萨面前,正法名如来这些跟前好请过教、还学过法。今天他都成佛了,观世音菩萨还在利益众生。所以说他的恩德无量无边宣说不尽,释迦牟尼佛说,我只是简略的宣说,要详细的说不知道要说到多少时候了。只要众生有三个不空过,前面的不空过哦,那三个不空过?闻名不空过、凡是听到观世音菩萨名号的那就不空过,有无量的大利益。二一个是见身不空过、我们今天见到观世音菩萨的身体没有啊?见到没有?见到了(大众)。在哪里呀?在广德寺庙里面。还在哪里呀?在阿弥陀佛的名号上是吧?在那个大殿的佛像是吧?在广德寺、灵泉寺都竖的观世音菩萨,那个身像能够见到。在我们自己心里面,你心里面有没有啊?有(大众)。还要在慈悲上建立,学习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嘛。所以说闻名不空过,见身不空过。还有一种像状在哪里?在感应当中,你有慈悲、你有虔诚、你有恭敬、至诚恳切的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观世音菩萨能够感应现前,让你见到他的身体,能不能见到啊?你看谁发一个图片,观世音菩萨在云中,所有的白云都聚集起来,凝聚成一个观世音菩萨的形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些不可思议。他能够把云凝聚起来显现成一个身体,能够凝聚成光,以光的形式显现观世音菩萨的身体,乃至于我们这些善根成熟的这些众生,或者说梦寐之际在梦里面能够见到,或者说在白天当中清醒白醒的都能够见到观世音菩萨的身像,这个见身不空过啊。闻名、你听到他的名号了,能够有虔诚、能够有恭敬、至诚恳切的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感应道交,观世音菩萨就显现相应的这种身形给你见到。

  那天医生居士给我讲一个感应故事,就发生在我们遂宁。说是有一个居士,好像现在还在,经常在tzj里面护法他就有一种病,她这种病养生病多久了,由于生小孩落下来的一个病,子宫突出,到处去寻医救药治不好,但是突然之间就梦见一个人影,就跟她说,灵泉寺山岩上的菩萨没有遮风挡雨的,你要是能够背几块砖、背几片瓦,去给菩萨干起来的话,你这个病就能好了。她就去了,结果一去的时候把这个事情完成了,自己的养生病多少年,到处去就医问药整不好的病,结果就背了几快砖、几片瓦,去帮助菩萨盖一个遮风挡雨的,这个病解决了。多少大医院看不好的病,今天看好了,观世音菩萨给看好了,这个奇妙的事情啊。谁给你托的梦啊?你看看,这些菩萨他能够感应道交,就给你显现,对不对。所以说随时随地观世音菩萨能够显现身形,你这个善根成熟了以后就能够见到。称名号是一个方面,至诚恳切念念相续不间断,到了你善根成熟了以后,观世音菩萨能够显现身形,教化于你,假如说观世音菩萨见到你了,你见到观世音菩萨了,这个利益大不大啊?那就很大嘛,见身不空过。

  第三个不空过是什么不空过啊?心念不空过。我们内心里面能够至诚恳切称念观世音菩萨,思维观世音菩萨这些恩德,观世音菩萨就能够安住于我们内心。是心想观世音菩萨的时候,是心既是观世音菩萨的慈悲之心,是心既是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化身、普门示现之身,所以说这个心念不空过。只要我们心里面想起观世音菩萨,你能够想他一念,心里面这种烦恼一念就没有了。你们大家试验一下,将来你们遇上是非、烦恼、种种不高兴、种种苦难的时候,就专心一意的拼命的想观世音菩萨,你看你把观世音菩萨想起来的时候,那种不高兴烦恼还有吗?没有了。当下就得解脱,这叫心念不空过。这就是对于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功德我们必定要去意念,以我们意念为能感至诚恳切,将来观世音菩萨就能够感应现前,那就是所感。所以说这三者必定能够招致观世音菩萨的一种回应,所以他是不空过的事情。观世音菩萨不跟我们开玩笑的哦,跟我们开玩笑就糟糕了。那天我请一个客人,我说;明天我能不能找你喝茶,可以。本来这个约好了,第二天,我以为你玩笑的,完了。他没有把这回事当真,那当然就不必要请了嘛。观世音菩萨不会这个跟我们开玩笑,对不对。你会不会跟观世音菩萨开玩笑啊?不会(大众)。就是那天我说的,我们嗔恨心多,观世音菩萨你念来了,他要帮助你解决嗔恨心,你说,观世音菩萨我跟你开玩笑的,嗔恨心我还是保留起来吧,完了。你跟观世音菩萨开玩笑,这个祸患就惹大了,能不能开玩笑?不能(大众)。不能开玩笑,是吧。所以说这些必定不空过。

  观世音菩萨有什么样的回应呢?“能灭诸有苦”。欲界的、色界的、无色界的、三界二十五有。所有的这一种苦难都能够解决。这苦是结果,它的因是什么?因---就是我们的烦恼、就是我们的虚妄分别、就是我们能取所取、就是我们的名言戏论。所以说我们因为烦恼而造业,因为有业所以说有今天所受的轮回。因上有贪嗔痴三毒,果上那就是无边生死轮回当中的一切苦难。体现在我们现前的就是那些生老病死、就是那些所求而求不得、就是那些冤家对头、成天打交道。我们自己所爱的远离我们,我们求诸佛菩萨不能够现前,就是这些苦。所有的这些苦都是这些。乃至外在的这些苦,刀兵灾、火灾、风灾、地震这些灾难,都是三界二十五有的苦难,总之这些林林种种的苦难,只要我们称观世音菩萨大名、礼拜观世音菩萨的身形、忆念观世音菩萨的这些功德,我们向观世音菩萨至诚恳切的祈祷,我们都能够转为为安、逢凶化吉这些东西,三界二十五有的苦难无有。因地当中的贪心、嗔心。愚痴心他能够化为无有。烦恼;一切烦恼能够化为无有。我们不起烦恼了、不造业了、将来生死轮回有没有?自然而然没有了嘛,对不对。所以说这些三界二十五有的苦难都能够解决。这以上就是佛对观世音菩萨,之所以说得名观世音菩萨原由作了总的解说。

  下面就是对前两颂的意义再分门别类地演述。下面就是具体的说,一遍又一遍的听,一遍又一遍的思维来加深这些印象。第一个就是救火难

  【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

  释迦牟尼佛个对无尽意菩萨说;假如有人起了害心要把你推入大火坑当中,这个时间我们能够一心一意的念观世音菩萨、祈求观世音菩萨救护于我们,就依仗念观世音菩萨的威力,能够让这些火坑顿时变成清凉的水池。不遭受这些火灾了。

  讲一个事例来证明:

  说民国时候,在沈阳海城有一位商述圣居士,他姓商叫述圣居士,信佛非常恳切,每天至少要念三遍《普门品》,十多年那是相续不间断。

  到了1929年的时候,这个商述圣居士在抚顺千金寨炼铁厂打工,他就和人抬一筐铁矿倒入炼铁炉。就把这种燃料倒入炼铁炉当中,突然失足不小心掉进火炉,你看看,炼铁的那个炉,连那些铁矿都要炼化的,这个温度有多高啊,高的不得了,你说你这个人掉进去了以后,是怎么样一种情形啊,那不可思议。这个商述圣居士心里面惊恐万分,就想这次是必死无疑。这个火炉有好几丈高,他正当往下坠的时候,觉得有人用手把他托起来了,平平安安的放在地上。睁开睁眼一看,果然自己的身体已经躺在地上了。你看看,要掉进这种化铁炉,那还有你生存的呀,没有生存了,铁都要炼化,何况你这个肉身凡胎,对不对。下去连骨头说不定都捡不到,结果有人用手把他托起来了。这就是念观世音普门品得到的一种救护,这是救火难的一种事实。你看这个事情不可思议吧、神奇吧,所以说十多年间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这个的威力。

  第二种是;救水难

  【或漂流巨海,龙鱼诸鬼难,念彼观音力,波浪不能没。】

  或者说我们坐船在大海当中航行,航船被风浪打翻,我们的人随海浪漂流,遇到龙、鲨鱼还有那些吃人、害人的罗刹鬼等等这些海难,这个时候如果说能够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威德名号、慈悲名号,我们依仗观世音菩萨的威德自在神力,就能够让这些波浪没有办法淹没我们。

  清朝在顺治年间,由一个刘居士他发心朝礼南海普陀山。他在船上发愿要见观世音菩萨,后来遇上这种风浪,把他做的这种船掀翻了,这个刘居士也掉进海里面。他虽然说在水里面,却只看见自己眼前都是一片红光,而且有个僧人带着他回家。刚一到家时,这个僧人就消失了,看不见了。这个僧人,你们说怎么那么稀奇呢?他怎么能够见到这个僧人呢?都是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威德神力,所以说观世音菩萨化现为一个僧人,在红光当中把他带回家了,这也是称念观世音菩萨能够亲见观世音菩萨,他的一种事例。

  在民国时候,还有一位居士,叫严居士严述廉,他是瞎子双目失明,平时虔诚信奉观音大士。到民国三十四年的时候,三十四年几年了?十几年了嘛,对不对。你看在明国三十四年期间,他就从上海乘船到宁波去,这个船一刚开出吴淞口大约一个小时时间,忽然在海上遇险了这个船沉没。当时遇难的旅客、船员有两千多人,生还的人不到十分之一。这个严居士随着海浪漂流,一心一意的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忽然手碰到一块木板,就紧紧抓住木块不放。等到救生船接到警报赶来时,首先被捞起的就是他。你看这个严居士,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这些感应不可思议。

  大家把这些事例,你见到的人当中广为宣传。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真实不虚,我们好好的念观世音菩萨。要去宣传哦,要当观世音菩萨的宣传员哦,要当佛法的使者,当如来使者,好不好?好(大众)。光是听见你们在说好,没有看见你们有什么实际行动。鼓掌……。好了今天已经是四点过了,我们今天就到这,阿弥陀佛!掌声…….

  2009年2月23日下午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