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菩提路 玄奘之路 鸠摩罗什传奇 虚云长老传奇 因果报应录 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 大德讲故事 《须菩提》故事集 迦旃延 阿那律 优波离 大迦叶 阿难陀 正法眼藏 舍利弗 罗睺罗 目犍连 富楼那 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哲理小故事 人间巧喻 禅宗故事 禅宗小故事 佛陀教你不生气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佛陀的圣弟子传 名人轶事 罗汉菜 百喻故事广释 春去春又来 雷锋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传 行禅 妙善公主 释迦牟尼故事 玄奘大师西行故事 假因谤圣 堕无间狱 慈济心灯 金玉良言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法苑珠林(卷六)白话 因果原理 马车故事 朋友集 世间百态 关于王永庆的故事 做人的佛法 哼哈一如说 禅理故事 数学家的故事

八祖杭州云栖莲池大师

宗门故事 | 作者:网络 [投稿]

  八祖杭州云栖莲池大师

  莲池大师(公元1523~1615年),讳袾宏,字佛慧,号莲池。杭州仁和人,出生于世代望族之家。十七岁补诸生,以学识与孝行著称于乡里。邻家有一老妪,日日念佛名。大师问其所以,老妪回答:先夫持佛名,临终自在往生,故知念佛功德不可思议。大师闻语感动,遂寄心净土,书“生死事大”于案头以自警策。二十七岁丧父,三十二岁母亦永诀,大师决志出家修行,与妻子汤氏决别:“恩爱不常,生死莫代,我得出家,你自己保重。”汤氏洒泪说:“君先走一步,我自会打算。”大师作一笔勾词弃家,投西山性天和尚落发。其妻随后也削发为尼。

  大师受具足戒后,策仗游方,遍参知识。参学遍融禅师,老禅师教喻:“勿贪名利,唯一心办道,老实持戒念佛。”大师拳拳服膺。后参笑岩宝祖,辞别向东昌的归途上,闻樵楼之鼓声忽然大悟。乃作偈曰:“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焚香掷戟浑闲事,魔佛空争是与非。”

  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入杭州云栖山,见山水幽绝,遂结茅卜居修念佛三昧。山中老虎时常伤害村民,大师慈悲为放瑜伽焰口,老虎不再患害百姓。亢旱年,村民恳请大师祈雨,大师手击木鱼,循田埂念佛,一时,雨下如注。村民及信众们自发地为大师建造禅堂寺院。自此,法道大振,海内衲子归心,遂成一大丛林

  大师是从永明延寿以来,融禅净教律为一体之大成者,主唱禅净不二,念佛含摄万法之旨。大师痛念末法众生,掠影宗门,拨无净土,有若狂象;教下讲师,依文解义,说食不饱。如法思惟,唯念佛一门,横截生死,普摄三根。于是单提净土,著《弥陀疏钞》十余万言,总持圆顿诸经,融会事理,指归一心。大师以华严一即一切的圆融理念诠释念佛法门,认为念佛是大总持法门,含摄菩萨六度万行,囊括一大藏教理的精义。由是,大师不主张阅藏,应一心念佛。

  大师明因慎果,深悲末法众生,业深垢重,教纲衰灭,戒律松弛,此时修行,应以戒律为根本,以净业为指归。因而,大师整饬清规,在南北戒坛久禁不行的情况下,大师令求戒者具三衣,于佛前受之,大师为证明。已受戒者,半月诵《梵网经戒》及《比丘诸戒品》。其住持的道场,规条甚严,出《僧约十条》、《修身十事》等示众。各堂执事职责详明,夜必巡警,击板唱佛名,声传山谷。布萨羯磨,举功过,行赏罚,丝毫无错。大师策厉清规,严明梵行,并亲自著述,阐发戒律精义,以救末世疲弊之习。大师极力戒杀生、崇放生。寺前建有放生池,山中设有放生所,救赎潜游蜎飞诸生物。大师《戒杀放生文》盛传于世。

  大师朴实简淡,虚怀应物,貌相温和,声若洪钟,胸无崖岸。自奉俭朴,自有道场以来,未曾妄用一钱,凡有香俸盈余,便施散给其他寺庙的和尚。施衣药,救贫病,常行不倦。大师生平惜福,年老还是自己洗衣,净溺器,不劳烦侍者。终身一袭布衣,一顶麻布蚊帐用了几十年。

  文殊菩萨曾化为童子来参大师。大师见到童子便问:“两脚有泥,必是远来客。”童子说:“闻知莲池水,特来洗一洗。”大师说:“莲池深万丈,不怕淹死你。”童子说:“两手攀虚空,一脚踏到底。”大师道行境界于斯可见一斑。

  大师道隆德盛,感动当时。李太后遣内侍赍紫袈裟白金问法要,大师书偈答曰:“尊荣豪贵者,由宿植善因,因胜果必隆,今成大福聚。深达罪福相,果中更植因,喻如锦上花,重重美无尽。如是修福已,复应慎观察:修福不修慧,终非解脱因,福慧二俱修,世出世第一。众生真慧性,皆以杂念昏,修慧之要门,但一心念佛。念极心清净,心净土亦净,莲台最上品,于中而受生。见佛悟无生,究竟成佛道,三界无伦匹,是名大尊贵。”

  大师深感净宗念佛法门乃至简至易,普摄诸根,仰赖佛力,圆证菩提的无上大法,故殷殷普劝念佛往生净土。其言曰:

  “盖此念佛法门,不论男女僧俗,不论贵贱贤愚,但一心不乱,随其功行大小,九品往生。故知世间无一人不堪念佛:若人富贵,受用现成,正好念佛;若人贫穷,家小累少,正好念佛;若人有子,宗祀得托,正好念佛;若人无子,孤身自由,正好念佛;若人子孝,安受供养,正好念佛;若人子逆,免生恩爱,正好念佛;若人无病,趁身康健,正好念佛;若人有病,切近无常,正好念佛;若人年老,光景无多,正好念佛;若人年少,精神清利,正好念佛;若人处闲,心无事扰,正好念佛;若人处忙,忙里偷闲,正好念佛;若人出家,逍遥物外,正好念佛;若人在家,知是火宅,正好念佛;若人聪明,通晓净土,正好念佛;若人愚鲁,别无所能,正好念佛;若人持律,律是佛制,正好念佛;若人看经,经是佛说,正好念佛;若人参禅,禅是佛心,正好念佛;若人悟道,悟须佛证,正好念佛。普劝诸人,火急念佛,九品往生,华开见佛。见佛闻法,究竟成佛,始知自心,本来是佛。”

  大师一生精修,广弘净土,临终前半月预知往生的时间。到城中告别诸弟子及故旧朋友,只说:“吾将他往。”回寺用茶汤供养众僧,告诉大家明日将行。七月朔晚,大师示微疾,瞑目无语。城中诸弟子赶到,哀请留嘱,大师睁眼开示:“老实念佛,莫换题目。”说完,向西称佛名而逝。世寿八十一,僧腊五十。入塔于五云山麓。

  大师著述甚丰,主要有《阿弥陀经疏钞》、《云栖法汇》、《竹窗随笔》、《往生集》、《净土疑释》等流行于世。

  赞云:

  初住云栖,即灭虎患,早请念佛雨慰盼,村民咸感叹。庀材开办,道场重兴建。

  幼闻念佛意颇快,末诫门徒莫捏怪。行为世则言世法,注重净土及规戒。砥柱狂澜契理机,阐明佛心祛蜂虿。普令具缚诸凡夫,仗佛慈力登莲界。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