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师 一
一时,佛在舍卫城,有一施主娶妻后,夫妇俩先生了一个庄严的孩子,后来,连续又生下了六个孩子。夫妇俩给每个孩子都举行了隆重的诞生仪式,取了适合种姓的名字,都用牛奶、酸奶、油饼等把他们喂养大。让他们学习文字历算八种观察等一切学问,他们也全部精通无碍。到他们该选择事业立足于世间为人处事的时候,他们的父亲教导他们:“你们已经明白了一些事理,不过,以后还要好好听从父亲的话,多亲近给孤独长者,对你们今生来世都有很大利益的。”但这些孩子因前世各人的因缘不同,唯有第七个孩子听了父亲的言教,亲近给孤独长者,并对世尊生起了欢喜心。其他前面的六位兄长们分别所止了外道的六大本师⑴。还恭请他们各自的本师到自己家中受供,老七想:他们都恭迎自己的本师,我也应该恭迎自己的本师——释迦世尊到自己家里应供。便对六个哥哥说:“以前你们在迎请你们的本师时,虽然我不信他们,但我还是尽力帮忙作事,现在,我要恭请我的本师释迦世尊到我们家来应供,请你们也尽力帮助我。”他的那些哥哥还是比较明达,另外又请了一些亲眷,晚上一起准备了很多饮食,次日便亲迎世尊及僧众,世尊率僧众著衣托钵到他家里应供,供养圆满后,世尊观察他们的根基,为他们传了相应的法,他们都摧毁了萨迦耶见,获证了预流果位。他们在佛前再三祈求:“我们为了解脱三恶道的痛苦,也为了六道众生解脱轮回之痛苦,远离生死,祈求世尊及所有的僧众,在有生之年一定只受我家的供养,不要去别的地方。”世遵告诉他们:“不要如此,我可以跟你们结缘,同时还要度化很多其他有缘众生。”他们尊从佛言,世尊率僧众便返回了经堂。老七心想:我应该在世尊教法下出家。征求父母同意后,在佛前祈求出家受持比丘净戒。佛陀以‘善来比丘(Ehi-Bhikkhu)’的方便言词使他纳受了戒体,并传授一些教言,他精进修持后,灭尽三界轮回的烦恼,获证了阿罗汉的果位。
诸比丘请问:“世尊,您看施主家七个孩子,六个依止外道本师,最后都是藉老七的引导遇佛教化,证得圣果,并且老七自己还出家,亲证罗汉果位。”
世尊告诸比丘:“不仅是现在,以前他们六个也是不太和合,依靠弟弟的调和,得到出家证得四禅五通。其因缘是这样的:在很早以前中土有七个国家,各自为政,他们之间经常因一些矛盾而互相作战,死伤了很多人。后来,嘎西的梵施国王心想:最好能和解六国的纠纷,但自己又无能为力。不过,附近有一位具五神通的仙人,如果请他来调和,肯定能和解六国之间的矛盾。便到仙人前再三祈求:‘尊者,现在六国之间经常不合,相互作战,已经杀害了很多众生,今特意恳求尊者能慈悲,调合他们之间的关系。’仙人默许了。之后,他们六国又互相起兵,各自率领四大军队安营札寨,在印度鹿野苑对阵,梵施国王又到仙人前请求,仙人就跃入虚空,显示种种神变,六个国王目睹这些,对仙人生起了欢喜心,都放下武器,对仙人恭敬顶礼,祈求依止仙人出家,仙人默许。他们便分别回去处理妥国内上下事务,来到仙人前出家,而且依照仙人的教言精进修持,最后获得了四禅五通。诸比丘,你们是怎样想的?当时的仙人即今现前菩提的我,六个国王即现在学外道的六兄弟,梵施国王就是现在最小的弟弟。当时,六个国王依靠他而得到四禅五通,现在,六个哥哥依靠他而获证圣果。”
本师 二
诸比丘复次请问:“世尊,施主的儿子和眷属都造了什么善业,今生转生于富贵之家,并在佛的教法下,得到圣果?”世尊复告曰:“这也是他们前世的因缘。早在贤劫人寿二万岁时,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印度鹿野苑一位施主家生了七个孩子,前面六个都是观点不一,修学外道,只有小儿子对佛法具欢喜心,他就用种种方便法引导六位哥哥对迦叶佛生起信心,并出了家。七兄弟各自在临终前都发愿:愿将来释迦佛出世时,令佛欢喜,不作佛不欢喜的事,以今生出家的功德,在释迦佛的教法下,灭尽烦恼,得证圣果。那位施主也作了广大布施,一生中皈依持居士戒,临终时发愿:以此善根,愿我生生世世生于富贵之家,依靠我的七个孩子,在释迦佛教法下,令佛欢喜,不作令佛不欢喜的事。诸比丘,你们是怎样想的?当时的这位施主一家即今施主一家,他们都因往昔的愿力及积累资粮所至,今生值遇我的教法,得教言后,皆获证圣果。这是他们各自的前后因缘。”
注:⑴ 外道六大本师:又作外道六师。古印度佛陀时代,中印度(恒河中流一带)势力较大之六种外道。系以佛教立场而言,实为当时反对婆罗门思想之自由思想家。一、珊舍耶毗罗胝子,怀疑论者。不承认认知有普遍之正确性,而主张不可知论,且认为道不须修,经八万劫自然而得。二、阿奢多翅舍婆罗,唯物论。快乐论者。否认因果论,乃路伽耶派之先驱。三、末伽梨拘舍梨,宿命论之自然论者。主张苦乐不由因缘,而惟为自然产生。系阿奢毗伽派之主导者。四、富兰那迦叶,无道德论者。否认善、恶之业报。五、迦罗鸠陀迦旃延,无因论之感觉论者。人为地、水、火、风、空、苦乐、灵魂为独立之要素。六、尼甘陀若提子,奢那教之创始人。主张苦乐、罪福等皆由前世所造,必应偿之,并非今世行道所能断者。
故事一: 陕西长安县有一个农人,在地里干活,看到一条蛇钻入洞里,他就把蛇收支的两个洞都堵死了。过了两天后,他二十岁的大儿子和十岁的小儿子俄然不会说话,后经许多医院治疗都无效。两个孩子不会说话现已
捕捉贩卖野生动物遭殃祸章家有三兄弟,同住一个院子里,其中两个都很老实,在家种田,靠本分养家,因为经济条件不好,自己也没什么文化,就谈不上对孩子提供好的教育,孩子们二十几岁了也没读到什么书。但贫苦勤劳人家的孩子懂事早,这几个年轻人,女的学做裁缝,男的学修汽车,现在也都干
我是四川一家乡镇企业的财务人员,要不是那场灾难,我的生活应该像其他人那样快乐、自信而充实,对未来也充满憧憬。可自从患病后,我整个人就渐渐颓废了。那是2001年的1月,我和单位的几个同事出差到成都,晚上住到酒店后不久,有小姐打电话来问要不要“服务”,经不住诱惑,发生了让我这辈子都后悔莫及的事情。
夜已深,高速途中,刘细锋和“老相好”陈海蓉聊着聊着便难忍欲火,在行驶的大货车上玩起了“车震”。面对活生生上演在身后的“活春宫”,31岁的司机张章生却没能做到心无旁骛,他一边把着方向盘,一边频频回首,不时偷窥。随着“轰”的一声巨响,两辆重型半挂车相撞起火,大火瞬间蔓延,正在快活的老板和“相好”没能及时逃脱,被活活烧死。事后清理现场,他们已是一对裸尸。
小富由人,大富由天,命是定数,运是变数,我的一个朋友,五年来一直致力于开发精品楼盘,一砖一石没有半点打折扣的地方,看到很多同起步的地产商都赚钱了,他还是坚持着,因为成本高,房子卖得不好,前年的时候基本已到了破产的边缘,记得也是这样一个深秋的时候,他说:“下个月,货款利息再还不上,我可能就干不下去了。”我当时听了真是觉得很伤感,这世界难道好人没有好报吗?他曾是种地出身,几年来,他为以前的村子修了小学,敬老院,修了从村口通向县城的公路,他资助了很多贫困的人。
我好后悔!我本有一个很漂亮很贤慧的妻子。自从2001年开始就犯了邪淫,先是勾引了本单位的一个同事,来往了数个月,以后上网还和几个女孩女人发生过关系,还偶尔嫖娼。可是我竟然忘记了淫人妻者自己妻也会被人淫的因果道理。虽然在一年前我学佛以后我已经戒了邪淫,可是报应却也来了!
一个70多岁的农村老翁染上难言之疾,给子女们造成了难言之痛。日前,宁波鄞县某村的这位老年村民下体长出了指甲般大的赘生物。孝顺的三子一女急忙送老人到医院就诊。因患者年事已高,医生们几乎都诊断为鳞状皮细胞癌,要切除生殖器并辅之化疗。子女们为救老父性命,含泪在手术通知书上签了字。
在某处有一条蛇,一天蛇尾告诉蛇头说:「我应该走在前面。」蛇头回答说:「一向都是我在前面,为什么你突然要这样呢?」蛇头说完便继续往前走,完全不理会蛇尾。蛇尾见状,便故意缠住树干,不肯继续前进。蛇头只好使劲地用力拉,拉扯了半天,弄得双方都精疲力竭。
特异功能可能受到鬼神灵力加持故有预知之特异功能一次意外足以致富。大难不死获特异功能 信不信由你。人类总希望能预知未来,波兰一名男子便是因为能预知人的死期而致富;但保险公司却因他而大伤脑筋!这男子是六十八岁的爱尔·巴非亚。他原任职司机,在一九八五年时因一次意外,撞伤头部,自此便获此能力。他首先预知三十一岁的女地主死期,一鸣惊人,不少人跑来咨询自己或亲人的死期,而爱尔·巴非亚则每次收五百元咨询费,由于其预言甚准确,故其门庭若市,巴非亚藉此预知能力,赚得一所豪宅
凡夫追求财物,圣人追求真理。有一位六十多岁的尿毒病人,在送到慈济医院之前,他的双脚已经被锯断了。医院每天必须为他洗肾三次,却没有亲人来照顾他。慈济医院有一位男志工每天都去帮他洗澡,并教他念佛。有一天,老人突然要志工答应他两个要求:一是多陪他念佛,二是叫他一声「爸爸」。老人的要求,志工都有答应了。在念佛之前,老人说出了自己
据《杂宝藏经》记载,释迦牟尼佛的前世是象王,有这样一个具有功德的故事。《佛说无量寿经》:释迦牟尼佛跟弟子讲,在往昔劫的时候有一个象王具有功德。过去,在劫初或善劫的时候,动物都会说话,而且有很多的功德,不像现在的动物特别愚痴,象王具有很多的功德。
某僧刚出家时,早课、晚课、出坡、行堂、诵经、打坐等功课样样精进,而后慢慢心生懈怠,并不如前。某日,师上堂开示:无论出家在家,为什么有的人修着修着心态变了,问题出来了?你们可以扪心自问,当初修学的初发心是什么,坚持了多久,现在的心态又是什么?
有位学生给我看了一则《锯和蛇》的故事,并且忏悔说道:“我曾有着和毒蛇一样的愚痴嗔恨等烦恼,是佛法给予我智慧,让我慢慢变得冷静理智。”故事是这样的:一条蛇进入木工店,穿过锯子时受了一点伤。它本能地转过身咬住锯子,没料到又把嘴弄伤了。蛇以为又受到锯子的攻击,决定用整个身体缠住锯子,使锯子窒息。于是它用尽了所有的力气……不幸的是,蛇最终被锯子锯死
从前有个愚人,准备宴请亲友,打算积蓄一些牛奶,以备宴会时用。于是他想道:“若现在天天把牛奶挤出来,就会存得很多,那就没有地方存放,况且牛奶放存久了也会变坏,不如就蓄存在奶牛的肚子里,等到宴会时,可以当场挤出牛奶来。”他想好后,就把母牛和吃奶的小牛分开喂养。一个月以后,他举行宴会时,亲朋好友都来了。这时他把母牛牵来,想挤牛奶,谁知一点牛奶也挤不出来,惹得宾客当场辱骂和讥笑他。愚人往往就是这样自以为是。
从前,有一个富人,愚蠢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这个人到另外一个富翁家,看到有三层楼,又高大,又壮美,轩敞窗朗,心生羡慕。心里想:“我的钱财不比他少,我也要造这样一座楼。”于是他找来了木匠,问:“那座楼是你造的吗?”木匠回答说:“是的。”“现在你也为我造这样一座楼。”
很久以前,有一个国家,地处穷乡僻壤。这个国家的人也无知无识。有一个人喜欢养猪。一天到了另外一个村落,见到有许多干粪,心里想:“这里的干粪好多呀!现在我应当用草把这些干粪裹起来,用头顶着回家。”于是,这个人找了些草,把干粪裹起来用头顶着。走到半路,恰好下起了大雨,粪汁流下,一直流到了脚跟。众人看到了,都说这人是疯子。粪便是臭的,即便是晴天也不应顶在头上,何况是雨中呢!
某日,师上堂开示:“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我们要学习菩萨,不要在因上造作,就不会有这个果报。都知道自己有毛病,为什么不去修改?要找好的方法把这个病治好,这才是根本。再痛苦、再委屈、再烦恼,不去修正自己的习气、毛病,不去解决实际问题,一点用都没有。
某次法会前开会做相关部署,师开示道:“这次法会的总指挥,你们得学会真正以管理者的心态去做事,抓大放小。你是指挥,要安排好大家的工作,而不是啥事都要亲力亲为,千万不要有害怕得罪人的心态,要为整个法会效果考虑,你行就行,不行就不行。怎么样做一调整,是你们应该考虑的课题。
佛陀前世为菩萨时,曾经身为鸽王。“徒众五百”,在国王的花园里飞翔觅食。国王看到了,命令下人张网捕捉,所有的鸽子都被捉住关在笼子里了。国王每天让人用白米、肉屑喂养这些鸽子。鸽王痛心地说:“我们失去自由,说不定会成为国王的盘中菜肴。我们必须逃出去。‘佛经众戒,贪为元首,贪以致荣者,犹饿夫获毒饮矣。’从今天开始,大家不要再吃这些饲料了,只有如此,才能保全大家
从前有一个国王,国王拥有一棵极其高大茂盛的果树。每年这棵树结果实的时候,香气四溢,味道甜美。有一个人来到宫廷,国王对他说:“这棵树上将要结出味道美妙的果实,你想吃吗?”这个人回答说:“这棵树太高大了,即使我想吃,又怎么取下来呢?”国王于是命令砍倒这棵树,希望今年结果时可以很方便地摘到果实。
严格来说,佛教的戒和律是有所不同的。“戒”主要是强调带有一种自觉的性质,信众出于自身的意愿,发誓发愿,愿意遵守的一些行为准则、道德规范,这个是“戒”。“律”强调了外在强制的性质,就是说你加入僧团、或者加入教团,或者你加入一个宗教组织,那么你就必须遵守某些规章制度,你才能是这个这个团体组织的成员,这些规章制度就是“律”,它带有一定的外在强制
一家之主,要乐观面对生活,心甘情愿去为这个家付出。没有怨言,没有计较,不挑剔家人的不是。儿子不好是自己的命,儿媳妇不孝顺也是自己的命。你讲这个人不对,那个人不对,其实都不对,你也不对,他们也不对。一家人都觉得自己是对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结果都没有理。
不必仰望别人,自己亦是风景。什么是嫉妒心?很多人都不承认自己有嫉妒心,或者没有发现自己有嫉妒心。先来看一下佛给出的定义。嫉妒定义:在《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里面,佛说:“其嫉妒者。自求名利,不欲他有。于有之人,而生憎恚(恨),是为嫉妒。”
懂“观自在”者,是自己娱乐自己也。自己娱乐自己,就是自己去享受大自在、去享受稳定的情绪。去保持着不断提升的、源源不绝的生命动力,保持着美好的心情去帮助、去普度法界众生。凡人的情绪飘忽不定、难以自控,这是因为其不懂观自在。
当你已经通晓道理与修行的理路,也已经知道如何教化众生,亦即理、教都圆备了。此时,就可了解诸法与诸法之间的所有法相,其实是全归于平等的。
只要有正觉的心,本性自然而显露。只要我们有正觉的心,那一切妄念就像一灯能照千年暗一样,只要我们有正觉的心,所有的业障、往昔所造的种种恶业全部熄灭。
以拥有的欲求看待现前心所对应的是心外求解决苦的方法,借由对苦觉知而生的离苦心去透过佛法所对苦的诠释,同时也觉悟苦而真的求出离,却不是暂时或是只单单对外求解决。哪怕是对外求解决也是需要对以往心所依、行为所做思维和转变,更何况要真的离苦求解脱。
我执重的人就是把自我的感受体现的越明显,他的我执就会越重。我执要靠什么来调伏,就是要靠理性、靠法,如果一个人靠感性那我执就会越重。假如说我们心里就是不舒服,但是用法来要求自己觉得自己不对,马上能调整,其实就是用法来破除我执。我们凡夫首先要破的是我执,现在我们还没有资格说要破自
在我们身边会发生很多事情,苦的、乐的、好的、坏的…… 但是,不管发生什么,最后总会有一些转机,这个转机就是菩萨的加被、加持和关照。其实,菩萨从来没有远离过我们,也从来没有舍弃过我们。因为菩萨的大悲心使然,深妙微远、无有分别,让我们的身心得到呵护。
禅定,是一个很幽胜深远的法门。有实修经验的人,一定会知道,你修得越深,精神层面的感觉将越深邃,越难以言诠。这种精神层面的感觉,只能透过实修去取证,自然会了解深刻的禅定里面是什么样的世界。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