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第36讲

  第36讲 第七篇:肺胀证治 小结

  好,我们接下来讲,这个方子君、臣之间的配伍,主辅相侮的道理是“去性取用”,取麦门冬的润肺作用,因为我刚才讲了,肺是娇脏,不耐寒热,现在是因为虚火薰灼所致,肺胃之阴被伤了,因此,一定要以麦冬,滋养肺胃之阴,清其肺胃之热,半夏(用量少)不说,而且还得配着,具有养胃益气的,人参甘草粳米大枣,这又是从胃来治,人参、甘草、粳米、大枣,在这是养胃益气,又补益中气,所以,这还是“焙土生金”法的,一种体现。在儿科、内科,这个用法是非常有效的,若小孩儿体质比较弱,特别是他表现为,一个什么指征呢?就是舌质偏红或者红绛,脉细数,小孩不愿意吃饭,体质比较弱,或者说,他得了这个病以后,总是咳嗽,早、晚时间表现得突出,这时候,你用麦门冬汤,效果非常好。所以,这也是一种,“培土生金”法的应用,我们《讲义》的[按语]上,提出了劳嗽,久嗽不愈的,属于肺气痿弱,偏于虚火型的,另外,胃虚的呕吐,包括大病以后的咽燥虚喘,这些病情一定是按照虚热型,日久迁延,不容易好,表现为早、晚咳嗽比较明显,痰还不太多,这就考虑虚热为患,从舌脉上,帮助你找虚热的征象。
  我下面讲一个病例,也是很特殊的一个病例,一个女患,31岁,她要随她的丈夫,到日本去学习和工作,临走的时候,可能是她准备工作比较繁忙,情绪上有波动,她老是在咳嗽,没有痰,到了日本以后,这个症状就越来越重了,日本的诊断条件也非常好,立即就确诊她是“结节病”。日本东京建议激素疗法,用强的松,而且量很大,因为她的姐姐,是咱们一个西医院搞病理的人,她把电话传过来以后,她姐姐说立即返回,就是不能在那里用激素疗法,回国以后,她首先去的是哈医大,哈医大的老师正好就拿她示教,结节病比较少见,后来,她姐姐,也把《西医内科学》,结节病的内容复印下来,片子和检查结果又拿到了,当然,她不是来找我看病,是想通过我,来找我们学校的名老中医看。但是,那是个暑假,我也不知道什么叫“结节病”,因为在咱们现在的,中医本科的《内科学》里,西医那一部分,有“结节病”,但是,因为临床不常见,实习没有见到过,没有任何印象,她来的时候,首先给我看她检查过程的资料,特别是医大,给复印的书上的内容,对“结节病”,我也从中了解了,她的胸片非常、非常的清楚,就是在肿、胀的地方,两边淋巴结,都象咱们看鼓肠似的,非常明显的肿大,所以,她临床表现,第一个就是干咳无痰,第二,她不能平卧,只能侧卧位,或者是半卧位睡觉,情绪非常紧张。医大为什么拿她作示教呢?也是说,这个病情非常典型,而且本病是30岁以内,有自行向愈的可能,她31岁。医大的老师也讲,就是用强的松治疗,没有别的办法,我就请了一位中医,搞血液病的专家,他说,咱们就给她按照阴虚辨证,因为舌、脉给你提示的,就相当于阴虚燥咳,但他没拿麦门冬汤打底儿,法则已经提示了,他多用了一些抗肿瘤的药,包括猪苓。当时研究猪苓多糖有抗肿瘤作用,他把猪苓都写上了,白花蛇舌草等,就这些药都开了,他先开了1周,七付药,吃完了以后,没有什么变化。她说:“你给我研究、研究”,她时间很紧迫,只请了一个月的假,就是说哪怕你给我出出道找谁,或者说再应该怎么治也行,后来我就想到了,“咽喉不利,止逆下气”,所以,背条文,你如果背住了,可能你偶尔一下就能想到,第一,我也觉得她是个阴虚的表现,这阴虚到底是在肺,还是在哪,不确切,反正是阴虚燥咳的表现,“咽喉不利”。现在,咱们已经知道,她淋巴结的肿大,我一想,就用麦门冬汤,加上外科的消瘰丸,大家能不能理解我这思路是什么?我一想,她那么咳、燥,至少在病情上,主要治则是滋阴清热,养肺胃之阴,“培土生金”,我至少不让她燥咳,这起到治本的作用,“消瘰丸”,我想,我就不让她淋巴结那么肿,看她能不能有所改善,七付药,她再来的时候,我可能还有事情没有处理完,我让她坐,她也不坐,就站着瞧着我笑,等我看着她的时候,我说:“怎么样啊?”,她说:“你没有发现吗?我都不怎么咳嗽了”,我说:“是吗?”我还挺惊讶,她说:“你看,我就不这么,一声接一声的咳嗽了”,这是一,她说,“我最明显的改变是啥呢?我好长时间以来,不能平卧,这次早晨醒来以后,一看,不是侧在一面了”,自己醒来以后,发现能躺下了,这时候,她提出来,“您能不能给我多开一些药物,我带走?”,我正好有个研究生,在我跟前,他说:“王老师,给她开”,我说:“不行”,她说她症状好转了(不行),我说,“你领她到咱们医院,X线去照照,看看她那淋巴结,到底结节还大不大,这结节病不是主要看淋巴结吗?她肺门的淋巴结肿大,咱们的片子,因为着急,立即取水片尽管是不很清楚,但是,你能看到,这肺门淋巴结都是模糊的了,而且小了,这个淋巴结比原病灶,明显能小去一半,就这一个礼拜。我觉得,得有先前那个方的作用,我们两个方加起来,我的方因为有消瘰丸的作用,消瘰丸,大家能不能理解,有浙贝,夏枯草,生牡蛎,全是轻坚散结的药在里,玄参解毒,加得很简单,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还是他之前的大夫,说的有道理,抗肿瘤的药物,加上点吧,但是,主要是麦门冬汤的作用,我一看这样的结果,我的研究生也说,“王老师,你给她开”,我说:“那你去和制剂室再商量,最好做冲剂,它方便”,结果人家说,这么短的时间不可能作成冲剂,因为做冲剂,药物含量小,得是一半的药,一半的赋型剂,另外,药物得进行干燥、加工,已经来不及了。后来,她说:“怎么办呢?”,我说:“我还是得开汤药,你就拿回去吧!”,我说:“你打包,拿纸盒子多装点中药,回去熬吧!”她回家一说,她的姐姐有办法,咱们都没想到她那一招,怎么办呢?开了一个月三十付的药,全部熬出来以的后,是按照咱们传统的方法,熬出来,然后一个、一个,装到500ml的葡萄糖瓶子里,高温、高压灭菌,然后再打纸箱包装,用飞机运到那儿去。这样坚持吃了三个月,突然有一天半夜,电话打过来,她慢条斯语地说,她是谁谁,从东京打过来的,她说“我现在在日本复查,基本上获愈了,淋巴结已经恢复正常,结节没有了”,东京的医院要问吃什么药好的,她告诉人家,“吃中药,但什么中药不知道”,“人家让我给说一说”,我说还是别说,好了就好了吧,那是,咱们不能随便的告诉他,再说这个认识过程,我也是辨证施治,她这种情况的结节病,我就是用麦门冬汤,加消瘰丸。
  但是,我们从中学了什么呢?第一,我叫大家熟读经文,理解其原意,在辨病与辨证的过程中,一定要抓主症。首先我认为,前面给她治疗的老师,启发了我,她至少应该是,按照阴虚燥咳来对待,是不是把主方确定了,关于她这个结节病,尽管我不认识,但是她这片子告诉我,淋巴结在这堵着呢,我就给她“消瘰”,所以,消瘰丸,实际是从肝经来治的,因为瘰疬嘛,挟肝经循行,这个病人获愈是非常好的,后来,她为了巩固疗效,还是这么用,就这么个笨法,按照汤药,高温灭菌,之后又运到东京,现在,她已经回到大连定居,我们还在保持联系,非常的好。所以,我觉得西医也是,比方病因不清的病,这个病也是病因不清,治法上是激素疗法,显明的副作用,病人不能坚持。这时候,中医就得独辟蹊径,张仲景也没有告诉我们,结节病怎么治,但是,你学了虚热肺痿,也不要一定坚持,虚热肺痿是胃阴不足,还是肺阴不足,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辨证为主。
  麦门冬汤,在它[按语]里面也讲了,不仅治虚热肺痿,你看这里面,他讲的是主治虚火咳喘,第10条放在咳嗽上气的内容中,属于虚火的咳喘病,所以虚嗽,劳嗽不愈,包括胃阴伤害的,呃逆,胃胀,不欲食,都可以用本方的。如果说,胃阴被伤的那种不欲食,它应该有什么特点呢?“饥不欲食”,是胃阴被伤的一个典型症状,麦门冬汤也可以为基础方,你再加上一些养胃阴的药,以促进食欲,所以,它又是一个治胃病的好方。现在咱们讲,它治疗虚热肺痿,取它什么作用?已经很清楚了,是“培土生金”,当然也可以滋养胃阴。
  证治讲到这儿了,下面,用很短的时间,来讲一下“咳嗽上气”。“咳嗽上气”的内容,首先说第3条、第4条,第3条、第4条是虚、实两种不同病情,虚证,它强调了肾不纳气的一种情况,实证,讲了一个肺胀的举例,大家一看就懂了,而且在[按语]它也作了说明,就是虚、实两种不同病情,在“咳嗽上气”里,要注意进行鉴别。然后,我们就讲几个主治肺胀的方子。首先看第6条:
  “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一类)
  昨天我说了,肺胀,就是肺气胀满,是拿病机来命名的,或者也可以说是症状命名,肺气胀满,当然是以咳嗽,喘为主症,特别是“喉中痰鸣”,这是射干麻黄汤的一个代表症,喉中痰鸣,如水鸡声,甚则喘不得卧,所以肺胀。张仲景在条文里面自述,叫做“肺胀,咳而上气”,“咳而上气,肺胀”在“咳嗽上气”里,尽管有,寒、热、表、里、虚、实的不同,但是,咳嗽上气出现的,肺气胀满一定是内、外合邪所致,怎么个内外合邪?现在我们来看第6条,射干麻黄汤所主治的证,“咳嗽上气”,首先说在“咳嗽上气”里面,属于肺胀的范畴,在病机上,提示了是肺气胀满,肺气上逆,在症状上,都有咳嗽和喘。“喉中水鸡声”,水鸡声是一种比喻,一种形容,南方把青蛙叫“水鸡”,要说一堆的青蛙,叫起来声音很响,若单个的拿起来那青蛙,它喉咙里“呼噜、呼噜”,有痰鸣的那种声音,所以,它这是形容“喉中痰鸣”,气触痰,痰气相击的意思。为什么会出现痰鸣音,从中医学来解释,就是痰碍其气,气触其痰,痰气相击,发出一种痰鸣音,这是寒饮咳喘的常见症状。
  为什么说是寒饮咳喘?而不是热饮咳喘呢?首先请大家看这个方子,是什么化裁来的,是小青龙汤,小青龙汤必须是外有寒邪,肺有寒饮,内外皆寒,是一个表里双解的方子,但是,射干麻黄汤,是怎么化裁来的呢?比方,解表得用麻黄配桂枝,现在没有桂枝,减掉桂枝的道理,就是以表证为轻,没有小青龙汤证表寒那么重,所以,不用麻黄配桂枝,以表证为轻,这是第一。第二,大家再看,还丢了芍药甘草,现在我已经说了,强调的是寒饮郁肺,芍药酸敛,甘草甘缓,所以,不利于饮邪的祛除,还换了一下药,把干姜换成生姜了,我们说作为小青龙汤,有两对核心的药物,无论它怎么化裁,核心药不能丢了,哪两对核心药呢?就是干姜、半夏,还有细辛、五味子,半夏,咱们刚才说了,有降逆的作用,辛散的作用靠姜,特别是姜,生姜也好,干姜也好,配细辛就是温散化饮的作用,辛散的作用太强,它要考虑,要酸收,所以,配五味子酸收,辛散、酸收,辛散就是宣发,半夏就取其沉降作用,所以,肺一呼一吸,一宣一降,药用辛散、酸收,气机要宣发、肃降,正好符合肺的正常生理功能,因此,小青龙汤验证临床有效,就是在方药的,选择上、配伍上十分讲究,这个方,他把干姜换成生姜,就是为了和细辛、半夏、五味子,这两个药对,达到辛散、酸收和降逆的作用,增强化饮的作用,换掉干姜为生姜,两组药对,集中对寒饮进行化除。
  现在,再有变化的,到底加了什么?咱们先说加的药,首先,叫做“射干麻黄汤”,射干配麻黄,也明显的,是针对咳、喘、喉中痰鸣,所以加射干,解决“喉中痰鸣”的问题,因为他专门能够祛痰散结,散哪的结呢?喉中的,对于加射干的道理,一定要明确,它能够开痰结,特别是消痰开结,配合麻黄,宣肺平喘,这就是针对,“咳而上气,喉中痰鸣”的主症,加射干为主药,而且配合麻黄,再一个,觉得止嗽化痰的作用不够,再加上紫菀、冬花止嗽的药物,“止咳平喘药”里面,这是一个药对,所以,临床经常,在止咳化痰方里,把紫菀、冬花并用,作为药对加入。现在我们说了,本方把甘草去掉了,前面我们讲肺痿的两张方子,都注意了“培土生金”,顾护胃气的问题,没有甘草了,加了大枣,这就是射干麻黄汤,它用大枣来顾护胃气、安中,调和诸药,祛邪而不伤正,所以是治疗寒饮咳喘的有效方剂。
  射干麻黄汤的功效,我们总结是,散寒宣肺,降逆化痰。在病情上,寒饮郁肺,表证为轻,针对咳而上气,喉中痰鸣,去掉了桂枝,加的是射干,射干配麻黄,去掉芍药和甘草,是为了有利于化除饮邪,同时把干姜换成生姜,配合小青龙汤的核心药物,达到宣散化饮,降逆止咳平喘。这个方子一定要大家记住,是主治寒饮射肺,寒饮郁肺证的,表证相对为轻,是小青龙汤的变方,怎么变的?我讲清楚了,功效针对主症,这个方子,对于儿科过敏性哮喘,支气管的哮喘,或者喘息性支气管炎,我的两届研究生,相当于四年的时间,从汤剂观察,然后做成冲剂,现在看,对寒冷刺激,特别敏感的小孩服用本方,有抗过敏的作用,这是对小孩有肯定疗效,一定得属于寒饮郁肺,而且得是,由外感风寒之邪诱发,这样的小孩儿,基本上是素有饮邪,又被外邪诱发,因此,作为肺胀的病机,我们都认为,小青龙汤为什么,作为主方进行化裁,是因为小青龙汤,是治疗外寒里饮证的,有的是由于风寒之邪诱发,有的是因为风热之邪诱发,因此,一定得是内、外合邪,令肺气胀满,是这样的一个病因、病机,这是对于内外合邪的情况,一定以小青龙汤化裁。
  现在,以射干麻黄汤为例,我想说一个病例,非常典型的,是2001年的春天,这个病人是某县,一个药厂的女厂长,她已经连续两年,一到哮喘发作的时候,一个是应用大剂量的抗菌素,从青霉素用到氨基苄,又用到益萨林,用量都很大,她作为一个药厂的厂长,自己也知道,老这样不行,抗过敏药也用,甚至于静推葡萄糖酸钙,或者氯化钙,还说已经47岁的人了,口服钙剂,但效果不明显,后来到我这儿来就诊,我建议她,马上作过敏原的检查,结果两组反应,吸入组有九项过敏,春季、秋季花粉全都过敏,包括螨虫,灰尘等,抗过敏药,我想到以射干麻黄汤,为基础方,因为她是春季发病,我们东北寒冷的时候比较长,超过半年,春季还是偏冷,我认为她是寒饮郁肺所致,是内、外合邪,加了一些抗过敏药,你看这方子里,已经有五味子了,但抗过敏药,我也是从别的名老中医祝谌予等的,经验里学的,加上乌梅等,这个病人,她觉得能起一定的作用,但是,她好象还是躺不下,我正好那个期间,在阅读《中医临床家经验集》,专家胡希恕看来,对《金匮》很熟,因为那个方子,我打开书以后,觉得非常有心灵相通的感觉,他对哮喘的治疗,写了几张方子,第一,是射干麻黄汤,然后是苓桂术甘汤,我觉得,他最奇妙的,就是大柴胡汤,和桂枝茯苓丸的应用,大柴胡汤的应用,我现在还没有理解好,但是我在他的启发下,我第二方把酸涩的,乌梅等抗过敏药去掉了,因为仲景怕饮邪不容易祛除,把芍药、甘草去了,二诊时我第一感觉,这个女厂长她面色暗,我说:“你把舌伸出,我再看一看”,我这回仔细一看,瘀血舌,我说:“你心脏情况怎么样?”“冠心病”,我说“有没有心绞痛发作的情况?”,“有,但是就是在劳累、生气的时候犯”,天气寒冷的时候亦发作,她当时就得依赖救心丸,我说这回我给你换方,就是用治疗胸痹的,瓜萎薤白半夏汤套射干麻黄汤,服后她挺满意,她说:“这回我能躺下了,而且特别明显的就是,胸痛彻背不那么明显了,接着我说效不更方吧,后来,我发现什么都改善,就口唇和舌质的,发紫、发黯没有改善,于是射干麻黄汤套桂枝茯苓丸,结果真是没有想到,效果非常的好,后来她建议,就把这个方固定下来,给她做成丸药,你看,哪是在控制过敏,还是控制感染呀,在用中药期间,因为她已经点滴很长一段时间了,白细胞根本都是正常范围,还老点什么呀,把那西药停下来,就用的汤药。
  所以,我讲这个病例的,意思是什么呢?射干麻黄汤,不管是对内科,大人也好,儿科小孩也好,确实有一定的抗过敏作用,但是,关键我们不是,把眼目盯在过敏的问题上,要注意寒饮郁肺兼有表证,特别是外寒诱发的这种情况,内外合邪,肺气胀满,结果肺气就上逆,“咳而上气”,所以,放在《咳嗽上气病》篇里面,按肺胀来对待,通过我的实践体会,我感觉到很有道理,桂枝茯苓丸在《金匮》里面,是《妇科》篇的方子,我们以后再讲,它实际上是一个,化瘀利水的代表方,也等于这个病人给我的启发,又是痰、瘀相关,从理论指导上,就是化痰除寒饮的同时,得活血化瘀的方子跟上来,所以,它才立竿见影了。
  下面按照顺序,我们再来讲一下第7条,第7条这是皂荚丸证,是:
  “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皂荚丸主之。”(三类)
  这是痰浊壅肺的喘咳,我刚才已经讲了,作为仲景时代,他对于吐粘痰,就叫“吐浊”,这又一次看出来,是“时时吐浊”,痰比较盛,“但坐不得眠”,和我们刚才讲的,葶苈大枣泻肺汤证比较,这个看来比较重,皂荚丸,不知大家见没见过皂荚这个药,是黑色的,象大豆角似的,挺宽、挺长的,挺厚、挺粗糙的一味药。作为皂荚,因为我学《中药学》的时候,那时大学生之间互相闹,拿皂荚这么一掰,它马上就令你找喷嚏不断,是开窍的作用,祛痰的作用很强的,所以,这个对我印象很深,它的开窍之力非常猛烈,这个用量也很大,8两,刮去皮,把它黑皮刮了以后,里边它不是比较粗糙吗?我估计用“酥炙”的办法,在炮制上,有它的道理。现在就是说,本方治疗痰浊壅肺证,在煎服法上的具体要求,我曾经看自考生的卷子里面,考过皂荚丸炮制上的要求,煎服法的要求,第一,必须刮皮以后“酥炙”,就是给它过油,炒酥了,这是第一个要求,第二,就是得研末以后,做成密丸,密丸的大小象梧桐子,小小的粒,第三,枣膏和服,就是枣膏和汤同服。咱们讲了,葶苈大枣泻肺汤得用枣,现在要求的是“枣膏”,第四,要求什么呀?第6小时服一次,叫做“日三夜一服”,一天得吃四次,量小,但是服的次数多,起什么作用?就这么一个药,《讲义》也说了,这不是除痰力最猛吗?它开窍力强,所以除痰力就猛,用药的时候就得慎重,这味药的性味是辛、咸,能够宣壅导滞,利窍涤痰,所以,它通过枣膏来调服,缓和其峻烈之性,另外,顾护胃气,不至于伤正,对“但坐不得眠”的病人,喘得都躺不下的时候,我觉得,特别是肺心病心衰的病人,那脚肿得,甚至象小馒头似的,我是用三子养亲汤,就把那三个子给它研成末,让他一天也照着二、三次,这么一勺、一勺的吃,不要多吃,特别是老年的心衰病人,三子养亲汤散剂,真就是照它这个服法,又方便,效果又好,这是说对痰邪壅盛的病人,峻猛药,如果对体质虚弱的病人,你还要除痰,我觉得皂荚丸给你的启发,就是一定要清涤,把它痰浊清涤出去,这个指导思想,就是一定把痰浊,怎么想法能最快的涤荡出去,这皂荚给你的启发,虽是单味药,但是祛痰同时,不要伤正,所以用“枣膏”配合。
  第8条和第9条,这在叙证上非常简略,但是,如果结合《脉经》、《千金》有关的条文,就能够补出那一系列的症状,来启发你,什么时候用厚朴麻黄汤,什么时候用泽漆汤。作为厚朴麻黄汤,也是小青龙汤化裁来的,为什么是小青龙汤化裁来的呢?有没有那四个核心药物啊?小青龙汤的核心药物,半夏、干姜、细辛、五味子,这一看,就是小青龙汤化裁来的。我们要讲的第14条,小青龙加石膏汤,显然也是小青龙汤化裁的,因为肺胀一定得是外邪引动内饮,内、外合邪所致,所以必须表里双解,小青龙汤,正好对内外皆寒证,是一个主方,现在我们来看:
  “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一类)
  当然,这个“心下有水”,不是水气,而是有寒饮,所以小青龙汤为基础方,加上石膏,这就是寒饮挟热了,挟热的程度不重,因此,石膏才2两,热轻,石膏量就要小,本方证饮邪为重,热邪为轻,饮重于热,咳喘并重,故用小青龙加石膏汤。
  咱们再回到第8条,因为他就告诉你:
  “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8条)
  脉浮,和下一条,脉沉者,用泽漆汤
  “脉沉者,泽漆汤主之。”(9条)
  这就说明提示病位的,脉浮,病邪偏于在上、在表,脉沉,病邪在下、在里,作为这个主症,当然是以咳喘,胸满为重,因此,用厚朴麻黄汤,厚朴用5两,它是专门除胀满的药物,现在咱们强调治疗咳喘病,是治疗胸满,厚朴5两,麻黄4两,石膏,“象鸡子大”,象鸡蛋那么大的量,所以,相对来说,它还没有,小青龙加石膏汤证的热重,它喘满重,特别是胸满,所以用厚朴来沉降,除胀满。
  作为泽漆汤来说,关于兼有症,请大家按照《讲义》自学,现在我要说,泽漆汤的方中,有几味药需要进行说明,泽漆,是大戟(峻下逐水药大戟)的苗,不要搞混,蜀漆是常山苗,泽漆是大戟的苗,是治疗肺癌必用的药物,为什么?大戟是峻下逐水药,也能够泻脏腑之水,但是泽漆,特别是用在治疗咳喘,具有胸水的情况,泽漆汤以泽漆命名,最先报道它的,是上海已故的金寿山院长,老教授,他也是《金匮》的专家,他的论文发表在,70年代的《中医杂志》上,他认为,泽漆汤具有抗癌作用,特别是对肺癌见有胸水的情况,泽漆汤有它很好的疗效,为什么?除了泽漆本身的作用外,大戟苗,它可能在上海地区,叫猫眼草、五朵云,与大戟的功效略同,当然它有选择性,特别是在泽漆汤里,紫参,小字写“紫菀”,紫菀大家都知道,是止咳平喘药,就这么一味药有止咳化痰的作用,而紫参力量要比它紫菀大,确有紫参,不应当以为它原文的,小字写紫菀,说药局里没有“紫参”,就写“紫菀”,它俩的作用不是完全一样的,紫参的功效,在《神农本草经》里讲,它清热解毒,利大小便以逐水,所以,它若和大戟苗(泽漆)配上,逐水力量就强了,还有清热解毒力,而且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即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效。因此,金寿山先生就说,它之所以对肺癌有疗效,除了大戟苗(泽漆)以外,认为与紫参的协同作用分不开,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大小便以逐水,对肺癌兼有胸水,具有抗癌作用。这有待于我们,从科学实验上进一步的验证,在临床上进一步摸索,关于泽漆量最大,用3斤,还得是东流水5斗来煮取,现在咱也没有,诸如东流水、甘澜水这些溶媒,咱们还得是自来水,这个“东流水”,它也是为了保证清洁,水的干净,保证对药物没有污染。还有就是关于白前的应用,这在用药上,药物的选用,比在《伤寒论》的作用多出好多,19味和79味之差啊,白前在化痰的作用上很重要,另外需要顾护正气,肺癌到一定阶段,的确是得扶正以祛邪,它方中用了,人参、桂枝、甘草、生姜,其中,辛温的半夏,桂枝和黄芩,有反佐的作用,既然用一些温热的药,为什么还用黄芩?白前的平喘止咳作用,与人参、甘草的标本兼顾,黄芩是苦寒泄热,我觉得这个认识是很了不起的,肺癌到一定程度就是咯血,所以防止咯血,在仲景的黄土汤里面有反佐,是炮附子和黄芩的反佐,这个主方里,是桂枝、半夏与黄苓的反佐,所以,这很值得研究,有时候你看肺癌患者的,燥咳,咯血,你用上三七,它都不是立竿见影的,用川贝止咳能够减轻,但是血,有时候必须得配合三七,或者其他的止血药,它才能见效。所以我觉得,它这黄芩的反佐,和桂枝、半夏的量,几乎都没有什么差异,很值得研究这张方子。现在,我不一定说得那么深刻,但是临床上,我现在也发现,配合大量的清热解毒,抗肿瘤的药物,对于肺癌确实有效。我还想说的,就是那鼠妇,在上次讲的鳖甲煎丸里的鼠妇,大家都觉得,这鼠妇是潮虫,怎么用啊?但是我们现在临床,就是用其干燥的虫体,放在一起做丸剂,一个就是象这样的抗癌药物水煎剂,也是有效的,我因为也是,在看《中医杂志》报道的,说潮虫的新鲜浆液,具有蚀赘疣的作用,当时我是记住了,但是,我觉得太恶心人了,怎么用呢?后来,在讲课期间,有个女同学说,“老师,你看我这,多发性扁平疣,越长越多,有的它能够自己掉,但是什么药也不好使”,我说,“你若是不嫌弃的话,去抓潮虫”,她说:“那怎么行?”结果有些男同学说,“没关系!我给你抓去”,他就把潮虫装在小瓶里,然后帮助她,他们所有的同学都要观察,真就是使他两手背的扁平疣脱掉了,也就是2、3次课的期间,我再见到她,她自己伸手给我看,我觉得比动物实验都更直观,是在人体上的实验,张仲景的这方里,肯定也是来自于临床实践中间,所以,我还得在,药物上,方剂的配伍上,好好地研究、研究,对肺癌的问题,我现在,临床专用泽漆、鼠妇等,我得好好用它,其它的抗癌药,那就是根据近代研究的成果,我再加减。
  这是这两张方子,因为条文就是用“脉浮”,“脉沉”来说明什么方主之,以方测证,再结合我讲的文献学考证,即同时代相距不远的,《脉经》、《千金》,《讲义》已经给你说清楚了,不说了。
  “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
  最后要讲的,就是越婢加半夏汤,和小青龙汤这两个方的鉴别,我请大家注意,第13条,越婢加半夏汤是饮热迫肺,“其人喘,目如脱状”,“目如脱状”的这个形容,很了不起,西医里面,看肺心病到严重心衰的程度,你看那眼睛啥样啊?西医在望诊上对眼目的描述,“蛙目”,象青蛙的眼睛似的,和我们现在讲的,“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喘重到什么程度啊?“目如脱状”,这个[词解]我觉得,他就是从表象上来说,形容两目胀突,有如脱出之状,这确实是眼目脱出,高度乏氧,紫钳,同时伴有两目脱出,这真是肺胀的一种表现,饮热迫肺的情况,为什么这么说?大家看,麻黄6两,石膏量是多少啊?刚才咱们复习了半天,厚朴麻黄汤的石膏是鸡子大,还有小青龙加石膏汤中的石膏才2两,这里是八两的石膏,因此,饮热郁肺,和我刚才讲射干麻黄汤寒饮郁肺,这在性质上,同样是寒饮之邪,但是它挟热,挟热还有轻重之别,小青龙加石膏汤,挟热为轻,饮重于热,现在是热重于饮,什么为重?都出现蛙目了,喘重于咳。
  好了,时间关系,把全篇进行小结。

  小结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概  念:肺气痿弱,以咳嗽不已,多唾涎沫,脉数虚
  │     为主症的一类疾病。“如草木之枯萎而不荣”(尤在泾)
  肺│分  类:虚热、虚寒
  │病因病机┬虚热──“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 ┐
  │    │  便难,又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阴虚内热  │
  痿│    │  ──“热在上焦”──肺失清肃            │
  │    │虚寒┬素体阳虚,易从寒化     │“上焦阳虚,肺中冷”│
  │    └  └虚热肺痿,经久不愈,阴虚及阳│“上虚不能制下”  ┘01
  │治  则:虚热──养阴清热;虚寒──益气温阳
  │辨证施治┬虚寒肺痿──甘草干姜汤──温肺复气(05)    ┐
  └    └虚热肺痿──麦门冬汤──清养肺胃,止逆下气(10)┘
  ┌概  念:肺气壅塞不通,热聚肺溃,以振寒脉数(滑数或),咳嗽胸痛,咳吐
  │     脓血,其味腥臭,状如米粥为特征的一类疾病。“如土之壅塞不通”
  肺│主  证:“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咳唾脓血”(01)
  │病因病机:感受风热病毒→邪热犯肺,蕴结不解,热壅血瘀,结聚成痈,腐溃脓出
  │    ┌   “风伤皮毛”
  │    │表证期──────→热邪在肺(02)
  │    │   “风中于卫”
  痈│辨证分期┤酿脓期──“风舍于肺”──→
  │    │   “热之所过,血为之
  │    │溃脓期─────────→
  │    └   凝滞,蓄结痈脓”
  │    ┌表证期──辛凉解表法加清肺泄热法
  │证  治│酿脓期┬实证喘甚,邪实气闭──葶苈大枣泻肺汤──开肺逐邪(11)
  │    │   └痈脓将成未成或已成──苇茎汤──清肺化痰,活血排脓(附)
  └    └溃脓期──脓成溃后,正气已虚──桔梗汤──排脓解毒(12)
  ┌肺胀概念:肺气胀满,以咳嗽上气,喉中痰鸣,甚则喘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类疾病
  │咳嗽上气:言其病机──肺气上逆;明其症状──气喘、气急
  咳│病因病机:素有内饮,复感外邪─→内外合邪,肺气胀满
  嗽│分  类:实喘、虚喘(03、04)
  上│辨证施治┬寒饮郁肺──射干麻黄汤──散寒宣肺,降逆化痰(06)
  气│    │痰浊壅肺──皂荚丸──清涤痰浊(07)
  │    │寒饮挟热┬脉浮──上──厚朴麻黄汤── 饮降逆,止咳平喘(08)
  │    │    └脉沉──下──泽漆汤──逐水 阳,止咳平喘(09)
  │    │饮热郁肺(热>饮,喘>咳)──越婢加半夏汤──宣肺泄热,降逆平喘(13)
  └    └寒饮挟热(饮>热,喘咳并重)──小青龙加石膏汤──解表化饮,清热除烦(14)
  第七篇的小结,请大家看这个图板,关于肺痿的概念,肺气痿弱,以咳嗽不已,多唾涎沫,脉数虚为主症的一类疾病,尤在泾形容,“如草木之枯萎而不荣”。分类上,有虚热、虚寒两种,在病因、病机上,我们是分别按照条文,给大家分析的,现在归纳在一起,虚热肺痿,有四个“或从”,最后导致的是“重亡津液”,阴虚内热,“热在上焦”,包括寸口脉数,都是形容热邪在肺,所以肺失清肃,肺气痿弱不振。虚寒肺痿,素体阳虚,易从寒化,虚热肺痿的失治转归,造成“上焦阳虚,肺中冷”,“上虚不能制下”,仍然是肺气痿弱。治则,虚热,养阴清热,虚寒,益气温阳。辨证施治上,虚寒肺痿,用甘草干姜汤,温肺复气。虚热肺痿,用麦门冬汤,清养肺胃,止逆下气。分别是第5条、第10条,这是我们重点要讲的内容,请大家记住,甘草干姜汤也好,麦让冬汤也好,都是“培土生金”法的代表方。
  肺痈的概念,肺气壅塞不通,热聚肺溃,这是来讲肺痿、肺痈,命名的含意,以振寒脉数,咳嗽胸痛,咳吐脓血,其味腥臭,状如米粥为特征的一类疾病。尤在泾形容“如土之壅塞不通”为肺痈。我们觉得,对葶苈大枣泻肺汤,即可以用于表证已解的,肺痈初期,喘不得卧,急则治标,也可以不是肺痈,而因为肺气胀满者,时间的关系,我没有给大家举例,这等到讲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支饮时,一方两用,这方子可以针对,这种肺气壅塞不通的气胸,邪实气闭的情况有效。病因、病机,感受风热病毒,邪热犯肺,蕴结不解,热壅血瘀,结聚成痈,腐溃脓出,这是肺痈的病因、病机。辨证分期,三个,表证期、酿脓期、溃脓期,在原文里面形容,表证期为“风伤皮毛”,“风中于卫”,热邪在肺;酿脓期为“风舍于肺”;溃脓期为“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蓄结痈脓”。在证治上呢,表证期,这在原文里没有直接提出来,但是从它所表述的表证期,“痛有定外”,我们可以考虑辛凉解表法,一定要加上清肺泄热法,我也说,在《千金》苇茎汤里头,三仁不用,一定要用到苇茎或者芦根,现在我说,鱼腥草是治疗肺痈的典型药物,代表药物也可以加上,一定在银翘散的基础上加用,酿脓期实证的喘甚,邪实气闭,葶苈大枣泻肺汤开肺逐邪。痈脓将成、未成或已成,苇茎汤清肺化痰,活血排脓,这在[附方]是《千金》苇茎汤。溃脓期,脓成溃后,正气已虚了,所以他提倡用桔梗汤,排脓解毒的作用。有的主张,也可以两方早期使用,不管是酿脓期,还是成脓期,都是很有利的。
  咳嗽上气这部分,我们特别讲了几个,有关肺胀的治疗方子,在概念上,肺气胀满,以咳嗽上气,喉中痰鸣,甚则喘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类疾病。咳嗽上气病机,肺气上逆,症状,气喘、气急。病因、病机上,素有内饮,复感外邪,有的是风寒之邪诱发,有的是风热之邪诱发,内外合邪,肺气胀满,这是它的病因、病机。第3、4条,我说提示了虚、实两种不同病情。在辨证施治上,我讲了寒饮郁肺的射干麻黄汤,散寒宣肺,降逆化痰。痰浊壅肺的皂荚丸,清涤痰浊。寒饮挟热,这就是厚朴麻黄汤,和泽漆汤两方的比较,请大家自己再去看一看。饮热郁肺,热重于饮,喘重于咳,我刚才讲“目如脱状”,和西医讲的极度乏氧,造成的“蛙目”是一个类型的,越婢加半夏汤,宣肺泄热,降逆平喘,这是我们重点要求的,射干麻黄汤证,越婢加半夏汤证,再就是小青龙加石膏汤证,寒饮挟热,饮重于热,咳喘并重,小青龙加石膏汤,是解表化饮,清热除烦。
  好了,下课。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相关阅读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