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金匮要略讲座全文 30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全文 30
  说是啊,这个阴血虚于内,而阳气独盛于外,这在这个生理这方面啊,他应该汗出,汗出怎么样,抑阳,他的阳气就少了,发汗攻阳嘛营卫不协,他都是这种治法,这一节,他就是论这个道理。阴血虚于内,阳气盛于外,那么这得呢?应该汗出,使阳气平下来救阴,而阴阳才合,这是古人的一种看法,这是他解释郁冒所以喜汗出的道理。至于全面的这个证候来看呢,柴胡证,“大便坚,呕不能食”他这个郁冒,痉,大便难,同时发作,但是证候所现的是柴胡证。大便坚,在小柴胡汤方才我讲了,在.伤寒论.里有啊,他是大便坚,阳明病,胃不和,但是他反应在胸协这一部分,胸协满,呕不能食,这时候吃柴胡汤可以的,他说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那么这个呢他是大便坚,而呕不能食,那肯定是小柴胡汤的一个的适应证,所以用小柴胡汤主之。那么这个地方我们不要认为用小柴胡汤就是昏冒,大便硬,以至于痉,他得有这个证候,主要的是呕不能食,偶尔发热,小柴胡汤主之嘛,这是在.伤寒论.里的,主要是小柴胡证。中医就是辨症,可是有一些对辨证的解释有些问题的,我们这一章里有很多这个问题,后面要讲了。咱们说产后风,是不是风啊?这是值得研究的,古人是这个看法。你看那小孩子,有七日风,三日风,是不是风,现在证明肯定不是,现在的小孩子抽风的少得多了,因为医院卫生,不让他有感染,那孩子病菌感染嘛,早先那孩子,象我们家乡最糟糕了,就拿普通的剪子剪脐带,那差不多就要发生风,什么是风,就是感染。这个地方我们研究中医值得注意,规律那是没错的,但是咱们这个治疗也未必就是驱风。所以有些人研究中医说不能这么讲,这么讲中医还有什么啊,说中医在信誉方面象有水分似的。我认为不是,中医有个精神,这个精神现在医学还没掌握,你可知道。我们理论要是提高,对信誉不但不好,我认为反倒好。现在大家还是这么讲,你看后面讲到产后风了,都不是风了,哪是风,现在产科窗户早就给你打开了,咱们家可不是,捂得溜严呐,真象这里头说的,汗出得非常的多,那才是容易招受外感呢,其实还是卫生的问题。这个咱们讲多了,这个古人的看法,这是规律。看这一段也是,大便干,呕不能食,小柴胡汤证,那你就用小柴胡汤,那小柴胡汤证是个什么呢,什么它也不是,可是什么病,要是有小柴胡汤证,用小柴胡汤,都可以治疗。不仅是治这个病,咱们在临床上很常见的,这个地方研究古人书,一方面,本意要把它弄清楚,然后还得有个理想或叫思想吧,古人限于当时的科学水平,没法有个合适的解释,比如营卫失调,血管内外,液体表示一个恒定的量,他这个量不恒定了,就叫营卫失调了,这与西医说得也很对,但是不是象古人的那种看法,还值得再研究。病解能食,七八日更发热者,此为胃实,大承气汤主之。这根据前面那个大便硬了。那么吃小柴胡汤,也可以通大便,而且一切症候都可以好。可到七八天之后,她又发热了,又发热这肯定是内实的问题了,她以前就大便难嘛,那在这个时候有用大承气汤的机会。这个书啊,不像讲.伤寒论.,他这个症候都不够全面,这个道理呢,因为大承气汤,咱们在.伤寒论.反复讲,大承气汤有大承气汤证,不是说大便干就吃大承气汤,那不糟践人吗?
  这节也是,虽然他提一个大承气汤,那么如果是胃实,是大承气汤证,用大承气汤,那是没问题的。而且这一段,也有用大承气汤的机会。除了大承气汤,有没有用别的方剂的机会,也有啊。所以他这个书叫.金匮要略.,要略他不那么详细。你象大柴胡汤啊,调味承气汤啊,小承气汤啊,诸般内容,去内热通大便的药有得是,也就是说我们见到什么方证就用什么药就对了。我们不要认为产后妇人大便一干就都吃大承气汤,那就糟了,所以这个地方都要注意。那么后世也有些犯病的地方,他先有个用主见,说这个妇科,产以前,要远热,少吃热药,热药能够使得流产。那么产后呢,多虚,要避寒,你看这个时候用大承气汤。产后是多虚,可是虚,是津液虚,更容易蕴热,这就是的,而且治疗还要辨证,该用大承气汤用大承气汤,也没错误的。现在可不是,有些大夫,见到大承气汤证,他也不敢用,那就不对了。所以他这个书这也是好的地方,他把大承气汤给搁到这个地方,本来是“七八日更发热者”这是胃家实的一个症候,未必是大承气汤,就象我方才所说的,特意搁个大承气汤,是告诉大家要辨证,不要用你先有些主观,哎呀产后,虚,虚极就是寒嘛,所以要远寒的,其实不是的,这个说法有毛病。产后腹中绞痛,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绞痛就是急痛,虚寒这个疼啊就是急痛,咱们讲的虚劳篇,少腹里急,肌肉绷得挺紧,但是按着里头是空的,这个绞痛也是急痛的意思。“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当归生姜羊肉汤,咱们头前讲了,在寒疝宿食篇里,这是一个温补的药,羊肉当归补之,用生姜来散寒,所以它也治寒疝腹中痛和虚劳不足。那么这就是方才所说的产后多虚多寒,腹中绞痛,有这么一种有用当归生姜羊肉汤的机会。是不是遇着产后腹中绞痛就都要用这个方子,也不是的,那么底下还有好几个腹痛的,也是不同的治疗,我们在临床也是这样治。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枳实芍药散主之。这个重要在“烦满”烦者,是多热之象;满,胀满了。冲对胀满的用药,这不是实胀,是由于气滞而影响血痹,芍药这个药啊在本草上说治血痹,也就由于...临床上腹满痛者加芍药。也治一种腹急痛,腹挛痛,脚挛急,用芍药甘草汤,芍药也可以缓挛急,所以日本在研究芍药腹症,腹急,挛急,这是对的,但是用这个方子也不是必需得有腹症,但是大量用芍药它是有这个腹症的,这是肯定的,但是其它症候也要考虑,比如这个它有枳实,它是有胀,气滞,所以这个药它行气、去血痹而治腹挛痛的。这个很多,这个一般的产后妇女腹痛多是枳实芍药散,也有是淤血的。咱们说这恶露不净,这都有了,这些都是产后应该分清的。头一个他提出腹痛是虚寒,用的是当归生姜羊肉;那么第二个呢,就是气滞血痹这类的腹痛。师曰:产后腹痛,法当以枳实芍药散,假令不愈者,此为腹中有干血着脐下,宜下瘀血汤主之;亦主经水不利。这个是淤血。说“产后腹痛”多由于气滞,血不行,那就是行气,治血痹痛就可以了,用枳实芍药散。所以这个他说的,产后这个腹痛啊,依法应该用枳实芍药散。从这个依法,当然也有烦满不得卧的情况,那么这个象是气滞血痹这种情况,所以依法给吃枳实芍药散。“假令不愈者”吃这个还不好,所以这个不只是气滞的问题了。“此为腹中有干血着于脐下”脐下的部位,就咱们.伤寒论.上说的膀胱,热结膀胱,那都是部位,与膀胱没关系,所以把桃仁承气汤证啊也搁在太阳腹病,那是瞎闹,太阳腹病哪是那样的,这搁在脐下了,你说与肚脐是什么关系啊,这是部位,干血着于脐下,和膀胱那部位是一样,和我们平时说的血实的这个部位。“宜下瘀血汤主之”这赶紧得下瘀血。
  那么这个下瘀血汤呢,也主经水不利,就是不是产后,妇人经血不利,腹痛,它也治。那么这个方子,大黄、桃仁、蟅虫三味药所组成。蟅虫这个药啊,类似水蛭、邙虫,但是在临床上它有一个特殊作用是止疼,它性寒,蟅虫是寒性药,也有烦满嘛,主要治陈故性的瘀血。比桃仁、丹皮所治的瘀血要顽固一些,所以只是用桃仁不行,必须要搁蟅虫。蟅虫对顽固淤血颇象水蛭、邙虫,但它有止痛的作用,所以它搁蟅虫。当然它也有胀满了,这个胀满属实,搁大黄,不搁枳实了。它这三味,“末之,炼蜜和为四丸,以酒一升,煎一丸,取八合,顿服之,新血下如豚肝。”新血两个字,恐怕错误。它前面说是干血,着于脐下,或者就是干字,再不然就是个瘀字,新血没什么道理,恐怕这是有错字,干血或瘀血都是对的,如豚肝还是干血,就象那猪肝似的,下来这个东西,那肯定还是干血。干血也是瘀血之类了,所以叫下淤血汤嘛。那么以上三段,他把妇人产后腹痛的各方面都有了。有的属于虚寒的,有的属于气滞血痹的,有的血着于脐下这个部位而不去。那么底下呢,还是接着腹痛来说。产后七八日,无太阳证,少腹坚痛,此恶露不尽。不大便,烦躁发热,切脉微实,再倍发热,日晡时烦躁者,不食,食则谵语,至夜即愈,宜大承气汤主之。热在里,结在膀胱也。产后七八天的时候,没有表证,“无太阳证”不是产后受风的问题。“少腹坚痛”这是瘀血的地方了,少腹这个地方按着硬而且痛得厉害。“此恶露不净”啊,这没有问题。妇人产后这个血液呀,所谓恶露,不是正常的血,应该去,治验去净了就好了,这是恶露,去而没净,它集成一种坚块在少腹的地方又坚又痛。那么这个症候呢,什么样子呢,“不大便,烦躁而且发热”。切脉呢,较比实,“微实”不是又微又实,微微实,实得也不太厉害。“再倍发热”但是发热有一个定时,它这是倒装句,应该是“日晡时烦躁者,再倍发热”它在日晡所的时候,发热加倍。它这是倒装句,古人的文章这样的很多,不要被弄糊涂了。一到日晡所的时候,她本来就烦躁发热,到这个日晡所的时候,就是日将落,这是阳明病的一个征候啊,这个时候烦躁发热都加倍。“不食”这个不食讲阳明篇讲得很多了。这个不食,要是开始得阳明病,这里头有寒,就是有水了,中寒者不能食嘛,他里头有东西了也不能吃,真正是热,热施于里,就大便干了,也不能食。这个不食,就是指后头这种,它里头有东西而吃不下去,一吃呢,就要说胡话,“食则谵语”说胡话就是胃不和嘛。“至夜即愈”这个辨证这地方都好啊,至夜即愈说明什么问题啊,这不是恶露自己来弄成郁热的。这个瘀血证啊,你看热入血室,昼而安静,一到夜间如见鬼状,他这个瘀血证啊,他这个郁热啊都在夜间,白天好。阳明病不是这样的,阳明病,日晡所厉害,到夜间反倒好了。所以他说至夜即愈,指的再倍发热这个情况,一到夜间就好了。这说明什么,这就是辨证,主要的这个热是在里,并不在血实。这底下有解释,干脆用大承气汤,不必搁其它的去瘀药。什么道理呢?就是热在里,就由于里太热了,使得这恶露结而不行。“结在膀胱也”不是在膀胱这个部位蕴热而结,不是的,是由于里热,由于阳明病,换言之,一吃大承气汤,阳明里热一解,这个血自行,这地方都好啊,这个至夜即愈不是废话,所以我们辨证,这地方都要记的,郁热这种情况都是夜间多,白天挺好。所以这书要前后看,你看那个热入血室是白天好,夜间厉害,那这为什么用大承气汤呢?是这么个道理。如果这恶露不净在于恶露滞为病,那我们用可下的,桃仁承气汤什么的就行了;不可下的,桂枝茯苓丸什么的也行啊,都可以去恶露嘛。但是这个不是恶露的滞为病,是纯粹受阳明里热的影响,而使恶露结而不行,这种情况用大承气汤就可以了。这个地方都挺好,他的辨证给人很多启示,那么到这他把腹痛就讲完了。还有一种恶露不净的腹痛,这在产后都是最常见的。恶露不净,他特意举了一个大承气汤证,由于里热造成的,一般的他都没说,所以这一段,我认为非常精彩。不是一般的没有了,而是没说,你自己可以,象头前有个下瘀血汤了,其它的学过的药都有可用的机会了,有相应的证就行了。那么最后,他提到产后中风的问题了。产后风,续之数十日不解,头微痛,恶寒,时时有热,心下闷,干呕汗出,虽久,阳旦证续在耳,可与阳旦汤。“产后风”者,就是产后遭受外感,中风即中风邪了。“续之数十日不解”好几十天不好。症候呢,“头痛”还有些“恶寒”表还没解。“时时有热”一阵一阵的,有时还是有热。“心下闷,干呕汗出”虽然久,但根据症候看,还是桂枝汤续在罢了,说明还是用桂枝汤了。这个阳旦证,就是桂枝汤证,那后世又说什么桂枝汤加黄芩叫阳旦汤,桂枝汤加附子叫阴旦汤,这都瞎说。林亿他们说得对,就是桂枝汤,.医宗金鉴.他们都给改了,阳旦汤是桂枝加黄芩,他这个没有桂枝汤加黄芩的情况,没有。阳旦汤就是桂枝汤的一个别称,这个没什么了不起,虽然久,还是阳旦证续在的情况,那仍然可以用阳旦汤,就是可以吃桂枝汤。那么这个产后风,这个病也很多,桂枝汤证最多见...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来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以下这个热入血室这几段都是伤寒论的。那么这也是妇人常遭遇的一种病,因为有例假的关系了。“妇人中风七八日”就是得的太阳中风证,这个病到了七八日,正是去表内传的时候。在表证的时候是发热恶寒,内传到少阳了,就是往来寒热,发作有时了,“续来寒热”就是暗示往来寒热,发作有时。经水来也适于此时而中断,当然在七八天以前就来了例假了,那么在这个病由表内传的这个时候,月经断了,那么这个肯定就是热入血室了。假若热入血室,经水适断,这是其血因热而结,这是内传的邪热,乘着经来之虚,而入血室,而经血呢,也因为热而结,所以才中断,那么才会发生以上症候。“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就是往来寒热,发作有时,不是以前的中风表证那样子了,由于这个才是柴胡证。中医治病讲辨证,不论热入血室也好,任何其它的杂病也好,现柴胡证,用小柴胡汤是没错的。往来寒热,发作有时是小柴胡的主要症候之一嘛,这个时候虽然是热入血室,少阳热结,血自然因热而结,因热去而已了。这是头一段,这一段主要就是太阳中风,在这个阶段里,她以前就来了例假了,在七八天的时候,按照一般这个病的常规,应该内传了,在这个时候可能发生少阳病的症候,原来来的月经也适于此时而中断,这肯定是热入血室造成的,所以血也因蕴热而结,那么症候呢还是少阳证了,所以还是用小柴胡汤。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治之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治之”这两个字在.伤寒论.上没有,是个衍文,不要。上面说是太阳中风,这个说太阳伤寒。无论中风也好,伤寒也好,都有热入血室这种情况。这个是开始得伤寒的时候,就是没有汗这种太阳表证,这时“经水适来”一方面得的太阳伤寒,另一方面来了月经了。“昼日明了,暮则谵语”这个谵语本来是阳明内实的一个症候,但是阳明证,他不是昼明了。这个瘀血蒸啊,都是暮间利害,夜间,所以白天很清楚,不说胡话,一到夜间,发生谵语,那么这个肯定是一种瘀热,瘀血的一种问题,所以这是热入血室,而并不是一开始就得了阳明病,不是。这个病好好看一看,只是夜间谵语而已,没有其它的症候,而且这个经水适来啊,也没有象上边那样中断。常常的,妇人得外感,由于经水适来,可是热入血室,可也常常的这种邪热随经排出而解,这也是可遇不可期的事情,这也就象因衄而解一个道理。假设经血也不中断,也没有其它症候,只是暮间说点胡话而已,这不要紧的,这个不要瞎治。“无犯胃气及上二焦”不要妄行汗下,那么这个病一定自己能好。
  这个在临床上我们常能遇到,有些病可以观察,热入血室多种多样,如果它来了,其人如狂,闹得非常凶,那就不要等待了。而这只是夜间说点胡话,经水照常,那么这个邪热肯定要因经而排泄的,这个也很多,所以这时候不要瞎治。大夫治病也是,该用药用药,不该用药也不能随便用药。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七八日,热除脉迟,身凉和,胸胁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这一节,也是经水适来,这个经水适来,为什么治疗啊?一看就明白了,虽然这个经水适来,并没中断,但这病不是那么简单了。虽然“热除脉迟,身凉和”这是表已罢了,这个热啊全陷于里了。“胸胁满,如结胸状”那么这是一个柴胡证,就是说这个病不是只是热入血室,他有少阳证的反应了。而且这个谵语不是暮则谵语啊,白天也说胡话了,这与上边那个不同了,那么这个肯定不治是不行了。这个治疗呢,只是用小柴胡汤是不行,由于谵语烦乱,那么用柴胡证配合桂枝茯苓丸这类的,如果大便秘结,可以用大柴胡汤,否则用小柴胡汤也可以的。他这个是用的针,“当刺期门”期门穴就是去胸胁邪热的,用以去少阳阳明之邪热。虽然是热入血室,但是证反应所在的实处在胸胁,所以他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上边的那个热呀整个到血室,而且人只是暮间谵语,没有其它症候,经血正常,那是要好、自愈的一个形象。这个则不是了,一方面热入血室,一方面上面有这个情形,胸协满、如结胸状,又谵语,这个由少阳病于阳明的样子。所以他要随其实而取之,当然用旁的方子治疗也可以,不刺期门也可以啊。这是第三段,同是热入血室,头一个用小柴胡汤也可以的,现的柴胡汤证嘛,血结了,血中断。第二个不要治疗,血既没结也没有其它的症状。这个第三段,虽然也经水适来,但症候很突出了,马上胸胁满,如结胸状,而发谵语,这个病不可轻视了,这得赶紧治疗,当然刺期门也是个法子了,这个一般用大柴胡汤和桂枝茯苓丸可以的。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者愈。这一段不应该搁这。这个在.伤寒论.阳明篇,这个热入血室,不限制女人,男人也有,男人也有血室。不过女人血室指的子宫说的,男人在小腹膀胱部位也叫血室。所以他这一段并不是只是妇人说的,这是泛论。“阳明病,下血而谵语”阳明病,本来是胃不和则谵语,要下血呢,这是热入血室,这是迫血妄行嘛,这热入血室而迫血下行。那么虽然热入血室,但是热还上亢,“但头汗出”身上不出汗,说明里不和,表也还有,他底下说刺期门,里和表也随着和了,也随其实而泻了。这个也是用刺期门,刺期门这个法子,在.伤寒论.里也有,它是个少阳证,但少阳证不太全面,有的时候可以刺期门。那么这一段也是,阳明病,下血谵语,没有其它的症候,但头汗出,头汗出这是一个少阳病有的一个症候,热不得旁达,从脑袋出。又不是整个阳明病,阳明病,发多汗,不是但头汗出。所以这个症候在柴胡证上不那么明确,也没有明确的承气汤证,所以在这个时候常常的刺期门,这个在.伤寒论.上有,刺期门是去少阳阳明之邪热,热去血也就自止了,这纯粹是热迫使血室之血妄行。这一段不应该搁妇人杂病里头,这个不专指妇人说的,这恐怕是这书经过后人整理,张仲景的书当时是失散了,看有热入血室都集中到一起了,那么这里头就有一些问题了,但是搁这也没有什么大问题,也没什么大关系。上面这几段,全是说的热入血室。
  热入血室这种病,以妇人为多,男人比较少,尤其在表病期间更加少,因为妇人有月经的关系了。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炙脔”脔就是肉了,就像我们炒肉,有个肉片粘到嗓子上似的,吐也吐不出,咽也咽不下,就像有东西,古人就管这个叫做气…,吐之不出,吞之不下。.千金.对这个的说法较比对头,“咽中占占如有炙肉,吐之不出,吞之不下”。他用厚朴,准有胸满,胸腹都可以满,所以心下坚,心下也较比硬,坚是虽然但不一定有,咽中如有炙脔,所以心下这个地方当然也不宽快了。所以我们对症候的观察,.千金.说得比较详细。他这个药里头有厚朴,既用半夏茯苓生姜,小半夏加茯苓,他是下气治饮,治呕嘛,饮而呕用小半夏加茯苓,前面讲过。他这里用厚朴消胀行气,苏叶这个药是个行气的药,大家都知道了,所以既有水也有气。古人说气结,此之谓也,就是觉得气有所结滞,不但在嗓子,在胸、心下都觉得不痛快。这在临床上常遇见这个病,这个方子非常好使的。所以后世管它叫做大齐气汤,也叫梅核气,这个方子常用的,既去饮它就健胃。胃病有的时候胀满不欲食,我也常用这个半夏厚朴汤,这个半夏厚朴汤配合茯苓饮我常用。因为他是胃虚停饮,停饮胃都是不好,不是大虚衰,就是胃气不怎么好才停饮,所以他这个半夏用的相当重,一升,一升就一小碗。半夏这个药下气助饮治呕,合用茯苓生姜小半夏加茯苓,我们前面讲痰饮篇,你们看一看里面有的。另外搁消胀行气的厚朴,既能够行气也能够去饮。这个病究其因还是痰饮、气结这么两种因素造成的。妇人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这个“藏躁”指的心脏说的,这个你们看前面的风寒积聚就有,你们看看这一大段,讲心脏,心中风的这个,就是五脏风寒积聚,最后这一段“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于心,其人则畏,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散,魂魄妄行。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这一段正是说的这个。他是血少心气虚,那么其人不安,这个躁就是不安了,就是不宁,指的心说的。“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频繁打哈欠,这都是魂魄不安的一种反应。那么这类的病呢,在五脏风寒积聚我刚才念的那一段要好好看一看。那就是由于血虚或血少心气虚,才发生这种病,这也就是癫的一种。当然这个应该用补药,尤其要用甘缓,一般说甘以缓急呀。甘草、大枣、小麦,这都是甘性药,而缓其急迫。小麦是补心,补心气,所以这个藏躁指心脏,有的人说是指补阴血说的,错了。这个药也常用,也挺有意思,这个妇人悲伤喜哭,可以用这个药,就是小孩子夜间哭得特别厉害,有时候有的人用这个药也起作用。不是虚证可不行,不是虚证吃这个药觉都睡不着。我有这个经验,我有次给人看病就给弄错了,她不虚,可这人精神失常,她当时也是好哭,给她开的这个药,第二天她就找我去了,说:“你给我吃的什么药,我一宿没睡着”。然后就赶紧换了药,后来给吃的桂枝茯苓丸那种药就对了,她还是实证,所以虚实还是很有关系的。所以藏躁,心脏虚而躁扰不宁,所以这个实证用就坏了,这个要注点意,我那会儿也是没注意就随便开了方子,因为是朋友的爱人,老委屈,我就给开的这个,其实错了。妇人吐诞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诞沫,小青龙汤主之;涎沫止,乃治痞,泻心汤主之。这个地方啊,古人都是简文。“吐涎沫”就用小青龙汤,这个很成问题了。她这个吐诞沫,是指的小青龙汤证整个说的。
  吐诞沫,就是有痰饮了,小青龙汤当然是治痰饮的方子,但没有外邪,用小青龙还是不行的,这是指咳逆倚息,不得卧,而吐涎沫这类的病,那么它是小青龙汤证,这个大夫没用小青龙汤,去外邪,去内饮,没这么治,而反下之,那“心下即痞”治错了嘛,那么这时外邪还是没解,所以“当先治其吐诞沫”吐涎沫也是一个简单的话了,还是心下有水气,表不解的小青龙汤证,所以小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证,在这个书里和.伤寒论.里都讲得很多了,要是吐涎沫就吃小青龙汤是不行的。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