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金匮要略讲座全文 20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全文 20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水气病是一个大章,痰饮水气以致于头前讲的痉、湿、喝,那个湿,咱们说痰饮和水气都是一回事,全是水,就是水。就他的轻重、形态不一样,所以古人把他分成这么几种。最轻的是湿,所以说风湿关节痛等等,组织里头看不出来是有湿,但确实有。那么痰饮,他主要影响的,咱们讲的不是有四个嘛,主要他注重支饮。痰饮,与咳嗽搁一起了,他影响到呼吸系统,尤其那个痰饮就不是水啦?也是水,湿也是水,只是比较轻而已。水气病也相当的重要的。师曰:病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黄汗。这是一节,说水气病啊有五种,有一种叫风水,有一种叫皮水,有一种叫正水,又有一种叫石水,还有一种叫黄汗,底下就要解释了。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这是解释风水。什么是风水呢?又有水肿,又有外感,就是这么一个情形。“其脉自浮”浮为在表啊,就是得外感。“外证骨节疼痛”得外感,身体骨节疼痛了,同时呢有表病,就是恶风、恶寒嘛。所以既有水气,没说肿,其实是肿的,讲的是水气嘛,但是它又有外感的症候。脉浮,骨节疼痛,恶风寒就是伤寒论讲的太阳病了。皮水,其脉亦浮,外证胕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当发其汗。这个皮水也在外,因为水在外,所以脉也浮。“外证胕肿”它的外证反应是脚肿,胕肿就是脚肿,按之没指,你一按一个坑。它没有表证,它不怕风。“其腹如鼓”里头也没有水,按之象鼓皮,一按,里头是空的,肚子里没有东西,其腹如鼓,不是说肚子胀,如鼓就是中空。“不渴”。当发其汗,它是总上面两段,风水固然得发汗,它有表证。皮水呢,水在外,也应该由外解,所以说这两种水,都应该发其汗。这就把风水、皮水的形状、治疗原则都说了。正水,其脉沉迟,外证自喘。这个正水就是指上边,心下部位,就是当胃的部份。这块有水,它往上压排,就呼吸困难,“其证,外证自喘”。凡是有水,脉都沉,那么迟者,水性寒嘛,凡是里面有水,脉大概都沉迟。这是说正水。石水,其脉自沉,外证腹满不喘。石水也在里,是在下面,既然在里,这个脉自沉,这个沉也是有水的一个脉应。“外证腹满不喘”它与正水不同,它那个腹满,水在底下,它不是其腹如鼓,实在是满,但是它在下面,它不能影响呼吸,所以它不喘。这就把正水、石水说明了。正水要喘,可也都在里头,所以脉也沉,它靠上,压迫横膈膜,所以影响呼吸,它要发喘。石水也在里头,它靠下,就是肚脐以下,这古人叫做石水。
  那么它在下边,也是里面有水,所以也是脉自沉,但是它影响不到喘。这交待很清楚。黄汗,其脉沉迟,身发热,胸满,四肢头面肿,久不愈,必致痈脓。黄汗这个病,它也虚,也是水气病,所以脉也自沉。同时由于虚,脉也迟。“身发热”水于外,老不解除,它发热。“胸满”黄汗明显有这个,有气上冲,所以胸中也疼,胸满。“四肢头面肿”四肢头面都肿。这个病老出汗,黄汗嘛,而热不退,这病说明了正不胜邪。一般出汗都不应该发热,要是发热,全是表虚、正虚,这个邪留那,而正反倒跑出去为汗了。那么这个热,它久不愈,一定要伤人的血分,而为痈疮之变。黄汗病很少见,不过也有,我遇到过,这几个类型我都遇到过,后头我们要讲的。脉浮而洪,浮则为风,洪则为气。风气相搏,风强则为隐疹,身体为痒,痒为泄风,久为痂癞,气强则为水,难以俯仰。“脉浮而洪”这里就是要讲风水了。“浮者为风”这是有外感恶了,有外邪了,所以就是风邪了,浮就是外感风邪的一种脉应。“洪则为气”这个洪是气,这个气是指津液、精气。象咱们讲中风这个脉缓弱,缓弱是什么道理呢,它丧失体液了,津液少了,所以伤寒论它有太阳病发热、恶寒,脉微弱此无阳也,脉微了阳没有了,阳指的就是津液。洪是相反的,它是津液充斥,津液就是水份,古人也叫做精气,它是根据哪来的呢,它就由于饮食,咱们吃东西就吸收这个东西,吸收来它不是留在胃里,血管要,吸收来了它往身体各部分输送,在血管里头的时候,古人就管它叫做血,色红嘛,变赤者为血,它到那个组织细胞,它就渗出来,就是饮食的一种营养成分了。出了血管就不洪了,古人叫做气。那么营与卫也是这样的,就是说在血管里,血的作用古人叫做营,血管外的液体的作用叫做卫。合营卫气血而言,古人统称为精气,这个精气古人认为是养人的精真之气,最宝贵的。是哪来的,是胃生的,胃生了,血管吸收,吸收来了,它就输送全身。它这个在外表的时候,那么那个风邪使脉浮,那么那个气呢,就是我们想要对付这个风邪,人身体是要有起抵挡的。所以咱们的麻黄汤,脉浮紧那也是洪之类了。它那一点精液没上去,所以洪比紧厉害,对血管里,充斥的气更多。气不是呼吸气那个气,就是体液,就是津液。那么这个,根据.内经.说就是精气。“风气相搏”那么在这个表证的时候啊,就那么风邪与人的精气相搏斗,也就是邪要往里头伤人,精气打算发汗,把风邪排出,就是这样的,这在内经里讲得很清楚。“风强则为隐疹”如果风强气弱,风胜于气,就发生为隐疹,隐疹就是现今说的荨麻疹,你不挠它,它不出来,你一挠,它一大块。
  “身体为痒,痒为泄风”它的名就叫泄风。“久为痂癞”你挠了,伤了,由伤变为痂癞。“气强则为水”如果你这个气特别强,它就变成水了。变为水了,“难以俯仰”它是指那个支饮这类的,如果表邪未解,气相当于强,气根本就是水,那么,停于内就是支饮,难以俯仰,就是咳喘上气,这个俯仰是相当困难的。这头前这两段呢,它就说有的时候风强,有的时候气强,有那么两种的病,这都是头前讲过的。这是古人的看法啊,要拿现在的病理、生理来研究啊,这成问题的,这是古人的看法。你看咱们讲的小青龙汤,它那个支饮,它那个也有表证,但是饮呢是存在的,那么在这一段说啊,那就属于气强则为水,难以俯仰,就指这个说的。头前这个隐疹,它说风强,那里头也有湿,也有水,但是水轻,它不肿,它只是辩证这个泄风而已。咱们就说这个隐疹,外边有风气,但是其间也有水气,水较的轻,才发展隐疹,水气要是重呢,它就得外邪内饮,支饮这种病。风气相击,身体洪肿,汗出乃愈,恶风则虚,此为风水;不恶风者,小便通利,上焦有寒,其口多诞,此为黄汗。“风气相击”这两个势力相当。“身体洪肿”那就是外边要发生浮肿了,这就属于风水了。“汗出乃愈”发生风水了就得让他出汗,出汗才能好。“恶风则虚”人特别恶风了,那是表虚,这就叫风水,“此为风水”这个风水大概都表虚。不恶风,小便也不少,那么它这种水肿阿,这是由于上焦有寒。它这个上焦有寒也指有水说的,它这个水啊在上焦,所以其口多诞。这个上焦指的胃的上边而言了,它上边也有停水,所以其口多诞,这一类就叫黄汗。这个解释不清楚啊,后边有,到后边回头看就清楚了。它这个以恶风、不恶风来鉴别黄汗与风水一个主要的不同之点,主要在这,可并不是这个黄汗就那么简单,就是口吐诞,那就是黄汗,不是的,它这个后边还有详细的解释,这个咱们先搁到这。那么这一段它是主要说明这个风水,同时呢也说说黄汗,黄汗不关乎外边风气,它纯粹是内发的病,所以它搁个上焦有寒,它不恶风,它也不是由于小便不利造成的一种水肿,与下边讲的里水也不同的。这都是把特殊的情形说一说,但是它没详细来解释黄汗。寸口脉沉滑者,中有水气,面目肿大,有热,名曰风水。它这个风水阿,那么它也是寸口有些出入不同了,它根据这个风水在人身的反应并不都是一致的。所以它这个风水阿前后有些矛盾,有些时候说渴,有些时候说不渴,有些说身疼,有些说不疼,身疼也好、不疼也好,都是风水,这个我们到水湿来解释。它说这个“寸口脉沉滑者”头前它说风水是脉浮了,它说这个沉滑者,是“中有水气”里面有水气。“面目肿大”再“有热”“名曰风水”。这个有热哪来的,它是有外邪了。它这个意思啊,里头先有水气,那么招受外邪,也容易发生风水这类的病。
  它与上面一章不同,其实是没有关系的,那个讲风气相击而形成的风水,这个他讲得是这人根本身里头有水气,又得了外感,那么它也能够发生风水,它是这个意思。视人之目窠上微拥,如蚕新卧起状,其颈脉动,时时咳,按其手足上,陷而不起者,也是风水。这个是就风水的外证来观察的,视人的眼泡啊有些肿,发臃肿,那么就像蚕呐新卧起的那么一个形状。这个颈脉也动,就是脖子两侧的动脉。那么这是什么呢?这还不就是外感的一种情况嘛。“时时咳”时时的咳嗽,也就是咱们说的上呼吸道感染了。“按其手足上,陷而不起者,这也是风水”。所以风水这个症候啊,你不能把它固定下来,总而言之,既有水气又有外邪,就叫做风水,身上肿的这种病就是。那么这种病的反应呢,也是千奇百怪的,不是个个都一致的。太阳病,脉浮而紧,法当骨节疼痛,反不疼,身体反重而酸,其人不渴,汗出即愈,此为风水。这又是一个,这个讲过了,伤寒论大青龙汤证就是。那么“太阳病,脉浮而紧,法当骨节疼痛”在一般的外感上说,要是脉浮紧那应该是太阳伤寒了,这个骨节应该疼痛,那么有水气的时候它反不疼,“身体反重而酸”只叫酸、重、沉,这个在太阳伤寒,“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咱们讲伤寒论的时候有这个,那也是风水啊,所以它用大青龙汤发之,这个一讲的类似那个,但是脉稍稍不同,它这个脉浮紧。那么这个里头停水了,它常常关节不那么疼,不像咱们一般的外感。那么这也是风水的一种,所以风水有疼的有不疼的。那么也是“汗出即愈,此为风水”。恶寒者,此为极虚,发汗得之。那么这个风水啊,一般不太恶寒,如果恶寒特别厉害,这是极虚之候啊,这都由于发汗使出来的,就是发汗发得太厉害了。渴而不恶寒者,此为皮水,身肿而冷,状如周痹。它说皮水不渴,在这又说渴,也是一样。凡是没有外邪而身肿者就叫皮水。皮水有些时候它渴,有些时候它不渴。那么渴,你发汗就要注意了,渴这个发汗,就是不能发汗啊,不渴就可以发汗,风水也是如此。“身肿而冷”此为皮水还没讲完呢,应该到这。身肿而冷,这个皮水它不肿,不叫皮水了,身上全肿,可是冷,这个水性寒嘛。“状如周痹”这个周痹啊,就是全身之阳为寒湿所痹,与这种病是差不多的,就是寒湿痹于外,咱们讲寒湿的时候,这个阳为寒湿所痹。周痹了,全身都这样子,它指这个身肿而冷说的。到这,是一段,讲的是皮水。皮水于风水,就是没有外邪。
  底下讲的是黄汗。,胸中窒,不能食,反聚痛,暮躁不得眠,此为黄汗。这个黄汗解释就比较清楚一些了。“胸中窒,不能食,反聚痛”这个聚痛指的胸中窒、满、痛,窒是里头憋的荒,而且也满、也疼,聚痛嘛,聚就是满的意思。暮躁不得眠,一到这个晚上啊烦躁的厉害,不能够睡,那么这种情况,此为黄汗。黄汗这个病啊,总是在胸胁这个地方,反应比较多。痛在骨节,咳而喘,不渴者,此为脾胀,其状如肿,发汗即愈。这个脾胀是错的,应该是肺胀,没有脾胀这个病名。这个肺胀头前讲过了,它说如果“痛在骨节,咳而喘,不渴者,此为肺胀”。这就是在痰饮里头也有,就是外邪内饮造成的咳而喘。那么痛在骨节,身上也疼,不渴者,此为肺胀。这个肺水它不渴,咱们说的是个就是指肺胀了,在后头,在水气里面有,后头我们再讲。所以这个水影响肺,它这个胃里头不是那么热,所以它不渴,那么这个就是所谓的肺胀,就是小青龙汤证、小青龙加石膏都属于这一类的。“其状如肿,发汗即愈”肺胀的肿也是要发汗即愈的。其状如肿,如肿者不是真正肿,尤其在外邪内饮的这个小青龙汤证,它总是眼睛像要肿似的,这个多有,但是身上还不是。然诸病此者,渴而下利,小便数者,皆不可发汗。这个是很要紧、很要紧的。上头说那个...除那个五种水之外,另有一种叫里水。他在这说水的原因不一了,这个水啊,由于小便不利发于里而来的水,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脉沉就是里有水就是脉沉了,主要它是小便不利,故令病水,这么来的水。这个它针对风水说的话,风水它不是风气相击吗。那么这个呢,由于小便不利发生的水,所以起名叫做里水。这个里水,不但面目肿还它比较黄,它这个蒸发日久它这个,这种的水大致指的我们现在的慢性肾炎这种水肿,多是这样。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术汤主之。假如小便自利,外边没有其它的外证、表证了,它不会得水肿的。那么小便自利呢,这是亡津液,它只能病渴而不能病水。要是病水呢,所谓里水,它是冲原因说的。由于小便不利而发生的水肿,那么这个叫做里水,也可以用越婢加术汤主之。这一节很重要,越婢加术汤,那么在这个.医宗金鉴.他给改了,改的我认为没有道理。他说这个里水啊,改成皮水,不对了,这个里水啊,大家要注意,不只身肿,里头有腹水,一样是。这个是肾炎很多的一种情况,外边也肿,里边也肿,主要的是小便不通,这个我在临床上也是治过。越婢加术汤非常好使,它不单能治外边的水肿,也能治里边水肿,可是这东西现在我也闹不清楚。你可是肾脏炎的腹水,用这个方子,百发百中,你们尽管试验,要是遇上。肝硬变的腹水就不行,我到没这么试验,因为那个时候在红楼呢,一个住院的病人呢,它就是肾脏炎的腹水,挺厉害,后来他们找我会诊,我就开了越婢加术汤,吃就好了。
  后来有肝硬变的腹水,他们试验就不行,他们也说这方子不好使啊。它这东西奇怪,它是肾脏炎的腹水,它吃越婢加术汤非常好使,但是肝硬变的腹水就不行。他们试验的有很多人了,我还没试验,但他们告诉我,我知道了。那么这一段很重要,它特别提出里水。里水我认为是一个最大的延误,这里改个皮水,是没有道理的。当然越婢加术汤也可以治皮水,但是要有渴,这个方就不行,那就的得用防己黄芪这一类的,这个用来发汗。这个越婢加术汤,这个麻黄六两啊,现在我们用起码也是6钱,以公制来算就是18 g了。这个方子很好。这个里水我认为啊,它这个说不光在这提,后头还提,这个里水,很有道理,他们.医宗金鉴.都给改了,改皮水,我认为是有问题的。这个水气篇就讲到这里,它下边讲的也有些不好,它的不好,大概不是原书的,后面的论脉大概都是王叔和改的。不过这一篇相当重要,我们今天就先讲到这。...然后呢我们讲到里水,里水这一段很重要,这个里水是由于小便不利而发生的一种水肿。所以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术汤主之。上次讲到这个地方,这个说明它由于小便不利,它就原因上说这个里水,不是说在那个五种水之外还有个里水,不是的,这一段啊,有些都给改了,里水说是皮水,里水哪里有用麻黄发汗的道理,说得挺合乎道理,其实不对,这个正是说明这个咱们说的肾脏炎的浮肿。一会呢,底下就有五脏的水了,水在五脏了。你看唯独这个肾,肾水啊小便一点不通,它这个纯粹由里边来的。那么外边呢,这个络脉空虚,所以水啊里头有停水,它哪虚往哪去,皮肤这个络脉就是潜在的毛细血管,那个地方空虚,所以水就往这来,搁在这它就变成外边的浮肿,里边也是腹水。这个越婢加术啊,这个我很有经验,我不断的用这个药。我们在临床上,尤其这个肾炎并发腹水,外边红肿相当的利害,用这个药非常合适,那么可以用来试试,我在临床上不断用的,可是麻黄量小不行,它这个6两阿现在说的18g,我们不用搁那么重,起码搁12g。所以说是里水还是对的,这个它冲着原因说的,它冲着风水说的。风水上次讲了,风气相击,外边既有表邪,同时有水气,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它叫风水。
  趺阳脉当伏,今反紧,本自有寒,疝瘕,腹中痛,医反下之,下之即胸满短气;趺阳脉当伏,今反数,本自有热,消谷,小便数,今反不利,此欲作水。这个里有水啊,胃气都是虚衰的,所以趺阳脉当伏,就是沉伏了。趺阳脉候脾胃,脾胃气虚,所以应该伏才对。这个里有水,全由于是脾胃气虚。那么也有不然的,这两段它就说不然。“今反紧”那么是这么个道理,它底下就解释了。这个人啊本自有积寒、疝瘕这类腹中痛的病。有积寒,疝咱们讲过了,疝气那个疝,瘕就是一个痞块。所以症瘕嘛,症是永远固定的,瘕就是时有时无的,那么这种痞块,这就说明什么,就是既有寒又有水气这种关系。这个疝气,头前也讲过了,寒疝,疝气里头也有有水的,你看咱们头前讲这个附子粳米汤都是这种。腹鸣切痛,腹鸣是什么呢,就是即有寒气又有水。所以它这边根没有这个病,那么这个大夫呢,凡是这个寒疝这类的,都是有水不能下的。医反下之,一下,这个寒和水气反往上攻,所以他胸满短气,这就真的变成水了,要做水证了。这个都指里边的水,这是一小节。底下它又说了,趺阳脉当伏,跟上边一样,也是说里水,那么也有一些不是的。今反数,脉反倒数,数是主热了,本质有热,这个热呢应该消谷,小便频数,这是一般的有热。今反不利,小便不利,这种热是什么热,咱头前讲过,这就是小便不利,影响这个外边热不除,这么个脉数,这就是五苓散证啊,是不是。由于小便不利,它这个表不解,这个表热不除,那么这时脉可以数,它不是像一般有热,有热就能消谷,大便硬小便数。它是这么一种热,它是由于小便不利,这个热不除,这是欲作水,你赶紧得利小便,要不时间长了,这个水越积越多,也欲作水。那么这两种情形造成里水,它开始这个阶段啊,脉不是那么沉伏的,一个紧一个数。所以这个水的成因也不一样,那么在这个反应也是不同的,不止于脉了。底下这段啊是由问题的,本来底下这段很好懂的事情,它用这个脉啊,把你说糊涂了。它说,寸口脉浮而迟,浮脉则热,迟脉则潜,热潜相搏,名目沉;趺阳脉浮而数,浮脉即热,数脉即止,热止相搏,名曰伏;沉伏相搏,名曰水。你要是看头前这个,你一点都不懂,这个恐怕不是张仲景的口气,怎么讲呢,它这个脉也说得不对头。尤其这个寸口脉浮而迟,趺阳脉浮而数,没有这个脉。这个人身上这个脉啊,心一动,全身的动脉一动,没有说寸口脉迟,趺阳脉倒数了,哪有这样的事啊,所以这个根本就是错误的。
  尤其它的说法也是别扭的,浮脉主热,咱都知道,迟脉则潜,怎么讲啊,迟脉则潜,看着它后边的意思,咱们可以理解,潜者就是潜伏不足了。它这个脉迟在仲景论脉,常说血不足。那么它这个浮是有热,血又不足,血热与不足怎么样相搏啊,这个是血越来越不足,所以热伤经脉,所以这两个结合起来它名字为沉。名字为沉不是说的脉了,这个脉本来说的是这个脉浮而迟,那么它这个不能变成沉脉了,它这个沉脉也只是说不足,什么不足,血不足。你看后头就有了,它底下这个到后头,脉沉的就是络脉虚,沉则脉络虚,不是指的脉,所以它这么拿脉一说,说玄了,反倒让人不懂了。趺阳脉浮而数,这是说的趺阳是胃脉。浮而数,浮即为热。数脉即止,不好讲,数脉即止就使小便不利的数脉,这个指的小便不利说的,可是这么你弄你哪懂啊,你没法懂。热止相搏,名曰伏。沉伏相搏一定要有水的,什么道理呢,底下有解释,它说这个沉啊指的络脉虚,就是血虚了,血虚在这个外边毛细血管更虚。伏则小便难,这它解释了,伏就指小便难,也就是说这个数脉即止,它这个东西你没法理解,你到后头了很清楚的个事情,就是络脉虚、小便不利,里头停水。里头停水,外边虚,这个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是中医很得要紧的一个理论。它这块虚啊,这个水就往虚的来,来了,外边就浮肿了,不是吗?这是说的皮水的道理。可是它用头前那个脉那么一说呀,你就糊涂了,本来是说脉浮而迟,底下说是沉,沉不是指的脉,它不是指的脉,你这么一讲,意思没法理解。那么这个趺阳脉浮而数,数脉即止,你怎么讲,它也没提到小便不利啊,它到最后才提。主要的是由于小便不利,它讲的皮水,络脉空虚,那么水停在里头,它不得排出,由于体表络脉虚,它尽量往体表上来,水肿皮肤,它就变成水了,这就是说的皮水一般的成因都是这个道理,表虚,那么里头又有水,水的来源呢总是由于小便不利,小便难。这是一段,它这几段讲的都是有问题的。寸口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水不沾流,走于肠间。这个是说营卫不利于外。这个营卫是什么呢?咱们头前讲过,就所谓这个精气啊,也就是我们饮食入胃吸收来的液体,这个液体啊在血管里头,其色赤,古人叫做血,出来血管,古人叫做气。血在血管里的作用就叫做营,血管外边气的作用叫做卫,这是古人啊对营卫气血是这么一个看法。那么假设这个精气它不走外边了,不变成津液,这走于肠,就变为水。所以这个里水呀,有由于营卫不利造成的,这一段就是主要说明这个。可是未必然脉弦而紧,弦而紧是伤寒脉浮弦浮紧这种脉了。那么,营卫不利,卫气不行,不一定得脉弦而紧,这也是不一定的,它这个指的是伤寒,所以“即恶寒”嘛。营卫它是不得汗出,它在营卫这个方面它不得去陈的来新的,它不得,里边它不继续生了,它不能够为津液,再往外来了,它就要走到里头为水。它就是营卫不利而造成的里水。它是这么个说法,这个说的不怎么好,不一定得脉弦而紧,它后边有一个气分,那个解释比这个好一些。这个“水不沾流”我们平时中医不是讲气化嘛,这个水啊通过三焦,三焦决渎之官嘛,水道出焉,下输膀胱。这个流都是沾流,这个沾,以水浸之谓之沾,泡也叫沾。在不然濡字,润浸的意思。你看营卫这个气嘛,你看不到它说的是水,所以它叫做沾流。那么这个水不沾流,失去平时的常规,走于肠间,就变成一个腹水,它是这么个样来说的。这就由于营卫不利造成水不沾流而走于肠间,这是一种。
  还有一种,就是少阴。少阴脉紧而沉,紧则为痛,沉则为水,小便即难。“少阴脉紧而沉”这个少阴是肾脉,说得是肾病了。“紧则为痛”这个痛指的腰痛,所以肾有病,腰要痛的。“沉则为水”那么肾病,总是由于小便不利,那么肾病它腰疼了,它要停水的。下焦水不行了,咱们说的地道不通了,“小便即难”而为水。所以这个肾脏有病,可以直接影响里边这个水的。那么这个就是里边的水啊,据他这两段来解释,一个由于营卫不利于外,水不沾流,走于肠间而造成的;一个由于肾病,那么腰痛,小便难啊,而为水的。这两个都是指里边的水,上边那个指的皮水,风水后头也要讲的。脉得诸沉,当责有水,身体肿重。水病脉出者死。脉得诸沉指里边的水。风水,脉自浮了,那又令当别论了。皮水,脉也浮,因为水在外嘛。里边水在里头嘛,所以它脉是沉的。脉得诸沉,当责里边有水,凡是里有水,脉都沉。身体呢既肿也沉,这个组织里头有水分,它就沉。那么它水积多就肿了,肿就是水肿、浮肿了。“水病脉出者死”水病要是真正的里水这个病,脉要浮,那坏了,是正不胜邪了。这个正气往外暴露,这个水还在里头,正不胜邪,那非死不可。这个脉得诸沉都是说的里水,里水这在临床上是很有用的,我们要是真的遇上脉浮再块,这种腹水那是危险了,一般说都是沉,不怕这种,脉没有也没有关系。所以这个浮沉而绝,这都应该的。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夫水病人,目下有卧蚕,面目鲜泽,脉伏,其人消渴。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脉沉绝者,有水,可下之。这是说可下的里边的水,它是概括正水、石水而言的,上边的腹水、下边的腹水。那么病水那个人啊,“目下有卧蚕,面目鲜泽”这全是有水的一个要证。“脉伏”是有水的一个脉应,脉沉、脉伏,脉伏比沉厉害,沉伏嘛,伏脉就是沉脉的甚脉,比这个沉脉还沉,叫做伏。“其人消渴”说这个水呀一点都不能够变成津液了,这个水整个在里头,所以要消渴,这都是指实证,这人消渴。所饮的、所有的水都在伏里头,而不生津化液,所以人反倒感觉水的营养没有啊,它生理上反映就是消渴,老想喝,渴到厉害,这个你不赶紧下水是不行了。“病水腹大”就是现在说的腹水,那腹要大得很。这都是说水的实证有这种情况。“小便不利”那么这个“脉沉绝”就是说伏象了,沉,这个脉非使劲推动按才能有一点,就叫伏。沉,几乎绝,就是沉之甚也,这是有水,可以下之。不是说这个腹水都要下,但是这样的腹水是可下的,不下的,人不行,他这个水一点都不化气,所以这个人的消渴不止,那肚子受不了,所以这是一个可下的腹水症。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