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全文 20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水气病是一个大章,痰饮水气以致于头前讲的痉、湿、喝,那个湿,咱们说痰饮和水气都是一回事,全是水,就是水。就他的轻重、形态不一样,所以古人把他分成这么几种。最轻的是湿,所以说风湿关节痛等等,组织里头看不出来是有湿,但确实有。那么痰饮,他主要影响的,咱们讲的不是有四个嘛,主要他注重支饮。痰饮,与咳嗽搁一起了,他影响到呼吸系统,尤其那个痰饮就不是水啦?也是水,湿也是水,只是比较轻而已。水气病也相当的重要的。师曰:病有
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黄汗。这是一节,说水气病啊有五种,有一种叫风水,有一种叫皮水,有一种叫正水,又有一种叫石水,还有一种叫黄汗,底下就要解释了。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这是解释风水。什么是风水呢?又有水肿,又有外感,就是这么一个情形。“其脉自浮”浮为在表啊,就是得外感。“外证骨节疼痛”得外感,身体骨节疼痛了,同时呢有表病,就是恶风、恶寒嘛。所以既有水气,没说肿,其实是肿的,讲的是水气嘛,但是它又有外感的症候。脉浮,骨节疼痛,恶风寒就是伤寒论讲的太阳病了。皮水,其脉亦浮,外证胕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当发其汗。这个皮水也在外,因为水在外,所以脉也浮。“外证胕肿”它的外证反应是脚肿,胕肿就是脚肿,按之没指,你一按一个坑。它没有表证,它不怕风。“其腹如鼓”里头也没有水,按之象鼓皮,一按,里头是空的,肚子里没有东西,其腹如鼓,不是说肚子胀,如鼓就是中空。“不渴”。当发其汗,它是总上面两段,风水固然得发汗,它有表证。皮水呢,水在外,也应该由外解,所以说这两种水,都应该发其汗。这就把风水、皮水的形状、治疗原则都说了。正水,其脉沉迟,外证自喘。这个正水就是指上边,心下部位,就是当胃的部份。这块有水,它往上压排,就呼吸困难,“其证,外证自喘”。凡是有水,脉都沉,那么迟者,水性寒嘛,凡是里面有水,脉大概都沉迟。这是说正水。石水,其脉自沉,外证腹满不喘。石水也在里,是在下面,既然在里,这个脉自沉,这个沉也是有水的一个脉应。“外证腹满不喘”它与正水不同,它那个腹满,水在底下,它不是其腹如鼓,实在是满,但是它在下面,它不能影响呼吸,所以它不喘。这就把正水、石水说明了。正水要喘,可也都在里头,所以脉也沉,它靠上,压迫横膈膜,所以影响呼吸,它要发喘。石水也在里头,它靠下,就是肚脐以下,这古人叫做石水。
那么它在下边,也是里面有水,所以也是脉自沉,但是它影响不到喘。这交待很清楚。黄汗,其脉沉迟,身发热,胸满,四肢头面肿,久不愈,必致痈脓。黄汗这个病,它也虚,也是水气病,所以脉也自沉。同时由于虚,脉也迟。“身发热”水于外,老不解除,它发热。“胸满”黄汗明显有这个,有气上冲,所以胸中也疼,胸满。“四肢头面肿”四肢头面都肿。这个病老出汗,黄汗嘛,而热不退,这病说明了正不胜邪。一般出汗都不应该发热,要是发热,全是表虚、正虚,这个邪留那,而正反倒跑出去为汗了。那么这个热,它久不愈,一定要伤人的血分,而为痈疮之变。黄汗病很少见,不过也有,我遇到过,这几个类型我都遇到过,后头我们要讲的。脉浮而洪,浮则为风,洪则为气。风气相搏,风强则为隐疹,身体为痒,痒为泄风,久为痂癞,气强则为水,难以俯仰。“脉浮而洪”这里就是要讲风水了。“浮者为风”这是有外感恶了,有外邪了,所以就是风邪了,浮就是外感风邪的一种脉应。“洪则为气”这个洪是气,这个气是指津液、精气。象咱们讲中风这个脉缓弱,缓弱是什么道理呢,它丧失体液了,津液少了,所以伤寒论它有太阳病发热、恶寒,脉微弱此无阳也,脉微了阳没有了,阳指的就是津液。洪是相反的,它是津液充斥,津液就是水份,古人也叫做精气,它是根据哪来的呢,它就由于饮食,咱们吃东西就吸收这个东西,吸收来它不是留在胃里,血管要,吸收来了它往身体各部分输送,在血管里头的时候,古人就管它叫做血,色红嘛,变赤者为血,它到那个组织细胞,它就渗出来,就是饮食的一种营养成分了。出了血管就不洪了,古人叫做气。那么营与卫也是这样的,就是说在血管里,血的作用古人叫做营,血管外的液体的作用叫做卫。合营卫气血而言,古人统称为精气,这个精气古人认为是养人的精真之气,最宝贵的。是哪来的,是胃生的,胃生了,血管吸收,吸收来了,它就输送全身。它这个在外表的时候,那么那个风邪使脉浮,那么那个气呢,就是我们想要对付这个风邪,人身体是要有起抵挡的。所以咱们的
麻黄汤,脉浮紧那也是洪之类了。它那一点精液没上去,所以洪比紧厉害,对血管里,充斥的气更多。气不是呼吸气那个气,就是体液,就是津液。那么这个,根据.内经.说就是精气。“风气相搏”那么在这个表证的时候啊,就那么风邪与人的精气相搏斗,也就是邪要往里头伤人,精气打算发汗,把风邪排出,就是这样的,这在内经里讲得很清楚。“风强则为隐疹”如果风强气弱,风胜于气,就发生为隐疹,隐疹就是现今说的荨麻疹,你不挠它,它不出来,你一挠,它一大块。
“身体为痒,痒为泄风”它的名就叫泄风。“久为痂癞”你挠了,伤了,由伤变为痂癞。“气强则为水”如果你这个气特别强,它就变成水了。变为水了,“难以俯仰”它是指那个支饮这类的,如果表邪未解,气相当于强,气根本就是水,那么,停于内就是支饮,难以俯仰,就是咳喘上气,这个俯仰是相当困难的。这头前这两段呢,它就说有的时候风强,有的时候气强,有那么两种的病,这都是头前讲过的。这是古人的看法啊,要拿现在的病理、生理来研究啊,这成问题的,这是古人的看法。你看咱们讲的小青龙汤,它那个支饮,它那个也有表证,但是饮呢是存在的,那么在这一段说啊,那就属于气强则为水,难以俯仰,就指这个说的。头前这个隐疹,它说风强,那里头也有湿,也有水,但是水轻,它不肿,它只是辩证这个泄风而已。咱们就说这个隐疹,外边有风气,但是其间也有水气,水较的轻,才发展隐疹,水气要是重呢,它就得外邪内饮,支饮这种病。风气相击,身体洪肿,汗出乃愈,恶风则虚,此为风水;不恶风者,小便通利,上焦有寒,其口多诞,此为黄汗。“风气相击”这两个势力相当。“身体洪肿”那就是外边要发生浮肿了,这就属于风水了。“汗出乃愈”发生风水了就得让他出汗,出汗才能好。“恶风则虚”人特别恶风了,那是表虚,这就叫风水,“此为风水”这个风水大概都表虚。不恶风,小便也不少,那么它这种水肿阿,这是由于上焦有寒。它这个上焦有寒也指有水说的,它这个水啊在上焦,所以其口多诞。这个上焦指的胃的上边而言了,它上边也有停水,所以其口多诞,这一类就叫黄汗。这个解释不清楚啊,后边有,到后边回头看就清楚了。它这个以恶风、不恶风来鉴别黄汗与风水一个主要的不同之点,主要在这,可并不是这个黄汗就那么简单,就是口吐诞,那就是黄汗,不是的,它这个后边还有详细的解释,这个咱们先搁到这。那么这一段它是主要说明这个风水,同时呢也说说黄汗,黄汗不关乎外边风气,它纯粹是内发的病,所以它搁个上焦有寒,它不恶风,它也不是由于小便不利造成的一种水肿,与下边讲的里水也不同的。这都是把特殊的情形说一说,但是它没详细来解释黄汗。寸口脉沉滑者,中有水气,面目肿大,有热,名曰风水。它这个风水阿,那么它也是寸口有些出入不同了,它根据这个风水在人身的反应并不都是一致的。所以它这个风水阿前后有些矛盾,有些时候说渴,有些时候说不渴,有些说身疼,有些说不疼,身疼也好、不疼也好,都是风水,这个我们到水湿来解释。它说这个“寸口脉沉滑者”头前它说风水是脉浮了,它说这个沉滑者,是“中有水气”里面有水气。“面目肿大”再“有热”“名曰风水”。这个有热哪来的,它是有外邪了。它这个意思啊,里头先有水气,那么招受外邪,也容易发生风水这类的病。
它与上面一章不同,其实是没有关系的,那个讲风气相击而形成的风水,这个他讲得是这人根本身里头有水气,又得了外感,那么它也能够发生风水,它是这个意思。视人之目窠上微拥,如蚕新卧起状,其颈脉动,时时咳,按其手足上,陷而不起者,也是风水。这个是就风水的外证来观察的,视人的眼泡啊有些肿,发臃肿,那么就像蚕呐新卧起的那么一个形状。这个颈脉也动,就是脖子两侧的动脉。那么这是什么呢?这还不就是外感的一种情况嘛。“时时咳”时时的咳嗽,也就是咱们说的上呼吸道感染了。“按其手足上,陷而不起者,这也是风水”。所以风水这个症候啊,你不能把它固定下来,总而言之,既有水气又有外邪,就叫做风水,身上肿的这种病就是。那么这种病的反应呢,也是千奇百怪的,不是个个都一致的。太阳病,脉浮而紧,法当骨节疼痛,反不疼,身体反重而酸,其人不渴,汗出即愈,此为风水。这又是一个,这个讲过了,伤寒论大青龙汤证就是。那么“太阳病,脉浮而紧,法当骨节疼痛”在一般的外感上说,要是脉浮紧那应该是太阳伤寒了,这个骨节应该疼痛,那么有水气的时候它反不疼,“身体反重而酸”只叫酸、重、沉,这个在太阳伤寒,“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咱们讲伤寒论的时候有这个,那也是风水啊,所以它用大青龙汤发之,这个一讲的类似那个,但是脉稍稍不同,它这个脉浮紧。那么这个里头停水了,它常常关节不那么疼,不像咱们一般的外感。那么这也是风水的一种,所以风水有疼的有不疼的。那么也是“汗出即愈,此为风水”。恶寒者,此为极虚,发汗得之。那么这个风水啊,一般不太恶寒,如果恶寒特别厉害,这是极虚之候啊,这都由于发汗使出来的,就是发汗发得太厉害了。渴而不恶寒者,此为皮水,身肿而冷,状如周痹。它说皮水不渴,在这又说渴,也是一样。凡是没有外邪而身肿者就叫皮水。皮水有些时候它渴,有些时候它不渴。那么渴,你发汗就要注意了,渴这个发汗,就是不能发汗啊,不渴就可以发汗,风水也是如此。“身肿而冷”此为皮水还没讲完呢,应该到这。身肿而冷,这个皮水它不肿,不叫皮水了,身上全肿,可是冷,这个水性寒嘛。“状如周痹”这个周痹啊,就是全身之阳为寒湿所痹,与这种病是差不多的,就是寒湿痹于外,咱们讲寒湿的时候,这个阳为寒湿所痹。周痹了,全身都这样子,它指这个身肿而冷说的。到这,是一段,讲的是皮水。皮水于风水,就是没有外邪。
底下讲的是黄汗。,胸中窒,不能食,反聚痛,暮躁不得眠,此为黄汗。这个黄汗解释就比较清楚一些了。“胸中窒,不能食,反聚痛”这个聚痛指的胸中窒、满、痛,窒是里头憋的荒,而且也满、也疼,聚痛嘛,聚就是满的意思。暮躁不得眠,一到这个晚上啊烦躁的厉害,不能够睡,那么这种情况,此为黄汗。黄汗这个病啊,总是在胸胁这个地方,反应比较多。痛在骨节,咳而喘,不渴者,此为脾胀,其状如肿,发汗即愈。这个脾胀是错的,应该是肺胀,没有脾胀这个病名。这个肺胀头前讲过了,它说如果“痛在骨节,咳而喘,不渴者,此为肺胀”。这就是在痰饮里头也有,就是外邪内饮造成的咳而喘。那么痛在骨节,身上也疼,不渴者,此为肺胀。这个肺水它不渴,咱们说的是个就是指肺胀了,在后头,在水气里面有,后头我们再讲。所以这个水影响肺,它这个胃里头不是那么热,所以它不渴,那么这个就是所谓的肺胀,就是小青龙汤证、小青龙加石膏都属于这一类的。“其状如肿,发汗即愈”肺胀的肿也是要发汗即愈的。其状如肿,如肿者不是真正肿,尤其在外邪内饮的这个小青龙汤证,它总是眼睛像要肿似的,这个多有,但是身上还不是。然诸病此者,渴而下利,小便数者,皆不可发汗。这个是很要紧、很要紧的。上头说那个...除那个五种水之外,另有一种叫里水。他在这说水的原因不一了,这个水啊,由于小便不利发于里而来的水,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脉沉就是里有水就是脉沉了,主要它是小便不利,故令病水,这么来的水。这个它针对风水说的话,风水它不是风气相击吗。那么这个呢,由于小便不利发生的水,所以起名叫做里水。这个里水,不但面目肿还它比较黄,它这个蒸发日久它这个,这种的水大致指的我们现在的慢性肾炎这种水肿,多是这样。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术汤主之。假如小便自利,外边没有其它的外证、表证了,它不会得水肿的。那么小便自利呢,这是亡津液,它只能病渴而不能病水。要是病水呢,所谓里水,它是冲原因说的。由于小便不利而发生的水肿,那么这个叫做里水,也可以用越婢加术汤主之。这一节很重要,越婢加术汤,那么在这个.医宗金鉴.他给改了,改的我认为没有道理。他说这个里水啊,改成皮水,不对了,这个里水啊,大家要注意,不只身肿,里头有腹水,一样是。这个是肾炎很多的一种情况,外边也肿,里边也肿,主要的是小便不通,这个我在临床上也是治过。越婢加术汤非常好使,它不单能治外边的水肿,也能治里边水肿,可是这东西现在我也闹不清楚。你可是肾脏炎的腹水,用这个方子,百发百中,你们尽管试验,要是遇上。肝硬变的腹水就不行,我到没这么试验,因为那个时候在红楼呢,一个住院的病人呢,它就是肾脏炎的腹水,挺厉害,后来他们找我会诊,我就开了越婢加术汤,吃就好了。
后来有肝硬变的腹水,他们试验就不行,他们也说这方子不好使啊。它这东西奇怪,它是肾脏炎的腹水,它吃越婢加术汤非常好使,但是肝硬变的腹水就不行。他们试验的有很多人了,我还没试验,但他们告诉我,我知道了。那么这一段很重要,它特别提出里水。里水我认为是一个最大的延误,这里改个皮水,是没有道理的。当然越婢加术汤也可以治皮水,但是要有渴,这个方就不行,那就的得用
防己、
黄芪这一类的,这个用来发汗。这个越婢加术汤,这个麻黄六两啊,现在我们用起码也是6钱,以公制来算就是18 g了。这个方子很好。这个里水我认为啊,它这个说不光在这提,后头还提,这个里水,很有道理,他们.医宗金鉴.都给改了,改皮水,我认为是有问题的。这个水气篇就讲到这里,它下边讲的也有些不好,它的不好,大概不是原书的,后面的论脉大概都是王叔和改的。不过这一篇相当重要,我们今天就先讲到这。...然后呢我们讲到里水,里水这一段很重要,这个里水是由于小便不利而发生的一种水肿。所以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术汤主之。上次讲到这个地方,这个说明它由于小便不利,它就原因上说这个里水,不是说在那个五种水之外还有个里水,不是的,这一段啊,有些都给改了,里水说是皮水,里水哪里有用麻黄发汗的道理,说得挺合乎道理,其实不对,这个正是说明这个咱们说的肾脏炎的浮肿。一会呢,底下就有五脏的水了,水在五脏了。你看唯独这个肾,肾水啊小便一点不通,它这个纯粹由里边来的。那么外边呢,这个络脉空虚,所以水啊里头有停水,它哪虚往哪去,皮肤这个络脉就是潜在的毛细血管,那个地方空虚,所以水就往这来,搁在这它就变成外边的浮肿,里边也是腹水。这个越婢加术啊,这个我很有经验,我不断的用这个药。我们在临床上,尤其这个肾炎并发腹水,外边红肿相当的利害,用这个药非常合适,那么可以用来试试,我在临床上不断用的,可是麻黄量小不行,它这个6两阿现在说的18g,我们不用搁那么重,起码搁12g。所以说是里水还是对的,这个它冲着原因说的,它冲着风水说的。风水上次讲了,风气相击,外边既有表邪,同时有水气,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它叫风水。
趺阳脉当伏,今反紧,本自有寒,疝瘕,腹中痛,医反下之,下之即胸满短气;趺阳脉当伏,今反数,本自有热,消谷,小便数,今反不利,此欲作水。这个里有水啊,胃气都是虚衰的,所以趺阳脉当伏,就是沉伏了。趺阳脉候脾胃,脾胃气虚,所以应该伏才对。这个里有水,全由于是脾胃气虚。那么也有不然的,这两段它就说不然。“今反紧”那么是这么个道理,它底下就解释了。这个人啊本自有积寒、疝瘕这类腹中痛的病。有积寒,疝咱们讲过了,疝气那个疝,瘕就是一个痞块。所以症瘕嘛,症是永远固定的,瘕就是时有时无的,那么这种痞块,这就说明什么,就是既有寒又有水气这种关系。这个疝气,头前也讲过了,寒疝,疝气里头也有有水的,你看咱们头前讲这个
附子粳米汤都是这种。腹鸣切痛,腹鸣是什么呢,就是即有寒气又有水。所以它这边根没有这个病,那么这个大夫呢,凡是这个寒疝这类的,都是有水不能下的。医反下之,一下,这个寒和水气反往上攻,所以他胸满短气,这就真的变成水了,要做水证了。这个都指里边的水,这是一小节。底下它又说了,趺阳脉当伏,跟上边一样,也是说里水,那么也有一些不是的。今反数,脉反倒数,数是主热了,本质有热,这个热呢应该消谷,小便频数,这是一般的有热。今反不利,小便不利,这种热是什么热,咱头前讲过,这就是小便不利,影响这个外边热不除,这么个脉数,这就是五苓散证啊,是不是。由于小便不利,它这个表不解,这个表热不除,那么这时脉可以数,它不是像一般有热,有热就能消谷,大便硬小便数。它是这么一种热,它是由于小便不利,这个热不除,这是欲作水,你赶紧得利小便,要不时间长了,这个水越积越多,也欲作水。那么这两种情形造成里水,它开始这个阶段啊,脉不是那么沉伏的,一个紧一个数。所以这个水的成因也不一样,那么在这个反应也是不同的,不止于脉了。底下这段啊是由问题的,本来底下这段很好懂的事情,它用这个脉啊,把你说糊涂了。它说,寸口脉浮而迟,浮脉则热,迟脉则潜,热潜相搏,名目沉;趺阳脉浮而数,浮脉即热,数脉即止,热止相搏,名曰伏;沉伏相搏,名曰水。你要是看头前这个,你一点都不懂,这个恐怕不是张仲景的口气,怎么讲呢,它这个脉也说得不对头。尤其这个寸口脉浮而迟,趺阳脉浮而数,没有这个脉。这个人身上这个脉啊,心一动,全身的动脉一动,没有说寸口脉迟,趺阳脉倒数了,哪有这样的事啊,所以这个根本就是错误的。
尤其它的
说法也是别扭的,浮脉主热,咱都知道,迟脉则潜,怎么讲啊,迟脉则潜,看着它后边的意思,咱们可以理解,潜者就是潜伏不足了。它这个脉迟在仲景论脉,常说血不足。那么它这个浮是有热,血又不足,血热与不足怎么样相搏啊,这个是血越来越不足,所以热伤经脉,所以这两个结合起来它名字为沉。名字为沉不是说的脉了,这个脉本来说的是这个脉浮而迟,那么它这个不能变成沉脉了,它这个沉脉也只是说不足,什么不足,血不足。你看后头就有了,它底下这个到后头,脉沉的就是络脉虚,沉则脉络虚,不是指的脉,所以它这么拿脉一说,说玄了,反倒让人不懂了。趺阳脉浮而数,这是说的趺阳是胃脉。浮而数,浮即为热。数脉即止,不好讲,数脉即止就使小便不利的数脉,这个指的小便不利说的,可是这么你弄你哪懂啊,你没法懂。热止相搏,名曰伏。沉伏相搏一定要有水的,什么道理呢,底下有解释,它说这个沉啊指的络脉虚,就是血虚了,血虚在这个外边毛细血管更虚。伏则小便难,这它解释了,伏就指小便难,也就是说这个数脉即止,它这个东西你没法理解,你到后头了很清楚的个事情,就是络脉虚、小便不利,里头停水。里头停水,外边虚,这个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是中医很得要紧的一个理论。它这块虚啊,这个水就往虚的来,来了,外边就浮肿了,不是吗?这是说的皮水的道理。可是它用头前那个脉那么一说呀,你就糊涂了,本来是说脉浮而迟,底下说是沉,沉不是指的脉,它不是指的脉,你这么一讲,意思没法理解。那么这个趺阳脉浮而数,数脉即止,你怎么讲,它也没提到小便不利啊,它到最后才提。主要的是由于小便不利,它讲的皮水,络脉空虚,那么水停在里头,它不得排出,由于体表络脉虚,它尽量往体表上来,水肿皮肤,它就变成水了,这就是说的皮水一般的成因都是这个道理,表虚,那么里头又有水,水的来源呢总是由于小便不利,小便难。这是一段,它这几段讲的都是有问题的。寸口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水不沾流,走于肠间。这个是说营卫不利于外。这个营卫是什么呢?咱们头前讲过,就所谓这个精气啊,也就是我们饮食入胃吸收来的液体,这个液体啊在血管里头,其色赤,古人叫做血,出来血管,古人叫做气。血在血管里的作用就叫做营,血管外边气的作用叫做卫,这是古人啊对营卫气血是这么一个看法。那么假设这个精气它不走外边了,不变成津液,这走于肠,就变为水。所以这个里水呀,有由于营卫不利造成的,这一段就是主要说明这个。可是未必然脉弦而紧,弦而紧是伤寒脉浮弦浮紧这种脉了。那么,营卫不利,卫气不行,不一定得脉弦而紧,这也是不一定的,它这个指的是伤寒,所以“即恶寒”嘛。营卫它是不得汗出,它在营卫这个方面它不得去陈的来新的,它不得,里边它不继续生了,它不能够为津液,再往外来了,它就要走到里头为水。它就是营卫不利而造成的里水。它是这么个说法,这个说的不怎么好,不一定得脉弦而紧,它后边有一个气分,那个解释比这个好一些。这个“水不沾流”我们平时中医不是讲气化嘛,这个水啊通过三焦,三焦决渎之官嘛,水道出焉,下输膀胱。这个流都是沾流,这个沾,以水浸之谓之沾,泡也叫沾。在不然濡字,润浸的意思。你看营卫这个气嘛,你看不到它说的是水,所以它叫做沾流。那么这个水不沾流,失去平时的常规,走于肠间,就变成一个腹水,它是这么个样来说的。这就由于营卫不利造成水不沾流而走于肠间,这是一种。
还有一种,就是少阴。少阴脉紧而沉,紧则为痛,沉则为水,小便即难。“少阴脉紧而沉”这个少阴是肾脉,说得是肾病了。“紧则为痛”这个痛指的腰痛,所以肾有病,腰要痛的。“沉则为水”那么肾病,总是由于小便不利,那么肾病它腰疼了,它要停水的。下焦水不行了,咱们说的地道不通了,“小便即难”而为水。所以这个肾脏有病,可以直接影响里边这个水的。那么这个就是里边的水啊,据他这两段来解释,一个由于营卫不利于外,水不沾流,走于肠间而造成的;一个由于肾病,那么腰痛,小便难啊,而为水的。这两个都是指里边的水,上边那个指的皮水,风水后头也要讲的。脉得诸沉,当责有水,身体肿重。水病脉出者死。脉得诸沉指里边的水。风水,脉自浮了,那又令当别论了。皮水,脉也浮,因为水在外嘛。里边水在里头嘛,所以它脉是沉的。脉得诸沉,当责里边有水,凡是里有水,脉都沉。身体呢既肿也沉,这个组织里头有水分,它就沉。那么它水积多就肿了,肿就是水肿、浮肿了。“水病脉出者死”水病要是真正的里水这个病,脉要浮,那坏了,是正不胜邪了。这个正气往外暴露,这个水还在里头,正不胜邪,那非死不可。这个脉得诸沉都是说的里水,里水这在临床上是很有用的,我们要是真的遇上脉浮再块,这种腹水那是危险了,一般说都是沉,不怕这种,脉没有也没有关系。所以这个浮沉而绝,这都应该的。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夫水病人,目下有卧蚕,面目鲜泽,脉伏,其人消渴。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脉沉绝者,有水,可下之。这是说可下的里边的水,它是概括正水、石水而言的,上边的腹水、下边的腹水。那么病水那个人啊,“目下有卧蚕,面目鲜泽”这全是有水的一个要证。“脉伏”是有水的一个脉应,脉沉、脉伏,脉伏比沉厉害,沉伏嘛,伏脉就是沉脉的甚脉,比这个沉脉还沉,叫做伏。“其人消渴”说这个水呀一点都不能够变成津液了,这个水整个在里头,所以要消渴,这都是指实证,这人消渴。所饮的、所有的水都在伏里头,而不生津化液,所以人反倒感觉水的营养没有啊,它生理上反映就是消渴,老想喝,渴到厉害,这个你不赶紧下水是不行了。“病水腹大”就是现在说的腹水,那腹要大得很。这都是说水的实证有这种情况。“小便不利”那么这个“脉沉绝”就是说伏象了,沉,这个脉非使劲推动按才能有一点,就叫伏。沉,几乎绝,就是沉之甚也,这是有水,可以下之。不是说这个腹水都要下,但是这样的腹水是可下的,不下的,人不行,他这个水一点都不化气,所以这个人的消渴不止,那肚子受不了,所以这是一个可下的腹水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