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金匮要略讲座全文 23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全文 23
  酒疸,心中热,欲呕者,吐之愈。酒疸下之,久久为黑疸,目青面黑,心中如啖蒜荠状,心中如啖蒜荠状,大便正黑,皮肤爪之不仁,其脉浮弱,虽黑微黄,故知之。“酒疸,心中热,欲呕者,吐之愈”这就更清楚了,那么酒疸,心中热,心中烦热得很,他是瘟瘟欲吐,要打算吐,那你就应该顺其势而吐之......这个酒疸本来脉浮,应该吐之,是为对的,下之为逆所以病未解,这是误下了。“久久为黑疸”那么这种酒疸下之后,他一定不好,要是日子长久了,就变为黑疸,那么这个在.千金.、.病原.里头都谈,黄疸久了都要变黑疸的。这个事实上也确是这样子,咱们在临床上黄疸要久不了就慢慢变成黎黑的状态。他这个是错治的,误治的,更使之变黑疸,所以“目青面黑”这是黑疸的一种外观了。
  “心中如啖蒜荠状”就说烦热盛,咱门吃这个葱蒜,感觉这个所谓辣辣发热的情况,当然心中也懊憹。他这个酒疸,他就心中热,应该吐之你反下之,那么热不去,心中如啖蒜荠状者,说明这个热更深了。“大便正黑,皮肤爪之不仁”这个都是瘀血证了。大便正黑,应该很清楚,明明白白就是潜血了。那么皮肤爪之不仁,这个皮肤不知痛痒,瘀血证常造成这个问题的,这都是有瘀血。“其脉浮弱”怎么知道他是误下该吐的酒疸呢?从这就看出来了,其脉浮弱,下之后其脉还浮,但是他已经弱了,弱了,下伤中气了。“虽黑”但“微黄”黑中还透点黄,所以知道是下酒疸而为黑疸,不是女劳疸,女劳疸是一来他就黑,额上黑,这与那个不同。所以故知只顾,由于这个脉和证,还有黄底了,他是由于误下酒疸而造成的,他有这个脉与证,所以是。其实黑疸和女劳疸都是瘀血的问题,你看他这个就说得很明白了,大便正黑,皮肤爪之不仁,这纯粹是瘀血证,所以他说女劳疸和黑疸统统属于血性的一种黄疸。师曰:病黄疸,发热烦喘,胸满口燥者,以病发时火劫其汗,两热所得。然黄家所得,从湿得之。一身尽发热(而)面黄,肚热,热在里,当下之。这个“病黄疸,发热烦喘”这是表热,热在表了。发热,烦而喘,这个热往上壅逆了发喘,这是一个表证之为候了,热在表。“胸满口燥者”呢,就热在里。这是表里俱热了。那么一般的黄疸为什么有这些证候?这源于病发的时候,这个黄疸一般的初发也都是由表证来的多。以“火劫发汗”这个大夫发汗,他用非法的法子,以火劫而大发其汗,这个与火劫发汗,头前讲得很多了,这在.伤寒论.里讲了很多。“两热所得”本来有表邪,他是个热,又以火济之,这是两种热。有两种热的结果,所以表里俱热,就是上边的情形,答复这个问题。“然黄家所得,从湿得之”他既发黄就得有湿,没湿是不足以发黄的。那么一般黄疸全是从湿所得,那么这个病黄疸,他也是有湿。那么现在这个病呢,他是讲治疗辩证了。“一身尽发热面黄,肚热,热在里,当下之”。那么他一身尽热,这是阳明病的一个证候了。面黄就是黄疸也外显露了。肚热就是腹热了,腹里头也热,那么这是热在里了。
  那没问题,当下之。这个当下不是用承气汤,后边有,茵陈蒿汤啊,这个主要应该用大黄硝石汤,后头有的。那么这个由于误治,黄疸初起时误治,所以表里俱热,那么变成里实的这种证候,当然既有黄他也有湿,不是没有湿的,他底下来个一个插句,“然黄家所得,从湿得之”。那么这个发黄也不例外,他也有湿,没湿它不足以发黄的,但是他这个热太盛,热盛的意思纯粹变成阳黄了。脉沉,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皆发黄。从师曰以下都是说发黄的原因了,各种发黄的不同了。“脉沉”为在里,“渴欲饮水”为有热,就是里边热而饮水,小便再不利,就热不得越,水不得泄,必发黄,“皆发黄”。这是说脉沉,如果里有热,渴欲饮水,小便再不利,要有这种得病人,虽然现在不发黄,将来也必发黄。腹满,舌痿黄,燥不得睡,属黄家。这个“舌痿黄”就是身,后头小注有,一个为身,这是错字,身痿黄不是舌。“燥不得睡,属黄家”腹满就是实,腹满,燥不得卧,这是里实之为候了。身痿黄就是黄浅,不艳,不是身黄如橘子似的,这就是黄之初作的时候,初染的时候这黄不清楚,这就做身痿黄。那么这个也是属黄的,当然从这个说法也可下之,这在言外了。腹满,燥不得卧,身一定见有痿黄。黄疸之病,当以十八日为期,治之十日以上瘥,反极为难治。疸而渴者,其疸难治,疸而不渴者,其疸可治。“黄疸之病,当以十八日为期”这是古人的经验之谈,没有什么深远意义,一个黄疸啊,大概在十八日前后可以愈了。“治之十日以上”要是治得当就可以有效。“反极为难治”依法治疗反倒加剧,这个黄不好治。那么后世注家呢,他不这么讲,他这个十八日啊,这个土旺于四季阿,这个四季最后十八天都是土旺之时,所以土旺以十八日为期,所以当以十八日为可愈,这太牵强附会,我想不是这种意思,这是古人经验之谈,这里头没什么深意了。我们在临床上实践也确实是这样,这个黄疸治疗要开始用药,他就有效,这个黄疸很快就好了,吃了多天也没有效,反倒加剧这个黄疸是难治的,这是经验之谈,这不是一个有什么以土旺十八日为期,那个说不通。怎么叫土旺十八日呢?是一季里头,根据天干地支来的,尤其地支,从亥时起,你看你数一数,亥子丑就是水盛的时候了,寒水的时辰,这个丑第三个,就是土,丑土嘛。寅卯辰,寅卯就是木,木之后是辰,那个辰就是辰土。巳午未,就未土。他把十二地支,三个算一季,最后那个都是土,申酉戌,戌土。所以古人有四季了,春主木,夏主火,秋主金,冬主水,没有土,他那个土呢,说土旺于四季。有几种说法啊,这是一种。四季多少天呢,十八天,十八天乘四不就七十二天吗,一季里头三个月,三个月去十八天不也七十二吗,所以金木水火土各占七十二天,搁在一块就三百六十天,他是这么算的。这东西合理不合理呢,这肯定是个玄学了,这东西没什么可考虑的东西。就即使是这样子,土旺于四季的十八日,那么得黄疸就是脾得十八日为期吗?也不是的,他共计也是七十二天嘛。所以这个讲不通的,古人有那么个说法,所以一般注家都这么讲,其实这个没有什么深远意义。现在西医讲什么病,他有个周期性,这就是自然而然的周期性,没有什么深远意义。那么在中医呢,他都要解释,为什么期之以十八天呢?他要解释了,你看咱们讲的伤寒,七八日是要紧的关头,好的在这时候好了,为什么?他要解释,这阳数七阴数六,他得导出这东西,这种解释对不对呢,当然值得怀疑的,这个也是一样的。古人不解释,这是后人解释的。
  这是很有经验的一个说法,我们现在黄疸性肝炎也是如此的,要治疗十几天黄反加剧,你又没治错,这个黄是不好治的,这肯定。我在临床上所见的多了。疸而渴者,其疸难治,疸而不渴者,其疸可治。发于阴部,其人必呕;阳部,其人振寒而发热也。这都是就黄疸的轻重,治之难易来分析的。“疸而渴者”渴就是有热了,热深,渴呢?也津液伤了。热深,证一定虚,所以这种黄疸是不好治的。“为难治”可不是绝对不能治。“疸而不渴者”虽热而不深,而且正也无伤,这没有什么问题的,这种在临床也是这样子,遇到这个黄疸这么厉害,他不渴,那么这种黄疸比较好治。黄疸而渴呢,它本来是湿热的病,按理说不应该渴的,他要渴,热也盛,津液也伤得厉害,所以它是不好治的。“发于阴部,其人必呕”这个阴指的表里说的阴阳。“发于阴部”就是湿盛于里,那么其人必呕,里头停湿停水纳,人要呕。“阳部,其人振寒而发热也”热盛于表,热盛于外,阳部指的表说的。那个湿盛于里发于阴部者,湿盛于里那其人必呕。发于阳部呢,就是热盛于表,那么其人一定是恶寒发热,振寒就是恶寒的意思。那么到这,原则上大致都讲差不多了,底下要讲具体治疗了。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蒿汤主之。这个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了。“谷疸之为病”他也发寒热,但是不能吃东西,所以不能吃东西,咱们头前有讲了。虽然能吃但是食而不化,一吃,不但蕴热,而且本来里头有湿,他脑袋就要发晕。“心胸不安”就是咱们说的胃中苦浊了,在这里头他就搁个心胸不安,与胃中苦浊可以合着理解。心胸不安就是烦啊、恶心啊,也是苦浊的意思了。“久久发黄”这个说的很好,所以谷疸这个病不是当时就发黄。这个黄疸型肝炎有的是这种情况,那么开始他发寒热,都当感冒治,所以病人,我就遇到很多的,“给我误诊了,说我是感冒,治来治去发黄了”其实也不是误诊,那个时候的确也是看不出来。再发汗,在中医说发汗是错吗?这个也不错,那都没什么问题的,但是那时候他是不发黄,久久才发黄,很长的时间一点点的黄来了。那么这个谷疸啊用茵陈蒿汤主之,茵陈蒿汤是最常用的药。茵陈蒿汤这个药,它去湿热的,解热利湿,也利小便。这个栀子解烦热的,也去黄。这个大黄是下实热的,也去黄。这药物挺奇怪,是这个黄色药,你们品吧,都去黄,挺有意思的,你看这个黄芩黄连、黄柏、栀子、大黄、茵陈蒿、黄芪,是黄色的药,都治黄,奇怪。那么这几个药都治黄,只是各有不同的,那么如果里不实不能用大黄。这茵陈蒿是最常用的药了,它既能利小便去湿,同时它也治黄,所以它这个药最平稳。那么烦得厉害必须加栀子,所以栀子不是个吐剂,你看这里他就不说吐了,所以.伤寒论.里头凡有栀子都是吐的时候,服那是错的,回头到这来你看,一个都不说吐了,不是吐的,栀子不能使人吐。我们也常用,没吐过一回。那么这三个药在治黄里头最常用的,不是说大便一点不通,稍稍的腹为满,大便不稀就可以用。但是我们治这个黄,应该要考虑这一点,中医讲辩证。如果这个人有恶心,尤其肝炎,黄疸型肝炎胸胁满,或疼啊,他要是有柴胡证要配合柴胡汤是比较好的,我们都经常用大柴胡汤配这个,很好使。没有那些证,他只是发黄,有茵陈蒿证用茵陈蒿汤是对的。但是有其它症状呢,配伍着用更好。那么这三个药以“水一斗,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角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这个腹减指的腹微满,他有大黄嘛,就腹微满,不大满。腹微满、心中懊憹而发黄疸,小便不利,用这个方子,肯定是没有错的。黄家日晡所发热,而反恶寒,此为女劳得之。膀胱急,少腹满,身尽黄,额上黑,足下热,因作黑疸。其腹胀如水状,大便必黑,时溏,此女劳之病,非水也,腹满者难治,用硝矾散主之。这个说的是女劳疸的治疗了。“黄家”就指黄疸这个病家。“日晡所发热”是里有热了,这是阳明热,属阳明了。那么阳明病呢,是但热不恶寒,而反恶寒,那个女劳疸他反恶寒,他虚啊。“此为女劳得之”不是阳明病里热的关系了。“膀胱急,少腹满”膀胱急就是膀胱感觉涨满的意思,急也就是少腹急结的意思。他底下有个少腹满,这个膀胱急呢,就是感觉膀胱胀满的意思。那么少腹呢也硬满,这个说明他是有瘀血的问题,你看这个没提小便不利,并未提这个,这个女劳疸啊,他常常小便自利。膀胱急,少腹满,不是蓄水,他是由于瘀血,就是瘀血证。“身尽黄”一身尽黄,而“额上黑,足下热”他热在下焦,所以足下特别热。“因作黑疸”所以黑疸与女劳疸还是一种的了,那么这个额上黑他叫做黑疸。“其腹胀如水状”那么这个腹胀就像里头有水似的,如水状就像同这个水气病腹水这个样子。那么大便呢,“因黑”大便黑说明是潜血了。“时溏”大便不干。“此女劳之病,非水也”这个腹胀虽如水状但是不是一般的水气病,这是女劳之病,不是水。“腹满者难治”假是女劳疸而腹满,这是肾气已败的一个证候了,这个是难治疗的。“硝石矾石散主之”但是这个之只能用硝石矾石散。他为什么搁硝石矾石散?在这你就看出来了,他这种女劳疸、黑疸,全是说的血性的黄疸,就是瘀血型的黄疸,在中医说。那么为什么不用抵挡汤呢?他这个虽然膀胱急少腹满,小便自利,瘀血是肯定的,大便也色黑,但是其人不如狂,所以他不用水蛭、虻虫这么峻烈的祛瘀药,他用硝石、矾石这两个药。矾石这个药,所以妇科常用为佐药,它虽然也去湿祛热,同时它也有去瘀的作用,你们看.本经.上有的,不过去瘀的力量不强;这个硝石啊,大家都知道了,就是咱们说的芒硝了,那么下热的。这两个药师偏于下热,去瘀力量是轻,而下热的力量重。假设这种的黄疸要是其人如狂,那当然是这个方子不行,可以考虑用抵挡汤。
  “右二昧,为散,以大麦粥汁和服方寸匕,一天吃三服。病随大小便去”你看看底下解释绝对是瘀血病了。“小便正黄,大便正黑,是候也”吃这个药之后,大便正黑就是瘀血下去了,这就是药有效的一种证候。它也去瘀,不过力量没有抵挡汤那么重,这个瘀血呢不那么顽固。他这个寻常就是大便黑、便溏,就有个潜血,所以人也不发狂,当然这个方子不能用桃核承气汤、抵挡汤,那重的去瘀药,它只用硝石矾石散。酒黄疸,心中懊憹或热痛,栀子大黄汤主之。...它用栀子、豉,栀子、豉是解烦解热,这个头前讲过,它另外不但用大黄还用枳实,枳实是消胀去满了,所以他以栀子为主了,它这里没有茵陈蒿,所以这个药啊偏于下热。这个酒疸就是以热为主了,心中懊憹、心中热,足下热,这个他说是热痛,这个热痛冲着,肝虚说热痛,或者胆,那么有用这个方子的机会。这个方子也常用,这个方子解寒的作用比茵陈汤蒿强,这个有豆豉。上边那个茵陈蒿汤偏于小便不利,腹微满,而热烦没有栀子大黄汤明显,这个栀子大黄汤以热烦重,甚至于痛,但是不像茵陈蒿汤那么小便不利,腹微满,没有那个。这个方子我常常用,把茵陈蒿汤,如果黄、烦躁得厉害,这两个方子合起来用也挺好,也就是栀子大黄汤再加茵陈,这个常用,这个临床上自己斟酌。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黄芪汤主之。“诸病黄家”啊,所以黄家所得,从湿得之。大致都小便不利,依法但当利其小便。但是“假令脉浮”他有表证,那就当以汗解之。那么这个呢,他用桂枝加黄芪汤。是用桂枝汤的基础上,假设这种发黄、脉浮、发热、恶风、自汗出这一类的发黄证,这种表证,就是中风型的这种在表的发黄,我们可以用这个方子。假若没有汗,那么还用麻黄连翘赤小豆,这个书没提,这个.伤寒论.提了,这可以联系起来。我们在临床上讲,假若遇到表证的黄疸,就是发热、怕冷、头痛等等的这种情况,那么有的有这个桂枝汤证的这种情况,就是太阳中风这个病型,可以用桂枝加黄芪,可见黄芪这个药它是去黄。假设要是无汗的那个,用麻黄连翘赤小豆,那也得用麻黄剂,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在.伤寒论.有,回去可以看一看。但是在表证时候的黄疸很少见,但是治疗呢要知道,这个不多见,到咱们的时候大概那个表证都过去了,这些年我还没遇到表证的黄疸。一般黄疸都是,像我们说的茵陈蒿汤、栀子大黄汤啊,虽然他是泄下剂,也利小便,栀子这个药就是利小便,古人研究栀子说是这个,它一方面下小肠之火,...之火,一方面也利小便,它下火解烦。诸黄,猪膏发煎主之。这有语病,这里头大概有减文,不能说诸黄都用这个方子。假设这种黄疸里头有热不可下,用这个方子是可以的,不能说诸黄都要用它。这个猪膏就是猪油,就是所谓的大油。这个药是润燥解热,这个猪膏的确是解热呀,以前,这个银匠炉啊,他是火盛啊,尤其到夏天这些工人受不了,他都热,都喝猪肉汤,到了伏天的时候,有解热作用,同时它润燥。
  大便干但是不可下,那么这时候有用这个方的机会。这个乱发是通利水道的,同时也多少有点去瘀作用,这个头前咱们讲过。所以这两个药合起来啊,润燥通二便。假设这种发黄,二便不利,又不可下,就是偏虚了,那么可以用这个方子,有用这个方子的机会。这个在古人医案上有啊,多日不大便,小便也不利,这种发黄他是人极虚弱了,有用这个方子好的。我们在临床一般用的机会不多,这么虚的人很少见,也不能说没有。黄疸病,茵陈五苓散主之。这就根据上边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这也是常用的方子。如果有五苓散证,五苓散,咱们头前讲过了,无论是有水逆、小便不利、发热啊,都是五苓散证,脉浮而有黄,发生黄疸,那么这个搁五苓加茵陈蒿就行了,茵陈五苓散。茵陈蒿用的量在五苓散里最重了,它是茵陈和五苓散各等分。我们要用呢,用汤剂是可以的,汤剂,茵陈的量要加大,为什么呢?你看茵陈蒿汤里的茵陈量并不大,他这个去黄的药多,这个五苓散里去黄的只是茵陈一味,所以茵陈的量要多用。我们用汤剂就行,不用散剂,他这个茵陈五苓散各等分,不是各等分,茵陈蒿末十分,五苓散五分,它(茵陈蒿)为它(五苓散)的二倍。那么我们用五苓散呢可以用汤剂,就是那几个药搁个10克,桂枝搁6克,茵陈蒿可以搁一、二两都可以。这药也常用,只是要是五苓散证,这是要紧的。你们回头温习温习,五苓散证实什么证呢?脉浮、发热、小便不利、消渴、或者水逆等等,这个五苓散证很清楚,很多了。要合乎五苓散证而发黄,我们可以用茵陈五苓散。黄疸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为表和里实,当下之,宜大黄硝石汤。“腹满,小便不利而赤”小便赤都是里热,咱们辩证,所以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他里热,小便一定赤。腹又满,小便又赤,腹满是里实,小便赤是里热,里实热,这个“自汗出”就是阳明病发过汗的,他里热蒸的自汗出。表没病这是里实,那可得下之。他这个比栀子大黄汤、茵陈蒿汤都较的重。你们看看这个药,既有大黄又用硝石,这个比较是有点大实大满的样子,这个腹满得厉害,热也厉害,可以用这个方子。他不只用栀子而且还用黄柏,热也明显。那么这几个方子茵陈蒿汤、栀子大黄汤,都是泄下剂。茵陈蒿汤是最平稳不过,栀子大黄汤是稍稍的泄下稍重一点,他下到宿食里头。大黄硝石汤是最重的,我们在临床里头,遇到这种的黄疸还比较少,但这个的确有的,这种方有用过。那么如果真正又湿又热而发黄疸,那么这个方子可以用。这个方也可以加茵陈蒿,如果小便在不利,加点茵陈蒿还好。这个药很重了,你们看看。“右四昧,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内硝,更煮取一升,顿服”。顿服,这个药量了不得了,大黄、黄柏、硝石各四两啊,各四两一顿吃,你想想这量多重啊,古人一两合现在三钱,四两就是一两二了,这太重了,我们要用,不要用这么重,我们用就是三煎,就大黄、硝石各10克就可以了,黄柏、栀子都可以这个分量,都各10克就蛮可以了,这大实大满都可以治,这个人特别烦、小便赤、大便秘结,那么这种黄疸那不是没有,是有,但是少,我们平时遇到还是茵陈蒿汤、栀子大黄汤这类比较多。黄疸病,小便色不变,欲自利,腹满而喘,不可除热,热除必哕,哕者,小半夏汤主之。“小便色不变”里头没热。虽然发黄,小便色不变,这里头没热。“欲自利”自己啊老要自利,,它就湿盛,他失去收涩就要自利。“腹满而喘”这个腹满,他没有热的满,是虚满,这个喘不外乎这种湿冲逆于心下而作的喘。“不可除热”这里他没有热,这个泄药是不行的,这个言外的意思啊,可以用象茵陈五苓散这类的。“热除必哕”你一用苦寒下药,那胃中寒一定要哕。“哕者,小半夏汤主之”哕者呢,他治的是误治了,治这个误治的救治方法用小半夏汤,小半夏汤并不治黄啊,他没提治黄,用小半夏汤治哕逆。小半夏汤也去湿去水了。上边的小便赤说明是积热,这个小便色不变,说其是有寒。这个在辩证小便的时候也很重要,这个时候虽然欲自利,腹满而喘,象是湿证,这个也容易照湿证而吃下药的,所以他才特别提出。如果色不变,腹满而喘,欲自利,这说明湿盛,湿盛逆满于心下,他也要发喘的。这个去湿,用寒湿中求就对了,这个应该利小便,不应该吃泄药,要吃泄药了发生哕逆之证了,那你赶紧吃小半夏汤救其胃,救其哕逆。诸黄,腹痛而呕者,宜柴胡汤。“腹痛而呕”是柴胡证了。诸黄要显柴胡证你吃柴胡汤是没错的,但是只用小柴胡汤那还不如小柴胡汤合用,看看怎么用。
  “腹痛而呕”要是呕不止,那种心下急,用大柴胡汤治。要是只是腹痛而呕,没有心下急,呕的也不那么甚,那么完全是小柴胡汤证,可以用小柴胡汤。但是这里头你要观察,那么这个解黄的药他没有啊,大概这个都偏于茵陈五苓,我们寻常用的,都是小柴胡汤合用茵陈五苓,你看虚实,就是不可下,他是这个发黄,都小便不利的多,我们用茵陈五苓配着小柴胡汤,这也常用的方剂。如果他是大便不通,有这个腹痛而呕,就是大柴胡汤证,那么大柴胡汤证呢,那么他这个里也有实热,你要配有茵陈蒿汤,或者栀子大黄汤是对的。这个我们在临床上常那么用,它也特别提出柴胡剂。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男子黄”他的意思啊,暗指女劳疸。如果“小便自利”这是说明虚,“当与虚劳小建中汤”。这个虚劳小建中汤,各家的说法不一了,那么都说是小建中汤,因为在虚劳篇里,小建中汤有了。我以为应该用黄芪建中汤,这个黄芪去黄,那么小建中汤拿什么去黄,是吧。这个虚劳小建中汤,我想他指的是黄芪建中汤,他搁个小建中汤,所以大家都说是小建中汤。我看小建中汤不如用黄芪建中汤。如果发黄、小便自利,这就不用利小便了,是不是,这个大概都是中虚,中虚不能治水,小便频,小便自利。那么这个应该用补中益气的这种法子,就是用这个黄芪建中汤,我认为是好的,这个作参考。这个书,他说虚劳小建中汤,注家也都说是小建中汤,但是我以为是应该用黄芪建中汤。在临床上用黄芪建中汤治黄疸的机会并不少,中虚、发黄,因为黄芪它治黄嘛。瓜蒂汤,治诸黄。这瓜蒂汤,他提出来了,这个酒黄疸脉浮,或者这个酒黄疸欲吐,那么都要用吐法了,大概都是用瓜蒂汤,但也不是诸黄都用,这有问题的。这还是林亿他们抄来的,从外边抄来的了,他附这么个方子,当然他是有可吐,才可以用吐法。这个.千金.呢,又有个方子,麻黄醇酒汤,治黄疸。这都可以做个参考。就麻黄一味药。他“一味麻黄,以美清酒五升,煮取二升半,顿服尽。冬月用酒,春月用水煮之”。这个见于.千金.。这个麻黄也的确去黄,但是没有表证,用麻黄一味这个东西,值得考虑,不要随便用。我刚才说黄药都有去黄作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他那个表证用麻黄也就是这个意思。那么至于.千金.说的这个麻黄醇酒汤,我没用过,用这个方子值得考虑,不像那瓜蒂。瓜蒂汤,他是真正欲吐者吐之,书上也有。这麻黄一味药治黄,这个没试验过,但是与其用麻黄一味药,莫妙用麻黄连翘赤小豆,这都是在表证的时候。好了,我们今天就把一章讲完了。这章还不错,这章头前分析得很清楚,他主要把黄疸,古人的看法啊,它分成三种,有谷疸、女劳疸、酒疸。黄疸的原因呢,古人认为是瘀热在里。什么叫瘀热在里呢,就是热瘀于里不得出来。瘀什么瘀啊,总与湿瘀,所以必小便不利,或者是不出汗,那么才有这种情况。那么这个治疗,他根据这个还是辩证了。可下之,他有几个方子,一个茵陈蒿汤,一个栀子大黄汤,一个大黄硝石汤,大黄硝石这个药重一些,非大实大满不要这么用,还有一个硝石矾石散,硝石矾石散这个药我也用过,没有效,...的时候也不通,我遇到黄疸,就是女劳疸,就是说的额上黑,腹如水状。这我在这个,有好几个,我开始用这味药,没有效,所这个药也值得考虑。我遇到几个是这种黄疸病加腹水,我遇到几个,据西医都是说肝胆管的病,这种病西医也说预后不好,没有一个好的。也都黑,好多都是日久黄不去都变成黑了,咱们今天就讲到这了。
  惊悸吐血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
  他这么几种病,惊就是惊慌的惊悸。悸,心悸。吐血衄血下血。这就三种了,胸满瘀血,这四种病。这章讲的不够细致,他主要的是在吐衄下血病,惊悸瘀血讲的都不完全。寸口脉动而弱,动即为惊,弱则为悸。这是讲惊悸的脉。惊则气乱,气乱则脉动,所以他说动即为惊。这个动啊,不但脉动,胸腹也动。人要发惊啊,人这个气就乱,是吧,所以这个脉也就是跳突不稳,就动。动就脉上说,他主惊。如果脉弱,我们讲很多了,他是个不足了,血虚脉弱,不足以养心,心气虚则悸,所以弱脉主悸,悸就是心跳了,咱们现在心悸就这个悸。他头一段就是说惊、悸的脉应,他都一般说的,也有特殊的情形。所以脉动主惊,脉弱主心悸。师曰:尺脉浮,目睛晕黄,衄未止;晕黄去,目睛慧了,知衄今止。这个说衄之为病,他这个病之进退,一种证候的反映。尺脉浮者是里有热,那么这个脉当然是浮沉,浮主表沉主里。这个在三部上那个来说,寸、关、尺三部,关以前就是寸至关着部位,主表,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这也都是书上头一章里的。浮者在后呢,其病在里。这个浮主热,“尺脉浮”者是里有热。“目睛晕黄”这个月亮咱们说的风圈,月晕而风嘛,这个是目睛,眼睛,这个晕就是沿着黑眼珠它那块发黄,就晕黄,就像月亮那个晕那个样子,他是形容。他说目睛要有晕黄,这是瘀血之为候。里气有热又浮有瘀,所以这个衄是未止的,就是瘀热还在嘛...又曰:从春至夏,衄者太阳,从秋至冬,衄者阳明。...就是阳络有伤。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