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 第三十七讲

明太祖,久亲师。传建文,方四祀。

  画外音:讲完元朝后开始讲述明朝。元末各处的反元斗争遍地而起。这时由朱元璋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了大明王朝,而这位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位非常富有传奇色彩的皇帝。同时他也是继汉朝刘邦之后的又一位平民皇帝。所不同的是刘邦是布衣登帝位而朱元璋是和尚做皇帝。那《三字经》中的“明太祖,久亲师”是什么意思?朱元璋出生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他的童年又是怎么度过的?年幼的朱元璋又为什么会去做和尚?朱元璋又是怎样一步一步变成了万人敬仰威震四方的一代帝王的?

  根据我所采用的这个版本,元朝以后的明朝是《三字经》讲述的最后一个朝代。一般认为讲述到后来的清朝乃至民国都是后来比较近的人离今天比较近的人增补的所以我们讲《三字经》,在历史部分就讲到明朝。

  明太祖,久亲师。传建文,方四祀。

  这样四句12个字是讲述了明太祖朱元璋他的这段历史故事。因为他的确是崛起于民间出身非常贫寒。“久亲师”讲得是他经常很长时间亲自率领军队亲自参与作战。那接下来明太祖以后就把皇位传给了建文帝,但建文帝接过皇位,在皇帝这个位置上仅坐了4年所以叫“方四祀”。这是《三字经》讲明朝历史的开始。1351年反抗元朝统治的这种武装斗争遍地而起,其中韩山童、刘福通利用白莲教,民间的宗教所发动的经巾军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支力量,而明太祖朱元璋就是在红巾军中发迹的。

  朱元璋小时的名字叫重八又名兴宗后改名元璋,字国瑞,叫朱元璋是后来的事,他小就叫重八。朱元璋的大哥叫朱重四,二哥叫朱重六,所以他叫朱重八,朱元璋的父亲也就是朱重八的父亲也不叫后来讲的朱世珍,没有那么好的名字最早叫朱五四。朱元璋的妈妈这个名字也没后来讲得那么堂皇,在当时就叫陈二娘。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因为按元朝的制度庶人无职不许起名,一般老百姓如果没有官职连名字都不许有的,元朝是有这个制度的,你只能按你在家中你的排行,随便取个数字编个号就完了。在元朝统治之下老百姓只有编号没有名字。当然和大多数这种皇帝一样,朱元璋的出身是有传奇色彩的,后人给附加了很多传奇色彩。

  据说朱元璋的母亲刚怀孕时曾做了个梦,而我们已经知道,我们已随着《三字经》一步一步往下推,已经把中国历史一些最基本的故事基本上都听完了,我们现在完全可以知道这个梦里会发生什么事。第一个,一定有个神仙;第二,这个神仙一定会给他的妈妈吃一颗仙丹,而吃下去了以后他妈妈马上会醒过来一定会觉得满嘴余香,而一定会在朱元璋降生时红光满屋,一定是这样。当然这个故事后人编得还厉害一点编到什么地步呢?说当时的邻居突然看到朱元璋的家里,那时还不是朱元璋叫朱重八,朱重八的家里突然散发出红光像着火一样,说很多人还拎着水来救火,无非是把故事编得更像一点。

  画外音: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皇帝同时他也是继汉朝刘邦之后的又一位平民皇帝,所不同的是刘邦是布衣登帝位而朱元璋是和尚做皇帝。那这样一位平民皇帝他出身在什么样的家族,他的童年又是怎么度过的,年幼的朱元璋又为什么会去做和尚?

  由于家境贫困朱元璋从小营养不良,所以小时候瘦得是皮包骨头,朱元璋的父母十分的迷信认为只有观音菩萨才能救他一命,因为他长得实在是太瘦小跟难民一样所以他们就把很小的朱元璋送到附近的一个寺庙——皇觉寺,让朱元璋拜那里的老和尚为师。当然也有一种说法说实在家里是养不活他,饿得不行他自己投奔到庙里去。朱元璋到了十岁时他的父亲为了躲避沉重的赋役再次搬家,后来就在太平乡有一个地方叫孤庄为一个地主叫刘德的种地,朱元璋就为刘德家放牛。在放牛的过程中,这可对朱元璋太重要了,为什么呢?他在放牛的过程当中结识了徐达、汤和、周德兴这些小朋友,后来一起长大,这些人后来为了明朝的建立南征北战立下了功勋,都是朱元璋放牛时的这帮小兄弟。

  朱元璋从小聪明顽皮,而且他多少还读过那么几天书,所以特别有鬼主意。一般的小孩子都喜欢玩游戏,但朱元璋最喜欢玩什么游戏?朱元璋最喜欢扮皇帝,所以他经常穿的衣服是破衣烂衫,因为家里实在太穷,又是个放牛娃,他把棕树叶子撕成一丝一丝的粘在嘴上当胡子,用一块车板放在头上做平天冠,皇帝的帽子都这样,然后往土堆上一坐,就自居为皇帝,而旁边这些小伙伴,就是后来成为大将的徐达、汤和、周德兴,朱元璋就要求他们每人去找块木板,找木板干什么呢?当手板,向他作揖,三跪九叩山呼万岁。朱元璋最喜欢玩得是这个游戏,从小过这个皇帝瘾。

  而当放牛娃时,你这个装皇帝归装皇帝,你的主人不会把你当皇帝看的,他还必须去给主人放牛。他放牛时经常挨到主人的打骂,而且经常吃不饱,所以只能饿着肚子放牛,所以就发生了一件事。这个朱元璋真是脑子够用胆子够大手段够辣,有一天放牛时饿着肚子的朱元璋就问徐达、汤和、周德兴:小哥们几个肚子饿不饿,饿,饿怎么办?朱元璋说:把旁边的一头小牛牵来给杀了。朱元璋就叫他们把一头小牛给杀了,几个小兄弟把这只牛杀杀烤烤给吃了。没多久,这整个一头牛就剩一堆牛骨头一张牛皮一根牛尾巴,就给这几个兄弟给吃掉了。那把一头小牛给吃掉了回去怎么给地主交待呢?朱元璋又动了一个歪脑筋,这个时候徐达、汤和、周德兴在相互埋怨,这个时候又是朱元璋站出来,他让大家把牛骨头和牛皮给埋好,把杀牛的血迹洒上土给弄好,然后把那个牛尾巴插在一个山上的岩石缝里头,回家对主人说,小牛钻到山里边去了,你看尾巴还在,身子没了,也不知道怎么搞的,小牛就钻到这条缝里边去了,当然他自以为聪明,地主没那么傻,哪会有一只牛钻到山里边却露个尾巴在外头,所以朱元璋挨了一顿暴揍。但朱元璋也正因为点子多敢作敢当就得到了这帮小兄弟的信任和拥护。

  1343年濠州发生旱灾,次年春天又发生了非常严重的蝗灾,接着又发生了瘟疫,在那段时间濠州几乎家家户户都死人,朱元璋一家也染上了瘟疫,不到半个月他父亲大哥和母亲先后去世。朱元璋和他的二哥眼看着家人一个个去世,家里连买棺材的钱都没有,连埋亲人的尸骨的这块土地都没有,那对幼小的朱元璋刺激是特别大。为了活命朱元璋和他的二哥大嫂和侄儿分别怎么样?各自逃开,各自逃难为生。朱元璋在走投无路之下又回到了皇觉寺。

  画外音:元朝末年朝政腐败,又遭天灾人祸,瘟疫流行,弄得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而就在当时朱元璋一家也难逃厄运。为了活命朱元璋只得再次去到庙里做和尚,可朱元璋生性顽劣对庙里的清规戒律他能做到言听计从吗?朱元璋在庙里做和尚的这段时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朱元璋到了寺庙里,整天要扫地上香打钟击鼓,还要念经烧饭洗衣服,这都是小和尚的事,所以朱元璋整天忙得是团团转,而且还要不停地被老和尚训斥。日子一长朱元璋憋了一肚子气,实在火气大。有一次他被伽蓝的神座,也就是佛像的那个底座给绊了一下,朱元璋怎么干的?一般你要出家当和尚赶快跪下磕头,你打扰了佛。朱元璋不是,顺手拎起扫帚噼里啪啦就把佛像打了一顿,他是这么一个人。

  还有一次老和尚看到大殿上的蜡烛让老鼠给咬坏了就当众训斥朱元璋。朱元璋心里这个火啊,他想你这个蜡烛是供在佛前面的,你佛自己居然连自己管不住啊。朱元璋越想越火,你还害我受骂,他干了一件什么事?朱元璋找了一管毛笔,在佛像的背后,他不敢写在前面,写了五个字——发配三千里。这些都反映了朱元璋绝不甘于受压迫绝不甘于居人下的这种性格。

  不久寺庙里的和尚也活不下去了,灾荒越来越厉害,庙里也没有吃的了,所以17岁的朱元璋只好开始离开寺庙到各地去云游,实际上就是到各地去要饭,自己活命了。这个流浪的时间长达3年,但这3年对朱元璋很重要,他利用这3年时间遍游了淮西的名都大邑,因为他本来没出过远门,而这三年他各处乱跑,接触了各地的风土人情,见了世面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社会经验。艰苦的流浪生活铸就了朱元璋坚毅果敢的性格,但也使他变得格外残忍格外猜忌。

  朱元璋听说红巾军起义的消息,他一想,我不能老待在寺院里,连吃的都没有,而且待在寺院里的和尚也随时可能被元朝的官军抓起,性命也难保。这时,朱元璋就找到小时候一块儿放牛的这些伙伴,他收到汤和的信,汤和在信里邀请朱元璋参加起义军,这时朱元璋下定决心,在25岁那年去投军,不久朱元璋就成为红巾军里的一名将帅。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势力也拥有了自己的军队拥有了自己的谋士。

  画外音:朱元璋出身卑微从小孤苦伶仃四处逃难尝尽了世间炎凉,因此从小性格中就不一种不甘为人下的倔强,所以就在他加入红巾军不久就成为了一名将帅。此时的朱元璋就有了自立为王的想法但他身边的一位谋士跟他说了一句话,朱元璋就改变了想法。那这位谋士是谁,他跟朱元璋到底说了些什么?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