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 第三十七讲

  这些谋士当中最重要的一位就是朱升。朱升给朱元璋提出的九字诀,九个字的意见使朱元璋最后成功——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你占领一个地方不要忙着再去占别的地方,为什么?因为你现在兵力不够,这样的话你又要跟元朝打把兵力消耗光没有什么意思。你应该看住你占领的地方把城墙筑得高高的,高筑墙。广积粮,在这个城里边要多多囤积粮食,在这种乱年粮食是最管用的别的都没用。缓称王,不要急着称王,先悄悄地躲起来别引人注目别出头,如果你一称王那元朝首先就要打你,而也许起义军内部也会动你的脑筋。这就是著名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个口号实际上很多人都知道,毛泽东主席也是受这个启发——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毛泽东主席这样的一个九字的语录,当时的一个号召,是完全脱胎于朱升的这九个字的。

  画外音:《三字经》对于明太祖朱元璋的描述,特别强调了三个字“久亲师”,说明朱元璋长期亲率军队作战,其实说的也就是朱元璋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那朱元璋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实现他的皇帝梦呢?

  在南征北战不断取得胜利的情况下,在元朝的至正28年(1368)正月,40岁的朱元璋开始告祀天地于应天的南郊登基,建国号大明,改元洪武,以应天(今南京)为首都。至于他为什么取国号叫明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有一种比较多的人认可的说法是因为朱元璋是明教徒,他当初信一种宗教叫明教。而明教是从古代西方传进中国以后慢慢和中国一些传统信仰融合而出现的一种新兴宗教,民间宗教。但无论如何他取国号为明。这也就意味着经过99年的努力,汉人终于夺回了中原地区的政权,重新掌握了自己这个民族的命运

  经过16年的征讨,朱元璋终于把他小时候玩的皇帝游戏变成现实,他实现了他当时一个愿望,叫什么呢?驱逐胡虏恢复中华。八个字,胡虏是指蒙古人,而这个口号,我们在清朝末年又再一次听到,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把这个口号改了一个字,叫驱逐达虏恢复中华。朱元璋就从一个出身贫苦的从小放牛的这么一个苦孩子,在40岁那年变成了君临天下的帝王。明朝建立伊始,朱元璋采取了发展生产与民休息的政策。这几乎的每个开国皇帝,只要脑子正常的像朱元璋这种脑子清楚的,采取这种与民休息的政策。

  1368年,朱元璋称帝后不久,各地州县官前来朝见新皇帝。朱元璋就对他们讲,天下初定老百姓财力困乏,都没什么能力,像刚会飞的鸟,所以千万不能去拔它们的羽毛,就好比刚刚栽下的树你千万不能去摇它的树根,现在要休养生息。在朱元璋这种积极的推动下,明朝的农业恢复得很快。中国的人民都是了不起的,历经战乱动乱以后,只要政策一允许,只要社会一稳定,恢复生产的速度都很快。同时,朱元璋还大肆诛杀功臣。在这方面朱元璋是非常残酷的。

  画外音:世事难料,谁能预测到当年随朱元璋出生入死驰骋沙场一起打天下的有功之臣最终都成了他的阶下囚刀下鬼。其实纵观历史有多少功臣命丧君主之手,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已经不是新鲜之举,但朱元璋诛杀功臣仅仅是因为他权利欲望膨胀吗?还是其中另有隐情,朱元璋到底是怎么想的,他为什么要大批诛杀功臣呢?

  1380年朱元璋以一个莫须有的罪名,这个罪名当然在官方史籍上记载是擅权枉法,但恐怕是欲加之罪,处死了胡惟庸,当时的一个宰相胡惟庸和大批的官员,同时宣布废除中书省以后再也不设丞相,所以从朱元璋开始,明清两代是没有丞相的,没有丞相这个官职。在这个案子里边朱元璋杀了三万多人,牵连杀掉三万多人。最后连太师韩国公李善长也受牵连,这是一个重臣啊。77岁的李善长全家被杀。接着朱元璋又在1393年杀掉了著名的开国功臣蓝玉,蓝玉是明朝的开国大将,被朱元璋封为凉国公,也是个公爵。朱元璋怎么会动念头杀掉他的呢?一件很小的事情。

  1391年,四川建昌发生叛乱,朱元璋就命令蓝玉率兵前去讨伐。临行前朱元璋跟蓝玉面授机宜,朱元璋就叫蓝玉,你手下的将领先退下,蓝玉你一个留下,我有些秘密的事情要跟你讲。连说三次,朱元璋发现蓝玉的部下动都不动,没有一个退下的,而蓝玉手一挥,唰,全退下了。朱元璋这就下决心除掉蓝玉,因为发现他手下的骄兵悍将根本不听他的。不久朱元璋将蓝玉杀死,牵连的也是几万人,基本杀光了。

  对于朱元璋这种滥杀,连皇太子朱标也表示反对,这个皇太子进谏说,陛下杀戮过滥恐伤和气。因为过去一般还讲究天人和一,开国之初应该和和融融,你杀伐太多就影响了和气了,不是一团和气,都是杀伐之气啊。朱元璋什么话都没听,自己的太子跟他这么讲没听。第二天朱元璋叫人拿了一大把长满刺的荆棘,这些杂草,放到地上,叫太子你给我拿起来。太子当然怕扎手了就不去拿。朱元璋就说,你怕刺不敢捡,我把这些刺给你去掉再交给你难道不好吗?我现在把这些人杀了除掉他们,让你能安安稳稳地接班坐江山难道不好吗?朱元璋就用了一个比喻来教育自己的太子,但太子是比较仁厚的。嘟嘟囔囔说了一句,哎,有什么样的皇帝就有什么样的臣下。这个话你不是骂老爹吗?有你这样的皇帝才会有这些桀骜不驯的要反叛的部下。将来我当皇帝了我的部下不会反叛我,是这个意思。气得朱元璋拎起椅子就砸这个太子,太子逃掉了。

  所以朱元璋的滥杀,到那个时候连太子都觉得害怕。同时朱元璋采取了非常严厉的举措打击贪官污吏。因为我们知道朱元璋是民间底层上来的,他从小受这些贪官污吏之苦,从小看到这些贪官污吏胡作非为,所以在他参加起义队伍时就暗暗下了一个决心,一旦自己当皇帝就要杀尽天下的贪官。他当了皇帝以后一点都没忘记这个事。第一他规定,只要敢贪污60两银子的格杀勿论。60两银子不是一笔很大的钱。但凡被他查到你贪污60两,杀掉。其次不管你官有多高不管你原来功劳有多大,只要你贪污超过这条线,杀头。第三,朱元璋发明了好多非常残酷的刑罚来处置贪官。

  画外音:朱元璋从小受尽磨难深知百姓疾苦,所以他对贪官污吏强取豪夺鱼肉百姓的行为深恶痛绝。因此在朱元璋创立大明王朝之后他就发誓要铲除贪污腐败杀尽天下贪官。为了增加威慑力朱元璋还设立了一项骇人听闻的政策,那么这是一项什么政策,朱元璋又是怎样来惩治这些贪官污吏的呢?

  有一天朱元璋在翻阅一些要被处死的贪官的案卷时,朱元璋突然想,这些官老百姓都恨死他们了,一刀把他们砍了岂不是便宜他们了吗?应该采取挑筋断指削膝盖这样的刑罚让他们死得惨一点。就这样朱元璋还觉得不够,他发明了一个办法叫剥皮实草。现在像我老家那边,现在还经常有一种过去老人家骂人的话了,有时也不一定是骂人。比如看见小孙子实在调皮,老人家搞不懂,你这个剥皮揎草的人。揎就是鞋子里边,这个鞋揎的揎,这个最早叫剥皮实草,什么意思呢?

  把那些贪官拉到每个府每个州每个县的广场上,这个广场专门有个名字叫皮场庙。在那里干吗?活活剥皮,把贪官的皮给剥下来,剥下来后在这个皮里面填上稻草装上石灰,然后把这个叫什么我也不知道,也不是人,就一张皮里面是稻草和石灰放到官位旁边,后任的官员就坐在他旁边当官。警告后边的官员你不要重蹈覆辙,你要敢贪你也扒了你的皮。这种触目惊心的举措确实震慑了一批官员使他们的行为大为收敛。你想想这谁不怕,当官的旁边,皇帝的圣旨规定的,这个位子上出个贪官,把他的皮扒了,塞上稻草石灰就放你座位旁边,你不能把他搬走,搬走是抗旨,你只能坐着。而且朱元璋就算对自己培养的自己提拔的官员都绝不姑息。

  为了培养和提拔新人才,朱元璋专门成立了培养人才的摇篮——国子监。为没有当官的年轻人提供读书上进的机会,朱元璋对这些新科进士厚爱有加,经常亲自去教育他们和他们谈话,要他们尽忠至公不为私利所动。然而,洪武19年,朱元璋就派出了大批的进士和国子监监生到基层去查看水灾的情况,但朱元璋是派人盯着他们的哦。发现141个或者是接受宴请或者是接受银两或者是接受土特产,朱元璋下令全部砍杀。而一边在砍杀时朱元璋一边心疼地叹气啊,因为这些人是他亲手培养的。

  朱元璋还亲自制定了反贪污的纲领,叫《大诰》。皇帝的这个诏令专门有个文件。这个《大诰》是用近两年时间编纂的,里边是他亲自审讯和判决的一些贪污案例的记录。他里边讲述了对贪官的态度,办案的办法,处置的手段包括剥皮了,下令全国广泛宣传,并且叫人把这些书里的主要部分抄录下来贴在路边显眼的地方,贴在凉亭里,让官员经常可以读一读,也让老百姓读了以后知道如果官员贪污你可以去举报他,看这些官员什么下场。作为开国之君的朱元璋,人在政举,借助自己崇高的威望以极其残酷的法律严惩贪官污吏。他的决心之大力度之强措施之精确收到了强烈的震慑作用。

  朱元璋从登基到驾崩他杀尽贪官的运动始终没减弱过,他杀尽贪官的决心始终没减弱过,但贪官从来就没有被他杀光过。他晚年临终前发出这种哀叹,说为什么我这么杀贪官还是这么多啊,早晨刚杀了一批晚上怎么又来一批。这是他晚年的哀叹。封建帝王制度是杀不尽贪官的根本原因。明朝在朱元璋的统治下出现了好多不同于前朝的状况。除了这些惩治贪官污吏,除了这些滥杀功臣这样的一些事情以外朱元璋还采取了哪些手段巩固明朝的统治,推进明朝独裁政体的发展?请听下一讲。

  明太祖,久亲师,传建文,方四祀。迁北京,永乐嗣,迨崇祯,煤山逝。

  画外音:明太祖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朱元璋曾是个横笛牛背的小牧童游走四方的小行僧。但他参加红巾军后迅速建立起自己的势力。经过十几年的征战讨伐朱元璋终于当上了皇帝。由于朱元璋的特殊经历既造就了他坚毅果敢的作风也养成了他多疑猜忌的性格。朱元璋为巩固自己的统治严刑厉法,他亲自掌控锦衣卫严密监视着大臣们的一举一动,大臣们稍有不慎便会引来杀身之祸。朱元璋是个开国之君历经磨难坚毅果敢但他为什么如此多疑猜忌呢?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