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 第三十六讲

至元兴,金绪歇。

有宋世,一同灭。

并中国,兼戎翟。

  画外音:惜墨如金的三字经打破常规用了六句来介绍元朝。元朝是一个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政权,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那这个曾经生活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是如何灭掉南宋王朝的,而就在元朝军队兵临城下时南宋的大部分官员都已逃散,在年幼的南宋皇帝身边只剩下几个兢兢业业忠于职守的大臣,这其中就有文天祥,他的一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颂,那文天祥在什么情况下写出了这气壮山河苍凉悲壮的千古绝句呢,文天祥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一生都经历了哪些挫折,关于元朝的历史三字经又是如何向我们描述的呢?

  在中国历史上接着宋朝统一了整个中国的是一个少数民族政权,那就是元朝,三字经讲元朝时是这么讲的:

  至元兴,金绪歇。有宋世,一同灭。并中国,兼戎翟。

  什么意思呢?到了元朝兴起时金朝也灭亡了,因为金朝是被元朝和南宋联合灭亡的。有宋氏 一同灭,连宋朝捎带着也灭亡了,不仅如此元朝终于把整个中国,我们传统概念中的这么大一片国土给统一了,不仅统一了中国,它还兼戎翟,这里的戎翟包括了很多很多民族,其中还包括很多不在中国传统版图之内的民族。

  元朝按照我们最标准的说法是建立于1271年亡于1368年,也就是说整个一个朝代不到100年,他是由蒙古族贵族忽必烈也就是元世祖在1271年所建,建立以后不久1279年灭亡南宋,定都于大都(今北京),今天在北京还有元大都遗迹,有元朝的一段城墙保留着。

  画外音: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的王朝,那这个曾经生活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是如何建立起大元王朝的,而元世祖忽必烈又是怎样当上皇帝的,作为元朝的开国皇帝忽必烈又为什么要把国号定为元,这个元字有什么特殊含义,它的出处又取自哪里呢?

  随着金朝逐渐衰弱,蒙古的势力开始强大,逐渐摆脱了金朝的统治。泰和4年(1204)蒙古族领袖铁木真通过非常激烈和残酷的战争统一了蒙古高原各部落,而泰和6年(1206),铁木真就被各个部落推举为举世闻名的成吉思汗,被推举为成吉思汗以后,就在漠北建立政权,国号是什么呢,叫大蒙古国,当然这是汉文,用当时蒙古语念是‘亚哥,猛屋路屋路斯’。

  在成吉思汗以后,汗王蒙哥1259年在四川去世,因为那个时候蒙哥带着一支军队打到四川,而他弟弟忽必烈和另一个弟弟阿里不哥开始争夺汗位,我们可把它理解为皇位,1260年3月阿里不哥在大多数蒙古正统派的支持下在蒙古帝国的首都哈拉和林通过了忽里勒台大会,这是蒙古的一种制度,推举大汗,叫忽里勒台大会。

  这跟清朝早期是一样的,清朝没入关之前八旗共主,所以那时并没像后来皇帝确立了以后嫡于一系,通过忽里勒台登上了大汗之位。而与此同时忽必烈和南宋完成了议和,他跟南宋在过程当中还是有议和的,返回了开平(今内蒙多伦),在中原的儒臣和蒙古宗王的支持下他也集会自称大汗,也就是到那时蒙古大帝国范围内出现了不止一个汗王。

  1260年忽必烈设立中书省总管国家政务,1260年5月忽必烈颁布《即位诏》,颁布了一个诏书,建元中统,但元朝还不是从这时开始算的,1260年没有元朝这个名字。由于忽必烈在中原地区自己开会自己称汗并推行汉法,他运用汉地中原的法律明显违背了蒙古的传统,引起了阿里不哥和蒙古正统派的这些部落贵族的反对,这两个人一起打了4年仗,两个汗打仗,直到1264年阿里不哥投降忽必烈定为一尊。但忽必烈推行汉法引起了蒙古贵族和部落的不满,很多蒙古贵族和部落拒绝归降忽必烈,所以忽必烈的政权实际上只包括中国,当然不是今天意义上的中国,他包括这么一块地方,中国还有蒙古高原地区。

  至元8年(1271)忽必烈公布《建国号诏》,他发布了一个诏书,取了《易经》当中的‘大哉乾元’正式建国号为元。这就是元朝的开始。而至元9年(1272)年元朝正式起了国号后的第二年在刘秉忠的规划下正式建都于大都(今北京市)。至元13年(1276)在建都北京以后4年元军攻陷了南宋的都城临安(大致相当今天杭州),俘虏了5岁的宋恭帝和谢太后,至元16年(1279)元朝的军队在崖山海战当中彻底消灭了南宋最后的反抗,而我们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忠烈之臣陆秀夫背着8岁的小皇帝投海而死,南宋最后一个皇帝是被一个大臣背着投海的,南宋正式宣告灭亡。

  画外音:三字经中讲到的有宋氏就是说在元朝建立之初南宋王朝并没有灭亡,在年幼的南宋皇帝身边依然还剩有几个兢兢业业忠于职守的大臣,这其中就有文天祥,他的一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颂,那文天祥为什么能写下这气壮山河的千古绝句,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一生都经历了哪些挫折?

  在元朝和宋朝这样一个攻占更替的过程中,我们最著名的历史人物当然是文天祥,文天祥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是和岳飞一样都被我们视作一个英雄式的人物。文天祥,1236出生1283年被杀,字宋瑞号文山,南宋庐陵人。他是宋理宗宝佑4年(1256)的进士第一名,是状元,他考中状元时按古人算法是刚刚20岁,按今天算法21岁,是个非常年轻的状元郎。

  南宋末年,由于朝廷偏安在江南,设都在临安嘛,国势弱小,1273年蒙古贵族伯颜率20万大军攻下了襄樊,他绕道打过来的,并以此为突破口顺着长江而下,顺流而下,不到两年已逼近了临安近郊,这是一场空前惨烈的战争,南宋马上就面临着国家灭亡的局面,当时的南宋朝廷长时期以来被一些投降派大臣所把持,还早在1259年时,它的宰相叫贾似道就提出向蒙古称臣割让整个江北地区,每年还要贡献多少多少万的银两,丝绸,布帛来求得这种偏安,但当时伯颜就已非常清楚,你再向我称臣有什么意思啊,我本来就是要灭了你的,没打算跟你议和,所以还是不停地在推进南侵的步伐,1275年伯颜将贾似道的13万大军全部消灭,这样南宋实际上已没有可用之兵,主力军队被剿灭了。

  这时宋恭帝在位,但只有4岁,由太皇太后谢氏临朝摄政,不得不发出了哀痛诏,很哀痛的发出这样一个诏书,号召天下举兵勤王,因为中央政府直接控制的军队13万被伯颜给消灭了,只能寄希望全国各地官员组织当地的部队来勤王,文天祥那时在担任什么职务呢,赣州知府,他捧诏涕泣,接到了才4岁的皇帝,以他的名义发出的哀痛诏,马上就哭了,非常地悲伤,他立即行动在两三个月之内他组织起一个一万人左右的勤王部队,几经周折赶到临安,当时南宋的地方官员成千上万,我们很难想象皇帝的哀痛诏发下后率兵来勤王的居然只有3人,其中就有文天祥,别的大臣都已经各顾各的,有的内心在做投降的打算,有的赶快再把民脂民膏捋一捋准备回家躲起来,大家看看这南宋的政权已经到了什么地步。

  画外音:南宋末年国势衰微偏安一隅整个王朝摇摇欲坠,面对元朝军队的摧枯拉朽之势南宋王朝已苦苦支撑了将近半个世纪,现在根本无力抵抗,而南宋大部分官员更是抱着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想法,那南宋王朝的这些官员们为什么会如此惧怕元朝军队呢?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